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整体研习+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整体研习+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整体研习教学设计目标重难点 【单元目标】通过梳理时专利作品的情节脉络,整理人物年表,把握历史文物的生平事迹,认识其精神品质。赏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结合补充资料,探究史传作品的叙事艺术和史论作品的评说方法。借助资料,回到历史现场,理解作者对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及历史人物的情感倾向,评析作者的主要观点、论证过程。学习和借鉴作者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及方法,结合跨学科知识,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看法,鉴古观今。理解古代史家的历史观念、开拓精神,领会作品中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研习重点】积累字词、文学常识、文言句式;探究史传作品的叙事艺
2、术和史论作品的评说方法,领略人物风采,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研习难点】认识并学习历史人物屈原、苏武忠诚爱国的精神品质与坚贞不屈的内在品格,培养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树立复兴时代的历史责任感。了解历史,尊重历史,能够以史为鉴思考当代社会问题,了解中国文人对历史的反思精神与对现实的担当精神,构建更高远的格局。【情境任务】知从所来,文明所往。阅读历史典籍,“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近期班级将举办“返回历史现场 重温中国经典”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拟以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课文为蓝本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单元规划】研习过程课段一提纲而众目张 振领而群毛理-单元导读学习任务一:明确任务学生活动1
3、:阅读单元导语及课后提示,分组合作讨论,列出本单元的学习要完成的任务。明确:本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作品的体例及其特点;各作品弘扬的情感或精神;史传文学的写作技巧;学写人物短评或历史评说;重点掌握字词句式。学习任务二:辨析体例学生活动2:快速浏览本单元的作品,根据注释,完成表格内容。学习任务三:把握主旨学生活动3: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课文后的学习提示,借助辅助资料,完成任务。学习任务四:疏通文意学生活动4:朗读课文,将生字词读音标注在课文中;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通读屈原列传苏武传 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勾画、标注重要字词,整理文言句式电子卡片。课段二一片忠心昭日月 千秋名士壮乾坤-屈原列传苏武传
4、 群文比较阅读学习任务一:寻找史实,梳理人物经历学生活动1:通读屈原列传和苏武传,找出文章中涉及的史实,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梳理出人物的主要人生经历。学习任务二:分析人物,感受爱国精神学生活动2:两篇传记,选取恰当的史实,塑造了屈原和苏武两个人物形象。请阅读课文,分别概括两个人物的形象特征,概括两人的品格特征的异同。学生活动3:以苏武传、屈原列传为例,探讨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叙事方面的基本特点,从而进一步明确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的关系。明确:中国历来重视历史撰述,修史的传统非常悠久,且历代绵延不绝。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的先秦历史散文,不仅是典范的史学著作,更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叙事写人的艺
5、术直接影响到后世的史传文学。司马迁创作史记,继承左传不仅叙述历史事件,而且刻画人物的写史传统,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例。史记善于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表现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笔法摇曳多姿,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书继承了史记写人记事的传统,精于整理剪裁,叙述简练整饬,详赡严密,同样对后世史学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主要表现在记事写人的艺术技法上。一是记事方面:善于通过精妙的剪裁和巧妙的构思,在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寄寓褒贬的倾向性。(选材典型、重点突出)屈原列传章按照事件顺序,叙述了屈原一生的主要事迹,凸显其以爱国、志洁为核心的思想品质;文章以概括性叙述为主,较少对人
