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6544115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三年级 12 月月考语文试卷语文试卷命题教师:考试时间:2023 年 12 月 11 日上午 9:0011:30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材料一:“老”作为诗美概念的价值与日常语境中我们对它的联想不一致。在文学批评中,它包含着内容和风格两方面的含义。从内容方面说,老意味着深于世故。深于世故,通常尤指经历忧患,表现在诗文中即立意妥帖,显出深谙人情世故的练达。龚贤赠剩上人系中诗云:“老僧待死处,古寺号承恩。无地可行脚,儌天且

2、闭门。既知身是幼,羞问舌犹存。向午坐清寂,蒲团松树根。”黄生评:“起得老,结得深。”什么意思呢?因为对方是一位逃禅的遗民,如何在遗民的执着和释子的幻灭之间找到一个沟通和平衡的点非常困难,诗起首以“待死”沟通两者的身份,结尾以蒲团与青松象征两者的操行,取意深稳而浑然无迹,实在可谓起老结深。这里的“老”与其说体现在艺术表现上,还不如说体现在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上。在风格方面,我认为“老”的审美内涵起码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认识。首先,是在整体风格上显现为老健苍劲的色调。老健在感觉印象上表现为一种瘦硬与苍劲之风。瘦硬通常显示为不同寻常的笔力,而苍劲则每每表现于诗境的高远雄浑。清初李浃秋日闲兴写道:“老树鸣

3、风叶,萧萧万壑流。那堪连夜雨,散作满城秋。远杵寒相答,孤鸿迥自愁。升沉看物理,天地一虚舟。”这样的作品让人联想到杜甫晚年的诗境,体气雄浑而绝不流于虚响,确实称得上“声格俱老”!其次,是在技巧上意味着稳妥和成熟,整体风格的无缺陷。稳妥是意味着艺术完成度的概念。凡口语中与稳妥相通的词,在诗文评中亦与老相应,如停当、妥当、安顿、老到,都可以指称技巧意义上的“老”。反之,当诗歌的艺术表现出现局部的不完满时,“老”的否定式就常用来表示遗憾。如纪昀评陆游暖甚去绵衣“谁道江南春有寒”句“有字欠老”。老在修辞上表现为自然平淡的特点。正像人到老年,表情和举止都趋于自然平静,艺术的老境也都显示出自然平淡的气质。苏

4、东坡有所谓极绚烂而归于平淡之说。诗歌中的自然平淡首先意味着朴素的风格,具体到艺术表现,则有结构、章法的质直,又有修辞技巧的平淡。自然平淡的境界,貌似浑然天成,看不出用功之迹,但不是无所用心,乃是精心锤炼的结果。(摘编自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材料二:材料二:在文学史上,给诗人姓前冠以“老”字并不多见,固定冠之以“老”的,千载之下唯杜甫而已。那么,为什么独独以“老”冠杜呢?“老”在杜诗中使用频率极高。在其一千四百余首诗中,“老”以不同的面貌呈现笔端,有时以本字出现,有时以白首、衰年、迟暮等形式出现,合计竟达 530 多处。杜甫为什么如此多地提到老?杜甫的人生理想,是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出的人

5、生理想,其中传统的东西很多,尚老就是其一。中国是尚老的国度,“老”象征着年高圣德、经验丰富、沉着稳健、充满智慧,因此,杜甫天性喜欢老者,在壮游中他说:“脱落小时辈,结交皆老苍”,并在不知不觉中过早“老”化了自己。杜甫频频言老,不仅仅因为尚老、结交老苍,还有着更重要的原因。从大处着眼即是社会时代巨变的影响,一生失志,打击沉重;从细处着眼即是生活的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促成其老。而这两方面关系又是一脉相承的。杜甫生于我国封建社会中前所未有的盛世,但不幸的是在他做好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准备之后,等待他的却是奸人当道、仕途坎坷及社会的剧变。十年困守长安,在天宝十四年他刚得一小官职时,渔阳鼙鼓却动地而来

