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竹水电站环评报告.docx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6516606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X 页数:321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茨竹水电站环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1页
茨竹水电站环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茨竹水电站环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茨竹水电站环评报告.docx(3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一、项目由来1二、工作过程2三、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4四、项目相符性分析5五、主要结论20第一章 总论211.1 编制目的与评价原则211.2 编制依据211.3 区域环境功能区区划261.4 评价标准271.5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311.6 评价等级311.7 项目外环境关系及环境保护目标39第二章 工程概况422.1 流域及水电规划概况422.2 项目建设过程回顾462.3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462.4 工程规模及特性472.5 枢纽布置及主要建筑物522.6 工程占地与迁移

2、人口安置572.7 水土保持58第三章 工程分析593.1 工程影响593.2 影响源及部位分析663.3 淹没与生产安置情况调查673.4 现有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情况673.5 项目现存问题及整改建议724 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764.1 流域环境现状764.2 工程影响区域环境现状784.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824.4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935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185.1 水文情势及泥沙的影响分析1185.2 对水质的影响分析1215.3 下游河道生态需水分析1235.4 声环境影响分析1255.5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255.6 土壤环境影响分析1285.7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285.8

3、社会环境影响分析1346 环境保护措施1376.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1376.2 运营期工程已实施环境保护措施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分析1386.3 下阶段拟采取的环保措施1427 环境风险分析1467.1 环境风险评价依据1467.2 环境敏感目标概况1477.3 环境风险识别1477.4 环境风险分析1477.5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497.6 风险事故情形分析1507.7 运营期风险防范措施与管理措施1537.8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1537.9 分析结论155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568.1 环境管理1568.2 环境监测1589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609.1 环保投资概算1609

4、.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619.3 结论16210 评价结论与建议16310.1 工程概况16310.2 工程合理性分析16310.3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16410.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6410.5 环境保护措施结论16610.6 环境管理与监测16710.7 环境风险16810.8 公众参与结论16810.9 综合评价结论16810.9 建议168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一章 概 述一、项目由来随着峨边彝族自治县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 活水平也快速提高,对农田的灌溉需要和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电力的 需求远大于供给能力,电力发展中电力供给紧

5、缺和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之间的 矛盾日益加大。在此背景下,为更好地开发利用于峨边彝族自治县水力资源,完 善市、县电网系统、缓解电力电量供需矛盾,四川东能电力有限公司(原峨边丰 能电力有限公司,于2014年9月更名)于1995年4月投资建设了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并于1998年8月并网发电。茨竹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红旗镇先觉乡,是茨竹河流域最末一 级电站,其项目建议书于1994年2月经乐山市计划经济委员会、乐山市水利电力 局以乐市计经199467号文批准,并于1995年4月开工建设,在1998年10月建成 发电,建成时装机6.4MW (2 3.2MW)。为提高生产效益,在其增效扩容

6、改造 实施方案经乐山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以“ 乐市经贸2001技字171号”批准后,茨竹 水电站于2002年进行了第一次增效扩容,主要为建设内容为:将原前池溢流埝等 水工部分实施改造,新增一台800kw水轮机组并建单独厂房。在原主管山接一只350毫米的进水管,第一次增效扩容建成时间为2002年8月。第一次增效扩容后,电站运行过程中发现由于水文径流调查不全面,设计不 合理,导致弃水较多,电站决定进行第二次增效扩容,乐山市发改委于2010年11 月批准了茨竹水电站技改扩容初步涉及报告(乐发改能交2010755号),并于 2015年2月峨边彝族自治县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以“ 峨发改经信201521号”

7、 批准后,茨竹水电站于2015年3月进行了第二次增效扩容,主要建设内容为: 将原悬浮式取水改为开敞式进水闸;进水口、沉砂池、引水暗渠、引水涵洞进 行改造,新建分水池、引水管道、压力管道;新建厂区布置于右岸台地紧靠已 建工程3#机房与已建工程1#、2#机组主厂房之间的空地上。第二次增效扩容建成 时 间 为 2016 年 9 月 , 扩 容 后 电 站 装 机 总 装 机 容 量 为 9700kw (23200kw+l 800kw+12500kw ),设计水头183.0m ,设计引用流量6.7m3/s , 尾水泄入四坪电站取水坝。设计年发电量4850kw h 。电站属于小(II)型单一引水发电水电

