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6567545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以类别来划分人格一直很受欢迎。比如,社交媒体常见的各式各样的心理测验旨在告诉你世界上的人可以分成多少种类型,你是其中哪一型;又比如谈到一个人的性格,第一时间跳进人们脑海中的词恐怕就是“内向”或“外向”,这几乎成了区分人格的第一特性。这大概是人的类别化认知加工天性在作祟。世界纷繁复杂而认知资源有限,故而大脑对有序的需求很高,倾向于以一种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对万事万物进行分门别类。然而一旦知觉对象从物变成人,这一过程就过于简单粗糙了。事实上,

2、任何一个类别内部均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甚至可能大于类别之间的差异。简单的类别化将无益于捕捉人与人之间的细微差别,也无疑将消减人们对于精细人性的感受力。同时,在将彼此进行性格分类的过程中人们感觉自己能够获得某种社会认同,并且还可以基于分类区隔出“我们”和“他们”,如果这个“我们”还在某些方面优于“他们”那就更好了。例如,现代社会中似乎存在着一种“外向崇拜”。人们总是觉得所谓“好”的性格就应该是“阳光活泼、爱交朋友的”,于是那些“沉默安静、喜好独处的”人就会被冠以“不合群”之名,甚至受到排斥,他们中的部分人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会经常苦恼自己是不是性格不好并想要变得外向一些。这便是用类

3、别来知觉人性的最有害的风险之一“自我标签化”。当我们将自己.归到某一类别之中并对此深信不疑时,这个本来期待有助于自我了解和探索的框架就可能变成自我设限的牢笼。一个人去探索自己是怎样的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寻求自我成长,但是如果稳稳贴上了某个标签,更重要的事情就变成了不断去验证这个标签的正确性,这显然不利于成长,甚至反过来可能令自我僵化。人如此多样,几个或者十几个类别绝不可能涵盖殆尽;而且人与人的差异是程度上的而非本质上的,人们之间的相似性远大于差异性,即便存在差异也没有那么壁垒分明。因此,现代人格心理学家并不赞同将人的性格分成几类且各类之间彼此独立的说法。但这并不代表人格不可以通过一些基本且有限

4、的元素来描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心理学家们孜孜不倦地想要找到完美的人格“显示器”,却一次次无功而返,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名为“大五人格”的人格特质模型为此前纷乱的局面带来了一些秩序。大五人格模型主张存在“外向性、神经质、宜人性、尽责性和开放性”这五个基本的人格特质,相比把人分成有限的几类,通过“特质”来描摹人格要精细很多。不同的人格类型像一个个非此即彼的抽屉,全无交集;而人格特质是由两个对立端点组成的连续体,个体之间的差异即体现在程度上。换言之,特质是连续而非离散的,所有人在特质连续体上呈正态分布,极端的人均为少数,绝大多数人处于连续体中间的某一点上,这样就能体现出个体间的细微差别。每

5、个人均具有一些核心基本的人格特质,但具有的程度和将它们组合起来的方式有所不同,个体差异由此产生。就像一个包含多种颜色的调色盘,每个人都同时在用这些颜色画画,只不过所用的深浅浓淡不一,最后得到自己独一无二的画作。换言之,特质的整体架构并不因人而异,因人而异的是每个人在各个特质上的水平。而且特质之间还可能像化学元素一样发生相互作用,某些特定程度及特定特质的组合将呈现出独特的心理与行为风格,这就令有限的人格特质得以描摹出千百万个形色不一的人。比如,在“大五人格”模型中,内向和外向不再被当作截然相反的类型,它们是一个特质即“外向性”的两端,极端外向和极端内向构成了一个连续体,每个人均处于连续体的某一点

