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97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湛江市环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二三年三月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第 1 章 概 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项目建设必要性 31.3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41.4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71.5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281.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8第 2 章 总 则 302.1 编制依据 302.2 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 352.3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542.4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562.5 污染控制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 6
2、72.6 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 78第 3 章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793.1 本项目服务的园区概况 793.2 本项目建设方案比选及可行性分析 863.3 工程概况 1373.4 工艺流程 1923.5 工程分析 196第 4 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164.1 自然环境概况 2164.2 海洋资源概况 2324.3 周边主要保护区概况 2394.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474.5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604.6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754.7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794.8 海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914.9 陆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614
3、.10 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364第 5 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665.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3665.2 声环境影响评价 3835.3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3905.4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3965.5 土壤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185.6 海洋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4365.7 施工期废水影响分析 4775.8 陆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775.9 环境风险评价 482I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 6 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 4926.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4926.2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498第 7 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4、5117.1 环保投资估算 5117.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5117.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513第 8 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5148.1 环境管理 5148.2 环境监测计划 5188.3 排污口规范化设置 5208.4 信息报告与公开 5228.5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5238.6 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建议 524第 9 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279.1 项目概况 5279.2 政策、规划相符性分析 5279.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5289.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309.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5359.6 公众参与结论 5359.7 总结论 535附件 1 委托书 错误!未
5、定义书签。附件 2 建设单位营业执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3 本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4关于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的批复 (湛开发招投审20232 号),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改革和招商局,2023 年 1 月 28 日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5关于出具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和规划选址意见的复函 (湛开国土资(利用) 2022225 号)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资源局,2022 年 10 月 24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6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钢铁项目配套产业园区(首期)控制性
6、详细规划的批复(湛府函2015134 号),湛江市人民政府,2015 年 6 月 11 日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7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8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海岛园区、湛江市东海岛石化产业园状况评估(2021 年度)现状监测报告(本项目引用地下水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II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 1 章 概 述1.1 项目背景湛江开发区是 1984 年 11 月 29 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之一,当年批准的开发面积为 9.2 平方公里。2006 年 6 月 26 日,
