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校区二期建设B地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校区二期建设B地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8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 告 表(适用于第三产业建设项目)项 目 名 称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校区二期建设B地块建设单位(盖章)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法 人 代 表(盖章或签字)联 系 人联 系 电 话邮 政 编 码353000环保部门填写收到报告表日期编 号福 建 省 环 境 保 护 厅 制填 表 说 明1、本表适用于可能对环境造成轻度影响的第三产业型建设项目。2、本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1 项目建议书批复附件2 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函附件3 其它与项目环评有关的文件、资料附件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附图2 项
2、目平面布置图3、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确定选择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3)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4)噪声环境影响专项评价(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专项评价专项评价工作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4、本表一式五份,报送件不得复印,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分送有关单位。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校区二期建设B地块建设单位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地点南平市延平区夏道镇小鸠村经纬度经度:26
3、3515.25 纬度:1181440.13建设依据南发改审批2017149号主管部门福建省教育厅建设性质新建项目行业代码P8341(普通高等教育)工程规模11栋2-9层建筑物总规模用地面积1038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4071平方米总投资31032.11万元环保投资115万元主要能源及水资源消耗名称现状用量新增用量预计总用量水(t)/195449.76195449.76电(KWh)/3646448.643646448.64其它/二、项目由来2.1项目由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福建省林业厅主办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天麟校区和江南校区,天麟校区北面
4、为天麟山,西侧为水厂,另外两边还有军分区、居民与陆桥幼儿园;江南校区位于夏道镇小鸠村,且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江南校区现有的校区不能满足学院发展的需要,并且由于天麟校区周边环境的原因无法在现址上扩建。因此,需要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校区(一期工程)附近继续建设江南校区二期工程。本项目为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校区二期建设B地块项目,项目用地面积为103874m2,总建筑面积为84071 m2。本项目建筑主体为11幢2-9层建筑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实训楼、农林培训大楼、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培训中心、食堂等、景观桥梁、给排水、供电、消防以及绿化等公建配套设施等。2017年8月30日,南平
5、市国土资源局颁发南平市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南国土资【2017】预071号),见附件4。2017年8月4日,南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南平市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校区二期建设B地块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南发改审批【2017】149号),见附件5。2017年3月8日,南平市城乡规划局颁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50700201700006号),见附件6。2.2环评类别划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自2017年9月1 日起施行)的相关规定(详见表2.1-1),本项目为学校,项目总建筑面积为84071 m2,因此需
6、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表2.1-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评类别项目类别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四十、社会事业与服务业113、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福利院、养老院/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及以上;有实验室的学校(不含P3、P4生物安全实验室)其他(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下的除外)因此,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委托福建闽科环保技术发开有限公司编制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校区二期建设B地块项目环评报告表(详见附件1:委托书,附件2:法人身份证,附件3: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接受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委托后立即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和收集资料,并依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相关规定编制完成本项目环
7、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三、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简述3.1自然环境概况3.1.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延平区位于南平市南面、福建省中部偏北,是南平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闽江上游三大支流建溪、富屯溪、沙溪汇合处。该区北枕建瓯,南抵尤溪,东临古田、闽清,西靠沙县、顺昌,共与六县(市)交接。本项目位于延平区夏道镇小鸠村,项目地块除东侧为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校区(一期工程)已建校区,其余方位周边均为山体林地及空地,东北侧为拟建安置房空地。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3.1-1,周边关系图见图3.1-2,项目区现场照片见图3.1-3。图3.1-1项
8、目地理位置图图3.1-2项目周边关系图拟建安置房空地项目东侧闽北职业技术学院一期项目东北侧拟建安置房空地项目区场地现状项目区场地现状图3.1-3 项目区现场照片3.1.2地质、地形、地貌南平市境内地形地貌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强烈,构造地貌特征相当明显,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低山丘陵分布广,河谷地形呈峡谷或“V”或“U”状镶嵌本市各地,山间盆谷地沿河交替分布,山地切割明显,高差悬殊,以断裂为主的断块山,山峰陡峭,断层崖、断裂谷等断层地貌分布广。延平区地处闽中大谷地的最低处,“V”字形河谷纵横,地表形态破碎,高程变化大,地形地貌属东南丘陵区,整个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
9、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9。地层发育较齐全,除性界白垩外,从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地表层为第四纪残破积层,红色或褐红色粘土或亚粘地,覆盖层厚度为2-5米,局部地区达10米以上,地下水位深度大于2米,上层及风化岩地耐力15-70t/m2。依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与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本区属地震烈度为度区。3.1.3气候特征延平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春早、秋迟、冬短的特点;夏有炎热,冬无严寒。有明显雨季、湿润多云雾、少霜雪。风小、多静风,年平均风速1.0-1.1米/秒。静风频率49%,地面风场受地形影响而变化,市区气象台处主导风向为东北(频率13.
