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大佛龙井茶生产技术规范(T-ZLX 074—2023).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71586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6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食品大佛龙井茶生产技术规范(T-ZLX 074—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绿色食品大佛龙井茶生产技术规范(T-ZLX 074—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食品大佛龙井茶生产技术规范(T-ZLX 074—20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食品大佛龙井茶生产技术规范(T-ZLX 074—2023).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 67.140.10CCSB 35T T/Z ZL LXX浙 江 省 绿 色 农 产 品 协 会 团 体 标 准T/ZLX 074-2023绿色食品 大佛龙井茶生产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food of Dafo Longjing tea production2023-11-24 发布2023-12-01 实施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协会发 布T/ZLX 074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2、本文件由浙江省绿色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新昌县农业农村局、新昌县名茶协会、新昌县雪溪茶业有限公司、新昌县群星茶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国庆、王士钢、郭华伟、胡双、袁海艳、汪庆华、蒋迎、陈小媛、徐钦辉、唐影、吕靖芳。本文件首次发布。T/ZLX 07420231绿色食品 大佛龙井茶生产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大佛龙井茶的术语和定义、茶园建设、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鲜叶采摘、加工、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志标签、包装、储藏和运输、记录和追溯。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大佛龙井茶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

3、件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8650 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GB 23350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Z 26576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GH/T 1077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NY/T 288 绿色食品 茶叶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4、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 1055 绿色食品 产品检验规则NY/T 1056 绿色食品 储藏运输准则NY/T 2172 标准茶园建设规范DB 33/T 239 龙井茶加工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大佛龙井茶 Dafo Longjing tea以采自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行政区域内适制的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在新昌县内加工而成,具有外形扁平光滑、汤色杏绿明亮、栗香馥郁、滋味醇厚甘爽的扁形绿茶。T/ZLX 074202324茶园建设4.1茶园环境应选择生态良好、无污染的地区,土壤肥沃,土层有效深度 60 cm 以上、50 cm 之内无硬结层或粘盘层,

5、土壤 pH 4.56.5。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391 的要求。4.2建园4.2.1建园规划根据绿色食品以及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合理规划建设茶园。以水土保持为中心,适合田间机械化作业,合理设置主道、支道和步道。茶园与上方林地应设置隔离沟,建立合理的沟、渠、塘等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能灌。有条件的宜建立茶园节水灌溉系统。茶园基地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茶园建设应符合NY/T 2172的要求。4.2.2茶园开垦坡度15以下缓坡地横向等高开垦;坡度1525的坡地,按等高线筑梯地,梯面宽300 cm以上,外高内低。初垦深度50 cm以上,复垦深度25 cm30 cm。4.3种植4.

6、3.1品种选择宜选择龙井43、嘉茗1号、龙井长叶、中茶108、鸠坑种和当地群体种等适制大佛龙井茶的茶树品种。4.3.2定植时间宜选择茶树休眠期进行,春季2月中旬3月中旬定植或秋季10月下旬11月下旬定植。4.3.3定植规格采用单行或双行种植。单行条植:行距150 cm,丛距30 cm,每丛2株,每亩3000株3500株;双行条植:大行距150 cm180 cm,小行距40 cm,丛距30 cm,每丛2株,茶丛交错排列,每亩5000株6000株。注:亩667m2。4.3.4定植方式4.3.4.1 种植时要把茶苗根系舒展开,盖上细土,再用手将茶苗轻轻向上提,与土壤紧密相接,然后覆土至茶树泥门,将土

7、压紧。浇足定根水,再适当覆土至埋没根颈处为度。4.3.4.2 茶苗定植后应及时覆盖和抗旱保苗,宜采用稻草或防草布在茶树行间覆盖。5茶园管理5.1茶树修剪5.1.1定型修剪T/ZLX 07420233幼龄茶园应进行 3 次定型修剪。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剪口离地 15 cm20 cm,保留至少 3 片叶子;第二次在第一次定型修剪一年后进行,修剪时苗高应在 45 cm 以上,未达到这个高度的茶丛应推迟到达标时再剪,在离地 30 cm35 cm 左右处修剪;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进行,在离地 45 cm50 cm 处修剪。5.1.2轻修剪针对生产茶园和已完成定型修剪的茶园。每年或

