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三(上)期末语文练习卷 (15)(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版高三(上)期末语文练习卷 (15)(含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统编版高三(上)期末语文练习卷 (15)(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三(上)期末语文练习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饿了么的全职骑手2017年月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能力出众的“单王”月收入甚至可达3万元,这已远超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者的月均薪资。据报道,2018年富士康工人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更何况普通制造业工厂根本拿不出富士康这么高的工资。结果就是:人往高处走,制造业则招不起人。 外卖骑手平均年龄在2630岁之间,35岁以下占近70%。富士康27万名员工中,30岁以下的员工占到59.65%,看上去还算和外卖行业旗鼓相当,
2、但相比2012年,年轻人的比例已经缩减了三分之一。不能吸引年轻人是对制造业的致命打击,一个失去年轻人的行业将会如同一潭死水。 不妨参考一下美国的情况。1970年后,美国传统制造业所在的“铁锈八州人口增量严重放缓,反倒是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和佛罗里达三州人口激增。“加德佛”三州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此次人口大迁移,其实是就业人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结果,被称为“服务业革命。因此,外卖行业从制造业抢人,从本质上说,属于中国式服务业革命中的一个具体场景。 (摘编自吴晓波为什么几百万中国年轻人愿意送外卖不想去工厂) 材料二: 制造业工厂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的日益完善,从根本上削减了工厂对普通工
3、人的用工需求。根据对国内2000家企业的调研,新技术应用对制造业普通劳动力岗位的替代率为19.6%。在技术迭代的形势下,外卖员成了国内制造业工人转行的主要选择之一,由工人转行的外卖员成了行业主流。 受疫情影响,今年劳动力市场需求下降明显,但高技能人才依然短缺,各技术等级或专业技术职称的空缺岗位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2.0。尽管如此,收入相对普通劳动力岗位较高的技工,依旧很难成为年轻人的优先职业选项。从一个基层劳动者的角度看,在大致相当的薪资区间,相比能快速入行的快递外卖员,花费更高的培养成本、冒着更大风险去学习高级技工课程,则显得投入产出比太低。而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专业技能的快递外卖员们
4、,也很难找到快递行业之外的工作。 从整体上看,中国制造业的年轻劳动力就业确实在萎缩,新经济下的新兴服务业更能吸引年轻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更重视工作性价比、岗位尊重、工作环境等因素,工厂要想留住年轻人,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提升。 (摘编自赵一苇年轻人都去送外卖了,中国的制造业怎么办?) 材料三: 最近,“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的话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些媒体将某些工业生产厂家的用工荒与外卖送餐骑手数量迅速增长的事实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表面看似有理,实际上不合逻辑。 在相对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流向体现了市场的价值取向。外卖送餐骑手剧增和工业生产用工荒,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是劳动力
