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考点8+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作业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ppt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6581091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52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考点8+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作业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专题二考点8+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作业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考点8+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作业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考点8+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作业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ppt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考点8 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经典3+23年高考+2年模拟经典3+21.2022广东卷下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答案1.D北齐时期的政府机构到隋唐时期变为明确的六部,这一变化使中央机构分工更加明确,故选D项;材料反映了中央机构分工更为明确,并不能体现决策权的加强,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排除B项;材料中变化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经典3+22.2023山东青岛期初调研魏晋时期,中正负责品评人物,吏部以此作为授官的依据,但中正掌握在门阀手中。唐代,各

2、级学馆荐举生徒,州县逐级选拔贡士。该变化反映了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社会思想观念发生变化C.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加强D.人才选拔标准日趋严苛经典3+2答案2.CA项“身份趋于平等”说法与史实不符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C项魏晋时期,吏部将中正对人物的品评作为授官的依据,但中正掌握在门阀手中,到了唐代,则是由“各级学馆荐举生徒,州县逐级选拔贡士”,这一变化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加强D项材料体现的是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加强,不是人才选拔标准的变化经典3+23.2023辽宁丹东一模以下是唐会要中关于尚书仆射的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尚书仆射的调整A.使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完备B.受到选官制度的直

3、接影响C.体现了制度的传承与创新D.表明其职能不断得到强化答案3.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尚书仆射的地位和职权在不同时期不断进行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尚书仆射的调整体现了对前朝制度的传承与创新,C项正确;尚书仆射仅仅是中枢权力机构的一部分,无法体现完备,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选官制度对其调整的影响,排除B项;“不断得到强化”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秦:始置,为少府属官,盖掌少府文书法令。东汉:尚书台之副。唐太宗时期:尚书省长官,位同丞相。唐中宗时期:不再是宰相,仅是虚职,属荣誉性赏功之官。安史之乱后:仆射必加同平章事,始为宰相。经典3+24.2020山东卷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

4、了唐代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答案4.D根据表格材料的叙述以及唐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分析,翰林学士从“备君主顾问”到“正式参与朝政决策”,权力扩大,在某种程度上分割了其他集团的权力,故D项正确。从表格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翰林学士并没有控制决策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翰林学士,并未包括全部文官,B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根据史实可知,翰林学士逐渐参与朝政决策,不利于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故C项错误。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

5、,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经典3+2知识拓展对唐朝翰林学士的研究以袁刚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从君权与相权矛盾斗争的角度对唐朝翰林学士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从唐代中枢政治演化的角度看,旧有的三省制逐渐被唐朝中后期形成的翰林学士、枢密使等取代,从而形成了新的政治中枢。持大致相同观点的还有学者戴显群,他认为唐代翰林学士职权的发展起到了分割相权的作用。唐顺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权对抗宦官的重要工具。宪宗时出于对抗藩镇的需要,宰相权力有所加强,但是元和年间规定翰林学士承旨“独承密命”,这推动了翰林学士制度的完善和翰林学士地位的提高。经典3+25.2021江苏

6、卷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A.加强了君主集权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D.激化了政治矛盾答案5.B由“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颇为寒素开路”“八百孤寒齐下泪”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级的流动,B项正确。经典3+26.2021湖南卷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

7、严密控制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答案6.A据白居易诗中所记,唐代的中央官吏俸钱不存在与史载不合的情况,而地方官吏的实际俸钱比史载高,且高出部分也符合法令,这说明当时地方势力膨胀,故选A项。仅由材料信息得不出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排除B项;材料没有说明中央财政情况,排除C项;不载于法令的那部分收入是合法的,因此不能说明地方官吏的贪腐,排除D项。经典3+27.2021重庆卷隋炀帝时,势倾当朝的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占田违限,刑部尚书李圆通“判宇文述田以还民”。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农民经济负担减轻B.严刑峻法思想推行C.官员特殊权益消失D.均田制的贯彻实施答案7.D隋朝沿用了北魏的

8、均田制,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这一制度下土地并不能自由买卖,故当官员占田违限时就受到处罚,这反映了当时均田制的贯彻实施,故D项正确;A、C两项材料未涉及,均排除;材料中涉及现象为正常的司法审判,无法体现严刑峻法思想推行,故B项排除。经典3+28.2023黑龙江龙西北八校联考下表为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反映出当时A.封建剥削减轻B.货币经济发展C.人身控制加强D.实物地租消失制度征收方式租庸调制租:每丁每年须缴纳粟二石庸: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可纳绢或布代役调:每丁按照当地的出产,每年输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两税法全国各地的人民,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

9、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缴纳,其税额概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经典3+2答案8.B在租庸调制之下,赋税征收方式以实物为主,在两税法之下,赋税征收方式以货币为主,这一转变反映出当时货币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赋税征收方式与征收标准的变化,并没有体现出封建剥削减轻,故A项错误;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C项错误;由“税额概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可知,实物地租并没有消失,故D项错误。经典3+2规律总结封建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赋税制度的变化取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是随着土地制度或状况的