6、上,完全可以有人表现得既外向又内向,也就是中等的“外向性”。在外向性上典型的高分者喜好热闹、热爱社交,喜欢成为目光的焦点,因而对此充满渴望;而在外向性上得分较低的人则偏好独处,他们倒不会刻意回避社交,只是不像高外向者那样对社交活动:如此热衷,社交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必要的生存技能,可以参与但没那么爱,如果可以选,他们更愿意做一些允许独自完成的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偏于内向的人“社恐”。典型的内向者完全可以拥有良好的社交技能,他们只是不太想社交而已,而“社交恐惧症”患者则可能在社交技能上有所欠缺并对社交这件事情感到不必要的过度焦虑。此外,不热衷社交并不会导致内向的人没朋友,其他人愿不愿意跟他们做朋

7、友不完全取决于他们外向性的高低,而更多与“大五人格”模型中的另一个特质“宜人性”有关。偏内向的人如果他们的宜人性高,即便社交性不强也一样可以交到好朋友。不同特质或者同一特质的不同程度的表现本来就是各擅胜场、各有千秋的,“大五人格”这一模型从大量实证研究中脱颖而出,被证实可以解释观察到的大部分人格差异,进而一举成为当下最为活跃的人格研究主题之一,并被认为是目前对于个体基本特质最全面、最可靠和最有效的描述。(摘编自王芳我们何以不同,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人格进行分类虽然过于简单粗糙,但也是承载着人类对自我了解和探索的期待的。B.人与人在本质上的差异

8、并没有那么壁垒分明,因此,以类别来划分人格虽然很受欢迎,但它并不能涵盖所有的人格。C.明显偏于内向的人虽不刻意回避社交,但是他们也不会主动参与,即便参与社交活动往往也是因为某些无法拒绝的原因。D.典型高外向的人虽然爱交朋友,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能交到朋友或者总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大五人格”中是没有“内向性”这个特质的,传统意义上的内向的人,在“大五人格”模型中是被“外向性”这个特质定义的。B.即便我们拥有相同的特质,也会因为拥有的程度不同和将这些特质组合起来的方式体不同而成为不同的人。C.如果以“焦虑”为例,人格特质中的“焦虑”和“不焦虑

9、”会被以类型来区别人格的人划分为“不知焦虑为何物”和“天天焦虑得要命”。D.类似于作者所说的“调色盘”理论,也可以说就像一台包含多道音轨的调音器,有的人这几个音轨的声量调得大一些,有的人则另外几个音轨的声量调得大一些,最后每个人都获得一段有别于他人的专属旋律。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生活中经常能听到大人们感慨某个见了陌生人不爱打招呼的小朋友:“哎呀,这孩子怎么不爱说话啊”B.社交媒体上不时出现“内向算不算是一种性格缺陷”一类的话题讨论。C.人们在求职简历上总是自我评价为“性格开朗”。D.企业习惯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来招考员工,并且一需要出方案就先来一波头

10、脑风暴。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提到的人格类别划分有哪些不妥之处。(4分)5.“大五人格”模型打破了哪些人们对“内向”的传统理解?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蓑 衣张 炜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遗留在田埂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

11、了,别在衣襟上。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小格往一边看了看,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达子蹲下来,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小格干脆仰起了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达子和

12、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的说道。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达子笑了笑,走开了。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田野里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也跑回家了。她回到田里来时,披了一件蓑衣。这件蓑衣很旧了,可是还能遮雨。别人都穿了塑料雨衣,戴了

13、斗笠。那雨衣有蓝的,红的,还有淡黄的,迷茫的雨雾里望去,多么好看啊。邻地的达子穿得更高级一点:军用雨衣。小格有些不好意思了。她蹲在田埂上做活,一低头就能看见蓑衣襟上粗粗的草绳儿结。她在心里恨起自己来:怎么就穿了它来!可是她心里明明知道:家里没有雨衣,只有一把塑料雨伞达子向这边望着,好长时间也没动一下。他看到千万条雨丝洒向她的蓑衣,蓑衣的毛儿拄着.,在雨丝中轻轻弹动着。有时候小格站起来,那球成一团的蓑衣立刻放展开来,似一件草做的漂亮的披风。蓑衣毛儿又多又规整,都朝一个方向斜着她在田埂上走着,像个穿着斗篷的将军,挺拔而洒脱。他禁不住喊了一声:“小格!”小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

