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群落的结构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上传人:xz****d 文档编号:96533033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PPTX 页数:65 大小:43.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群落的结构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公开课】群落的结构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开课】群落的结构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群落的结构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6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节 群落的结构人教版 选必二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本节聚焦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的差别?为什么形成有机整体?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生态位分化对于群落和物种有什么意义?【课堂导入】视角决定问题以种群研究为例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数量特征最基本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死亡率出生率迁入率迁出率直接 影响“J”形增长“S”形增长波动爆发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数量变化影响因素下降消亡【问题探讨】稻田中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如大脐圆扇螺、中国圆田螺、苏氏尾鳃蚓、羽摇蚊的幼虫等,在稲田中饲养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由于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底栖动物和杂草都会减少。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

2、用,因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讨论:1.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2.提高河蟹的种群密度,稻田中其他动物种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捕食、种间竞争(河蟹和底栖动物都吃浮游生物)河蟹会吃掉更多的底栖动物和杂草,导致底栖动物等的数量减少;河蟹的爬行活动对田泥有松动作用,可以改善田泥的土壤肥力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可能会引起以水稻为食物的其他动物的数量增加 群落的概念(1)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实战演练1】下列描述属于群落的是()A.一个池塘中的鱼类B.一片森林中的各种植物C.城北一个水产品市场上待卖的活鸡、活鱼,各种蔬菜以及它们上面所附着的微生物D.一座山

3、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D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必需包括全部的生物。即必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功能类群生物间有一定的关系。各种生物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之间以物质和能量为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群落的概念研究群落的核心问题群落的_和_如何?群落中有多少_?哪些种群占_?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_?群落中各个_之间的相互_是怎样的?群落的_情况是怎样的?群落具有怎样的_?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演替物种组成、物种组成、优势种群优势种群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位生态位范围和边界范围和边界(2)范围边界种群关系种群优势空间结构位置演替(3)对生物群体的研究,种群和群落是不

4、同水平的研究对象,研究_是研究_的基础。种群群落视角决定问题群落的研究一、群落的物种组成新疆 北部 针叶林福建 武夷山 常绿阔叶林部分物种名录新疆五针松、新疆冷杉、新疆云杉部分物种名录米槠、木荷、狗脊、芒萁不同的群落如何进行区分?主要区别:物种组成和数目一、群落的物种组成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 。常绿针叶林1.丰富度越丰富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在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数量很多,它们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往往占据优势。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米槠甜槠木荷狗脊芒萁优势种常见种2.优势种一、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群落始终处于 中举例:东北部的

5、草原群落举例:东北部的草原群落放牧强度加大过度放牧羊草糙隐子草碱 蓬3.优势种的动态变化动态变化优势种会优势种会一直一直保持优势吗?不占优势的保持优势吗?不占优势的种群会种群会一直一直不占优势吗?不占优势吗?控制放牧强度控制放牧强度对于维持草原对于维持草原群落稳定群落稳定、实现、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二、种间关系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受益,分开后,也能独立生活。2)实例海葵寄居蟹提供保护固着场所蚂蚁蚜虫提供蜜露驱赶天敌1.原始合作AB时间种群数量同步变化1)定义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无明确营养关系数量坐标图二、种间关系数量坐标图营养关系图两种生物长期 ,相互依存,彼

6、此有利。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分开后一般不能独立生存 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2.互利共生1)定义2)实例共同生活在一起思考:与原始合作的区别?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二、种间关系3.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翠鸟捕鱼蝗虫吃草1)定义2)实例【思考】螳螂母吃公是捕食关系吗?不是捕食。公螳螂、母螳螂为同一物种,是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种内斗争。AB时间种群数量被捕食者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为被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为捕食者一般来说,被捕食者的数量较捕食者数量多【思考】如何辨别曲线图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AB被捕食者捕食者营养关系图二、种间关系 或 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 的现象。“此消

