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东省滨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外泌体是一种包含RNA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小囊泡,主要来源于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多囊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并将携带的蛋白质、RNA 等转运至靶细胞,从而实现细胞之间物质运输和信号通讯。兔网织红细胞分化形成成熟红细胞的 过程中,释放的外泌体内含转铁载体蛋白,可以被其他兔网织红细胞捕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外泌体中可能含有多种水解酶B. 转铁载体蛋白转运 Fe+过程中自身构象不发生改变C. 兔网织红细胞捕获外泌体有利于合成更多的血红蛋白D. 外泌体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实现信号通讯【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
2、膜“流动镶嵌模型”要点: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详解】A、外泌体最主要来源于溶酶体微粒内陷,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因此外泌体中可能含有多种水解酶,A正确;B、载体蛋白在每次转运过程中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转铁载体蛋白转运 Fe+过程中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B错误;C、兔网织红细胞捕获外泌体可获得外泌体内含的转铁载体蛋白,转铁载体蛋白可将Fe2+转运进兔网织红细胞,Fe2+增多,可以合成更多的血红蛋白,C正确;D、外泌体通过与细胞膜融
3、合过程中,需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实现信号通讯,D正确。故选B。2. 为研究高温对不同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者将甲、乙、丙三种植物从25环境移入40环境中培养,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与40相比,25环境更有利于三种植物的光合作用B. 据图推测,甲植物的胞间CO 浓度与处理前相等C. 处理后,丙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CO的速率最慢D. 与乙植物相比,丙植物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光反应受到了限制【答案】D【解析】【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分解成O2和H,ADP和Pi形成ATP;暗反应阶段,CO2和C5结合,生成2个C3,C3接受ATP释放的
4、能量并且被H还原,形成糖类和C5。光反应与暗反应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详解】A、据图可知,甲植物40环境下的光合速率上升,A错误;B、与处理前相比,甲植物光合速率上升,二氧化碳消耗较快,但气孔导度几乎不变,甲植物的胞间CO2浓度与处理前下降,B错误;C、处理后,乙植物气孔导度最小,光合作用时吸收CO2的速率最慢,C错误;D、丙植物40环境下光能捕获效率明显低于乙植物,而气孔导度比乙植物大,说明主要是其光反应受到了限制,D正确。故选D。3.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
5、用甲紫溶液使其着色B. 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时,先向计数室中滴加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C. 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后,再计数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D. 粗提取DNA 时,将鸡血细胞破碎后进行过滤,滤液中可加入适量木瓜蛋白酶【答案】B【解析】【分析】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详解】A、甲紫溶液和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可以对染色体和染色质进行染色,A正确;B、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时,先向
6、盖上盖玻片,再在计数室中滴加培养液,B错误;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取样后,再计数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C正确;D、粗提取DNA时,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搅拌,过滤后所得滤液加入适量木瓜蛋白酶提取出DNA,D正确。故选B4. 线粒体促凋亡蛋白 Smac 是促进细胞凋亡的一种关键蛋白质,正常细胞的Smac 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将这种蛋白质释放到线粒体外,Smac 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 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mac 与 IAPs 反应加强将导致细胞中溶酶体活动减弱B. Smac 基因与IAPs