7、经国务院批准,湛江 开发区在东海岛扩区 10 平方公里。2009 年 10 月,获广东省批准,湛江开发区与广东 省湛江东海岛经济开发区合并,组建新的湛江开发区。湛江开发区的管理范围是中国 目前最大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建区 20 多年来,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国家 产业政策为导向,认真贯彻落实“ 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 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 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 ”的可持续发展方针,社会和经济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东海岛石化片区和钢铁配套园区的快速发展,产生的污水量有一定程度的上 升,
8、但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却相对滞后, 目前尚未建成污水处理 厂,加之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海岛工业项目的发展。 为此湛江市相关部门对此环境问题十分重视,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为完善污水排放系统,保护水环境,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本工程总投资 11558.07 万元,设计规模 4000 立方米/天,选址位于宝钢湛江钢铁 项目一期用地南侧、钢铁项目二期用地西侧、东腾路东侧、防护林地北侧(位置示意 图见图 1.1- 1) , 占地面积 15487.48m2 ,服务范围主要为钢铁配套园区,处理工艺为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调节池/事故池
9、+气浮池+水解酸化池+改良 A2/O 生物反应池辐流式中进周出二沉池混合反应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紫外线 消毒渠 ”。本工程是对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废水进行综合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是解决废水排放、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措施,对改善当地水环境质量,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对促进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1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选址图 1.1-1 项目地理位置图2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 项目建设必要性1 、项目建设是完善园区配套设施的需要随着东海岛工业项目的不断发展,东海岛配套产业园区建设,产生的污水量有一 定程度的上升,但作为
10、城市基础设施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却相对滞后, 目前尚未建 成污水处理厂,加之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不完善,对环境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的发展。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服务范围主要为钢铁配套园区。完善园区污水 处理厂及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全符合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项目的提出和 建设,也是根据园区建设的发展与总体规划的双重要求展开的,因此,该项目的建设 是实施总体规划的需要,具有规划的法理性,是东海岛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必由之路。2 、项目建设是改善投资环境,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建设对改善湛江经济开发区的形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目中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强
11、化市政基础设施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污水处理项目是发展经济的客观要求。实施污水处理项目能改善环境,有效 控制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对改善水环境有重要意义。同时该项目也是完善基础设施, 增强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水体严重污染是城市水资源可 持续利用和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污水治理对防治水体环境污染、缓解水的供需矛盾将起到积极作用。湛江市经济增长较快,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城市环境质量尤其是水环境污 染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污水集中处理正逐步改善。社会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 展,就必须有效控制和治理水污染,及早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城市
12、供水和排水的良性循环,使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根据园区总体规划,园区规划建设标准,参照国内外类似产业园的发展经验,采 用切合实际的建设标准,在追求最大边际效益的同时,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 美,具有个性化魅力的产业家园。这需要环境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和创造一流人居环 境,因此加大城市污水治理力度,可以改善东海岛投资环境,有利于对外招商引资,促进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 、项目建设是保护水环境的需要3污水处理工程是城镇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和衡量城镇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城镇环 境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也是实现污染减排的最主要的工程措施。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国务院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减排约束性指标是强化政府责任的指标, 实现这个目标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运用经 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确保实现。国务院要求企业应强化主体责任。企业必须严格遵 守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管理措施, 自觉减排。对重点用能单位 要加强经常监督;对没有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坚持“谁污 染、谁治理 ”,对未按规定建设和运行污染减排设施的
