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罗坊茅衣寨矿区年露采建筑用花岗岩矿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城县罗坊茅衣寨矿区年露采建筑用花岗岩矿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项目名称:连城县罗坊茅衣寨矿区年露采建筑用花岗岩矿扩建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连城富山矿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22 年 8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连城县罗坊茅衣寨矿区年露采建筑用花岗岩矿扩建项目项目代码2205-350825-04-01-900519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罗坊乡富地村西南侧地理坐标(116 度 37 分 20.533 秒,25 度 41 分 53.582 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八、非金属矿采选业10- 12、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 109国民经济行业类别B1019粘土及其
2、他土砂石开采建设性质扩建(迁建)改建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区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部门(选填)连城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闽发改备2022F070184 号总投资(万元)7000环保投资(万元)143环保投资占比(%)2施工工期6 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区否是:用地(用海)面积(m2) /长度(km)53900(全矿区)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福建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17306号;连城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龙岩市人民政
3、府;龙政综20194号。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符合性分析与福建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项目矿山现有工程为建筑用花岗岩开采,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 扩建后矿区范围、开采标高、开采方式等矿山开采要素不变,开采规 模增加至 20 万 m3/a 。项目矿山位于龙岩市连城县罗坊乡富地村西南 侧,符合福建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中规定“禁止开采砂金、可耕地砖瓦用粘土,限制开采铅、锌、饰面石材和煤炭 1等矿种 ”。符合福建省新建、已建生产矿山部分矿种最小开采规模 目录(修订)中规定的要求(新建建筑石料矿山:福州、厦门、泉 州所辖区30 万 m3/a;漳州、莆田、
4、宁德、三明、龙岩、南平所辖 区20 万 m3/a;各县级市20 万 m3/a;其他县10 万 m3/a)。项目 属于已建矿山,建设单位已获得该矿山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为 2018年 12 月 11 日至 2028 年 12 月 11 日。与福建省连城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福建省连城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在规划期间,划定 7 个重点开采区,包含煤、铁、锰、钼、水泥灰岩、建筑石材等主要的 优势矿种矿山,鼓励开采铜、铁、锰、铌钽、地热、高岭土、建筑用 石材等矿种,限制开采煤、钨、稀土、钼、铅、锌、锡、硫铁矿、萤 石、水泥用灰岩等矿种,禁止开采砂金、可耕地砖瓦粘土。根据国家 规定对实行保护开采
5、的特定矿种、限制开采的优势矿种提出总量指标 控制,结合连城县的实际情况,在规划期内制定以下矿产资源开采总 量指标:煤炭产量原则控制在 330 万吨/年左右;对钨、稀土等限制 矿种严格控制在国家下达的年度开采总量指标以内。规划内从严审批 设立饰面石材、建筑石料、硫铁矿等新建矿山,停止审批设立可耕地 砖瓦用粘土矿山。本项目矿区位于连城县罗坊乡富地村,开采矿种为建筑用花岗岩,属于可采区范围。其他符合性分析1.1 “三线一单”控制要求符合性分析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 知(环评2016150 号)要求,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落实“生 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
