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_T 4626-2023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6586991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5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_T 4626-2023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DB32_T 4626-2023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32_T 4626-2023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_T 4626-2023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技术规程.docx(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03.120.20CCSP21DB32/T46262023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ERVICEPERFORMANCEEVALUATIONOFSUBWAYTUNNELSTRUCTURE2023-12-18发布2024-06-18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DB32/T46262023目次前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24.1基本要求24.2评定工作流程25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查35.1一般规定35.2定期检查35.3专项检查65.4应急及处治后检查85.5结构监测86结构服役

2、性能等级评定96.1一般规定96.2结构技术状况评估96.3结构安全状况评估116.4行车影响状况评估116.5评估后建议127报告编制12附录A(资料性)隧道结构检查记录表13附录B(规范性)隧道结构变形监测内容18附录C(规范性)隧道结构技术状况分项标度值21附录D(资料性)隧道结构技术状况等级评定表32参考文献33DB32/T4626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

3、司、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华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传新、梁波、张学华、张余峰、张磊、万晓峰、郑克亚、范信、尘福东、王瑞、毛淑欣、赵信洋、张江彬、李记军。DB32/T46262023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技术的基本规定、检查、等级评定、报告编制等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明挖法、盾构法和矿山法运营期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的检查及其服役性能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

4、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GB/T502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5034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CJJ/T202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JTJ270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SUBWAYTUNNELSTRUCTURE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保障车站与区间隧道结构体系稳定的主要受力结构。注:包括明(盖)挖法、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隧道及相关附属结构。3.2结构服役性能SERVICEPERFORMANCEOFSTRUCTURE

5、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结构技术状况、结构安全状况和行车影响状况等。3.3经常检查FREQUENTINSPECTION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外观状况的一般性检查。3.4定期检查PERIODICINSPECTION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次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整体服役性能状态进行的全面检查。3.5应急检查EMERGENCYINSPECTION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遭遇自然灾害、发生交通事故、出现火灾、恐怖袭击或其他异常事件后对受影1DB32/T46262023响的隧道结构进行的检查活动。3.6专项检查SPECIALINSPECTION根据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应急检查的结果,对需要进一步查明的缺

6、损或病害情况,进行深入的专门检查、分析等活动。3.7等级评定GRADEASSESSMENT为评估隧道结构的服役状态所进行的分析及确定隧道结构服役状态程度的过程。3.8外部作业EXTERNALOPERATION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周边或控制保护区内进行的,可能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产生影响的作业。4基本规定4.1基本要求4.1.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应定期进行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工作。4.1.2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内容分为结构技术状况评估、结构安全状况评估和行车影响状况评估。4.1.3开展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应收集相关勘察设计资料和运营养护数据,查明隧道使用条件及其变化,查验检测隧道结构性能参数与几

7、何尺寸,分析隧道结构监测数据,研判服役性能变化趋势。4.2评定工作流程4.2.1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工作包括前期准备、隧道结构检查和服役性能等级评定等。4.2.2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前期准备包括资料搜集、现场查勘和工作方案编制,具体如下。A)资料搜集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隧道结构设计资料,隧道控制保护区外部作业资料;2)隧道施工与验收资料,日常检查记录,养护维修记录;3)隧道历次检测、监测及安全评估资料等。B)现场查勘应对隧道结构内部及周边环境进行初步查勘。C)根据搜集的资料和现场查勘结果编制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结构类型、评估区间、建造

8、年代、运营情况、工程地质水文情况、周边环境、隧道结构异常情况等;2)评估目的及依据;3)检查内容、检查方法、仪器设备及人员安排;4)服役性能评定方法;5)组织实施计划;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4.2.3隧道结构检查根据目的可分为定期检查、应急检查、专项检查及处治后检查。4.2.4现场检查应及时填写记录,当现场检查结果异常时,应查找原因,重新检查,必要时可采用其他手段补充检查。4.2.5根据隧道结构检查结果进行专项评估分析和服役性能等级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A)定期检查后应进行结构技术状况评估;B)专项检查后应进行结构安全状况评估和行车影响状况评估;2检查类型检查要求定期检查新建隧道初期运营前应进

