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案12篇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案.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6589923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案12篇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案12篇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案12篇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案12篇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案12篇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案1 目的要求 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4.读准翘衰落观差等多音字。 5.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要点难点 要点: 1.说明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2.说明要富有条理性。 3.掌握运用事例说明问题的方法。 4.说明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 5.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难点: 本文的逻辑顺序及各部分内容之间

2、的联系。 写作背景 编者根据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不介绍时代背景。 作者简介 编者根据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不介绍作者。 另见资料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段)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第四部分(11段12段)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另见资料 主题思想 文章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条理分明的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另见资料 写作特点 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的标题。 把大自然拟人化,用大自然的语言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认识

3、物候现象、研究物候现象的重要性。 眉目清晰,自然精巧的结构。 文章从描绘大自然的现象开始,自然而不雕琢地提出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紧接着介绍物候学的用途。说明它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再深入一步分析物候现象来临的复杂的情况和原因。最后进一步阐述了物候学研究的多方面的意义,展示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光辉前景。 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说起,对介绍物候知识起了很好作用。 1.从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说起,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介绍物候知识,将物候知识说得亲切通俗易懂。 2.以生动的丰富的自然现象说起,有如展示一幅四季风景图,精采动人,使人对物候知识发生兴趣。 3.以四季为序写自然现象,显示了物候现象同气候

4、的关系,显示物候现象是有期规律性的。 另见资料 作业练习 理解分析 一指出下边几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从哪些段中寻找,把段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现象有什么意义?() 二课文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说起,并采用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法,这对介绍物候知识有什么作用? 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揣摩运用 四举例的多少要按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

5、? 五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回答问题。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吗?为什么?) 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就是说,春天提前9天。 (前者和后者各指什么?) 六运用下边的词语,复述课文中关于四季的描述。 苏醒次第萌发孕育 差异推移灵敏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 积

6、累联想 七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然后说明本地的气候有哪些特征。要举出实际例子,分作几个方面说明。 八、词汇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语言中每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有的词只表示一个意义,叫单义词。有的词表示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叫多义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多义词。例如宽就有以下几种意义: 1.马路很宽:横的距离大(跟窄相对)。 2.听了他的一席话,心就宽了一半:放宽,使松缓。 3.对他要从宽处理:不严厉,不苛求。 4.生活水平提高了,手头比过去宽多了:宽裕、宽绰。 一个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一个是最初的常用的基本义。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是比喻义。例如帽子的基本义是戴在头上保暖、防雨,

7、遮日光或做装饰的用品,后来用它比喻罪名和坏的名义,例如说对同志乱扣帽子是不对的,这里的帽子就是它的比喻义。 语言中还有许多同义词或反义词。同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例如母亲和妈妈,晓得和知道,诞辰和生日等,词的意义完全相同。有些词的意义是相近的。例如: 有些词表示的意义或者相反,或者相对,这样的词叫做反义词。例如: 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早春跟晚春也不同 经度的所以发生影响,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 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

8、古今的差异 对于多义词,要了解它有哪些意义,阅读的时候,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断用的是哪个意义;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所用的多义词表示的意义是不是正确的表达了要说的意思。对于同义词和反义词,阅读的时候,他仔细辨析它们的确切含义,就能准确的认识事物的细微差别或矛盾对立的特点;写作的时候,审慎的运用它们,就能准确、鲜明的表情达意。 (一)将下列各组语句中黑体的词所表示的意义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1.到了秋天,果实成熟() 他显得很成熟() 2.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他目光温和,话语亲切() 3.杏花开了() 北风吹,雪花飘() 评弹这朵花() 戳穿他的花招() 他挂了两次花() (二)给下边每个词配上

9、一个同义词。 炎热渐渐丰富养育灵敏侵害 (三)指出下边物候谚语中的反义词。 1.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2.干净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净年。 3.冷得早,暖得早。 4.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四)给下边每个词填上一个反义词。 开放容易归来综合复杂短促 答案 一、这一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条理性。要使学生懂得,即使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也不能任意堆砌,也要以一定的标准理清条理,依一定的顺序一一说下去。 难点在于概括由空间到时间的顺序,可以这样启发一下,第四个因素说的是古今,是时间因素,前三个因素都是哪一方面的因素?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的条理性来安排说

