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热学课时规范练39分子动理论内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热学课时规范练39分子动理论内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时规范练39分子动理论内能基础对点练1.(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虽不是分子运动,但它证明了组成固体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扩散现象可以在液体、气体中进行,不能在固体中发生D.随着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分子势能一定减小2.(气体压强产生机理)(2022北京西城期末)右图为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的演示实验。操作步骤如下:把一颗豆粒从距秤盘20 cm处松手让它落到秤盘上,观察指针摆动的情况;再把100颗豆粒从相同高度均匀连续地倒在秤盘上,观察指针摆动的情况;使100颗豆粒从更高的位置均
2、匀连续倒在秤盘上,观察指针摆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和模拟的是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关系B.步骤和模拟的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器壁产生压力的持续性C.步骤和模拟的是气体压强与分子密集程度的关系D.步骤和模拟的是大量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所服从的统计规律3.(分子动理论)(2022重庆南开中学期中)目前专家们正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深海处理技术,实验发现,当水深超过2 500 m时,二氧化碳会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设在某状态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将二氧化碳分子看作直径为D的球(球的体积公式V球=16D3),则在该状态下体积为V的二氧化碳气体变成硬胶
3、体后体积为()A.VNAD36MB.VD36NAMC.NAMD36VD.VNAMD364.(分子势能)(2022四川达州期末)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乙分子位于横轴上,甲、乙两分子间引力、斥力及分子势能的大小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中三条曲线所示,A、B、C、D为横轴上四个特殊的位置,E为两虚线a、b的交点,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由图像可知()A.虚线a为分子间引力变化图线,交点E的横坐标代表乙分子到达该点时分子力为零B.乙分子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一直做加速运动C.实线c为分子势能的变化图线,乙分子到达C点时分子势能最小D.虚线b为分子间斥力变化图线,表明分子间斥力随距离增大而减小5.
4、(多选)(分子模型)下列三幅图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B.分子间距小于r0时,分子间距离减小,斥力增大引力减小,分子力表现为斥力C.水面上的单分子油膜,在测量分子直径d大小时可把分子当作球形处理D.食盐晶体中的钠离子、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6.(多选)(布朗运动)小张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细微粉笔末的运动。从A点开始,他把小颗粒每隔20 s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依次得到B、C、D等这些点,把这些点连线形成如图所示的折线图。关于该粉笔末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折线图是粉笔末的运动轨迹B.粉笔末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
5、则运动C.经过B点后10 s,粉笔末应该在BC的中点处D.粉笔末由B到C的平均速度小于由C到D的平均速度7.(多选)(内能)气态的N2可视为理想的气体,对于一定质量的N2在不同物态下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态的N2熔化为同温度的液态N2时内能增大B.固态的N2熔化为同温度的液态N2时,由于分子力做负功将分子动能转化为分子势能,即其内能保持不变C.液态N2汽化为同温度的气体时内能增大D.气态的N2温度升高时,内能因所有分子动能增大而增大8.(多选)(分子理论)一定质量的某气体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子速率的麦克斯韦分布图如图中的1、2、3所示,图中横轴表示分子运动的速率v,纵轴表示该速率下的分
6、子数n与总分子数n的比值,记为f(v),其中f(v)取最大值时的速率称为最概然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条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相同B.3条图线温度不同,且T1T2T3C.图线3对应的分子平均动能最大D.最概然速率是气体中任何分子最有可能具有的速率素养综合练9.(多选)下列关于温度及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C.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即使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发生变化D.内能不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相同10.(多选)如图所示,用F表示两分子间的作用力,Ep表示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由10r0变为r0的过程中()A
7、.F不断增大B.F先增大后减小C.Ep不断减小D.Ep先增大后减小11.(2023重庆高三月考)维修时师傅将汽车轮胎的气门芯迅速拔掉,胎内气体瞬间放出,此时若用手触摸充气嘴,会有凉爽的感觉。将胎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胎内气体瞬间放出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很大的斥力B.胎内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变小,斥力变大C.胎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D.胎内气体迅速向外扩散实际上是布朗运动12.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A(单位为mol-1),铜的摩尔质量为M(单位为kg/mol),铜的密度为(单位为kg/m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 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NAMB.1个铜原子的
8、质量是MNAC.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MNAD.1 kg铜所含有的原子数目是NA13.下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规律图,横坐标表示速率,纵坐标表示某一速率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由图可知()A.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B.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大D.状态的温度比状态的温度高14.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水的体积V=1.0103 cm3。已知水的密度=1.0103 kg/m3
9、、摩尔质量M=1.8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mol-1。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排出的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答案:课时规范练39分子动理论内能1.B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选项A错误;液体表面层分子较为稀疏,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时的距离r0,因此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选项B正确;扩散现象可以在液体、气体中进行,也能在固体中发生,选项C错误;分子间距离为平衡时的距离r0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r大于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此时随着分