14、伏的。达子好像看到了她那被蓑衣遮住一边的脸庞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的颜色。.天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的人们开始收工了。小格将草叶捆到一起,提起来往回走去。田头小路上的人很多,各种雨衣摩擦着,发出声音。人们高声地谈笑着,议论庄稼,也议论人。小格默默地往前走去,一次也没有回头。可是有几个老头子谈论起她的蓑衣了:“蓑衣这东西好!我过去夜里看秋、雨天排涝,都穿蓑衣!”“蓑衣比塑料雨衣可好,它又能遮雨又能当草荐子铺,穿到身上人也暖和。”“哎哎,一时一兴,自从兴了塑料雨衣这洋玩意儿,蓑衣你贵贱也买不着了”“蓑衣好!蓑衣好!”第二天早晨,小格很早就来到了自己的田里。这片土地变得漂亮了,耕过、耙过,

15、就像蓬乱的头发被耐心地梳理过一样达子的头发倒变得蓬乱了,正在他的地上忙着。小格知道这是达子的小拖拉机耕的。她问:“达子,你一夜都守在这地里吗?”“一夜刚好耕完。”“啊达子!”小格想:这土地要让我一个人用锨翻,不知要多少天呢!她心里感激达子,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她很想说,雇拖拉机的钱两家一起拿吧!但她就是说不出口。她怕达子笑话她小气。达子有钱呢雇拖拉机这点钱,在他看来可算不了一回事。她在靠近他的地边上做着活儿。达子忙了一会儿,伸着懒腰走过来。她注意地瞥了瞥他的鞋子:老鹰上沾了稀泥。他说:“趁着土湿,今天就把种播上吧嘿嘿!明天地里就没活儿了,真棒!”小格问:“没活了再做什么?”“驾上我的轻骑!

16、”小格不作声了。“你做什么?”“我”小格轻轻咳了一声,“不做什么。”“你编蓑衣吧!”小格恼恨地看了他一眼。达子的脸有些红,微皱着眉头说:“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真的!你没听老人们说到处买不到蓑衣吗? 你编吧,会赚钱的,芦青河湾那儿一片一片蓑衣草”“哼,鬼主意”小格将身子转向一边。达子失望地看了她一眼,接着嘴角挂上了一丝笑容:“你不懂信息明白了吗?明年我准备好好研究一下信息”小格笑了。夜晚,月亮很早就升起来了。小格在里屋坐了一会儿,听到院子里有露水滴落的声音,就走了出来。大地朦朦胧胧,一片白色。她觉得心上不知怎么热乎乎的,很想往远处走一走走着走着,她的脚步急了起来;再后来她听到河水的声音了。她来到

17、芦青河湾了。月光下,河湾的浅水处一片油绿。那柔软细长的草叶儿像人工整出的一般齐、一般好,茂盛极了。“啊!蓑衣草多么好的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1984 年 11月(选自张炜中篇小说年编采树鳔,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通过对土地、秸秆、草叶、蚂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写出了秋收后户外环境的特点,为下文两位年轻人的出场提供了美好的背景。B.文末小格的笑说明小格的心理包袱已经打开,含蓄地表现她接受了达子的建议,也表达了小格对美好生活的憧憬。C.本篇中的老鹰胶鞋,同哦,香雪里的自动铅笔盒一样,都象征着富贵的生活,在小说中都表现了村里姑娘对物质生活的羡慕与追求

