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2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Zhejiang Industrial EP D & R Institute Co.,Ltd.国环评证: 甲字第 2007 号二零一五年五月前言黄屿片区位于温州市旧城区东南侧, 距旧城中心约 7 公里, 现已被纳入温州 核心城区范围, 未来将成为温州重点发展地区之一。片区开发基础设施先行, 土 地开发使用是与区域道路交通网络建设紧密相关的。土地的开发价值、开发后的 吸引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投资环境,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周边道路系统的畅通和 良好的服务功能。道路网络建设作为城市最基本的配套设施建设, 与人
2、们的生活 紧密相关。而从黄屿片区当前现状来看, 整个片区框架路网基本形成, 四周主要 干路网如文昌路、汤家桥路、瓯海大道等已建成多年, 道路交通状况较好, 但片 区内部大多为村路,未形成有效脉络,快速疏导内部交通, 普遍存在交通拥堵、 布局混乱、环境差、基础设施缺乏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随着黄屿片区开发的逐步推进,构建完善的路网已经迫在眉睫。项目位于温州市核心片区黄屿单元内, 道路呈东西走向, 西起已建铁道南路 四号桥以东约 50m,东至江南路, 设计长度 213.82m,道路红线宽度 24m,道路 等级为城市次干路, 设计时速为 30km/h,横断面为 2.5m(人行道含树池) +19.0m
3、(机非混行道) +2.5m(人行道含树池) =24.0m。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市 政管线、给排水、绿化、照明等建设工程, 项目投资 890 万元, 建设资金由温州 生态园管委会统筹安排。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委员会生态园分局对该工程出具了小型基本建设项目立项批准文件(温发改生立201414 号)同意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与其他道路形成承担片区交通流的集散功能网状体系, 从而完善 片区路网体系的建设,改善附近地块居民居住和出行条件, 全面提升附近地块的品位和档次, 改善城市景观, 促进该片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1)项目特点项目为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不涉及工业生产,不涉及隧道、桥梁工
4、程。项目施工期污染影响集中在一个时间范围内, 属于短暂影响, 随施工强度和施工阶段而发生强弱变化, 并随施工期的结束而逐步消失。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主要为过往车辆噪声和汽车尾气影响。(2)评价工作过程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本项目必须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使项目在规划、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相互协调与统一。受温州生态园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 录, 项目类别属于“T 城市交通设施” 中的“新建道路”类别,应编制环境影响报 告书。承接本项目后, 我单位组织课题组从
5、2014 年 12 月初开始多次组织人员对 现场进行踏勘,并在沿线收集了大量基础资料。于 2014 年 12 月 18 日31 日进 行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一次公示;在 2015 年 1 月对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 设工程进行了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编制完成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根据初稿内容于 2014 年 1 月 6 日 1 月 19 日进行了环境影响第二次公示。在第二次公示期间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结 合公众参与调查结果,于 2015 年 1 月编制完善了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 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2015 年 5 月 14 日温州市环
6、境科学学会主持 召开了黄屿铁道南路(东段) 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会, 本单位针对 评审会提出的要求及专家评估意见, 对报告书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 最终形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现报请审批。(3)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黄屿铁道南路(东段) 建设工程内容与规模, 结合沿线区域环境质量现 状等,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工程施工建设对沿线区域声环境、水环境、 大气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影响, 营运期道路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以及环境风险。对于存在的不利影响,环评报告均提出针对性保护措施。(4)报告书主要结论综上所述, 黄屿铁道南路(东段) 建设工程可完善片区的路网体系建设, 改
7、善附近地块居民的居住和出行条件, 全面提升附近地块的品位和档次, 改善城市 景观, 促进该片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居民的收入和生 活水平。但在施工和营运期间将会对沿线区域产生一定的不利环境影响。因此在 项目设计、施工以及建成运行过程中, 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 法律法规, 切实执行本环评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把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本项目符合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 符合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求, 符合建设项目其他审批要求,从环保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目录1 总论 11.1 编制依据11.2 评价因子61.3 环境功能区划71.4 评价标准81
8、.5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101.6 评价重点和评价时段121.7 环境保护目标121.8 相关规划142 工程概况 172.1 基本概况172.2 工程组成172.3 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172.4 道路工程182.5 沿线附属工程212.6 施工组织252.7 施工方案252.8 工程占地与拆迁282.9 预测交通量282.10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83 工程分析 303.1 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303.2 营运期污染源强分析34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84.1 自然环境概况384.2 社会经济概况414.3 环境质量现状42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5.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5
9、.2 营运期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06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856.1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856.2 对沿线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856.3 对沿线基础设施的影响分析866.4 征地拆迁对沿线居民的影响分析866.5 对城市景观影响分析867 环境风险评价 877.1 环境风险识别877.2 危害分析897.3 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907.4 应急预案917.5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948 水土保持 968.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968.2 项目所在地水土流失防治标准968.3 土石方平衡968.4 水土流失预测978.5 水土流失防治措978.6 防治效果预测978.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9
