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石牛(大塘坡)送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6540880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22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石牛(大塘坡)送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110kV石牛(大塘坡)送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kV石牛(大塘坡)送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石牛(大塘坡)送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110kV 石牛(大塘坡)送变电工程建设单位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林供电局(盖章)编制单位: 北京华恒基业野生动植物专用标识技术服务中心编制日期:2019 年 4 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写。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 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

2、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 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工程内容及规模2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10四、环境质量状况12五、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5六、评价适用标准16七、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7八、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2九、环境影响分析24十、建设项目拟采

3、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8十一、环保投资42十二、结论和建议43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110kV 石牛(大塘坡)送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林供电局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广西玉林市教育东路 358 号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537000建设地点广西玉林市陆川县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 代码电力行业(D4420)占地面积(m2)19403m2(其中永久占地13651m2 ,临时占地 5752m2 )。绿化面积 (m2)9820m2(其中变电站绿化面积约 5600m2 ,输电线路绿化面积约 4130m2 ,扩建间隔面积约 90m2)总投资(万

4、元)5954其中:环保投资(万元)72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1.21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0 年1二、工程内容及规模1 项目由来为了满足玉林市陆川县的用电需求,完善 110kV 电源布点,提高电网的供电能 力和供电可靠性,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林供电局决定建设 110kV 石牛(大塘坡)送变电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 ”)。本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110kV 石牛变电站工程新建 110kV 石牛变电站,本期安装 1 台容量为 40MVA 的主变,110kV 出线间隔 2 回,35kV 出线间隔 3 回,10kV 出线间隔 12 回,无功补偿(5+

5、2.4)MVar。(2)新建线路工程新建道村石牛 110kV 线路,线路全长 19.6km 。单、双回路混合架设,其中 新建单回路段长度为 18.1km,新建双回路段长度为 1.3km,本线路双回路利用原同心 道村(T 接三鑫站)110kV 线路双回路塔挂线 0.2km 。新建塔基数为 62 基。新建同心石牛 110kV 线路,线路全长 11.7km ,单、双回路混合架设,其中 新建单回路段长度为 11.0km,利用原同心站出口双回路塔挂线长为 0.7km。新建塔基数为 35 基。(3)对侧变电站扩建间隔工程在 220kV 同心变电站预留位置扩建 1 个 110kV 出线间隔,无新征用地。在

6、110kV 道村变电站利用原预留的间隔,同时做相应的保护升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规定,建设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 公司玉林供电局委托北京华恒基业野生动植物专用标识技术服务中心开展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项目组即对项目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调查,收集了自然环境及有关工程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2 项目基本情况2.1 项目名称110kV 石牛(大塘坡)送变电工程2.2 建设性质新建2.3 项目地理位置2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2.4 项目组成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新建变电站工程;(2)新建线路工程;(3)对侧变电站扩建间隔工程。本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如表

7、1 所示:表 1 本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1)新建变电站工程新建 110kV 石 牛变电站建设内容本期终期3 40MVA4 回9 回36 回3 (5+2.4)Mvar主变压器1 40MVA110kV 出线2 回35kV 出线4 回10kV 出线8 回无功补偿1 (5+2.4)Mvar(2)新建线路工程新建道村石牛 110kV 线路电压(kV)110单、双回路架空19.6新建单回路长约 18. 1km 新建双回路长约 1.3km 利旧双回路长 0.2km62220kV 道村变电站 拟建 110kV 石牛变电站110单、双回路架空11.7新建单回路长约 11km 利旧双回路长约 0.7km35拟建

8、110kV 石牛变电站110kV 同心变电站架设方式线路总长度(km)塔基数量(基)起点终点新建同心石牛 110kV 线路电压(kV)架设方式线路总长度(km)塔基数量(基)起点终点(3)对侧变电站扩建间隔工程220kV 同心变电站扩建间隔在既有 220kV 同心变电站围墙内预留位置扩建 1 个 110kV 出线间隔,无须新征用地。在既有 110kV 道村变电站围墙内利用原预留的间隔, 同时做相应的保护升级,无须新征用地。110kV 道村变电站扩建间隔3 110kV 石牛(大塘坡)送变电工程3.1 地理位置拟选站址位于乌石镇北侧约 1.5km 处、S212 省道边,交通便利,站址位置处局3部种