5、市场流动和选择的结果。那些“宁愿也不式的思维,其实还是受另一个非市场的价值标准支配着,这种认为去工厂高于当骑手的价值取向是那么令人不安。 然而,市场的无形之手正是通过配置资源来不断提高市场效率的,配置资源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劳动力市场价值的过程。工业生产用工荒,实际上反映了工业生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价值倒挂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既不能在减少外卖骑手的数量和收入上打主意,也不能在其他行业制造挤出效应以迫使劳动力转向工业生产行业,而只能顺应劳动力市场的行情,要么给劳动力以应有的价值,要么转业。那种“给6500元月工资还招不来一个成衣厂普工”的说法就多少显得矫情。6500元还招不来工,说明一个普工的劳动
6、力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当然,个中原因并非仅仅是用工者付酬问题,更多的是整个市场价格信号体系以及税收、劳工保护、社会管理等体制性问题,而这也正是中国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理由所在。跳出“宁愿也不式思维,才能找到工业生产用工荒的症结。 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作为新业态的组成部分,外卖送餐行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前景看好,社会效益也同样很好。不能将这种市场现象与用工荒对立起来,进而做出损害外卖行业发展以补救工业生产用工荒的蠢事。 在经济发达国家,城市街道或高速公路上的车流中,快递车辆几乎抬眼可见。流通产生价值,流通实现价值。外卖送餐骑手是物流行业的劳动力,物流业是工业生产的延伸
7、,是工业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外卖送餐行业发展迅速,说明其找准了市场需求,其结果是极大地扩容了餐饮市场空间,既提升了市场效率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关数据显示,仅美团外卖一家的日订单就达2400万,维系着360多万家商户和60万外卖骑手的生计,三成骑手月收入5000元以上,此外去年还有200多万兼职外卖骑手从平台获得了收入。这样的市场规模,吸引那么多“宁愿的年轻人,奇怪么? (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为什么有人惊诧于年轻人宁愿送外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 A当前,富士康中年轻人的比例看似和外卖行业中年轻人的比例差不多,实际上,前者相比2012年数据
8、已经下降。 B调研显示,新技术应用对制造业普通劳动力岗位的替代率不超过两成,其他的岗位必须使用人工,所以才出现了用工荒。 C技工的薪酬相对于普通劳动力岗位虽然高一些,但培训的成本也比较高,看似投入产出比太低,因而难以吸引年轻人。 D外卖送餐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前景看好,社会效益也很好,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其实是很正常的选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 A不能听任“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的现象危及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壮大。 B中国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没有借鉴作用。 C高技能人才依然紧缺,制造业工厂应该花更多的经费和精力去培养高级技工。 D只有顺应劳
9、动力市场的行情,给劳动力以应有的价值,才能解决工业生产用工荒的问题。 (3)下列对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在文中无据可依的一项是_ A将有更多的普通劳动力转向现代服务业。 B工厂通过自我提升能够重新吸引年轻人。 C服务业和制造业薪酬差距将进一步加大。 D市场配置资源使制造业劳动力价值提升。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的原因作了分析,请分别概括材料一、材料二对这一问题所持的观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本一: 乡愁的味道 王霞 母亲故去,不管我有多么不舍,终还是在第四个年头,把母亲送回河北
