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博贺湾大桥至水东湾大桥段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博贺湾大桥至水东湾大桥段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10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博贺湾大桥至水东湾大桥段新建工程建设单位(盖章):茂名市公路管理局编制日期:二O一九年十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2、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18三、环境质量状况22四、评价适用标准28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32六、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40七、 环境影响分析42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62九、结论与建议65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73附图2 项
3、目路线方案示意图74附图3 路线平、纵面缩图75附图4 路面结构设计图81附图5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示意图82附图6 环境敏感点分布图83附图7 项目所在区域污水工程规划图84附件1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86附件2 主要负责人身份证88附件3 事业法人证书89附件4 项目选址意见90附件5 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91附件6 工作会议纪要94附件7 监测报告(噪声)98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博贺湾大桥至水东湾大桥段新建工程建设单位茂名市公路管理局法人代表通讯地址茂名市油城六路33号大院联系电话15传 真- 邮政编码525000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茂名滨海新区及电白区,起
4、点接在建博贺湾大桥西引道(桩号为 K28+945,坐标:E1110534.95,N21308.6),终点接环城东路(桩号为 K47+650,坐标:E1111416.51,N212853.91)立项审批部门茂名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茂发改交审2019 933号建设性质新建改建扩建行业类别及代码E4812 公路工程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 1218400m2(1827.6亩)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 222430.5487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045%评价经费(万元)/预计投产日期2021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段是省干线公路网
5、中规划干线之一,同时也是茂名市重要的沿海经济干线,是继G228、沈海高速、汕湛高速、中高高速之后,又一条联系粤西与珠三角的重要交通干线。项目将沿线景点、重要城镇节点、开发区与新城区及港口联系起来,主要承担项目沿线的联系交通及其对外联系交通,同时也承担沿线景点旅游休闲交通量,是茂名海滨最重要的交通干线之一。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加快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茂名滨海游憩度假发展带,促进环水东湾城市核及茂名滨海新区快速发展,加快茂名南部海滨商务圈的开发及提高茂名港的综合竞争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加快茂名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本项目作为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段先行段,贯通博贺湾大桥与水东湾大桥两座大桥之
6、间联系,不仅利于两桥交通功能的发挥,同时为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提供条件。本项目道路等级为一级,设计行车速度60km/h;采用双向六车道,行车道宽3.75m,路基总宽33.5m,路线全长17.618km。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本项目建设内容不包括清福港大桥建设路段(桩号K44+200K45+300)。建设单位另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清福港大桥建设路段和海洋区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本报告不涉及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修正版)及国家环保部文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