9、植有小叶按,杉树,其余地表长有杂草。站址地势较为平整。交通条件较好。站址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大高差约11.20m。3.2 建设规模 主变压器本期安装 1 台主变压器,容量 140MVA。 电压等级及各电压出线回路数110kV 出线间隔:本期 2 回,终期 4 回;35kV 出线间隔:本期 4 回,终期 9 回;10kV 出线间隔:本期 8 回,终期 36 回;无功补偿:本期(5+2.4)Mvar。3.3 总平面布置拟建 110kV 石牛变电站采用户外布置,变电站大门设在站区东南侧,110kV 户 外电容器组部分布置在站区东北侧,向东北架空出线,配电装置综合楼布置在站区西南侧,主变布置在站区中

10、部,警传室布置在围墙外进站大门西南侧。3.4 给水排水给水:变电站用水采用引接市政给水管道供给。排水:站内排水系统主要为生活污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站区排水采用雨、污、废水分流制系统,场地排水采用围墙底埋设排水管散排和 埋管有组织排水相结合方式接至站外雨水管道,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 区内的绿化,不外排。场地内及场地外雨水通过雨水井收集,经站外排水管统一排至站外规划道路雨水系统管网内。排油:主变压器设有专门事故排油设施,事故发生时,变压器油可由排油管排至 事故油池。本期拟建主变压器油重约为 25.7t(约 29.88m3 ),变电站内新建一个事故 油池 ,有效容积约为 25m3

11、,容量满足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2006)最大单台主变压器油量 60%的存储条件,满足最不利情况下事故 排油的存储要求。变压器油经过油水分离后,油回收利用,少量废油渣及含油污水属 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 HW08 类危险废物,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回收处理。43.5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劳动定员:变电站无人值班 1 人值守。工作制度:每天工作 24 小时,年工作日为 365 天。4 道村石牛 110kV 线路工程4.1 线路路径线路由 110kV 道村变西侧架构出线,线路利用原同心道村(T 接三鑫站)110kV 线路双回路塔单侧挂线向西南走线约 0.2km ,然后采

12、用单回路塔架设向东南侧走线, 至合山村和大脚坡村村之间的规划路后右转向南,至油甘田东北侧左转向东,走出规 划区后右转向西南方向走线,至鸭母坑东南侧后平行原同心道村(T 接三鑫站)110kV 线路东侧走线,经大坡、上垌、南底坪、至牛头塘后转向东南方向,依次经过石咀、 石坡坪老鸦岭、马斯塘、上高坡、至石头窝北侧后转西南方向走线,在石和排北侧跨 越原同心道村(T 接三鑫站)110kV 线路后向南方向走线,平行原同心道村(T 接 三鑫站)110kV 线路,至石湖山和铜鼓岭之间后转向东南,至勒竹窝西北侧后向南走 线约 1.4km 后转向西南方向,经塘梨山东南侧后改为双回路塔双侧挂线、另一侧备用 预挂线,

13、与同心石牛 110kV 线路形成同塔四回路架设,最后进入拟建 110kV 石牛变电站。新建线路长度约 19.6km,单、双回路混合架设,其中新建单回路长度为 18.3km, 新建双回路长度为 1.3km ,新建 62 基杆塔。线路曲折系数为 1.22。4.2 工程线路相关及型号选择电压等级:110kV架设方式:单、双回路架设导线型号:采用 JL/LB1A-300/40 铝包钢芯铝绞线地线型号:采用 24 芯 JLB20A-50 的 OPGW 光缆4.3 杆塔型号塔基数量:62 基杆塔类型:单回路转角塔、单回路直线塔、双回路终端塔基础类型:掏挖基础、板式基础、台阶基础、桩基础杆塔型号:采用 1C