6、,巨大的动荡带来的是生活的苦辛与心灵的创伤,历尽了人世沧桑,美好的理想被严酷的现实击碎了,大唐帝国在受苦,人民在受苦,杜甫作为敏感的诗人,更是苦中之苦。就是从这时起,他笔下的“老”多了起来。丹纳说过:“苦难使群众伤心,也使艺术家伤心。艺术家既是集体一分子,不能不分担集体的命运”,“他之所以成为艺术家,是因为别人只见到部分,他却见到全体,还抓住它的精神”。读其北征,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的苦难、国家的苦难,看到全体,看到精神!在杜甫的人生经历中,生计始终拖累着他,虽有朋友接济,他还是长期过着漂泊生活。贫穷和疾病缠绕着他,促使他对老异常敏感,并成为他过早衰老的催化剂。所以在诗中,他也往往是老、病一体化:

7、“老病有孤舟”“衰疾谢知音”“拖病江天白首郎”。贫病加剧着生理的衰老,心灵的煎熬加剧着心理的衰老,以致早生华发,但更为突出的是他那沉重的心理负担。杜甫的一生有太多的放心不下,内心超负荷运载着,始终是沉甸甸的。对家人他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邻人他是“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对朋友是“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对人民他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对国家他是“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对一切的操心,也促进了心理的过早衰老。杜甫这种老的特色,给人印象十分深刻。人们提起杜甫,就往往联想到一位贫病交加的老者形象。其实杜甫的“老”中包含着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生阅历、特定的心理趋

8、向赋予的独特韵味,不是随便什么人拈出个“老”字就可学来的。只有杜甫的人生风范、思想情感当得起这个“老”字,冠之以“老”符合其人格特色。“老”是对这一切的极好概括,决不是对其自称的盲从。一个“老”字,既是其人生理想的突出体现,又可提示其诗之风格特色,用之概括杜甫,实乃绝妙好字。(摘 编 自 刘 艺 漫 议“老杜”)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作为诗美概念的“老”,既体现为深于世故,又表现为修辞的平淡、技巧的稳妥成熟和风格的老健苍劲。B杜甫在自己的诗中频繁地使用“老”字,在他的一千四百余首诗中这个字出现了 530多次,体现他的偏爱。C杜甫之所以频频言“老”,有尚老、

9、衰老、贫病交加等多种原因,其中社会时代的巨变是最主要的因素。D杜甫长期过着漂泊生活,贫病缠绕,加之他对家人、朋友、人民和国家无不关心,加剧了他心理的衰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龚贤写出赠剩上人系中 之所以能做到起老结深、取意深稳,与他对赠诗对象剩上人所经忧患的深刻理解是分不开的。B文章用纪昀评陆游诗的例子说明,要想让诗歌呈现出“老”的风格,即使在个别字词上也必须追求技巧上的稳重和成熟。C平淡自然不易得,如果没有经过经过精心锤炼、用心经营,就难以让诗歌形成自然平淡的气质,难以达到艺术的“老境”。D杜甫的“老”包含着特定时代带来的独特韵味,如果没有对人民、国家苦难的

10、关注分担,杜甫的“老”的风格就不会形成。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句最能体现作为诗美概念的“老”的风格的一项是()(3 分)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B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C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D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5结合材料,用文中“老”的观点简析杜甫的登高。(6 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小题,16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雨 夜雨 夜王祥夫雨是冷的,是冬雨,不大,淅淅沥沥的,却不停。地里的庄稼早已经收过了,场里的事也已经做完了,所以人们就没什么事可

11、做了。都快要过新年了,天还下着雨,让人觉着有些扫兴,觉着该找点什么事做做才好。周口店便和六子、周来富、周金、菜刀头出动了。周口店是个漂亮小伙子,皮肤白白的,又是大眼睛,只是笑的时候嘴会张得很大,所以人们就叫他周口店。其实周口店是个很勤快的年轻人,总是在找事做,秋天的时候他去收了一阵胡麻,把胡麻收来再倒手卖给油坊,胡麻收完了,他又去收豆子。卖给豆腐坊。周口店还计划到了天冷时再去收羊毛,收羊毛是个脏活儿,他肯做,就说明他的扎实。他不能不扎实,他的父亲原来是一个木匠,现在已经很老了,什么也不能做了,眼睛有了病,总是红红的、烂烂的。他的母亲是个胖子,动不动就头晕,但还是忙着给人们做衣服挣些钱。周口店和

