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分层训练-【课后定时检测案】-32植物的激素调节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分层训练-【课后定时检测案】-32植物的激素调节二.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后定时检测案32植物的激素调节(二) 提能强化练学业水平三、四12023南京市高三年级学情调研为研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科学家利用拟南芥突变体进行系列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据实验结果推测,错误的是()A.突变体1是GA合成过程异常突变体B突变体2可能是ABA受体异常突变体C野生型种子萌发时内源ABA含量高DGA与ABA在此过程中作用效果相反22023安徽省六安中学高三月考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
2、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3油菜素甾醇是近年新发现的第六类植物激素,芸苔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油菜素甾醇类似物。某科研人员为了研究芸苔素对侧枝长度的影响,以拟南芥的野生型植株和突变体植株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芸苔素浓度B芸苔素能促进野生型拟南芥侧枝的伸长,可用于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C据图推测,拟南芥的突变体植物有可能缺乏识别芸苔素的特异性受体D芸苔素作用于植物,可以调节植物体基因组的表达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42020江苏卷为提高银杏枝条
3、扦插成活率,采用800mg/L吲哚丁酸(IBA)浸泡枝条1小时,然后将其插入苗床。下图为诱导生根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枝条下切面的愈伤组织是细胞脱分化形成的B.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利于分化出更多的不定根C.不定根的分化是枝条内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D.新生的不定根中生长素浓度可能高于800mg/L5植物的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的调节,如图为某植物感知外界光照、温度等变化,通过调节激素的合成促进植物冬天休眠、夏天生长过程示意图。分析最合理的是()A长日照能促进过程,短日照能促进过程B10有利于过程,30有利于过程C10有利于过程,30有利于过程D长日照能促进所有过程,短日照能抑制所有过程
4、62023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一中高三月考甲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的曲线图,乙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示意图。下列对实验及图示的分析叙述中,正确的是()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为cB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生长素由移向,所以处生长速度比快D生长素由移向,由移向7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均和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然而造成此种分布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不过科学家发现Ca2似乎和生长素分布差异有关。如图为垂直放置的玉米芽,、中黑色小方块含Ca2,中的黑色小方块位于伸长区,中的黑色小方块位于根冠;中白色小方块位
5、于根冠,含Ca2抑制剂,抑制Ca2的移动,实验结果如图。关于这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伸长区无法吸收Ca2BCa2的有无会造成根的弯曲C若将中白色小方块置于伸长区,则预期根会弯曲D根冠部位的Ca2浓度差异和根的弯曲有关82023临沂模拟榴莲香味独特浓郁深受人们喜爱。在榴莲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调节香气物质合成的作用机理如图。下列分析或推测正确的是()A乙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榴莲细胞的细胞核B多聚核糖体的形成,提高了组成L酶的肽链的合成速率C核DNA可以通过调控L酶合成直接控制果实的香气性状D乙烯通过促进亚油酸合成基因的表达提高香气物质合成量9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
6、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激素类似物甲、乙直接参与了月季插条的细胞代谢B由图中数据初步显示,两种植物激素类似物对月季生根的作用效果相反C该实验不能证明激素类似物甲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D本实验中,所用试剂都应处理月季插条的形态学下端102023济宁模拟PIN蛋白是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时的输出载体,其合成过程及位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PIN基因经转录、翻译过程合成PIN蛋白BPIN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C生长素经PIN蛋白输出细胞时不需要消耗ATP并可原路返回DPIN基因表达异常时,植物可能会失去顶
7、端优势112023枣庄模拟植物叶片衰老时,在叶柄基部先形成离层(图甲),而后从植物体上脱落。细胞内的乙烯浓度升高可激活控制酶X的基因表达,合成的酶X分泌到细胞膜外分解细胞壁,从而形成离层。科学研究发现,叶柄离层细胞两侧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叶柄基部离层的形成与乙烯浓度密切相关B酶X最可能是纤维素酶或果胶酶C近基端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基端时,叶片加速脱落D叶面喷施生长素一定不影响其叶片脱落122023泰安模拟(不定项)某同学于黑暗中在某植物的A、D、F处涂抹等量的14CIAA溶液,以实验初始时14CIAA溶液的放射性强度为100%,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B