14、1W2-ZM 、1C1W2-J 模块铁塔、及 1C2W2-J 、1C2W2-Z 模块铁塔等,设计杆塔架设高度为 1236m。55 同心石牛 110kV 线路5.1 线路路径线路由拟建 110kV 石牛变电站西北侧架构出线,利用道村石牛 110kV 线路工 程线路杆塔双回路挂线(另一侧备用 35kv 线路)形成同塔四回线路,沿梨头坡南侧 走线至潘屋后向南走线,经鸡子社、王垌坳至榕木塘后向西南方向走线约 0.8km ,再 转为单回路向东南侧走线至马西岭西南侧后平行原同心道村(T 接三鑫站)110kV 线路西侧走线,经文士冲、高岭坪、至香厂西北侧转向西南,跨越原同心道村(T 接三鑫站)110kV 线

15、路后利用原同心道村(T 接三鑫站)110kV 线路 14#双回路塔 单侧挂线进入 220kV 同心变电站。新建线路长度约 11.7km ,共 62 基塔,单、双回路回路架设,其中新建单回路长 度为 11km ,利用既有双回路塔本期挂线 0.7km 。线路曲折系数为 1.31。5.2 工程线路相关及型号选择电压等级:110kV架设方式:单、双回路架设导线型号:采用 JL/LB1A-300/40 铝包钢芯铝绞线地线型号:采用 24 芯 JLB20A-50 的 OPGW 光缆5.3 杆塔型号杆塔数量:35 基杆塔类型:单回路转角塔、单回路直线塔、双回路终端塔基础类型:掏挖基础、板式基础、台阶基础、桩

16、基础采用 11C1W2 模块的 ZM1 、ZM2 、ZM3 铁塔、11C1W2-J 、11C2W2-J 模块钢管杆等,设计杆塔架设高度为 1236m。6 对侧变电站扩建间隔工程本期在 220kV 同心变电站及道村变电站分别扩建 1 个 110kV 出线间隔:(1)在既有 110kV 道村变电站东侧利用原预留的间隔,同时做相应的保护升级, 用于道村石牛 110kV 线路工程。面向变电站左起第 3 个间隔为同心石牛 110kV线路出线间隔,无新征用地。(2)在既有 220kV 同心变电站东南侧预留位置扩建 1 个 110kV 线路间隔,用于 同心石牛 110kV 线路工程。面向变电站左起第 3 个

17、间隔为道村石牛 110kV 线路6间隔,无新征用地。7 依托项目的建设情况及环保措施履行情况(1)220kV 道村变电站:该变电站 2019 年 10 月竣工并投入运行,2019 年 1 月 玉林市环境保护局以玉市环验20197 号110kV 道村(黄竹)送变电工程|(噪声 或固体废物)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通过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同时也进行了噪声、固体废物除外的自主验收。(2)110kV 同心变电站:该变电站 2015 年 12 月竣工并投入运行,2016 年 4 月 玉林市环境保护局以玉市环验20169 号220kV 同心(鹿垌)送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通过该项

18、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8 工程占地及土石方量8.1 工程占地110kV 石牛变电站总占地面积约 13186m2,其中永久占地包括变电站围墙内征地 面积约 5849m2 ,进站道路占地面积约 975m2 ,边坡等其它永久占地面积约 2403m2 ; 临时占地约 3956m2 。本项目变电站站址用地性质为林地,区域主要植被是小叶按,杉树及杂草等,不涉及基本农田。输电线路占地主要包括塔基占地、堆料场区占地等,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山地。 沿线主要植被是小叶桉、马占树及松树。线路工程总占地面积约 6077m2 ,其中架空线路永久占地面积约 4324m2 ,临时占地面积约为 1753m2。220kV 同心变

19、电站及道村变电站分别扩建 1 个 110kV 出线间隔, 占地分别约为50m2 ,共约 100m2 ,临时占地面积约为 40m2。本项目对土地的占用主要是变电站站区、输电线路塔基、扩建间隔电气设备基础 永久占地、施工期的临时占地。变电站及线路部分永久占地为新征用地,扩建间隔部分永久占地为原 220kV 同心变电站、110kV 道村变电站预留用地,无需新征用地。8.2 土石方量本项目土石方量主要来自变电站场地平整、各设备及建构筑物基础的开挖、进站道路基础开挖、塔基础开挖、扩建间隔基础开挖等。变电站产生的临时弃土主要为表土,后期用作变电站绿化覆土,无永久弃土;线 路施工过程中将临时弃土堆放于塔基周