10、明顺序的。 这样安排言之有序,很有条理,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有主有次,不能等量齐观。 二、例子举多举少是有讲究的。这一题引导学生揣摩一下什么地方要多举例子,什么地方可以少举例子,懂得容易明白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举两个例子。阅读时很可能忽略了这一点,本题也可以启发学生阅读要仔细。 举两例是必要的。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如果依次类推想当然,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才能使人确信无疑。 三、第1题揣摩一个分号和一个句号的用法,有助于区分这两种标点的用法,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有助于培养仔细阅读的

11、习惯。 第2题要求明了者的指代作用,阅读时要弄清楚这类代词指代上文什么内容,写作时要学习使用这类代词,使行文简洁一些。 1.不能。因为杏花、桃花二者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再则,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第三,前后两句句型也不相同。 2.前者指1741到1750年10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后者指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四、这一题实质上就是给出段落大意后要求划分段落,理清层次,学习本文的条理性。 只要抓住各部分关键性语句,答题并不困难。如第一部分这样两句: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

12、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第二部分这样一句: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第三部分开头一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第四部分这样一句: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 可以启发学生,推而广之,分析结构,划分段落,可以看看每一部分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从哪一段到哪一段是围绕这一问题说的。自己作文则可以根据一个中心,将一个大问题分析成为几个小问题,依一定的条理给几个小问题安排个次序,每一部分围绕一个小问题来写,就容易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13)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4、5)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

13、的因素有哪些?(610)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1112) 五、这篇说明文的标题和开头很有文学性,形象生动。本题引导学生领会怎样把说明文写得生动有趣些,怎样把标题和开头写得更能吸引人。 思考这个题目,对于提高理解分析能力,是一次锻炼。要理解得确切,分析得细致并不容易。解题指导可与讲读第一、二段结合起来,要设计一些低难度的小问题循循善诱,例如: 你看了标题大自然的语言是怎么想的? 你读了第一、二两段,感觉怎样? 第一段对于物候现象的介绍有什么特点? 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是什么意思? 物候现象的变化同什么有关? 课文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说起,对介绍物候知识有如下作用: 1.从人们熟悉的自然现

14、象说起,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介绍物候知识,将物候知识说得亲切通俗易懂; 2.从生动的丰富的自然现象说起,有如展示一幅四季风景图,精彩动人,使人对物候知识发生兴趣; 3.以四季为序写自然现象,显示了物候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显示物候现象是有其规律性的。 采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了,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也含蓄的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 六、口头复述是用自己的话重复出读物内容的一种口头表达形式,一种说话训练方式。根据复述要求的不同,可分为详细复述、概要复述、创造性复述。这一题属于详细复述,是一种接近原材料的最基本的复述形式,必须用自己的语言严格按照原材料的内容和顺序

15、,原原本本的述说。 复述不是背诵,要用自己的话来说,这一题又要求用进11个词语,这就要重新组织语言,在句式上,对原文进行某些调整,把书面语化为口语,使之适合口语表达的需要。这种复述练习,既具有模仿性,又要求创造性,对于积累语汇,培养语感,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都很有益处。 指导这次复述宜与精讲精读第一段结合起来,有关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要理解透彻,先要熟读,再行复述。 七、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有两个。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多数地方受季风影响,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温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一个地方一年内最热月份与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之差,

16、叫做气温年较差。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的平均气温相比,夏季我国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冬季我国气温普遍偏低,大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比较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而且气温年较差也比较大,这些都是大陆性季风气候的显著特征。 (二)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这是气候复杂多样的标志。又因为有许多海拔很高的山岭和高原,更增加了气候的多样性。例如,在热带、亚热带的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呈现中温带、寒温带的景色。干旱荒漠地区的高山上,草木茂盛,呈现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景色。高大的青藏高原,则是非常特殊的高原气候。 这一题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说明事物和运用举例子的说