6、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约 束,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 量联动机制,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加快推进改善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红线项目用地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罗坊乡富地村西南侧,不在国2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内(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生 态保育区和核心景观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地质公园的地质遗 迹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湿地公园的湿地保育区 和恢复重建区、饮用水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 核心区等),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项目用地无福建省生态保护红 线划定成果调整工作方案中规定的需纳入生态保护红
7、线范围的保护区,本项目建设符合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要求。环境质量底线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底线:环境空气质量能够满足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区域水环境为北团溪支流富 地溪现状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 质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生产废水,采场地表径流经沉淀达标后外排至 富地溪,生活污水通过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浇灌;项目表 土剥离粉尘、切割粉尘、装卸扬尘、运输道路扬尘采用洒水抑
8、尘或遮 盖篷布等方式处理,废气在采取相关环保措施后均可达标排放;固废 均可做到合理有效处置,不外排。采取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 施后,可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冲击。资源利用上线项目所在地能源充足,矿山生产生活用电由附近村庄电网接入输 电线路供应,项目用水取自矿区附近的山沟水。根据龙岩市大地矿业 发展服务有限公司 2021 年 12 月提交的福建省连城县罗坊茅衣寨矿 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储量分算报告,本区建筑用花岗岩石料可采 出矿石量 120. 18 万 m3,本项目此次扩建设计开采规模为年开采建筑用花岗岩石料 20 万 m3 ,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
9、3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本次环评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发改体改规2022397 号)以及与项目所在地规划的符合性分析进行说明。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 C1099 其他未列明非金属矿 开采,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属允许类项目,故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 年版)相符性分析:经检索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 年版),本项目不在其禁止准入类中,因此本项目符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 年版)要求。 、与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的符合性根据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福建省第一批国家重点生 态功能区县(
10、市)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2018 年 3 月),列入 福建省第一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有永泰 县、泰宁县、周宁县、柘荣县、永春县、华安县、屏南县、寿宁县、 武夷山市等 9 个县(市)。项目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项目为建 筑用花岗岩开采,所属产业不在福建省第一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县(市)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由上述分析可知,项目的实施 符合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 环评2016150 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中“三线一单” 的要求。对比龙岩市“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本项目符合龙岩市