20、围,施工结束后全部用于回填塔基及绿化覆土;扩建间隔产生的临时弃土将临时放置于临时堆料场站内,主要用于变电站站内场7地平整及绿化覆土,无永久弃土。9 线路交叉跨越情况本项目拟建线路具体交叉跨越情况见表 2。表 2 主要交叉跨越情况序号交叉项目交叉(跨越)次数交叉(跨越)方式1110kV 线路2跨越2一般公路2跨越3建筑物1跨越根据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导线对地面及建筑物的距离,在最大弧垂和最大风偏时,不小于下表 3 、表 4 所列数值:表 3 导线对地面及建筑物的距离跨越类别居民区非居民区交通困难区果树、经济作物及街道树建筑物垂直距离(m)

21、7.06.05.03.05.0表 4 线路与其他设施的交叉距离跨越类别公路通航河流(至 5 年遇洪水位)电力线路弱电线垂直距离(m)7.06.03.03.0本项目在施工中严格按照以上标准执行并优化设计。8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工程,本项目主要占地为林地,山地、主要植被为小叶桉、马占树及松树、灌木丛等,无原有污染源。本项目所在区域电磁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水环境等现状良好,无突出的环境问题。9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 地形、地貌、地质陆川县地处桂东南端,是广西的南大门,南与广东廉江、

22、化州市接壤,从县城到 湛江 138km ;北靠玉州区,东接北流市,西南连博白县。县内地貌在全国地貌类型中 属华南丘陵的一部分,在广西地貌类型中属桂东南丘陵区。境内地势,最高地海拔 792m(谢仙嶂),最低地海拔 30m(盘龙圩边),相对高差 762m 。云开大山山脉分 东、西两线向南延伸,构成东、西两侧高的峡峪走廊,东系山脉主峰谢仙嶂、西系山 脉主峰篱嶂,均坐落县中部,是县境屋眷,形成中部较高,南北较低的拱背形,以塘 村的分水为界,界南的河溪向南流,界北的河溪向北流。县境东系山脉和西系山脉均 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东、西两山脉中间夹着有向北径流汇入九州江的米马河和 向南径流汇入北部湾的九洲江

23、,组成走向南、北的窄长河峪,两侧有河流冲积阶地、 小平原。总的说来,丘陵较多,低山、台地平原较少。属于六山(丘陵)一水三分地的县。本项目地形地貌主要为低山丘陵地貌,以构造作用为主,受长期强烈的剥蚀切割 作用,总体上呈现山梁沟谷山梁状相间分布,局部有 50 的陡坡,植被主要为桉树林、低矮灌木丛。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质条件良好,无滑坡、塌方现象。2 水文县内河流众多,大大小小数百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九洲江、米马河、沙湖河、 清湖河、榕江、低阳河 6 条,九洲江为县主要河流,发源于沙坡镇秦镜村文龙径分水 坳,汇合支流 29 条,向南流经温泉、大桥、乌石、良田、古城 5 镇,经广东鹤地水 库流入安铺港入海

24、。沙湖河、米马河属九州江支流;低阳河、清湖河属鉴江水系;榕 江属西江水系。河流主要特征是数量多、分布广、水量丰富、落差大。陆川县属亚热 带季风气候区,境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夏季多雨高温,年平均气温为21.2 , 年均降水量为 2684mm , 日照时数为 1428.5h。本项目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3 气象县内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以南,南近热带海洋,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半年10(49 月)受湿热的夏季风影响,盛行偏南风;冬半年(10 月次年 3 月)受干冷 的冬季风影响,多吹偏北风。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较高,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夏季多暴雨,易洪涝,春秋有干旱