10、88.8 方案结论989 环境保护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 999.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999.2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1029.3 污染防治措施汇总清单10410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0710.1 环保投资估算10710.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0811 环境管理及监控计划 10911.1 环境管理制度10911.2 环境监测制度11111.3 环境监理制度11312 公众参与 11612.1 公众参与内容与形式11612.2 公众调查意见汇总及分析11912.3 公众参与小结12213 工程合理性分析 12313.1 是否与规划相协调12313.2 是否符合法规要求12313.3 是否满足环境功能
11、区要求12413.4 是否影响环境敏感区或造成重大资源经济和社会文化损失12413.5 项目选址可行性综合分析12414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2514.1 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12514.2 环评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12514.3 建设项目其他部门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12614.4 基本结论12714.5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论131附图: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 2:项目周边环境相对位置图附图 3:工程平面布置图附图 4:温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图附图 5:温州市区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图附图 6:温州市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附图 7:温州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图附图 8:温州市核心片区黄
12、屿单元(0577-WZ-HX-22)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附图 9 项目监测布点图附件:附件 1:小型基本建设项目立项批准文件, 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园分局,温发改生立201414 号附件 2: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 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条件, 温生规设字2014(市政) 6-005 号附件 3:项目用地红线附件 4:关于温州生态园铁道南路(东段) 工程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 温生预审20148 号附件 5:营业执照附件 6:公示内容及公示证明附件 7:公众调查样表附表:附表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 总论1.1 编制依据1.
13、1.1 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9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7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2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 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4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1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7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19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8.28起施行);(7) 中华人民共和国
14、主席令第 28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 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1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 年修订)(2013.6.29 起施行);(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87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起施行);(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9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1 起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9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 日起施行);(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起施行);1温
15、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120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1993.8.1 起施行)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76 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5.7 起施行);(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91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 12.1 起施行);(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发200038 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26 起施行)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发201135 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2011.10.17 起施行);(18)中华人民共
16、和国国务院国发201142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2011.12.25 起施行);(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033 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2010.5.11 起施行);(2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 起施行);(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 5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09.3.1 起施行);(22)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 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
17、006.3.18 起施行);(23)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1298 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2012.7.3 起施行);(24)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107 号关于发布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2010. 1.11 起施行);(25)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办2013103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2014.1.1 起施行);(2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原铁道部、2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
