《教育基础知识讲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基础知识讲义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部分教育学参考答案及解析单项选择题1.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概念。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选项 A,妈妈指导小超在与他人冲突中如何保护自己是在根据一定的要求有目的地引导小超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属于教育。故选项 A 符合题意。选项 B,老师对小超的严格管理和保护未体现出在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教育影响,也未体现出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不属于教育。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选项 C,小小与阿华的多次冲突是无计划、无组织的,不符合教育的定义,故选项C 不符合题意。选项 D,爸爸训练小超“以
2、牙还牙,报复欺辱者”的本意是为了改变小超懦弱的个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给小超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不一定能促使小超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不符合教育的定义,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选项 BCD 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 A 选项。2. 【答案】C。3.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的产生。A 选项,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朝,其学校的设置,一类是“序”,一类是“校”。B 选项,商朝的学校名称有“大学”、“小学”、“瞽宗”“庠”、“序”。C 选项,继夏、商之后,周朝时已基本形成相对完善的官学教育系统。一般来讲,西周时期的学制大致分为三等:天子所设教育机构、国学和乡学。D 选项为干扰选项。BC
3、D 选项均不符合题意,A 选项正确。4.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选项 A,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含义:安心所学而热爱老师,喜欢交友而笃信所学的道理。体现了良好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影响。选项 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含义: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17课后休息时也得有课外练习。体现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选项 C,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含义: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去禁止,就要遭到阻力,不易纠正了,体现预防性原则。选项 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含义: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引导学生而不是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体现启发性
4、原则。综上所述,ACD 三项均未体现课内外结合的思想,故本题选 B。5.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论语中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于论语,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这体现的是启发式教学思想。B 选项中 “君子之教,喻也”出自于学记,意思是高明的老师善于用启发的方法来教育学生。这也体现的是启发式教学思想。因此,本题应选 B。A 选项,“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是指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C 选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指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
5、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体现的是学思结合原则。D 选项,“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指治国安民,第一要务就是推行道德教化。这体现的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和政治之间的关系。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6.【答案】D。7.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选项 A,人的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和过程受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为一定年龄阶段的人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超越遗传素质成熟程度的教育和学习是不容易获得成功的。人的一些活动能力,是随着
6、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而表现出来的,人的某些方面的发展,有的就是直接建立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题干所述“让六个月婴儿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的现象,表明遗传素质制约着人的发展。因此,A 选项符合题意。选项 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人的遗传素质也是有差异的,不仅表现在体态和感觉器官的功能上,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不可能培养他成为一个画家;一个生来失聪的孩子,很难把他培养成为音乐家。选项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长期从事印染工作的人对色彩鉴别的能力会比一般人敏锐,说明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会在环境、
7、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内外因素作用下发生改变,即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选项 D,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决定个体的发展。综上分析,BCD 选项不契合题意。故本题选择 A 选项。8.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以及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性规律的教育启示,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故本题正确选项为 D。选项 A,统一要求,一视同仁忽视个体的发展需要,与题意不符,故排除。选项 B,选项中只关注部分学困生的学习
8、,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这是片面理解因材施教的含义,与题意不符,故排除。选项 C,选项中只关注部分优秀学生的学习,是对因材施教的片面理解,与题意不符,故排除。综上,选项 A、B、C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 D。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终身教育的理解。选项 ABD,终身教育是指人一生中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它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它使教育获得全新的诠释,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彻底改变了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两个阶段的观念;(2)它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改变将学校视为唯一教育机构的陈旧思想,使教育超越了学
9、校教育的局限,从而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空间;(3)它引发了教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革新。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应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学习者不仅要学习已有的文化,更要培养个人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性。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将发生根本变化,代之以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开放式的关系;(4)它的多元化价值标准,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故选项 ABD正确。选项 C,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倡导的是学习型社会,主张非制度化教育,而不是完善教育制度。综上所述,ABD 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C。10.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出个