10、,同父亲合葬。三十五年前,母亲把故去的父亲安葬在他日思夜想的故土上了。 那是清明前,晴冷的一天。我在殡仪馆的骨灰堂里,爬上高高的梯子,把母亲抱了下来。 一路无语,只看高速两旁的景色变幻:由如烟的垂柳转至延绵的山岭,再呈现笔直的白杨这,提示着我:出江苏,过母亲的故乡山东,进入父亲的祖籍河北境内。路边是辽阔的冀中平原,裸露的黄沙土地,嵌着一块块返青的冬麦。这是我的故乡,是父亲曾魂牵梦绕的地方。父亲在这里,静静沉睡,等待了三十余年。 父亲少时北上学艺,离家千里,落脚在煤都辽宁省抚顺市。这一去就是一辈子。 孤身在东北打拼的父亲,年过三十才娶了母亲。在能干母亲的操持下,家里渐渐有了积蓄。日子好过了,父亲
11、开始谋划回乡。他变卖了家当,买了台照相机,准备一路上帮人拍照挣钱,再加上积蓄,足够回乡买块地,从此就可以在故土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稳日子了。 母亲回忆说,谁想到那一路上风险迭出,历尽风险,一贫如洗地回到了老家。然而,母亲在城市长大,干起农活笨手笨脚,父亲也不擅长务农,苦争苦熬仍无法维持生计,只得又一次背井离乡,返回东北。 这样的回乡有过两三次,直到我上小学。母亲坚决要让我在城里读书,父亲自此不再提归乡。 1976年秋,父亲中风。缠绵病榻的他神志常处于混沌状态,可却常趁人不备爬起来,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门口,目光专注地凝视着远方。你问他,口齿不清的简短话语中,只听得清两个字:回家。 父亲去
12、世后,母亲满足了他的心愿,把他的骨灰送回了老家。父亲的一缕思乡魂魄终于借着肃杀的秋风回到了那个名叫北高蓬的小村庄,那是父亲归乡梦的栖息地 母亲的葬礼简单而隆重。乡亲们淳朴热情,高声大嗓的乡音是那么亲切。家家邀饭,天天变着花样招待我们远方的游子。我想起母亲常常念叨父亲最爱吃家乡的荞面饸饹,忍不住在堂妹的耳边嘀咕了一句。堂妹拉着我就出去了。 我们穿过村庄,到了集市。饭摊上,妹妹给我要了一碗。我坐在锅灶前,那口大锅上有个手压井一样的架子,摊主把一块揉好的面团放进那个“井筒里。随着电机响,“井筒”下一条条面条均匀下落,漏进热腾腾的开水锅里。 摊主把一碗调好的饸饹放在我面前,淡褐色的圆面条卧在碗中,衬着
13、青绿的葱叶。我挑起一根送进口中,有些硬、滑口感略粗糙,但是,慢慢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清甜在口腔中回旋。计算起父亲最后一次回老家,已不知时日。我想,在父亲心中,这碗饸饹的味道,也许就是浓浓的乡情,不尽的乡愁了。 我的记忆中,没听过母亲念叨家乡的种种,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一种食物鲅鱼馅儿饺子。 父亲最爱吃饺子,母亲也最擅长包饺子。那时候生活条件差,肉、蛋、油都很稀缺。可无论什么杂菜,经母亲的调制,都很美味。看着我们吃得香,母亲就会说:“鲅鱼馅儿的饺子才叫好吃呢。我们闹着要吃,母亲遗憾地说:“哪有新鲜鲅鱼呢!” 母亲喜欢吃海鲜。家里人口多,条件拮据,父亲便常常买那种极便宜的海杂鱼。母亲一边收拾,一边告诉我
14、:这叫乌贼;这样的是墨鱼,它有一块梭形的骨头,轻轻的,叫海螵蛸,能止血、治胃病;这个呢,是红娘子,有毒,要把它的血和内脏全部清理干净才可以吃 说着说着,母亲都会停下手,向往地说:“要是有新鲜的大鲅鱼,就可以包一顿鲅鱼馅儿饺子,鲜死人不偿命的哟我注意到,她的神情有些惆怅。我就想,等我长大了,一定买一条最新鲜的鲅鱼给母亲包饺子! 遗憾的是,我一直没能完成让母亲吃一顿鲅鱼馅儿饺子的心愿。 后来,我结婚生子,一直和母亲住在一起。条件好了,物资流通快了,我常会买来母亲喜食的各种海鲜。 我最爱陪母亲吃蟹。 在母亲身体硬朗时,我都把四只蟹子和姜醋端到母亲面前,把一只最大的母蟹递给她。母亲是海边人,吃螃蟹很有
15、讲究。她是严格按顺序进行:先吃八足,接着两螯,然后揭盖吃盖里的黄,最后才是蟹身。而我,就只把八足两螯掰掉,直接揭盖,把盖子给母亲,她最爱吃这个。我会接着剔除大螯和大腿里的嫩肉,滴上姜醋,送到儿子的嘴边。我和家人也就只吃蟹身。只要母亲有时间,每餐吃完后,还把我们掰下来的蟹足,慢慢吃掉,就像吃零食一样。 冰箱里的那些,就会隔三岔五的,被我,或者母亲自己拿出一只,热了,母亲独享。 后来,母亲的身体渐渐虚弱,我就先给母亲剥蟹。先把蟹壳里的沙包清除,然后把剔出的蟹黄、膏,还有白嫩的蟹肉,黄黄白白地堆满,递给母亲。之后,才轮到儿子。 只是,我一直没有机会给母亲做一顿鲅鱼馅儿饺子。 前年五一,我专程去了龙口
16、,寻访母亲幼年时的痕迹。在沿海诸多的饭店中挑选了一家,所要的全都是海味:皮皮虾、扇贝、海蜇头名字都是母亲生前常常念叨的。当然,我点了鲅鱼馅儿饺子,怕家人吃不惯鱼肉馅儿,特意给他们点了虾仁馅儿的。 饺子在期盼中送了上来。我郑重地搛起一个,有鲜甜的气息,但口感较面,还有些发涩,味道很是一般。再吃一个,依旧如是。这就是母亲想念的鲅鱼馅儿饺子吗?我又搛起家人面前的饺子,一个饱满的大虾仁,鲜美,既嫩又可口。两者相较,后者明显更胜一筹。 我很不甘心,使得这顿饭五味杂陈。耿耿于怀中反复揣度:或许,是岁月美化了母亲的记忆;又或许,是时光消蚀了我的味觉;也可能是这家店的制作粗糙但是,母亲童年的鲅鱼馅儿饺子,一定