25、,冬季有霜冻。4 植被、生物多样性陆川县地处广西南部,属南亚热带气候,具有南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季 风特点。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地势东西两边高,中间低,形成由北向南依次为山地、 丘陵、台地平原和浅海滩涂类型。水势条件好,植物资源丰富。以茶科、壳斗科、松 科、桃金娘科、木兰科和禾本科为优势。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植物有木沙椤、马蹄 森、格木、狭叶坡垒、福建柏、观光木、华南椎、蝴蝶果、假山龙眼、樟树、红椎等, 主要分布在浦北县六万大山、五皇岭及钦北区的王岗山。另在海河交汇处及浅海滩涂 分布有热带海岸特有的植被红树林,以桐花群落为主,其次为秋茄群落和白骨壤群落。本项目占地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主要树

26、种为小叶桉、马占树及松树等。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5 自然景观、矿产资源及文物古迹陆川县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粮食和陆川猪是国家级生产基地;盛产荔枝、 龙眼、香蕉、西瓜、柑橘、三华李、大青枣、八角、青椒、禽畜。陆川猪是全国地方 八大良种猪之一;陆川铁锅有“ 中国铁锅之都 ”之称。陆川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拥 有谢鲁山庄、龙珠湖区级名胜景区,是广西第一批对外开放旅游县。陆川蕴藏着丰富 的温泉资源,素有“温泉之乡 ”雅称;林业资源蕴藏量大,有林业用地 86780.73hm2, 是广西第一批绿化达标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矿产资源 34 种,主要矿产有 水泥用灰岩、砖瓦

27、用黏土、建筑用砂、建筑用石灰岩、建筑用花岗岩、铁矿、钛铁矿、铅锌矿、磷钇矿、高岭土、饰面滑石、矿泉水、地下热水等。经核实,本项目不存在压埋矿产、文物古迹现象。11四、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1 电磁环境现状本评价委托广西南宁新桂检测有限公司对拟建项目区域进行了电磁环境、声环境现状监测(监测报告见附件 3)。1. 1 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置离地面 1.5m 高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1.2 监测方法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 1996)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28、(HJ 681-2013)1.3 监测时间2019 年 2 月 25 日1.4 监测布点本次在拟建站址中心及周围布设 5 个现状监测点、拟建道村石牛 110kV 线路沿 线布设 8 个现状监测点、拟建同心石牛 110kV 线路沿线布设 4 个现状监测点、扩建 间隔外布设 2 个现状监测点,共布设 19 个现状监测点,监测本项目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值。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拟建 110kV 石牛变电站中心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工频 电场强度为 5.5V/m21. 1V/m ,工频磁感应强度为 0.011T0.023T;拟建道村石牛 110kV 线路环境监测点工频电场强度为 6. 1V/m

29、26.6V/m ,工频磁感应强度为 0.012 T0. 163T;拟建同心石牛 110kV 线路环境监测点工频电场强度为 4.6V/m5.5V/m, 工频磁感应强度为 0.005T0.024T;拟扩建间隔围墙外监测点工频电场强度为 10.9V/m20.8V/m ,工频磁感应强度为 0. 123T0. 152T 。本项目现状工频电场强度、 工频磁感应强度强度分别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 4000V/m和 100T 的控制限值要求。2 声环境现状2. 1 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置离地面 1.5m 的 A 声级。122.2 监测方法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

30、、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 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3 监测时间2018 年 12 月 25 日2.4 监测布点本次在拟建站址中心及周围布设 5 个现状监测点、拟建道村石牛 110kV 线路沿 线布设 8 个现状监测点、拟建同心石牛 110kV 线路沿线布设 4 个现状监测点、扩建间隔外布设 2 个现状监测点,共布设 19 个现状监测点。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拟建 110kV 石牛站址中心及站址东北侧约 70m 陆川猪 养殖示范基地昼间为 50.151.3dB(A) ,夜间为 42.442.6dB(A) ,满足声环境质量标 准(GB3096-2008)2 类标准要求(昼间 6

31、0dB(A),夜间 50dB(A),拟建站 址南侧约 20m大塘村、拟建站址西南侧约 110m蛇形村、拟建站址西北侧约 55m 大 塘村敏感点环境噪声昼间为 53.654.5dBA) ,夜间为 43.644.6dB(A) ,满足声环境 质量标准(GB3096-2008)4a 类标准要求(昼间 70dB(A),夜间 55dB(A); 拟建道村石牛 110kV 线路沿线敏感点环境噪声昼间为 47.549.6dBA) ,夜间为40.141.6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标准要求(昼间 55dB (A),夜间 45dB(A);拟建同心石牛 110kV 线路沿线敏感点环

