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75346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其中15为单选题;68为多选题,对而不全3分,有选错的0分)1.重的物体,其重力的图示是A. B. C. D. 2.如图所示,撑杆跳高运动员正在跳高。此时杆对运动员的弹力A. 方向向下B. 方向一定沿杆C. 由杆的形变所产生D. 由手的形变所产生3.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的最大值为,合力F的最小值为,则这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是A. ,B. ,C. ,D. ,4.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当悬挂1kg重物时,弹簧长度为;悬挂2kg重物时,弹

2、簧长度为,重力加速度,则弹簧的原长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A. 弹簧的原长B. 弹簧的原长C.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D.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置于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A. 滑块一定受到四个力作用B. 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C. 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D. 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甲的图像和乙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物体在3s末回到出发点,甲物体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远距离为4mB. 乙物体2s到4s内的加速度不变C.

3、甲物体2s到4s内位移大小为零D. 甲、乙两物体第3s内速度方向相同7.A,B,C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m和,作如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A. 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B. 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C. 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D. 物块A与B之间无摩擦力8.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重物的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垂直斜面的分力关于这两个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作用在物体上,作用在斜面上B. 的性质是弹力C. 是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D. 和是物体重力的等效替代

4、,实际存在的是重力二、实验题(第9题每空2分,第10题每空3分,共15分)9.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甲同学在做该实验时,通过处理数据得到了图甲所示的图象,其中F为弹簧弹力,x为弹簧长度请通过图甲,分析并计算,该弹簧的弹性系数_当指针如图乙所示,弹簧秤的示数_N乙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A.a的原长比b的长 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两位同学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利用图钉、木板、橡皮条、细绳套、弹簧测力计、白纸、刻度尺等器材进行有关实验。其

5、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将图钉、白纸固定在木板上,把系好细绳套的橡皮筋挂在图钉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的拉伸橡皮筋,记录此时两个测力计的读数、及其方向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伸橡皮筋,并记录此测力计的读数及其方向在白纸上作出三个力的图示,并探究它们的关系以上步骤中,存在问题的步骤是_。填写步骤前的序号如图甲、乙所示是这两名同学探究得到的结果,则可判定其中_填“甲”或“乙”实验结果是尊重实验事实的。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图示已在图丙中作出,方格每边的长度表示,按照作图法可得合力的大小为_N。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第11、12题12分,第13题13分,共37分)11.一辆小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速直

6、线运动,车的加速度,某时刻时小轿车的速度。求:从此时刻开始,时小轿车速度的大小;在这6s内小轿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从时刻开始,小轿车通过位移时速度的大小。12.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着一个重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受到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求: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当F为30N和80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为多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3.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斜角,质量的物体放在斜面上,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要使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直线运动,分别沿不同方向施加作用力,求作用力的大小。作用力沿斜面向上时;作用力沿水平向右时;大方一中

7、2020年高一级第三次月考物理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命题人:高一物理备课组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1. 重的物体,其重力的图示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重力的大小要用标度来表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作用在重心上,据此即可得出重力的图示。本题考查力的图示法,是一种表示力的方法:线段的长短按一定比例标度画的,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解答】根据题意可知,重力大小为150N,因此用三段线段表示,方向竖直向下,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选A。2. 如图所示,撑杆跳高运

8、动员正在跳高。此时杆对运动员的弹力A. 方向向下B. 方向一定沿杆C. 由杆的形变所产生D. 由手的形变所产生【答案】C【解析】【分析】运动员在跳高过程中杆对运动的弹力不断发生变化,无法判断其方向,但弹力是由杆的形变产生的。本题考查了弹力的方向,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是求解的关键。【解答】因为跳高运动员在跳高的过程中杆对运动的弹力是变化的,所以无法判断杆的施力方向,但是杆弹力的产生一定是由于杆的形变产生的,故C正确,ABD错误。3. 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的最大值为,合力F的最小值为,则这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当两个同向时,有最大值,两个力

9、反向时,有最小值,列方程组解出两个力的大小。两力合成时,合力的大小满足,在此范围内所有的值均是有可能的。【解答】设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和,且,根据合力的大小满足,则有:,解得:,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4.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当悬挂1kg重物时,弹簧长度为;悬挂2kg重物时,弹簧长度为,重力加速度,则弹簧的原长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A. 弹簧的原长B. 弹簧的原长C.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D.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答案】C【解析】【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胡克定律。根据胡克定律,列出两方程组,求出原长和劲度系数。【解答】,有;,有,联立两方程组,得:,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置于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A. 滑块一定受到四个力作用B. 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C. 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D. 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答案】D【解析】【分析】滑块可能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三个力处于平衡,弹簧处于原长,弹力为零,滑块也可能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四个力处于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进行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注意弹簧的弹力可能为零,可能不为零。【解答】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所以弹簧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因

11、为弹簧的形变情况未知,所以斜面与滑块之间的弹力大小不确定,所以滑块可能只受重力、斜面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而平衡,此时弹簧弹力为零,处于原长状态,故AB错误;由于滑块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不可能为零,所以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不可能为零,故D正确,C错误。故选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6.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甲的图像和乙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物体在3s末回到出发点,甲物体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远距离为4mB. 乙物体2s到4s内的加速度不变C. 甲物体2s到4s内位移大小为零D. 甲、乙两物体第3

12、s内速度方向相同【答案】AB【解析】【分析】位移时间图象反映了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根据图象读出位移判断物体是否回到出发点,并能确定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对于速度时间图象,往往根据“面积”求位移,位移时间图象能直接读出位移,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解答】A.由图可甲可知,甲在3s末位移为零,回到出发点,根据图像纵坐标可以读出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4m,故A正确;B.由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而乙在内斜率不变,即加速度不变,故B正确;C.在图像中纵坐标差表示位移可知在内甲的位移大小为