11、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具体见下表:表 1-1 与龙岩市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符合性分析准入要求项目情况符合性空间布局1 、龙岩市闽江、九龙江、汀江流域两岸 严格控制新、扩建增加氨氮、总磷等主 要污染物排放的项目。闽江、九龙江禁 止新建、扩建铬盐、氰化物生产项目。 汀江流域范围禁止新、扩建制浆造纸、 印染、合成革及人造革项目。1 、项目位于闽 江流域,无生产 废水,不属于氨 氮、总磷为主要 污染物排放 的 项目,本项目为符合42 、龙岩市严控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 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新增产能应实 施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除列入国家规 划的大型煤电和符合相关要求的等容量 替代项目,以及以供热为主的
12、热电联产 项目外,原则上不再建设新的煤电项目; 氟化工产业应布局在上杭蛟洋工业区、 漳平市新材料产业园具有氟化工产业功 能,且已开展规划环评、配套环保基础 设施和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完善的园区,园区外现有氟化工企业不再扩大规模; 禁止在水环境质量不能稳定达标的区域 内,建设新增相应不达标污染物指标排 放量的工业项目。3、严格控制审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 型行业(钢铁、水泥、铁合金、多晶硅、 铜冶炼、有色金属矿山、煤矿、稀土等) 新增产能项目。非金属矿采选, 不属于制浆造 纸、印染、合成 革及人造革项 目。2 、项目不属于 产能过剩行业; 项 目区域水环 境为北 团溪支 流富地溪,水环 境质量达标。
13、3 、项目不属于 高耗能、高污染 和高资源 型行 业。污染物排放管控闽江流域:1. 闽江流域长汀、连城新增水污染物排 放项目实行水污染物排放量倍量削减替 代。2.推进闽江流域长汀、连城畜禽粪污资 源化利用,强化生猪养殖总量控制和养 殖场标准化建设。项目区域水环 境为北团溪支 流富地溪,本项 目无生产废水 外排,不属于水 污染型项目。符合环境风险防控1 、强化石化、化工、冶炼、危化品储运 等企业的环境风险防控。2、建立和健全重点管控重金属及危险化 学品泄漏等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健全应 急相应机制。3、九龙江北溪流域禁止行、扩建电镀项 目。全市新建电镀项目应集中布局在上 杭金铜新材料循环产业园,并严
14、格控制 重金属的排放量。本项目为非金 属矿采选,不属 于石化、化工、 冶炼、危化品储 运行业;未使用 危险化学品;未 在工业园区内; 不属于电镀项 目。符合1.2 环境保护政策及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为北团溪支流富地溪,北团溪属闽江水系 沙溪河上游支流罗口溪上游支流。富地溪属小型规模地面水域,因此, 项目建设符合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 案的通知中规定“主要流域干流、一级支流、饮用水源沿岸一重山 范围内禁止矿产开采” 的要求;也符合福建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中 规定“在重点流域干流、一级支流沿岸一重山范围内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区域,禁止开采矿产” 的要求
15、。项目为已建矿山,5主要对建筑用花岗岩石料进行露天开采,按照本环评落实运营过程中 固废、粉尘、噪声、废水的相应防治措施,并按要求落实复垦措施后, 能够满足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中对矿区环境(矿容矿 貌、矿区绿化)、资源开发方式(绿色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等要求。6表 1.3-1 与环境保护相关规划和政策符合性分析一览表政策、规划名称要点、规定本项目情况符合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技术对策(环发2005109号)选址规定1 、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区域内
16、采矿。项目矿区范围不涉及前述敏感区。相符2 、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项目扩建后地址不变,开采方式为露天 开采,不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 观可视范围内。相符3 、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矿区不属于地质灾害危险区。相符4 、禁止扩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矿山开采所破坏的地表植被将采取边 开采、边复垦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相符5 、限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生态功能保护区内 的开采活动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功能区规划,并按规定进行控制性开采,开采活动不 得影响本功能区内的主导生态功能。