7、彼长”“你死我活”非洲狮和斑鬣狗竞争能力悬殊竞争能力相当(牛和羊)4.种间竞争1)定义2)实例两种更多种相互排斥【思考】种间竞争的结果?二、种间关系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 并通常对宿主 的现象。马蛔虫与马5.寄生1)定义2)实例获取营养产生危害【思考】1、寄生一定发生在动物之间吗?豆科植物与菟丝子、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思考】2、寄生与捕食的区别?寄生一般不会造成寄主死亡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二、种间关系ABAB体表寄生体内寄生5.寄生【思考】寄生一定在寄主体内吗?营养关系图【即学即练】分析下列营养关系图,说出以下图形分别对应的种间关系种间竞争(体表)寄生捕食(体

8、内)寄生互利共生【即学即练】种间竞争种间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分析下列物种数量图,说出以下图形分别对应的种间关系【即学即练】2022海南高考真题)某学者提出,岛屿上的物种数取决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动态平衡。图中曲线表示面积大小不同和距离大陆远近不同的岛屿上物种的迁入率和灭亡率,S1、S2、S3和S4表示迁入率和灭亡率曲线交叉点对应的平衡物种数,即为该岛上预测的物种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面积相同时,岛屿距离大陆越远,预测的物种数越多B与大陆距离相同时,岛屿面积越大,预测的物种数越多C物种数相同情况下,近而大的岛,迁入率高;远而小的岛,迁入率低D物种数相同情况下,小岛上的物种灭亡率高于大岛A【即学

9、即练】(2021山东高考真题)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 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 中不放螺,M 中放入 100 只螺。一段时间后,将 M 中的螺全部移入 L 中,并开始统计 L、M 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C图示 L 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竞争D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A【思考讨论】分析种间关系对群落的影响资料1.红尾鸲和鹟都捕食飞虫,也常常从树叶及树冠末梢上啄食昆虫。在两种鸟共同生活的地区,红尾鸲喜欢在疏林和缓

10、坡处活动,而鹟更喜欢选择密林和陡坡。如果只有一种鸟存在,那么无论红尾鸲还是鹟,它们觅食生境的范围都比共存时的更大。讨讨论论1.1.红红尾尾鸲鸲和和鹟鹟的的种种间间竞竞争争对对两两个个种种群群的的分布有什么影响分布有什么影响?红尾鸲和鹟的食性比较相似,种间竞争导致红尾鸲和鹟的食性比较相似,种间竞争导致两个种群的分布范围缩小,甚至错开。两个种群的分布范围缩小,甚至错开。【思考讨论】分析种间关系对群落的影响资料2.某地海边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动物,海星可以捕食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动物,其他四种动物之间无捕食关系。在一个16的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该样地中的所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该

11、实验样地中占据优势,数量最多;再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占优势的物种。讨论讨论2.2.资料资料2 2说明捕食、种间竞争在群落中是怎样相互联系的说明捕食、种间竞争在群落中是怎样相互联系的?讨论讨论3.3.除了种间关系,还有哪些影响群落的因素呢除了种间关系,还有哪些影响群落的因素呢?影响群落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除种间影响群落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除种间关系外,生物因素还有种内竞争等;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水、无机盐等。关系外,生物因素还有种内竞争等;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水、无机盐等。开始海星与四种动物存在开

12、始海星与四种动物存在捕食关系捕食关系;但在人为去除捕食者海星之后,藤;但在人为去除捕食者海星之后,藤壶、始贝、帽贝和石鳖之间主要是壶、始贝、帽贝和石鳖之间主要是种间竞争种间竞争。且占优势的物种随时间推。且占优势的物种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移而发生变化。由此可见,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由此可见,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 在群落中,_,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2.分类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和_垂直结构水平结构三、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13、大多数群落都具有_ _现象明显的分层现象n植物:自上而下分别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n动物:l林冠层栖息着鹰、黄鹂、杜鹃等;l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鹟、莺等;l林下层则生活着画眉、八色鸫等。黄黄鹂鹂啄木啄木鸟鸟画画眉眉乔木乔木层层灌木灌木层层草本草本层层举例:森林群落:举例:森林群落:【思考】森林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群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原因是什么?光照、温度等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植物 动物三、群落的空间结构浮水层挺水层沉水层表层浮水植物凤眼蓝、浮萍浅层挺水植物芦苇、莲、茭白深层沉水植物水车前、小眼子菜、竹叶眼子菜、黑藻等思考: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原因?垂直结构湖