7、年本)及生态环境部部令第1号“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2018年4月28日)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委托广东搏胜环境检测咨询有限公司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并报请有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二、项目名称: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博贺湾大桥至水东湾大桥段新建工程三、建设性质:新建四、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茂名滨海新区及电白区,起点接在建博贺湾大桥西引道(桩号为 K28+945,坐标:E1110534.95,N21308.6),终点接环城东路(桩号为 K47+650,坐标:E1111416.51,N212853.91),不包括清福港大桥路段(桩号K44+200K45+300)。路
8、线走向由东至西基本沿海岸线走向,途经面前坡、新屋仔、那尾村、山沟南、杨梅村、龙山镇、邓村、朴树、外海,至水东湾湾口后转折向北,从西葛村西侧跨越青福港,经过青潭尾后继续往北走,终点于水东碧桂园东侧接上已建环城东路,路线长17.618km。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路线方案示意图见附图2。五、建设规模:项目路线全长17.618km,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双向六车道,路基宽33.5m,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本项目土石方约1447477m3,路线交叉60处。全线配套市政给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照明工程及绿化工程,设置服务区1处,养护工区1处,停车区(驿站)2处。项目估算总投资222430.5487万
9、元。其工程数量见下表: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 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量备 注 一、基本指标1公路等级级一/2设计速度km/h60/3设计交通量辆/昼夜33705远景2040年4占用土地亩1827.6/5拆迁建筑物m218665砖混房7032m2,简易棚房7799m2二、路线6路线总长km17.618/7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个0.695/8平曲线最小半径m400/9平曲线占线路总长%38.62/10直线最大长度m2112.479/11最大纵坡%4/12最短坡长m160/13竖曲线最小半径/ (1)凸型m/个4500/1/ (2) 凹型m/个4721/1/ 三、路基、路面14路基宽度m
10、33.50/15土石方数量 m31447477 / 挖土方m314879 含清表、挖软基 填土方 m31432598压实方16排水、防护工程km 17.625/17特殊路基处理m2/km491524/12.146/18路面结构类型及数量 /19行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1000m2439.163/四、桥梁、涵洞20设计车载负荷级/21涵洞道3822桥面宽度m/23大桥m/座无/五、隧道/无/六、路线交叉24平面交叉处60/七、沿线设施与其他工程25安全设施km/八、环境保护26绿化工程km17.618/九、其他工程27安全设施km17.618/28养护工区处1桩号位置K34+000 ,建筑面积为
11、1500m229博贺港服务区处1博贺港服务区,占地50亩30停车区(驿站)处2港口村停车区和青福港停车区,总占地40亩六、主要控制点本项目路线主要控制点为:起点、路线交叉、沿线村庄、沿线基本农田、沿线海岸线、终点等。七、项目建设具体内容1、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位于茂名滨海新区及电白区,起点接在建博贺湾大桥西引道(桩号为K28+945,坐标:E1110534.95,N21308.6),终点接环城东路(桩号为K47+650,坐标:E1111416.51,N212853.91),不包括清福港大桥路段(桩号K44+200K45+300)。路线走向由东至西基本沿海岸线走向,途经面前坡、新屋仔、那尾村、山
12、沟南、杨梅村、龙山镇、邓村、朴树、外海,至水东湾湾口后转折向北,从西葛村西侧跨越青福港,经过青潭尾后继续往北走,终点于水东碧桂园东侧接上已建环城东路,路线全长17.618km。本项目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双向六车道,路基宽33.5m,路面结构为沥青砼路面。项目路线总长17.618km,本项目土石方约1447477m3,路线交叉60处,绿化工程17.618km,建设总用地面积为1218400m2(1827.6亩)。全线配套市政给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照明工程及绿化工程,不包括清福港大桥路段(桩号K44+200K45+300)。设置服务区1处,养护工区1处,停车区(驿站)2处。项目估算总投资22
