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贵石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x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6532237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2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贵港市贵石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广西贵港市贵石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贵港市贵石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贵港市贵石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x(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项目名称:广西贵港市贵石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广西贵港市贵石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二二年六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4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15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23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32六、结论51附表52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52附件附图广西贵港市贵石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广西贵港市贵石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建设项目项目代码2018-450803-45-03-016984 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建设地点

2、地理坐标国民经济行业类别D451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四十二、燃气生产和供应业92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建设性质R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R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贵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2018-450803-45-03-016984 总投资(万元)17200.00环保投资(万元)200.00环保投资占比(%)1.2施工工期12个月是否开工建设R否是: 用地(用海)面积(m2)9354.14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依据行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规划名

3、称:贵港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2016-2030)审批机关:贵港市人民政府审批文件名称及文号: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贵港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2016-2030)的批复(贵政函2018535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规划名称:贵港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2016-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机关:贵港市环境保护局审查文件名称及文号:关于贵港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2016-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贵环评20189号)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江南工业园区安澜路与江二路交汇处东南角,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符合贵港市产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园功能定位:

4、形成以电子设备制造为主导产业,服装羽绒、林板加工及家具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为辅助产业,节能与新材料、现代港口物流等新兴产业为提升的制造业集聚区。项目属于燃气生产和供应,符合园区规划。项目建成后,可江南工业区及周边地区城镇居民生活用气提供便利,有利于完善高兴镇及周边地区的城市配套设施。项目选址符合园区规划。其他符合性分析(1)政策符合性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本项目为“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行业,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为允许建设的项目,且项目已获得贵港市江南区发展和改革局的备案证明(项目代码为2018-450803-

5、45-03-016984,详见附件2),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2)“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与生态保护红线的符合性根据查阅相关资料,本评价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152号)的规定,确定生态保护红线区为以下三大区域:A、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重要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各类陆域和海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等禁止或限制开发区域;B、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包括水土流失、石漠化各类陆域敏感区和脆弱区,海岸带自然岸

6、线、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海域敏感区和脆弱区;C、其他未列入上述范围,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或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包括生态公益林、重要湿地和极小种群生境等。项目选址于贵港江南工业园内,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区范围,项目的建设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的规定。 与环境质量底线的符合性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和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项目实施后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等虽然对大气环境、声环境和地表水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不会改变环境功能区,能够严守环境质量底线。 与资源利用上线的符合性本项目主要消耗一些水资源、电资源,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地区资源利用总量较少,因

7、此项目的建设不会突破资源利用上线。 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符合性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的通知(桂发改规划2016944号)和关于印发的通知(桂发改规划20171652号,项目不涉及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综上,经过与“三线一单”进行对照后,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内,未超出环境质量底线及资源利用上线、未列入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内。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内容1、工程组成及平面布置项目占地面积9354.14m2,建筑面积5850m2。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楼、气瓶装瓶车间、气瓶检测车间、仓库、液化石油气罐区、消防水池 400平方米、消防沙池,配套建设道路停车场、绿化等。项目厂区布局紧凑合理,见总平

8、图附图2,项目建设内容组成一览表见表1。表1项目建设内容组成一览表序号名称设计能力1主体工程液化石油气罐区1层,位于厂区西侧,占地面积约520m2,建筑面积520m2。 液化石油气罐区购置安装液化石油气储罐3x100m)。气瓶装瓶区1层,高8m,位于厂区南侧,面积约1000m2,建筑面积1000m2。2辅助工程气瓶检测车间1层,高8m,位于厂区南侧,占地面积约760m2,建筑面积748m2。辅助用房1层,位于厂区东北角,占地面积640m2,建筑面积640m2。消防水池位于厂区北侧,占地面积约400m2,建筑面积400m2仓库位于厂区北侧,占地面积约1000m2,建筑面积1000m2综合楼位于厂

9、区北侧,占地面积约1500m2,建筑面积1500m23公用工程供水由市政供水管网供给。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无生产废水外排,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江南污水处理厂。供电由市政电网提供。4环保工程废气治理废水治理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噪声治理选取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隔声降噪。固废处理工人产生少量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理。2、主要产品及产能表2项目产品方案产品名称单位年产量备注液化石油气吨5000产品规格视客户需求而定3、主要生产设施及设施参数表3建设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备注数量(单位)1液化石油气储罐容积:100m3; 地上储罐设计

