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pptx(29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v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时期:从远古至先秦成果:中国文化基本规模的形成表现:中国自具特色的表现:中国自具特色的生活理想生活理想、社会观社会观念念 及及思想法则思想法则等的形成,并且形成了相当稳等的形成,并且形成了相当稳定的观念体系定的观念体系v一、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1、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始于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终于终于距今4000年左右。彩陶几何纹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4cm,口径37.4cm。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农业1、黄河中下游、辽
2、河和海河流域等地,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2、长江中下游、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3、岭南地区:渔猎采集经济,很早就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饲养猪、狗,以后陆续养水牛和羊。v新石器时代从时间上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v仰韶文化:新时期中期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以彩陶文化著名。陶器白衣彩陶钵以泥质红陶做成两壶并连状。连腹处有一圆孔相通,两壶体近于橄榄形,通体施红衣绘黑彩平行线条纹。仰韶文化类型,1972年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出土。(来源:河南
3、博物院)仰韶文化彩陶花瓣纹盆,1956年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故宫博物院藏,该器纹理优美,线条简洁流畅,是庙底沟类型的主要特征。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的珍宝。(国家博物馆供图)舞蹈的萌芽和形成时间,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洪荒时期,远古先民为了生存和发展,为欢庆胜利、丰收而歌舞,为崇拜自然和先祖以歌舞相祭而祈福,v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为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以黑陶文化最为著名龙山黑陶盉蛋壳黑陶杯是山东龙山文化的标志性陶器,也是我国古代制陶艺术的巅峰之作。这类器物超薄的器壁如同蛋壳一般
4、,因此素有“蛋壳黑陶”的美称。“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黑陶罐v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果。石器农具远古人类磨制石器这件简朴的石磨盘和石碾棒,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距今7000多年的裴李岗先民创造。郑州新郑西北7.5公里的裴里岗发现的。考古学家考证,这是用来加工谷物的。v制陶技术经历过贴塑、泥条盘筑、慢轮加工、快轮子加工等几个大阶段。人形贴塑彩陶壶这件彩陶壶不是单纯地塑造人体,而是将人形贴塑于壶上,可能具有更加复杂的意义。v泥条盘筑:陶器成型的一种原始方法。制作时先把泥料搓成长条,然后按器型的要求从下向上盘筑成型,再用手或简单的工具将里外修饰抹平,使之成器。
5、慢轮制陶慢轮制陶v2、多元文化的发生有学者依据文献记载把上古文化划分为炎黄、东夷、苗蛮三大区域。其实这三大区域也是融合之后的结果,中国文化的发生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发生,不限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在这两大流域之外也有中国文化的发生基础。1、下列各项,哪些不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之一()A、甲骨文B、农业C、制陶D、石器的磨制与穿孔2、从远古到先秦这一漫长时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规模和相当稳定的观念体系,其主要表现是()A、生活理想B、社会观念C、思想法则D、心理素质、E、观念体系考点连接3、新石器文化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这三大时期是()A、山顶洞文化时期B、仰
6、韶文化以前时期C、仰韶文化时期D、龙山文化时期E、上古文化时期4、新石器时代的制陶技贴塑一术经历过的重要阶段有()A、贴塑B、泥条盘筑C、慢轮加工、D、快轮加工4、依据文献记载,学者把上古文化划分为三大区域,这面那些不是这三大区域()A、炎黄B、氐羌C、苗蛮D、百越E、东夷v二、传说时代的文化探索1、三皇五帝“三皇三皇”的称谓仅是一种传说。在史料上的的称谓仅是一种传说。在史料上的传述和在民间的传说多种多样(至少有七种)传述和在民间的传说多种多样(至少有七种),其中最为流行的当属,其中最为流行的当属史记史记中所载的李中所载的李斯之说:即三皇为斯之说:即三皇为“天皇天皇”、“地皇地皇”、“泰皇泰皇
7、”和古微书中记载的三皇和古微书中记载的三皇“伏羲伏羲”、“神农神农”、“黄帝黄帝”。伏羲传说中“伏羲氏”教会人们渔猎,所以伏羲又叫“庖牺氏”(庖牺音pox,疱是厨房,牺是牲口的意思)。神农尝百草,给人治病,发现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还发现了茶v五帝有相当的确定性,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指黄帝、颛顼、高辛、尧、舜。山西襄汾是传说中尧舜的都城平阳,发掘出了距今4000多年的古城遗址,对证明尧舜传说的真实性非常有利。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前(前2697-前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