13、2430.5487万元。2、工程占地及拆迁(1)工程占地经测算,本项目主体工程设计占用土地总面积为 1827.6 亩。土地占用类型包括水田、旱地、林地、水面、农村宅基地、公路用地等。占补措施:茂名市政府已编制垦造水田的计划方案,决定近期开垦第一批水田,以后每年开垦一批,以实现水田占补平衡。按照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切实加快垦造水田进度坚决兑现耕地占补平衡承诺的通知(粤国土资耕保发201830 号)相关规定,从2018年1月1日起,必须严格执行水田先补后占制度,要在本项目报批组卷时将占水田补水田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直接补充水田,实现水田占补平衡。本项目需通过预购或者直接购买水田指标的方式,按文件规定
14、省级以上交通基础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重点项目设立调剂保护价为每亩30万元,其他项目按市场价调剂。本项目工程永久占用土地情况见表1-2。项目占用各类土地情况统计表见表1-3,临时工程占地情况见表1-4。表1-2 本项目永久占用土地情况表序号用地类别面积(亩)1灌溉水田122.42旱地4933林地428.14养殖水面715.25农村宅基地13.16公路用地8.57海域47.3合计1827.6表1-3 项目占用各类土地情况统计表 单位:亩类型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住宅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项目合计615.4428.1715.213.147.3表1-4 项目临时工程占地情况表序号工程类型单位数量备注1临时道路m1
15、7610/2利用现有道路m1000/3临时便桥(宽9m)m29901座4拌和站m218000/5预制场m210000/6施工机构用地m26000/(2)工程拆迁项目拟拆迁建筑物类型主要包括简易棚房、砖混房,此外还有围墙,主要拟拆迁建筑物情况见表1-5。表1-5 主要拆迁建筑物情况表序号用地类别数量1围墙 566 m2框架结构楼房3835 m23砖混房7032 m24简易棚房7799m25水井5口6砖砌水池200 m27坟墓264座8高压电力线杆184根9高压电力铁塔31座10高压电力线长度8615m11低压电力线杆80根12低压电力线长度13712m13通讯线或电信线长度8800m14通讯线电
16、杆139根15变压器15个16通讯塔3座17通信线砼杆1根拆迁安置方案:在项目的工可研中对拆迁安置措施有适当考虑。本项目的建设需要在道路沿线征用一定的土地和实施有限的房屋拆迁。对于被拆迁的房屋及住户,建设单位将严格按照广东省的相关文件精神,给予拆迁户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为了减少对拆迁住户的影响,采取如下措施:(1) 对沿线零星分散的拆迁户,当地政府可以采取就地靠近安置的方法,但安置地点的环境要求好于目前环境,尽量远离拟建的道路或其它的环境污染源;(2) 对于部分拆迁户的安置,可以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地方政府统筹规划下,建设新的农民住宅区;(3) 对于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需依靠地方政府给予相应
17、的扶持,在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方面提供就业培训等措施,帮助失地农民解决经济来源问题。采取措施:部分失地农民可以利用征地补偿费,按照地方规划部门要求,定点开办商铺经商,或买车辆搞运输业等各种方式,解决就业,增加经济收入的方法。 按照广东省的征地拆迁相关文件的标准和要求,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一部分村集体可以利用部分征地款,开办企业或修建厂房出租,每年以一定的红利分发给被征地的农民,补偿失地的经济收入。(3)施工营地项目拟设置1个施工营地,位于项目沿线的博贺港服务区位置。施工营地占地面积约6000m2,占用的土地主要是荒草地,施工高峰期营地住宿的工人约有100人。(4)取土场区 项目拟不设置取土场
18、区,项目全线借土方共1432598m3,借土方全部采取外购方式解决。(5)弃土场区项目拟不设置弃土场。项目挖土方共14879m3,将挖土方全部用于项目沿线的博贺港服务区(占地50亩)、港口村停车区和青福港停车区(总占地40亩)的土地平整,所以本项目无弃土方产生,故不需另外设置弃土场。(6)土石方平衡 初设阶段,全线挖土方14879m3(天然方,含挖除软基及清表数量),填方共1432598m3(压实方),本项目无弃土方产生。项目土石方平衡情况详见表1-6。表1-6 项目土石方平衡情况 单位:m3起 讫 桩 号长度(m)挖方填方借方废弃方合计总体积土方总体积土方土方土方土方K28+945.000
19、K44+132.0001518714879 14879 11581001158100114322101158100 K45+312.000 K47+650.000 233800289377 289377 289377 0289377 合计17525148791487914474771447477143259801447477说明:1、填方数量中已扣除路槽数量。2、本表中填方、利用方、借方均为压实方,挖方、弃方为天然方。 3、本表中各类土的松方系数分别为:松土1.23,普通土1.16,硬土1.09,石方0.92。图1-1 项目土石方平衡图(m3)本项目现阶段拟采用“合理设置临时施工用地、加强水土