13、8m,故C错误;D.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第3秒内甲的速度为负,由图象知第3秒内乙物体速度为正,则第3秒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AB。7. A,B,C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m和,作如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A. 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B. 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C. 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D. 物块A与B之间无摩擦力【答案】AD【解析】【分析】本题注意整体与隔离法的应用:对m受力分析可知m的受力情况;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M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情

14、况。整体法与隔离法是受力分析中常用方法之一,应灵活应用;同时要注意受力分析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进行分析。【解答】解:对m进行受力分析可得,m受重力、支持力,因m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m不会受到M对m的摩擦力,故AB间没有摩擦力,因为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作匀速运动,所以m和M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以及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因此M受到地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等于绳子的拉力,因为拉力等于的重力,所以物体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等于拉力,即,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8. 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重物的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垂直斜面的分力关于这两个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

15、的是A. 作用在物体上,作用在斜面上B. 的性质是弹力C. 是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D. 和是物体重力的等效替代,实际存在的是重力【答案】CD【解析】【分析】根据重力的作用效果,将重力G分解为垂直斜面向下的力和平行斜面向下的力,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而使物体紧压斜面的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的方向相同,大小为,是使物体下滑的力。本题中压力与物体紧压斜面的分力尽管方向相同,大小相等,但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都不同,分析受力时,只分析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分力或合力不单独分析。【解答】A.物体受重力、支持力与摩擦力,而、是重力的两个分力,实际不存在,实际受到的就是重力作用在物体上,故A错误;B.是重力的分力

16、,性质是重力,故B错误;C.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压紧斜面,故C正确;D.和是物体重力的等效替代,实际存在的是重力,故D正确。故选CD。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9. 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甲同学在做该实验时,通过处理数据得到了图甲所示的图象,其中F为弹簧弹力,x为弹簧长度请通过图甲,分析并计算,该弹簧的弹性系数_当指针如图乙所示,弹簧秤的示数_N乙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A.a的原长比b的长 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答案】;。【解析】【分析】

17、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在图象中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根据图象中判断出弹簧的原长,斜率代表劲度系数。考查了胡克定律,注意图象的认识,要理解在图象中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横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解析】在图象中斜率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则,在乙图中弹簧秤的示数。在丙图中,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故b的原长大于a的原长,故A错误;斜率代表劲度系数,故a的劲度系数大于b的劲度系数,故B正确,C错误;D.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错误故选:B。故答案为:;。10. 两位同学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利用图钉、木板、橡皮条、细绳套、弹簧测力计、白纸、刻度尺等器材进

18、行有关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将图钉、白纸固定在木板上,把系好细绳套的橡皮筋挂在图钉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的拉伸橡皮筋,记录此时两个测力计的读数、及其方向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伸橡皮筋,并记录此测力计的读数及其方向在白纸上作出三个力的图示,并探究它们的关系以上步骤中,存在问题的步骤是_。填写步骤前的序号如图甲、乙所示是这两名同学探究得到的结果,则可判定其中_填“甲”或“乙”实验结果是尊重实验事实的。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图示已在图丙中作出,方格每边的长度表示,按照作图法可得合力的大小为_N。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甲;【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

19、的实验,理解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实验过程,因此掌握实验原理是解决实验问题的关键。根据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的注意事项、操作步骤分析;根据实验的原理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伸橡皮筋时,拉力的作用线一定沿着OA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即可。【解答】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个互成角度的拉伸橡皮筋,使之伸长到一定长度,在白纸上记下结点位置O,同时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读数、和方向;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伸橡皮筋,结点拉到O点,记下弹簧测力计读数和方向。故存在问题的步骤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伸橡皮筋时,拉力的作用线一定沿着OA方向,故甲实验结果是

20、尊重实验事实的。已知分力求合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如图:故合力为,故答案为:一;二;甲;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1. 一辆小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的加速度,某时刻时小轿车的速度。求:从此时刻开始,时小轿车速度的大小;在这6s内小轿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从时刻开始,小轿车通过位移时速度的大小。【答案】解:由得:由,可得由可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运用,要牢记速度与加速度、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公式即可解答。由即可求解;由即可求解;由即可求解。12. 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着一个重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受到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

21、。求: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当F为30N和80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为多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答案】解:物体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如图所示:竖直方向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即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因物体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即,F为30N时,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静摩擦力为,方向水平向左;F为80N时,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处于运动状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方向水平向左。答: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200N;当F为30N和80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为30N和40N【解析】

22、研究摩擦力时,首先要根据物体的状态确定是滑动摩擦还是静摩擦,静摩擦根据平衡条件求解,静摩擦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滑动摩擦力根据公式求解。根据题意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根据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条件求出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根据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受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得到若用30N的水平拉力拉物体时摩擦力的大小,若用80N的水平拉力拉物体时物体开始运动,为滑动摩擦力。13.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斜角,质量的物体放在斜面上,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要使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直线运动,分别沿不同方向施加作用力,求作用力的大小。作用力沿斜面向上作用力沿水平向右【答案】解:作用力沿斜面向上,根据受力情况可得:沿斜面方向:联立得:;作用力沿水平向右,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沿斜面方向:联立得:。答:作用力沿斜面向上时拉力为100N;作用力沿水平向右时拉力为200N。【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作用力沿斜面向上时,根据受力情况结合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拉力大小;作用力沿水平向右时,根据受力情况画出力的示意图并进行力的分解,结合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拉力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