17、是专属于母亲故乡的味道,是蕴藏心底而不能形于言表的厚重的乡愁。 在我的心中,乡愁,是像父母亲这样背井离乡、随命运飘摇甚至埋骨他乡的游子们思念家乡一草一木的忧愁心情。这种情怀经由时间的发酵,浓厚得如同纯度最高的老酒,让他们在异地他乡的岁月中,反复沉醉成不愿醒来的归乡梦。 故乡是什么?是老去的亲人,是童年的记忆,更是出自那土灶里的一餐一饭。在远离故土的人们心中,故乡的食物已演化为一种寄托、一种回味,那是乡愁的味道。 (有删改) 文本二: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
1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 A开篇讲述将去世四年的母亲送回河北与父亲合葬,平淡叙述中难掩心情沉重,为后文对父母乡愁的叙写张本。 B归途中高速两旁变幻的景色暗示路途的遥远,紧扣中心;“返青的冬麦”则暗示了故乡的生机和人情的美好。 C我觉得母亲亲手调制的杂菜都十分美味,既表现了当时物资匮乏的艰难现实,也塑造了母亲聪慧能干的形象。 D席慕蓉以“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这一不合常理的表述,凸显乡愁永不停止、不断滋长、亘古存在的特质。 (2)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 A文章通过对比我吃饴恪和鲅鱼馅儿饺子的感觉,突出了母亲的乡愁更浓厚模糊。 B文章巧
19、妙融合多种表达方式,以记叙的事件感动读者,以议论、抒情画龙点睛。 C文章在叙述父母的乡愁时引入地方民风的介绍,既具地域特色,又丰富了内容。 D文章的末尾将父母的乡愁扩展到所有游子的乡愁,使小说的主题具有了普遍性。 (3)文本一划线句中“五味杂陈”具体有哪些内涵,请简要分析。 (4)结合文本一谈谈你对文本二中“模糊的怅望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彼人臣之公,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忠于事君,仁于利下,推之以恕道,行之以不党,伊、吕是也。 赵宣子言韩献子于晋侯曰:“其为人不党,治众不乱,临死不恐。”晋侯以为中军尉
20、。河曲之役,赵宣子之车干行,韩献子戮其仆。人皆曰:“韩献子必死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仆,谁能特 之?役罢,赵宣子觞大夫,爵三行,曰:“二三子可以贺我。”二三子对曰:“不知所贺。“宣子曰:“我言韩厥于君,言之而不当,必受其刑。今吾车失次而戮之仆,可谓不党矣,是吾言当也。 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咎犯对曰:“虞子羔可也。公曰:“非汝之仇也?”时曰:“君问可为守者,非问臣之仇也。子羔见咎犯而谢之曰:“幸赦臣之过,荐之于君,得为西河守。”咎犯曰:“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
21、而责之曰:“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遂致其族人于廷理,曰:“不是刑也,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族人。成王闻之,不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其人,以违夫子之意。”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政。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 (节选自说苑 至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 A.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
22、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B.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C.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D.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 A.“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与“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两句中“举字含义相同。 B.“言之而不当,必受其刑”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