20、保持和环境保护”的设计原则,采取如下措施:(1)对于公路用地范围、临时施工用地范围内分布的大量腐殖质土,不得采用填埋或碾压腐殖质土的方式施工,必须揭除地表草皮,然后集中堆放,以备将来地表回填(如用来对填方边坡表层填土),恢复植被。(2)排水沟的挖基土方应采取“就近处理”的原则,一般情况可将挖基土方堆于排水沟外侧平台处,并摊铺平顺。(3)路基施工完成后,清理边坡的土方可用于土路肩培土、路外工程及美化绿化用土,多余土方可用于服务区及停车区土地平整。3、路线平面项目路线起点与在建博贺湾大桥西引道相接,起点桩号为K28+945(延续广东滨海公路茂名段桩号,以下同)路线走向由东至西基本沿海岸线走向,途经
21、面前坡、新屋仔、那尾村、山沟南、杨梅村、龙山镇、邓村、朴树、外海,至水东湾湾口后转折向北,从西葛村西侧跨越青福港,经过青潭尾后继续往北走,终点于水东碧桂园东侧接上已建环城东路,终点桩号为K47+650,路线长17.618km。本项目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双向六车道,路基宽33.5m。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线长17.618km。全线挖土方14879m3(天然方,含挖除软基及清表数量),填方1432598m3(压实方)。项目路线交叉60处,绿化工程17.618km。路面标线材料采用技术成熟可靠的热熔型标线涂料,并渗有玻璃珠,材料及配比符合JT/T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的规定。标志牌面板制作
22、材料有铝、不锈钢、塑料、亚克力板等,本项目采用茂名地区常用的铝合金板,其力学性能满足GB/T3880.2的规定;立杆等支撑构件采用Q235钢,力学性能满足GB-700的要求。路侧在路基填方高度大于3m时设置A级波形梁护栏。结合本路段的实际情况还需设置道口标柱、里程碑、百米桩、界碑等。4、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原则根据沿线地形纵断面、相关道路、构造物、最高洪水位等综合控制因素,在确定合理的填挖高度的前提下,经济合理的进行纵面设计。本项目路线由东往西走,设计高程受沿线地形及衔接道路标高的控制,纵断面较起不大。最短坡长、竖曲线半径、竖曲线长度原则上采用不低于现行规范的一般值,两竖曲线之间直线长不小于对
23、应设计车速的视觉要求。设计最小纵坡尽量控制在不小于 0.3%,最大纵坡在满足规范要求前提下,尽量不用临界值。5、路基工程(1)路基宽度本项目采用一级公路兼城市道路标准设计,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并结合地方政府对本项目的诉求,车道宽度采用3.75m。中央分隔带: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4.0.4条,干线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应根据公路项目中央分隔带功能确定。作为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宽度应根据中间隔离设施的宽度确定。本项目考虑地方实际,采用2.0m中央绿化隔离带。路缘带:设计速度为60Km/h 时,左侧一般为0.5m,本项目按规范选用0.5m
24、。人行道、绿道:根据市委书记专题会议纪要,两侧可作不对称安排,靠海侧设置自行车道(绿道)。本项目靠海一侧设置人行道兼绿道,宽度为 4.25m,另外一侧设置人行道,宽度为 2.75m。综上所述,本项目拟按双向六车道的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为33.5m,路基横断面为:33.5m=4.25m(人行道兼绿道)+0.5(路缘带)+3x3.75m(行车道)+0.5m(左路缘带)+2.0m 中央分隔带+0.5m(左路缘带)+3x3.75m(行车道)+0.5(路缘带)+2.75m(人行道)。项目路基横断面图见图1-2 。图1-2 路基横断面图(2)路基排水本项目主要采用公路式排水方案。路拱坡度:行车道及硬路
25、肩采用2%,土路肩采用3%。路基排水:挖方路段路基两侧设混凝土矩形边沟,尺寸为6060cm。路面水流入路边雨水井后,纵向引到填方段再经导排水沟流入雨水管网中。填方路基坡脚设1m护坡道,护坡道外侧设置6060cm混凝土梯形排水沟,将水流入沟、渠中。路基路面排水自成一体,并与当地排水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保证路基路面排水的需要,又不能影响农田排灌,更不能将水排入农田或造成水土流失。全路段的边沟、排水沟等均采用C20混凝土修建。(3)路基防护路基防护以边坡稳定为基本原则,在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对坡面进行绿化,达到美观环保的目的。挖方路段:对于路堑边坡应以边坡稳定为基本原则,在坡面防护形式上进行多种方