10、压力 1.77 MPa,单层地上卧式圆筒形结构,主要材质为 Q345R 热轧钢板。3个2残液罐容积:50m3;地上储罐设计压力 1.77 MPa,单层地上卧式圆筒形结构,主要材质为Q345R 热轧钢板。1个3压缩机Q=1.0m3/min1台4液化石油气泵Q=15m3/h1台5LPG 自动电子灌装称1台6可燃气体报警器/1套7储罐检漏装置/1套8避雷针/1个9高低液位显示报警装置1个10液位计截止阀/8个11储罐压力表/4个12防震压力表/4个13温度计4个14消防泵1个15排污泵1个4、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表4项目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项目内容消耗量来源能源及原辅材料液化石油气5000t/a外购钢瓶

11、5000个外购(每个空瓶装 15kg)柴油0.34t/a外购能源水450m3/a园区供水电7万kwh园区供电液化石油气是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副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石油液化气是一种多组分混合物,主要成分见表5。表5 原料液化气组分数据表分析项目体积分数(%)分析项目体积分数(%)氢气56甲烷10乙烷35乙烯3丙烷1620丙烯611丁烷4246丁烯56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512H2S(ppm)2水露点()-13.8密度(kg/Nm3)0.50.59低位发热值(MJ/Nm3)70.75、总平面布置本项目为了充分利用地形进行总平面布置,力求满足充装、运输和消防灭火的

12、要求,根据地形将站区分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和办公区。生产区位于站区中部和北部,设置储罐区和站房,储罐区为100m3液化石油气储罐3个、50m3液化气残液罐1个,储罐区附近均有绿化带,远离人群呼吸带,处于开阔区域便于气体快速扩散,站房位于储罐区东侧,由西向东设置瓶库、灌瓶间、压机房及卸车柱等;生产辅助区位于在站区西面,配套设置配电房、水泵房、柴油发电机和消防水池等辅助生产设施;同时整个生产区四周设消防环形车道,路面宽不小于4m,生产区和办公区之间设置宽19.1m回车场;为了方便槽车进出站,站区北面有进场道路可直接通往生产区;站区四周为2.2米高的非燃烧体实体围墙,站房与卸车柱之间的隔墙为非燃烧实

13、墙;生产区北面有较大的空地,可容纳进站装卸车的汽车槽车,不占用环形车道,在卸车过程中,对站内交通的影响较小。办公区位于站区北面,靠近站区大门,便于接待和管理,且位于主导风向上风向。因此,本项目站区建设内容功能齐全。本项目储罐区设计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执行,储罐与瓶库、灌瓶间、机泵房及卸车柱距离为22.2m,大于防火间距22m;储罐与办公楼距离为50.2m,大于防火间距50m;储罐与配电房和柴油发电机距离为38.3m,大于防火间距22m;储罐与配电房、柴油发电机房、消防取水口距离为45.5m,大于防火间距40m;储罐与站区

14、围墙最近距离为20.2m,大于防火间距20m;储罐与站外公路最近距离为77.6m,大于防火间距25m。因此,储罐与站内各建构筑物间距均达到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表8.3.9要求。综上所述,从安全和环保角度考虑,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6、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10人,每天工作8小时,一天一班,全年工作300天。工人大多是本地人,不在公司食宿,因此公司不另设厨房和宿舍区。7、公用工程 1、供电本项目供电由园区供电电网供应,从工业园区变电线路接口接入站区配电房,再分配至各用电点。项目用电属于三级负荷,总负荷容量10.0kW,年用电量7万kWh。2、供水项目用水来自园区自来水

15、供水管网,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夏季降温喷淋补充水、绿化用水和事故状态下的消防用水等。3、夏季降温喷淋补充水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第8.10.2条,储罐总容积大于50 m3或单罐容积大于20 m3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储罐区应设置固定喷水冷却装置,用水量按储罐的保护面积和冷却水供水强度的乘积确定。着火储罐保护面积按其全表面积计算,距着火储罐直径1.5倍范围内的储罐按其全表面积的一半计算,因此本项目储罐区保护面积为613.43m2,冷却水供水强度按0.15L/sm2计算。当气温超过30时需要对储罐进行喷淋降温,按当地实际气候情况,夏季喷淋冷却水天数按60天计(7-8月份),