8、站,工程等级为V等,主次建筑物级别均为5级。1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2020年5月,根据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经济和 信息化厅、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四川省能源局联合印发关 于印发 的通知(川水函2020546号)文要求,四川省开展了长江经济带小水电 清理整改工作。根据峨边彝族自治县小水电清理整改综合评估报告,茨竹水 电站被纳入整改类,需完善环保手续。茨竹水电站于2020年9月编制完成了四 川东能电力有限公司茨竹水电站环境影响备案报告,乐山市人民政府以乐府函 复202030号文出具了关于将峨边彝族自治县613林场水电站、沙坪电站、大 堡电站

9、等50座电站纳入临时环保备案管理的批复,同意将茨竹水电站纳入临时环保备案管理。2020年12月28日,四川省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组以川长水电 20206号文印发了关于做好小水电清理整改验收销号工作的通知:“各地应 对区域内小水电环评审批、临时环保备案等手续全面进行再梳理再排查,严肃纠 正违法违规问题,严格依法依规完善环保手续。”按照文件要求,乐山市开展了 辖区内的小水电环评审批、临时环保备案等文件再梳理、再排查工作,组织实施 了乐山市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涉及河流规划环评工作方案,在清理自 查中发现,茨竹水电站增效扩容工程是在2015年后开工建设(2015年3月),不 符合川水函20

10、20546号的环保备案要求。根据川长水电20206号文要求:“不符 合临时环保备案条件但已实施备案的应严格纠正” ,因此,茨竹水电站需编制其环保手续应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后报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审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和国务院令第682号要求以及峨边彝族自治县小水电清理整改综合评估报告 要求,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因此建设单位于2021年3月12日委托乐山市四维 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 后,积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协作下开展该项目环评工作,经 过认真研读项目的有关文件资料、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类

11、比调研、工程分析、 环境监测以及环境影响预测等,完成了该项目环评文件的编制,待审批后作为项目环境管理的主要依据。二、工作过程2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如下:(1)建设单位于 2021 年 3 月 12 日委托乐山市四维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组成了评价小组,收集对照了国家及水电开发 行业的有关政策及相关法律文件,并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详细的踏勘和资料收集;(3)通过工程分析,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对评价因子进行了筛选,并明确了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4)制定工作方案和监测方案,委托中监测公司开展环

12、境质量现状监测;(5)经过项目资料分析、工程内容分析、数据分析和预测计算等工作,完成了各专题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6)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开展了经济技术论证,并提出污染防治的可行方案;(7)以建设单位为责任主体,评价单位配合建设单位在报告编制期间通过 网上信息公开、公众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了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2021 年 3 月 12 日在麻辣社区( 了第一次信息公示。2021 年 4 月 19 日在麻辣社区( - 16135917- 1- 1.html)进行了第二次信息公示,2021 年 04 月 21 日及 2021 年 04 月 23 日在四川科技报进行了登报公示,同时在项目所在

13、地峨边彝族自治县红旗镇为觉村进行了现场公示。(8)在以上环评工作的基础上,项目组编制完成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环评文件编制三个阶段。环评工作程序图见图1。3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1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2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3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 一 阶 段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1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2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3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制定工作

14、方案1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 2进行初步工程分析3开展初步的环境现状调查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第 二 阶 段第三阶段图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三、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特点,由于施工期早已结束,且已经运行多年,目前是补充环保手续,因而评价重点是如下内容:(1)项目运营期对河段水文情势、河流水质以及地下水水文的影响;(2)项目运营期员工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3)项目运营期对水土流失、陆生植被、陆生动物、水生生物等生态环境的影响;(4)项目运营期发电机组等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5)运营期员工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6)运营期的水环境和生态风险。

15、4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四、项目相符性分析1 、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为水力水电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中 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9 号),本项目不属于大中型水力发电及 抽水蓄能电站(鼓励类),目前建设单位已建设了生态下泄流量,因此不属于无 下泄生态流量的引水式水力发电(限制类),且其使用的设备不属于淘汰类,因此拟建项目属于允许类。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要求。因此,本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 、与国家相关法规及规划的相符性分析2.1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符合性本项目周边的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表1.5-