14、企业和单位,公开通报,限期 整改,对恶意排污的行为实行重罚,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 法移送司法机关。同时,要加强机关单位、公民等各类社会主体的责任,促使公民自 觉履行环保义务,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减排工作格局。因此,实施东海岛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将有效控制园区水环境不受污染,是十分迫切的。1.3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本项目需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根据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的规定,本项目属于“ 四十三、水的 生产和供应业”
15、中的“95.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新建、扩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的”,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湛江市环泽环保科技有限 公司承担了“ 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 单位接受委托后,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3.1-2016)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规定(见图 1.2- 1),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第一阶段:评价单位组织环评技术人员对项目选址及周边环境概况进行了详细踏4勘,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对建设项目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对其环境影响 进行识别,筛选评价因子,明确评价重点及环境保护目标,确定评价
16、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相关评价标准,制定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第二阶段:根据工作方案,评价单位随即开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作,同时在收 集现有的环境现状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委托监测单位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环境质量现 状补充调查。在完成工程分析后,根据相关导则的规定,选取合适的模式对各环境要素进行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三阶段:根据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结合相关污染防治文件的要求, 提出本项目的环保措施,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制定项目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编制、统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 4 号),并结合
17、有关建设 项 目相关信 息 ,项 目于 2023 年 1 月 5 日在湛江经济技术开发 区 网站(网址 : )进行了第一次公示 ,于 2023 年 2 月 28 日 在 湛 江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网 站 ( 网 址 : )进行了第二次公示, 并于 2023 年 2 月 28 日在南坡村公示栏张贴公告进行现场公示,此外,建设单位于 2023 年 3 月 10 日、3 月 11 日两次在湛江日报上刊登征求意见稿公示信息,两次公示均未收到单位或个人意见。5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图 1.3-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6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
18、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4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1.4.1 用地规划相符性分析根据附件 5关于出具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和 规划选址意见的复函(湛开国土资(利用)2022225 号)可知,东海岛钢铁配套 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用地面积 1.3709 公顷,属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 岛)2015 年度第五批次建设用地的部分土地,属已批建设用地,符合湛江经济技术开 发区(东海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不涉及新增建设用地。根据广东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改进和优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查意见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字20174 号)有关规定,项目可不
19、进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根据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钢铁项目配套产业园区(首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位于 湛江市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西南角规划了约 57.56 亩的污水处理厂用地,设计规模近期 2 万立方米/天、远期 4 万立方米/天;现申请在该污水处理厂用地内建设规模为 0.4 万立方米/天的污水处理厂项目,该选址符合现行控制性规划的规划用地性质要求。综上分析,本项目用地符合城乡规划要求,地块性质符合用地要求。1.4.2 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本项目主要处理钢铁配套园区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 录(2021 年修订本)中的“ 鼓励类 四十三、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15 、“三废 ”综合利
20、用与治理技术、装备和工程” ,属于鼓励类项目。71.4.3 与“三线一单 ”相符性分析1 、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粤府202071 号)相符性分析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 (粤府202071 号),本项目属陆域重点管控单元(图 2.3- 1),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地区及重点管控单元要求如下。表1.4-1 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地区及重点管控区环境管控单元详细要求要求项目情况是否 符合沿海经济带 东西两翼地区管控要求区域布局管控要求。加强以云雾山、天露山、莲花山、凤凰山等 连绵山体为核心的天然生态屏障保护,强化红树林