16、每天喷淋4h(12点到16点时段),喷淋冷却用水量为1325 m3/d(79500m3/a)。降温喷淋水经收集后经循环使用,损失量以1%计,其中蒸发量占0.8,清净下水产生量占0.2,则补充水量为13.25m3/d(795m3/a),清净下水产生量为2.65m3/d。4、消防用水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第8.10.4条,消防用水量按火灾时间连续6小时计算,最大用水量20L/s计,本项目只考虑同一时间仅发生一次火灾,得出消防用水量为432m3。5、用水量计算根据人均用水量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中有关行业用水规定,本项目建成后用水情况见表6。表6 项

17、目用水情况一览表序号耗水项目耗水名称用水量标准数量用水量(m3/d)用水时间(d/a)年用水量(m3/a)污水产生量(m3/d)1员工生活用水新鲜水50L/(人d)10人0.53001500.42夏季降温喷淋补充水0.15L/sm2613.43m2,4h13.25607952.653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0.5L/(m2次)2665.76m21.33300399.860新鲜水总计15.081284.863.05消防用水432m3项目水平衡图:图1 水平衡图(单位:m3/d)5、排水本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1)雨水本项目在围墙内设置雨水边沟,站内地面雨水汇入雨水边沟排到站外园区雨水管网。2)污水本

18、项目产生废水3.05m3/d(234m3/a),其中生活污水0.4m3/d,排入化粪池处理;降温喷淋冷却废水2.65m3/d,为清净下水,排入消防水池用作消防用水。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经污水管网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6、消防本项目设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由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组成。事故状态下通过水泵将消防水输送至消防管网。消防水池储存一次消防用水量,本项目拟建一座容积400m3的消防水池;消防泵选用单级立式消防泵3台(两用一备)。消防管网布置成环状,环状管道的进水管,不少于两条。厂区灌装区、罐区四周设置地上式消火栓,保护半径按60m确定。7、火灾报

19、警系统在储罐区、灌瓶间及卸车台等可能产生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区域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站区控制室设火灾集中报警系统,一旦有泄漏发生,在液化石油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之前,探测器(或手动报警开关)将信号传至报警器,报警器会发出报警,提示有液化石油气泄漏,进行报警、消防。8、防雷防静电该项目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接地及防静电装置共用统一的接地极,接地电阻不能大于4欧。当接地电阻大于4欧时,增设人工接地极,罐区的防雷类别要求为二类,站房为三类。电气防雷接地采用TN-S系统,电源在进户处做重复接地,并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极。8、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位于贵港市港南区江南工业园内,占地面积9354.14m

20、2,用地符合贵港市城市建设规划,选址合理。本项目建设包括液化气储存和充装供应,属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贵港市能源产业的发展。依据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2012)及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对拟建项目的选址、周边距离进行检查评价,详见见表7、8。表7 拟建项目选址合理性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主要依据实际情况结论1厂址选择是否符合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前期工作的规定进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2012)第2.0.1条厂址符合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有关部门出具的意见通过贵港市自然资源局出具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本项目建设符合贵港市总体规划

21、和江南工业园规划,同意该选址符合2厂址宜靠近原料、燃料基地或产品主要销售地。并应方便、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与厂外铁路、路、港口的连接,应短捷,且工程量小。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2012)第2.0.4 条项目北面紧邻福昆线,与贵港市区连通,交通方便符合3厂址是否具有满足生产、生活及发展规划所必需的水源和电源,且用水、用电量特别大的工业企业,宜靠近水源、电源。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2012)第2.0.5条厂址利用园区供水、供电设施符合4散发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厂址,是否位于城镇、相邻工业企业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位于风地段。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2012) 第2

22、.0.6条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内,周边无敏感目标符合5厂址是否满足工业企业近期所必需的场地面积和适宜的地形坡度。并应根据工业企业远期发展规划的需要,适当留有发展的余地。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2012)第2.0.8条项目总占地9354.14m2,场地具有有利的地形坡度符合6厂址是否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当不可避免时,必须具有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凡位于受江、河、湖、海洪水、潮或山洪威胁地带的工业企业,其防洪标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的有关规定。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2012)第2.0.10条厂址不在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地带符合7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布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