7、 基因的表达过程均在线粒体中进行C. 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速度与 Smac 释放速度有关D. Smac 释放到线粒体外不需要消耗细胞中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详解】A、Smac 与 IAPs 反应促进细胞凋亡,此时溶酶体活动加强 ,A错误;B、凋亡抑制蛋白(IAPs)在线粒体外,IAPs 基因的表达过程在细胞核进行 ,B错误;C、Smac 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 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速度与 Smac 释放速度有关 ,C正确;D、Smac
8、 是蛋白质,释放到线粒体外,推测应是类似于胞吐的方式,需要消耗细胞中能量 ,D错误。故选C。5. 构成核糖体的r蛋白与rRNA 结合的能力比与mRNA 强,只要有游离的rRNA, 新合成 的 r蛋白就会与之结合装配核糖体(如图甲)。 r 蛋白的量总与rRNA 数量相当,这是r蛋白进行自体调控的结果(如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甲中过程需在核仁中进行B. 图甲中过程核糖体沿mRNA由5向3方向移动C. 图乙中的mRNA是翻译r蛋白的模板D. 图乙过程以负反馈调节的方式避免物质与能量的浪费【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过程为转录,过程为翻译,过程为rRNA的合成,过程为rRNA
9、与r蛋白质结合。【详解】A、结合题干“只要有游离的rRNA, 新合成的r蛋白就会与之结合装配核糖体(如图甲)”可知图甲中过程(rRNA与r蛋白质结合),需在细胞质中进行,A错误;B、图甲中过程表示翻译,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翻译时,核糖体沿mRNA由5向3方向移动,B正确;C、结合图乙可知,以mRNA为模板合成了r蛋白,故图乙中的mRNA是翻译r蛋白的模板,C正确;D、结合题干以及图乙可知,若细胞内rRNA合成不足则会造成已经合成的rRNA蛋白过量,进而与r蛋白mRNA结合阻止该种蛋白质的继续合成,即图乙过程以负反馈调节的方式避免物质与能量的浪费,D正确。故选A。6. 真核生物基因
10、转录需顺式调控元件和反式调控因子的共同调控。顺式调控元件是位于 基因上游的一段DNA序列;反式调控因子是一种蛋白质分子,与顺式调控元件特异性结合后激活下游基因转录过程(如图所示)。小鼠肢体发育关键基因(D) 及其顺式调控元件 (C) 和反式调控因子基因(T) 发生基因突变均会使D 基因无法正常表达,引起前肢畸形。 现将两只表型正常的突变杂合子小鼠甲(CcDDTT) 乙(CCDdTt) 杂交,得F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顺式调控元件即为启动转录过程的启动子B. 基因型为CcDdTt 的个体发育正常C. F中肢体畸形小鼠的基因型有两种D. F表型及比例为发育正常:肢体畸形=3:1【答案】
11、B【解析】【分析】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详解】A、顺式调控元件是位于基因上游的一段DNA 序列,但不一定是启动子,A错误; B、小鼠甲(CcDDTT) 乙(CCDdTt) 杂交,F1中CcDdTt 的个体发育正常,B正确;C、F1中没有隐性纯合子,所以不会出现肢体畸形小鼠,C错误;D、F1全部表现正常,D错误。故选B。7. 在细胞分裂时,着丝粒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断裂,染色体的两个臂分开,会形成两条等臂染色体,下图示人类X 染色体的两种等臂形态。已知决定身高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的短臂,而控
12、制卵巢功能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的短臂和长臂中。人类中的Turner 综合征患 者只有45条染色体,其染色体简式记为45,X,O, 因缺少一条X 染色体,表现为身材矮 小、性腺发育不全。 X 等臂染色体患者46,X,i(Xq) 患者与46,X,i(Xp) 患者也表现了Turner综合征的某些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母亲有丝分裂出错不可能生出X 等臂染色体患者B. X 等臂染色体患者某细胞中可能出现6个等位基因C. 46,X,i(Xq)患者性腺发育正常D. 46,X,i(Xp) 患者身材矮小【答案】B【解析】【分析】染色体变异可分为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染色体数目异常两大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可
13、分为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发生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数目或排列顺序,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且这种变异多是有害的甚至导致死亡。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减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减。【详解】A、母亲的卵原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新卵原细胞时如出错,形成含等臂染色体的卵原细胞,这样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含等臂染色体的卵细胞,可能生出X 等臂染色体患者 ,A错误;B、X 等臂染色体患者如46,X,i(Xq) 患者或46,X,i(Xp) 患者,不分裂的正常的体细胞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存在3个,而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可能出现6个等位基因 ,B正确;C、46,X,i(Xq)患者含有
