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数学评课稿-认识角.doc

上传人:青****9 文档编号:96487775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数学评课稿-认识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数学评课稿-认识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数学评课稿-认识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数学评课稿-认识角.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评课稿 4月教研月,我跟同年级的黄老师“同课异构”,一起上了北师版小学数学第四册认识角这一课。下面我来谈谈对这节课的粗浅看法和几点建议。走进黄老师的课堂,从她从容的教态、清晰的思路等可以看出,新老师成长得很快,也看出新课程的理念她能较好地把握并贯穿始终。在本课的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 1.立足生活,找准认知起点 上课初始,课件出示了楼房建筑物,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找出建筑物特点。从钟面、扇子、红领巾等学生耳熟能详的物体中抽象出角,让学生既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很有亲切感,又体现了数学学习过程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学生能初步认识角

2、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再回归生活,从周围实物中找角,深化学生对角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比如:(1)让学生找角,学生兴趣盎然,找到了宣传栏、桌子、班务管理栏等地方的角,并且意犹未尽;(2)让学生触摸三角尺上的角,说出感受,体验角的形状,(3)画角、比角、玩角等都体现了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的教学理念。 3.能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在指令学生操作前做到详尽要求学生,体现老师成熟老练的一面黄老师的规范画角,精心设计板书,在要求学生画角之前,沉着耐心作引导,强调操作的步骤并让学生自己来说说画法,让学生的动手有依据可

3、循,避免盲目瞎画和操作不规范,有意识地促成操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这里体现了新老师成长快,进步大。 为了让努力更有方向,也希望在以后的课堂能做得更好,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和研讨。 1.在整节课设计的一些小细节上适当做些调整,会让教学流程紧凑有序 实况一:在抽象出角后,课件出现红领巾三个角那个环节,师说:“角在哪里”,并指示出三个角,随后拿出大三角尺,让学生指角、感受角,这里的过渡比较牵强,转换不流畅,我认为可以去掉红领巾那张课件,直接就用三角尺,先让学生找到角,再来感受角。 实况二:在 “玩角”环节中,老师先演示角的张合,学生跟着玩后马上小结,再进行比角活动。这里顺序颠倒了,老师没有大胆

4、放手,自己演示说得较多,怕学生不会“玩”。其实可以指示学生把活动角拉开闭合,观察角的变化,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再来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上台分别做大角,做小角,再跟黑板上的角来比较,在充分的操作和感官认识基本上再来小结:角的大小跟张口间的关系,这样就自然顺早畅,符合教学规律。 2.老师的语言重复较多,可简单带过的不必赘述,严谨的数学概念描述语言还需锤练 表现一:在实物中抽象出角时,让学生上台指角,老师组织学生认真看和倾听就好,没有必要老师再去重复,以学生教学生,老师负责协调好说和听的场面就行,真正意义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表现二:画角时师说:“从顶点处出发画两条直直的边”,是否改成

5、:“从顶点出发,往两个不同方向画直直的边”。角的定义要进行完整描,老师只是直观地展示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也作为主要内容来学,但也应该说:“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老师要有数学的语言和素养,这一点也是我在上课时努力追求却没有做到的,我对角的概念描述也不完整,在此提出以资共勉。 3.遗憾艺术说遗憾未能把握课堂生成资源,与精彩失之交臂 布鲁姆认为: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教学确实是一门艺术,且是遗憾的艺术。本节课练习题中出现一座拱桥图形,要求找角,桥洞两侧的角并不是本节课数学概念上的角,它的一条边是弯曲的,并不是直直的。老师在课前是有关注预设到这个地方的,她特地

6、投出这道题让学生辨别,学生中一部分人认为桥洞下面两边是角,一部分人认为不是角。老师在处理此处问题时,只是让学生说出是不是角,统计了一下认为是角的有哪些人,认为不是角的有哪些人,然后引回板书角的概念上来,让学生重温角的概念:“一个顶点两条边”强调是直直的边,从而判定它不是角。“课堂教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不断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也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和共创的人生体验,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黄老师在这里对“生成”的处理是简单的执行教案,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让学生体验两种不同认知的矛盾冲突,没有让思维产生碰撞,学生只是浅表性认知并未深刻理解。如果改变策略,马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别让正、反方说说各自的理由,给他们思考的空间,再议一议,双方争执不下时老师再适时引导,引回角的概念来,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就高了,热情也高涨了,脑筋就有运转了,课堂也因此而鲜活了、精彩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