6、物的细致描写,也没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中间又大段叙述楚国日渐衰弱的历史事实,从侧面表现屈原的高瞻远瞩,凸显其与国家命运之息息相关。苏武传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凡十九年,其间可写事情无数,文章按时间顺序写来,脉络清晰,却并不平铺直叙,而是选取其中一些重要节点事件,详加描绘,表现人物在艰难环境中的人生选择和理想坚守,凸显人物的精神品质; 其他无关紧要事情,则一笔带过或略述几句;其间运用插叙、借人物之口补叙等手段,同类情节(如两次自杀、两次拒降)又有不同表达,使得文章摇曳多姿,极富可读性。不是单纯叙述历史事件,更加重视对其中因果关系的揭示,往往一篇之中能够发现一条统摄全篇的主线或灵魂。(环环相扣,
7、层层递进)屈原列传屈原被疏、黜、放流、迁,源于楚王昏庸,小人挑拨;楚国日渐败亡,源于疏远屈原这样忠君爱国的贤能,亲近上官大夫、令尹子兰这样小人、无能之辈。屈原忠君爱国的一生便是统摄该列传全篇的主线。苏武传匈奴人不杀苏武,是因为想降服他;苏武在匈奴的威逼利诱之下不为所动,是忠君爱国思想使然;李陵投降匈奴有多方面原因:汉武帝的残忍、匈奴的厚待。暗含了作者对批判。苏武忠于大汉的精神、留胡不辱使命的经历便是统摄该列传全篇的主线。往往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顺次叙述,又间以倒叙、插叙、补叙的方式追述相关事件,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条理井然而又富于变化。屈原列传列传结尾补写了屈原死后对楚国的影响,一是辞赋方面,二是楚
8、国最终命运方面,进一步体现了屈原对楚国的重要性。苏武传写缑王和虞常等人谋反,在第二段补叙了谋反的原因,使谋反事件完整清晰。写李陵劝降苏武,先补叙李陵和苏武的关系及李陵没有第一时间劝降的原因。李陵劝降时,通过李陵之口补叙了苏武家人在遭遇。体现了苏武对汉朝的耿耿忠心。文末以简短语句总结了苏武出使匈奴的遭遇,其崇敬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对历史事件故事化的描写,使得一些篇章富于传奇色彩,读来引人入胜。屈原列传写屈原的经历,由任而疏,由绌而放流,由迁而沉,情节完整曲折,故事性强。将屈原个人的遭遇,与秦楚等大国之间风云变幻的政治外交等局势紧紧联系,使文章大开大合。苏武传写苏武出使匈奴,遭遇谋反、诱降、威逼,苦
9、熬十九年,终于返回汉朝,情节有张有弛,跌宕起伏,极富传奇色彩。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视角,既能深入人物,选取合适的角度记叙历史,用合理的想象弥补和连接历史的空隙;又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评价历史,表达其思想倾向和情感,这高度体现出司马迁对历史的客观态度和丰富的情感。史记中灵活运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即使全段无一字表明司马迁对事件和人物的态度,其思想倾向和浓厚的情感也仿佛在字句间流动,让读者为 之动容,产生共鸣。二是写人方面:善于将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表现,展现人物命运的偶然性背后的历史必然性。屈原的命运与楚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楚国在诸侯争霸、军阀混战的局面中走向灭亡,作为一个忠君爱国的诗人屈原,
10、不会苟活。苏武身处西汉最强盛的时期,他坚守节操并取得最后的胜利,也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在军事及外交处于不败之地的反映。善于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形象,尤其善用对比。屈原贤能耿直、忠君爱国,受到上官大夫、郑袖、令尹子兰等人的猜忌打击;他也卷入楚国与秦国等大国的争斗中。苏武坚守节操,受到来自匈奴的严峻的挑战。各种人物的表现均大小不等地起到了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能准确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加以描写,使得人物形象突出、鲜明。写屈原遭遇放逐,行吟泽畔,仅用“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八个字就精确地刻画出了屈原心力交瘁、对楚国对人生俱已失去希望的形象。力避一般地概括式的叙述,而是抓住主要事件,选取符合人物身份、性