21、等滨海湿地保 护,严禁侵占自然湿地,实施退耕还湿、退养还滩、退塘还林。 推动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先 进核能、海上风电等产业,建设沿海新能源产业带。逐步扩大高 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引导钢铁、石化、燃煤燃油火电等项目在 大气受体敏感区、布局敏感区、弱扩散区以外区域布局,推动涉 及化学制浆、 电镀、印染、鞣革等项目的园区在具备排海条件的 区域布局。积极推动中高时延大数据中心项目布局落地。本项目为新建污水处理厂 项目,选址不属于大气受 体敏感区、布局敏感区、弱扩散区范围符合能源资源利用要求。优化能源结构,鼓励使用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禁止新建每小时 3
22、5 蒸吨以下燃煤锅 炉。健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并实行严格管控,提高水资源利 用效率,压减地下水超采区的采水量,维持采补平衡。强化用地指 标精细化管理,充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大幅提升粤东沿海等地区 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保障自然岸线保有率,提高海岸线利用 的生态门槛和产业准入门槛,优化岸线利用方式,提高岸线和海域 的投资强度、利用效率。本项目为新建污水处理厂 项目,不使用锅炉,不涉 及地下水开采,不占用自 然岸线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在可核查、可监管的基础上,新建项目原 则上实施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量替代或减量替代。严格执 行练江、小东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进一步提升工业 园
23、区污染治理水平,推动化学制浆、 电镀、印染、鞣革等项目清 洁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加快补齐镇级污 水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湛江港、水东湾、汕头港等重点海湾陆源污染控制。严格控制近海养 殖密度。本项目为新建污水处理厂 项目,营运期废气、废水 经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 达标尾水排入东海岛深海 排污区,涉及的总量指标 为 COD 、氨氮符合环境风险防控要求。加强高州水库、鹤地水库、韩江、鉴江和漠 阳江等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风险防控,建立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 急管理体系。加强湛江东海岛、茂名石化、揭阳大南海等石化园 区环境风险防控,开展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落实环境风
24、险应急预 案。科学论证茂名石化、湛江东兴石化等企业的环境防护距离, 全力推进环境防护距离内的居民搬迁工作。加快受污染耕地的安 全利用与严格管控,加强农产品检测,严格控制重金属超标风险。本项目达标尾水排入东海 岛深海排污区,生产废气 主要为 NH3 、H2 S 、臭气 浓度,不产生有毒有害气 体; 园区及与园内各单位 已建立完善的应急体系,本项目拟依据自身情况制 定企业自身应急预案,同 时注意与园区应急预案衔 接。符合8陆域重点管控单元要求:省级以上工业园区重点管控单元。依法开展园区规划环评,严格 落实规划环评管理要求,开展环境质量跟踪监测,发布环境管理状 况公告,制定并实施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25、预案,定期开展环境安 全隐患排查,提升风险防控及应急处置能力。周边 1 公里范围内涉 及生态保护红线、 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地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 的园区,应优化产业布局,控制开发强度,优先引进无污染或轻污 染的产业和项目,防止侵占生态空间。纳污水体水质超标的园区,应实施污水深度处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实行重点污染物排 放等量或减量替代。造纸、电镀、印染、鞣革等专业园区或基地应 不断提升工艺水平,提高水回用率,逐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石 化园区加快绿色智能升级改造,强化环保投入和管理,构建高效、清 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项目位于宝钢湛江钢铁项 目一期用地南侧,钢铁项 目二期用地西侧
26、,东腾路 东侧,防护林地北侧,为 新建污水处理厂项目,属 工业园配套工程符合系统治理,开展江河、湖泊、水库、湿地保护与修复,提升流域生 态环境承载力。严格控制耗水量大、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行业发展,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实施重点水污染物减量替代。以城镇生 活污染为主的单元,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有效收集处理,重点完 善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推动提升 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水量和浓度,充分发挥污水处理设施治污效能。以农业污染为主的单元,大力推进畜禽养殖生态化转型及水产养殖 业绿色发展,实施种植业“肥药双控”,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 利用,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贮存、处理与利
27、用配套设施 建设,强化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位于宝钢湛江钢铁项 目一期用地南侧,钢铁项 目二期用地西侧,东腾路 东侧,防护林地北侧,所 处位置不属于水环境质量 超标类重点管控单元。符合大气环境受体敏感类重点管控单元。严格限制新建钢铁、燃煤燃 油火电、石化、储油库等项目,产生和排放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项 目, 以及使用溶剂型油墨、涂料、清洗剂、胶黏剂等高挥发性有机 物原辅材料的项目;鼓励现有该类项目逐步搬迁退出。项目位于宝钢湛江钢铁项 目一期用地南侧,钢铁项 目二期用地西侧,东腾路 东侧,防护林地北侧,不 属于大气环境受体敏感类 重点管控单元;营运期废 气主要为 NH3 、H2 S 、臭 气浓度,
28、不产生有毒有害 气体;不使用高挥发性有 机物原辅材料。符合2 、与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湛江市“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湛府202130 号)相符性分析根据湛江市“ 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本项目选址位于“湛江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并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东海岛片区二 ”(环境管控单元编码ZH44081120012),属重点管控单元(园区型),相符分析如下表:9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1.4-2 “湛江市三线一单 ”要求一览表级别纬度要求本项目情况全市生态准入要求1. 区域布局管控要求优先保护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一般生态空间严格按照国 家