23、说)两句中“受”字含义不相同。 C.“幸赦臣之过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两句中“过字含义不相同。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 A.在河曲的战斗中,赵宣子的车夫被自己举荐的韩献子杀了,赵宣子对此并没有发怒,反而非常高兴,认为自己举荐得当。 B.咎犯公私分明,不计私怨,向晋文公举荐了自己的仇人虞子羔去做西河的郡守,此举让晋文公惊讶不已,也让虞子羔深受感动。 C.楚国令尹子文的宗族中有人违犯了国法,管理的刑狱官员将这个人拘押了,但听说是令 尹子文的族人后又释放了他。 D.楚国令尹子文将宗族
24、中违犯了国法的族人杀了,都城里的百姓知道此事后都作歌传唱,表达内心对子文公正的赞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赵宣子觞大夫,爵三行,曰:“二三子可以贺我。” 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5)成王是如何对待廷理私放子文族人一事的?请简要概括说明。 四、古诗文默写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苏洵六国论中,说明燕国灭亡的句子是:“ , 。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3)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五、古代诗歌阅读 5阅读下面两首诗
25、词,完成下列各题。 古风 庄周梦蝴蝶 (唐)李白 庄周梦蝴蝶,胡爆为症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万知蓬莱水,复作清淡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念奴娇 和赵国兴知录韵 (宋)辛弃疾 为沽美酒,过滚来,非道曲人难致。更觉无龙桡百尺,湖海平生柔气。自叹年来,看花常句,老不如人意,东风归路,一川松竹如醉。 怎得我似店同,梦中蝴蝶,花底人间世。记取江头三月幕,风雨不为春计,万斛愁来,金稻头上,不抵银瓶贵。无多笑我,此篇聊书宾戏。 【注】“青门”二句,秦时,广陵人邵平为东陵侯,秦亡胎,为平氏,在青门外种瓜,瓜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青门,汉附长安城东门,词人在隐居都东时期沽
26、酒求醉,为此结识了住在清溪那边的赵国兴。赵国兴为此写了一首词赠给词人。本词就是词人对赵国兴的酬答之作。元龙,陈登,字元龙,人间供:注于中的篇名。宾戏;即答宾戏,是东汉班固的一篇散火赋。 (1)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 A.李诗由“一体两句可推出蓬莱岛的广邈海水也会变为清清细流。 B.辛词写醉态,以“松竹如醉”的曲笔来写,更显其醉态朦胧之态。 C.辛词结尾,“笑“聊”“戏固然表明其游戏态度,也更具深意。 D.“东陵侯”与“种瓜人,“金貂”与“银瓶,李诗辛词均借对比来突显主旨。 (2)李诗辛词都用了庄子 齐物论中“庄同梦蝶”之典,但效用有所不同,请从结构与主旨两个方面结合诗句简
27、要分析。 六、语言文字应用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的文学艺术家。那么,文艺工作者如何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呢? 我年轻时曾下乡务农。寒冬腊月的池塘边,见老农从刺骨的水中摸出一条鱼,一会儿又是一条我好生奇怪,也学着摸。胳膊伸入水中,缓慢移动,碰到成群的鱼儿,它们并不逃跑,而是围着散发热度的手掌打转。此时,你只需和鱼不断接触亲近,逐渐拿捏到鳃后的恰当位置,慢慢上提,快出水时用力抓紧,全不费工夫。文艺创作就如这水中摸鱼。 前些天我翻阅乔叶的长篇小说宝水。这是一部对乡
28、村转型走文旅路线的每一个脚步,对旧传统与新生活的每一次纠缠,对本村人与外来客面对新农村巨变产生的种种心理波动都有深切体察、深刻感悟和生动描绘的展示乡村振兴的出彩之作。 何以能如此?乔叶说:“对乡村的架空判断很像是的论文,只有走到乡村内部去仔细端详,你才会知道,它蕴藏的其实是一部怎样丰沛丰满的小说。”总之,与山河大地相依相偎,与人民大众同心同行,创造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