18、。D.达子用轻骑贩卖葡萄,听到老人们议论蓑衣买不到了,马上想到可以编蓑衣致富,表现出他有独特的眼光与想法,善于捕捉商机,是新时代积极向上、敢想敢干的农村青年的写照。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画线句子土地变平整了,达子却一头乱发。情节上既照应了前面他笑了笑这个情节,暗示他早就打定主意帮小格了;又为后文写小格和他的甜蜜浪漫的对话埋下伏笔。B.文本在情节上虽然朴素、自然,但内部细致、紧密,雨的出现起到了促进人物关系转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效果,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C.小说运用语言、心理、细节、神态刻画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小格和达子个性鲜明的形象,在他们身上寄予

19、了作者自己的生命理想与人格追求。D.文中所描绘的蓑衣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象征着新时期农民美好的新生活,也象征着小格与达子之间萌发的美好情感。8.小说写出了小格对达子的多重心理感受,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9.张炜认为“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本身都是诗,小说当然也是,也应该具有诗的品质”。本文是如何体现“诗的品质”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小题。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至。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故择先王之成法,而

20、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已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濂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

21、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若此论,则无过务矣。夫不敢泌法者,众庶也;以死守者,有司也;因时变法者,贤主也。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入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节

22、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有删减)【注】要于时:与时代相合。要,合。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合适位置断句,每对一处给1分。(3分).其时已与先王之法A亏矣B而曰此C先王之法也D而法E之F以G此H为I治11.下列对文章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胡,在文中是“为什么”的意思,与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胡不归?”中的“胡”意义和用法相同。B.择,通“释”,舍弃、放弃的意思,与谏逐客书“河海不择细流”中的“择”意义相同。C.表,动词,做标记的意思,与下文“循表而夜涉”中的“表”意义和用法不同。D.而,假设关系连词,可译作假如、如果,与论语十二章“人而不仁,如礼何”中

23、的 而”意义和用法相同。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指出,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并非先王之法不贤,而是由于产生它的时势变 化了,因此,法度也应随之变化。B.“荆人袭宋”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包括制定国家的法令制度,都需要从当默认前的实际出发,不能泥古。C.文章以“刻舟求剑”为喻,形象生动地从反面论证了文章观点,假如时徙而法不徙,是糊涂迂阔的表现。D.以“引婴投江”的寓言故事,正面论证说明不能由于先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讽了那些泥古者的稚嫩荒唐。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4分)(2

24、)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墨子兼爱)(4分)1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指出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这一观点。(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 小题。寄李儋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注】此诗为诗人晚年任滁州刺史时作。当时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当年冬天长安即发生了朱泚叛乱,唐德宗仓皇出逃。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采用反衬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充分表现

25、了自己不能与友人相聚的思念之情。B.颔联抒发诗人的烦恼和苦闷,在这鲜花盛开的春天,诗人顿感世间的事情错综复杂,实在难以预料,愁绪萦怀,只能“成眠”解愁。C.尾联表示诗人渴望和友人相见,手法用的还是反衬,诗人在西楼上几度看到月圆,其急切见到友人之情溢于言表。D.全诗从怀念友人起,又以想见友人结,环环相扣,首尾呼应,情真意切,感情细腻动.人,体现了朋友间的深挚友谊。16.颈联自宋代以来堪受赞扬,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苦闷,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

26、2)春江花月夜中,写游子和思妇通过相互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3)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有形象的描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本小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夏天火热,容易中暑。这时,(),游水、戏水、玩水,以达到身体调和的状态。因此,就不难理解这样的时节里,人们在江河湖海之中,以赛龙舟的集体竞赛对抗夏天的高温天气,激起生理的斗志、心理的活力。一叶龙舟是对 A 、激流勇进精神的期

27、许,更是一项彰显龙的传人的力量和东方文化的赛事。龙的传人,龙舟精神,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激昂的鼓点、震天的呐喊,浪花飞溅,百舸争流(),需要一条船上的人齐心铆足一股劲,拧成一股绳。龙舟精神,就是精诚团结、 B 的精神。这股精神已经凝聚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在赛事盛会中 C 。如飞龙般疾驰的龙舟,在江海里划出了一道道沸腾的热爱,两岸惊起一阵阵沸腾的欢呼。龙舟争霸,不仅是群众亲近的“村超”,(),也完美地诠释着运动之美、力量之美、东方之美。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20.文中画波浪