29、、省有关要求进行管理。一般生态空间内人工商品林,允许 依法进行抚育采伐、择伐和树种更新等经营活动。筑牢廉江北 部丘陵山地和雷州半岛中部林地生态屏障,加快推进以鉴江、 鹤地水库-九洲江、南渡河、遂溪河等为骨干的绿色生态水网 体系建设,严格保护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和中华白海豚、 鲎类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严格保护重要水生生物产卵场、 孵育场,大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全面推进森林、湿地、海洋、 农田及城乡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 生态服务功能。全力推进以临港产业、滨海旅游、特色优势农业、军民融合发 展为重点的湛江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动湛江临港大 型工业园等重大平台高质量发展
30、。积极推进智能家电、农副食 (海、水)产品加工、家具建材、羽绒制鞋等四大优势传统产 业转型升级,推动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现代医药、 电子信 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延伸完善循环产业 链条,提升绿色钢铁、绿色石化、高端造纸、绿色能源等战略 性支柱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打造高端绿色临港重化基地。加强 “两高”行业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推动工业项目入园集 聚发展。推进既有园区(集聚地)循环化改造,开展环境质量 评估,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 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科学制定畜禽养殖发展规划,优化雷 州半岛畜禽养殖布局。本项目建成后主 要用于处理东海 岛钢铁配套园
31、区 产生的生产废水 及生活污水,既 是一项基础设施 配套工程,同时 又是一项控制区 域水污染、保护 区域水环境的公 益性环保工程, 且项目不属于开 发性、生产性建 设活动,符合相 关法律法规的要 求。因此,项目 符合区域布局管 控相关要求。2.能源资源利用要求推进廉江新能源项目安全高效发展,因地制宜有序发展陆上风 电,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合理布局光伏发电。严格控制并逐 步减少煤炭使用量。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和天然气管网覆盖 范围内,禁止新建每小时 35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在集中供热 管网覆盖范围内,禁止新建、扩建燃用煤炭、重油、渣油、生 物质等分散供热锅炉。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推进
32、湛江港、徐闻港等港口船舶能源清洁化改造,逐步提高岸电使 用和港作机械“非油” 比例。推进“两高”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新建、扩建“两高”项目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 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等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发展 节水型工业、农业、林业和服务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压 减赤坎区、霞山区等地下水超采区的采水量,维持采补平衡。 严格落实鉴江、九洲江、遂溪河、南渡河、袂花江等流域重要 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加快推进鹤地水库恢复正常蓄水 位。严格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 禁止围填海。强化用地指标精细化管理,充
33、分挖掘建设用地潜 力,大幅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提 高矿产资源产出率。本项目建成后主 要用于处理东海 岛钢铁配套园区 产生的生产废水 及生活污水,既 是一项基础设施 配套工程,同时 又是一项控制区 域水污染、保护 区域水环境的公 益性环保工程, 建设符合能源资 源利用管控要求。3.污实施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新建项目原则上实施氮氧化物和挥本项目建成后主染物发性有机物等量替代或减量替代;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要用于处理东海排放制指标或未完成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区域,新建、改建和扩建岛钢铁配套园区管控项目实施重点污染物减量替代。新建、改建和扩建石化、煤化产生的生产废水要求工、燃
34、煤发电(含热电)、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制浆造纸等及生活污水,既10行业项目应满足区域、流域控制单元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 求。实施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火电及钢铁行业企业大气污染物达 到可核查、可监管的超低排放标准,石化、化工及有色金属冶 炼等行业企业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实施工业炉 窑降碳减污综合治理,推动工业炉窑燃料清洁低碳化替代、废 气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全过程无组织排放管控。逐步开展 35 蒸吨及以上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新建燃气锅炉配套有效脱 硝措施,减少氮氧化物排放。严格实施涉 VOCs排放行业企业 分级和清单化管控。加强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制鞋、表面 涂装、家具等重点行业
35、 VOCs深度治理,推动源头、过程和末 端的 VOCs全过程控制。涉 VOCs重点行业新建、改建和扩建 项目不推荐使用光氧化、光催化、低温等离子等低效治理设施,已建项目逐步淘汰光氧化、光催化、低温等离子等治理措 施。鼓励东海岛石化产业园等石化园区建设 VOCs 自动监测和 组分分析站点。地表水 、类水域, 以及类水域中的保护区、游泳区,禁止 新建排污口,已建成的排污口应当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且不得 增加污染物排放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已建的排污口应当依 法拆除。严格执行小东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东海岛石化 产业园、湛江钢铁基地、森工产业园等专业园区或基地应不断 提升工艺水平,提高中水回用率,逐
36、步削减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加快补齐生活污水收集 和处理设施短板,稳步提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和污水处 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 水治理。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 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严格畜禽养殖禁养区 管理,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 2025 年,全市畜 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8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 装备配套基本实现全覆盖。统筹陆海污染治理,加强湛江港、雷州湾、博茂港湾等重点海 湾陆源污染控制和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改建、扩建的入海排 污口纳入备案管理。严格控制近海养殖密度,