9、行一次定期检查,运营过程中定期检查频次不应低于1次/年应急检查隧道结构出现异常或出现火灾、地震、洪灾、脱轨、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时专项检查根据定期检查和应急检查结果综合确定处治后检查既有结构处治修复后进行一次检查DB32/T46262023C)应急和处治后检查根据异常事件影响程度和处治修复情况,宜进行结构技术状况评估,必要时通过专项检查进行结构安全状况评估和行车影响状况评估。4.2.6重大灾害或复杂工况条件下的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工作方案和评定报告宜组织专家论证。5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查5.1一般规定5.1.1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查对象包括主体结构(管片)、接缝结构(管缝)、隧底结构和附属设

10、施四类。5.1.2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查可按表1的要求执行。表1隧道结构检查要求5.1.3隧道结构检查应以人工检查和设备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隧道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查及描述,填写检查记录表(参照附录A)并附以必要照片、图示。5.1.4隧道结构检查宜选用无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应具有代表性。5.1.5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宜对隧道结构变形情况开展监测。5.2定期检查5.2.1隧道结构符合下列情况时,宜提高定期检查频次:A)岩溶、断裂带、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区段;B)存在软土、膨胀性土、湿陷性土等特殊性岩土区段;C)穿越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及地下水压力较大的区段;D)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11、的区段;E)保护区有外部作业活动的区段;F)技术状况评价等级为4类或5类的区段。5.2.2隧道结构定期检查前应编制定期检查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A)编制依据;B)隧道基本概况、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状况;C)检查对象、内容、方法等;D)检查周期和频次;E)技术状况评价方法及标准;F)检测仪器、设备;G)作业组织机构、人员及实施计划等;H)作业质量、安全管理措施;I)检查成果及信息反馈。5.2.3隧道结构定期检查内容和方法可参照表2表4执行。3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测方法主体结构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深度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目测、直尺(钢尺

12、或卷尺)起毛、酥松的位置、范围和程度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剥落剥离、掉块的位置、长度、宽度和深度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游标卡尺渗漏水位置、水量、PH值、浑浊程度、湿渍面积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接缝结构施工缝、变形缝错台位置、范围和程度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渍面积、PH值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压溃位置、范围和程度目测、直尺隧底结构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翻浆冒泥位置、范围目测脱空、下沉及隆起的位置及程度目测、监测、地质雷达错台的位置和差异值目测、钢尺或卷尺附属

13、设施联络通道、迂回风道、区间风道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渍面积、www.bzPH值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防火门、防淹门、人防门、疏散平台开裂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掉块的位置、范围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游标卡尺松动的位置及程度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排水设施破损的位置及程度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堵塞状况目测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测方法主体结构洞口边坡或仰坡滑移、危石崩塌征兆和发展趋势目测边坡、碎落台、护坡、护坡道

14、、挡土墙、排水沟等构造物破损的位置、范围和程度目测、钢尺或卷尺洞门墙体裂缝位置、范围、类型、长度、宽度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渗漏水的位置、范围、PH值、水量、浑浊和冻结状况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结构倾斜、沉陷、断裂的范围、变位量监测DB32/T46262023表2明(盖)挖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和检测方法表3矿山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和检测方法4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测方法主体结构衬砌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等情况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目测、钢尺或卷尺起毛、酥松的位置、范围和程度目测、钢尺或卷尺剥落剥离、掉块的位置、长度、