8、隔年进行一次,一般可在秋末冬初进行,轻修剪深度为 3 cm5 cm,或剪去树冠面上的突出枝条。5.1.3深修剪适用于经多年采摘,茶树树冠面的小枝生长出现过密、过细、鸡爪枝多的茶园,一般在春茶后剪去冠面 10 cm15 cm,更新冠面生产枝。5.1.4重修剪适用于树势衰老或树冠过高的茶园。在春茶前(3 月上旬)或春茶结束后(5 月底前)进行。修剪高度以离地 40 cm50 cm 为宜。5.1.5台刈适用于树枝衰败,产量很低的茶园的改造。台刈时间以 3 月上旬为宜。将老茶树离地 5 cm10 cm以上部分枝条刈去。5.2茶园施肥5.2.1施肥原则加强茶园养分综合管理,按需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化

9、肥;基肥和追肥相结合。按照土壤条件和茶树的综合营养需求开展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肥料种类及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5.2.2施肥时期茶园定植前施底肥。春茶采摘前20天50天第一次施追肥,春茶结束后第二次施追肥,全季采摘茶园夏茶结束后第三次施追肥。秋冬季结合深耕施基肥,施肥时间高山茶园9月份,平地及低丘茶园10月上旬到11月中旬。5.2.3施肥量5.2.3.1 底肥宜选择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或有机肥,每亩应施有机肥2000 kg以上或菜籽饼300kg400 kg。5.2.3.2 幼龄茶园氮肥施用量宜按树龄确定,一年生苗可在茶苗成活后适量施肥,施肥量为每亩施纯氮 2 kg3.5 kg,少量多

10、次;2 年生施肥量为每亩施纯氮 3 kg4 kg;3 年生为每亩 5 kg8 kg;4 年5年生可按 5.2.3.3 执行。幼龄茶园 NPK 的配比宜为 211。5.2.3.3 成龄茶园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及干茶产量情况确定,年施肥总量控制在每亩纯氮(N)20 kg30 kg,磷(P2O5)3 kg6 kg,钾((K2O)5 kg7 kg。第一次追肥每亩施纯氮 7 kg10 kg,其他每次施纯氮 4 kg5 kg;基肥施饼肥 150 kg250 kg,配施复合肥 2 kg3 kg。T/ZLX 074202345.2.4施肥方法结合茶园耕作,在茶树行间开沟施肥,沿树冠滴水处开

11、沟深 10 cm20 cm(冬季 20 cm)施入,并及时覆土。5.3除草与铺草覆盖5.3.1茶园除草。采用防草布覆盖抑草、机械除草或人工锄草等方法防控杂草。应适时除草,结合茶园定期浅耕和深耕进行除草,幼龄茶树根周围的杂草宜直接用手拔除,不宜使用除草剂。5.3.2茶园铺草覆盖。应通过增加茶树树冠的覆盖度或铺草覆盖、防布覆盖等方式抑制杂草生长。茶园铺草可选用稻草或杂草,一般每年两次,分别在春茶和秋茶结束后进行,铺草厚度 5 cm10 cm。5.4水分管理茶园土壤的含水量以田间持水量的 70%90%为宜,低于 70%时应采取补水措施。6病虫害防治6.1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的方针,加强

