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9单元第6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9单元第6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6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目标要求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能量流动的概念理解源于必修3 P94“思考与讨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生物体有机物中,而另一部分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至无机环境中,两部分之和与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2第一营养级能量流动提醒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一部分能量用于呼吸消耗,余下的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即积累有机物中的能量。3第二营养级及其后营养级能量流动(1)由上图分析可知输入该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图中的b(填字母)。粪便中的能量(c)不属于(
2、填“属于”或“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部分。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d)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分解者利用的能量(fc)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i)未被利用的能量(j)。(2)总结: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其中最高营养级无(填序号)。思考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多少大象的同化量?为什么?提示0;因为大象摄入量大象同化量大象粪便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源于必修3 P94“图56”: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
3、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填“”“”或“”)。易错提醒(1)能量流动过程的“一来二去”模型说明:A是初级消费者摄入量;B是初级消费者同化量;C是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量;D是次级消费者摄入量。初级消费者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量。生长发育和繁殖量遗体残骸次级消费者摄入量。(2)能量流动过程的“一来三去”模型说明:D、E、F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同化量。三条去路(最高营养级除外):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分解者利用。(3)能量流动过程的“一来四去”模型说明:D、E、F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同化量。四条去路(最高营养级除外)
4、: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分解者利用、未利用。 4.能量流动的特点(1)5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1)在食物网中,能量传递效率不是以个体或种群为单位的,而是以营养级为单位的,如对于食物网,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指(BC)同化的总能量占A同化的总能量的10%20%。(2)求最高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在一条食物链中,若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能量为100%,那么第n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为(20%)n1,最少为(10%)n1。在多条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从不同渠道得到的能量比不定,已知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求较高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知低营养级 求高营养级(3)求最低
5、营养级消耗量的“至少”或“最多”如一条食物链共有n个营养级,则第n营养级生物每增加1 kg体重:a“至少”需要消耗的生产者的量:5n1。b“最多”需要消耗的生产者的量:10n1。在多条食物链中,若已知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求所需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4)关于“定值”的计算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个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中按一定比例获取能量,则按照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再合并。思考有一食物网如下图所示。假如鹰的食物2/5来自兔子,2/5来自老鼠,其余来自蛇,那么鹰要增加20 g体重,最多消耗植物多少克?提示分别计算三条食物链消耗植物的质量:如下图:相加为5 600 g,故最多消耗植物5 60
6、0 g。6生态金字塔的类型及特点项目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形状每一阶含义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量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容纳的有机物总干重象征含义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一般情况下,生物个体数量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一般情况下,生物量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特征上窄下宽的正金字塔形一般为正金字塔形,但可能出现“倒置”,如“树昆虫鸟”一般为正金字塔形7.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源于必修3 P
7、97“调查”:(1)稻田中次级消费者对水稻生长利大于(填“大于”或“小于”)害。农民通过禁捕或适量放养等措施,实现生态农业的目标。(2)人们主要通过合理密植的方法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考向一能量流动的过程1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下列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进行的B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C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甲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答案D解析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而进行的,A正确;
8、该图不够完善,没有标出甲中因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正确;乙比甲的能量少的主要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了很多的能量,D错误。2(2023宁夏固原高三检测)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bhcdefB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草兔狼”这一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D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答案C解析题图中bhc,A错误;缩短食物链可以减少能量的损耗,但无法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草兔狼”这一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兔)的同化量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C正确;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
9、传递效率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bh)/a100%,D错误。考向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应用3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简图如下。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植物实际光合量之和B植物到蚕和鱼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蚕和鱼同化量与植物实际光合量之比C鱼同化的能量可通过自身的遗体残骸和粪便流向分解者D生产中用蚕粪喂鱼和塘泥肥田能够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答案C解析因为该生态系统有鱼饲料等人工输入能量,所以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植物实际光合量之和,A正确;鱼同化量中有鱼饲料中含有的能量,故植物到蚕和鱼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蚕和鱼同化量与植物实际光合量之比,B正确
10、;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C错误。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除虫除草可以让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对人类更有意义的部分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以实现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C根据草场能量流动的特点,可以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从而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D“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将提高能量传递效率答案D解析“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多级利用,提高了整体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考向三能量流动的有关计算5如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
11、a)。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 J/(cm2a)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 J/(cm2a)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5%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 J/(cm2a)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由于题目所问为“至少”,因此,选用20%进行计算,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第二营养级同化量/传递效率(10020)/20%400J/(cm2a),A正确;由图可知,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30 J/(cm2a),B错误;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