10、97%)。本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663.9mm,平均降雨日数为164.7天。最小月平均降水量是11月,为43.55mm;最大月平均降水量是5月,为300.4mm。一年当中,3-6月为雨季,湿度最高;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蒸发量为1436mm,小于年平均降水量。雾日以12月份最多,达10.5天,8月份最少,仅0.7天;年最多雾日数达100天,最少为29天,年平均雾日51.3天。每年5-9月常受台风外围影响,其中5-6月的台风常带来强降雨和大风,而9月的台风则常引导冷空气南下,提早出现秋寒。3.1.4水文南平市境内河流都是外流河,河水的补给来源于降水,受地形、气候和植被的影响,具有
11、源短流急、暴涨暴落、水量充足、季节性变化大、河流坡降陡、含沙量少、山绿水清等特点。全市主要河流有闽江以及其支流建溪、富屯溪、沙溪,集水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76条,构成溪河众多,径流量大,流域面积广的自然水系。延平区河流水系纵横交错,共有一江(闽江)三溪(建溪、富屯溪、沙溪)七十二支流溪。其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有30条,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12条,河流冬不结冰,长年河水流量洪枯季节变化大,暴涨暴落,水量丰富。项目周边主要地表水体为闽江,闽江源于杉岭、武夷山、仙霞岭等山脉,源头主峰黄岗山,流域总面积60992km2,全长577km,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延平境内闽江河段以市区的
12、延福门码头为起点,蜿蜒向东南流去,河段长65km,流域面积2653km2,出境时年径流量约476亿m3,占闽江流域年径流量的82%。河流比降平均值为万分之五,且滩多水急,沙洲众多。沿途接纳众多支流,主要有:安济溪、徐洋溪、吉溪、斜溪、岳溪、太平溪、新岭溪、武步溪、高洲溪等。3.1.5自然资源(1)土地矿产资源延平区是福建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县级区。现有耕地27.25万亩,其中水田23.24万亩,旱地2.01万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颇具开发潜力,有我国罕见的特大型铌钽矿床、中型锡矿床(铌钻矿床伴生矿)、水泥用灰炭矿床、全省规模最大的透辉石矿,还有重金石、硅灰石、高岭土、石英砂、石墨、金甲长石、大理石
13、、白萤石、花岗石、云母、蛇纹石、辉绿石、磷矿、锡铁矿、磁铁矿、铅锌矿、优质花岗石、优质矿泉水等30余种矿产,其中“青云石”、“南平黑”、“南平青等花岗石在国内享有盛誉。按社区掌握的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延平区境内矿产资源、水电资源的潜在价值达104亿元,发展前景广泛。(2)森林资源南平市延平区素有“森林之窗”之称,享有“绿色金库”之誉称。自然植被属中亚热带绿阔叶林地,典型的植被为湿性常绿阔叶林、针阔绿叶混交林,主要人工植被以马尾松、杉木为主,还有部分油桐、茶叶等经济林木,森林覆盖率达73.3%,森林蓄积量为19610.9万立方米。区内有竹林57.25万亩(其中毛竹林50.84万亩,中小径竹4.41
14、万亩),立竹株数7779.8万根。除盛产衫、松、竹外,还有近百种名贵珍稀树木,其中南方红豆杉、柳杉、建柏、闽楠、银杏等15种树种,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树种。延平境内茫荡山自然保护区乔木品种比整个欧洲大陆的乔木总数还多。区内森林中其它物种资源丰富,已发现的蕨类植物有33科57属100种,裸子植物10科23属62种,被子植物148科622属1264种,经济植物中有果树68种,茶叶7种,其它品种19个,药用植物资源隶属102科80余种。属全国重点154种。3.2南平市(延平区)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及项目区规划概况3.2.1总体布局南平(现延平区)中心城市的布局结构宜按“大分散、小集中”的指导思想,采取
15、“一城四片一区”的形式。 一城:中心城区,这部分城区有着一千八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城市物质设施建设的积累,它是南平(现延平区)城市发展的起源与基础,它明显区别于其他片区而成为城市的核心部分,在今后的城市发展建设中它仍将继续发挥城市中心的作用。 四片:包括来舟(王台)片区、西芹片区、夏道片区、大横片区四片区。它们与中心城区在距离上虽有近远的差别,在空间上都与市中心城区保持着间隔,无法连成一片。在行政上,各片区原来都属市辖镇的地位,而各自均有相对独立配套。虽然在建设发展时序上有先有后,但其城市基础设施仍相对独立配套,与中心城区无法形成一体。在功能上,片区同属城市的生产、生活综合区。虽然各片在用地
16、功能布局上有所侧重,但并不承担城市中心的职能。因此,四片区都属城市中心区外围的市区组成部分。 一区:茫荡山风景区虽然不属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但由于其紧邻市区,与中心城区、片区密切关联而成为城市结构组成部分。 本项目属于四片中的夏道片区。3.2.2江南新区小鸠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1)功能定位本区作为江南新区夏道片区启动区之一,主要职能以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生活居住用地为主的新区。(2)规划规模用地规模:3.1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4.0万人,人均用地78.10m。(3)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两轴、两区组团式结构形式。两轴:一条轴是沿朱熹路(九越路)滨江发展轴;另一条轴是沿海瑞路(徐洋路)的综合发展轴