12、病虫预测预报,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因地制宜,优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防治。6.2防治措施6.2.1农业防治合理修剪,分批勤摘,勤除杂草,冬季清园,并及时清除病虫危害的枯枝、落叶。6.2.2物理防治宜采用天敌友好型杀虫灯、天敌友好型可降解诱虫板、性信息素诱杀等非化学农药防治措施。6.2.2.1 每 20 亩茶园安装 1 盏窄波段 LED 杀虫灯(主要害虫采用波长:蛾类 385 nm;叶蝉类 420 nm),自动光控开关,在害虫成虫盛发期进行诱杀。6.2.2.2 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成虫高发期,每亩悬挂 2025 张天敌友好型可降解诱虫板进行防治,悬挂高度为茶树蓬面上

13、方 10 cm20 cm,并根据诱集情况及时更换或回收色板。6.2.2.3 采用信息素诱捕器诱杀灰茶尺蠖、茶毛虫、茶细蛾等成虫,每亩安置 24 套,根据虫情及时更换或清理诱捕器。6.2.3生物防治6.2.3.1 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6.2.3.2 释放天敌防治虫害。具体防治措施参见附录 A.1。6.2.3.3 使用生物源农药进行害虫防治。具体防治措施参见附录A.2。6.2.4化学防治宜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对有群集特性的害虫,宜采用点治或挑治,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药剂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控制环境污染。应按照NY/T 393的要求,控制施药量和安全间隔期,

14、具体参见附录A。T/ZLX 074202357鲜叶采摘7.1采摘要求采用手工或机械采摘,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带蒂头、不夹带鳞片茶果与老枝叶。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盛装鲜叶。采下的鲜叶应及时运抵制茶厂,避免日晒雨淋,防止鲜叶变质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7.2鲜叶分级用于同批次加工的鲜叶,其嫩度、净度、均匀度应基本一致。鲜叶质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应符合GB/T 18650的要求。8加工8.1加工场所应符合GH/T 1077的规定。8.2加工工艺8.2.1基本加工工序鲜叶摊放、青锅、摊凉回潮、辉锅。8.2.2手工加工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手工青锅摊凉回潮青锅叶分筛手

15、工辉锅整理入库。8.2.3机械加工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机械青锅摊凉回潮机械二青摊凉回潮脱毛机械(手工)辉锅整理入库。8.3手工加工技术8.3.1鲜叶摊放鲜叶验收进场后应及时分级摊放,防止鲜叶发热变红。鲜叶应摊放在竹匾上,以室内自然摊放为主。也可利用萎凋槽、萎凋机等设备对摊青环境温、湿度进行控制,以缩短摊放时间。二级及以上鲜叶原料摊放1 kg/m2左右,摊叶厚度控制在3 cm以内;三、四级鲜叶原料摊叶厚度一般控制在4 cm5 cm。摊放时间,视天气和原料而定,一般摊放6 h12 h。摊放过程中要适当翻叶,当叶面萎缩,叶质由硬变软,叶色由鲜绿转暗绿,清香显露,含水率降至(702)%为适度。8.3.2手

16、工青锅摊青叶下锅以锅底温度150 200 为宜。锅温应先高后低。投叶量一般特级鲜叶每锅100 g150 g,一级二级鲜叶150 g200 g。青锅时长12 min14 min,芽叶初具扁平、挺直、尚软、色绿一致,茶叶含水率降至40%左右,即可出锅。8.3.3摊凉回潮T/ZLX 07420236青锅叶出锅后经簸去片末后及时摊凉,尽快降温并散发水汽;摊凉后,适当并堆,使青锅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回软。摊凉回潮时间以30 min60 min为宜。8.3.4手工辉锅准确掌握青锅叶落锅炒制时的锅温,下叶时锅温在75 90,高档叶低,中低档叶可略高。炒制过程基本保持平稳,在干茶出锅前略提高锅温感到烫手即可,起