16、1 项目周边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汇总各自然 保护区保护级别保护对象设立时 间保护区范围管理机构黑竹沟 自然保 护区国家级大熊猫、四 川山鹧鸪、 红豆杉、珙 桐等珍稀濒 危野生动植 物的重要栖息地2012 年 1 月 批 准 为 国 家 级 自 然 保护区东 经 1025429 1034 7 , 北 纬 283954298 54。位于四川省乐山 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面积 29643 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 16745.9 公顷, 缓冲区面积 3336.7 公顷,实验区面 积 9560.4 公顷。四川黑 竹沟国 家级自 然保护 区管理 局拟建项目位于峨边彝族自治县红旗镇为觉村。对比四川黑竹沟国家级自

17、然保护区功能区划位置示意图可知,本项目占地范围和影响范围距离保护区缓冲区距离约5.2km,不涉及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具体见附图)。因此,本项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相符。2.2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的符合性根据现场踏勘及调查,距离本项目最近的风景名胜区为黑竹沟风景名胜区,根据根据黑竹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其范围如下:黑竹沟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山区,峨边彝族自治县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 54 至103 10 ,北纬28 51 至29 05 。黑竹沟风景名胜区西至峨边甘洛县界(也是乐山市凉山州界),西 北至峨边县金口河区界,东至哈曲万坪乡界(以罗豁舒莫分水岭为界

18、),北含挖支惹、老鹰山,南抵勒乌乡。总面积575平方公里,属于特大型风景名胜5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区。根据对比,本项目工程区以及壅水区淹没区均没有涉及风景名胜区(具体见项目附图),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胜区条例的规定。2.3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符合性经查阅乐山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本项目工程区以及壅水区淹没区均没 有触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故本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2.4与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的符合性2007年6月, 国务院在“ 关于印发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国发 2007 17号)中指出,“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把

19、发展水电作为促进中 国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做好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工作 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加快水电开发步伐,重点加快西部 水电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资源” 。随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贯彻落 实可再生能源法,于2007年8月印发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 确了水电的重点发展方向,即在水能资源丰富地区,结合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实 施“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需要,加快开发小水电资源。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当时的国家能源发展规划。2.5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为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

20、变经 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2010年12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所在峨边彝族自治县,从全县的角度考虑属于限 制开发区域中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属 于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型区域。该类区域表现在濒危珍稀动植物 分布较集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生态系统。区域的发展方向定位为:禁止对野生动 植物进行滥捕滥采,保持并恢复野生动植物物种和种群的平衡,实现野生动植物 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

21、镇化开发,但仍允许有一定程度的能源和矿产资6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源开发。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属于水能资源开发,且前期已经获得相关主管部 门的同意, 并已建成发电,加之本流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 保护地等生态 红线限定的开发区域。水电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可为区域提供 一定量的清洁能 源,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减轻区域的筏新烧炭的原始生 活方式,有利于更 好的保护区域的森林资源,以达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本项目的建设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相关要求不矛盾。(2)与四川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2013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发2013 16号

22、 ”文印发了四川省人 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茨竹水电站位于乐山市峨边彝 族自治县,属于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省级层面限制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本项目与其符合性分析如下:表 2.1 项目与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符合性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本项目情况符合性第六章 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第六节 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加 强扶贫开发,发展以养殖业、竹产业、经济林为主的生 态农林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合理开发旅游文化资 源,点状开发水能、矿产资源。项目位于峨边彝族自 治县红旗镇为觉村,属 于点状开发水能符合第七章 禁止开发区域第一节 禁止开发区域范围禁止开发区

23、域点状分布于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 重点生态地区。国家级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省级禁止开 发区域包括省级及以下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 域、重要饮用水源地以及其它省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确 定的禁止开发区域。项目位于峨边彝族自 治县红旗镇为觉村,不 涉及自然保护区及风 景名胜区,不在禁止开 发区范围内符合综上所述,拟建项目与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2.6与生态功能区划相符性分析(1)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相符性分析根据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公告2015年第61号公告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修编版)规定,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包括3大类、9个类型和2

24、42个生态功能区,确定63个重要生态功能区。本项目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该区域属于 ”岷山-邛崃山-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 ”,该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山、邛崃山和凉山分7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布区,包含2个功能区:岷山邛崃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功能区、凉山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是白龙江、涪江、大渡河、岷江、雅砻江等多条河流的 水源地,行政区主要涉及四川省的阿坝、绵阳、德阳、成都、雅安、乐山、宜宾、 凉山和甘孜,面积为123587平方公里。区内有卧龙、王朗、九寨沟等多个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以及野生珍稀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大熊猫、羚牛、川金丝猴等重