10、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例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如果他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得到发展。选项 A,盲人一般听觉比较灵敏,这属于生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的互补。故 A项正确。选项 B,聪明儿童常常学习不努力,不属于互补性的体现。选项 C,坚强的意志能战胜肢体残缺的困难,属于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的互补。故 C 项正确。选项 D,失去双手的人能用嘴写字,属于生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的互补。故 D项正确。ACD 三项均属于互补性的体现,本题为选非题,故本
11、题答案选择 B。11.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题干中老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属于学生的智育发展,忽略了学生发展的其他方面,故忽视了全面发展。故 B 选项正确。选项 A,学生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未体现。选项 C,学生的主动发展指的是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未体现。选项 D,学生的主体发展指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未体现。综上所述,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 选项。12.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
12、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指通过自我意识、自我态度,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思想,主动、自觉地而不是被动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认识和实践的特性。选项 A,孔子认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可改变的。孔子主张“畏天命”“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种先天决定观影响最大,故体现遗传的巨大作用。选项 B,“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芳香的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
13、融为一体了”这句话体现了环境的重要作用。选项 C,“干、越与夷、貉的孩子,初生之时而声音相同,长大之后却习俗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这体现了教育的作用。选项 D,“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形容莲花的高洁”,这体现了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BCD 三项均为干扰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 A。 1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分类。选项 A,初始性评价是指在课程实施前,对所要开设课程的价值进行评价,判断实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选项 B,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选项 C,总结性
14、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选项 D,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题干中的王老师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而采取一系列的教学评价,会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生了哪些变化,目的是帮助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属于形成性评价。故本题答案选择 D。14.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如何协调多方面的影响。教师不仅应该协调好学校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还应该协调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其中教师在协调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时,应做到尊重家长,与家长配合好,做好家校共育
15、。选项 A,“放弃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没有做到家校合作,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选项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没有做到尊重家长。选项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符合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选项 D,支持孩子的所有想法有可能会放纵孩子,养成孩子任性、自私的性格。综上所述,C 选项说法正确。15.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选项 A,分科课程,是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课程。选项 B,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选项 C,国家课程,是
16、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选项 D,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各地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题干中,某校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唱脸谱,该校语文和音乐、美术老师共同设计了一节课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学习,在读戏词、画脸谱和演唱中体会不同脸谱的颜色与人物性格特点的联系,属于活动课程。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 B。16.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外铄论又称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者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选项 A,蒙田的“采取同
17、样的讲课方法和教育方式来指导很多体质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儿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个人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或达到完善的境地”体现了体质和性情等对人发展的影响。选项 B,荀子的“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指的是“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体现了人性本恶,需要通过外部的环境教育来化性起伪。选项 C,帕克强调说:“儿童必须是教育经验的中心,所教的每件事都必须对儿童有意义”指的是教育要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强调儿童自身内在因素对人发展的重要影响。选项 D,雅思贝尔斯的“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也是强调教育要
18、满足个体需要。结合题意可知,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B。17.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管理的模式。班级管理的模式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集体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
19、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题干中,班主任通过制定一日常规来稳定班级秩序,运用的是常规管理模式。班主任发动学生参与管理,每项打分都由学生负责,运用的是民主管理模式。选项 A、B、 D 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 C。18.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封建时期教育的相关知识点。选项 A,汉代学校教育制度可分为两大系统:官学和私学。汉武帝设立太学,太学是当时的最高教育机构。选项 B,隋唐以后,官学的发展带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唐朝的中央官学的主干是国子监下属的六学一馆,六学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一管指广文馆。选项 C,宋朝的教育内容为四书五经,四书是指大学、中庸、
20、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选项 D,明朝时期出现了八股文,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的固定形式。 ABC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 D。19.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分类。根据学科固有的属性,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选项 A,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千百年来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选项 B,经验课程,又称为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
21、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典型代表人物就是杜威。选项 C,知识课程属于干扰选项,故排除。选项 D,教师课程主要是针对教师所任教的学科课程和所从事的教学工作而设计的。题干中,强调课程的特点在于获得直接经验,并且强调“做”,既符合活动课程的主导价值,又符合杜威“从做中学”的观点,A、C、D 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答案选择 B 选项。20.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类型。A 选项,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其功能有: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题干表述属