15、宽度和深度目测、钢尺或卷尺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渍面积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接缝结构施工缝、变形缝错台位置、范围和程度目测、钢尺或卷尺压溃位置、范围和程度目测、钢尺或卷尺渗漏水位置、范围、PH值、水量、浑浊和冻结状况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隧底结构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翻浆冒泥位置、范围目测、钢尺或卷尺脱空、下沉及隆起的位置及程度目测、钢尺或卷尺、超声回波、地质雷达错台的位置和差异值目测、钢尺或卷尺附属设施联络通道、迂回风道、区间风道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渗

16、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渍面积、PH值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防火门、防淹门、人防门、疏散平台开裂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掉块的位置、范围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游标卡尺松动的位置及程度目测排水设施破损的位置及程度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堵塞状况目测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测方法主体结构管片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目测、钢尺或卷尺起毛、酥松的位置、范围和程度目测、钢尺或卷尺剥落剥离、掉块的位置、长度和宽度目测、钢尺或卷尺螺栓

17、孔、注浆孔填塞物脱落的位置目测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渍面积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DB32/T46262023表3矿山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和检测方法(续)表4盾构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和检测方法5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测方法接缝结构管片接缝错台的位置、范围和程度目测、钢尺或卷尺压溃的位置、范围和程度目测、钢尺或卷尺渗漏水位置、范围、PH值、水量、浑浊和冻结状况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接缝止水条脱落位置和范围目测、钢尺或卷尺隧底结构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翻浆冒泥位置、范围目测脱空、下沉及隆起的位置及程

18、度目测、钢尺或卷尺、超声回波、地质雷达错台的位置和差异值目测、钢尺或卷尺附属设施联络通道、迂回风道、区间风道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渍面积、PH值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直接电位法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目测、钢尺或卷尺中隔墙、烟道板等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掉块的位置、长度、宽度和深度目测、钢尺或卷尺、游标卡尺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渍面积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量测防火门、防淹门、人防门、疏散平台开裂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

19、宽仪、超声波掉块的位置、范围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游标卡尺松动的位置及程度目测排水设施破损的位置及程度目测、直尺(钢尺或卷尺)堵塞状况目测DB32/T46262023表4盾构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和检测方法(续)5.2.4隧道结构定期检查结果应形成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A)隧道基本信息,包括隧道名称、结构形式、所在线路区间名称、里程长度、工程地质状况、水文地质状况、周边环境、以往检查情况及现状等;B)检查目的和依据,包括定期检查执行的规范、规程、相关图纸及技术资料;C)检查内容和方法,包括检查对象、内容、方法、检查指标等;D)使用设备,包括设备的名称、编号、型号、检定有效期等;E)检查结果,包

20、括相关照片、病害描述及成因分析;F)结果分析,结合隧道日常养护情况,汇总分析隧道检查结果;G)结论及建议,包括检查结果总结、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结果、隧道病害的处理建议;H)附件,包括相关影像、量测数据、物探数据、结构病害纵向展示图等资料。5.3专项检查5.3.1隧道结构符合下列情况时,应进行专项检查:A)技术状况评价等级为4类或5类的隧道;6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测方法混凝土裂缝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深度和错开量大小目测、钢尺或卷尺、裂缝测宽仪、超声波裂缝分布目测裂缝性质:张拉、剪切、挤压现场测试、取样室内测试剥离掉块剥落剥离的里程位置和断面位置目测剥落剥离的范围和深度目测、钢尺或卷尺掉块的

21、里程位置和断面位置目测掉块的形状、面积、纵向长度、环向长度、深度目测、钢尺或卷尺、游标卡尺材料劣化混凝土碳化深度、强度酚酞酒精溶液喷涂法、回弹法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打孔直接量测或无损检测混凝土有效厚度打孔直接量测或无损检测混凝土材料中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含量按照JTJ270的要求执行钢筋锈蚀率剔凿量测或取样称重或无损检测管片螺栓锈蚀程度剔凿量测或重量法或无损检测净空限界隧道全断面收敛监测、现场巡查结构及设备特征点平面坐标及标高监测、现场巡查实测限界与隧道建筑物限界、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对比监测、现场巡查渗漏水渗漏水里程位置和断面位置施工缝、变形缝、管片接缝、管节接头、衬砌拱部、拱腰、边墙等目测漏水类