25、要珍稀生物的栖息地,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该区山高坡陡,雨水丰富,水土流失敏感性程度高。该区域主要生态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山地灾害频发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退化与破碎化加剧。生态保护 主要措施:加大天然林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护力度;禁止陡坡开垦和森 林砍伐,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恢复已受到破坏的低效林和迹地;发展林果业、 中草药、生态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开展生态移民,降低人口对森林生态系统与栖息地的压力。本项目系补办环评项目,施工期的施工迹地、渣场等均已进行了植被恢复,基本恢复至开发前水平,因此,项目实施符合全国生态功能区划规划要求。(2)与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相符性分析根据2

26、006年5月实施的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共有一级区(生态区)4 个,二级区(生态亚区)13个,三级区(生态功能区)36个。茨竹水电站所在区 域属于“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生态区” 中的“-2- 1峨眉山大风顶生物 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生态亚区属于“川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亚区(-2) ”。表 2.2 项目与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的符合性生态区生态亚区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问题生态环境 敏感性主要生态 服务功能生态保护与发展方 向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生态区-2川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区-2- 1 峨眉山 -大风 顶生物 多样性 保护与 水源涵 养生态 功能区高山-中山地貌为主。年

27、均气温1518.2 , 10积温4900到5300 , 年降水850到1750mm。河流主要属于大渡河水系,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土壤侵蚀 极敏感,野 生动物生 境极敏感, 水环境污 染高度敏 感,酸雨中 度敏感,沙 漠化轻度敏感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保护森林植被和生 物多样性,巩固长江 上游防护林建设,天 然林保护和退耕还 林成果,发挥山区优 势,以林为主,发展 林农牧多种经营,依 托峨眉山等丰富的 自然景观资源发展 旅游业,建设中药材 原料生产基地和建 材工业基地。科学合 理开发自然资源,防8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

28、常绿针叶林。生 物多样性和植 被多样性丰富治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和不利影响茨竹水电站电站属于水能资源开发,不属于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在本区 域禁止开发的项目,电站的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造成严重破坏。 电站建设及运行期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均处理后综合利用,不外排,对区 域水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影响。且电站的建成运营,对改善当地能源结构、发展清 洁能源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建设水电也符合其生态保护与发展方向。因此,茨竹水电站的建设与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关要求不矛盾。2.7与流域水电规划的符合性分析由于茨竹河流域水利水电开发较早,未展开相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仅 在2007年编制

29、的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小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介绍了茨竹 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2021年,根据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 室关于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涉及河流规划环评工作的通知(川 环督察办函202121号)第一条第(一)点中“开展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编制工 作。全面梳理需补办环评手续的小水电项目(含增效扩容项目等)所在流域 水电开发专项规划、流域综合规划或灌区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及规划环评开展情 况,并对未开展规划环评的河流组织编制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报告,为按小水电 清理整改要求完善环评审批手续提供支撑 ”要求,茨竹河流域于2021年5月 编制完成了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河流域环

30、境影响回顾性评价报告书,乐山市生态环境局于对该流域回顾性评价报告书进行了批复。根据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河流域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报告书,茨竹河流 域共建设有6座水电站。本项目茨竹水电站属于茨竹河流域中的最末一级电站,属于该流域整改类电站。茨竹河流域电站情况见下表:表 2.3 茨竹河流域已建电站分布情况简介序 号电站名 称所在河 流开发方 式装机容 量 kw年发电量 万 kW h利用小 时 h所在乡 镇备注1三叉河 电站茨竹河引水式1064042704013红旗镇整改类2两河口 电站茨竹河引水式1000050005284红旗镇保留类3三汇电 站茨竹河引水式10006235230红旗镇保留类4毛楠电

31、站茨竹河引水式12609167270红旗镇保留类9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5茨竹电 站茨竹河引水式970048505800红旗镇整改类6四坪电 站茨竹河引水式32001546.24832红旗镇保留类2.8与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的相符性为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统一管理尺度,环境保护部 组织编制了水电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 。本项目与其符合性分析如下:表 2.4 项目与水电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的符合性分析序号水电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审批原则(试行)本项目情况符合性1第一条:本原则适用于常规水电建