12、六子他们出动去做什么?他们五个,穿了塑料的雨衣和雨鞋,在雨地里一划拉一划拉地走着,雨下到他们的身上有细密的声音,小村紧靠着一个煤矿,村子里的那条路给来来往往的大车弄得坑坑洼洼不好走。一下了雨就更不好走,周口店他们只好在道边墙根处的稀泥里行走,这就让他们好像排了队,一个跟着一个,一个跟着一个。他们一划拉一划拉地走到村口的道边了。他们到那里做什么?他们是去收过路费,只要是想从村子里过的车,他们都要向他们收些钱,好像这样一来,他们和那些把村子里的路压得都是坑的车的关系就扯平了。他们做这事,原是底气不足的,但他们说做这事原是要保护村子里的道路的,底气便又有了。还有了收费的标准,那就是大车收多少,小车收

13、多少,倒有了公事公办的味道。“干什么去?”有人在道边问了。“劫道!”周口店他们就在雨里一划拉一划拉地来到了靠路边最近的那家饭店,这家饭店是山东人开的,这个山东人原来是下井的,受了伤,天阴了腰就痛,所以就在这里开饭店。外边的雨“沙沙沙沙,沙沙沙沙”地下着,他们一边喝着那一点点酒,一边说着话,他们的耳朵现在都很好使,可以说都已经练出来了,能听得出外边来的是什么车,为了怕从外边来的车一下子冲过去,他们在路边拦了一根杨树杠子,这么一来,真像那么一回事了。正经路卡,都有那么一条杠子。周口店他们喝着酒,忽然,听见外边的动静了。“车来了。”饭店的男主人,那个山东人马上出去又马上进来,说。“大车小车?”周口店

14、说。山东人便又一头出去,只一刻便又回来,水淋淋的。“吉普车。”山东人说。周口店他们都有了些酒气,身上也暖烘烘的,这暖烘烘的感觉让他们不想再出去,再说外边还下着雨,这让他们有些不情愿。车是一跳一跳开过来的,司机怕走岔了路,想要问问路,却看不到人,忽然,前边有了灯光,司机的心里就有几分暖了,想象那不可知的热炕和热茶,就把车停了。“站住!”年轻司机摇下了玻璃,雨从外边一下子扫进来。车上还坐了一个女人,叫小婉。她丈夫去下煤窑了,下煤窑挣得多一些。她呢,就去了县城里的饭店打工。马上就要过年了,她丈夫却不见人影儿。她是来找自己男人的。小婉是主任老婆的一个远房亲戚,年轻司机奉主任命令负责护送女人。小婉和年轻

15、司机下了车。“先下车,下了车再说。”年轻司机小声对小婉说。小婉不知道下了车再说什么,车下的人让他们下车做什么。她有些害怕,雨夜是漆黑的,天边偶有闪电,会吓人一跳。“下车做啥?”小婉说话了,一路上她几乎一句话都没有。“吃饭,吃了饭再说。”年轻司机和小婉进到饭店里了,山东人把帘子打起来,帘子再放下来的时候,冬雨就给关在了外边,屋子里的热气和气味让年轻司机和小婉一下子感到了生活的气息。“下两碗面。”小婉站起来,一头扎进里屋去了,年轻司机也跟了进去,进去才一会儿,山东人就从里边慌慌张张地出来了,神情有些异样,他一说话,周口店和六子他们都愣住了,张大了嘴,也都站了起来。“找那个人来了。”山东人朝外指指,

16、小声说,“西边矿上埋的那个人。”“是他女人?”六子说。“那肯定。”山东人说,看着周口店。周口店不说话了,他觉得有什么从心里涌上来了,一下子就涌上来了。下着雨,来了这样的车,又来了这样一个女人。这样的晚上,西边地里埋的那个人,那个人他认识,和自己一起下过井。周口店站起来,把手抬起来,在身上摸,他身上有二十块钱,他又让六子在自己身上找找,六子身上有十块。二十块加十块就是三十块。周口店把身子探出去,外边的雨还很大。“咱们走。”周口店对他的弟兄们说。“还早呢。”六子说。“走!”周口店说,像是突然生了气。周口店是最后一个走的,他把那三十块钱塞给了山东人。“别收他们的钱。”他对山东人说。“两碗面用不了这些

