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_T 181-2021 浙贝母种鳞茎高山繁育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11_T 181-2021 浙贝母种鳞茎高山繁育技术规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65.020.20CCSB38DB3311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DB3311/T1812021浙贝母种鳞茎高山繁育技术规程2021-08-23发布2021-09-23实施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311/T1812021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产地环境.25栽培管理.26肥水管理.37病虫害防控.48采收.49贮藏管理.410生产记录.4附录A(资料性附录)浙贝母种鳞茎高山繁育技术规程模式图.5附录B(资料性附录)浙贝母种鳞茎高山繁育生产记录表.6IDB3311/T181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
2、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丽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丽水市农作物总站、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浙江碧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军华、吕群丹、吴剑锋、洪碧伟、方洁、孙彩霞、潘俊杰、程科军、廖小丽、吴维聪。本文件属首次发布。IIDB3311/T1812021浙贝母种鳞茎高山繁育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浙贝母种鳞茎高山繁育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贮藏管理和生产记录。本文件适用于浙贝母种鳞茎高山繁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
3、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浙贝母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以地下鳞茎入药,为“浙八味”之一,具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地下鳞茎半球形,直径1.5cm6cm,高1cm2cm,有2片3片肉质的鳞片。3.2种鳞茎用于繁殖或生产商品贝的浙贝母地下鳞茎。3.3高山繁育利用海拔550m1250m区域繁殖培育浙贝母种鳞茎。3.4母鳞茎用于生产种鳞茎
4、的浙贝母地下鳞茎。3.5切丁播种使用刀片将浙贝母鳞茎从顶部往根部按十字纵向切开平均分成4瓣,切开后保证每瓣鳞茎均具有芯芽,使用散播方式播种于田块。直径1.8cm2.0cm的浙贝母鳞茎宜使用此种播种方式。1播种时母鳞茎规格(直径)采收时种鳞茎规格、分级及用途2每667m(亩)用量规格档级主要用途1.8cm2.0cm1.8cm2.0cm小档繁育中档种鳞茎约400kg2.0cm2.2cm2.2cm2.5cm中档繁育大档种鳞茎约300kg2.2cm2.5cm2.5cm以上大档商品贝约350kgDB3311/T18120213.6撒播指小规格的浙贝母鳞茎,不区分行距或株距均匀地撒在播种沟或播种床的播种方
5、式。直径2.2cm以下的浙贝母鳞茎宜使用此播种方式。4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产地环境条件,选择生态条件良好,海拔550m以上(庆元、景宁等纬度较低的南部区域建议海拔650m以上),立地开阔、通风、向阳、排水良好、疏松肥沃、微酸性或近中性的沙质轻壤土地块。提倡异地繁育种鳞茎。5栽培管理5.1母鳞茎要求5.1.1品种及质量要求选择适应性强、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的品种。选用抱合紧密,无破损、无病虫斑、直径1.8cm2.5cm的健壮鳞茎。5.1.2规格、分级及用途浙贝母母鳞茎规格、分级与用途见表1,直径大于2.5cm的鳞茎不适宜作为母鳞茎。表1浙贝母母鳞茎规格、分级、用途与用量5.2整地深翻土地
6、25cm30cm,碎土耙平;施入基肥,耙匀,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旋耕机耙匀。作龟背形畦,畦宽80cm100cm,沟宽30cm35cm,沟深20cm25cm;或做成凹状播种床,宽度约7090cm。前期种植过浙贝母且未进行水旱轮作的地块宜每667m2(亩)撒施生石灰65kg100kg进行土壤消毒处理。5.3播种5.3.1播种时间宜在9月上旬10月下旬。5.3.2母鳞茎处理2母鳞茎规格(直径)行距(cm)株距(cm)深度(cm)1.8cm2.0cm切丁撒播462.0cm2.2cm810撒播682.2cm2.5cm101256810DB3311/T1812021播种前,用草木灰对母鳞茎进行处理。切丁播种
7、的,切开鳞茎时注意保护内部芯芽,确保每瓣鳞茎均具有一个芯芽。切好后立即用草木灰进行处理。5.3.3种植方式不同规格的母鳞茎需不同的种植密度和深度,具体见表2。与生产商品贝种植标准相比,种植密度可略密,种植深度可略深。表2不同规格的母鳞茎种植密度、深度在畦面上开沟或在凹面播种床上,按表2密度播种,将泥土覆盖其上;或两凹面播种床间凸起部分土向两边播种床覆盖,形成排水沟。播种后,用稻草、芒箕、茅草、废秸秆等覆盖物进行畦面覆盖。畦面覆盖不宜过厚,覆盖厚度宜在5cm以内。5.4摘花打顶当植株有2朵3朵花开放时,选晴天露水干后将花连同顶端花梢一并摘除。有条件可以使用电动摘花工具进行摘花。6肥水管理6.1肥
8、料选择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规定,与生产商品贝相比,种鳞茎繁育田块宜少施或不施化肥。提倡使用有机肥或焦泥灰。6.2用量及施肥时间6.2.1基肥翻地时每667m2(亩)施入商品有机肥300kg400kg,或腐熟的蚕砂300kg400kg。有条件的可每667m2(亩)加施茶籽饼100kg150kg。6.2.2腊肥12月中下旬将三元复合肥(15:15:15)施入畦面,每667m2(亩)用量为15kg20kg。6.2.3苗肥齐苗后,每667m2(亩)施三元复合肥(15:15:15)5kg8kg。间隔10天15天,再施一次。6.2.4花肥3摘花打顶后,每667m(亩)施三元复合肥(15:15:15