17、项目扩建后开采活动符合当地的环境 功能区规划,不改变该区主导生态功 能。相符6 、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矿区不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 严重区和生态脆弱区。相符矿产资源开 发设计1 、优先选择废物产生量少、水重复利用率高,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采、选矿生产工 艺与技术。项目采用省内较为普遍的采矿工艺:挖 掘剥离 园盘式电锯切割分离叉 车铲装汽车外运。相符2 、矿井水、选矿水和矿山其它外排水应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综合利用。生产、生活污水分类处理,雨季淋溶水 经沉淀处理后部分回用于场内抑尘。相符3 、地面运输系统设计时,宜考虑采用封闭运输通道运输矿物
18、和固体废物。地面运输车辆采用遮盖棚密闭运输,有 效控制污染。基本相符矿山基建1 、对矿山基建可能影响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动、植物资源,应优先采取就地、就近保护措 施。矿区范围内不涉及具有保护价值的动、 植物资源。相符2 、对矿山基建产生的表土、底土和岩石等应分类堆放、分类管理和充分利用。对表土、 底土和适于植物生长的地层物质均应进行保护性堆存和利用,可优先用作废弃地复垦 时的土壤重构用土。项目剥离表土置于矿区东侧农田改造 区,部分用于矿区复垦,部分用于农田 提质改造。相符3 、矿山基建应尽量少占用农田和耕地,矿山基建临时性占地应及时恢复。矿山基建无占用农田和耕地。相符采矿技术1 、对于露天开采的矿
19、山,宜推广剥离排土造地 复垦一体化技术。矿山露天开采采用边开采、边恢复的方相符7式进行。矿坑水的综合利用和废水、废气的处理1 、鼓励将矿坑水优先利用为生产用水,作为辅助水源加以利用本项目不产生矿坑水。相符2 、宜采取修筑排水沟、引流渠,预先截堵水,防渗漏处理等措施,防止或减少各种水源 进入露天采场和地下井巷。本项目已在露采场地外围周边修建截、 排水沟。相符3 、宜采用安装除尘装置,湿式作业,个体防护等措施,防治凿岩、铲装、运输等采矿作 业中的粉尘污染。露天采场采用湿法采剥、铲装、运输采 用洒水等抑尘措施。相符固体废物贮存和综合利用1、对采矿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应使用专用场所堆放,并采取有效措
20、施防止二次及诱 发次生地质灾害。应根据采矿固体废物的性质、贮存场所的工程地质情况,采用完善 的防渗、集排水措施,防止淋溶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项目中风化花岗岩用于制作机制砂,并 在机制砂生产区修筑沉淀池、截洪沟。相符废弃地复垦1 、矿山开采企业应将废弃地复垦纳入矿山日常生产与管理,提倡采用采(选)矿排土 (尾)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2 、矿山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复垦措施,对露天坑、废石场、尾矿库、矸 石山等永久性坡面进行稳定化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3 、废石场、尾矿库、矸石山等固废堆场服务期满后,应及时封场和复垦,防止水土流失 及风蚀扬尘等。4 、鼓励推广采用覆岩离层注浆,利用尾
21、矿、废石充填采空区等技术,减轻采空区上覆岩 层塌陷。5 、采用生物工程进行废弃地复垦时,宜对土壤重构、地形、景观进行优化设计,对物种 选择、配置及种植方式进行优化。本项目已委托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福 建省连城县罗坊茅衣寨矿区建筑用花 岗岩石料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 境恢复治理土地复垦方案,并逐步落 实各项复垦措施。相符福建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福建省人大常委会,2021.7.29)在重点流域干流、一级支流沿岸一重山范围内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区域,禁止开采矿产;干流两岸一百五十米和一级支流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两岸五十米以内的 森林,应当依法严格控制采伐活动。在重点流域干流、一级支流沿岸一千
22、米或者一重山范围内,禁止修建尾矿库或者倾倒工 程弃渣、弃土等建筑垃圾。本项目纳污水体为富地溪,流向罗坊 溪,不在省重点流域干流及一级支流。相符福建省“十四五”环境 保护与生态建设专项规划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选 矿和冶炼回收率,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加强矿产 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和矿山生态环境管护,新建煤与小型金属矿山原则上采取地下开采。综合运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土地复垦等政策手段,督促矿山企业履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义务,全面推进矿区土地复垦。严格落实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实行“边开采,边治理