17、到提香透出色泽的作用。高档茶每锅投青锅叶150 g左右,中低档茶200 g250 g,大约34锅青锅叶并作一锅。辉锅时长时15 min20 min,叶身挺直、尖削、光滑,茶叶含水率降至6.5%以下,即可出锅。8.3.5整理入库炒制好的干茶经摊凉,选用不同孔径的龙井茶筛进行筛分,并结合风扇、拣剔等工序,去除茶梗、单片及碎末,分级归堆、入库。8.4机械加工技术8.4.1鲜叶摊放参照8.3.1执行8.4.2机械青锅8.4.2.1 采用长板式扁形茶炒制机杀青理条:摊青叶下锅以锅底温度200 250 为宜。锅温应先高后低。投叶量一般特级鲜叶每锅100 g150 g,一级二级鲜叶每锅150 g200 g,

18、三级四级鲜叶每锅200 g 250 g。青锅时长时4 min6 min,芽叶初具扁平、挺直、软润、色绿一致,茶叶含水率降至35%左右,即可出锅。8.4.2.2 采用往复式多功能机杀青理条:摊青叶下锅以锅底温度200 250 为宜。每槽投摊青叶50g75 g,投叶量根据鲜叶老嫩度及机械型号作适当调整。青锅时长时1 min2 min,以青叶折梗不断,基本成条,清香显露,含水量在45%40%为宜。8.4.3摊凉回潮参照8.3.3执行。8.4.4机械二青采用长板式扁形茶炒制机炒制,青锅叶下锅以锅底温度120 150 为宜。锅温应先高后低。投叶量每锅100 g250 g,投叶量根据鲜叶老嫩度及机械型号作

19、适当调整。二青时长2 min4 min,芽叶呈扁平、挺直、色泽均匀,茶叶含水率降至20%15%为宜。往复式多功能机杀青的,应适当提高炒二青的温度与延长炒制时间。8.4.5摊凉回潮参照8.3.3执行。8.4.6脱毛采用辉锅机(滚筒型或理条机)进行脱毛,不加温,投叶量每锅2 kg3 kg,时长30 min-60 min,至色泽均匀、茸毛脱落出锅。T/ZLX 074202378.4.7辉锅8.4.7.1 采用滚筒型名优茶辉干机辉锅:下叶时机显温度110 130(筒壁温度在80 90)。锅温应先低后高。投叶量根据机械型号而定,一般为二青叶3 Kg5 kg。辉锅时长20 min30 min,外形挺直、光

20、滑,茶叶含水率降至6.5%以下,即可出锅。8.4.7.2 采用手工辉锅:参照8.3.4执行。8.4.8整理入库参照8.3.5执行。9质量要求及检验产品质量应符合NY/T 288要求,产品检验应按照NY/T 1055规定执行。10标志标签、包装、储藏和运输10.1标志标签产品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预包装标签应符合 GB 7718 规定。10.2包装、储藏和运输10.2.1包装按照GB 23350和NY/T 658的规定执行。10.2.2储藏和运输宜低温储藏,温度控制在 5 以下,湿度控制在 50%以下,其他应符合 NY/T 1056 的规定。11记录和追溯11.1档

21、案记录生产过程应建立完整、齐全的生产记录档案。农事管理记录主要包括施肥、病虫草害防治、修剪、耕作、灌溉、投入品使用等农事记录,以及采收、加工、出入库等记录。档案记录至少保存 2 年。11.2产品追溯通过对产品进行标识和批次号管理以达到溯源追踪。T/ZLX 07420238附录A(资料性)茶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A.1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茶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见表A.1。表 A.1 茶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病虫害名称农业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化学应急防治防治指标灰茶尺蠖结合秋季施肥,中耕松土、消灭蛹。3 月中旬10 月中旬,安装窄波段 LED 杀虫灯进行灯光诱杀或安装性信息