10、变化而变化的,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如下图所示:经典3+29.2023黑龙江牡丹江二中考试唐王朝因羁縻州区域广大、内部情况复杂,并不能全面推行内地行政制度,但是原则上又要不同程度地推行统一的政治制度和法律。这强调了唐代羁縻州制度A.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性B.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C.兼具特殊性与共同性D.实施有效的集权统治答案9.C由唐王朝在羁縻州“并不能全面推行内地行政制度”可知,唐王朝对羁縻州的管理与内地的行政制度不同,即羁縻州制度具有特殊性;由“原则上又要不同程度地推行统一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可知,唐王朝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羁縻州的统一管理,即羁縻州制度具有共同

11、性。由此可知,C项正确。创新1+1情境创新+命题创新创新1+11.新素材考古发现2023北京海淀区考试以下考古成果与历史解释对应准确的是A.AB.BC.CD.D考古成果历史解释A四川西昌发现王莽时期的一处窖藏,出土铜锭4个和铸造货币的钱范5块汉代西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B湖北荆州西汉墓出土的“南郡簿”记载,南郡“免老”(对老人免征税役)人数共2966人,平均每县174人汉代推行轻徭薄赋政策C敦煌出土的部分唐代借贷文书上有担保物和保人的记载唐朝时开始出现实物借贷D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考古发现一批68世纪粟特(西域古政权)铸造的圆形方孔钱币,上有“开元通宝”等汉字丝绸之路推动中原文化传播创新1+1答案1

12、.D依据材料“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考古发现一批68世纪粟特(西域古政权)铸造的圆形方孔钱币”和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D项正确;“出土铜锭4个和铸造货币的钱范5块”无法反映西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排除A项;依据材料“免老”能够得出对老人的赋役政策,但不能得出汉代的轻徭薄赋政策,排除B项;依据材料“敦煌出土的部分唐代借贷文书上有担保物和保人的记载”并结合所学可知,单一史料不能证明唐朝开始出现实物借贷,排除C项。创新1+12.新情境唐朝给事中2023福建百校联考给事中在唐朝门下省具有审核奏章、封驳制敕、听讼断狱、考核官员、上书言事等职权,具有集谏官、宪官、法官的某些特征于

13、一身的特点。据此可知,唐朝给事中的设置A.旨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有利于规范中央行政C.利于扩大政府选官范围D.改变了中枢决策方式答案2.B据材料“给事中在唐朝门下省具有审核奏章、封驳制敕、听讼断狱、考核官员、上书言事等职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门下省官员给事中具有谏诤与监督的职能,其设置有利于规范中央行政,减少决策失误和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故选B项;给事中某种程度上发挥着谏官、宪官、法官的作用,其设置旨在规范行政、减少失误,而非提高效率,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给事中没有选官权,其设置不能扩大选官范围,排除C项;给事中的设置并没有改变中枢决策方式,排除D项。创新1+13.新命题唐代农

14、耕与游牧民族互动的影响2022北京卷(9分)绢与马材料一唐与突厥互市,“以金帛市马”“以助军旅”,唐马“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天宝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唐代驿制“凡三十里一驿,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各驿站的官马多至75匹、少至8匹,“冠盖相望,邮驿继踵”。士庶也喜骑马出行,“贵贱所行,通鞍马而已”。马球蔚然成风,太宗“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材料二突厥、回纥与唐朝进行绢马贸易,规模巨大。回纥“每一马易四十缣(注:细绢),动至数万匹”,除自身消费外,还将多余的绢帛通过中间商人不断向西销售。突厥、回纥还开始建设据点聚积物资,突厥毗伽可汗“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观”

15、。回纥最初“风俗朴厚”,获得唐朝厚利后,登里可汗“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以绢马贸易为例,阐述唐代农耕与游牧民族互动的影响。创新1+1答案3.【参考答案】示例唐朝通过绢马贸易获得了大量马匹,改良了马种,加强了军事力量;进一步便利了邮驿交通,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丰富了出行方式和娱乐活动。突厥、回纥(回鹘)等游牧民族通过绢马贸易获得大量绢帛,积累了巨额财富。回纥将多余的绢帛向西销售,促进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突厥、回纥尝试建立城市,游牧民族出现定居化倾向,生活方式更加丰富。通过绢马贸易,农耕与游牧民族扩大了交往,既促进了自身发展,也加深了民族交融。(9分)创新1+1然后,进行总结,通过绢马贸易,农耕与游牧民族扩大了交往,既促进了自身发展,也加深了民族交融。【解题思路】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首先,由“阐述唐代农耕与游牧民族互动的影响”可知,本题需要从唐朝、少数民族两个角度作答。具体分析如右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