12、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第三营养级同化量/第二营养级同化量,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的摄入量为15 J/(cm2a),但不知道其粪便量,同化量也并未在图中给出,因此传递效率无法计算,C、D错误。6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营养结构,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假设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 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A2 kg B2.5 kg C4 kg D4.5 kg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取食比例改变前:蛇体重增加1 kg消耗草:3/4(20%)31/4(20%)2100(kg),改变后:蛇体重增加1 kg消耗草:1/4(20%)33/4(20%)25
13、0(kg)。所以改变后和改变前相比剩余的50 kg草可流向人。所以人可以增重5020%20%2(kg)。1(2021浙江6月选考,7)下列关于生态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金字塔显示了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B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均属于同一食物链C生态金字塔中的营养级均按其所占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列D生态金字塔可分别以个体数量、生产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答案A解析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均属于食物网的同一营养级,但不属于同一条食物链,B错误;生态金字塔通常都是下宽上窄的正金字塔图形,但也有倒金字塔的,如英吉利海峡的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生物量金字塔,故生态金字塔中的营养级并非均
14、按其所占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列,C错误;生态金字塔可采用生物量单位、个体数量单位和能量单位,故可分别以生物量、个体数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并非生产量,D错误。2(2022浙江6月选考,20)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生物群落内各物种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可构建食物链B整合调查所得的全部食物链,可构建营养关系更为复杂的食物网C归类各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营养级D测算主要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答案D解析生物群落中各物种间通过捕食关系建立食物链,A正确;错综复杂的食物链构成食物网,B正确;营养级是指物种在食
15、物链中的位置,C正确;测算全部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D错误。3(2018海南,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答案D解析鳜鱼的营养级比鲢鱼高,故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正确;通气有利于水体中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促进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正确;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错误。4(2020全国,31)假设某种蓝藻
16、(A)是某湖泊中唯一的生产者,其密度极大,使湖水能见度降低。某种动物(B)是该湖泊中唯一的消费者。回答下列问题:(1)该湖泊水体中A种群密度极大的可能原因是_(答出2点即可)。(2)画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3)假设该湖泊中引入一种仅以A为食的动物(C)后,C种群能够迅速壮大,则C和B的种间关系是_。答案(1)水体富营养化;没有其他生产者的竞争(2)如图所示(3)竞争解析(1)若水体中N、P等元素含量高,则蓝藻会大量繁殖,即水体富营养化,又因为没有其他生产者与其竞争,所以该种蓝藻种群密度极大,使湖水能见度降低。(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需体现能量的来源、各营养级能量的去向(见答
17、案)。(3)因该湖泊中B以A为食,在引入仅以A为食的动物C后,C与B之间是竞争的关系,且C的竞争力较强,使C种群能够迅速壮大。5(2021山东,24)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残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某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M、N表示营养级。(1)估算海参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原因是_。(2)图中M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kJ/(m2a)。由M到N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保留一位小数),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_(填“能”或“不能”)在M和遗体残骸间循环流动。(3)养殖的海带数量过多,造成牡蛎减产,从
18、生物群落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4)海水立体养殖模式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依据这一原理进行海水立体养殖的优点是_。在构建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时,需考虑所养殖生物的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等因素,从而确定每种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这样做的目的是_。答案(1)海参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2)2 4886.3不能(3)由于海带的竞争,浮游植物数量下降,牡蛎的食物减少,产量降低(4)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养殖产品的持续高产(或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解析(2)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3 2812 8263 6192 488 kJ/(m2a);
19、由 M到N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86(32812826)100%6.3%,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单向的,不能循环。(3)牡蛎以浮游植物为食,由于海带的竞争,浮游植物数量下降,牡蛎的食物减少,所以产量降低。(4)海水立体养殖利用了群落结构的特点,优点是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由于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在构建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时,需考虑所养殖生物的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等因素,从而确定每种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养殖产品的持续高产。6(2019江苏,26)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
20、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_营养级。(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_。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_(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3)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结构。(4)下列属于该区域东亚飞蝗种群基本特征的有_(填序号)。空间分布迁入率互利共生物种丰富度种群密度(5)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21、。答案(1)生产者二、三、四(2)大型真菌、跳虫无机盐、CO2、H2O(3)水平(4)(5)cab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杂食性鸟以草本植物等生产者为食处于第二营养级,以蝗虫为食处于第三营养级,以蜘蛛为食处于第四营养级。(2)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图1中的大型真菌和跳虫属于分解者,它们可以将有机碎屑分解成CO2、H2O和无机盐被生产者重新利用。(3)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由于地
22、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因素,不同地段上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造成了光照强度的不同,使不同地段上分布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体现了群落具有水平结构。(4)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种群的空间特征即种群的空间分布,包括均匀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因此属于东亚飞蝗种群的基本特征,而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5)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乙的摄入量,但是为乙没有消化、吸收的能量,因此不是乙的同化量而是甲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一
23、部分,故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c中。乙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图中a为乙的同化量,b为乙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所以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ab。一、易错辨析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2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就完成了能量流动()3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4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5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体型也越小()6“桑基鱼塘”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7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被多级循环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