14、泊湖泊群落: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_ _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阳光、水分、无机盐和溶解氧等。三、群落的空间结构四大家鱼在不同水层的分布混合养殖上层:鲢鱼-浮游植物中上层:鳙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中下层:草鱼-水草【思考】此水域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些鱼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不同下层:青鱼-水底的螺、蚌以及水生昆虫三、群落的空间结构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垂直结构的意义:_。植物的分布决定了动物的分布。光照、水分、无机盐等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三、群落的空间结

15、构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b阔叶林针叶林高寒草甸苔原绿藻褐藻红藻ac-2003800m的海拔高度内,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b、c是群落的垂直结构,a是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光照强度光质(光的波长)实例分析:不同海拔高度内,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受什么实例分析:不同海拔高度内,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受什么因素影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吗?因素影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吗?群落结构是论述一个群落内部的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温度三、群落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影响因素生物自身生长特点

16、地形的变化光照强度不同人与动物的影响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即学即练】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竹林中箭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D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成年竹和竹笋高低不同。四、群落的季节性春春夏夏秋秋冬冬由于_、_和_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_的变化。阳光温度水分有规律四、群落的季节性 有些种类的植物在早春(迎春花、桃花)来临时开始萌发,并迅速开花和结实,到了夏季其生活周期结

17、束;另一些种类的植物则在夏季到达生命活动的高峰,从而导致群落在春季和夏季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大多数典型的草原鸟类和高鼻羚羊等有蹄类动物,在冬季都向南方迁移,到雪被较少、食物充足的地区生活。旱獭、仓鼠等啮齿类动物在冬季会休眠;有些动物则在炎热的夏季进入夏眠。1.1.植物的季节性对群落的影响植物的季节性对群落的影响2.2.动动物的季节性对群落的影响物的季节性对群落的影响迎春花迎春花五、生态位 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_,包括所处的_,_的情况,以及与_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地位或作用1.概念:空间位置占用资源其他物种的关系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栖息地食物天敌与其他物种

18、的关系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与其他物种的关系2.研究内容:动植物生态位研究内容相同吗?【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资料: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区,每年有数万只水鸟于10月至次年2月在崇明东滩越冬。某研究团队以4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不同觅食生境出现的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 其他绿翅鸭 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 1513981178.30.807.15.61

19、.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 15172928430033.333.3033.30.1生境1-为低潮盐沼一光滩带,宽度为2000m左右;生境2-为海三棱藨(biao)草带,宽度为400m左右;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一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 其他绿翅鸭 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 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

20、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 15172928430033.333.3033.30.11.这4种鸟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有哪些异同?哪一种鸟觅食生境的范围更宽?绿翅鸭和鹤鹬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基本相同,两者均选择生境1和3,以生境1为主,绿头鸭主要选择生境1;青脚鹬在3个生境中都出现,在生境3出现的概率高于前两处。【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2.如果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生态位就完全一样吗?不一定。绿翅鸭和鹤鹬选择的觅食生境基本相同,但是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占用的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不一样。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 生境2

21、生境3 小坚果 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 其他绿翅鸭 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 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 15172928430033.333.3033.30.1【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 其他绿翅鸭 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 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

22、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 15172928430033.333.3033.30.13.任选一种鸟,分析它的食性。从觅食的角度,与它有竞争关系的鸟类有哪些?以绿翅鸭为例,绿翅鸭以小坚果为主要食物,还吃茎类、螺类、贝类等,与绿头鸭也是,二者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关系;绿翅鸭与鹤鹬、青脚鹬也有种间竞争关系,因为它们都捕食螺类,绿翅鸭与鹤鹬都吃贝类。【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 其他绿翅鸭 21206703352.816.7012.013.005.