17、;两轴线构成小鸠组团“T”字形发展主轴。两区:西区-高教园区;东区-综合服务区。本项目位于小鸠组团,建设项目类型为学校,符合小鸠组团的规划中的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3.3区域污水处理厂概况本项目近期污水排至南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置,目前项目厂区至南庄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已基本建成。项目建设后,废水经沿朱熹路布设的市政污水管网及沿途污水泵站排入南庄污水厂处理。南庄污水处理厂位于延平区水南街道八仙村南庄,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3万吨,采用AAO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污水厂于2004年12月开始运行。3.4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标准3.4.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建成后,污水不直接排入闽江,污水通过校内
18、污水管网收集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校区内一期污水管网,一同汇入校外朱熹路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南庄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统一排放,南庄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闽江南平延平区城区下游。项目区所在闽江水域、排水水域均为III类水体,其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其地表水质标准详见表3.4-1。表3.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单位:mg/L(pH除外)指标pH高锰酸盐BOD5COD氨氮类标准6964201.03.4.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为二类功能区,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
19、级标准,详见表3.4-2。表3.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二级标准单位二氧化硫(SO2)年平均60g/m3日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日平均801小时平均200颗粒物(PM10)年平均70日平均150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200日平均300一氧化碳(CO)日平均4mg/m31小时平均103.4.3声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所在地块属于教育科研用地,为1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下表。表3.4-3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类别适用区域昼间夜间1居住、文教
20、机关55453.5污染物排放标准3.5.1废水排放标准施工期:施工人员租住在附近的村庄,生活污水纳入当地现有的污水排放系统中,不另行单独外排;施工现场不再新建公厕、食堂等生活设施,均可利用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校一期已建成的生活设施;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排放。运营期:项目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三级排放标准后,汇入校区内一期污水管网,后接入校外朱熹路的市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表1一级B标准后排放;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处
21、理。详见表3.5-1、3.5-2。表 3.5-1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摘录)标准类别pH(无量纲)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GB8978-1996 表 4 中三级排放标准(mg/L)6950030040045100备注氨氮的排放标准值参考 CJ343-20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表 1氨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表 3.5-2 G1897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摘录)标准类别pH(无量纲)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G18978-2002 表 1 中一级 B 标准(mg/L)69602020833.5.2废气排放标准施工期: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GB162
2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限值,详见3.5-3。运营期:食堂厨房油烟排放执行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中“大型规模”的要求(本项目食堂基准灶头为10个),详见表3.5-4和表3.5-5。表3.5-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摘录)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限值(mg/Nm3)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二氧化硫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40氮氧化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12表3.5-4 饮食业单位的规模划分规模小型中型大型基准灶头数1,33,66对应灶头总功率(108J/h)1.67,5.005.00,1010
