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鹿哥 文档编号:96544135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语文选必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1)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2)大学之道中的“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_”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3)老子四章中,以高台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句子是“_,_”。二(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_,_”。(2)论语十二章中表明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而其原因是“_,_”。(3)老子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

2、,其中“_,_”两句是对自我夸耀之人的劝谏。三(1)论语中“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出了较强的道德约束力。(2)老子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其中“_,_”两句是对自我夸耀之人的劝谏。(3)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4)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两句,描写词人梦里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情形,生动感人。四(1)青年担当国家兴盛重责,应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自勉。(2)大学之道中的“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

3、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_”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3)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即“_”,如果能做到“_”,就不会失败。(4)老子用“_,_”说明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的道理。(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孟子的志向。礼记礼运中的“大同”社会里也有与此相似的场景:“_,_”。(6)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用“_,_”两个问句领起下文对思妇和游子的相关描写。(7)将进酒中“_,_”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法改变现实,只能以消极的办法反抗。五(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表明自己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是“_,_”,从而将更多的精力

4、和智慧投入到治事、学习和精神修养中去。(2)在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3)大学之道中的“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_”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4)老子认为,在最后关头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让事情失败的句子是:“_,_。”六(1)“鱼雁传书”的典故寄予了人们美好的理想,春江花月夜中“_,_”两句就以之含蓄地表达了书信不能往来的相思之苦。(2)李白将进酒中“_,_”两句表面上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但实际上也是仕途失意时的自慰之辞。(3)在十二章中,孔子用“_”解释

5、了颜渊什么是“仁”的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_”的效果。(4)上至一国之君,下至黎民百姓,都需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心性为根本,大学之道一文中“_,_”就是强调这个道理。七(1)遥对明月,李太白岂能无酒?将进酒中有“_”的名句,酒与月皆不可辜负。同样遥对明月,张若虚生发哲思,春江花月夜中有“_”的名句,以人赏月来叹问人类源起。(2)读书人要立志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脊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论语泰伯中曾子就曾经指出“_,_”。(3)老子四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4)十二章中,既强调了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八(1)后世多将军

6、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秦风.无衣中“_”和“_”。(2)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思考宇宙和人生,礼赞了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的两句诗是“_,_”(3)李白将进酒中突出表现作者对富贵奢华生活鄙弃的诗句是“_,_”。九(1)老子四章中不仅批评了自以为是的人,而且用“_,_”两句批评了那些自我夸耀的人。(2)李白将进酒中,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才能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以时间为顺序,始于“_”的月升,终于“_”的月落,把春、江、花、月、夜的景色和情理融为一体,显得空灵美妙。十(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要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的

7、句子是“_,_”。(2)大学之道中,用“_,_”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上轨道的重要性。(3)秦风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的句子是“_,_”。十一(1)在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3)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时候失败了,即“_”,如果能做到“_”,就不会失败。(4)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写这四个做人的源头就像人的四肢一样的句子是“_,_”。十二(1)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两句,描写词

8、人梦里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情形,生动感人。(2)李白将进酒中“_,_”两句,一方面反映了对权贵的蔑视,另一方面又是怀才不遇的愤慨之词。(3)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_,_。十三(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_,_”。(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几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_”,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3)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_,_,_”,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4)有人说秦风无这首诗的语言有强烈的动作性

9、,主要表现在“_、_、_”三句上,这使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充满了激昂慷慨的英雄气概。(5)秦风无衣中,写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投身到征战中的一句是“_”。十四(1)“镜”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人常揽镜自照以表达情感,在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几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_,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大学之道中的“_”阐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3)我们常说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绸缪,在老子四章里也表达了同样意思的句子是:“_,_ 。”十五(1)在十二章中“_,_” 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

10、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2)小刚在学习历史时,发现人们很少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于是摘抄了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来警醒自己。(3)在古代诗词中,作者常借“菊”的意象来抒发不同的感情,如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_” ,暗示词人的落寞惆怅,饮酒(其五)中的“_”, 却表现了诗人的怡然自得。十六(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_,_”。(2)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即“_”,如果能做到“_”,就不会失败。(3)春江花月

11、夜中的“_,_”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十七(1)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2)大学之道中“_,_”两句从“三纲”出发,表明要想彰明美德于天下,应该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3)老子以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的现象为例,说明解决问题要做到:“_,_。”(4)在十五章中,老子指出“_”才能去旧而更新。十八(1)大学之道中,写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修养品性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的句子是“_,_”。(2)自我夸耀常常只得一时风光,难以维持。老子中的“_,_”正好说明这个道理。(3)有所作为

12、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超过了必要的限度,过于偏执,反而会失败,因而老子说:“_,_。” (4)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的句子是“_,_”。(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_,_”。十九1)论语泰伯中的“_,_”两句,说出了士人和君子肩负着时代使命,责任重大,应严于律己。(2)大学(节选)中说修养品性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接着是“_,_”。(3)老子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谦虚内敛,不要自我夸耀,因为“_,_”。二十1)论语泰伯中的“_,_”两句,说出了士人和君子肩负着时代使命,责任重大,应

13、严于律己。(2)大学(节选)中说修养品性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接着是“_,_”。(3)老子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谦虚内敛,不要自我夸耀,因为“_,_”。附:参考答案一【答案】 (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知至(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二【答案】 (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3)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焉”“弘毅”“伐”“矜”。三【答案】(1)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3)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4)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己”“伐”“矜”“鸿”“惟”。四【答案】 (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3)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 (4)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 (5)(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6)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7)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解析】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弘毅”“慎”“泮”“馔”。五【答案】(1)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4)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六【答案】 (1)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2)天生我材必有用

15、 千金散尽还复来 (3)克己复礼为仁 天下归仁焉 (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解析】易错字词有:“雁”“材”“焉”“壹”。七【答案】 (1)莫使金樽空对月 江畔何人初见月 (2)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3)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4)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八【答案】(1)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九【答案】(1)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3)海上明月共潮生 落月摇情满江树十【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16、十一【答案】(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 (4)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十二【答案】(1)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2)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十三【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就有道而正焉。(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4)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5)与子偕作。十四【答案】(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就有道而正焉 致知在格物 (

17、3)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详解】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暮”“妆”“衰鬓”“斑”“帖”“焉”“未”等。十五【答案】(1)朝闻道,夕死可矣(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满地黄花堆积,采菊东篱下十六【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 (3)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弘毅”“慎”“宛”“甸”“霰”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十七【答案】(1)任重而道远(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3)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4)夫唯不盈十八【答案】(1)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2)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4)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十九【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3)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弘”“致”“伐”“矜”。二十【答案】(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长亭送别【端正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注:资料来自网络,用于教学与学习,感谢老师分享!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