22、素诱捕器诱杀。4 月上旬,喷施茶核苏云菌防治灰茶尺蠖 12 龄幼虫。6 月上旬灰茶尺蠖 3 龄幼虫期,采用茶核苏云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每亩释放茶尺蠖绒茧蜂1万头以上或释放斜纹猫蛛或迷宫漏斗蛛1 千头以上,用以寄生或捕食尺蠖。重点防治第二代幼虫,使用虫螨腈、辛硫磷等化学农药,在 6 月上旬灰茶尺蠖 3 龄幼虫期前,按使用说明浓度喷雾防治。防治指标为每米茶行 10 头幼虫或每 亩 4500 头 幼虫。茶小绿叶蝉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气,减少害虫寄生。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减少卵和若虫,降低虫口密度。茶小绿叶蝉发生期采用天敌友好型可降解诱虫板诱集。在茶小绿叶蝉发生高峰前期,且若虫占总虫量的 80

23、%以上时,使用天然除虫菊素、藜芦根茎提取物、鱼藤酮、茶皂素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每亩释放叶蝉缨小蜂 2.5 万头以上,用以寄生小绿叶蝉的虫卵;每亩释放白斑猎蛛 5 千头以上,用以捕食小绿叶蝉。必要时采用茚虫威等农药进行防治。第一峰百叶虫量超过 6 头;第二峰百叶虫量超过 12头。茶橙瘿螨春茶结束后,通过茶树修剪进行防治。6 月上旬或 8 月中下旬,采用藜芦碱或矿物油进行喷雾防治。每亩释放德氏钝绥螨或胡瓜钝绥螨 30 万头以上,用以捕食螨类。必要时采用喹螨醚进行防治。防治指标为螨情指数达到 68。黑刺粉虱适时修剪、疏枝、中耕除草,增强树势,增进通风透光,抑制虫口数量增加。于春茶开采前(4 月上中旬

24、)使用双色色板诱集黑刺粉虱成虫。5 月中下旬采用侧位喷雾,使用矿物油进行防治。利用蜘蛛、瓢虫、草蛉等天敌进行防治。必要时采用噻虫嗪进行防治。防治指标为茶树中下部成、老叶每叶 23 头幼虫。茶炭疽病春茶结束后,通过茶树修剪进行防治。清理枯枝落叶,减少翌年病原菌的来源。必要时,在 5 月底 6 月初或 9 月初茶炭疽病发病初期,采用吡唑醚菌酯、代森锌、苯醚甲环唑进行防治。叶罹病率 44%;成 老 叶 罹 病 率10%15%。T/ZLX 07420239A.2 主要病虫害推荐用药茶树宜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品种,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规定,详见表A.2。表A.2 茶树主要病虫害推荐使用农药类别农药

25、种类防治对象稀释倍数安全间隔期(天)备注非化学农药a100亿孢子/毫升短稳杆菌悬浮剂灰茶尺蠖等鳞翅目害虫5007003b b99%矿物油乳油茶橙瘿螨、黑刺粉虱901507b b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茶饼病、茶白星病、茶炭疽病200400745%石硫合剂结晶粉用于封园120180采摘期不宜使用0.6%苦参碱水剂茶小绿叶蝉、灰茶尺蠖、茶毛虫3004007b出口日本、欧盟慎用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茶小绿叶蝉、茶叶螨类5006007b出口欧盟慎用0.3%印楝素乳油茶毛虫、茶小绿叶蝉3005005出口欧盟慎用化学农药a30%虫螨茚虫威悬浮剂茶小绿叶蝉、茶橙瘿螨300050007出口欧盟慎用240克/升虫螨腈悬浮剂茶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蓟马、灰茶尺蠖等鳞翅目害虫100015007出口日本慎用25 吡唑醚菌酯乳油炭疽病1000150010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炭疽病50070015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颗粒剂炭疽病1000150014a表中的药剂为推荐使用药剂,该药剂国家禁用或停用时,或NY/T393不允许使用时,推荐药剂停用。b表示暂时执行的标准。T/ZLX 074202310附录B(资料性)绿色食品大佛龙井茶生产技术操作模式图绿色食品大佛龙井茶生产技术操作模式图见图B.1。B.1绿色食品大佛龙井茶生产技术操作模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