11、格的语言、动作或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卫律对苏武劝降的过程中,卫律利诱威逼,作者借此充分展示了苏武的性格特征。在利诱时,卫律叙述自己投降后享受的荣华富贵,“武不应”,一个“不应”的细节体现了苏武不慕名利的性格特征,以及卫律骄奢无耻的性格。在卫律对苏武“复拟剑举之”“武不动”,由“不动”这一动作细节展现苏武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不怕死的形象,同时包含着对卫律的蔑视。作者在刻画卫律、李陵、苏武时所用的语言风格大相径庭。卫律对苏武利诱时说道“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其不计廉耻、贪图富贵的形象跃然纸上。李陵对苏武劝降时,从其自身利益考虑,是设身处地、推心
12、置腹地规劝,也体现了李陵投降匈奴的原因有别于卫律。苏武回答“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表现了其国家利益至上大义凛然的形象。总之,历史叙事的使命是在于记录和重拾,以霸蛮的时间之线,将破碎而鲜少关联的事件串起来。以“虚构”为手段的“文学叙事”其使命乃是从无意义的破碎事件中锻造出意义来。历史叙事中作者的情感介入以尊重事实为前提,不张扬,不夸张,情感的表达基于历史客观性,而非自我任意的表达。而文学叙事中的作者情感介入是强烈而主动的,并将自己的情感意识附着在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社会环境等艺术创作因素之中。学习任务三:走进史家,体悟作者情感学生活动4:传记的通常表达方式是客观叙述,
13、而司马迁写屈原列传,在叙事中穿插议论,并在文末以“太史公曰”点题,直接发表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请你阅读屈原列传最后一段,思考:司马迁对屈原是什么态度?司马迁为何在为屈原作传中融入了大量议论?明确:1.司马迁通过读屈原的作品和实地探访,对屈原的态度:既仰慕赞颂又悲悯哀叹。理由如下:司马迁自述读屈原的文章,则“悲其志”。说明他赞颁屈原的远大志向,又对其志向难以现而感到悲伤。司马迁观其“所自沉渊”,则“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说明司马迁既痛心屈原自投汨罗江的命运,又仰慕屈原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人格精神。2.司马迁在为屈原作传中融入了大量议论的原因:作者对屈原的高度赞扬和极度同情屈原的遭遇,情不能已,
14、因而直接评述;作者与屈原思想上产生共鸣,借助议论阐释自己的见解。学生活动5:借鉴屈原列传最后一段写法,揣摩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尝试以班固的视角,写一则200字左右的人物短评。 明确:司马迁创作史记,往往通过三种方式发表议论,一是篇前序论,二是篇后赞论,三是篇中夹叙夹议。屈原列传结尾“太史公曰”即篇后赞论。“太史公曰”一类的文字,或点明作传意图,或说明材料来源,或补充叙述,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情,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屈原列传作者于篇中夹叙夹议,篇末带有很强的抒情色彩,其中寄寓作者对屈原非常复杂的情感。班固于苏武传中没有直接发表观点和评价,但通过精妙的剪裁,将苏武奇迹般的经历呈现在读者
15、眼前,情节一波三折,波澜壮阔,既有主线叙事,又有旁枝叙述。从情节的安排、材料的剪裁,足以看出作者对苏武的敬佩之情和赞扬之意。示例:余少时,家父谈及武使匈奴事,每语余当效此心,报君上之恩。初不以为意。及长,道军赴大漠绝域,穷览其山川,方体其艰苦。武处北海,廪食不至,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何其苦也?然人情饥困可忍,冻馁可承,利刃加身亦可受,而兄弟父母渐次遭厄,法令之无常,臣下之寒凉,实不可忍,而武皆忍之。盖武以为蒙君禄,愿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亦甘乐之。此心可悯。课段三兴亡谁人定 盛衰岂无凭-过秦论五代史领官传序 群文比较阅读研习任务一:梳理史实,探寻史论学生活动1: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这两篇史
16、论,均是基于盛衰兴亡之史实,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观点),请结合课文梳理论证过程,总结中国传统史论典型的论证手法和方式。明确:研习任务二:细读史论,关注论证学生活动2:论从史出,凭史论证,说的是史论的得出要依于客观的史实,可靠的论据是论证的基石。细读文章,结合以下材料,寻找材料中的史实描述与课文的相异之处,阐述你的发现和看法。材料一:孝公欣然派商鞅为伐魏主将进军河西两军相迁,商鞅心生妙计,致书公子卬(ng),表示愿化干戈为玉帛,希望罢兵议和并邀朋友叙旧畅饮。公子卬不知是计欣然赴会, 欢饮间被秦兵扣押。秦军随之出击,魏军群龙无首溃败而去,损伤残重这样秦就占有了黄河以西韩城以北的今陕西延安榆林两地区