8、、C、E处的相对放射性强度,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生长素可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B黑暗条件可以排除光照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CB、E对照说明生长素非极性运输的速率明显快于极性运输的速率D随着能量供应增多、时间延长,B、C、E处的14CIAA将持续增多13(不定项)如图是根据细胞壁松散学说绘制的一定浓度生长素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当生长素浓度由低升至最适时,酶X所处环境溶液pH上升C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酶X所处溶液pH向光侧比背光侧低D被激活的酶X催化纤维素分子间的多糖链断裂,使细
9、胞壁松散后细胞吸水伸长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14为研究生长素(IAA)和乙烯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影响,选用番茄幼苗做了以下实验:实验1:将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做如图1所示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实验2:将生长两周的番茄幼苗叶片分别进行A、B两种处理(A处理:不同浓度的IAA溶液处理;B处理: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中分别加入适宜浓度的乙烯处理),3h后测定细胞膜的通透性,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番茄幼苗中,生长素可由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2)实验1中,幼苗将(填“向光弯曲”“直立”或“不”)
10、生长,对这一生长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是_。(3)实验2结果表明,在和时,IAA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不显著。B组加乙烯处理后,随IAA浓度的提高,番茄叶片细胞膜的通透性显著增加,与A组高浓度处理变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请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合理的假说:_。15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为了研究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和生长素类似物NAA对侧枝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结果如下:(1)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填“大量”或“微量”)有机物。对主茎(非成熟组织)处理时,NAA应加入图1中固体培养基(填“A”或“B”)。(2)利用图1装置,分别做了四组实验,结
11、果如图2。结果表明: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起着作用,据此推测GR24影响侧枝生长的作用机理是。(3)据图2的结果,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主茎)运输。为验证该假设,采用图1的切段进行实验。请在下表中的中填写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课后定时检测案321解析:突变体1在MS培养基上不萌发,而在MS培养基一定量GA时萌发,可知突变体1应缺乏GA,可能是GA合成过程异常突变体,A正确;一定量ABA抑制种子萌发,而突变体2既能在MS培养基一定量ABA培养基上萌发,也能在MS培养基上萌发,所以
12、突变体2应是ABA受体异常突变体,B正确;一定量ABA抑制种子萌发,而野生型拟南芥种子能在MS培养基上萌发,可推知野生型种子萌发时内源ABA含量很低,C错误;由三组用野生型作为实验材料的结果可知,GA拮抗剂与ABA具有相同作用,GA促进种子萌发,ABA抑制种子萌发,说明GA与ABA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作用效果相反,D正确。答案:C2解析:与对照组比较,外施脱落酸组马铃薯块茎延迟发芽,A错误;外施赤霉素组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B错误;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长,C错误;第5周时,对照组开始发芽,赤霉素含量高于脱落酸,D正确。答案:D3解析:据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拟
13、南芥的类型及芸苔素的浓度,A错误;顶端优势的存在会抑制侧枝的生长,据图可知施加芸苔素能促进野生型拟南芥侧枝的伸长,因此可用于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B正确;据图推测,施加不同浓度的芸苔素对突变体植株的侧枝生长无影响,推测拟南芥的突变体植物有可能缺乏识别芸苔素的特异性受体,C正确;油菜素甾醇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植物代谢,可以调节植物体基因组的表达,D正确。答案:A4解析:愈伤组织的形成是枝条下切面细胞脱分化的结果,A正确;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利于根原基发生,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定根,B正确;枝条内存在多种植物激素,不定根的分化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C正确;根对生长素敏感,低浓度促进根的生
14、长,高浓度抑制其生长,故新生的不定根中生长素浓度应低于800mg/L,D错误。答案:D5解析:夏季长日照、温度高,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分泌增多,植物生长旺盛,所以长日照、较高温度能促进过程;冬季短日照、气温低,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生长受到抑制,所以短日照、低温能促进过程,A正确,B、C、D错误。答案:A6解析:甲图显示:在NAA浓度由a增大至c的范围内,插条平均生根数目随NAA浓度的增加而增多,说明对插条生根均起促进作用,因缺少NAA浓度高于c的实验组,所以不能说明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为c,A错误;侧芽产生的生长素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因此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
15、验结果,B错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可发生横向运输,但不能在尖端下面发生横向运输,即生长素由向移动,但不能由移向,C错误;生长素可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进行极性运输,即生长素由移向,由移向,D正确。答案:D7解析:本实验目的是探究“Ca2和生长素分布差异的关系”,伸长区添加钙离子,根的向地性不受影响,说明伸长区的生长素分布不受Ca2的影响,而不能说明伸长区无法吸收Ca2,A错误;伸长区添加含钙离子的小方块,根的向地性不受影响,B错误;伸长区添加含钙离子的小方块,根的向地性不受影响,说明伸长区的生长素分布不受Ca2的影响,故若将中白色小方块置于伸长区,则预期根的向地性不会受到