8、,因改姓姬,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居五帝之首。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有黄帝内经传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有黄帝内经传世。颛顼,颛
9、顼,“五帝五帝”之一,之一,号高阳氏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居于帝丘。十岁佐少昊十岁佐少昊,十二岁而冠,十二岁而冠,二十登帝位,二十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在位七十八年。v颛顼帝本姓姬,号高阳氏,是轩辕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的母亲女枢因感“瑶光”而在若水(今四川省渡口一带)生下他,在穷桑长大,他幼年曾去叔父的“少昊之国”游玩,10岁时就帮助治理国政。20岁时当了首领。在位78年,寿98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v名喾(一名夋),号高辛氏,名喾(一名夋),号高辛氏,v是黄帝曾孙,玄嚣孙子,是黄帝曾孙
10、,玄嚣孙子,v父亲叫蟜(父亲叫蟜(jio)极,极,v颛顼是他的堂房伯父。颛顼是他的堂房伯父。v 传说,传说,“生而神灵,自言其名生而神灵,自言其名”v帝喾有几个儿子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有名帝喾有几个儿子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他的元妃姜原生了弃(即后稷)。弃是的。他的元妃姜原生了弃(即后稷)。弃是周的始祖。次妃简狄生了契。契是商的祖先。周的始祖。次妃简狄生了契。契是商的祖先。次妃庆都生了尧。尧是历史上有名的圣贤之次妃庆都生了尧。尧是历史上有名的圣贤之君、五帝之一。次妃常仪生了挚。挚继承了君、五帝之一。次妃常仪生了挚。挚继承了喾的帝位,九年后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禅让给帝尧。给帝尧。v相传舜的家世
11、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v2、颛顼:绝地天通v什么叫“绝地天通?什么叫“
12、地天通”?”v地天通是说人可以、能够与天地相沟通。黄帝统治时代,民神杂糅,神可以自由的上天下地,而人也可以通过天梯【即昆仑山,黄帝所造】往来于天地之间。蚩尤【带领众神和山精水怪与黄帝作对】之乱后,又殃及地上生民,使得人间强者凌弱,众者暴寡,酷刑泛滥,杀戮不止。v颛顼”【zhunx】对天地间的秩序进行一次大整顿v他命“重”【颛顼帝的孙子】两手托天,奋力上举;令“黎”【颛顼帝的孙子】两手按地,尽力下压。于是,天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以至于除了昆仑天梯,天地间的通道都被隔断。颛顼还命令“重”和“黎”分别掌管天上众神事务及地上神和人的事务。此后,天地间神人不经“重”“黎”许可便不能够随便上天下地了!3
13、、乃命羲和敬顺昊天:传说尧曾派羲和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意义:“德莫大于承天之序”,有敬天的宗教成分,包含的是把握农时的努力。4、敬授民时: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照时节的序列来敬奉上天的,日月星辰运动中的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人们的恐慌,然而正是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的实践活动。人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的是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v1、中国古代传说中尧舜的都城平阳,是在今天的()vA、陕西黄陵B、河南登封vC、山西襄汾D、河南濮阳v2、“羲和敬顺昊天”这件事,最初记载在()vA、史记B
14、、左传C、国语D、尚书考点连接三、夏、商、西周:群族代兴历史的结束与统一文明进程的开始v1、尚忠的夏文化夏是我国的第一代王朝,时间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历时近五百年。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址,是认识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二里头文化v二里头文化分布于豫西晋南。遗址中发掘出青铜器,玉器等礼器、祭器,还有大型宫殿的遗址;此外还发现了少量非正常死亡的乱葬坑,可能是战争俘虏,这些都显示着夏已经初步进入国家阶段。v夏代,开始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那就是战争征服。v对敌人采取剿绝其命的政策。强大族群对弱小族群赤裸的战争关系,始于夏、盛于商、终于西周v夏文化特征:v礼记表记“夏
15、道遵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遵命”、“近人”而“远鬼神”即所谓的夏尚忠。v大禹治水v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说:“河南登封告城镇王城岗,据说是禹都阳城所在。”v忠恕v2、商文化的宗教特征商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以盘庚盘庚迁都殷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盘庚迁殷后,在河南北部安阳平原建立起政治中心,从此迅速强大。在武丁武丁时期达到最盛。考古发现其势力范围东到大海,西到陕甘,北到冀北辽西,南到洞庭、鄱阳湖一带。v商文化的特征:v礼记表记“殷民尊神,率民以事鬼,先鬼而后礼。”v甲骨文显示,殷人生活几乎无事不卜v巫师在商朝政治中有崇高的地位。v自五帝时期以来,