17、。”山东人说。“你看着再给他们来点什么。”周口店说。“还能用你的!”山东人说。山东人看着外边,看着从屋里出去的周口店。雨下得更大了,不知道周口店他们做什么去了,应该是回家去了?但山东人知道,西边埋在地里的那个人是永远也回不了家了。“给炒个鸡蛋!”山东人对里屋自己女人说。“下这么大雨,应该吃个炒鸡蛋。”山东人又自言自语说了一句。“还有什么呢?”山东人问自己,“是不是还有点儿猪头肉?”“对,还有点儿猪头肉。”山东人又说。(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在一开始将故事背景设置在年关将近阖家团圆的时节,为下文小婉来煤矿寻找仍未归家的丈夫做了铺垫。B

18、“底气便又有了”,表现了周口店等人对煤矿的态度,他们认为劫道只是在惩罚煤矿,是朴素的劫富心理。C“又来了这样一个女人”,语句平静却震撼,揭示了小婉男人的遭遇是此地煤矿失事导致工人死亡的一个缩影。D雨势经历了不大到夹杂着闪电再到最后下的更大了这一过程,深度契合了主人公周口店复杂矛盾的心路历程。7关于文中几处划线句子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处,山东人为周口店等人通风报信,说明他认可这种行为,也想加入他们。B处,表现出小婉在文中话语稀少,可以想见她寻人时的焦急心理和低沉情绪。C处,周口店生气地让六子“走”与上文回答“劫道”时的内心状态形成对比。D处,山东人的自我回答“对,还有点

19、儿猪头肉”,揭示了他善良的内心世界。8小说通过“人性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的复杂性,点亮底层世界的灯火。请结合文中周口店这一人物简要分析。(4 分)9王祥夫将其创作形容为“曾经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结合这句话谈谈你对本篇小说的理解。(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材料一: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

20、所不及者,天道也。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

21、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节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材料二:材料二: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圈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

22、不谏,智士不谋也。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 分)故 A 秦之盛也 B 繁法 C 严刑 D 而天下震 E 及 F 其 G 衰也 H 百姓 I 怨 J 而 K 海内 L 叛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岂其虑之未周与”中的“周”,与离骚“竞周容以为度”中的“周”意思相同

23、。B.“而灭诸侯,一天下”的“一”与兰亭集序“一死生为虚诞”中的“一”意思不同。C.“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中的“卒”,与鸿门宴中的“旦日飨士卒”中的“卒”意思不同。D.“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的“师”,与师说中的“圣人无常师”的“师”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开篇指出筹划国家大事之人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这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也有所提及。B.材料一列举了秦、汉、唐等历代君主的事例,指出他们没有吸取前代君王失败的教训。C.材料二中秦王、二世刚愎自用,暴虐天下,忌讳繁多,士人言未尽而身死,不敢竭忠尽智指出过失。D.材料二中比较了秦国强盛时期和衰弱时期

24、的不同表现,阐明了秦国不察纳谏言导致亡国的道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2)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14.两则材料都在论述使国家安定的治国之道,具体有哪些方法?请概述。(3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刘过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

25、不似,少年游。注 刘过,南宋爱国词人,号龙洲道人,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收复中原大计,但不被重用。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登临诗即诗人登高临远时所感所吟的诗。南宋词人刘过的这首唐多令,以忧伤的笔调道出了二十年的人生际遇与感慨,抒发了二十年间词人的情感变化。B上阕开头,词人描绘了江边凄清的秋色:衰败的芦叶落满沙洲,沙滩浅流寂寞凄寒。把萧瑟、寥落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C“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三句,“柳”与“留”谐音,柳下泊船是美好的愿望,寓意词人舍舟上岸,结束飘零的生活安放困顿的身心,静享安稳的时日。D结尾三句对于此时的词人来说,所有关于青春的美好回忆都

26、会在瞬间破碎。即使与好友重逢,即使同当年一样登临高楼,饮酒赋诗,当年的那种感觉再也找不回来了。16明代李攀龙说“旧江山浑是新愁,读之下泪。”“旧江山浑是新愁”一句为何有使人“下泪”的艺术感染力?请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你的理解。(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人生的价值可以体现为论语泰伯中“,”的责任担当,也可以体现为屈原列传中“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的高洁自持。(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选才纳言观点,与论语卫灵公中“君子不以人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的观点相似。(3)张