32、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水利枢 纽、航电枢纽、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可 以参照执行。本项目属于常规水电建设项目符合2第二条 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 规和政策,满足流域综合规划、水能资 源开发规划等相关流域和行业规划及 规划环评要求,梯级布局、开发任务、 开发方式及时序、调节性能和工程规模 等主要参数总体符合规划。项目涉及的流域为茨竹河,属于 茨竹河流域梯级电站的最末一 级,根据川环督察办函202121 号文要求,茨竹河流域于 2021 年 5 月编制完成了峨边彝族自 治县茨竹河流域环境影响回顾 性评价报告书,乐山市生态环 境局文对该流域回顾性评价报 告书进行了批复,根据批复茨竹 水电站

33、属于其中的整改类,满足 流域规划符合3第三条 工程布局、施工布置和壅水区 淹没原则上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 胜区、永久基本农田等法律法规明令禁 止占用区域和已明确作为栖息地保护 的河流和区域,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 护要求相协调,且不对上述敏感区的生 态系统结构、功能和主要保护对象产生 重大不利影响根据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及调 查,本项目工程布局。施工布置 和壅水区均不涉及黑竹沟自然 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 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等法律法 规明令禁止占用区域和已明确 作为栖息地保护的河流和区域符合4第四条 项目改变坝址下游水文情势且 造成不利生态环境影响的,应提出生态 流量泄放等生态调度措施

34、,明确生态流 量过程、泄放设施及在线监测设施和管 理措施等内容。项目对水质造成不利影 响的,应针对污染源治理、库底环境清 理、壅水区水质保护、污水处理等提出 对策措施。兼顾城乡供水任务的,应提 出设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隔离防护等 措施。存在下泄低温水、气体过饱和并 带来不利生态环境影响的,应提出分层 取水、优化泄洪工程形式或调度方式、项目为引水电站,通过拦水坝取 水发电,在拦水坝至站房一段形 成减水河段。电站目前采用固定 冲砂闸开度下泄流量,固定闸门 开度 52mm 、宽度 2m ,运行水 深 2.9m ,下泄生态流量不低于 0.467m3/s ,同时根据现场调查, 项目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具体

35、见 项目现场照片),下泄生态流量 设施已于 2018 年 8 月由峨边彝 族自治县水务局及峨边生态环 境局进行了联合验收,验收合符合10管理等措施。格。项目所在流域茨竹河不涉及 供水水源保护地,采用取水还水 的方式发电,运营期的主要污水 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 于了周边农肥,未对水质产生不 利影响;项目坝前未形成库容, 不存在低温水下泄、不存在气体 过饱和带。5第五条 项目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洄游、 重要三场等生境、物种及资源量等造成 不利影响的,应提出栖息地保护、水生 生物通道、鱼类增殖放流等措施。其中, 栖息地保护措施包括干(支)流生境保 留、生态恢复(或重建)等,采用生境 保留的应明确

36、河段范围及保护措施。水 生生物通道措施包括鱼道、升鱼机、集 运鱼系统等,应明确过鱼对象、运行要 求等内容,并落实设计。鱼类增殖放流 措施应明确建设单位是责任主体,并包 括鱼类增殖站地点、增殖放流对象、放 流规模、放流地点等内容。根据调查及与业主核实,项目已 进行了增值放流,并委托四川律 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值 放流。放流鱼类为齐口裂腹鱼及 重口裂腹鱼,规格为 6 10cm , 数量分别为 3 万尾及 1.6 万尾。符合6第六条 项目对珍稀濒危等保护植物造 成影响的,应采取工程防护、异地移栽 等措施。项目对珍稀濒危等野生保护动 物造成影响的,应提出救助、构建动物 廊道或类似生境等措施。项目涉

37、及风景 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并对景观产生影 响的,应提出优化工程设计、景观塑造 等措施。项目建设带来地下水位变化导 致次生生态环境影响的,应提出针对性 措施。本项目工程占地不涉及珍稀濒 危等保护植物工程保护等,不涉 及风景名胜区 。项目区降雨充 沛,电站建设带来的地下水水位 变化很小,未导致次生生态环境 影响。符合7第七条 项目施工组织方案具有环境合 理性,对弃土(渣)场等应提出防治水 土流失和施工迹地生态恢复等措施。对 施工期各类废(污)水、废气、噪声、 固体废物等提出了防治或处置措施,符 合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和要求。项目已建成运营多年。根据现场 踏勘,施工期环境影响已结束, 渣场及施工迹地植被