23、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m2)1.1,3.33.3,6.66.6表3.5-5 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规模小型中型大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6075853.5.4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详见表3.5-6。表3.5-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 昼间夜间7055运营期:运营期噪声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 噪声排放标准中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1类标准限值,详见表3.5-7。表3.5-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 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
24、(A) 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时段昼间夜间1类55453.5.5固废运营期固体废物应遵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等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隔油池、油烟净化设备产生的废弃油脂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有关规定进行处置。3.6环境质量现状3.6.1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范围内无水系,仅有一条校内排水沟穿过,该排水沟在雨季及丰水期时有小量水,枯水期几乎干涸。项目区东北侧436米为闽江,本评价根据2017年5月南平市环境质量信息公开,闽江南平段各个水质断面的水质均能达到II类水水质标准,各类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25、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水质考核要求,表明项目区闽江水质较好。3.6.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夏道镇小鸠村,为了了解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评价引用南平市延平新城朱熹路五期道路工程中委托厦门科仪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24日2015年4月30日连续7天对夏道社区大气环境现状进行的监测。监测数据详见表3.6-2,监测结果分析详见表3.6-3。表3.6-2 大气监测数据 单位:mg/m3监测点位监测因子采样日期小时均值日均值02:0008:0014:0020:00夏道社区PM102015.04.24/0.0632015.04.25/0.0682015.04.2
26、6/0.0612015.04.27/0.0622015.04.28/0.0652015.04.29/0.0642015.04.30/0.069NO22015.04.240.0160.0230.0320.0250.0232015.04.250.0210.0270.0390.0280.0302015.04.260.0200.0250.0380.0270.0312015.04.270.0220.0300.0400.0310.0322015.04.280.0180.0260.0370.0280.0252015.04.290.0200.0280.0410.0290.0302015.04.300.0160
27、.0250.0360.0270.024CO2015.04.240.30.50.70.60.52015.04.250.30.40.60.50.42015.04.260.3L0.30.50.40.32015.04.270.3L0.40.50.40.42015.04.280.40.60.70.50.52015.04.290.30.50.60.50.42015.04.300.30.40.60.50.4表3.6-3 监测结果分析监测点位监测因子小时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浓度范围(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超标率(%)达标情况浓度范围(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超标率(%)达标情况夏道社区PM10
28、/0.0610.06946%0达标NO20.0160.04120.5%0达标0.0230.03240%0达标CO0.3L0.77%0达标0.30.512.5%0达标引用数据的监测点位距离项目区距离较近,能较好的反映项目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且周边无重大空气污染的工业企业,因此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3.6.3声环境质量现状为了了解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现状,福建九邦环境检测科研有限公司于2017年10月12日在项目所在地周边的敏感点进行了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点位图见图3.6-1,项目噪声监测结果见表3.6-4,监测报告见附件7。表3.6-
29、4 噪声监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dB(A)点位编号监测点位昼间LAeq夜间LAeq监测值标准限值达标情况监测值标准限值达标情况N1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校区一期51.155达标40.945达标由上表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地敏感目标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校区已建一期校区的昼、夜间噪声监测值均可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项目地块位于监测点位西侧,地块四周除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校区已建一期校区外,均为空地、林地。图3.6-1噪声监测点位与本项目位置关系示意图3.6.4生态环境现状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内的养鸡场鸡舍已由政府拆迁完毕