10、子间距r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Ep增大,所以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势能不一定减小,选项D错误。2.B解析:把一颗豆粒从距秤盘20cm处松手让它落到秤盘上,豆粒与秤盘碰撞的瞬间指针有摆动,然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把100颗豆粒从相同高度均匀连续地倒在秤盘上,豆粒持续落到秤盘上,指针示数会相对稳定在某一个值;将相同数量的豆粒从更高的位置倒在秤盘上,秤的示数变大。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步骤和模拟的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器壁产生压力的持续性,故A错误,B正确。步骤和比较,豆粒下落的密集程度是相同的,但到达秤盘时的速度不同,下落的位置高时,豆粒落到秤盘上的速度大,秤的示数大,所以步骤和模拟的是气
11、体压强与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关系,故C、D错误。3.A解析:设体积为V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m,则m=V所含分子数为N=mMNA=VMN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硬胶体后,可以看成是分子一个个紧密排列在一起,其体积为V=N16D3=VNAD36M,故A正确,B、C、D错误。4.B解析:根据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可知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r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故虚线a为分子间斥力变化图线,虚线b为分子间引力变化图线,交点E说明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大小相等,分子力为零,故A、D错误;乙分子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正功,乙一直做加速运动
12、,故B正确;实线c为分子势能的变化图线,乙分子到达B点时分子势能最小,为负值,故C错误。5.CD解析: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且大小相等,所以分子力整体的效果为0,故A错误;分子间距小于r0时,分子间距离减小,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引力增大得慢,所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B错误;水面上的单分子油膜,在测量油酸分子直径d的大小时把分子当作球形处理,故C正确;晶体具有点阵结构, 食盐晶体中的钠离子、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故D正确。6.BD解析:该折线图不是粉笔末的实际运动轨迹,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故A错误;粉笔末受到水分子的碰撞,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粉笔末的无规则
13、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由于运动的无规则性,所以经过B点后10s,我们不知道粉笔末在哪个位置,故C错误;任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所以位移越大,则平均速度就越大,故粉笔末由B到C的平均速度小于由C到D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7.AC解析:固态的N2熔化为同温度的液态N2时,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大,其内能增大,A正确,B错误;液态N2汽化为同温度的气体时,因为分子的平均动能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N2的分子平均动能不变,而分子势能增大,即内能增大,C正确;气态的N2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错误。8.ACD解析:因为该图线与横轴围
14、成的面积表示分子总数,又因为该气体质量一定,所以分子总数一定,故3条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相同,故A正确;因为温度越高,速率大的分子占得比例越多,所以3条图线温度关系为T1T2T3,且温度越高,对应的分子平均动能越大,故图线3对应的分子平均动能最大,故B错误,C正确;由题意知,f(v)取最大值时的速率称为最概然速率,即此时分子对应的速率所占比例最大,最概然速率是气体中任何分子最有可能具有的速率,故D正确。9.ACD解析: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内能永不为零,故A正确;物体的内能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种类、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
15、有关,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可能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也可能与温度低的物体内能相等,也可能低于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故B错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即使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发生变化,比如零摄氏度的冰熔化为零摄氏度的水,内能增加,故C正确;内能与温度、体积、物质的多少等因素有关,而分子平均动能只与温度有关,故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故D正确。10.BC解析:分子间的作用力是矢量,其正负不表示大小;分子势能是标量,其正负表示大小。读取题图信息知,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由10r0变为r0的过程中,F先增大后减小至0,Ep则不断减小,选项B、C正确,A、D错误。11.C解析:胎内的气体能
16、瞬间释放出来是因为胎内气体的压强很大,A错误;气体膨胀,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变小,B错误;因迅速放气,胎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C正确;悬浮在气体或液体里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叫布朗运动,可知胎内气体迅速向外扩散不是布朗运动,D错误。12.D解析:1m3铜所含的原子数为n=MNA,故A正确;铜的摩尔质量是M,共有NA个铜原子,故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NAM,故B正确;1m3铜中所含的原子数为n=MNA,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V0=1n=1NAM=MNA,故C正确;1kg铜的物质的量为1M,故含有铜的原子数目是NAM,故D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13.A解析:同一温
17、度下,中等速率的氧气分子数所占的比例大,即氧气分子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A正确。温度升高使得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不一定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B错误。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大,从而使分子平均动能增大,C错误。由题图可知,中速率大的分子所占比例较大,说明对应的分子平均动能较大,故对应的温度较高,D错误。14.答案:(1)31025个(2)410-10 m解析:(1)水的摩尔体积为V0=M=1.810-21.0103m3/mol=1.810-5m3/mol,水分子个数N=VNAV0=1.010310-66.010231.810-5=31025。(2)建立水分子的球体模型有V0NA=16d3,可得水分子直径d=36V0NA=361.810-53.146.01023m=410-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