17、的部分地方。历时数百年的河西争夺战终以秦的全面胜利画上圆满句号。王关成秦晋(魏)河西争战述论材料二:公元前318年,楚、魏、韩、赵、燕联军合攻函谷关。五国联军之中,魏军攻秦最拼命,因为魏惠王和公孙衍极痛恨秦国;楚国当时正在与越国激战,能用在五国攻秦上的兵力和 精力有限;其他三国也各怀心思,这支松散的联军“不能伤秦,兵罢而留于成皋”。兵法云:兴师十万,日费千金。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让魏国支撑不住,魏国派惠施到楚国商议对秦和谈之事。楚国眼见取胜无望,便准备直接派惠施到秦国议和。王政冬统战视角下战国时期诸侯合纵攻秦研究材料三:武皇临薨,以三矢付后唐庄宗曰:“一矢讨刘仁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
18、一矢击契丹,且曰阿保机 与吾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贼,汝必 伐之。一矢灭朱温,汝能成我志,死无憾矣!”笔记小说五代史阙文明确:1.张冠李戴。过秦论中贾谊写道:“当是(秦孝公)时也,商君佐之,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实际上张仪献连横之策时,是秦惠文王在位之时,属于史实的张冠李戴。2.渲染夸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表达的是秦人毫不费 力地取得河西之外的土地。但查阅资料,我们可知秦 与魏国五次河西之战,经历十余年时间,其中有外交 上的艰难交涉,也有血腥的战争,后才有渡河攻魏河东, 魏求和,将上郡 15 县全部献秦,黄河以西全为秦有的 结果,全
19、不是“拱手而取”,属于夸张。3.文章写到秦国“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 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写到六国“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 申,魏有信陵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 众,叩关而攻秦”,有时是突出一人,详加叙述,有时 是群像描绘,一笔带过,写六国不惜财力,招募人才, 以合众之策攻伐秦国,更像是史实的概括叙事。如果 依据相对客观的材料,就可以发现六国其实从未真正 形成合众之势,反而各怀心思,这也是秦能各个击破 继而统一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作者概而叙之的文字之 中,其实是将不同时代、不同人物、不同事件相融汇, 在史实描述层面是不严谨的。我们阅读
20、的时候,很容 易在这铺排陈述之中感到六国联众的恢宏之势,也会 产生疑问:如此形势,何以在秦国“开关延敌”时,“逡 巡而不敢进”,以致“已困”“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这不合情理。4.出处之考。在寻找晋王三遗恨,或者“三矢之说”的出处时,并未在正史中找到,正如材料一样,它出自笔记小说,这其实不符合欧阳修史论追求“义理之真”又求“史实之 真”的精神。这更像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故事,以此作为李存勖前期得天下“意气之盛”的原因,有些主观。在对比之中寻找疑点,提出有根据的质疑,“再论兴亡” 就有了理据。教师可适当点拨:在史实论据方面,不同于史学 研究要求的“论从史出,凭史论证”,过秦论和五代史伶 官传序更
21、倾向于以论择史,即从自己的论点出发,选择、剪裁事例。基于此的史实论据,可靠性有待商榷,论证存在不严谨之处。学生活动3:两篇史论皆是采用分析事例,继而得出结论的归纳法。思考:归纳推理的方法在论证中会形成哪些逻辑漏洞?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明确:归因的不严谨性。过秦论作者通过秦国崛起时秦国与六国的对 比,讲述的是秦国用“连横”和“尚武”的策略,得 以一统天下的壮举,此时秦的崛起之道恰恰与中心 观点“仁义不施”背道而驰;而后又将秦崛起时和溃 败时作对比,能够说明的结论应为当“攻守之势异也”时,所采取的治国策略也应改变,而并非“仁义 不施”。论据和中心观点缺乏逻辑链接。五代史伶官传序也可以在得天下和失去
22、天下的对比中得出“不辨忠奸失天下”的结论,可以归纳出多角度的结论,因此是不够严密的。课段四知史以明鉴 识古而至今研习任务一:质疑史论,再论兴亡学生活动1:何以如此多的漏洞,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却成史论名篇?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明确:1. 阅读史论,回到历史现场。“饰史事以立论,展文采以进讽”,史论的重要目的是借古讽今,如过秦论的写作目的是基于西汉初年民生凋敝的社会实际,劝诫汉朝统治者应该 吸取前朝教训,安民养民。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也是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史论,简而言之,在于诠释历史,为现实所用,正如其中对雄心壮志的渲染,对“杀豪杰”的贬义之辞,都是作者为表达自己