16、宗教崇拜大体有超自然神、天地超自然神、天地神祗、和祖先神神祗、和祖先神三大分野。殷商人全盘接受。v祖先神祖先神是殷人祈祷的主要对象。考点连接v1、认识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是考古发掘出来的()v、庙底沟文化遗址B、大汶口文化遗址vC、二里头文化遗址D、卡约文化遗址v2、宋镇豪在夏商社会生活史中说“河南登封告成镇王城岗城址”,据说是禹都所在地()vA、平阳B、阳城C、帝丘D、龙山v3、从夏朝开始,形成了族群相处的新的关系模式()vA、礼仪定邦B、战争征服vC、宗教传播D、王位禅让v4、在我国治理自然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vA、唐尧B、虞舜C、夏禹D商汤v5、商朝的鼎盛时期是()vA、太甲时
17、期B、武丁时期C、祖辛时期vD、盘庚时期v6、殷人好鬼,他们祭祀的主要对象是()A、自然神B、超自然神C、祖先神D、天地神祗7、在五帝时期,宗教崇拜大体有()A、超自然神B、自然神C、天地神祗D、祖先神v西周: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v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灭掉商纣王。v(1)分封制与统一化的文明进程v西周建立后,为巩固政权,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戚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v诸侯国中周室同姓为多,异姓较少,主要的封国有鲁、卫、晋、齐鲁、卫、晋、齐等。v周朝还把部分商人后代封到宋国,把夏朝的后人封到杞国,称“二王之后二王之后”。v分封制的意义(P4243页)
18、v其一、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其他异族的生存权利,不像夏朝那样对其他部族采取野蛮的剿绝政策。二是采取一种更加柔和的、更加宽容的方式,削弱他族的力量。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允许商人经商,消除了民族仇恨,稳定了社会。v其二、分封是一种弹性制度,与后代王权专制有着重大区别。v其三、激发了各诸侯国的创造力。v(2)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v周人重视农业,其特征是赋予农业政道的含义。v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农耕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v可是,重视农业即意味着对商业、手工业的排斥。v1、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国中周室同姓为多,异姓较少,主要的封国有()v
19、A、鲁B、卫C、晋D、齐考点连接v四、春秋战国: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v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雒(lu)邑,东周开始。v以公元前476年为界,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v1、百家争鸣v背景:其一,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于争夺周室失落的王权。这就引发了各国在君主主持下的变法,以及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大思考,大争论。v其二,民力大发展。各国为强权竞争,有意刺激本国经济,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大增,为民间的农业、商业、手工业、工矿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隙、机会和条件。由此激发出的思想意识,也是“百家争鸣”极其宝贵的部分。据汉代学者总结,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有所谓的“九流十家”之说。但重要的有儒
20、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刑名家等派别1、儒家v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v思想核心是“仁”、“礼”v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v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仲弓问仁。仲弓问仁。子曰: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论语颜渊)颜渊)v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21、。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v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v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论语颜渊)颜渊)v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v“人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雍也)v仁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肯努力寻求,就可以求得,并且这种求是反求诸身,v“为仁由己,而由
22、人乎哉?”(论语颜渊)v礼v什么是周礼?v一般公认,它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v周礼作为一个外在的规范来规定统治者内部的各级秩序,它已不完全单纯属于原始的巫术礼仪范畴,而是更加系统地与政治秩序有关,它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内在权利的外在表现,从而更加直观、清晰地显示等级地位,约束人们各安其分,各司其职,各守其责,而不逾越等级秩序,从而实现天下大治的政治目的。v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v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v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v孟子的仁政v提出制民之产