30、,并完成建筑垃圾的清理。项目所在区域地质条件好,地块区域内多为杂草、灌木丛,无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项目区域范围内未发现有珍稀及濒危野生植物资源,未发现有特定保护价值的地带原生性或林木高大古老的群落类型分布。未发现有重要野生动物集中栖息与繁衍的特定植被生境区域,并无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与生态公益林等。3.7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目标3.7.1主要环境问题该项目的环境问题主要产生于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其中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和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运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生活污水、食堂油烟、噪声、生活垃圾等。3.7.2环境保护目标该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可分为内部环境保护目标
31、和外部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汇总详见表3.7-1。表3.7-1环境保护目标汇总表序号环境类别环境保护目标方位与项目距离敏感目标属性环境功能/保护目标1生态环境区域内的生态、景观内部项目红线内部生态建设项目景观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达到相关功能区要求2水环境闽江东北侧436米III类水体水质执行(GB3838-2002)III类标准3大气、声环境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东侧项目红线外学校大气环境为二类功能区,执行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为1类声功能区,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标准四、项目概况和建设内容4.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校区二期
32、建设B地块;(2)建设单位: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3)建设地点:南平市夏道镇小鸠村;(4)项目性质:新建;(5)用地性质:教育科研用地(A3);(6)建设起止年限:约6年:2017年7月-2023年6月;(7)投资规模:本项目投资总额为31032.11万元。项目资金由由上级财政补助和业主自筹共同构成;(8)占地面积:103874m2,建筑面积:84071 m2;(9)建设内容:本项目建筑主体为11幢2-9层建筑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实训楼、农林培训大楼、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培训中心、专业科研用房、公共实训基地、教师公共租赁用房、食堂、后勤及附属用房及道路、广场、景观桥梁、给排水、供电、消
33、防以及绿化等公建配套设施等。4.2工程建设内容4.2.1建设规模根据项目可研,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校区二期建设B地块项目建设范围面积为103874平方米,约合155.81亩,总建筑面积84071平方米。具体详细指标详见表4.2-1。表4.2-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指标1总用地面积m21038742总建筑面积m2840713建筑占地面积m2148504容积率0.815建筑密度%14.306绿化面积m2368757绿地率%35.58项目总投资万元31032.114.2.1平面布置二期建设B地块项目建筑主体为11栋29层建筑物,地块由西向东分别布置1栋教师公共租赁用房(9F)
34、、1栋专业科研楼(6F)、1栋实训楼(6F)、1栋创新创业中心(1栋,由2部分连接而成,北侧5F、南侧3F)、1栋农林培训大楼(1栋,由3部分连接而成,西北侧部分2F,西南侧部分5F,东侧部分4F),1栋实训楼(6F),1栋食堂(3F),1栋实训楼(5F),2栋实训基地(均为6F),1栋实训楼(由3部分连接而成,东侧5F,中间4F,东侧3F)。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管网布置图见附图2。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校区二期建设B地块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4.2-2。表4.2-2 二期建设B地块项目建筑单体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实训楼m2310522农林培训大楼m298463大学生
35、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培训中心m288264专业科研用房m266005公共实训基地m2144006教师公共租赁用房m264807食堂m238578后勤及附属用房m230104.2.3项目介绍(1)实训楼:实训楼有4栋,占地31052 m2,实训楼设置实训室,主要包括园林技术实训室、林业技术实训室等,主要为苗木培育,植物组织培育等,不涉及化学实验。(2)农林培训大楼:占地9846 m2,主要用于对学生进行农林类职业技术的培训。培训以教师授课以及学生参观等方式为主,不涉及化学实验。(3)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培训中心:占地8826 m2,主要用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大学生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
36、本校师生课余生活,增加创新创业能力,属于文化馆类建筑。(4)专业科研楼:主要用于学生进行植物菌菇类培养、植物的组织培育、以及土建类培训。(5)公共实训基地:2栋实训基地楼,占地14400 m2,主要用于在校学生进行林业技术培训实践的场所,主要部设林木业加工类机械。(6)教师公共租赁用房:共1栋,占地面积为6480 m2,为本校老师租赁住宿用房。(7)食堂:共1栋食堂,占地面积3857 m2,共设置10个基准灶头。(8)后勤及附属用房:占地3010 m2,主要用于后勤人员办公及堆放器材。(9)广场、景观桥梁、给排水、供电、消防以及绿化等公建配套设施等:景观桥梁及景观滚水坝(小型拦水坝)均为学校排