38、恢复良好, 并于当地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符合8第八条 项目移民安置涉及的农业土地 开垦、安置区、迁建企业、复建工程等 安置建设方式和选址具有环境合理性, 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应提出生态保 护、污水处理与垃圾处置等措施。针对 城(集)镇迁建及配套环保设施、重大 交通复建工程、重要水利工程、污染型 企业迁建等重大移民安置工程,应提出 单独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根据现场调查基于业主核实,本 项目不涉及农业土地开垦、安 置、迁建企业等。符合9项目存在外来物种入侵或扩散、相关河 段水体可能受到污染或产生富营养化等环境风险的,应提出针对性风险防范 措施和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要求。电站取水为“借水还水 ”方式,

39、 属非耗水利用。所引用的水在冲 动水轮机发电后尾水经尾水渠 排入部分泄入四坪电站引水渠, 部分泄入官料河,尾水属于清净符合11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下水,不存在污染,不会产生富 营养化等环境风险。且本项目增 值放流的鱼类为该河域常见鱼 类,植被恢复以本地常见物种为 主,电站不涉及外来物种入侵及 水体污染。10项目为改、扩建的,应全面梳理现有工 程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全面有效的整 改方案。根据现场踏勘,项目目前存在的 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是升压站2# 机组围堰及危废暂存建设不规 范,本次评价将对其提出相应的 整改措施,具体见工程分析。符合11第十一条 按相关导则及规定要求,制 定生态

40、、水环境等监测计划,并提出根 据监测评估结果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或优化环境保护措施的要求。根据项目 环境保护管理需要和相关规定,应提出 必要的环境保护设计、施工期环境监理、运行期环境管理、开展相关科学研 究等要求和相关保障措施本次评价将对根据环境影响评 价技术导则、排污许可证技术规 范等对项目提出相应的监测计 划及环境管理。具体见第八章环 境检测计划及环境管理。符合12第十三条 按相关规定开展信息公开和 公众参与。本次评价已经按照环境影响评 价公众参与办法进行了网上公 示、报纸公示、现场公示及对电 站周边住户进行了公众参与符合2.9 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 2.5 万千瓦以下小水电工程开

41、发建设管理的意见(川办发20123 号)符合性分析茨竹水电站于 1995 年开工建设,并于 2002 年及 2015 年分别进行了两次增 效扩容,增效扩容后装机总容量 9700kw(23200kw+l 800kw+12500kw)。四 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 2.5 万千瓦以下小水电工程开发建设管理的意见(川办发20123 号)中与本项目相关内容规定有:(一)加强小水电所在河流的水电规划管理。任何具有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潜 力的河流,均应按照“先规划后设计 ”原则编制河流水电规划报告,并同步开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小水电项目所在河流的水电规划,执行河流水电规划编制 规范(DL/T5042201

42、0),同时要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并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未编制河流水电规划或与河流水电规划不符的小水电开发项目,不得批准开展前期工作、不得审批核准建设。(三)科学划分小水电功能区划。小水电主要解决当地尤其是无电地区经济 社会发展用电,优先满足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其发电量原则上由当地电网经营企业收购并在当地销售。在国家电网覆盖区域,严格控制小水电开发;对12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未经批准建设的小水电不安排接入国家电网。在国家电网尚未覆盖的孤立地方电 网,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小水 电资源可开发量、河流自然条件以及水土保持、土地利用、旅游发

43、展、能源结构 等因素,划分三类功能区域,分类指导小水电开发。一是禁止开发区域。在各级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及其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 地区,禁止开发小水电。二是限制开发区域。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 经过严格评估审查并协调好相关关系、取得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开发小水电; 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开发小水电必须符合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三是重点开发区 域。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以外的区域,可以开发小水电,但必须严格遵守规划和投资管理有关规定。峨边彝族自治县茨竹水电站位于峨边彝族自治县红旗镇为觉村,属于茨竹河 流域,该流域已按照川环督察办函202121 号文要求编制完成了峨边彝

44、族自治 县茨竹河流域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报告书,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对该流域回顾性 评价报告书进行了批复,批复中茨竹水电站属于其中的整改类,满足流域规划, 不涉及各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及其他具有特殊保 护价值的地区,不涉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项目所在区域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因此本项目电站不属于川办发20123 号文中的禁止开发及限制区域。2.10 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我省水电科学开发的指导意见(川办发201499 号)符合性分析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我省水电科学开发的指导意见(川办发 201499号)对小水电项目做出了如下规定:科学合理、严格控制小水电开发, 除无电地区且电网不能覆盖的,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适度开发小水电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