23、划的要求,且应远离城市居住区、村镇、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人员集聚的场所。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第8.3.5条该液化气站距离城市居住区、学校、体育馆等人员集聚的场所较远符合8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站址宜选择在所在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应是地势平坦、开阔、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段。同时,应避开地震带、地基沉陷和废弃矿井等地段。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第8.3.6条本项目站址地势开阔、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避了地震带、地基沉陷和废弃矿井等地段。符合表8 项目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防火距离检查表(m)序号建、构筑物名称标准距离实际距离结论1重要公共设施50周边100m内无符合2明火或散发明火地点或室外变配

24、电站50周边无明火发地点符合3工业企业35周边无工业企业符合4民用建筑50距离北面最近居民建筑2000m符合5室外变配电站25周边无室外变配电站符合6公路、道路20与站外北侧最近道路距离600m符合7架空电力线1.5倍杆(塔)高周边无高压输电线,最近的东面有架空电力线杆高5m,距离储罐60m符合8架空通信线1.5倍杆高东面有架空通信线杆高5m,距离储罐60m符合结论:本项目周边无重要环境敏感目标,远离城市居民区、学校等人员集中地区,有较完善的供水、供电设施,交通便利,与站外建构筑物距离满足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要求,选址符合液化气储配站的建设要求。此外,本项目产生非甲烷总

25、烃无组织排放,产生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综上所述,从选址要求、安全距离及环保方面考虑,本项目选址合理。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9、工艺流程1、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本项目主要涉及液化石油气燃料的槽车卸车、钢瓶充装和残液回收,以下工艺流程中的液化气统指液化石油气燃料。(1)槽车卸车图2 槽车卸车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工艺流程:本项目采用压缩机对液化气进行卸料,由于槽车储罐通常小于地面储罐,卸车升压较快,节省能量。压缩机抽液化气罐内的气体,经压缩后通过槽车顶部气相口进入槽车顶部给槽车加压,当槽车与液化气罐产生压力差后,液化气从槽车底部出料口经过

26、卸车软管、管道、低温阀门被灌注到储罐。压缩机一般为活塞式压缩机,可将液化气气相加压而不液化,是储配站的辅助装卸设施。压缩机进口应设气液分离器,避免液体进入压缩机,出口应设油气分离器和安全阀,可消除压缩机出口压力的脉动。该流程废气产生环节为汽车槽车将液体转存于液化气储罐的过程中及储罐泄压时产生的少量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以及汽车槽车进站时少量的以氮氧化物为主的汽车尾气;噪声由压缩机及槽车运行时产生。(2)倒罐图3 倒罐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需要倒灌时可采用压缩机和烃泵两种方式进行。本项目,倒灌流程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压缩机 运行产生的噪声。(3)钢瓶充装图4 钢瓶充装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工艺流程:储

27、罐区的液化气用烃泵送到灌瓶间,通过机控灌装称充瓶后,实瓶经液化气检斤秤检查合格,贮存待运。本项目的充装钢瓶规格分为5kg、13.5kg、50kg三种规格。 罐装工艺通常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灌瓶。主要设备有机械化灌装转盘机组,部件:装有自动灌装秤的转盘,转盘主轴,上瓶器,卸瓶器,检斤秤和传送带。该流程产污环节主要为烃泵出口放气阀排气、充瓶时少量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4)残液回收钢瓶残液回收示意图:图5 钢瓶残液回收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残液储罐中的残液运出示意图:图6 残液罐残液运出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工艺流程:压缩机抽储罐的气体,经压缩后通过钢瓶顶部气相口进入钢瓶顶部给钢瓶加压,当钢瓶与残液罐产

28、生压力差后,液化气残液从钢瓶底部进入到残液罐。同样的工艺可将残液罐中的液化气残液注到残液槽车中。 残液回收系统的主要设备有残液倒空架、残液罐、压缩机及运送残液的汽车槽车。该流程产污环节为压缩机运行产生的噪声。2.主要污染工序 (1)废气 本项目废气主要是非甲烷总烃、汽车尾气,非甲烷总烃主要来源于槽车卸气、灌装及事故检修时的无组织排放。 (2)废水 本项目营运期间的无生产废水,主要废水为生活污水。 (3)噪声 本项目营运期间的噪声主要为压缩机、水泵等噪声,声压级为 7585dB(A),另外还有进出充装站的槽车等车辆产生的噪声,属于交通运输噪声。 (4)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固废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废