32、境噪声昼间为 47.649.6dBA) ,夜间为 40.342.8dB(A) ,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 类标准要求(昼间 55dB(A),夜间 45dB(A),拟扩建间隔围墙外环境噪声昼 间为 49.250.1dBA) ,夜间为 40.441.1dB(A)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要求(昼间 60 dB(A),夜间 50dB(A)。3 水环境与本项目距离最近的地表水体为九州江。根据2019 年 1 月玉林市环境质量状 况结果显示,九州江水质良好,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 III 类标准。4

33、 、环境空气根据玉林市环境保护局 2019 年 1 月发布的玉林市环境质量信息,2019 年 1月,玉林市空气质量良好,PM10 平均浓度 69g/m , PM2.5 平均浓 43g/m , 空气质量13达标天数比例(AQI 优良率)为 83.9%,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本项目位于广西玉林市陆川县,项目区域无大型空气污染源,且线路沿线附近生态良好,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s 生态环境本项目位于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山地,沿线主要植被是小 叶桉、马占树及松树等。所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无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未发现国家级和自

34、治区级濒危动、植物等。14五、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未见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及文物古迹分布,未跨越国家保护的文物古迹,不经过自然保护区,未发现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它受保护的物种。根据工程所在的地区环境特征,结合输变电工程工程施工期影响、运行期间产生 的噪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包括距离拟建线路和拟建变电站较近的村庄。(1)电磁和声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共有 16 处环境敏感目标,分别为:拟建 110kV 石牛变电站站址(4 个):南侧约 20m黄田垌、站址西南侧约 110m蛇形村、站址西北侧约 55m大唐村、站址东北侧约 70m 陆川养殖示范基地。拟

35、建道村石牛 110kV 线路(8 个):线路东侧约 10m 大脚岭村、线路西侧约 21m 大脚岭村、线路西侧约 18m 鸭母坑村、线路西侧约 18m 山子冲村、线路西北侧约 15m 石河排村、线路东侧约 8m 钟育村、线路东北侧约 10m 老圩村、线路东北侧约 20m犁头坡村。拟建同心石牛 110kV 线路(4 个):线路东南侧约 20m 犁头坡村、线路西北侧约 15m沙井村、线路西北侧约 5m朱沙塘村、线路西北侧约 15m文士冲村。15六、评价适用标准环 境 质 量 标 准根据水体功能区划,拟建项目附近水体为 III 类水体,项目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根据环

36、境空气功能区分类,项目所在地为农村地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分类,变电站站址区域及扩建间隔围墙外执行工业企业 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站址周围执行声环境质量标 准(GB3096-2008)1 类、4a 标准,线路沿线主要为农村地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标准。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本项 目工频 电场 强度 、工频磁感应强度执行 电磁环境控制 限值(GB8702-2014)中的限值标准,标准值见表 5。表 5 工频电磁场标准值污染物名称限值标准标准来源工频电

37、场强度4000V/m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工频磁感应度100T(2)噪声施工期施工现场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运行期变电站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值见表 6。表 6 噪声排放标准值阶段评价标准标准来源施工期昼间:70dB(A)夜间:55dB(A)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行期昼间:60dB(A)夜间:50dB(A)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总量控制指标无16七、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本项目施工准备阶段主要是施

38、工备料、进站道路的建设、场地平整,之后进行主 体工程的基础施工,包括构筑物基础开挖、电气设备基础开挖、进站道路基础开挖、 扩建间隔基础开挖、塔基基础开挖、回填等;基础开挖完成后进行基础浇筑,接着进 行工程设备安装、线路架线施工等,施工完成后,对基面进行防护。工程竣工后进行工程验收,最后投入运营。本项目变电站、输电线路施工期工序流程如图 1 、图 2 所示,运行期工序流程如图 3 、图 4 所示:噪声、扬尘、废(污)水、固体废物、生态影响、水土流失变电站各建构筑物、进站道路建设固体废物、污废水、噪声、工频电磁场图 1 变电站、扩建间隔施工期污染工序流基础开挖、回填、基 础浇筑噪声、固体废物、 生

