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2022-2023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生物学科一、选择题1. 麻山药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糖类和许多微量元素,其药用活性成分之一是腺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麻山药匀浆加入双缩脲试剂,常温即可显示出紫色B. 麻山药中的淀粉和脂肪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 麻山药细胞与硝化细菌结构上根本区别是有无叶绿体D. 麻山药的腺苷所含的化学元素有C、H、O、N、P【答案】A【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
2、包括Fe、Mn、Zn、Cu、B、Mo等。2、双缩脲试剂可用于鉴定蛋白质,两者反应呈紫色。【详解】A、麻山药富含蛋白质,所以加入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出现紫色,A正确;B、脂肪不是大分子物质,B错误;C、麻山药细胞是真核生物,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二者结构上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错误;D、腺苷不含P元素,含有C、H、O、N,D错误。故选A。2. 在人体内,下面哪一组物质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 )A.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B. 促胰液素和胰蛋白酶C. 钠离子通道蛋白和抗利尿激素D. 溶菌酶和唾液淀粉酶【答案】B【分析】1、DNA聚合酶和解旋酶参与DNA复制,RNA聚合酶参与转
3、录。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所以不同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质种类及数量有所区别,如胰岛素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表达,而胰高血糖素基因只在胰岛A细胞表达,但呼吸酶基因几乎在人体所有细胞中均表达。【详解】A、DNA聚合酶参与DNA复制,RNA聚合酶参与转录,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中既有DNA复制又有转录,因此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能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A不符合题意;B、促胰液素只能由小肠黏膜细胞产生,而胰蛋白酶只能由胰腺细胞产生,即两者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B符合题意;C、钠离子通道蛋白和抗利尿激素可同时存在于下丘脑细胞,C不符合题意;D、唾液腺细
4、胞可同时含有溶菌酶和唾液淀粉酶,D不符合题意。故选B。3.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选项符合此观点的是( )A. 叶绿体含有双层膜,有利于扩大光合作用的受光面积B. 能合成性激素的细胞高尔基体较发达C. 原核细胞内复杂的生物膜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的进行D.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多【答案】D【分析】生物膜系统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
5、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详解】A、叶绿体扩大光合作用的受光面积是通过类囊体堆叠成基粒实现的,叶绿体含有的双层膜不能扩大光合作用的受光面积,A错误;B、性激素的合成场所是内质网,B错误;C、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不具有生物膜系统,C错误;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故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多,D正确。故选D。4.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B. 性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C. 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可以有运输和催化功能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
6、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等。【详解】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作用,A错误; B、性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B错误; C、参与Ca+主动运输不仅有运输这一功能, ATP 的水解提供能量也是在载体蛋白上发生的,所以其还有催化功能,C正确; D、护肤品中的甘油属于脂溶性小分子,因此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D错误。故选C。5.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以下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
7、的是( )A.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可在通过观察细胞体积变化判断细胞状态B. 分离不同的细胞器和验证DNA半保留复制实验都可利用差速离心法C.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可用95%的酒精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D.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琼脂块体积越大,NaOH运输效率也就越低【答案】D【分析】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当原生质体体积缩小,说明细胞在失水,当原生质体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吸水;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越小。【详解】A、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可在通过观察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判断细胞状态,A错误;B、分离不同的细胞器实验可利用差速离心法
8、,验证DNA半保留复制可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B错误;C、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可用清水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C错误;D、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琼脂块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NaOH运输效率也就越低,D正确。故选D。6. 取若干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均分为两组,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分别对应图1中曲线甲、乙),测得细胞失水量和液泡直径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1中曲线甲与图2中曲线相对应B. 甲溶液中的外表皮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C. 6mim时两组细胞均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此时细胞的吸水力最大D. 乙溶液如果是
9、KNO3溶液,实验开始时K+和NO3-就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曲线甲细胞失水量先增加后不变,可能是细胞失水过多死亡,或者是因为该溶质分子不能进入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对应右图的曲线,而曲线乙中细胞失水量先增大后减小,说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对应右图的曲线。【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图1中甲曲线随着处理时间延长,细胞失水量先增加,后不变,说明甲溶液浓度较高,洋葱细胞放置其中发生质壁分离,且没有自动复原,则洋葱细胞的液泡直径应该逐渐缩小,最终保持不变,对应曲线,A正确;B、据图可知,曲线甲细胞失水量先增加后不变,可能是细胞失水过多死亡,或者是因为该溶