23、v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的勇敢而光辉的思想v(1)“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v(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v(3)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24、。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v(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v儒家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v中庸、孟子和大学v中庸: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v在中庸里,儒家用“为物不贰,生物不测”将天地万物描述成一种生生之道。v孟子如何能在道德上与天地合一,认为人性是本善的,人人皆可成尧舜。v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v“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
25、而后天下平。”2、道家v(1)老子v道德经五千言,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v人生观上,“清虚自守,卑弱自持”v政治上:“无为而无不为”v“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仁顺自然)v“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柔弱守下)v“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十一章)“无之用”v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混乱,有忠臣。v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
26、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道德经第二章)v庄子哲学重个体解放,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地生存在世界中。这种解放是主观形态的解放,他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在主观上强调摆脱矛盾。v摆脱矛盾的方法是“齐物”。v庄周梦蝶v庄周梦蝶v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v子非鱼安知鱼之乐v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
27、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v3、法家v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v前期代表人物是齐国的管仲管仲、魏国的李悝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吴起、商鞅。v他们试图对宗法社会的旧结构、及礼法习俗有所革除,目的是富国强兵。v据商君书及管子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尚公义”,即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来治理国家。v但是,商鞅变法,只做到了下约民,坚持上约君主,使他遭受车裂肢解之灾。v商鞅变法虽然暂时使秦富强起来,可是,法家的政治理想只是部分的实现了,而更有意义上约君的部分被抛弃掉了。v后期法家:代表人
28、物韩非子,他把商鞅商鞅的的“法法”、申不害的、申不害的“术术”、慎到的、慎到的“势势”结合在一起,发展成为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v法家畸形发展,对民众严刑峻法,“以杀去杀,以刑去刑。”v3、墨家(私营劳动阶层的代言人)v核心思想“兼爱兼爱”、“尚同尚同”、“节用节用”、“非乐非乐”v兼爱,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即不分亲疏远近地互爱互利。v尚同,是说治理天下要统一社会意志,其前提是“尚贤”,要求“选贤者”为“天子”v节用,就是节省财用v非乐,反对统治者过分享乐v4、阴阳家(阴阳五行说)v战国时期邹衍为代表。v汉书艺文志说:“阴阳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29、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v五行相生相克。v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v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阴阳五行说的来源:河图洛书v河图: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南朱雀北玄武水木火金v洛书: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v五德终始
30、说:“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v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皇朝兴衰作解释。认为虞(舜)、夏、殷、周的历史是一个胜负转化的发展过程。它按照土、木、金、火、水依次相胜而具有阶段性,历史就是这样循环往复而具有周期性。v后来,皇朝的最高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当中所谓“承运”就是意味着五德终始说的“德”运。v汉代,董仲舒用它来解释春秋,建立了“天人感应”说。v刑名家又称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惠施有所谓的离坚白、合同异白马非马v这天,正巧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v关吏说,“你人