26、案比较,杜绝坡面型式的单调、呆板的现象,选择合理的防护型式,利用路堑边坡进行景观设计,使公路景观丰富、多彩。对于稳定边坡的防护以绿化坡面为主;对于因开挖欠稳定或不稳定的边坡,以稳定加固为原则,在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对坡面进行绿化。绿化坡面防护主要采用植草的形式。对于稳定性存在问题的高边坡,将在下一阶段进一步查明其性质,采用锚索、墩锚等措施进行加固。路堤边坡:当路堤边坡高度4.0m时,边坡防护进行植草皮、喷草籽、三围网植草等多种方案比较,选择合理的防护型式。当路堤边坡高度4m时,边坡防护进行衬砌拱植草、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预制块)格网植草等多种方案比较,选择合理的防护型式。衬砌拱、格网的型式可根据
27、沿线的自然景观力求美观、自然和多样化。当路基边坡受到限制时,则设置路肩挡土墙等支挡结构。(4)特殊路基处理本项目常见的地质病害主要表现为软土,应在下一阶段进一步查明其分部特征和性质,采取经济、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路基的稳定。1)对于浅层软土(厚度 H3m)对于水田、洼地及海域路段的浅层软土推荐采用换填砂进行处理。2) 对于深层软土对于淤泥埋深较深,厚度较大的软土,由于范围不大,推荐采用水泥搅拌桩的复合地基处理。(5)路面排水路面排水主要包括路面表面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路面边缘排水。根据项目所在区实际情况,本项目拟采用浅碟型和带矩形沟浅碟型排水沟方式。其设计原则是将路表水以及路面渗水通过有效、合
28、理的措施排出路界外,以减少对路基和路面的危害以及对行车安全的威胁。路面表面水通过设计路拱横坡和拦水缘石,将降水汇集后经路基边坡急流槽排入边沟。对于超高路段通过缝隙式沟收集雨水再由横向PVC排水管排出。中央分隔带内设置纵向渗沟汇聚下渗水,并通过一定距离设置的横向排水管将渗水排离路基。对于路面结构内渗水,主要通过堵疏并用的方式,即通过在里沥青砼面层与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间设置滑动封层降低渗水概率,并通过在路缘石下设置纵向排水渗沟汇聚路面渗水,在一定间距设置横向排水管将渗水排离。路面排水设计包括边沟、排水沟和急流槽。边沟:边沟尺寸采用50cm50cm的矩形边沟,采用C20砼进行浇筑。边沟汇集的路面水
29、、上边坡的边坡流水、其汇水经急流槽排至排水沟或自然沟渠内。排水沟:填方路基两侧一般均设置排水沟,排水沟采用50cm50cm矩形排水沟、80cm80cm梯形排水沟,采用C20砼进行浇筑。填方路基两侧必要时修建横向排水沟,将水流引至附近天然沟渠内。当排水沟与通道路面相交时,通道路面下设置纵向排水管涵或盖板边沟与两侧排水沟相连。排水沟的长度较长时,尺寸应根据流量大小设计,当一般尺寸无法满足要求时,则加大排水沟尺寸。急流槽:为排除路面水,在路基边坡、路基边沟或截水沟水进入路基排水沟以及路基排水沟水进入沿线人工河沟或自然河沟时,一般均应设置急流槽,避免路基排水沟水冲刷河沟岸坡。6、路面工程本项目全线采用
30、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底基层。根据交通部颁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执行,交通量按OD调查及分析预测结果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主线路面结构如下:上面层:4cm 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中面层:6cm 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7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基层:36cm 6%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 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垫层:未筛分碎石 厚15cm总厚度:88cm。7、平面交叉本项目与相关道路的交叉形式均为平面交叉,全线共设置交叉60处,其中十字交叉8处,T型交叉52处。项
31、目平面交叉工程数量估算表见表1-7。表1-7 项目平面交叉工程数量估算表序号交叉位置与交叉道路名称与交叉道路等级平交口类型平交口数量(处)1K29+000.0右侧X618(新编S291)二级公路T型12K30+680.0两侧水泥砼道路/十型13K32+920.0两侧水泥砼道路/14K34+380.0两侧水泥砼道路/15K35+700.0两侧水泥砼道路/16K36+480.0两侧水泥砼道路/17K37+650.0两侧水泥砼道路/18K38+125.0两侧海滨路三级公路/19K40+400.0两侧水泥砼道路/110K43+600.0右侧水泥砼道路/T型111K46+887.0左侧环市东路一级公路T
32、型1备注:其他地方村道接入按水泥加铺转角硬化处理,计量49处,加铺路面面积7600m2。8、桥涵工程项目建设内容不包括清福港大桥建设路段(桩号K44+200K45+300),项目全线设有涵洞38道。9、绿化工程本项目绿化工程全长17.618km,植树绿化,以达到美化环境、减少噪音的效果。10、其他工程改路:沿线村村通道路主要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长度为1871m,宽度5m。对一般的土路、碎石路本着利于农村公路的建设的原则均按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现为水泥路面的道路,按车行通道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改路起、终点与原路平顺衔接。改沟渠:本项目沿线跨越一条较大的自然沟渠,改沟渠尽量靠近路基,以减少占