27、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月入户中,牵扰思妇心神,“,”两句中,思妇的两个动作虽是徒劳却富有深情,生动地表现出其内心的惆怅和对离人的思念。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小题,10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题。斯洛伐克女作家黑山说:“我读过很多中国诗歌,但曹雪芹的诗,尤其是女性诗歌首屈一指。然而,翻译这些诗却是最难的,不仅要传达诗意、体现诗韵,我还要考虑情节的需要,比如在海棠诗社 中,黛玉的诗往往是公认最好的,宝玉的则逊色一些,所以我也需要在翻译中体现这种差距让黛玉的诗达到拜伦或普希金的水平,而宝玉

28、的就一般般。”黑山表示:“红楼梦 是散文和诗的交响曲,虽然翻译诗很难,但事实上,我非常享受翻译的过程,当我把所有的诗都翻译完时,甚至有一种_的感觉。”解决了对一般情节和诗的翻译,对于外国读者来说,红楼梦 中依然存在大量易被遗漏或不易被理解的内容,比如复杂的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中外文中对于“叔叔”“舅舅”等表述上的差异,“甄士隐”“贾雨村”等带有的“谐音梗”人名背后的隐喻,“宝玉”“黛玉”“宝钗”的名字本身所代表的“物件”及美感在变成“拼音”后的流失,还有大量中国历史文化典故,不一而足针对这些情况,黑山专门在书后附上了“家谱”和“名词解释”,以辅助阅读。通过以上这些做法,黑山近乎完整地传达了书中所

29、有的“文化意象”,也近乎完美地克服了“不可译性”。18.对填入横线中的成语,你认为“如释重负”和“怅然若失”哪个更符合文段情境?为什么?(4 分)19黑山认为翻译红楼梦 中的一些诗歌时“不仅要传达诗意、体现诗韵,我还要考虑情节的需要”。请以红楼梦 第三十八回黛玉咏菊 为例,简要分析其是如何体现黑山翻译时的三个关注点的。(6 分)咏菊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0 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老

30、者天天要过来看天赐两三次,若遇上天赐正睡觉,他便细细看他的闭成缝儿的眼,微张着的小嘴,与一动一动的脑门,而后自己无声的笑一阵。若赶上娃娃醒着,他把圆脸低下去低声的不定说些什么,反正一句有意思的也没有:“小人!小伙计!吃饱了?睡忽忽了?还不会叫爸呀?真有你的!看这小眼,哟,哟,笑了!”天赐果然是笑了,那种无声而微一裂嘴的笑。牛老者把这个报告给太太。太太心里微酸。纪妈已报告过,她不信;现在老伴儿又来这么说,分明他和奶妈联了盟,他是给纪妈帮忙助威!老太太自己没有看见娃娃笑,谁说也不能算数。“啊,我怎么没看见呢?”太太那对小深眼象俩小井,很有把老伴儿淹死的意思。“少上纪妈屋里去,老了老了的,还这么杓杓

31、颠颠的!”太太的酸意和真正山西醋一样,越老越有劲。自然,太太不是没有眼睛,不晓得纪妈的吸引力是很弱。不过,她得这么防备一下。看着该杀的,哪怕是个无害的绿虫儿呢,趁早下手。况且纪妈到底是个女人呀!老头儿听出点意思来,一时想不出回答什么,笑了笑,擦了擦圆脸,啊了两声,看了看天花板,带着圆肚子摇了出去。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天天、细细、娃娃”,说说它们和“天、细、娃”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3 分)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 分)2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如改成:“太太的酸意越老越有劲。”语义基本相同

32、,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 分)四、写作(60 分)四、写作(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从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可事实上,凭借自律而脱颖而出的人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人的成功往往还需要亲人、老师、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劝诫阻止,也少不了伦理、纪律、法规等的管制约束。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高三年级高三年级 1212 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月月考