31、可入关,但马不能”。v公孙龙辩道:“白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v关吏说:“白马是马”。v公孙龙说:“我公孙龙是龙吗?”v关吏一愣,但仍坚持说:“按照规定只要是赵国的马就不能入关,管你是白马还是黑马。”v公孙龙微微一笑,道:“马是指名称而言,白是指颜色而说,名称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白马这个概念,分开来就是白和马或马和白,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说你要马,给黄马、黑马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马,给黑马、给黄马就不可以,由此证明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所以说白马非马。”v关吏越听越迷糊,被公孙龙这套高谈阔论搞得晕头转向,被侃晕了,不知该如何对答,无奈只好让公孙龙骑白马过关。于是公孙龙的白马论名噪一时。1、兼
32、爱、尚同、节用、非乐事诸子百家中哪家的思想核心()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先秦百家争鸣中,主张超然物外的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3、“上约君,下约君”,“以杀去杀,以刑去刑”是先秦诸子中哪家的理论主张()A、儒家B、法家C、阴阳家D、纵横家4、法家在先秦分前后两期,后期的法家集大成人物是()A、商鞅B、吴起C、李悝D、韩非子考点连接v5、称作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对后世文化发生过深刻影响的是()A、西周统一文化历程时B、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C、秦汉统一王朝文化演进时D、唐宋中国文化鼎盛时6、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儒、道、法三家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墨子C、老子D、韩非
33、子E、邹衍7、春秋战国诸子的思想核心是()A、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仁政”思想B、庄子哲学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C、墨家创始人墨翟提倡“兼爱”D、阴阳家主张五行相生相克E、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v8、在先秦,法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代表人物是()A、管仲B、李悝C、吴起D、商鞅。E韩非子v9、韩非子,主要把哪些人的理论结合在一起,最后发展成为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的()A、孔子的“仁”B、商鞅的“法”C、申不害的“术”D、慎到的“势”E、老子的“无为”11、儒家论述有关人生理想的内容,主要是在()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E、春秋12、先秦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即建立普遍
34、的法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来治理国家。记载这种理论的书有()A、商君书B、管子C、墨子D、韩非子E、春秋第二节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v一、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同步发展v1、经略南方v(1)秦朝v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并建都咸阳,成为中国封建王朝中第一个皇帝。v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南下百越。疆域迅速扩张,全盛时期的疆域西部已达到今甘肃、西部已达到今甘肃、四川;西南到云南、广西;北到阴山四川;西南到云南、广西;北到阴山。v在政治上,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没有再用分封制,而是采纳了丞相李斯李斯的建议,确立了郡县制,最初设三十六郡,后来增至四十
35、六个。v灵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距离桂林约90公里。v灵渠,一条秦朝时候开凿的运河,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也是世界上古老的运河之一,它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更有一种说法“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2217年,仍然发挥着功用。v灵渠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沟通了漓江和湘江,使长江与珠江得以通航。自秦代至民国两千余年来,成了岭南和中原唯一交通孔道。v(2)两汉v(1)对西南夷的治理v两汉时期,汉武帝先后派唐蒙、司马相如、张骞三次通使西南夷。v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遣唐蒙出使夜郎,招抚夜郎侯多同,在其地置犍为郡。v接着又命司马相如招抚邛