37、水沟的景观建造。4.3公用工程4.3.1给排水工程4.3.1.1给水工程根据项目可研,本项目水源由学校周边海瑞路市政给水管网接入,引入管径为DN200,供水高程为130m。(1) 供水方式1)市政供水高程130m,校区设生活用水储存于生活水池,由水泵房变频生活给水泵加压供水;室内外消防用水储存于消防水池内,由水泵房消防给水泵加压供水。2)各建筑给水管道总入口处设总水表一块,其余室内水表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分区相应设置。3)室内给水管除机房明装外,其余全部安装,安装在吊顶内及明装的给水管做防结露保温。保温材料采用橡塑海绵。4)管材本项目室外生活给水管采用PE给水管,热熔连接;室内给水管采用PP-R塑
38、料给水管,热熔连接。(2) 用水量计算本项目用水量按用水定额计算,本项目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987.12m3/d,按照一年学生在校日期198天计算,年用水量为195449.76 t/a。项目用水量估算详见表4.3-1,项目水平衡图见图4.3-1。1)实训楼用水:本项目实训楼按照用水定额计算,除去寒暑假,学生一年在校日期为198天,用水定额为10.0L/ m2.d,使用面积为31052 m2 /m3,则最高日用水量为310.52 m3/d(61482.96m3/a)。2)公共实训基地:主要为师生上课时生活用水,用水定额为10.0 L/ m2.d,使用面积为14400 m2,则最高日用水量为144m
39、3/d(28512m3/a)。3)专业科研用房:用水定额为8 L/ m2.d,使用面积为6600 m2,则最高日用水量为52.80m3/d(10454.4m3/a)。4)农林培训大楼:主要为学生进行农林培训时产生的生活用水,用水定额为5.0 L/ m2.d,使用面积为9846 m2,则最高日用水量为49.23m3/d(9747.54m3/a)。5)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培训基地):主要为学生生活用水,用水定额为5.0 L/ m2.d,使用面积为8826 m2,则最高日用水量为44.13m3/d(8737.74m3/a)。6)后勤及附属用房:主要为后勤管理人员的生活用水,用水定额为8.0L/
40、 m2.d,使用面积为3010 m2,则最高日用水量为24.08m3/d(4767.84m3/a)。7)教师公共租赁用房:主要为教师生活用水,用水定额为用水定额为250L/人.d,使用面积为220 人,则最高日用水量为55m3/d(10890m3/a)。8)食堂:用水定额为20 L/ m2.d,使用面积为5000 m2,则最高日用水量为100m3/d(19800m3/a)。表4.3-1 用水量估算表序号名称用水定额(L/ m2.d)使用单位(m2)最高日用水量(m3/d)日排水量(m3/d)1实训楼10.031052310.52279.472公共实训基地10.014400144.00129.6
41、3专业科研用房8660052.8047.524农林培训大楼5984649.2344.315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培训基地)5.0882644.1339.726后勤及附属用房8 301024.0821.677教师公共租赁用房250220 55.0049.58食堂20 5500 11099小计-779.76701.788绿化浇洒2.0 L/m2.次1687533.75/9道路、广场及停车场浇洒2.0 L/m2.次4193383.87/小计-897.38/9未预见水量最高日用水量的 10%89.74/总计-987.12/图4.3-1 项目水平衡图(单位:t/d)4.3.1.2排水工程(1)污水系
42、统本项目室内污废水合流排放,根据表4.3-1及图4.3-1,本项目排水量为701.78m3/d(138952.44t/a),校区内污水由管道收集,经化粪池处理后汇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一期污水管网,后排至校外朱熹路上的市政污水管网。根据工程可研,本项目化粪池清掏周期为360天。室内污水管道均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粘结。室外埋地污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2)雨水系统1)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南平市暴雨强度公式作为本次雨水计算的公式q=2109.869(1+0.513lgT )/(t+6.597)0.514。2)设计重现期:建筑屋面P=5年设计,室外场地P=3年,屋面和道路径流系数取0.9,绿地
43、径流系数取0.15,加权平均计算后,项目的综合径流系数取0.7。3)屋面雨水由雨水斗、雨立管收集后排入场地内雨水管网,均采用87型雨水斗。空调冷凝水通过立管排入明沟。校区雨水管网最终接入场地周边的市政雨水管网。4)管材:室内雨水管道均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粘结。室外埋地雨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压力排水管采用镀锌钢管,螺纹连接。4.3.2消防给水系统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生活用水、消防存储水为城市自来水,由校区周边市政给水管网两路引接,供水高程130m,引入管管径DN200,设总水表计量,表后设低阻力防污隔断阀。供水管网在校区内成环状布置,按规范要求设置室外消火栓及水泵接合器。1)室外消防系统本项目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由室外生活、消防合用环状管网供给,按规范要求布置室外消火栓及水泵接合器,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间距不超过120m,室外消火栓离水泵接合器的距离在1540米范围内,且均设有明显标示,并便于接近、操作。消防水池存储288t室外消防用水,消防水池设有供消防车取水的取水口,取水口至建筑的距离不小于15m,取水口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2)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防用水贮存于消防水池内,由水泵房消火栓给水泵加压供给。本项目最高一栋建筑屋面设有高位消防水箱一座,供给消防初期10min用水。单体建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