22、型浸渍、滴水、淌水、涌水目测、干手触摸、灯光照射、秒表计频测量渗漏水流量量筒量测、容积法、投浮子法、堰法或堵塞估算法检查渗漏水中是否混有泥沙,并测定砂土流出量目测DB32/T46262023B)预留时间超过3年将投入使用的隧道;C)发生列车脱轨事故,遭受车辆或其他异物撞击造成损伤的隧道;D)受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影响或破坏的隧道。5.3.2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内施工对隧道结构有严重影响的,宜在工程开工前、结束后分别进行专项检查。5.3.3隧道结构专项检查前应编制专项检查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A)编制依据;B)隧道基本概况、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状况;C)检查对象、内容、技术要求、方

23、法等;D)结构安全评价和行车影响评价方法及标准;E)检查仪器、设备;F)作业组织机构、人员及实施计划等;G)作业质量、安全管理措施。5.3.4隧道结构专项检查内容和检测方法可参照表5执行。表5隧道结构专项检查内容和方法7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测方法渗漏水测量渗漏水的温度、PH值、电导率直接电位法水质化学分析按照GB/T50344的有关规定翻浆冒泥的里程位置和范围目测冻害冻结,挂冰的里程位置和断面位置洞口、洞门、基床、拱部、拱腰、边墙目测冻结,挂冰的范围、数量目测、监测冻结,挂冰的PH值和导电率直接电位法、PH测试仪法冻结,挂冰的水化学成分按照GB/T50344的有关规定保护区隧道上方地表开裂长度、

24、深度、宽度、走向目测、钢尺或卷尺、游标卡尺隧道上方地表沉降范围、深度监测周边地表水、地下水水位变化监测隧道周边堆载、卸载情况现场巡视隧道外部作业情况及相对位置关系现场巡视、钢尺或卷尺隧道结构外侧围岩空洞位置、大小超声回波、地质雷达DB32/T46262023表5隧道结构专项检查内容和方法(续)5.3.5隧道结构专项检查应形成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A)隧道基本信息,包括隧道名称、结构形式、所在线路区间名称、里程长度、工程地质状况,水文地质状况、周边环境,及以往检查情况及现状等;B)检查目的和依据,包括专项检查执行的规范、规程、相关图纸及技术资料;C)检查内容和方法,包括检查对象、内容、方法、检查

25、参数等;D)使用的设备,包括设备的名称、编号、型号等;E)检查结果,包括相关照片、病害描述;F)机理分析,包括病害成因机理、发展趋势;G)结论及建议,包括检查结果总结、评价及隧道病害的处理建议;H)附件,包括现场检查照片、病害照片等相关影像,量测数据,无损物探资料,有损钻探资料,试样测试报告,修正结构物的病害纵向展示图等。5.4应急及处治后检查5.4.1隧道结构发生异常事件时应进行应急检查,及时掌握结构受损情况,为评估异常事件影响和制定应急对策提供依据。5.4.2应急检查内容应根据受异常事件的类型和影响程度等确定,检查方法可参照5.2.3。5.4.3既有隧道结构加固修复后应进行处治后检查,以评

26、估处治工程效果和隧道结构服役性能现状。5.4.4处治后检查内容应根据隧道结构加固部位和修复工艺等确定,检查方法可参照5.2.3。5.5结构监测5.5.1隧道运营期间宜对隧道结构变形情况开展常规监测,存在以下情形的隧道应开展特殊监测(按照附录B的要求)。8DB32/T46262023A)隧道结构技术状况等级为4类或5类,结构出现严重渗漏水、开裂、异常变形等病害;B)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控制保护区外部作业有可能对隧道结构造成影响。5.5.2隧道开展监测前应编制监测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A)监测目的和依据;B)运营隧道概况;C)地质和环境条件;D)重点难点分析;E)监测对象、项目、精度要求、测点布设、方