10、质分子不能进入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正确;C、渗透平衡状态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出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处于4min时,甲细胞的失水量达到最大,此时细胞的吸水力最大,之后不再变化,可能是因为该溶液浓度过高,细胞失水过多死亡,则该细胞不再发生渗透作用,C错误;D、乙溶液如果是KNO3溶液,实验开始时K+和NO3-就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质壁分离后会发生自动复原,D正确。故选C。7.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图中“”内A所对应的含义不同B. 乳酸菌体内含有甲图中的三种化合物C. 若乙图横坐标表示O2浓度,纵坐标可表示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速率D. 若丙图表示抗体的合成、加
11、工和运输过程,则是高尔基体,该过程发生在浆细胞【答案】C【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多肽一内质网进行粗加工一内质网形成囊泡一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一高尔基体形成囊泡一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 、甲图中为 ATP,为 DNA,为 tRNA,中“”内 A 表示腺昔,中“”内 A 表示腺嘌呤脱氧核甘酸,中“”内 A 表示腺嘌呤, A 正确; B、甲图中为 ATP,为 DNA,为 tRNA,乳酸菌为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为DNA,细胞内含有DNA、RNA、ATP,B正确;C、若乙图横坐标表示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有氧呼吸强度随O2供应
12、量的增加而增强,有氧呼吸可以合成ATP,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ATP,故纵坐标不可以表示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速率,C错误; D、据丙图分析,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合成出的多肽经过内质网进行加工,之后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然后再以小泡形式运输到细胞膜,最后分泌到细胞膜外,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浆细胞能够合成分泌蛋白抗体,故该过程可以发生在浆细胞,D正确。故选C。8. 如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阶段生成的NADP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过程生成水B. 过程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C. 过程、进行的场所分
13、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D. 过程释放的能量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答案】D【分析】分析题图:为ATP的合成,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为二氧化碳的固定,是无氧呼吸,是有氧呼吸。表示光反应,表示暗反应,表示细胞呼吸。【详解】A、阶段生成的NADPH只能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不能作为还原剂用于有氧呼吸过程生成水,A错误;B、过程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B错误;C、过程是CO2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是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D、过程是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D正确。故选D。9.
14、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A. 伤口较深时,只进行无氧呼吸的破伤风芽孢杆菌易在伤口深处大量繁殖B. 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CO2产生量等于O2消耗量C. 栽培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主要目的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较多的光照D. 梅雨季节的果蔬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果蔬的产量【答案】C【分析】破伤风芽孢杆菌易在低氧环境下繁殖并产生毒素,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启动无氧呼吸供能。【详解】A、伤口较深时,深处伤口氧气含量低,只进行无氧呼吸的破伤风芽孢杆菌易繁殖,A正确;B、剧烈运动肌肉细胞同时发生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
15、,有氧呼吸CO2产生量等于O2消耗量,B正确;C、“正其行,通其风”为植物提供更多的CO2,C错误;D、白天增加光照可以提高光合速率,夜间降低温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产量,D正确。故选C。10.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存在着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建的过程B. 细胞衰老、凋亡和癌变都与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关C. 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缩小,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 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答案】A【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16、(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纺锤体,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过程,存在着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建的过程,A正确;B、细胞癌变与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关,而细胞衰老、凋亡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C、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错误;D、细胞凋亡过程中需要新合成与凋亡相关的酶,故需要新合成量白质,D错误。故选A。11. 下列关于生物学发展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鲁宾和卡尔文在研究光合作用时,采用
17、了相同的研究方法B. 艾弗里实验中“S型细菌提取物+DNA酶”的实验组,不能充分说明“转化因子”只有DNAC. 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对放射性检测结果不会产生明显影响D. 摩尔根依据“F2果蝇红眼:白眼=3:1的事实提出“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假说【答案】D【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
18、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鲁宾和卡门及卡尔文在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都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A正确;B、艾弗里实验中“S型细菌提取物+DNA酶”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对比,才能充分说明“转化因子”是DNA,B正确;C、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32P标记组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所以对放射性检测的结果会产生明显影响;35S标记组中,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蛋白质没有进入噬菌体中,所以培养时间长短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D、F2中红眼:白眼=3:1,符合分离定律的比值,由此判