18、路(东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环发2010144 号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 (2010.12.15 起施行);(2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012.7.3 起施行) 。1.1.2 地方法规、文件(1)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1 号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2003.9.1 起施行);(2)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11 号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3 年修正本) (2013.12.19 起施行);(4)浙江省人民政府令
19、第 321 号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修改) (2014 年 3 月 13 日起施行);(5)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 321 号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4.3. 13 起施行);(6)原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浙环发200711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7.2.14 起施行);(7)原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浙环发200712 号关于印发等文件的通知(2007.2.15 起施行);(8)浙江省环境环保厅浙环发201428 号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 (2014.7. 1 起施行);(9)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20、员会公告第 5 号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09.1.1 起施行);(10)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环发200944 号关于进一步下放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管理权限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的通知 (2009.6.5 起施行);(11)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环发200976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 (2009.10.29 起施行);(12)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程序规定的通知(2012.4);(13)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3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管理办法的请示(2012.4);(1
21、4)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江省环保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工作细则(试行)(2012.4);(15)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201359 号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 年)(2013.12.31 起实施);(16)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201280 号浙江省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12.7.6);(17)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浙政办发201235 号关于实施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通知(2012.4.7);(18)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环发201241 号关于印发的通知(2012.5.10);(19)温环发200971 号关于建设项目环评分级审管理批权限有关说明的通知;(20)温政令
22、第 130 号温州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12.1.1 起实施);(21)温政发 40 号关于温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通知 ;(22)关于落实新建城市道路降噪技术措施的通知, 温住建发20157号;(23)关于进一步严格内河流域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通知,温环发20173号。1.1.3 相关产业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9 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1.6.1 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1 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 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2013.5.1 起施行) ;(3)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
23、实施和的通知 (2012.6.19 起实行)。4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1.4 相关区域规划材料(1)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浙江省水利厅、原浙江省环境保护局, 2005 年 12 月;(2)温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温州市环境保护局,1997年 10 月;(3)温州市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温州市人民政府, 2013 年 5 月;(4)温州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0062020),温州市人民政府,2008 年 2 月;(5)温州市核心片区黄屿单元(0577-WZ-HX-22)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6)温州市核心片区黄屿单元(0
24、577-WZ-HX-22)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F-08F- 11 地块控规修改。1.1.5 技术规范(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1);(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2.3-93);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19-2011);(7)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8)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
25、0-2014);(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10) 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11)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 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94 号);(12)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13)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14) 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2005 年 4 月修订版) ,原浙江省环保局。5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1.6 工程技术文件和其他文件依据(1)小型基本建设项目立项批准文件,温州市发展和