33、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1.A(B“老”这个字出现了 530 多次”错,原文是“老以不同的面貌呈现笔端,有时以本字出现,有时以白首、衰年、迟暮等形式出现,合计竟达 530 多处”。C“最主要”错误,原文“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眼。而这两方面关系又是一脉相承的。”D“加剧了他心理的衰老”错,原文是“贫病加剧生理的衰老,心理的煎熬加剧心理的衰老”。2.D(“就不会形成”错,“对人民、国家苦难的关注分担”只是原因之一)3.C4.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文章开篇提出作为美学概念“老”的含义,然后从内容和风格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论点明晰,结构清晰严谨。论证方法多样。材料一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

34、证方法,论证有力。论证语言准确严谨,如“通常”“尤指”“与其说还不如说”等词句用语严谨。(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得 4 分)5.从内容上来说,登高 是杜甫饱经磨难后的老成之作,诗中描述的漂泊、老病、贫穷无不体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从风格上来说,登高 整体色调老健苍老,技巧上稳妥和成熟,少用修辞,语言凝炼精警又富于变化,浑然天成。从杜甫的思想情感和人生理想上看,登高 所呈现的身世之悲、忧国忧民的情操当得起“老”,冠之以“老”十分恰切。(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得 6 分)6.B【解析】“只是在惩罚煤矿”说法绝对。从文中“只要是想从村子里过的车,他们都要向他们收些钱”一语可知,周口店等

35、人将路的不平归咎于所有路过的车辆。故选 B。7.A【解析】A“他认可这种行为,也想加入他们”错误。从后文得知女人身份的“慌慌张张”以及拒收周口店递过来的三十块钱等细节,可以看出山东人是善良且具有同情心的。故选 A 8.周口店,勤劳踏实,父母年老多病,他体恤父母的艰辛,力所能及地为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体现他人性良知中的“善”;他同时也有贪财的本性,不惜走上违法犯罪的劫道之路,体现他人性欲望中的“恶”;他最后明白寻人者身份,并想替小婉垫付饭钱,又体现出他同情弱者和善良纯真。周口店是底层百姓的缩影,他具有艰难的生存困境,他既是受难者,也是作恶者,体现了他的复杂性。(答案中只要扣住“人性”中的“善

36、”“恶”结合文本事例作答,均可得 6 分。只分析了人物性格,没有扣住善恶,可得 3 分。)9.“曾经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此句理解为:他的创作有秋日的肃杀之气,多以批判揭露坏现象为主,笔锋犀利;同时还以温暖的笔触反映现实,彰显人间春天的“温暖”。环境上,冬夜连绵的阴雨给人以冰凉的触感,而小店内生活化的景象却温馨和暖。情节上,文章先写先周口店等人雨夜劫道,后情节突转,周口店放弃劫道帮助女人,这种抑扬的情节安排体现出由“秋肃”到“春温”的转变。人物塑造上,周口店人性的阴暗中仍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辉,如秋日肃杀中饱含春日温暖。主旨上,小说既通过表现煤矿失事事件展现底层人的生存现状,揭露社会问题,

37、又从中挖掘人性的向善、互助,突出世间温情的一面。(为必答点,其他四点答出两点即可得 6 分)10.BEH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峻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故秦之盛也”,“也”,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开,即 B 处;“及其衰也”,等到它衰弱的时候,此句作后句的状语,“也”,句末语气词,故此句前后断开,即 EH 处。故在 BEH 三处断开。11.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A.“意思相同”错误。周到;合,迎合。句意: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争相着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为法度。B.正确。统一;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38、。句意: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C.正确。最终;士兵。句意:哪料想子孙后代最终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明天犒劳士兵。D.正确。借鉴;老师。句意: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故选 A。1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指出他们没有吸取前代君王失败的教训”错误。灭亡是因为智力谋划的只能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故选 B13.(1)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考虑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2)即使非常愚笨不贤良足够使国家灭亡的,但是上

39、天最终不忍心立即使其国家灭亡。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1)“虑”,筹划考虑;“图”,考虑、谋划;“易”,容易;“备”,防范;(2)“肖”,才能;“亡”,使动用法,使灭亡;“遽”,立即。14.深虑平时容易疏忽的事件,防范灾祸的发生。以民为本,用诚心、大德教化百姓。虚心纳谏,闻过则改。以前人为鉴,并与时事相结合。【参考译文】材料一: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

40、天道的安排呀!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封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然而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

41、之外。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政治手段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

42、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立即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材料二: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年幼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