37、科学划定高位池 禁养区,开展高位池养殖排查和分类整治,推动养殖尾水达标 排放或资源化利用。是一项基础设施 配套工程,同时 又是一项控制区 域水污染、保护 区域水环境的公 益性环保工程。 营运期间主要大 气污染物为NH3 、H2S 等臭 气,不属于重点 污染物,生产废 气经处理后均能 达标排放。4.环境风险防控要求深化粤桂鹤地水库-九洲江流域,湛茂小东江、袂花江等跨界 流域水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共同打击跨区域、跨流域环境 违法行为。加强南渡河、雷州青年运河等供水通道干流沿岸以 及饮用水水源地、备用水源环境风险防控,提高地下水饮用水 水源地规范化整治水平,建立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湛
38、江临港大型工业园、霞山临港产业转移工业园等涉危险 化学品和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业园区的环境风险防控,开展有毒 有害气体监测,落实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加强环境风险分级分 类管理,强化化工企业、涉重金属行业和尾矿库等重点环境风 险源的环境风险防控。鼓励东海岛石化产业园、湛江钢铁基地、森工产业园等专业园区或基地结合实际配套建设危险废物 集中贮存、预处理和处置设施。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加 快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加强农产品检测,严格 控制重金属超标风险。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规范化管本项目将按规定 开展突发环境事 件风险评估,完 善突发环境事件 风险防控措施, 制
39、定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预案并备 案、演练,加强 环境应急能力建 设,因此,本项 目符合环境风险 防控要求。11理,严格落实污染隐患排查、 自行监测、拆除活动污染防治、 排污许可制度等。规范受污染地块准入管理。(ZH 44081 12001 2 湛 江高 新技 术产 业开 发区 并湛 江产 业转 移工 业园 东海 岛片区二)管控要求区域布局管控1- 1.【产业/鼓励引导类】重点发展钢铁及其中下游配套产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非金属矿物制 品、纺织等产业。1-2.【产业/限制类】除已引进的钢铁基地项目外,应严格控制 SO2 、NOx 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引进,不宜引进石
40、化、化工项目。1-3.【产业/禁止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等明确 设立且与市场准入相关的禁止性规定,禁止引入国家产业政策 明令淘汰和限制的产品、技术、工艺、设备及行为。本项目用于钢铁 配套园区生活污 水及生产废水处 理,属于产业 结构调整指导目 录(2021 年修订 本)中的“鼓 励类 四十三、环境保护与 资源节约综合利 用 15 、“三 废 ”综合利用与 治理技术、装备 和工程 ”,属于 鼓励类项目,符 合区域布局管控 相关要求。能源资源利用2- 1.【能源/限制类】入园企业应贯彻清洁生产要求,有行业清 洁生产标准的新入园项目需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水平, 其中“两高 ”行业项目
41、须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控制,采用先进适 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等达到清洁 生产先进水平;现有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须通过整治提升满足清 洁生产要求。2-2.【水资源/限制类】钢铁基地水重复利用率不得低于 97.87%。2-3.【能源/综合类】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公共设施共建 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 等。2-4.【能源/限制类】园区实行集中供热后,禁止新建、扩建燃 用煤炭、重油、渣油、生物质等分散供热锅炉。2-5.【水资源/限制类】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确保地下水水 位不低于海平面或者咸水区域的地下水水位。本项目建成后主 要用于处理东海 岛钢铁配套园
42、区 产生的生产废水 及生活污水,不 属于“两高 ”行 业项目。污染物排放管控3- 1.【大气、水/限制类】园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应控制在规 划环评(规划修编环评/跟踪评价)控制要求以内。3-2.【大气、水/综合类】园区按要求定期开展规划跟踪评价、 年度环境管理状况评估,加强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排放管控。3-3.【大气/综合类】加强对钢结构制造等涉 VOCs行业企业,原油、成品油、有机化学品等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和港口码头 油气回收设施的排查和清单化管控,推动源头替代、过程控制 和末端治理。3-4.【大气/限制类】新建、改建和扩建涉 VOCs重点行业项 目,不推荐使用光氧化、光催化、低温等离子等低效治
43、理措 施,已建项目逐步淘汰光氧化、光催化、低温等离子治理设 施。3-5.【大气/限制类】火电、钢铁等大气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及锅 炉项目,应当采用污染防治先进可行技术,使重点大气污染物 排放浓度达到国家和省的超低排放要求。3-6.【水/综合类】船舶污水应交由有资质的单位收集处理。3-7.【水/限制类】钢铁基地应不断提升工艺水平,提高水回用本项目建成后主 要用于处理东海 岛钢铁配套园区 产生的生产废水 及生活污水,既 是一项基础设施 配套工程,同时 又是一项控制区 域水污染、保护 区域水环境的公 益性环保工程。 营运期间主要大 气污染物为NH3 、H2S 等臭 气,不属于重点 污染物,生产废 气经处
44、理后均能12率,逐步削减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钢铁基地外排废水应满足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一级标准要求。 3-8 【水/综合类】加快园区配套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达标排放。环境风险防控4- 1.【土壤/综合类】重点监管单位建设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 产装置、储罐和管道,或者建设污水处理池、应急池等存在土 壤污染风险的设施,应当依法依规设计、建设、安装有关防腐 蚀、防泄漏设施和泄漏监测装置,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土壤 和地下水。4-2.【海洋/其他类】装卸油类的港口、码头、装卸站和船舶必 须编制溢油污染应急计划、并配备相应的溢油污染应急设备和 器材。4-3.【风险/鼓励引导类】鼓励钢铁行业企业利用工业窑炉协同 处置危险废物。4-4.【风险/综合类】强化区域环境风险联防联控,建立企业、 园区、区域三级联动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定期开展有毒有害气 体监测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落实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本项目将按规定 开展突发环境事 件风险评估,完 善突发环境事件 风险防控措施, 制定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预案并备 案、演练,加强 环境应急能力建 设,因此,本项 目符合环境风险 防控要求。13东海岛钢铁配套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选址图 1.4-1 广东省环境管控单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