14、一条等臂X染色体(长臂),控制卵巢功能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的短臂和长臂中,该患者缺乏短臂上的控制性腺发育的基因,其性腺发育不正常 ,C错误;D、46,X,i(Xp) 患者含有一条等臂X染色体(短臂),决定身高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的短臂,其身材正常 ,D错误。故选B。8.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 是人体抵抗 HIV 感染的一种重要免疫机 制(如图所示)。活化的NK 细胞通过其表面的FcyR 受体识别被非中和性抗体包裹的靶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使受HIV 感染的靶细胞溶解、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FcyR 受体的合成与加工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B
15、. 图中抗原是靶细胞受 HIV 侵染后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形成的C. ADCC 反应过程中的非中和性抗体能够与 HIV 结合形成沉淀D. 穿孔素和颗粒酶诱导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对机体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详解】A、FcyR 受体本质为蛋白质,位于细胞膜上,细胞膜的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A正确;B、HIV入侵正常的细胞之后,正常的细胞称为靶细胞,靶细胞被NK细胞识别处理,故图中抗原是靶细胞受 HIV 侵染后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形成的,B正确;C、抗体能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
16、沉淀等,而根据题图可知非中和性抗体结合的是被HIV入侵的靶细胞而非HIV本身,C错误;D、穿孔素和颗粒酶诱导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病原体入侵的细胞的死亡是对机体有积极意义的,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C。9. 为探究植物激素茉莉酸(JA) 和乙烯对水稻胚根发育的影响,用不同条件分别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对照组乙烯组乙烯+JA合成抑制剂组JA组JA+乙烯合成抑制剂组胚根长度(cm)9.04.89.04.85.0 A. 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完全由JA 合成抑制剂处理恢复B. 乙烯合成抑制剂对JA 导致的胚根生长抑制几乎无缓解作用C. 乙烯是通过促进JA 的合
17、成间接抑制胚根生长的D. JA 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生长的【答案】D【解析】【分析】1、生长素:细胞水平:促进细胞伸长,诱导细胞分化。器官水平: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的发育。2、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3、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 分化,侧枝发育和叶绿素的合成。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5、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详解】A、乙烯+JA合成抑制剂组的胚根长度和对照组相同,乙烯对胚根生长
18、的抑制可完全由JA 合成抑制剂处理恢复 ,A正确;B、JA+乙烯合成抑制剂组的胚根长度和乙烯组接近,乙烯合成抑制剂对JA 导致的胚根生长抑制几乎无缓解作用 ,B正确;C、乙烯组的胚根长度和JA组相同,乙烯+JA合成抑制剂组的胚根长度和对照组相同,乙烯是通过促进JA 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生长的 ,C正确;D、JA组的胚根长度和JA+乙烯合成抑制剂组接近,JA 不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生长的 ,D错误。故选D。10. 种群密度效应是指自然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两个方面: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种群个体平均重量 W 与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
19、i,最后Ki 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随着密度增加,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产中可依据种群密度效应确定农作物的种植密度B. 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C. 自疏现象可使种群基因库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 自疏现象导致种群内不同个体占据的生态位差异性增大【答案】D【解析】【分析】1、K值(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2、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20、。【详解】A、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种群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Ki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根据此原则可确定农作物的种植密度,A正确;B、出现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此时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的,而种群中个体的最大重量也是一定的,B正确;C、自疏现象作为自然选择的因素,可使种群基因库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D、随着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种群内不同个体各自占据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基本相同,不会导致生态位差异性增大,D错误。故选D。11. 下表为植物X 和