29、辞进行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忽然全身剧烈抖动一下,感觉像是在高高的悬崖上不受控制地往下坠,接着_。其实,这种现象叫做“睡眠惊跳,亦称“入睡抽动”或者“入睡前肌阵挛。大脑是人体各器官组织的总指挥官,而睡眠是大脑休息的过程。人在刚入睡的时候,大脑的一部分已经睡着了,但还有一部分尚未完全睡着。随着睡眠的加深,大脑放松了对四肢的控制,当大脑被机体肉外存在的某些信息刺激时,就可能出现身体局部肌肉突然抽动的情况,这就是睡眠惊跳。 婴儿睡眠看着很香,但其实_。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大脑发育还不成熟,受刺激之后更容易兴奋,从而出现四肢、身体的无意
30、识抖动,这其实也算是婴儿遇到外界刺激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有意思的是,跟成年人不同,这种无意识抖动一般不会使婴儿从睡眠中惊醒,反倒_。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根据选文第一段内容,为“睡眠惊跳”下一个定义。要求:不超过60个字。 七、材料作文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曹雪芹红楼梦 此对联意思是:美玉放在木匣里等待高价出卖,宝钗置于奁匣中寻找机缘高飞。贾雨村以“美玉“宝钗”自比,等待时机来施展抱负。每个人都想发挥自己的价值,先将自身打造为“美玉“宝钗”,机遇才会
31、在不经意间如期而至,也才能抓得住。 材料二: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过去十年,我们铸就了激荡人心的东方传奇,赢得了令人惊叹的大国荣光。未来十年,必定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十年。前进的每一步,都必须把握好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应对狂风骤雨,穿越惊涛骇浪,去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作为即将毕业的新时代青年,你正处于人生和国家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联系自身实际与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32、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三(上)期末语文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饿了么的全职骑手2017年月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能力出众的“单王”月收入甚至可达3万元,这已远超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者的月均薪资。据报道,2018年富士康工人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更何况普通制造业工厂根本拿不出富士康这么高的工资。结果就是:人往高处走,制造业则招不起人。 外卖骑手平均年龄在2630岁之间,35岁以下占近70%。富士康27万名员工中,30岁以下的员工占到59.
33、65%,看上去还算和外卖行业旗鼓相当,但相比2012年,年轻人的比例已经缩减了三分之一。不能吸引年轻人是对制造业的致命打击,一个失去年轻人的行业将会如同一潭死水。 不妨参考一下美国的情况。1970年后,美国传统制造业所在的“铁锈八州人口增量严重放缓,反倒是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和佛罗里达三州人口激增。“加德佛”三州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此次人口大迁移,其实是就业人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结果,被称为“服务业革命。因此,外卖行业从制造业抢人,从本质上说,属于中国式服务业革命中的一个具体场景。 (摘编自吴晓波为什么几百万中国年轻人愿意送外卖不想去工厂) 材料二: 制造业工厂智能化、自动化设备
34、的日益完善,从根本上削减了工厂对普通工人的用工需求。根据对国内2000家企业的调研,新技术应用对制造业普通劳动力岗位的替代率为19.6%。在技术迭代的形势下,外卖员成了国内制造业工人转行的主要选择之一,由工人转行的外卖员成了行业主流。 受疫情影响,今年劳动力市场需求下降明显,但高技能人才依然短缺,各技术等级或专业技术职称的空缺岗位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2.0。尽管如此,收入相对普通劳动力岗位较高的技工,依旧很难成为年轻人的优先职业选项。从一个基层劳动者的角度看,在大致相当的薪资区间,相比能快速入行的快递外卖员,花费更高的培养成本、冒着更大风险去学习高级技工课程,则显得投入产出比太低。而受教育程