23、5绿头鸭 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 15172928430033.333.3033.30.14.任选一种鸟,从觅食生境、种间关系等多个方面综合描述这种鸟类的生态位。以青脚鹬为例,它们的觅食生境包括低潮盐沼一光滩带、海三棱藨草带及海堤内鱼塘一芦苇区;以草屑、螺类、甲壳类为食;青脚鹬与鹤鹬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因为它们都以草屑和螺类为主要食物,青脚鹬与绿翅鸭、绿头鸭也存在种间竞争,因为它们都捕食螺类,青脚鹬和绿头鸭还捕食甲壳类。五、生态位3.特点:4.原因:5.意义:协同进化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

24、态位 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 的结果 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五、生态位6.生态位的应用:(2)对动物生态位影响最大的是动物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条件(种间关系)。我国劳动人民将生态位不同的四种鱼混养,既降低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1)四大家鱼的混养利用的是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品种栖息水层食性青鱼水体的中下层以水底的螺、蚌及水生昆虫等为食草鱼水体的中下层或水草多的地方主要以水草为食鳙鱼水体的中上层主要为浮游动物为食,也食用部分浮游植物鲢鱼水体上层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l鱼类的混合培养五、生态位l立体农业: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

25、殖或立体复合种养的生产模式。(1)农作物的间作模式有很多种:利用它们在农田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间作模式实例分析玉米与大豆玉米植株高,大豆植株矮;大豆可利用与其共生的根瘤菌固氮,从而增加土壤肥力苹果与绿豆果树高大,绿豆植株矮小,可充分利用相邻果树间的空间;果树适当遮阴可缓解作物的光合“午休”现象(2)间作的两种或多种植物必须有很明显的植株高度差异;间作的植物中高的为阳生植物,矮的为阴生植物。思考:农业种植上有相应的应用吗?五、生态位 某湖泊中生活着鲈鱼和短吻鳄,短吻鳄会捕食鲈鱼,而鲈鱼又是人们喜爱的美味。当地居民为了提高鲈鱼的产量而大量捕杀短吻鳄。在短吻鳄被捕杀几乎绝迹之后,鲈鱼的产量却没有增

26、加。调查表明湖中鲈鱼的种群数量竟然比原来还下降了。追溯原因,有人提出了以下可能:A.气候变化造成鲈鱼的食物短缺;B.短吻鳄捕食的另一种鱼以鲈鱼为食;C.捕杀短吻鳄前鲈鱼的种群已经衰退;D.人类主要捕捞鲈鱼幼龄鱼造成种群衰退。以上四种解释都有道理吗?你认为哪种是最可能的原因?作出推测后,应该怎样进一步判别?溯因推理【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1.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鹏等鸟类。判断下列表述是否合理,(1)针阔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2)从

27、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3)小杜鹃主要生活在林冠层,这是小杜鹃的生态位。()P29【练习与应用】2.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 40 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年份14152540乔木0001423灌木0341219草本植物2827263034总计2830305676A.物种丰富度趋于增加 B.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C.物种丰富度呈现“S”形增长 D.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CP29【练习与应用】3.河蟹是杂食性动物,以鱼、虾、螺、蚌、水生昆虫和水草等为食,它们喜欢潜伏在水草或底泥中。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不会将河蟹与食

28、性和它相似的青鱼混养。为什么?青鱼与河蟹的食性相似,生态位有所重叠,如果放在一起混养,在食物和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二者的种间竞争关系强烈,不利于各自种群数量的增加。P29【练习与应用】二、拓展应用1.诗经小雅小宛写道:“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古人以为蜾蠃不产子,因此捕捉“螟蛉”当作“义子”来养育。南北朝时期,医学家陶弘景发现。蜾蠃将螟蛉衔回窝中,用尾上的毒针刺入螟蛉体内,并在其身上产卵。所以他认为螟蛉不是“义子”,而是蜾蠃幼虫的食物。这两种生物存在怎样的种间关系?捕食。提示 广义的捕食包括植食、肉食、拟寄生等。拟寄生的特点为总是导致寄主死亡,这与寄生有本质区别。螟蛉螟蛉蜾蠃蜾蠃P29【练习与