28、线部分有三处语病,请做出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小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终于,有一天,他们跑到这些大圆筒里来玩了。他们在里面穿来穿去,发现、寻找着各种不同的路径。这是桥孔啊,涵洞啊,隧道啊,是地道战啊他们有时伸出一个黑黑的脑袋来,喊叫一声,又隐没了。他们从薄暗中爬出来,爬到圆筒的顶上来奔跳。最初,他们从一个圆筒上跳到一个圆筒上,要等两只脚一齐站稳,然后再往另一个上面跳,现在,他们连续地跳着,他们的脚和身体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弧形的坡面,习惯了这样的运动的节拍,他们在上面飞一般地跳跃着( 汪曾祺下水道和孩子)21.文

29、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这是桥孔、涵洞、隧道、地道战他们伸出一个黑黑的脑袋来,喊叫一声,又隐没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22.分析文中第二处省略号的用法及效果。(4分)四、写作(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走在人生的路上,没有必要去羡慕那些走在高处的人,也没有必要轻视那些走在后面的人,其实成功的人生之路此刻就在我们的脚下。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B 2.C 3.C4.人格是多样化的,几

30、种类别不能涵盖所有的人格。类别内部存在个体差异,简单的类别化无益于捕捉人与人之间的细微差别,将消减人们对于精细人性的感受力。人格类别化的过程中会区分出不同的群体,有的群体会产生优越感,与之相反的群体则会被贴上不利于自我成长的标签。(一条1分,两条2分,三条4分)5.内向不是与外向截然相反的类型,只是在“外向性”上不那么突出。内向者也可以兼有外向性格,也就是既外向又内向,即中等的“外向性”。在社交上,内向不是“社恐”,内向者完全可以拥有良好的社交技能,如果他们的宜人性高,也可以交到好朋友。(每条2分)6.C 7.A8.一开始小格认为达子在看她的笑话,脸上也显出了“恼怒”,可见她对达子是有些抵触的

31、;看到达子连夜为自己耕好的土地平整细致,而达子则疲惫不堪,小格内心充满感激之情;当达子提出编蓑衣的建议后,小格先是误会了达子,等到明白达子真正是在帮自己后,她“笑了”,并且晚上就去了河湾,表明小格已开始欣赏和赞美达子。(一条1分,两条2分,三条4分)9.富有画面感的景物描写。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生机勃勃,使小说更具画面感和意境美,字里行间充满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给人留下审美的空间与回味的余地。清新自然的人物形象。小格纯朴勤劳、自尊敏感、乐观自信,达子聪明能干、质朴热心、自信有冲劲,他们两个都追求新生活,都抱有新希望,人性美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富有诗意的诗化语言。小说语言凝练、富有诗

32、意,具有画面美。情节舒缓,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主旨上淡化生活苦难的描写,展现人性美、人情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条2分,任选3个角度即可得满分)10.BDF 11.D 12.D13.(1)有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急忙(立刻、马上)用刀在船边刻上记号。(楚人有涉江者,正常语序翻译,1分;遽,1分;契,1分;句意,1分。)(2)所以圣人是把治理天下当作事业的人,怎么能够不禁止恶鼓励爱呢?以为,1分;恶(w),1分;劝,1分;句意,1分。14.中心论点:世易时移,变法宜矣。(1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任意两点,2分)15.B16.颈联具体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多病

33、的身躯让诗人想归隐田园,但想到辖境内还有流亡的灾民,又充满了对朝廷的愧疚之情,触动了他的济世之心,流露出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颈联真实地再现了一位于国乱民穷时期忠于职守、忧国忧民的官员形象,充分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思想品格。(每条3分)17.(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3)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18.同心协力凝心聚力大放异彩(每空1分,3分)19.人们本能地想要亲近水赛龙舟不是一个人的竞技就是在一些国际赛场上(每空2分)20.因此,就不难理解在这样的时节里,人们在江河湖海之中,以赛龙舟的集体竞赛形式对抗夏天的高温天气,激起生理的活力、心理的斗志。(加上介词“在”1分,