35、度普遍偏低、缺乏专业技能的快递外卖员们,也很难找到快递行业之外的工作。 从整体上看,中国制造业的年轻劳动力就业确实在萎缩,新经济下的新兴服务业更能吸引年轻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更重视工作性价比、岗位尊重、工作环境等因素,工厂要想留住年轻人,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提升。 (摘编自赵一苇年轻人都去送外卖了,中国的制造业怎么办?) 材料三: 最近,“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的话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些媒体将某些工业生产厂家的用工荒与外卖送餐骑手数量迅速增长的事实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表面看似有理,实际上不合逻辑。 在相对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流向体现了市场的价值取向。外卖送餐骑手剧增和工业
36、生产用工荒,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是劳动力市场流动和选择的结果。那些“宁愿也不式的思维,其实还是受另一个非市场的价值标准支配着,这种认为去工厂高于当骑手的价值取向是那么令人不安。 然而,市场的无形之手正是通过配置资源来不断提高市场效率的,配置资源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劳动力市场价值的过程。工业生产用工荒,实际上反映了工业生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价值倒挂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既不能在减少外卖骑手的数量和收入上打主意,也不能在其他行业制造挤出效应以迫使劳动力转向工业生产行业,而只能顺应劳动力市场的行情,要么给劳动力以应有的价值,要么转业。那种“给6500元月工资还招不来一个成衣厂普工”的说法就多少显得矫情。6
37、500元还招不来工,说明一个普工的劳动力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当然,个中原因并非仅仅是用工者付酬问题,更多的是整个市场价格信号体系以及税收、劳工保护、社会管理等体制性问题,而这也正是中国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理由所在。跳出“宁愿也不式思维,才能找到工业生产用工荒的症结。 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作为新业态的组成部分,外卖送餐行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前景看好,社会效益也同样很好。不能将这种市场现象与用工荒对立起来,进而做出损害外卖行业发展以补救工业生产用工荒的蠢事。 在经济发达国家,城市街道或高速公路上的车流中,快递车辆几乎抬眼可见。流通产生价值,流通实现价值。外卖送餐骑手是物
38、流行业的劳动力,物流业是工业生产的延伸,是工业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外卖送餐行业发展迅速,说明其找准了市场需求,其结果是极大地扩容了餐饮市场空间,既提升了市场效率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关数据显示,仅美团外卖一家的日订单就达2400万,维系着360多万家商户和60万外卖骑手的生计,三成骑手月收入5000元以上,此外去年还有200多万兼职外卖骑手从平台获得了收入。这样的市场规模,吸引那么多“宁愿的年轻人,奇怪么? (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为什么有人惊诧于年轻人宁愿送外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当前,富士康中年轻人的比例看似和外卖行业中年轻人的比