29、应用】2.在群落形成的过程中,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相似,你认为这两个物种的发展将是什么结果?生态位分化两个物种的生态位相似,在空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它们必然存在种间竞争。种间竟争可能会使二者的生态位发生分化,结果为它们仍然共存于同一个群落中;也可能为一方消失,另一方留存下来。P29【练习与应用】3.捕食者在猎杀猎物时,场面比较血腥,这往往会让人认为捕食者很残忍。有的地方曾经为了保护某些食草动物而人为消灭捕食者,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请从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等角度,分析群落中存在捕食者的生态意义。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

30、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生存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有利于保持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并使多个生物种群的数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同时,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还表现出协同进化。探究实践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土壤小动物的特点、种类和功能作用?2.调查内容有哪些?3.用什么方法进行采集、调查?为什么不适于用样方法?4.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哪些?适用范围分别是?5.实验步骤?采集小动物的方法有哪些?诱虫器的装置是怎样的?其采集小动物利用了土壤小动物的哪些特性?酒精的浓度及作用?问题导学:请同学们阅读

31、教材P30-31,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探究实践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问题1.土壤小动物的特点、种类和功能作用?3.作用: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蜈蚣鼠妇马陆蚯蚓1.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点。2.种类: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多样的昆虫;探究实践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统计群落中的物种数2.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问题2.调查内容有哪些?仅仅统计群落中的物种数,不足以全面了解群落的结构。思考: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的物种数目,为什么还要统计物种相对数量?问题3.用什么方法进行采集、调查?为什么不适于用样方法?调查方法:取样器取

32、样法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许多土壤动物活动能力较强,且身体微小探究实践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法和 法。记名计算目测估计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计法是按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体积)上种群数量。估计单位面积(体积)上种群数量。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非常多,多多,较多较多,较少较少,少少,很少很少”等等。等等。丰富度统计方法丰富度统计方法:问题4.统计

33、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哪些?适用范围分别是?探究实践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问题5.实验步骤?采集小动物的方法有哪些?诱虫器的装置是怎样的?其采集小动物利用了土壤小动物的哪些特性?酒精的浓度及作用?准备取样器和记录环境情况取样采集观察分类统计分析取样器取样诱虫器诱捕、简单采集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探究实践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准备(1)制作取样器(2)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情况,提出安全注意事项选择直径为5cm的硬质金属饮料罐,在距离顶端5cm处剪断。这样的取样器容积约为100mL。2.取样注意:断口处锋利,操作时注意安全。注意: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

34、间等。注意:取样时不要破坏环境,事先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选择取样地点,拨开落叶,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几乎齐平,用铲子连同罐子一起挖出。思考:1.土壤与花盆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的原因?2.70%酒精溶液的作用?3.如果需保证小动物生活状态应将酒精换成什么?探究实践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为了使空气流通湿棉花(保存活体)固定杀死小动物并保存,通常用于制作标本。原理:避光、避热、趋湿3.采集小动物诱虫器示意图探究实践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体型较大的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体型较小的用吸虫器采集吸虫器中纱布的作用: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简易采集法3.

35、观察和统计体视显微镜统计表格(参考)地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统计表 序号动物类群名称数目12探究实践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 是 不同的。物种丰富度(2)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 ,群落结构也 。越多 越复杂 实验结论:便于空气流通原理:避光、避热、趋湿为了保持小动物的活性酒精溶液防腐调查方法总结1、调查种群密度:样方法(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标志重捕法2、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抽样检测法(统计方法:血细胞板计数法)3、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物种丰富度):取样器取样法(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目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