23、”项目露采回采率 98% ,已对福建省连 城县罗坊茅衣寨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石 料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恢复 治理土地复垦方案进行修编,分阶段逐步复垦开采破坏土地。相符福建省扩建、已建生产 矿山部分矿种最小开采1 、关于扩建建筑用花岗岩矿最小生产规模10万m3/a。本项目开采规模为 20 万 m3/a。相符8规模目录(修订)(闽 国土资综2006135号)9二、建设内容地 理 位 置福建省连城县罗坊茅衣寨矿区位于连城县罗坊乡富地村西南部,直距连城县 城 约 13km 。 矿 山 地 理 坐 标 东 经 : 11637 10 1163725 ; 北 纬 : 264147264155,矿山有简易
24、道路往东北方向与富地村连接,富地村至省 204线(15km)有乡村水泥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项 目 组 成 及 规 模2.1 项目组成及规模2.1.1 扩建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福建省连城县罗坊茅衣寨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石料矿项目(2)建设地点:连城县罗坊乡富地村西南部(3)建设单位:连城富山矿业有限公司(4)项目性质:扩建(5)矿山服务年限:6.5 年(含基建期 0.5 年)(6)开采方式:露天开采(7)产品方案:建筑用花岗岩(7)采矿规模:20 万 m3/a(8)投资总额:7000 万元(9)劳动定员:15 人(其中 10 人常住厂区)(10)工作制度:年工作 3
25、00 天,每天一班 8 小时。(11)开采范围:根据福建省连城县罗坊茅衣寨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石料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土地复垦方案,扩建后开采范围不变,本项目开采范围为(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表 2.1-1 连城县罗坊乡茅衣寨建筑用花岗岩石料矿矿区范围坐标一览表编号XY编号XY12843505.840539462098.021732843226.840339462218.022022843372.840639462357.022142843376.840339461969.0216区面积 0.0539km2 ,开采标高+770m-+650m2.1.2 项目组成项目由主体工
26、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储运工程组成。 10表 2.1-2 项目工程组成表分 类项目组成原环评情况扩建后主 体 工 程项目开采开采方式采用露天开采,且采用 台阶式方式开采,开采标高+650m 至+770m,台阶高度 10m,开采顺序由上而下;开采方式采用露天开采,且采用 台阶式方式开采,开采标高+650m 至+770m ,台阶高度 10m,开采顺序由上而下;露采区开采区面积为 6hm2 ,最大采高120m ,采用劈楔及锯石机切割采矿露采场开采面积 46675m2,最高开 采标高+770m ,底盘标高+650m , 最大采深 120m ,开采平台 11 个。采用园盘电锯切割。工业场地建在矿山东部
27、外公路边的山坡 上,面积为 0. 1hm2 ,设有碎石加 工站、机修、管理用房及生活区。扩建后项目不设工业场地公 用 工 程供水系统水源取自矿区附近的山沟水,用高压泵送至工业广场西北面100m3 高位水池,再由高位水池引 出供水管道供应各生产用水点。水源取自矿区附近的山沟水,用高压泵送至矿区中西部山坡+870m 处高位水池,容量为100m3 ,用于生产、矿山消防及防尘等用水。供电系统由富地村接入,供区内生产、生 活用电。由富地村接入,供区内生产、生 活用电。储 运 工 程排土场矿山东南面无常年流水的溪沟内,面积 1.08hm2 ,库容21.6 104m3(180m60m20m)扩建后项目不设排
28、土场,本矿山 剥离的表土拟堆放于矿区东侧农 田改造区范围(4500m2 ),部分 用于矿区平台覆土,剩余表土则进行农田升级改造。矿山道路面积为 0.68hm2 ,长为 1500m ,采 场东部边界高程+650m 处已通矿 山公路,公路接点(+650m 水平) 向南再往西迂迥展线上山,至西 南部的+770m 水平标高处的采准平台段尚未开通。矿山公路至开采平台的路段已开 通,现已有的道路宽 4.5m ,道路 长约 926m ,占地面积 4160m2 ;目 前路基已开挖,后期路面需硬化。环 保 工 程废 水排土场废水沉淀池排土场淋溶水沉淀池有效容积不 得小于 72.5m3 ,采用浆砌护壁。扩建后项目
29、不设置排土场废水沉 淀池。工业场 地废水 沉淀池工业场地废水沉淀池有效容积不 得小于 375m3 ,采用浆砌护壁。扩建后本项目不设工业场地废水 沉淀池。排土场 截洪沟本项目在排土场四周开挖排水沟将雨季时地表径流引入排土场废 水沉淀池。/工业场地截洪沟本项目依据地形在工业场地及开 采塘口四周开挖排水沟将雨季时 地表径流引入工业场地废水沉淀池。/三级化粪池生活区内设三级化粪池一座。生活区内设三级化粪池一座。采场截洪沟/分为露天采场外(+770m 平台) 截洪沟和台阶内侧设排水沟。截 洪沟总长 740m,+770m 平台内已 11修筑 220m ,剩余(东北侧和西南 侧)引流截洪沟长 520m ,上