33、地。改沟渠尽量和路基排水系统相结合,排水沟和坡脚外改沟渠兼并。改沟渠尺寸以不降低原有标准并考虑区域总体规划,结合外业现场调查的原有尺寸及汇水面积确定。K28+945.0K47+650.0处改沟宽3m,沟深2m。项目改路、改沟渠工程情况表见表1-9。表1-9 项目改路、改沟渠工程情况表序号工程起迄 桩 号长度m沟宽m沟深m路面宽m工程量征地(亩)挖方m3填方m31改路K28+945.0K47+650.01871/5/14029202改沟K28+945.0K47+650.0187132/11223/11合计3741325112231402931项目组成与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见下表1-10。表1-
34、10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组成建设内容及规模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备 注施工期营运期主体工程路基共17.618km,全线新建施工噪声、扬尘、固废对沿线影响,沿线水土流影响。交通噪声和废气对沿线居民的影响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等征地拆迁项目总占地1827.6亩。辅助工程石料、砂料场沿线分布着较多规模不一的石料场,包括红花石场、旦场镇天源石场、旦场镇创先沙场、陈村沙场等可能产生水土流失,运方车辆运输噪声、粉尘等景观影响料场在施工结束后实施绿化恢复弃土场项目不设置取土场及弃土场取土场沿线设立安全设施为用路者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的服务(11)交通量预测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5、交通量预测结果如下表。表1-11 项目全线分车型平均交通量预测(辆/日)年份小客车大客车小货车中货车大货车特大货车折算成小客车合计2021583465714569774191501159820271063611622398141173926420167203516952177633001511112640230169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并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根据项目在区域路网中的作用(旅游功能+干线公路)、衔接道路的等级及近期沿线土地开发情况以及结合当地政府对本项目的诉求,本项目拟按双向六车道的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兼有城市道路功能),设计速度采用60km/h,路基标准断面宽为33.5m。七、筑路材
36、料及运输条件本项目原材料均为外购,本工程主要材料钢材、石油沥青、汽油、柴油等由公路运输。其中汽油、柴油、石油沥青由本地供应,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砂、石料、木材、水泥由附近料场购买,汽车运输即可。项目工程全线借土方共1432598m3,全部采取外购方式解决。八、项目投资及施工安排1、投资估算根据初步估算的工程数量,本项目总投资约为222430.5487万元。2、施工计划考虑到项目施工期间的机械噪声的影响,不在夜间施工。白天的施工时间为8小时,具体时间段为: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本项目拟于2019年12月开工,总施工工期计划为24个月,至 2021年12月底完工。本项
37、目计划施工人员约100人,项目拟设置1个临时施工营地,位于项目博贺港服务区位置。3、 用能规模本项目施工期用电从当地供电主线路接线,燃油机的燃料等,均从当地购买。4、 给、排水沿线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质纯净,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可直接作为工程用水,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施工期生活污水(8640m3)经三级化粪池进行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后回用于周边林地作农灌用水,不外排。运营期服务区及停车区员工生活污水(6139.3m3/a)经过三级化粪池处理后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汇入滨海新区博贺镇水质
38、净化厂处理达标排放。九、主要环境和生态问题表1-12 主要环境和生态问题污染因素施工期运营期环境污染方面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水交通噪声、车辆尾气、轻微扬尘、服务设施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油烟废气生态方面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十、外环境关系本项目位于茂名滨海新区及电白区,起点接在建博贺湾大桥西引道(桩号为 K28+945,坐标:E1110534.95,N21308.6),终点接环城东路(桩号为 K47+650,坐标:E1111416.51,N212853.91),路线走向由东至西基本沿海岸线走向,途经面前坡、新屋仔、那尾村、山沟南、杨梅村、龙山镇、邓村、朴树、外海,至水东湾湾口后转折向北,从西