26、改革委员会生态园分局, 温发改生立201414 号;(2)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条件,温生规设字2014(市政) 6-005 号;(3)关于温州生态园铁道南路(东段)工程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 温生预审20148 号;(4)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2014 年 11 月;(5)环评委托函;(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工程技术资料。1.2 评价因子1.2.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内容见表 1.2-1。表1.2-1 工程环境影响要素识别时段环境影响内容施工期(1)永久、临时占地对土地使用功能
27、的影响,开挖、回填对工程区土壤、植 被和视觉景观的影响,废弃土石方的堆放不当易引起水土流失;(2)废水:生活污水、 施工废水等;(3)扬尘:道路施工、建材运输及堆放等产生;(4)噪声: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施工车辆噪声;(5)固体废弃物: 弃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营运期(1)汽车尾气;(2)交通噪声;(3)路面雨水径流;(4)道路养护垃圾;(5)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可能发生事故,对沿线地区造成污染影响及环境风 险;(6)改善沿线地区的基础设施面貌, 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1.2.2 评价因子筛选根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结合环境现状特征, 筛选出本项目的评价因子见表1.2-2。6温州生态园黄
28、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2-2 评价因子确定环境要素评价类型评价因子或评价对象大气环境空气质量调查SO2 、NO2 、PM10环境空气影响评价施工期:颗粒物(扬尘)营运期:NOx 、CO水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pH 、DO、高锰酸盐指数、 NH3-N 、TP、 石油类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pH、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性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水环境影响评价CODCr、氨氮噪声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预测评价等效连续A声级(LAeq)固废固废影响评价施工期:生活垃圾、弃渣土等运营期:生活垃圾生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预测评价动植物、土地利用、水土流失等社会社会
29、环境现状调查与预测评价社会、经济情况、征地1.3 环境功能区划1.3.1 环境空气功能区划根据温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图, 工程选址全线均位于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内,详见附图 4。1.3.2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工程所在区域地表 水水功能区为温瑞塘河瓯海工业、农业用水区(编号:G0302700803012),水 环境功能区属于多功能区(编号: 330301GB10042501), 目标水质为类,详见附图 5。1.3.3 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地下水功能用途及附近地表水体功能区划, 本项目沿线区域地下水适用 于类水质,故地下水参照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30、(GB/T14848-93)类标准。1.3.4 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温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3 年 5 月) 及声环境功能区7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项目所在区域属于 2 类声环境功能区, 项目西侧铁道南路以南(京都城住宅小区) 区域属于 1 类声环境功能区, 详见附 图 6。项目北侧约 40m 处为金温铁路,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金温铁路于 2010 年 12 月 31 日前通过环评审批,属既有铁路:铁路干线两侧区 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按昼间 75dB(A)、夜间 55d
31、B(A)执 行。另外本工程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属交通干线,道路沿线现状均为空地,故道路南侧沿线距离红线 35m 范围内区域属于 4a 类声环境功能区。1.3.5 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温州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工程全线位于限制准入区中的温州 生态园湿地和景观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功能区编号: 1-40301B04,详见附图 7。1.4 评价标准1.4.1 环境质量标准1.4.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项目评价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 级标准,另外, 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的 2.0mg/m3 。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 1.4-1。
32、表1.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污染因子标准限值单位评价标准1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SO250015060g/N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Ox25010050NO22008040TSP300200PM1015070PM2.57535CO10.004.00mg/Nm3NMHC2.0mg/Nm3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 放标准详解1.4.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8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类水质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 1.4-2。表1.4-2 地表
33、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 mg/L(pH 除外)项目pHDO高锰酸盐指数氨氮TP石油类总磷(以 P 计)类695.06.01.00.20.050.2(湖、库 0.05)1.4.1.3 地下水质量标准项目沿线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参照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具体指标见表 1.4-3。表1.4-3 地下水质量标准单位: mg/L(pH 除外)项目pH溶解性 总固体总硬度氨氮挥发性酚类阴离子合 成洗涤剂高锰酸盐指数类6.58.510004500.20.0020.33.01.4.1.4 声环境质量标准项目西侧铁道南路以南(京都城住宅小区)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34、-2008)中的 1 类标准,工程沿线距离红线 35m 范围内区域执行 4a 类 标准,金温铁路为既有铁路, 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 按昼 间 75dB(A)、夜间 55dB(A)执行,其他区域执行 2 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 1.4-4。表1.4-4 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 dB(A)类别适用区域等效声级 LAeq昼间夜间1 类京都城住宅小区55452 类道路中心线 200m 范围60504a 类工程沿线距离红线 35m 范围7055/金温铁路两侧距离外轨 35m 范围7055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1.4.2.1 废气施工期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35、- 1996)中的无组织监 控浓度限值,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 1.4-5。9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4-5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mg/m3排气筒高度 m二级TSP120153.51.0沥青烟75(建筑搅拌)150.18生产设备不得有明显的无 组织排放存在1.4.2.2 废水本项目为道路工程,运营期本身无废水排放。施工期, 工程施工现场不单设施工营地, 施工人员租用周边村庄房屋, 利用 周边现有生活设施, 生活污水统一汇入当地的污水处理系统和排放系统。施工场 地设置流动式临时环保厕所