39、例差不多,实际上,前者相比2012年数据已经下降。 B调研显示,新技术应用对制造业普通劳动力岗位的替代率不超过两成,其他的岗位必须使用人工,所以才出现了用工荒。 C技工的薪酬相对于普通劳动力岗位虽然高一些,但培训的成本也比较高,看似投入产出比太低,因而难以吸引年轻人。 D外卖送餐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前景看好,社会效益也很好,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其实是很正常的选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A不能听任“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的现象危及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壮大。 B中国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没有借鉴作用。 C高技能人才依然紧缺,制造业工厂应该花更多
40、的经费和精力去培养高级技工。 D只有顺应劳动力市场的行情,给劳动力以应有的价值,才能解决工业生产用工荒的问题。 (3)下列对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在文中无据可依的一项是 C A将有更多的普通劳动力转向现代服务业。 B工厂通过自我提升能够重新吸引年轻人。 C服务业和制造业薪酬差距将进一步加大。 D市场配置资源使制造业劳动力价值提升。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的原因作了分析,请分别概括材料一、材料二对这一问题所持的观点。 【答案】(1)B (2)D (3)C (4)首先,指出把工业用工荒与外卖骑手数量迅速增长联系在一起不
41、合逻辑;然后,阐述制造业劳动力流失(或“外卖送餐骑手剧增和工业生产用工荒)的原因;最后,揭示物流业的价值和前景,得出结论“年轻人选择做骑手不值得奇怪”。 (5)材料一认为“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的原因是薪酬差距和服务业革命。(或“送外卖工资高和就业人口向服务业转移”)材料二认为高级技工培养成本和风险更大(或“投入产出比太低),而外卖员人行门槛低(或“教育程度要求低和不需要专业技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本一: 乡愁的味道 王霞 母亲故去,不管我有多么不舍,终还是在第四个年头,把母亲送回河北,同父亲合葬。三十五年前,母亲把故去的父亲安葬在他日思夜想的故
42、土上了。 那是清明前,晴冷的一天。我在殡仪馆的骨灰堂里,爬上高高的梯子,把母亲抱了下来。 一路无语,只看高速两旁的景色变幻:由如烟的垂柳转至延绵的山岭,再呈现笔直的白杨这,提示着我:出江苏,过母亲的故乡山东,进入父亲的祖籍河北境内。路边是辽阔的冀中平原,裸露的黄沙土地,嵌着一块块返青的冬麦。这是我的故乡,是父亲曾魂牵梦绕的地方。父亲在这里,静静沉睡,等待了三十余年。 父亲少时北上学艺,离家千里,落脚在煤都辽宁省抚顺市。这一去就是一辈子。 孤身在东北打拼的父亲,年过三十才娶了母亲。在能干母亲的操持下,家里渐渐有了积蓄。日子好过了,父亲开始谋划回乡。他变卖了家当,买了台照相机,准备一路上帮人拍照挣
43、钱,再加上积蓄,足够回乡买块地,从此就可以在故土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稳日子了。 母亲回忆说,谁想到那一路上风险迭出,历尽风险,一贫如洗地回到了老家。然而,母亲在城市长大,干起农活笨手笨脚,父亲也不擅长务农,苦争苦熬仍无法维持生计,只得又一次背井离乡,返回东北。 这样的回乡有过两三次,直到我上小学。母亲坚决要让我在城里读书,父亲自此不再提归乡。 1976年秋,父亲中风。缠绵病榻的他神志常处于混沌状态,可却常趁人不备爬起来,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门口,目光专注地凝视着远方。你问他,口齿不清的简短话语中,只听得清两个字:回家。 父亲去世后,母亲满足了他的心愿,把他的骨灰送回了老家。父亲的一缕思乡
44、魂魄终于借着肃杀的秋风回到了那个名叫北高蓬的小村庄,那是父亲归乡梦的栖息地 母亲的葬礼简单而隆重。乡亲们淳朴热情,高声大嗓的乡音是那么亲切。家家邀饭,天天变着花样招待我们远方的游子。我想起母亲常常念叨父亲最爱吃家乡的荞面饸饹,忍不住在堂妹的耳边嘀咕了一句。堂妹拉着我就出去了。 我们穿过村庄,到了集市。饭摊上,妹妹给我要了一碗。我坐在锅灶前,那口大锅上有个手压井一样的架子,摊主把一块揉好的面团放进那个“井筒里。随着电机响,“井筒”下一条条面条均匀下落,漏进热腾腾的开水锅里。 摊主把一碗调好的饸饹放在我面前,淡褐色的圆面条卧在碗中,衬着青绿的葱叶。我挑起一根送进口中,有些硬、滑口感略粗糙,但是,慢慢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清甜在口腔中回旋。计算起父亲最后一次回老家,已不知时日。我想,在父亲心中,这碗饸饹的味道,也许就是浓浓的乡情,不尽的乡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