22、于诊断性评价。故A 项正确。B 选项,定量评价是对评价材料做“量”的分析,运用的是数理统计、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从纷繁复杂的评价数据中提取出规律性的结论来。B 项描述的应该是定性评价而非定量评价,故 B 项错误。C 选项,所谓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有着反馈、激励、调控、导向的作用。题干表述属于即时评价。故 C 项正确。D 选项,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题干表述属于个体内差异。故 D 项正确。综上所述,B 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 B。第二部分心理学参考答案
23、及解析单项选择题1.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印象形成效应。印象形成效应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和社会刻板效应等。选项 A,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征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它是个体内的以偏概全,一好百好的表现。小可认为外表有魅力的张老师教学能力也一定强,就属于一好百好的体现,说法正确。选项 B,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故选项 B 正确。选项 C,投射效应又称“
24、假定相似性”。它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的就是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故选项 C 正确。选项 D,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这种偏差的产生,客观上是由于最近获得的信息刺激强,给人留下的印象清晰,冲淡了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而社会刻板效应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东东对小唐最深的印象是多年前与他分别时的场景”体现的是最近的印象深刻,属于近因效应,故选项 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
25、择 D。 2.【答案】A。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志的品质。意志的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自制性是指: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自制性强的人,在意志行动中,不受无关诱因的干扰,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完成意志行动。同时能制止自身不利于达到目的的行动。选项 A,一回到家就写家庭作业体现的是意志的自觉性。选项 B,突然停电了点着蜡烛坚持把书看完体现的是意志的坚持性。选项 C,有人落水呼救,迅速救人体现的是意志的果断性。选项 D,小鹏刚要开始学习,小娟就来找他逛街,他拒绝了小娟,一心一意学习体现的是意志的自制性。ABC 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正确答案
26、为 D。4.【答案】C。 5.【答案】A。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状态。分为: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多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选项 A,小美一气之下撕碎试卷,属于短暂的爆发式的,属于激情。选项 B,小明被表扬,感觉天很蓝,体现了他的心情好,属于心境。选项 C,李逵怒杀老虎一家,属于强烈的,短暂式的,属于激情。 选项 D,小林突然被点名,出乎意料,导致其很紧张,属于应
27、激。 选项 A、B、C 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 D。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情绪的状态。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根据轻度不同,可以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选项 A,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的意思是闺女对暮春的惜怀与感伤,产生的愁绪却又没旁人倾诉,体现了心境。选项 B,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的意思是虽然表面看到,无时不刻都处于动的状态,但是内心的境界一直未曾变化,体现了心境。选项 C,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意思是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体现了激情。选项 D,闲看庭前花开花
28、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意思是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然处之,体现了心境。ABD 三项均属于心境符合题意,C 选项属于激情。故本题选 C。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参考答案及解析单项选择题1.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习策略。选项 A、选项 D,复述策略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复述策略既可以促进工作记忆中信息的保持,又适用于在长时记忆中保持信息。选项 AD 中,学生通过重复识记来掌握知识,这里运用的是复述策略。选项 B,组织策略是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的过程。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
29、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以及归类策略。选项 B,通过示意图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运用了组织策略。选项 C,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选项 C 通过默写词义帮助理解,运用了精加工策略。综上所述,运用了精加工策略的只有 C 项,AB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2.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
30、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选项 A,初中生小红已经掌握了 4000 个英语单词,属于小红已经达到的实际水平。选项 B,小马的实际身高与同龄男孩平均身高的差距,属于小马的生理发展的特点。选项 C,初中生小米的妈妈希望他能够考上市重点高中,属于小米妈妈对小米的教育期望。选项 D,初中生张华在数学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有理数的分类,属于在成人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潜在水平,因此该项最能体现出“最近发展区”。选项 ABC 均为干扰选项,故本题答案选择 D。 3.【答案】B。4.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的分类。A 选项,“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在图书馆这样安逸的地方学习”属于资源管理策略中的环境管理策略。
31、C 选项,“边做功课边看电视”属于资源管理策略中的时间管理策略,规划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D 选项,“学生看书的时候碰见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属于资源管理策略中的学习工具利用策略。A、C、D 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 B。5.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学习的分类。下位学习是指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题干中,将概括程度较低的蝾螈归属到概括程度较高的两栖动物中,这属于下位学习,故选项 B 符合题意。选项 A,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
32、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选项 C,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的范围较广。选项 D,命题学习是指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题干中学生主要学会的不是概念之间的关系,而是通过原有的概括程度高的概念来理解概括程度低的概念,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选项 ACD 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 B 选项。6.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从学习结果说,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态度和认知策略。选项 A,言语信息即掌握
33、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选项 B,智慧技能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用以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处理加工。选项 C,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如体操运动、写字技能,它也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选项 D,态度指对人、事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对家庭、社会关系的认识,对某种活动产生的情感等。题干中毛毛在上学之后,对待陌生人的态度不再逃避,属于对待他人态度的改变,是态度的学习。故本题选择 D。7.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的实质。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学习的内涵可以从