16、影响,C错误;由、对比可知:含有Ca2的小方块在根冠部位时,可能是Ca2促进了根冠部位的生长素向Ca2浓度较高的部位集中,使未放置小方块的一侧生长快、放置小方块的一侧生长受抑制,而伸长区的生长素分布不受Ca2的影响。而与小方块中所含物质不同,可能是中小方块中的抑制剂影响了Ca2的移动,使未放置小方块的一侧Ca2浓度较高,生长素分布较多,抑制生长,使放置小方块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使根弯向未放置小方块的一侧,D正确。答案:D8解析:图中的信息指出乙烯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这种方式并不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多聚核糖体可以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翻译,提高了L酶的合成速率,B正确;L酶只是催化
17、亚油酸转化为香气物质,这属于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错误;图中信息表示乙烯促进的是L酶合成基因的表达,D错误。答案:B9解析:激素类似物与激素的作用类似,都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只是调节相关的生命活动,A错误;由图中数据初步显示,激素类似物甲对月季插条生根表现出促进作用,激素类似物乙对插条生根表现出抑制作用,所以二者作用效果相反,B正确;图中不同浓度的激素类似物甲作用下的生根数均高于不施用时的值,故只能体现其促进作用而不能体现其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C正确;由于插条只能在形态学下端生根,所以激素或激素类似物只能处理插条的形态学下端,D正确。答案:A10解析:PIN基因经转录、翻译过程合成P
18、IN蛋白,A正确;由图分析可知,PIN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B正确;生长素经PIN蛋白输出细胞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C错误;PIN基因表达异常时,会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而植物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D正确。答案:C11解析:由题可知,叶柄基部离层的形成与乙烯浓度密切相关,A正确;根据酶X能分解细胞壁,而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可推测酶X最可能是纤维素酶或果胶酶,B正确;由图乙结果可知,当近基端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基端时,叶片加速脱落,C正确;由乙图可知,生长素与离层的形成有关,据此可知叶面喷施生长素应该会影响其叶片脱落,D错误。答案:D12解析:在A
19、处涂抹14CIAA溶液,一段时间后在B处检测到了放射性,说明生长素可进行极性运输,在D、F处涂抹14CIAA溶液,一段时间后在C、E处检测到了放射性,说明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A正确;由于芽尖能感受单侧光,并在单侧光下进行横向运输而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所以黑暗条件可以排除光照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B正确;根据表格中B、E放射性的含量可说明生长素非极性运输的速率明显快于极性运输的速率,C正确;由于实验中在A、D、F处涂抹的14CIAA溶液的量是一定的,故随着能量供应增多、时间延长,B、C、E处的14CIAA不会持续增多,D错误。答案:ABC13解析:生长素起调节作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过程体现
20、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正确;当生长素浓度由低升至最适时,H的运输增加,酶X所处环境溶液pH下降,B错误;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酶X所处溶液pH向光侧比背光侧高,C错误;被激活的酶X催化纤维素分子间的多糖链断裂,使细胞壁松散后细胞吸水伸长,D正确。答案:BC14解析:(1)色氨酸通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生长素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中的运输方式为非极性运输。(2)由于幼苗没有尖端,失去感光部位,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分布,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均匀,所以幼苗直立生长。(3)据图2分析,在A处理时,即无外源乙烯,IAA浓度在05mgL1,即低浓度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变化不大;根据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21、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增加会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答案:(1)色氨酸非极性(2)直立幼苗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刺激,不影响IAA的分布,IAA运输到下面,促进细胞伸长生长(3)无(外源)乙烯低浓度IAA当IAA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增加增大了细胞膜的通透性15解析:(1)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所以如图中的培养基,应该将NAA加在A中。(2)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起着抑制作用,同时施加NAA和GR24组对侧枝生长的抑制效果大于单独施加NAA,GR24处理后,突变型的侧枝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说明GR24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促进NAA的作用抑制侧枝生长。(3)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的假设,因此实验自变量为是否加GR24,同时利用放射性标记的NAA跟踪激素的运输情况,因此实验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GR24;对照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在固体培养基中不加入GR24。答案:(1)微量A(2)抑制通过促进NAA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3)适量放射性的NAA适量的GR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