27、法、周期及频次、安全预警标准等;F)评价方法;G)监测信息反馈;H)监测应急预案;IJ)作业组织机构、人员、仪器设备;)作业质量安全管理措施;K)附件,包括监测点布置图及大样图等。5.5.3隧道结构监测可按照GB/T39559.3、GB/T50308和GB50911的有关要求执行。5.5.4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监测方法宜采用自动化监测技术。5.5.5隧道监测应编制监测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A)隧道基本信息,包括隧道名称、结构形式、所在线路区间名称、里程长度、工程地质状况、水文地质状况、周边环境,以往检查情况及现状等;B)监测目的和依据,包括监测执行的技术标准、相关图纸及技术资料;C)监测内容和方法

28、,包括监测对象、内容、方法、精度、监测控制指标等;D)使用的设备,包括设备的名称、编号、型号等;E)监测结果分析;F)结论及建议;G)附件,包括监测报表、监测布点图等。6结构服役性能等级评定6.1一般规定6.1.1隧道结构服役性能等级评定应根据检查类型和检查结果,按要求进行结构技术状况评估、结构安全状况评估或行车影响状况评估。6.1.2隧道结构服役性能等级评定应先划分评定单元,逐一评定服役性能状况后,按隧道区间分段进行综合评定。6.1.3隧道结构服役性能等级评定单元划分宜满足下列要求:A)明(盖)挖法、矿山法隧道以两道施工缝间1个结构浇筑长度为一个评定单元;B)盾构法隧道以3环5环管片为一个评

29、定单元;C)隧道结构类型单一或区间地质条件较为简单时可适当增加每个评定单元长度。6.2结构技术状况评估6.2.1隧道结构技术状况评估包括区间隧道技术状况评估和分项技术状况评估。6.2.2隧道技术状况评估应采用计权重的多项指标综合评价和单项指标评定相结合的方法。6.2.3隧道技术状况等级评定采用分值制,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等级见表6。9等级分值SI服役状态病害程度1类90,100正常无2类75,90)退化轻微3类60,75)劣化中度4类40,60)恶化严重5类0,40)危险极严重分项编号(I)分项分项权重WI1主体结构0.502接缝结构0.203隧底结构0.204附属设施0.10DB32/T4626

30、2023表6隧道技术状况评定等级6.2.4隧道技术状况评分按式(1)计算:SI=1001-14SIIWINI=1IN=1WI(1)式中:SI隧道技术状况评分,值域为0100;SII分项技术状况值,用标度值表示,值域04;WI隧道主体结构、接缝结构、隧底结构和附属设施分项权重,宜按表7执行。表7隧道结构各分项权重表6.2.5分项评估单元服役状况标度值按式(2)计算:SII=MAX(SIIJ)(2)式中:SIIJ某评定单元分项标度值,值域04;I分项编号,参见表7;J评定单元号,按区间隧道段落实际划分的单元数量取值。6.2.6根据隧道类型不同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各分项标度值(符合附录C的

31、要求)。6.2.7根据隧道结构检查结果对评定单元按主体结构(管片)、接缝结构(管缝)、隧底结构和附属设施逐一进行分项技术状况评估,当分项技术状况值达到3或4时,隧道技术状况直接评定为4类或5类。6.2.8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隧道技术状况直接评定为5类:A)隧道拱部/顶部衬砌出现大范围交错开裂、结构性裂缝贯穿衬砌混凝土;隧道钢结构衬砌出现受力裂缝,且存在发展状态;B)隧道衬砌结构发生明显变形,且有危及结构安全和行车安全的趋势;C)地下水大规模涌流、喷射,出现涌泥、涌砂或严重积水,威胁运营安全;D)隧道道床发生明显隆起、错台、断裂,影响行车安全;E)外部施工导致隧道结构被击穿;F)出现严重影响行车安