36、,用于收集施工人员及办公人员施工期间的粪便水, 粪便水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时清运,不外排。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上清液回用于工程施工、路面降尘等。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及营运期均不向区域地表水排放废水。1.4.2.3 噪声施工期作业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噪声限值,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 1.4-6。表1.4-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 dB(A)昼间夜间7055注: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 15dB(A);当场界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 其室外不满足测量条件时,可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 量,并将表 1 中相应的限值减 10dB(A)作
37、为评价依据。1.5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1.5.1 评价工作等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2.3-93 、HJ2.4-2009 、HJ19-2011 、 HJ2.2-2008 、HJ610-2011 、HJ/T169-2004),确定本项目各专题的评价等级, 见表1.5-1。10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5-1 项目各专题评价等级一览表环境因素环评等级环评等级划分依据环境空气三级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第 5.3 条中规定:“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 建、扩建项目, 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
38、护目标的 影响, 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本工程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 故确定评价等级为三级。地表水环境三级项目营运期无废水产生, 施工期施工人员租用周边村庄房屋, 利用周边现有生活设施;施工场地人员粪便水收集后由环卫部 门定时清运,不外排;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上清液回用于工 程施工及路面降尘, 不外排。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地下水环境三级本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若施工不善可能造成地 下水水质污染,属于类建设项目。本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 能分级为“强 ”;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分级为“不易 ”;地下水环 境敏感程度分级
39、为“不敏感 ”;建设项目废水排放强度为“小 ” 且水质简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2.3-93),确定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环境噪声二级工程沿线为 2 类声环境功能区,受本工程噪声影响人口增加不 多, 敏感目标处噪声增量小于 5.0dB,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 作等级为二级。生态影响三级项目所在区域为一般生态敏感区,工程占地面积 0.00528km2 2km2 ,总长 0.215km50km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规定, 确定项目生态影响评 价等级为三级。风险评价二级本项目本身不存在物质危险性和功能性危险源,风险概率的发 生由
40、间接行为导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确定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1.5.2 评价范围根据上述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的确定情况, 按导则要求, 结合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工程沿线实际情况,确定工程评价范围,具体见表 1.5-2。11表1.5-2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评价内容评价范围大气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 200m 范围地表水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 200m 范围内水域地下水环境道路沿线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环境噪声道路中心线两侧 200m 范围生态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 200m 范围环境风险工程范围内及附近水体社会环境工程所在黄屿村1.6 评价重点和评价时段1.6
41、.1 评价重点(1)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项目施工期、营运期交通噪声及汽车尾气对沿线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3)项目营运期对沿线区域的环境风险影响及防范措施。1.6.2 评价时段评价时段分为施工期和营运期。根据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 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 报告,工程拟定于计划于 2015 年 5 月开工建设, 2016 年 3 月建成通车, 建设工期 10 个月。 营运近、中、远期分别为 2017 年、 2023 年和 2031 年。1.7 环境保护目标1.7.1 水环境、声环境及环境空气环境保护目标经现场踏勘、调查及查阅温州市核心片区黄屿单元(0577-WZ-HX-
42、22)控 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等相关规划, 初步确定评价范围内的主要保护目标见表 1.7-1,敏感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见图 1.7- 1。12温州生态园黄屿铁道南路(东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7-1 敏感保护目标情况一览表时段保护目标类型名称方位及与本项目 用地红线的距离备注施 工 期水环境直河起点西侧/50m宽约 25m大气、声环境黄屿村全线北侧/120m评价范围内约 50 户京都城起点西侧/85m评价范围内约400 户营 运 期水环境直河起点西侧/50m宽约 25m现状敏感 保护目标大气、声环境黄屿村全线北侧/120m评价范围内约 50 户规划敏感 保护目标大气、声环境规划住宅用地全线南侧/紧邻/黄屿村(规划住宅用地)京都城住宅小区空地(规划住宅用地)在建住宅小区图 1.7-1 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1.7.2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踏勘, 项目所在区域为城市开发建设区,项目地块现状为空地, 周 边现状主要为旧村及新建、在建住宅区、未开发空地, 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基本农田、挂牌的古树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也未涉及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