34、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学习实质上是一种适应活动;(2)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4)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5)学习的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6)学习引起的是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学习产生的,如生理成熟、疲劳、药物等因素亦可引起行为的变化。选项 A、D,蚂蚁建巢和孔雀开屏属于动物先天性的本能反应,不属于学习。选项 B,学生读书属于学生学习。选项 C,儿童变声属于生理变化,也不属于学习。综上所述,选项 ACD 不属于学习现象,故本题选 B。 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的分类
35、。奥苏贝尔从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学 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 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 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 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 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过程不是一个被动过程,而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即新知识被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同化,被学习者理
36、解,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以重新组织或改造的过程。选项 A,模仿美妆博主的妆容属于机械学习。选项 B,科研人员的研发属于有意义的发现学习。选项 C,背诵乘法口诀表属于机械学习。选项 D,中学生听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选项 ABC 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 D 选项。9.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选项 B,王磊为了摆脱被父母批评的厌恶刺激而增加其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行为,属于负强化。故选项 B 符合题意。选项 A,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
37、过程。题干中,老师给予了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一个厌恶刺激即赶出教室,属于惩罚,与题干不符,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选项 C,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老师给予品学兼优的学生愉快刺激即奖状和奖品,属于正强化。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选项 D,负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题干中,家长通过撤销给孩子买乐高的愉快刺激来减少其无法进入前五名的行为,属于负惩罚。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选项 ACD 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 B 选项。10.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非指导性教学法,又叫促进教学
38、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倡的,是建立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基础上的。所谓非指导性教学法,就是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气氛,教师(促进者)充分地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感到安全与自信,充分显露自己的潜能,朝向自我实现。可以说,人际关系是非指导性教学法的核心与关键。选项 A,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由瓦根舍因提出。选项 B,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选项 D,发现法,通常称作发现学习或问题教学
39、法,就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由布鲁纳倡导。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C。11.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包括:(1)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2)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3) 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都会有同样的理解。学生观包括:(1)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2)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
40、验世界的差异性。A 选项强调知识的客观性不属于建构主义观。B 选项强调世界静静独立在个体之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强调个体与世界的分离,也不属于建构主义观点。C 选项强调需要 属于人本主义的观点。D 选项强调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要 求学生,属于建构主义的学生观。故 ABC 不符合题意,因此答案选择 D。12.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选项 A,观察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在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观察学习可分为
41、三类:直接的观察学习:它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如幼儿的大部分模仿行为。抽象性观察学习:它是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能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创造性观察学习:指观察者通过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选项 B,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选项 C,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选项 D,遗传,主要指的上一代给下一代遗传下来的。主要指的生理上的。题目中孩子之所以会有这种行为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父母的行为受到了影响。故正确答案选择 A。13. 【答案】B。解析
42、:本题考查的是桑代克的学习定律。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故排除干扰选项 D。A 选项,效果律是指如果一个动作伴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会增强。桑代克指出,喜悦的结果会加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厌烦的结果则会减弱联结程度。B 选项,准备律是指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准备律指导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获得准备状态。C 选项,练习律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会越来越得到加强
43、,反之则会变弱。题干中,“猫必须处于饥饿状态”,体现为在进行学习活动之前的一种生理准备状态,且准备律带给教师的启示便是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获得准备状态,故符合题干的“动机原则”。故本题答案选择 B。14.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强化的分类。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惩罚一个孩子让另外一个孩子看,属于观察榜样的行为的结果,从而收到相应的强化,这符合替代性强化的特点,故选项 B 符合题意。选项 A,正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题干中,通过饿孩子一顿来抑制吃饭不认真的行为属于正惩罚,不符合题意。选
44、项 C,负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题干中通过拿走玩具来抑制乱砸玩具的行为属于负惩罚,不符合题意。选项 D,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家长答应要求后可能增加孩子后续通过哭闹来满足要求的行为,属于正强化,不符合题意。选项 ACD 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 B 选项。第四部分教育法律法规参考答案及解析单项选择题1.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马老师在文章中采用刘某真实姓名详细描述了她成绩下滑的经过,并在省级杂志上发表,侵犯了学生刘某的隐私权,是不合法的行为,排除 ABD 选项。故答案选 C。2.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故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故说法错误。综上,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故本题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