24、能量的利用率()二、填空默写1(必修3 P9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必修3 P95)生态系统的能量单向流动的原因: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可逆转;生产者不能再利用散失的能量。3(必修3 P95)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某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自身呼吸要消耗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利用,还有一部分未被利用,所以不能将全部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4(必修3 P96)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5(必修3 P96)能量金字塔直观地反映出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能量的关系,由于能量在流动过程
25、中总是逐级递减,因此能量金字塔通常都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6(必修3 P96)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设“沼气池”的意义是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7(必修3 P96)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课时精练一、选择题1桑基鱼塘是种桑、养蚕及池塘养鱼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在池梗上或池塘附近种植桑树,以桑叶养蚕,以蚕沙、蚕蛹等作鱼饵料,以塘泥作为桑树肥料,达到鱼、蚕、桑兼收的效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B流经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
26、于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C蚕沙中的能量属于桑树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D桑基鱼塘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答案C解析人是消费者,而生产者才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错误;鱼塘是人工生态系统,流经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B错误;蚕沙中的能量是蚕未同化的能量,属于桑树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C正确;桑基鱼塘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而不是传递效率,D错误。2野生动物园圈养草食性动物产生的大量粪便,可以用粪食性金龟进行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粪便的气味吸引粪食性金龟属于化学信息传递B金龟的活动促进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
27、用C金龟的食物来自草食性动物,处于生态系统的第三营养级D金龟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被草食性动物同化后的能量答案A解析粪便的气味由化学物质组成,吸引粪食性金龟属于化学信息传递,A正确;金龟的活动促进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金龟的食物来自草食性动物的粪便,粪便中的能量来自生产者,金龟属于分解者,不属于任何营养级,C错误;金龟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草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食草动物的同化量,D错误。3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丙的数量是原来的()A1.875倍 B0.575倍C1.
28、273倍 D1.375倍答案D解析解题时应该从丙出发,设当食物由甲乙11时,丙的能量为x,需要的甲为0.5x10%0.5x10%10%55x,设当食物由甲乙21时,丙的能量为y,需要的甲为2/3y10%1/3y10%10%40y,因为两种情况下,生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即55x40y,故y/x55/40,就是1.375倍。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在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蝉、螳螂、黄雀、鹰构成了一条食物链B鹰的迁入使得黄雀的数量大幅持续锐减C螳螂通过捕食蝉获得了蝉能量的10%20%D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环节答案
29、D解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蝉、螳螂、黄雀、鹰缺少生产者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A错误;鹰的迁入会使黄雀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有所减少,但因为生态系统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当黄雀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后,鹰可能会调整食物来源,黄雀的数量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B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螳螂和蝉都是某个营养级的个体,无法用10%20%的能量传递效率来衡量,C错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藏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当鹰迁入并栖息于林中后,食物链应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鹰。因此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
30、环节,D正确。5某生态系统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其中乙、丙和丁构成一条食物链:乙丙丁,甲和乙之间的关系如图1,图2为能量流经丙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1可知甲、乙属于互利共生关系B食物链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流向M的能量是乙同化的能量D为了使丙同化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有益的方向,可以对丙进行圈养答案C解析分析图1可知甲和乙“同增同减”,说明甲与乙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A正确;食物链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流向M的能量一部分是丙同化的能量,一部分是乙同化的能量,C错误;为了使丙同化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有益的
31、方向,可以人为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例如对丙进行圈养,避免其流向丁,D正确。6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情况,各个字母表示相关能量的多少,其中d、e、f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g、h、i分别表示相应营养级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B兔子同化的能量可以表示为bheckC如果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相同,则有关系b2acD如果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0%,则a10b答案B解析输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会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因此兔子同化的能量可以表示为bhe,B错误;a、b、c分别
32、表示相应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如果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相同,则有关系,得b2ac,C正确;如果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0%,则10%,a10b,D正确。7(2023四川达州高三模拟)如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饲养草鱼时的能量流动过程,其中ai表示能量值。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B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gh)/a100%C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h/b100%D通过投放消化酶可能提高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答案D解析由图分析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加上人工输入的能量,A错误;第
33、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是a,第二营养级从第一营养级所获得的同化量为h,故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h/a100%,B、C错误;投放消化酶可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量,从而提高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正确。8下图是某人工湖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字母表示同化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浮游动物和鱼类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加快物质和能量的循环B甲种鱼和乙种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bce)100%C向该人工湖中投放的饲料越多,甲种鱼和乙种鱼的数量就越多D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的能量去向都有呼吸作用散失和流入下一营养级答案B解析浮游动物和鱼类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加快物
34、质循环,但能量不能循环,A错误;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乙种鱼从甲种鱼处同化的能量为d,而甲种鱼同化的能量为bce,则甲种鱼和乙种鱼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bce)100%,B正确;向该人工湖中投放的饲料过多,可能导致水质变差,鱼类减少,C错误;最高营养级无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D错误。9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分析,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定量研究的开创性工作。如图是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1)。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能量利用和传递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太阳能被生态系统固定的效率小于0.