34、加上“形式”1分,“活力”和“斗志”互换1分)21.原句用“啊”这一语气词放在并列词语之间,起到停顿语气的作用,能够表现出孩子们发掘不同路径的过程和高兴的心情。原句用了“有时”一词,表现伸出脑袋这一动作的短暂性和重复性。改句删去“有时”一词,则表明伸出脑袋这一动作是持续存在的,与原文意思相悖。(每条2分)22.此处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意在言外。可以使读者想象到孩子们在圆桶上不断跳跃奔跑的场景,表现出孩子们的活泼好动和兴奋喜悦。(每条2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走在人生的路上,没有必要去羡慕那些走在高处的人,也没有必要轻视那些走在后面的人,其实成功的人生之路此刻就在我们的脚下。

35、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青年应当立足自我,积极进取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借鉴中成长执着莫行方成就非凡脚下的路,心中的灯人生之路,或高或低,或前或后,无不在我们的脚下展开。我们行进在这条路上,有时会仰望那些走在高处的人,有时会俯视那些落在后面的人。然而,成功的人生之路并非遥不可及,也非固定不变。它就在我们的脚下,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开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古人的箴言告诫我们,无论目标多么遥远,都要从脚下开始。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那些走在高处的人,他们的脚下

36、也曾是崎岖不平的道路,是他们一步步踏实前行,才攀上了人生的高峰。而那些暂时落在后面的人,他们的脚步也从未停歇,他们正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路,也许下一刻,他们就会找到通向成功的路径。成功的人生之路并非总是平坦宽阔。它可能充满了荆棘和坎坷,也可能在迷雾中让人迷失方向。然而,正是这些挑战和困难,塑造了我们坚韧的性格,锻炼了我们不屈的意志。正如古人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有经过了长时间的磨砺和考验,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真谛,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信念。只有当我们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和追求,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而信念则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是我们面

37、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支撑。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只有保持对未来的信念和希望,我们才能在未知的人生旅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甜美。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人生之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人生道路,没有绝对的标准和模板。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决定,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正如一位名人所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只有通过互相帮助和学习,我们才能共同进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最后,成功的人生之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奋斗。没有一种成功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正如一位名人

38、所说:“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我们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总结起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功的人生之路就在我们的脚下。我们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信念,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奋斗,以及尊重他人的多样性和差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让我们珍惜脚下的路,点亮心中的灯,勇敢前行吧!参考译文:君主为什么不效法先王的法令?不是因为先王的法令不好,是因为无法效法它。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切合时代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一同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

39、度的根据。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人,自己也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相通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通的。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看不到的。所以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冷;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肉的味道。楚国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淹死了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

40、渡水,这是他们惨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像这样。他们的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悖谬就不能治理好国家。社会变化,时代发展,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比如,好的医生,根据病症的变化,用药也要变化。病症变了而药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的人了。所以凡是做事情一定要依照法度去行动,变法的人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没有错误的事了。不敢议论法令的,是老百姓;死守成法的,是官吏;能顺应时势变法的,是贤能

41、的君主。所以天下有七十一圣,他们的法令都不一样。不是故意不相同,而是时势不同的缘故。所以说,好剑要的是锋利,不必是莫邪的名称;好马要的是能行千里,而不是骥骜的名称。有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急忙(立刻、马上)用刀在船边刻上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打捞宝剑。船已经开动了,但剑没有动,像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国家也和这样一样。时代已经改变了,法令却不变。用这样的法令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困难吗!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有人正拉着一个婴儿,想要把婴儿投到江里去,婴儿大声啼哭。旁人问他这么做的原因。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擅长游泳。”即使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他的孩子难道就一定擅长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一定会出错的。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