36、(qing)、筰(zu),在其地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郡。v元狩元年(前122),张骞自大夏归国,建议重开西南夷路,但未能成功,南夷叛乱。v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平南夷,在其地置牂(zng)柯郡(今贵州大部及云南东部)。夜郎侯迎降,武帝封他为夜郎王。v于是西南诸夷皆争求内属。武帝以邛(qing)都为越嶲(gu)郡(今四川西昌地区、云南丽江、楚雄北部),以筰都为沈黎郡(今四川汉源一带),以冉駹(mng)为汶山郡(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区一带),以白马为武都郡(今甘肃武都一带)。v元封二年(前109年),汉又出兵伐滇,滇降,以其地为益州郡(今云南晋宁晋城);同时赐滇王王印,使治其部族。v东汉明帝时期
37、,在益州西部哀牢夷人居住的地区,设立哀牢,博南两县属永昌郡。v(2)对东南夷的开发v刘邦把闽越首领无诸封到东冶金(今福建闽侯)做闽越王;把东瓯首领摇封到东瓯(今浙江温州)做东海王。v赵佗割据南海、桂林、象郡,自立为王,建立了南越国。南越国在汉初一直与汉保持关市贸易,南方的犀、象、玳瑁、珠、银、铜、布,中原的铁器耕畜等物互相交往。v武帝灭越,设立儋(dn)耳、珠崖、南海等九郡。v2、对匈奴的战争及其开通西域v(1)秦朝v秦始皇32年(前215)秦皇派蒙恬北击匈奴,扫清了阴山以南的匈奴势力。v秦皇在河南之地设立郡县,移民三万垦荒守边。同时修筑长城。v秦长城将已有的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工程
38、浩大,大伤民力,导致秦亡。v秦长城西起临洮(to)(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v(2)汉v其一、和亲政策v有鉴于秦亡教训,汉初,没有大规模修筑长城,而是采用忍让的“和亲”政策v白登之围,刘邦被匈奴冒顿单于打的落花流水,不得不想通过和亲的手段,缓解匈汉两家的关系。当时刘邦想把自己与吕后的独生女儿鲁元公主下嫁冒顿,却遭到了吕后的强烈反对。于是刘邦就只好找了皇族宗室的一个公主,作为鲁元公主的替身送到匈奴,才得已缓解当时的边境战事。这是西汉历史上第一个和亲匈奴的公主,她在历史中甚至没有留下名字。v昭君出塞昭君出塞v王昭君,名嫱(音qi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
39、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勿得相诈相攻”。并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v昭君有“落雁”之姿,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了琵琶。曲哀人艳,连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以至放弃飞行,落在昭君的周围。“落雁”故此而来。v细君:满腔愁绪,郁郁而终细君:满腔愁绪,郁郁而终汉武帝时,经卫青、霍去病的打击,匈奴远走漠北。后来,汉武帝采取迂回战术、积极打通西域,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势力强大的乌孙国,成了汉朝主要的争取对象。乌孙国原居住在祁连山附近,
40、后被匈奴赶到今新疆温宿、伊宁一带,与匈奴一向是世仇。汉武帝遣使乌孙国,表示愿送公主下嫁,结为兄弟之邦,共制匈奴。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封江都王的女儿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细君容貌美丽,气质高贵,乌孙国王喜出望外,封她为右夫人。但匈奴单于也极力拉拢乌孙,昆莫迫于压力,娶了一名匈奴公主为左夫人。汉朝和亲公主一览汉朝和亲公主一览v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无名氏,汉宗室长女,匈奴冒顿单于,鲁元公主的替身v公元前192年,汉惠帝刘盈,无名氏,汉宗室女,匈奴冒顿单于v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刘恒,无名氏,汉宗室女,匈奴冒顿单于v公元前174年,无名氏,汉宗室女,匈奴老上单于v公元前1
41、62年,无名氏,汉宗室女,匈奴老上单于v公元前160年,无名氏,汉宗室女,匈奴军臣单于v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刘启,无名氏,汉宗室女,匈奴军臣单于v公元前152年,无名氏,汉宗室女,匈奴军臣单于v公元前152年,无名氏,汉景帝女,匈奴军臣单于v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无名氏,汉武帝女,匈奴军臣单于v公元前108年,刘细君,江都王刘建女,乌孙国王,江都公主嫁两代两任国王v公元前103年,刘解忧,楚王刘戊孙女,乌孙国王,楚公主共嫁两代三任国王。v公元前66年,汉宣帝刘询,无名氏,西汉宫女鄯善国王v公元前60年,无名氏,汉宗室女,匈奴单于v公元前60年,无名氏,汉宗室女,匈奴单于v公元前33年,
42、汉元帝刘奭(sh),王嫱,西汉宫女,匈奴单于,王昭君嫁两代两任单于咏咏 史史 戎昱戎昱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v其二、武力征服v汉武帝与匈奴大的战役有三次:v元朔二年(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河南战役役v元狩二年(前121年)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河西战役役v元狩四年(前119年)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漠北战役v这三次战役迫使匈奴向西北边远地区迁徙,基本解除了匈奴对西北地区的威胁。此后,匈奴四分五裂。v汉宣帝时,呼韩邪单于率部南下阴山,归降西汉。v3、经略西域v狭义的西域是指新疆地区。v广义的西域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
43、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v汉武帝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政治使命是联合西迁的大月氏、乌孙夹击匈奴,但是目的没达到,却发现了西域各国。v为了彻底肃清匈奴的残余势力,汉武帝曾两次对西域用兵,基本控制了西域。v汉宣帝时,设立了西域都护,确立在那里的统治。v然而,这并没有使汉朝北疆永久安宁,匈奴一直怀有虎狼之心,在东汉明帝东汉明帝时,汉朝与匈奴对西域再一次展开争夺。v汉明帝时,班超再次出使西域,东汉在西域的统治再次得到确立。v打通西域的意义v当时的意义是打击匈奴,稳固边疆。v长远意义:文化交流,开辟了丝绸之路。v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促进了物资交流,也沟通了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传入中亚乃至欧洲,异域的文化