9、)5kg,生长茂盛的应少施氮肥。生长后期视DB3311/T18120212长势每667m2(亩)用磷酸二氢钾0.1kg,兑成0.2%浓度根外追肥。6.2.5鳞茎膨大期根据生长情况施肥或叶面追肥。6.3水分管理土壤保持湿润,雨后及时排水,雨停无积水。7病虫害防控7.1防控原则病虫害防控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优先选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措施,必要时按照GB8321要求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7.2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措施浙贝母病害主要有灰霉病、黑斑病、干腐病和软腐病等,虫害主要为蛴螬(金龟子的幼虫)等,具体综合防控措施见附录A。8采收8.1采收时间5月上旬开始,当
10、地上茎叶枯萎后,选择晴天及时收获。8.2采收方法清理田间杂草,选择适宜的工具采挖,防止挖破地下种鳞茎。9贮藏管理将采收的种鳞茎进行挑选,剔除破损、有病的鳞茎,挑选健壮无病的鳞茎,并按大小分级。分级具体标准见表2。分级后的种鳞茎置于阴凉室内地面平铺阴干1天3天后,装入卫生透气的容器后贮藏于海拔550m以上的阴凉室内。贮藏期间,定期检查,防止鼠害,保持环境阴凉,避免阳光直晒。10生产记录每个育种地块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保留繁种过程中各环节的有效记录。生产记录格式参见附录B,档案记录保存3年。4月份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旬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
11、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物候期播种期出苗前期苗期花期鳞茎膨大期采收期种鳞茎贮藏管理期农事要点1.整地,施基肥时重施有机肥,限量使用化肥。2.母鳞茎草木灰处理后播种;直径1.8cm2.0cm的母鳞茎切丁撒播。3.播种,覆土,做排水沟。1.采用秸秆等进行畦面覆盖。2.保持土壤湿润,雨后及时排水,保证雨后无积水。3.12月底前施腊肥。1.齐苗后施苗肥。2.晴天露水干后进行人工除草。1.雨天排水。2.摘花打顶。3.花期施肥。4.做好病虫害防控。1.雨天排水。2.做好病虫害防治。3.视生长情况施肥或叶面追肥。浙贝母地上部枯萎后,晴天采收。鳞茎采收后,进行分级,置于阴凉室内地面平铺阴干,置于
12、阴凉室内地面平铺阴干1天3天后,装入卫生透气的容器后贮藏于海拔550m以上的阴凉室内,避免阳光直晒。贮藏期间,定期检查,防止鼠害,保持环境阴凉,避免阳光直晒。病虫害防控防控原则灰霉病黑斑病软腐病干腐病蛴螬肥料管理要求肥料符合NY/T496规定。少施或不施化肥;提倡使用有机肥或焦泥灰。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优先选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措施,必要时按照GB8321要求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基肥翻地时,每亩施商品有机肥300kg400kg,或腐熟的蚕砂300kg400kg。可每亩加施茶籽饼100kg150kg。腊肥12月中下旬,每亩施入将三元复合肥(15:15
13、:15)15kg20kg,施入畦面。苗肥齐苗后,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5:15:15)5kg8kg。间隔10天15天,再施一次。实行水旱轮作。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不偏施氮肥。发病初期用药,每隔7天10天用药1次,连续防治2次。采用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375倍液500倍液喷雾。实行水旱轮作。清沟防渍,增施有机肥,配施磷、钾肥。发病初期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800倍液喷雾,视情况防治1-2次。宜结合灰霉病防治。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选用健壮无病鳞茎作种栽,实行水旱轮作,忌连作。采用80%乙蒜素水剂1000倍液1500倍液灌根。每季最多使用次数1次。实行水旱轮作。创造阴凉的贮藏
14、环境。采用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200倍液,发病初期喷雾,每季最多使用次数2次,安全间隔期15天。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或有机肥;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等特性诱杀金龟子等害虫;每亩用23亿28亿孢子/克金龟子绿僵菌菌粉2kg与细土50kg或有机肥100kg混匀后施入土中;或采用3%阿维吡虫啉颗粒剂2kg/亩3kg/亩,播种时撒施。花肥摘花打顶以后,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5:15:15)5kg,生长茂盛的应少施氮肥。生长后期视长势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1kg,兑成0.2%浓度根外追肥。鳞茎膨大期根据生长情况施肥或叶面追肥。DB3311/T1812021附录A(资料性附录)浙贝母种鳞茎高山繁育技术规程模式图浙贝母种鳞茎高山繁育技术规程模式图见图A.1。图A.1浙贝母种鳞茎高山繁育技术规程模式图5作物(品种)名称基地名称基地负责人电话基地建成时间灌溉水源基地环境情况主要农事活动记录日期活动内容面积田间农事活动农药/化肥名称使用量及使用设备农事操作人员DB3311/T1812021附录B(资料性附录)浙贝母种鳞茎高山繁育生产记录表浙贝母种鳞茎高山繁育主要生产记录表见表B.1。表B.1浙贝母种鳞茎高山繁育主要生产记录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