23、的政 治意图有意为之。评价史论文章,需要回到历史现场理解,不能作割裂式的解读。2. 理解史论,回到人物立场。过秦论“真正的精神核心 应该是儒家思想的文学宣誓,全文充斥着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的 治国理念”。(肖勇独尊儒术的文学先声从儒家思想的角 度解读过秦论)在秦之后,贾谊也负担起了儒家振兴之责, 这是一个儒生的肺腑之言,自然要劝诫君主广施仁义。3. 细读史论,回到文本逻辑。贾谊认为秦快速灭亡的原 因在于“仁义不施”,这是有条件的,而这个条件正是“攻守 之势异也”。作者赞美秦崛起时大兴改革,以武力一统天下, 自然是知道此时可以“仁义不施”。全文前后强调的就是当形 势发生变化时,不应固守成规,结合过秦
24、论中的“秦离战 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来看, 贾谊的论述符合自身的逻辑。“攻守之势异也”是“仁义不施”的条件,只是上篇不能一一道之。而欧阳修在写三遗恨之时,加上“世言”二字,也可见其严谨。研习任务二:再探原因,学写评说学生活动2:本单元的两篇史论,分别探讨秦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参考相关资料,思考:秦和后唐灭亡还有哪些原因?尝试写一篇历史评说,对两篇文章提出质疑或进行辩驳。1.写法指津要写好短评,除了把握一般短评的写作要点,即做到观点鲜明,语言简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进行评论外,还须注意以下几点:熟读作品,占有材料:阅读是评论的基础。如果对一个作品读得不
25、深,读得不透,就很难科学而充分地加以评论。所以,写作之前,首先要反复阅读作品,占有充分的材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巧妙叙述,精当评论:短评是征对作品进行评论,所以对作品的叙述是必不可少的。但短评中的“叙”不同于一般记叙文中的叙,它叙述的是作品中的部分内容,或是复述,或是节录。短评短评,重在一个“评”字。叙只是手段,评才是目的。短评应以评为主,即主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评论时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结合,既有作者的观点,又有作品中得来的材料;分析和评论结合,既有对作品内容或形式的分析,又有作者的理性判断。选好角度,集中评论:可供评论的方面很多,不能面面俱到加以评论,最好只选一个方面或
26、从一个角度进行评论。选择的论题尽可能集中,所选角度要尽可能小点,千万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2.写作范例秦朝灭亡的原因探究秦朝灭亡,不仅仅只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灭亡,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对六国的错误仁慈。秦始皇对儒和原六国遗留贵族的仁慈为六国的反扑埋下了种子。一般说来,持续时间长久的王朝在灭亡后仍会残留有大量的不甘心失败的旧朝遗民。这些旧朝遗民在王朝覆灭前是王朝的坚定拥护者和新生力量的镇压者;在王朝覆灭后则是时刻准备反击的复辟者,只要时机成熟,他们就会采取行动复辟旧王朝。中国古代历史上这样的情形出现过很多次,商朝复辟、秦末六国复辟、刘备复辟汉朝、明朝复辟、清朝复辟等,只不过有的成
27、功,有的失败。低估了六国的仇恨。秦统一的过程几乎全是靠武力来完成的,因而在统一的过程中同六国人积下了血海深仇,如楚国、赵国、魏国等同秦都有几百年也解不开的世代仇恨。仇恨的化解是需要时间的,秦与六国间的仇恨要想彻底消除至少两、三代人,五、六十年的时间。秦至六国复国战争爆发时才统一了十二年,这么短的时间仇恨是无法消除的,所以战争爆发后,才会有那么多的原六国百姓追随各诸侯军反秦。法治并未深入人心。法治的推行、站稳脚跟和深入人心也至少需要两、三代人花费五、六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六国复辟战争爆发时,法治还未能彻底深入人心,被仇恨迷住双眼的百姓根本无法体会到法治所能给他们带来的美好。被法治所限制的最厉害的
28、人有三类。第一类人是原六国贵族特权阶层,这类人在法治实施后其特权被彻底剥夺,不能再过着原来那种天生富贵、不劳而获和穷奢极欲的生活了。第二类人是那种依附于贵族的儒家读书人和门人食客等,这类人依靠着空谈阔论亦过着不做实事便可富贵终生的生活。法治之后,所有人的生活必须靠自己对社会的实际贡献来获取,所以这类人的那种靠空谈过活的途径被彻底堵死了。第三类人是社会上那种整日东游西荡、游手好闲和无所事事之人。法治要求人必须自食其力,不能懒惰,所以这类人会感到极其不舒服。人治环境下这类人遍地皆是,刘邦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这类人和前两类人一样,都对法治恨之入骨,所以也会积极地参与反秦运动。最可悲的并不是在秦统一后这三类人还大批存在,而是在于这三类人一直都能掌控着社会的舆论。复辟战争开始后,这三类人就全都跳了出来,蛊惑人们起来反秦。老百姓总是愚昧的,加之仇恨迷心和被人蛊惑,就心甘情愿地跟着六国贵族去反秦、灭秦。这就是原六国故地遍地皆反秦的真正原因。最后,六国复辟军团的实力太过强大,尤其是战神项羽的存在,使得已经失去统帅和战神的秦军根本抵抗不住,成为了压垮帝国的稻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