32、全的其他情况。10评价指标预警值安全值接缝处差异沉降明挖法、矿山法隧道5MM8MM盾构法隧道6MM/12M9MM/12M收敛变形盾构法隧道通缝管片9.6D12D错缝管片7.2D9D纵向曲率变化明挖法、矿山法、盾构法隧道1/20001/1500注1:本表适用于标准断面隧道运营速度在100KM/H以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注2:D为隧道外径。类别描述A类满足正常使用相关要求。B类不满足结构裂缝宽度、变形收敛、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等的安全要求,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试验验证、限速、加固或停止使用等措施。评价等级评估标准处置措施类所有指标均小于预警值正常运营类一项指标或多项指标达到预警值,但所有指标均小于安

33、全值进一步检查和监测,根据检查和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DB32/T462620236.2.9隧道技术状况评估应形成隧道结构技术状况等级评定表(参见附录D)。6.3结构安全状况评估6.3.1隧道结构安全状况评估应依据检查结果,结合相关规范、隧道结构设计资料、竣工验收资料等进行安全性计算分析。6.3.2隧道结构安全状况评估宜采用数值模拟、位移反分析等方法结合工程类比进行,隧道结构构件应结合其设计时采用的规范和计算方法进行设计验算。6.3.3隧道服役性能评定等级为4类或5类时,应分别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结构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分析应满足GB50157和GB/T50299的要求。6.

34、3.4隧道结构安全状况评估等级见表8。表8地铁隧道结构安全评价等级6.3.5当现有隧道结构安全状况评估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处理,重新进行安全状况评估。6.4行车影响状况评估6.4.1隧道行车影响状况评估指标宜包括接缝处差异沉降、收敛变形(盾构法隧道)和纵向曲率变化,指标限值参见表9。表9城市轨道交通隧道行车影响评估指标限制6.4.2隧道行车影响状况评估等级见表10。表10隧道行车影响状况评估等级11评价等级评估标准处置措施类一项指标或多项指标达到安全值可能危及行车安全,应综合分析评估后采取保护运行、限速或停运等措施DB32/T46262023表10隧道行车影响状况评估等级(续)6.

35、5评估后建议6.5.1服役性能等级评定完成后宜找出缺陷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化措施和日常运维建议。6.5.2技术状况等级为1类时,隧道结构不需要维修,采取日常检查措施。6.5.3技术状况等级为2类时,隧道结构可正常使用,宜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病害部位进行跟踪观测。6.5.4技术状况等级为3类时,隧道结构可正常使用但需要维修,应加强巡查,宜常规监测病害发展趋势,采取一般性处置措施,并制订病害持续发展时的处治预案。6.5.5技术状况等级为4类时,隧道结构应结合结构安全状况评估和行车影响状况评估结果判定是否限制使用,尽快采取加固处治措施并实施隧道结构特殊监测。6.5.6技术状况等级为5类时,隧道结构

36、应结合结构安全状况评估和行车影响状况评估结果判定是否停止使用,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开展应急监测,组织专项检查并实施加固处治措施,特殊情况应进行大修、改建或重建。7报告编制7.1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报告应全面反映评估过程及成果。7.2服役性能评定报告应内容全面、文字简洁、数据完整、客观公正,提出的处置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评定报告宜采取统一的格式和内容要求,报告中相关调查和评估数据表应有相关责任人员签字。报告须经评定单位盖章。7.3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定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A)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结构类型、评估区间、建造年代、运营情况、工程地质水文情况、周边环境、隧道结构异常情况、外部作业工程概况等;B)评定目的及依据;C)隧道结构检查内容、方法、仪器设备及检查结果;D)隧道结构技术状况评估;E)隧道结构安全状况评估;F)隧道行车影响状况评估;G)结论及合理化措施建议;H)附件,包括现场调查记录表、图片和现场描述及其他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