29、钢瓶(内有少量液化石油气残液)。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达标情况:根据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通报2019年设区成城市及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函,贵港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质量浓度、一氧化碳年评价浓度、臭氧年评价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细颗粒物年平均质量浓度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区域为达标区。根据贵港市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到2020年,贵港市细颗粒物年平均质量浓度控制在35g/m3及以下,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质量浓度控

30、制在56g/m3及以下,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数据中心空气质量数据,贵港市荷城子站2021年基本污染物现状监测结果见表9。由表9可知,SO2、NO2年平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PM10年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CO2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PM2.5年平均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表9 2021年贵港江南子站

3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特征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项目位于贵港市产业园区内,所在区域以工业生产为主,项目考虑到工艺产生的废气,对非甲烷总烃进行了监测。1)监测布点监测点位基本信息详见下表10。表10 其他污染物补充监测点位基本信息2)监测时间和频次监测时间为2021年9月18日9月20日(连续3天),非甲烷总烃测定1小时浓度,小时值分别监测02、08、14、20时。3) 监测结果及评价由表11可知,区域非甲烷总烃浓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确定的标准限值要求。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不排放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接江南污水处理厂,对地表水体影响不大,项

32、目周边最近地表水体为西南面115m处杜冲江,杜冲江由东南往西北蜿蜒从江南工业园流过,出口从罗泊湾村汇入郁江。项目周边地表水体杜冲江水环境现状引用贵港市港南区妇幼保健院扩建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表监测报告(GXLL20200808001)中地表水监测数据。具体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详见下表。表12 地表水水质环境监测数值及评价结果表 单位:mg /L注:“ND”表示未检出,其检测结果小于该方法的检出限,Pi用“”表示。由上表监测数据可知,4#、5#杜冲江监测断面COD、氨氮、总磷、BOD5出现超标,COD、氨氮、总磷、BOD5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85、4.58、5.75、1.23倍,杜冲江超标的主要

33、原因是上游村屯未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杜冲江,造成超标。6#杜冲江与郁江汇入口处的郁江上游500m(即江南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1500m)监测断面COD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1.75倍,超标原因为断面附近村屯较多,部分污水管网未完善,生活污水直接进入郁江,造成超标。7#杜冲江与郁江汇入口处的郁江下游2500m(即江南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1500m)监测断面除粪大肠菌群外,其余各监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根据监测结果,杜冲江水质较差,据调查,其超标主要原因为港南区的市政污水管网以及江南工业园的污水管网尚未完善,且分布于杜冲江两岸的村屯居民

34、多数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达标后直接排入杜冲江,杜冲江属于小河,自净能力较差,从而导致杜冲江水质出现不同程度超标现象。3、声环境根据关于印发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指南的通知(环办环评202033号)的附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指南):厂界外周边50米范围内存在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建设项目,应监测保护目标声环境质量现状并评价达标情况。项目位于贵港市港南区江南工业园区安澜路与江二路交汇处东南角,周边主要为空地和其他工业厂房,距离厂界50m范围内无居民区等噪声敏感点。噪音监测结果如下表13。表13 环境噪声监测结果及评价表 单位:dB(A)4、生态环境现状本项目

35、位于贵港市港南区江南工业园区安澜路与江二路交汇处东南角经过近年来的开发建设,区内原生植被荡然无存,地表植被主要为次生植被和周边人工种植的农作物、绿化植物等,种类不多,生物多样性较差。评价区域内的野生动物主要为当地的常见种类且均已适应人类活动的干扰。经调查,项目选址场地不属于生态敏感区,评价区域无主要受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环境保护目标根据项目特点、规模以及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确定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大气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3.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指评价范围内按GB3095规定划分为一类区

36、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中的居住区、文化区和农村地区中人群较集中的区域。项目位于贵港市港南区江南工业园区内,周边都是企业,厂界外500m范围内的大气环境无保护目标。2、声环境项目位于贵港市港南区江南工业园区内,周边都是企业,厂界外周边50m范围内不存在声环境保护目标。1、 地下水环境项目所在地区500米范围内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2、 生态环境本项目位于贵港市港南区江南工业园区安澜路与江二路交汇处东南角,用地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