21、Y 不同部位种间竞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其中,干重占比是指每组单株干重占单独种植时干重的百分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组乙组丙组丁组戊组种植方式单独种 植X单独种植YX、Y根部竞争 (同一土壤,冠层分离)X、Y冠部竞争 (隔离土壤、冠层交织)X、Y根部、冠部 竞争(同一土壤,冠层交织)干重占比100%100%X1Y1X2Y2X3Y360%50%90%80%57%42%A. X和Y植株应为发育状况相同的两种不同的植物B. 两者冠部对阳光的竞争会影响根部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吸收C. 植物受光照资源限制比土壤资源限制的程度更高D. 植株干重占比的多因素影响不是单因素的简单累加【答案】C【解析】【分析
22、】种间关系:(1)互利共生:根瘤菌和豆科植物;(2)捕食;(3)种间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分为“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和“两种生物生存能力相同”;(4)寄生;(5)原始合作。【详解】A、X和Y植株的发育状况会影响竞争进而影响干重,是无关变量,两植株应为发育状况相同的两种不同的植物 ,A正确;B、根部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吸收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两者冠部对阳光的竞争会影响根部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吸收 ,B正确;C、表中丁组X、Y冠部竞争 ,X2的干重占比是90%、Y2的干重占比是80%,丙组中X、Y根部竞争,X1的干重占比是60%、Y1的干重占比是
23、50%,植物受光照资源限制比土壤资源限制的程度更低,C错误;D、戊组X、Y根部、冠部竞争,X3、Y3的干重占比不是丙组、丁组的简单累加,植株干重占比的多因素影响不是单因素的简单累加 ,D正确。故选C。12. 柠檬酸是“第一食品酸味剂”,由黑曲霉发酵产生,其工业化生产中经过了玉米粉碎,糖化,蒸煮,接种,发酵,分离、提纯等工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发酵的培养液pH 应调为中性或弱碱性B. 可用碘液测定糖化是否达到标准C. 蒸煮的目的是终止糖化过程并灭菌D. 选育出的产酸量高的菌株经扩大培养后接种到发酵罐内【答案】A【解析】【分析】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有不同的需求,在培养霉菌时,一般要将培养液
24、pH 应调为酸性,在培养细菌时,一般培养液pH 应调为中性或弱碱性。【详解】A、在培养霉菌时,一般要将培养液pH 应调为酸性,A错误;B、 糖化指的是淀粉加水分解成甜味产物的过程,玉米中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遇碘变蓝,故可用碘液测定糖化是否达到标准,B正确;C、蒸煮的目的是终止酶的进一步作用,即终止糖化过程,并灭菌,C正确;D、因为发酵罐的体积大,故接种的菌株的量大,故选育出的产酸量高的菌株经扩大培养后接种到发酵罐内,D正确。故选A。13. 土壤中的部分细菌处于“寡营养”状态,若这些细菌过度摄入营养物质,则会破坏细胞的 结构甚至导致死亡。在人工培养基上,高浓度营养物质比较适合生长快的微生物,但
25、会抑制生长较慢的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筛选“寡营养”状态微生物时,可降低营养物质的浓度B. 在不更换培养液的条件下,培养后期可能更有利于生长较慢的微生物生长C. 与普通培养基相比,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种类一般较少D. “寡营养”状态微生物可在不含碳源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答案】D【解析】【分析】选择培养基是指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获得纯净的培养物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微生物接种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详解】A、“寡营养”状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较少,筛选“寡营养”状态微生物时,可降低营养物质的浓度 ,A正确;
26、B、在不更换培养液的条件下,培养后期营养物质减少,可能更有利于生长较慢的微生物生长 ,B正确;C、与普通培养基相比,选择培养基上只能生长适于选择培养基的生物,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种类一般较少 ,C正确;D、“寡营养”状态微生物需要碳源,不含碳源的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 ,D错误。故选D。14. 如图所示为单克隆抗体的结构,其中抗体的V 区 和V 区共同构成与抗原特异结合的 部位。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对A 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构进行改造,获得了一种只含 A 单抗V 区的抗体,称为A 纳米抗体。该抗体虽结构简单,但具有比A 单抗更强的特异性结合A 抗原的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注射病原体