30、宽 80cm ,下宽 50cm ,深 50cm ,开 挖土方量为 310m3,浆砌块石量为 156m3 ;平台内侧设排水沟,规格 为 30cm20cm ,总长 3695m ,浆砌块石量为 221.7m3。采场地 表径流 沉淀池/采场地表径流沉淀池不小于 292m3 ,采用浆砌护壁。废气表土剥离粉尘:采取湿法剥离; 矿石凿岩、切割粉尘:采用湿 式凿岩、湿式切割;破碎工段粉尘:采用水雾喷淋 降尘措施;装卸粉尘:采用洒水喷淋措施;运输扬尘:采用洒水抑尘措施;堆场风蚀扬尘:采用定时喷水 措施。表土剥离粉尘:采取湿法剥离; 矿石凿岩、切割粉尘:采用湿 式凿岩、湿式切割;装卸粉尘:采用洒水喷淋措施;运输扬
31、尘:采用洒水抑尘措施。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加强日 常管理和维护,维持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等来实现。车辆经过村 庄时减速慢行,禁鸣喇叭。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加强日 常管理和维护,维持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等来实现。车辆经过村 庄时减速慢行,禁鸣喇叭。固 废露天开 采剥离 废土石运至排土场用于后期回填。堆放于临时堆渣场,平台形成后留作台阶客土用,小部分送至周 边砖厂制砖用。废机油集中收集,定期交有资质的危险 废物处理中心处理。由专业维修公司收集并回收处 置。生活垃 圾垃圾池收集后由乡镇环卫部门统 一清运处理。垃圾池收集后由乡镇环卫部门统 一清运处理。2.1.2 建设规模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工程参数
32、见表 2.1-3。表 2.1-3 矿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数值备注1地质控制的储量万 m3120.18推断资源量(其中碎石 78. 12 、条石 42.06)2设计开采储量万 m3120.183矿山规模万 m3/年20(碎石 13.0 、条石 7.0)44- 1开采方式/露天开采4-2采出储量万 m3117.78/4-3开拓运输/道路开拓、汽车运输4-4采矿方法/园盘电锯切割4-5采矿回采率%98/4-6剥采比m3/m30.15/ 124-7通风方式/自然4-8工作制度t/班/h300/1/8/4-9服务年限年6.5含基建 0.5 年矿区扩建后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见表 2.1-
33、4。表 2.1-4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主要设备名称规格及性能数量1装载机ZL-502 台2矿用汽车东风2 辆3叉装车/2 辆自卸车/3 辆挖掘机厦工 2001 台4园盘电锯切割机1360- 19004 台5变压器S9-250/10/0.42 台主要原辅材料及资源消耗见表 2.1-5。表 2.1-5 主要原辅材料及资源消耗表序号名称用量来源备注1机械黄油360L外购设备润滑2电10 万 KWh变压器设备用电总 平 面 及 现 场 布 置2.2 总平面布置2.2.1 工程布局矿山开采地面总体布置除露天采场外,配套功能区有管理房(工棚)、矿山道路、高位水池及农田改造区等。矿山开采终了平面图和
34、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7。(1)露天采场露天采场开采标高从770m650m,采矿活动从高往低处开采,采场边坡 最终形成高为 120m ,终了边坡角为 5060 。台阶最终边坡高度 120m ,露采场长约 260m ,宽约 195m ,最终露天采场面积为 46675m2。(2)矿山道路矿山道路已有一条矿山道路,长约 926m , 占地 4160m2 ,现为泥质路面,道 路两侧保持原有的自然植被,道路内侧无边沟,矿山道路内侧山坡坡度为 3050 ,内侧边坡高约 03m ,边坡为土岩边坡,后期路面须硬化。(3)管理房(工棚) 13占地 180m2 ,矿区西侧+750m 标高位置,已进行简易搭盖。(4)
35、高位水池布置在矿区中西部山坡+870m 标高位置,容量为 100m3 ,用于生产、矿山消防及防尘等用水。(5)农田改造区本矿山剥离的表土拟堆放于矿区东侧农田改造区范围,部分用于矿区平台覆 土,剩余表土则进行农田升级改造,该区占地面积为 0.45hm2 , 占地类型为耕地, 因前期矿界边上老采场开采, 目前该用地已有部分老采场的表土堆置,可剥离表 土约为 0.06 万 m3 ,待田块平整后全部回填,共回填表土 0. 12 万 m3(含露天采场 区余方表土 0.06 万 m3 )。在农田改造区上游设计一条截水沟 166m ,农田改造区下游设计 1 道防冲护岸 158m。施 工 方 案2.3 施工工
36、艺2.3.1 建设期施工工艺废气、废水、 噪声、固废噪声、固废废气、废水、 噪声、固废场地清理 场地建设 扩建场内道路图 2.3-1 建设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2.3.2 开采期生产工艺图 2.3-2 开采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14矿石开采工艺简述:首先对矿体上覆的残破积层和强风化层用采用挖机进行剥离;上部半风化花 岗岩采用钩机风炮头开挖;至新鲜花岗岩矿体后进行采场场地整平,采用较为先 进的电锯切割采矿方法,即在平整的采场内敷设间距 0.75m 的平行轨道,在轨道 上安装园盘板材切割机进行交替切割,切割深度为 1.25m,宽度为 0.75m;完成切 割后在矿体底部凿一排小眼,打入铁楔把毛坯料
