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穿井得一人》预习指导.doc

上传人:鹿哥 文档编号:96515295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穿井得一人》预习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穿井得一人》预习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穿井得一人》预习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穿井得一人》预习指导.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穿井得一人预习指导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一、文学常识【编者简介】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编者典故】奇货可居

2、、说服异人、邯郸献姬、一字千金、饮鸩自尽【吕氏春秋简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纂的一部著作,全书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作品简介】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二、重点词语穿:挖掘,开凿。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丁氏:丁是姓氏;丁氏泛指“姓丁的人”;但也有观点认为;古代

3、妇女的称呼大多为姓加氏字。所以应该译为姓丁的妇女;尚存疑。为避免误解;泛译为“姓丁的人”。而:于是,就。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居:停留。于:给。及:待,等到。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讲述。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令:派遣。对:应答,回答。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求闻之若此:求,听闻。闻,传闻。之,倒装的标志,不译,翻译顺序为求若此闻之。若此,像这样的。若此:像这样,如此。不若:不如。三、古今异义1、去: 古义:离开。 今义 : 到某地方。原文中的句子:一狼径去。译文:一只狼径直走开了。2

4、、少: 古义:稍微。 今义 : 数量小。原文中的句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译文: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3、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原文中的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译文: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4、耳: 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 原文中的句子:止增笑耳。译文:只是增加笑料罢了5、股: 古义:后腿。 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原文中的句子: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译文: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6、盖: 古义:原来是。 今义:遮蔽、覆盖。原文中的句子: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译文

5、: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四、一词多义【闻】听到:有闻而传之者使-听见:闻之于宋君【若】像。 求闻之若此及,比得上。 不若无闻也。【及】待,等到。 及其家穿井来得及。 将复何及【之】结构助词,的。 宋之丁氏代词,指“穿井得一人”这件事。 国人道之。【其】代词,他。 及其家穿井代词,其中的。 其一犬坐于前。五、词类活用【闻】闻之于宋君。使-听见(动词的使动用法)。六、特殊句式判断句: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也”,表判断。省略句(1)告人曰。省略主语,应为“(丁氏)告人曰”(2)“常一人居外”中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常一人居(于)外”。倒装句(1)闻之于宋君。状语后置,

6、应为“于宋君闻之”(2)问之于丁氏。状语后置,应为“于丁氏问之”(3)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状语后置,应为“非于井中得一人也”七、翻译:宋国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就外出打水浇田,经常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挖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挖水井得到一个人。”有听闻了这件事的人就转述说:“丁氏挖井得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传播这件事,使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命令人向丁氏问这件事,丁氏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里得到了一个人。”听到像这样的传闻,还不如没有听到。八、行文思路开端:丁氏家中无井,派一人在外管打水发展:打井后告人说“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高潮:宋君派人问之

7、,明白真相结局: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九、启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十、问题探究1、穿井得一人中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答: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2、穿井得一人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答:不盲目轻信传言,注重实地调查的明君。3、穿井得一人文末“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有什么作用?答:总结全文,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告诉人们:道听途说的事情不可轻信,不可以讹传讹。4、穿

8、井得一人中,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讹言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1)丁氏表述不够清楚;“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导致丁氏的话发生变化;“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2)面对道听途说的信息,我们不能盲目轻信,随便传播,更不能以讹传讹。一定要多方查证,辨别信息的真伪,实事求是,弄清真相。5、穿井得一人中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答: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6、穿井得一人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答: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7、穿井得一人的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答: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确良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