27、可能引起动物产生多种抗体B. 可利用纳米抗体偶联药物进行靶向运输C. 设计纳米抗体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筛选具有优良活性的单克隆抗体D. 纳米抗体与A 抗原特异性结合力更强,原因可能是与抗原接触面积更大【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蛋白质工程对A 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构进行改造,获得了一种只含 A 单抗V 区的抗体,称为A 纳米抗体。蛋白质工程属于第二代基因工程。【详解】A、病原体可能有多种抗原,注射病原体可能引起动物产生多种抗体,A正确;B、可利用纳米抗体偶联药物形成“生物导弹”进行靶向运输,B正确;C、设计纳米抗体属于蛋白质工程,首先要做的是设计纳米抗体的空间结构,C错误;D、纳米抗体可能与抗
28、原接触面积更大,从而使纳米抗体与A 抗原特异性结合力更强,D正确。故选C。15. 巢式PCR 是指先后用外内引物扩增目的基因的方法。其原理为:先以比目的基因大的DNA 片段为模板,用外引物(F1,R1) 进行扩增,获得大量含目的基因的中间产物,再以扩增后的中间产物为模板,用内引物(F2,R2) 扩增目的基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CR 反应缓冲液中Mg+的作用是激活 DNA 聚合酶B. 与传统PCR 相比,巢式PCR 能有效提高产物中目的基因的比例C. 由于和两套引物都互补的靶序列较少,该技术可大大提高扩增的特异性D. 如果两套引物一起加入反应体系中,外引物的复性温度应显著低
29、于内引物【答案】D【解析】【分析】PCR技术的原理是细胞内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引物等条件。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步。从第二轮循环开始,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也作为模板参与反应。引物是一小段DNA或RNA,它能与DNA母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互补配对。【详解】A、影响酶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激活剂或抑制剂,PCR 反应缓冲液中Mg+ 的作用是激活 DNA 聚合酶 ,A正确;B、与传统PCR 相比,巢式PCR 用外引物扩增后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中间产物,再以扩增后的中间产物为模板,能有效提高产物中目的基因的比例 ,B正确;C、由于和两套引物同时都互补的靶序
30、列较少,该技术可大大提高扩增的特异性 ,将需要的目的基因扩增出来,C正确;D、如果两套引物一起加入反应体系中,外引物复性温度要明显高于内引物,使外引物先进行反应,D错误。故选D。二、选择题:16. 泛素一蛋白酶体途径(UPP) 是细胞内多种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该过程中,ATP 中的腺苷一磷酸在泛素激活酶(E) 作用下转移到泛素分子(Ub) 上,后被 E1取代,形成 E-Ub, 继而在泛素结合酶(E) 的作用下形成 E2-Ub;泛素连接酶(E) 识别靶蛋白,并将 E2-Ub 中的Ub 转移到靶蛋白上,靶蛋白被泛素化;多泛素化的靶蛋白进入蛋白酶体中被降解。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人的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
31、元中的蛋白质X 对细胞具有毒 性,可通过UPP 途径降解,若异常积累会导致神经元变性死亡,表现为帕金森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E能催化ATP 中与腺苷相连的磷酸键断裂B. 参与靶蛋白泛素化的3种酶中E的种类最多C. 泛素能够降低靶蛋白降解反应的活化能D. 蛋白质X与 E结合的区域突变后可能会导致帕金森病【答案】BD【解析】【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代表磷酸基团。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E可催化 ATP 中 的腺苷一磷酸(AMP)转移到泛素分
32、子(Ub) 上,该过程中与腺苷相连的磷酸键并未断裂,A错误;B、分析题意可知,E催化 ATP 中 的腺苷一磷酸(AMP)转移到泛素分子(Ub) 上,E是泛素结合酶,可催化E2-U的形成,而E能识别靶蛋白并最终实现靶蛋白的多泛素化,据此推知,该过程中参与靶蛋白泛素化的3种酶中E的种类最多,B正确;C、分析题意可知,泛素并不是酶,故不能降低靶蛋白降解反应的活化能,C错误;D、据题意可知,UPP途径中,泛素连接酶(E) 识别靶蛋白,并将 E2-Ub 中的Ub 转移到靶蛋白上,靶蛋白被泛素化,此后靶蛋白可进入蛋白酶体中被降解,但蛋白质X 对细胞具有毒 性,正常情况下可被UPP途径被降解,但蛋白质X 与
33、 E 结合的区域突变后,UPP途径受阻,可能会X不能被正常降解,X异常积累导致神经元变性死亡,表现为帕金森病,D正确。故选BD。17. 果蝇眼色有深红眼、猩红眼、白眼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A/a 和B/b 控制,A 和 B 基因同 时存在时表现为深红眼,只有A 或 B 基因时均表现为猩红眼,二者都不存在时为白眼。 另有一对常染色体基因T/t 与果蝇性别决定有关,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 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深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 F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 的表型及比例为深红眼雌:深红眼雄:猩红眼雌:猩红眼雄:白眼雄=9:9:3:9:2。不考虑交叉互换和XY