37、从母岩中分离出来;再根据毛坯料规格要求及节理裂隙的情况进行裁切,一般裁切长度为 2.0m 、2.5m 或 4.0m,荒料块度一般为 1.9m3 、2.3m3 和 3.8m3 ,然后用汽车运输至加工厂加工。表 2.3-1 项目产污环节情况一览表类型序号产生工序产生点位主要污染物排放特征废气G1表土剥离作业面粉尘间断,面源G2块石分离凿岩及切割粉尘连续、面源G3装卸扬尘作业面粉尘间断,面源G4运输扬尘运输道路粉尘间断,线性排放G5生活区厨房油烟间断,点源G6汽车及设备作业面SO2 、NOX 、CO间断,面源废水W1凿岩及切割作业面SS 、COD间歇W2抑尘用水采场、道路SS间歇W3露采区雨季径流水
38、SS间歇W4办公及生活设 施生活污水SS 、COD 、氨氮间歇固废S1表土剥离废土石废土石间歇S2办公及生活设 施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间歇噪声N1表土剥离挖掘机Leq间歇N2块石分离凿岩机、切割机间歇N3装卸运输装载机、铲车、 矿用汽车间歇其 他无 15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生 态 环 境 现 状3.1 生态环境现状3.1.1 功能区规划本项目位于连城县罗坊乡富地村。根据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项目所在 地区位于2 闽东闽中中低山山原地生态亚区,项目区域属于 2503 九龙江北溪上游 水源涵养和林业生态功能区,该功能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水源涵养、土壤 保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保持措施
39、与发展方向为加强森林营造和生态公益林的 管护,恢复、扩大常绿阔叶林,提高区域水源涵养能力;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和 原料林基地,提高林业生产力;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根据连城县生态功能区划,项目所处区域为“连城西北部山地可持续林 业生态功能小区 ”,该小区环境质量良好,污染源少。其主导功能生态公益林与 可持续林生态环境,辅助功能:水源涵养、景观生态。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 文化等特殊生态敏感区,亦无位于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重要生态 敏感地区,工程所在区域属于一般区域。本项目在连城县生态功能区划图中的位置详见附图 2。3.1.2 项目用地现状(1)
40、动植物现状项目所在区域森林植被主要类型有四种:次生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竹林、 灌木林、灌丛草坡。次生马尾松林是该区域最主要植被类型,多为人工种植,林 分单一,下木稀少。常绿阔叶林主要出现在山谷低洼部以及河流两岸。竹林多分 布在山腰下部及河流两岸,主要种类为毛竹、麻竹及绿竹。灌木林及灌丛草坡多 分布在河滩地及山谷洼部,主要有油茶、柃木、黄瑞木、乌饭、映山红、小果南烛、桃金娘、冬青、黄枝子、水团花、九节木、胡枝子等。连城县境内野生动物绝大部分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现存约 300 余种。项 目区野生动物中兽类主要有野猪、野鼠、松鼠等;鸟类主要有山鸡、喜鹊、麻雀 等;爬行类主要有蛇、蜥蜴等;两栖类主
41、要青蛙、蛤蟆等;水生生物有鳝鱼、泥 鳅等。矿山所在区域人为开垦历史久,矿山周边原生植被已消失殆尽,现存植被多为次生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因此现状已经不具备适宜珍稀动物常年留居此地 16的生境条件,且陆生脊椎动物具有较强的活动性。根据实地调查,本项目用地及其周边评价区范围内,未发现涉及有名木古树 资源分布,未发现涉及有珍稀或濒危野生植物资源分布。评价区未发现涉及有重 要野生动物或鸟类的集中栖息繁殖等敏感植被生境,未发现涉及有原生性或林木古老的群落类型分布。无涉及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生态系统等保护问题。(2)植被现状评价区域由于其生态条件复杂,气候温和湿润,具有多种类型的生态环境,因而有较丰富的森林植被
42、资源。评价区域植被属于闽西博平岭西部常绿槠类照叶林小区。次生常绿阔叶林在 矿区周边山坡均可见成片分布,该群落以多优势种为主,尤以壳斗科的栲树、米 槠、丝栗栲、青冈、苦槠,金缕梅科的枫香树,山茶科的木荷,樟科的闽楠、红 楠居多。在评价区的次生常绿阔叶林中,该群系组成结构一般比较复杂,树种较多。暖性针叶林在评价区也有成片分布,在该区域分布的针叶林主要为马尾松林 和杉木,在评价区山体上部、山脊,附近山坳均有成片分布。以中幼龄树为主,以与阔叶林混交林居多。但评价区分布的马尾松林多呈斑块状分布。除上述植被外,在评价区西北侧、西南侧富地村及下径村周边有农田分布,同时在矿区西侧山坡有小片果园分布。根据实地调查,本项目用地及其周边评价区范围内,未发现涉及有名木古树 资源分布,未发现涉及有珍稀或濒危野生植物资源分布。评价区未发现涉及有重 要野生动物或鸟类的集中栖息繁殖等敏感植被生境,未发现涉及有原生性或林木古老的群落类型分布。无涉及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生态系统等保护问题。(3)土地利用现状矿山取得采矿证以来,因市场及其它原因,矿山一直未开发,矿区保持原有 的地形地貌,矿区无损毁土地。项目矿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项目所在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详见附图 6。(4)矿区景观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