37、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1、运营期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限值:表1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摘录)污染因子COD(mg/L)BOD5(mg/L)SS(mg/L)NH3-N(mg/L)动植物油三级标准500300400/1002、本项目产生有机废气的排放浓度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5。表1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摘录)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 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气筒高度

38、(m)二级标准(kg/h)监控点浓度限值(mg/m3)非甲烷总烃12015104.03、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表1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一览表昼 间夜 间70dB(A)55dB(A)4、项目场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表1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类 别昼 间夜 间3类65dB(A) 55dB(A)5、项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的相关要求;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

39、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的相关要求。总量控制指标项目排放废气主要为非甲烷总烃;项目无生产废水,职工办公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不直接排放至地表水体中,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纳入园区污水处理厂总量指标。因此本项目无需申请总量控制指标。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本项目施工期为12个月。施工期扰动地表,地表裸露,造成土壤腐蚀和一定的水土流失,并使区域的植被面积减少。除建筑物占用绿地的影响不能恢复外,施工期通过及时恢复植被绿化,其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很小。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扬尘本项目施工期短且工

40、程量小。建设项目施工期扬尘主要来自土地开挖、场地平整、建筑材料的装卸过程、机械设备运输、施工垃圾的清理、运输车辆在施工场地内行驶等,场地地表裸露在干风条件下也会产生扬尘。据有关调查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的行驶产生,约占扬尘总量的60%。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产生的扬尘量也不同。在同样路面清洁情况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清洁度越差,则扬尘量越大。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为控制上述无组织排放源对附近环境空气的影响,建设单位应采取如下措施以降尘、防尘:施工场地边界应设置高度2.5米以上的

41、围挡,以减少施工扬尘的扩散,减轻扬尘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污染。施工现场道路加强维护、勤洒水,保持一定湿度,控制二次扬尘的产生。科学调试,合理堆存,减少扬尘。对需在工期堆存的物料如水泥、石灰等要加遮盖物或置于料库中。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应覆盖防尘布、防尘网,定期喷水压尘。只要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扬尘防治措施,施工期扬尘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将减少到最低,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2)施工机械废气和车辆尾气燃油施工机械在运行时会产生SO2、NOx、CO、烃类等大气污染物,但这些污染源较分散;施工车辆尾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主要有CO、

42、THC、NOx等,污染源较分散且为流动性,污染物排放量不大。废气主要对作业点周围和运输路线两侧局部范围产生一定影响,燃油机械废气和施工车辆尾气的影响均是短期的、局部的,经自然扩散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比较小。施工单位必须使用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并加强管理和养护,使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严禁使用报废车辆。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经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对周围的环境敏感点影响不大。2、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建设项目施工期进场人员约30人,施工期约12个月,施工人员食宿自理。施工期产生的污水水质参照同类型项目指标,工人用水量不住

43、宿按50L/(人日)计。施工期日用水量为1.5m,其污水排放系数取0.8,则项目施工期日排放污水量为1.2m,则施工期总用水量为540m,项目施工期污水排放量为432m。施工期生活污水采用三级化粪池进行处理后,污水中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NH3-N、SS的浓度分别达到200mg/L、35mg/L、60mg/L,流入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施工场地废水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有水泥、沙子、油污等杂质,产生量较少,因此在施工场地内设置施工废水沉淀池,经沉淀后废水用于场地洒水降尘。对区域水环境影响很小。3、施工噪声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噪声排放方式均为间

44、歇性排放,声源较大的机械设备噪声约在7595dB(A),因此,施工时需要加以控制,减少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为了尽可能减低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方应在施工期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1)在设备选型时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对动力机械设备应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在高噪声设备附近加设简易隔声屏。(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尤其是要严格控制施工机械噪声值在大于85dB(A)的作业。因此本环评提出要求,夜间禁止施工。(3)加强管理,文明施工,物流装卸时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人为噪声(如钢管、模板等构件的装卸、搬运等)。(4)施工车辆及来往运输车辆禁止鸣笛。施工机械噪声主要属于中低频噪声,经过围墙阻隔,及噪声扩散衰减,预测模式如下:其中:L1、L2距离声源r1、r2处的噪声值,dB(A);r1、r2预测点距声源距离,r2r1;Ae削减值,取15dB(A)。据此,本次环评选择了噪声最高值95dB(A)计算,现场施工随距离衰减的值见表18。表18 现场施工噪声随距离衰减后的值距离(m)1020304050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