39、态影响、扬尘施工备料 噪声、扬尘、生 电气设备安装投入运营工程验收态影响噪声、扬尘、 生态影响噪声、固体废物、 生态影响、扬尘杆塔组立、架线施工、 线路对接施工备料工程验收工频电场、工频磁 场、噪声 噪声、扬尘、废(污)水、固体 废物、生态影响、水土流失塔基开挖、回填、浇 筑等投入运营图 2 输电线路施工期污染工序流程图17生活污水1#主变2#主变3#主变事故油池配 电 装 置 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 于站区内的绿化,不外排出线工频电场、工 频磁场、噪声备注:实线为本 期,虚线为远期由有资质 的危险废 物处置单 位回收处 理废油渣、 含油污水图 3 变电站及扩建间隔运行工序流程图备注:红色

40、为本道村石牛 110kV 线 路,线路全长 19.6km, 单、双回路混合架设。拟建 110kV 石牛变电站同心石牛 110kV 线 路,线路全长 11.7km, 单、双回路混合架设。220kV同心变电站110kV道村变电站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期,黑色为已建图 4 输电线路运行工序流程图主要环境影响工序:1 施工期施工期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影响,施工噪声,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影响。(1)生态影响土地占用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为土地占用。本项目对土地的占用主要是变电站、18输电线路塔基及扩建间隔的永久占地、施工期的临时占地。110kV 石牛变电站总占地面积

41、13186m2 ,永久占地面积为 9227m2 ,临时占地面 积 3959m2 。本项目变电站站址用地性质为林地,区域主要植被是小叶按,杉树及杂草,不涉及基本农田。线路工程总占地面积约为 6077m2 ,其中架空线路永久占地面积约为 4324m2 ,临 时占地面积约为 1753m2 , 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山地。本项目线路工程不占用基本农田。220kV 同心变电站及道村变电站分别在变电站既有预留位置上扩建 1 个 110kV 出线间隔,永久占地约 100m2 ,临时占地面积为 40m2 , 占地为变电站建设用地,无新征用地。植被破坏变电站基础开挖、电气设备堆放、临时堆土的堆放等会破坏征地及临时

42、占地的地 表植被;架空线路塔基基础开挖破坏一定量的地表,对该区域的植被造成破坏;同时, 电气设备、杆塔的运输、堆放等,压占部分用地,对该区域植被产生影响。间隔扩建工程基础开挖,电气设备的堆放等,破坏变电站内部分地表。水土流失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基础开挖、塔基基础开挖,间隔基础开挖,弃渣临时堆放等施工,会破坏地表,形成裸露地表,在雨天会诱发水土流失。(2)废气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以及施工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期产生废气的施工环节有:混凝土搅拌、土石方挖填、材料运输的装卸以及 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含有的污染物有

43、总 悬浮颗粒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由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不多,产生的废气量很少,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施工期在挖掘土石方、运输及堆存建筑材料等过程中会产生扬尘。可经过对施工 场地的洒水降尘、对松散材料进行遮盖、清洗车辆轮胎等方式降低施工扬尘的产生量,减小扬尘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3)污(废)水19工程施工期间的主要水污染物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工程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约有 20 人,按生活污水 0.2m3/(d 人)计,高峰期 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4m3/d 。本项目不设施工生活营地,施工人员租住附近居民房,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排放均依托租住居民房的设施处理。施工期施工现场的用水量很小,约为 4m3/d。(4)噪声本项目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施工时需使用较多的高噪声机械设备,均为非持续性 噪声,其源强噪声级最大可达 99dB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水平如表 7 所示。表 7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水平(单位:dB(A)设备名称距设备距离( m)噪声源灌桩机5799推土机、挖土机1287搅拌机1291电锯199(4)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弃土、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本项目土石方量主要来自变电站场地平整、各设备及建构筑物基础的开挖、进站 道路基础开挖、扩建间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