39、葛村西侧跨越青福港,经过青潭尾后继续往北走,终点于水东碧桂园东侧接上已建环城东路,路线长17.618km。主要控制点:起点、路线交叉、沿线村庄、沿线海岸线、终点等。本工程道路施工结合实际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同时不设置沥青砼搅拌站,沿线主要的敏感目标为面前坡、新屋仔、那尾村、山沟南、杨梅村、龙山镇、邓村、朴树、外海、西葛村等,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噪声和扬尘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表1-13 外环境关系表 是否涉及国家珍惜保护野生动物是否涉及地质公园是否涉及历史文化遗产是否涉及国家珍惜保护野生植物是否涉及自然保护区是否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是否涉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否涉及风景名胜区否
40、否否否否否否否十一、施工布置合理性分析该项目施工布置为:料场设置在现有路面上平坦较宽处,不临时占用公路旁非路面的地方;路段施工一段结束后,即清理剩余用料,保持地面基本清洁;拌和用水由沿线水资源提供,通过管道输送到工地现场,随用随取,拌和点设置在平坦路段,保持不渗出废水;该项目施工布置具有如下特点:功能分段基本明确,物流较为畅通、基本互不干扰;施工流程基本顺畅,迂回重复少;通迅用手机、对讲机和喊话等方式,保持交通顺畅,比较容易管理。评价认为,项目施工布置功能分段较为清晰,工艺流程比较顺畅,物流便捷,突出了施工和环保的关系,施工布置基本合理。项目运输量小,对沿线环境影响较小。十二、项目产业相符性分
41、析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本项目属于公路工程建筑,行业代码为E4812。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第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第三条“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内容,故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十三、与茂名市交通路网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维持交通畅顺,服务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贯通博贺港与水东港,串起沿线的旅游景点、城镇节点及港口,将为茂名市打造一条新的公路通道,有助于茂名托沿海综合运输通道,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进临港工业绿色化改造,从而带动粤西沿海城市带经济加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
42、差异。此外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了港口的集疏运条件,提高了茂名港的综合竞争力。本项目的实施,也是对茂名公路建设的促进,对完善茂名市公路网规划做出贡献,加强电白区的经济发展,使茂名市公路网的布局更加合理。本项目作为最为靠近海岸线的交通主干线,项目的建设可进一步提升推进广东沿海地区国防战备和交通应急保障能力,提高公路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综合应急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滨海公路在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防战备综合水平、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因此,本项目道路建设是符合茂名市交通规划的。十四、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以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项
43、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17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茂名滨海新区及电白区,起点接在建博贺湾大桥西引道(桩号为 K28+945,坐标:E1110534.95,N21308.6),终点接环城东路(桩号为 K47+650,坐标:E1111416.51,N212853.91)。电白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处东经1105411129,北纬21222159之间,东西长65公里,南北长80公里,海岸线长200公里,陆地面积1873km2,是茂名市唯一的沿海区。电白区海岸线迂长、海域辽阔,放鸡岛、竹洲岛、南士岛、青洲岛、大洲岛、三洲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