34、同源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a、B/b基因只有一对位于X 染色体上B. A/a、B/b、T/t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 亲本白眼雄果蝇同时含有T 基因和t基因D. F2 深红眼雌与白眼雄杂交,后代雌性个体中深红眼:猩红眼:白眼=6:5:1【答案】C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深红眼为A_B_,猩红眼为A_bb或aaB_,白眼为aabb。tt的雌果蝇会反转为不育的雄果蝇。【详解】A、由于F2 的表型及比例为深红眼雌:深红眼雄:猩红眼雌:猩红眼雄:白眼雄=9:9:3:9:2,即深红眼:猩红眼:白眼=9:6:1,属于9:3:3:1变式,说明A/a 和B/b 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2
35、中白眼只有雄性,说明A/a 和B/b 有且只有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BC、由题意可知,F2中有1/4的猩红眼雌性转化为雄性,说明F2猩红眼中tt占1/4,且在深红眼和白眼中不存在tt,即F1为Tt,则亲本为纯合深红眼雌果蝇AATTXBXB与一只白眼雄果蝇aattXbY杂交,F1为AaTtXBXb,AaTtXBY),F2为深红眼雌(3/43/41/2A_T_XBX-):深红眼雄(3/411/4A_ _ _XBY+3/41/41/2A_ttXBX-):猩红眼雌(1/43/41/2aaT _XBX-):猩红眼雄(3/411/4A_ _ _BbY+1/411/4aa_ _ XBY+1/41/41
36、/2aattXBX-):白眼雄(1/411/4aa_ _XbY)=9:9:3:9:2,说明三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遗传定律,亲本中白眼雄果蝇只含有t,B正确,C错误;D、F2 深红眼雌A_T_XBX-(其中AA占1/3,Aa占2/3,TT占1/3,Tt占2/3,XBXB和XBXb各占1/2)与白眼雄aa_ _XbY(其中TT占1/4,Tt占1/2,tt占1/4)杂交,后代雌性个体中深红眼2/35/63/8A_T_XBX-:猩红眼1/3/63/8aaT _XBX-:白眼1/35/31/8aaT_XbXb=6:3:1,D错误。故选CD。18. 在反射活动中,存在中枢抑制现象,作用机制有图1所示三种模
37、式(表示神经 元)。模式中,单独刺激可使产生一个兴奋性动作电位;若先使兴奋再给施加适宜刺激,产生的兴奋性电位的幅度较单独刺激时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兴奋,导致兴奋,兴奋导致被抑制B. 模式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负反馈调节提高了神经调节的精准性C. 兴奋引起神经元膜上 K+大量外流,使得受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变小D. 兴奋性减弱的原因可能是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引起的【答案】ABD【解析】【分析】静息电位的产生原因是K+通道开放,K+外流,使神经纤维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的产生原因是Na+通道开放,Na+内流,使神经纤维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
38、【详解】A、因为图中的深色神经元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则模式中的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因此兴奋,导致兴奋,但兴奋导致被抑制,A正确;B、模式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会作用于一个非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且该非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会反过来作用于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故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存在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能提高神经调节的精准性,B正确;C、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Na+内流,而不是K+外流,C错误;D、由题干可知,是抑制性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性会减弱,可能是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引起的,表现为产生的动作电位的绝对值减小,D正确。故选ABD。19. 米团花花蜜可吸引蓝翅希鹏采食,从而实现传粉。米团花的开花过程经历4个阶段
39、,蓝翅希鹏偏好取食米团花第3阶段的花蜜,而在取食1和2阶段的花蜜后会表现出“摇头”或“擦拭喙部”等厌恶行为。用模型花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2个模型花为一组,分别装入不同体积的第3阶段花蜜,共设置5组不同的体积 组合。实验二:2个模型花为一组,其中一个装入浅色的果糖溶液,另一个装入等量的黑色果糖 溶液。蓝翅希鹏第一次到访模型花的情况分别如图1、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米团花花蜜的颜色可作为一种化学信息吸引它的传粉者B. 由实验结果可以推测,第3阶段花蜜量较多且呈现深色C. 模型花中装入果糖溶液而非花蜜可排除花蜜中其他成分或气味的影响D. 蓝翅希鹏对不同阶段花蜜的喜恶,有利于米团花的繁
40、衍【答案】BCD【解析】【分析】分析图1,花蜜体积较小时,花蜜的体积大被蓝翅希鹏选择的机会大,随之花蜜的体积增加到30-60L之间,蓝翅希鹏对花蜜的偏好不再明显;分析图2,相较于浅色,蓝翅希鹏到访黑色的更多,说明蓝翅希鹏偏好深色。综合图1、2可知,蓝翅希鹏偏好体积大,深色的花蜜。【详解】A、米团花花蜜的颜色是一种物理信息,吸引其传粉者,A错误;B、蓝翅希鹏偏好体积大,深色的花蜜,同时蓝翅希鹏偏好取食米团花第3阶段的花蜜,说明第三阶段的花蜜体积大,颜色深,B正确;C、模型花中装入果糖溶液的目的在于排出花蜜中其他成分或气味对实验的影响,C正确;D、蓝翅希鹏偏好取食米团花第3阶段的花蜜,此时米团花花