44、如音乐、舞蹈传入东土,以及佛教东传,都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辟。v边地民族的内附v“四海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西周以来就有的国家观念,四裔来朝,是古代王朝引以为荣的大事。这样的观念使秦汉两国不惜一切代价经略四方。v但是,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和战后对内附异族的大量赏赐,使王朝经济不堪重负。从而引发了尖锐的内部矛盾,最终导致王朝倾覆。v汉武帝中后期实行的“与民争利”的盐铁专卖和“算缗”、“告缗”都与战争引起的财政困难有关,西汉开始衰落。v东汉时期,对西羌长期用兵加深内疾,最终爆发了黄巾起义。v武帝为了缓解财政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卖武功爵,还接受了桑弘羊桑弘羊的建议,加强了国家对重要经济的控制和垄断,
45、由国家经营一些重要经济物资,以此谋利,增加国家收入。v桑弘羊不但是政策的决策者,还是具体负责实施的大臣。从公元前120年开始,一直到武帝去世,他先后担任大司农中丞、大司农、搜粟都尉、御史大夫等国家要职,和任大农丞的大盐铁商东郭咸阳、孔仅同受武帝信任,为增加国家收入尽心尽力。在桑弘羊的领导之下,西汉政府将盐、铁、酒全部实行官营,同时,均输令、平准令,以及算缗和告缗令,统一铸币等政策也逐步实施。v均输令均输令即由国家负责运输贩卖各地的土特产,从中渔利。v平准令平准令即在丰收之年粮价低时,由国家高价收购,第二年粮价高时,国家再低价卖出,目的是平抑物价,维持社会稳定,也打击商人的投机。v算缗算缗即按照
46、财产数额来向商人们征收财产税。v但商人们都隐瞒不报,或者少报。于是又颁布了告缗令告缗令,鼓励百姓告发隐瞒财产的商人,告发者可以得到被告人家产的一半。v上述措施基本缓解了经济危机,在增加国家收入的同时,也减轻了百姓负担。但这种抑商政策也打击了商业经营,告缗令执行后,中等的商人几乎有一半破产了。v对边地用兵的隐患v秦汉为维护边疆稳定,采取打击和安抚两种手段。v打击打击使敌对异族远迁,造成北方大漠空虚,于是不断有新的北方民族南移。v安抚安抚,使大量的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如北方的匈奴,西方的羌人。他们先在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及陕西、山西、河北三省的北部地区,后节节南下,到东汉时,已迁至今陕西境内汾水流域。v
47、羌人原来居住在河西走廊以南的洮、岷二州,即黄河上游的九曲之地,到东汉末年已遍布甘肃、陕西、山西地区v内迁是这些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v但是,他们受到不公平的对待v一方面官吏平时欺压,一方面又常常把他们当做战争的工具,前者制造者仇恨,后者锻炼了他们复仇的能力。v两汉边地民族持续内附,终于导致了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v永嘉之乱后,匈奴、鲜卑、羯、氐、羌大举入主中原,中原人大举南迁。南迁开发了南方,入主中原,接受了汉族文化,形成民族大融合。v1、西汉初期,南方的南越国遗址与汉朝保持关市贸易,互通有无,最早的南越王是()A赵佗B无诸C王融D摇v2、为了开辟疆土,汉武帝曾先后三次通使西南夷,使者有()vA
48、班超B唐蒙C司马相如D张骞E摇曾v3、汉武帝十年对匈奴的战争中,大的战役有()vA河南战役B上党战役C河西战役vD莫北战役E以上都不是二、王朝政治的新格局v1、郡县制的确立v(1)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没有再用分封制,而是采纳了丞相李斯李斯的建议,确立了郡县制,最初设三十六郡,后来增至四十六个。v(2)汉高祖刘邦,是分封主义者。“非同姓不王”,也封了一些异姓诸侯。v分封制出现矛盾,终于爆发了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v汉室开始思考如何撤销分封制v汉武帝削藩v措施:推恩令v元朔二年(前127),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
49、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v同年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于是王国不断缩小,而朝廷直辖的土地不断扩大。这样,汉朝廷不行黜陟(zhi),而藩国自析。其后,王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v经过削藩,郡县制作为汉朝的唯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以确立。v2、中央集权v(1)中央政权v秦朝为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表示他的地位与上天同尊。v皇帝之下是“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
50、夫丞相、太尉、御史大夫v丞相辅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秦朝有官无人),御史大夫掌管重要文件,负责检查百官和司法审判。v三公之下,设立掌管具体事物的官吏,主要有九个部门汉代称九卿。九卿。v皇帝身边还有一批亲近的侍从人员,如尚书、常尚书、常侍、给事中等侍、给事中等。后来丞相以下的三公九卿称“外外朝官朝官”,皇帝的亲近侍从称“内朝官内朝官”。v(2)地方政权v秦和西汉都是郡、县郡、县两级v东汉的时候负责监察州县政务的刺史刺史,逐渐成为地方最高长官,地方行政体系变成三级。v县一级的行政官员为令长令长,下有县丞、县县丞、县尉尉,一文一武,辅佐令长。v县以下的基层组织是乡、亭、里乡、亭、里。乡和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