43、言,智士不敢出主意。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峻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上古的历史,来验证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审度谋略和形势是否适宜,做到取舍有序,根据时事而变化,所以历时长久而使国家安定。15.C【解析】C.“柳下泊船是美好的愿望,寓意词人舍舟上岸,结束飘零的生活安放困顿的身心,静享安稳的时日”理解错误,柳下泊船本是美好的愿望,可是昔日的繁华早已成为过眼云烟,词人在美好的愿望与现实之间找不到平衡的立足点,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尽早结束与故友的重逢,继续踏上他的漂泊的旅程。16.“

44、浑是”极言愁绪之多,分量之重。“系船犹未稳”是漂泊之愁,“故人今在否”是故人离散之愁,“旧江山”暗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愁。“旧江山”与“新愁”,一旧一新形成鲜明的对比,道出了词人新愁旧恨交织的复杂心境。江山有形,而愁绪无形,化虚为实,使愁绪更加形象、感人。17.(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3)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18“怅然若失”。(1 分)理由:因为前文尽管说翻译红楼梦中的诗歌很难,但是作者非常享受这个过程。“怅然若失”体现出的是作者在翻译完毕后的意犹未尽、惆怅失落的感觉,而“如释重负”则是把翻译过程看作一种负担,不符合语境。(3 分)19传达诗意

45、。此诗不仅赞美了菊花高傲的风格,也写出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经常触景生情发于章句的特点,还传达出了林黛玉不与世俗妥协的心声。体现诗韵。诗歌四联八句,韵脚整齐,颇具音韵意境之美。情节需要。“题素怨”“诉秋心”,既表现了黛玉的悲剧气质,也暗示了她后来“眼泪还债”的归宿,暗合情节需要。(每点 2 分,言之成理即可)20“天”表示时间,重叠后表示每天,频率增加了;“细”表示仔细,重叠后表示更加仔细;“娃”表示小孩,重叠后表示更小,是婴儿,流露出喜爱之意。【解析】此题辨析单音节词与其重叠形式语意上的区别,“天”是名词,表示一天,“天天”是副词,表示每天。“细”与“细细”都有“仔细”之意,“细细”更能突出仔细的

46、程度。“娃”多指小孩,“娃娃”常指婴儿,突出喜爱之意。21第处: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语句,照应了“反正一句有意思的也没有”;凸显了老头儿对娃娃的喜爱之情。第处:逗号让画线处成为四个独立短句,对四个动作起到强调作用;逗号标示的停顿,使四个动作不再具有流畅性,表现了老头儿“一时想不出回答什么”的尴尬。【解析】标点标示停顿,也可以增强语句的表现力。文中划线处停顿都是逗号,第处“看这小眼”“哟”“哟”是老头儿撩拨娃娃时的语言时,互不关联的三个独立语,的确是“反正一句有意思的也没有”,但能充分体现老头儿晚来得子的喜悦之情。第处“笑了笑”“擦了擦圆脸”“啊了两声”“看了看天花板”,这四个动作是老头儿为

47、遮掩“听出点意思来,一时想不出回答什么”时的下意识动作,用逗号断开,可以表现老头儿当时的尴尬。22原句用了“和一样”的格式,将“太太的酸意”和“山西醋”相比,让人在联想和想象中去感受“太太的酸意”,使得“太太的酸意”变得具体可感。【解析】题干要求分析原句与改句之间表达效果方面的差异,首先就要找出原句与改句形式上的差异,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原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考生可以据此分析其独到的表达效果,即可形成答案。23参考立意:借助他律,学会自律;自律是基础,他律是保障;自律重要,他律也不可或缺;自律与他律相辅相成,可以助人成功;学会自律,接受他律,成就不凡人生。【解析】作文题由材料、提示语、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是名人名言,强调了“自律”的重要性;第二句话讲的是“他律”,阐明了“他律”对人生的意义和重要性。也就是说,材料涉及“自律”和“他律”两个概念,但从第二句话中的“可事实上,凭借自律而脱颖而出的人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人的成功往往还需要”可知,立意行文就不能只写其一,而应该抓住二者的关系。至于“自律”和“他律”的关系,第二句话中的“还需要”“也少不了”已经做出了暗示。考生据此立意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