17、明方法。要说得有条理,就要根据阅读材料列好提纲;要举出实际例子,就要事前收集一些资料。 这里提供一个参考提纲 (三)气温 1温度带 2气温年较差 冬季气温 夏季气温 (四)雨量 1全年雨量 2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3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八、 八(一) 1.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这里是身心发展到相当完善程度的意思。 2.(气候)不冷不热 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3.种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 形状象花朵的东西 比喻事业的精华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 作战时受的外伤 (二) 炎热(暑热或酷热)渐渐(慢慢) 丰富(丰硕)养育(抚养) 灵敏(灵活或灵巧)侵害(危害) (三) 1.热凉 2.干净邋遢 3.冷暖

18、4.早晚 (四) 开放(封闭)容易(困难) 归来(出去)综合(分析) 复杂(简单)短促(漫长) 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明确什么是物候学以及相关知识。 2 体会本文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说明抽象事物的写作方法。 3 感受科学研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巨大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物候现象和物候学的说明;物候现象决定因素的说明。 2 说明顺序的条理性,语言的生动准确,说明方法的恰当。 教学时数 2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烂漫,冬梅的傲岸,真实“春有百花夏有

19、月,秋有凉风东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破译大自然的语言,探询大自然的奥秘。 二、了解作者和积累字词。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 1我国现代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竺可桢(张福春) 竺可桢(18901974),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和他

20、的工作分不开的。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组织起统一的、严格的物候观测网,是现代物候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2关于标题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来去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3给下列生字正确注音。 连翘( ) 落( )叶 落( )枕 观( )测 翘起() 丢三落( )四 玄妙观( ) 差( )异 差( )遣 差( )劲 参差( ) 衰( )草连天 翩然( ) 孕育( ) 农谚(

21、) 萌发( ) 销声匿迹( ) 次第 草长莺飞 周而复始 风雪载途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课文朗读。合作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1-3)齐读,(4-5)女生读(6-10)男生读(11-12)老师读 2学生读(学生根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跳读、连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这篇文章介绍的仅仅是“大自然的语言”吗?文章前面生动形象地介绍“大自然的语言”,又有什么作用? 不是。文章

22、介绍的是物候学。 前面生动形象地介绍“大自然的语言”,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使读者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然后自然地引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请最先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教师为学生计时。历时最短的十位同学决出之后,教师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最后选出历时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学,授予他“阅读小标兵”的称号。 (1)

23、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1-3)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4-5)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6-10)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11-12)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四

24、、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五、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学生讨论: 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读6-10段,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

25、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先后顺序:知道了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物候学研究的对象,了解了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还了解了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我们还了解到

26、写说明文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使文章有条理性。 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案3 教学理念:给学生多一些参与机会;多一点参与的空间;用爱和激情点燃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师不但是课程的实践者、课程的改革者、更应该是带领学生做课程资源的开发、创造者。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的课堂应该成为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主阵地!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这一单元明确要求学生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要学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注重观察、

27、讲究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B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2、能力目标: 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C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

28、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讨论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过程中我做以适当的点拨。 2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3涵泳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 4延伸拓展法。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

29、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学设想: 本单元说明文的教学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 全文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在自然界,有哪些生物会说话? 小草发芽说明枫叶染红是大自然通知我们今天我们一起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一起走进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

30、言。 (板书文题和作者) 第三单元说明文学习我们都学了什么? 引出目标:知识 语言 顺序 方法 第二环节: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读(学生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跳读、连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跳读或者连读课文,快速准确地从课文中筛选整理信息,完成以下各题。A1说给B1听,A2说给B2听。我们将看哪一大组的同学在答得又快又好! (1)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察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第三环节:划

31、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由同学们的回答可知,本文按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来说明事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四题将课文的段落标示出来。(预设:答案不一致的时候,要协调各小组达成共同意见。) 老师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放在开头可以吗? (不行,它按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逐个板书) 描述物象 现象 大自然的语言 作出解释 逻辑 竺可桢 推究原因 顺序 阐明意义 本质