35、1%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464.6 Jcm2a1C呼吸作用消耗能量的比例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降低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0%答案C解析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464.6 Jcm2a1,太阳辐射总量为497 693.2 Jcm2a1,太阳能被生态系统固定的效率为464.6/497 693.2100%0.09%,小于0.1%,A正确;第一营养级呼吸作用消耗能量的比例为96.3/464.6100%20.7%,第二营养级呼吸作用消耗能量的比例为18.8/62.8100%29.9%,第三营养级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的比例为7.5/12.6100%59.5%,营养级越高,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所占
36、比例越高,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之比,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为12.6/62.8100%20%,D正确。10(2023陕西宝鸡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间作套种、蔬菜大棚中的多层育苗均可增大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稻田除杂草、养蟹可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D根据草场能量流动的特点,可以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答案B解析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提高能量利用率,并不是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错误;稻
37、田除杂草、养蟹可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正确;根据草场能量流动的特点,可以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做到适度放牧,从而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D正确。11稻田养鱼的设计如下:稻谷为鱼类遮阴、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质,鱼粪作为水稻的肥料,鱼类还可以起到耕田、除草、减少病虫害、增肥的效果,而田间水稻、害虫则成为鱼的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稻田中的植物只有水稻,不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B稻田养鱼能在收获水稻的同时收获鱼产品,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C水稻根细胞不能直接吸收并利用鱼粪内有机物中的能量D鱼吃水稻害虫时,鱼粪便中的能量来自害虫的同化量答案A解析稻田中的植物
38、不只有水稻,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稻田养鱼的设计中水稻根细胞不能直接吸收并利用鱼粪里有机物中的能量,只能吸收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后产生的无机盐,C正确;鱼吃水稻害虫时,鱼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鱼的同化量,而是来自害虫的同化量,D正确。12图示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B现存生产者个体数可小于初级消费者个体数C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D若A1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则W1A1表示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答案A解析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而D
39、1A2B2C2D2是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故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A错误;现存生产者个体数可小于初级消费者个体数,如一棵树和这棵树上的昆虫,B正确;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A1B1C1D1)D1/W1,C正确;W1是生产者的同化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若A1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则W1A1表示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正确。二、非选择题13如图表示某草原上植食性动物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生态系统成分有_。B表示_,A属于第_营养级的能量。(2)若B中
40、能量为2.0109 kJ,C中能量为0.8109 kJ,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5.4107 kJ,则该生态系统从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3)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少,就不能充分利用牧草所能提供的能量;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就会造成草原的退化。这说明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意义是_。答案(1)消费者、分解者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一(2)2.7%(3)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1)图中的生态系统成分有消费者、分解者,无生产者;由题图分析可知,B表示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A是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2)能
41、量传递效率是两个相邻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为2.0109 kJ,肉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为5.4107 kJ,故能量传递效率为5.4107(2.0109)100%2.7%。14如图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单位为103 kJ/(m2a),其中有机物输入是指人工饲喂过程中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请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图中代表的物质中的能量主要以_的形式储存。(2)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_kJ/(m2a),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3)若该鱼塘对某类鱼的容纳量为8 000尾,则捕捞后这种鱼的数量为_尾时可获得最
42、大持续捕捞量。答案(1)呼吸作用有机物中化学能(2)1.110515.6%(3)4 000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各营养级生物和分解者都有过程,并且此过程的能量流出该生态系统,所以过程应是呼吸作用,图中的是人从鱼塘得到的各种产品,其能量主要以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储存。(2)因为图中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流向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均没有给出,所以应先分析并计算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2.15.10.050.257.5103 kJ/(m2a),但是这些能量中有5103 kJ/(m2a)是人工输入的,所以肉食性动物从植食性动物中获得的能量是7.552.5103 kJ/(m2a),则植食性动物的总能量为490.52.516103 kJ/(m2a),同理这些能量中有2103 kJ/(m2a)是人工输入的,所以植食性动物从生产者中获得的能量是16214103 kJ/(m2a),最后可以算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1423703110103 kJ/(m2a),即1.1105 kJ/(m2a)。第二营养级是植食性动物,第三营养级是肉食性动物,所以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2.51610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