41、药开放,花粉释放,此时采蜜可增加米团花的传粉成功率,不在1和2阶段采蜜,可以防止米团花未成熟的花朵因过早被取食,D正确。故选BCD。20. 可用碱裂解法从转化后的菌体中提取质粒,再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筛选出重组质粒。 碱裂解法的原理是:细胞在碱裂解液作用下裂解,同时细胞中的线性 DNA、 质粒 DNA 和蛋白质均变性,加入酸后,质粒DNA 复性,线性DNA 和蛋白质难以复性而析出,离心 后的上清液去除杂质后得到较纯净的质粒DNA,如图1所示。将利用上述方法提取的两组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I 过程不宜剧烈振荡,以防止线性DNA 断裂混入上清液中B. 过
42、程中冷酒精的作用是溶解 DNAC. 2、3结果对应的样品分别为重组质粒、非重组质粒D. 1 号出现条带的原因可能是移液器枪头受到DNA 污染【答案】BC【解析】【分析】脂糖凝胶电泳常用于分离、鉴定 DNA、RNA 分子混合物,以琼脂凝胶作为支持物,利用 DNA 分子在电场中时的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达到分离混合物的目的。【详解】A、线性DNA 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断裂,故I 过程不宜剧烈振荡,以防止线性DNA 断裂混入上清液中,A正确;B、DNA不溶于酒精,冷酒精的作用是使线性DNA 析出,B错误;C、由于题干并未告知重组质粒、非重组质粒的分子大小,故不能确定2、3结果对应的样品是重组质粒还是非
43、重组质粒,C错误;D、1为空白对照组,本应没有条带出现,故1 号出现条带的原因可能是移液器枪头受到DNA 污染,D正确。故选BC。三、非选择题:21. 在不同的玉米种植区分别施用低氮量(N1)、 中氮量(N2)、 高氮量(N3)3 种氮肥 量,每个种植区分别设60000株/hm(D1)、75000株/hm(D2)、90000株/hm(D3)3个种植密度。分别定期测定玉米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结果如下所示。不同种植区玉米净光合速率单位:CO2mol/(m2s)N1N2N3D129.8333.4426.41D226.7831.8529.98D332.7140.0033.25 (1)叶绿体中的叶
44、绿素分布的部位是_,其吸收的光能通过光反应储存在 _中,在暗反应的 _ 过程中被利用,最终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种植密度为D1时,随施氮量的适当增加,叶绿素含量升高,导致该变化原因是_ (至少答出3点)。施氮量为N3时,随种植密度 增大叶绿素含量下降,原因是_。(3)该研究的目的是 _ 。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最有利于玉米生长的条 件是 _ ;判断依据是_。【答案】(1)类囊体薄膜 ATP、NADPH C3的还原 (2)叶绿素含有氮元素,施氮量适量增大,有利于叶绿素合成;蛋白质(如催化叶绿素合成的酶)含有氮元素,施氮量适当增大,促进催化叶绿素合成的酶的合成;叶绿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薄膜
45、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这两种物质都含有氮元素,施氮量适当增大,有利于类囊体薄膜面积的增大。 施氮量为N3 时,此条件下叶片面积最大,随种植密度增大,植物上部的叶片会遮蔽植株下部的叶片,下部叶片缺乏光照,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叶绿素含量下降。 (3)探究施氮量、种植密度对玉米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D3N2 D3N2组合下叶绿素含量最高,净光合速率最大【解析】【分析】叶绿体和光反应:(1)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2)条件:光照、色素、酶等。(3)物质变化:叶绿体利用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成H和O2,同时促成ADP和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4)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ATP、N
46、ADPH中的活跃的化学能。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矿质元素、水等。(1)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分布的部位是基粒的类囊体薄膜,其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反应水的光解、ATP的合成,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ATP和NADPH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将C3还原为(CH2O)和C5,最终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第一个图中,种植密度为D1 时,随施氮量的适当增加,叶绿素含量升高,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酶催化,且叶绿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导致该变化原因是叶绿素含有氮元素,施氮量适量增大,有利于叶绿素合成;蛋白质(如催化叶绿素合成的酶)含有氮元素,施氮量适当增大,促进催化叶绿素合成的酶的合成;叶绿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薄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这两种物质都含有氮元素,施氮量适当增大,有利于类囊体薄膜面积的增大。施氮量为N3 时,此时施氮量较高,植株叶片面积较大,随种植密度增大,植物上部的叶片会遮蔽植株下部的叶片,下部叶片缺乏光照,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叶绿素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