32、 第四环节: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自由读610自然段。 回顾: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几个? (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3) 重点阅读610段,理解物候现象的各个因素,各组派一个代表来解说这些因素: 追问:为什么作者把纬度差异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个来讲?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 这四个因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再追问: 明确:从主要到次要。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 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

33、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第六自然段一个设问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我们有时还要注意说明方法,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说明方法? (生)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分类别。 (6)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生)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 (过渡)我们了解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后,老师想让同学们结合白居易的诗,说说这首诗中描绘的物候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 第五环节:揣

34、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比较阅读。为了清楚简洁地介绍事物,说明事理,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做到准确。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还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本文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 (1)听读12自然段 (2)多媒体出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3)让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 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下面请同学们精读1、2自然段,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

35、好,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我给以适当的鼓励。 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第二自然段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

36、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 第六环节:放飞想象,总结提升。 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掌握了大自然的语言,未来社会会是什么样的? 总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从具体抽象 ,说明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通俗,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语言准确而生动,是篇极有价值的文章。 2、布置作业: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其中包含的知识。 材料: 古书隆德县志上出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前兆现象。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表明,地震之前确实存在多种多样的前兆现象。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

37、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案4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生:小蝌蚪在水里游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是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生:鱼鳞上有一个个圆圈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是在告诉我们小鱼几岁了。 生:“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玛拉雅山巅是大自然的语言,这里在告诉人们:那曾是汪洋一片。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说明大家读的很认真。大自然的语言很奇妙,可是你知道吗?这些奇妙的大自然语言都来自实实在在的生活,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同学们请看:(出示放大的小蝌蚪、

38、鱼鳞、以及三叶草图片)下面请同学们再看看这张图片(树的年轮),你看到了什么? 生:老师,我看到树桩。 生:好。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这里砍伐后的树桩,树桩上的圆圈叫做年轮,它记载着这棵树的年龄,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老师,大自然的语言真的就在我们身边啊! 师:对,大自然的语言就在我们身边,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想一想,你们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请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燕子飞回来了,是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生:玉米成熟了,高粱穗儿红了,就是告诉我们秋天到了。 生:燕子低飞要下雨了。 生:老师,我知道“蚂蚁搬家”“蛇过道”也是告诉人们要下雨了。 师:我也知道,大雁南飞是告诉人们天气凉了,出现月晕是

39、要刮风的预兆,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老师,我觉得“沙尘暴: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可我听不懂它对人们说什么?你能好诉我吗? 师:这为同学提的好,“沙尘暴“是大自然的语言,那是大自然的呐喊,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报负。那么它究竟对人类说些什么?请各小组讨论一下。 生:它批评那些乱砍伐树木的人。 生:它在批评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 生:“纱尘暴“在大声说:别在砍树了,地球都快被你们弄成秃头了,我能不发脾气吗,唿唿气死我了! 师:呀,太可怕了,那么怎样做你才不发脾气呢? 生:多栽树木、花草。 生:沙先生一定会说:“多栽化,多种树,山青水美的,谁有什么脾气呀,我就这点要求。” 师:同学们想象可真丰富!“沙尘暴”

40、的语言你听懂了吗?好,希望“沙尘暴”愤怒的呐喊能给一些人以警示吧。 评析:本教学片断树立了人文的理念,创造地使用教材,很好的开发了课程。教师不是就教材而讲教材,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拓展知识,提升情感。在学生自我体验中明确了正确的价值观。师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通过对话交流情感,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案5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大自然的语言 2。 (字略)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略) 3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竺可帧,物候学家。 2导语 本文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所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

41、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这篇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指的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 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三、正课 1速读课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不回视,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2分钟内读完。 2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从开头到“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段:从“物候观测使用的”到“就可能避免”。 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段;从“物候现象的来!脑决定

42、于哪些因素呢”到“春天提前9天”。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迟早的各种因素。 第四段:从物候学这门研究”到结束。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3.提问: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 顺序? 讨论并归纳: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4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讨论并归纳: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 接”等词语,变化灵活。 5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典雅? 讨论并归纳; (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融化 萌发 次第 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 (3)燕子翩然归来。(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4)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