19、断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分离定律,且白眼性状只在雄果蝇中出现,说明与性别有关,提出“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假说,D错误。故选D。12. 如下图为某有性生殖动物(2N=4)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表关于该生物体内某个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比较,正确的是( )选项比较内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A形成的成熟子细胞数量21或4B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的核DNA 数4或82或4C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情况均等分裂都是均等分裂D分裂过程中不能发生的变异类型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A. AB. BC. CD. D【答案】A【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
20、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減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详解】A、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一个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1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最终三个极体退化消失,1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细胞,A正确; B、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每个细胞的核 DNA 数为8个,有丝分裂的末期,每个细胞的核 DNA 数为4个,因此,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的核 DNA 数为4或8个,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每个细胞的核 DNA 数为8个,减数第一次分
21、裂的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每个细胞的核 DNA 数为4个,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每个细胞的核 DNA 数为2个,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的核 DNA 数为2个或4个或8个,B错误;C、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质进行均等分裂,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以及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第一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质都进行均等分裂,C错误; D、有丝分裂过程不能发生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或后期能发生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减数分裂过程能发生
22、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也能发生染色体的数目变异,D错误。故选A。13. 关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分离定律也能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B. 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 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D.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且表现出伴性遗传的特点【答案】B【分析】1、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自由组
23、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在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中,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B、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错误;C、分离定律的实质为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C正确;D、在生物体内性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性
24、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性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并与其他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并表现出伴性遗传的特点,D正确。故选B。14.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分离和交配说法正确的是( )A. 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糯性的,体现了性状分离现象B. 通过具有相对性状的植物先杂交再自交,能够判断亲本的显隐性C. 正交和反交实验也可以用来判断杂合子和纯合子D. 测交可用于是判断动物某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答案】B【分析】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
25、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解】A、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属于配子,不是个体,性状分离是在杂种后代(个体)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错误;B、具有相对性状的植物杂交,子代若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该表现型为显性性状,若子代有两种表现型,则让子代分别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的即为显性性状,因此通过具有相对性状的植物先杂交再自交,能够判断亲本的显隐性,B正确;C、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相同,因此不能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来判断杂合子和纯合子,C错误;D、测交的亲本为相对性状,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不能据此判断动物某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D错误。故选
26、B。15. 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Bb,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研究发现基因组成为AB的花粉50%死亡,则自然条件下该植株子代中双隐性个体的概率约为( )A. 7/24B. 14/28C. 1/12D. 1/14【答案】D【分析】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Bb,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Bb,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AaBb产生的花粉类型和比例为ABAbaBab=1111,又由于基因组成为AB的花粉50%死亡,因此AaBb产生的花粉类型和比例为ABAbaBab=1222,AaBb产生的雌配子类型和比例为ABAbaBab=
27、1111,自然条件下豌豆为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双隐性个体即aabb的个体占2/71/4=1/14,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 已知蝴蝶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只有基因型为AA或Aa的雄性蝴蝶表现为黄色,aa雄性蝴蝶和雌性蝴蝶都表现为白色(没有迁移和突变,自然选择对该对性状无影响)。若以一群白色雄性和白色雌的蝴蝶作亲代进行杂交,F1中雄性1/4表现为黄色。F1随机交配产生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遗传现象不属于伴性遗传B. 亲代雌性蝴蝶中AA:Aa:aa可能为=1:3:6C. F1的基因型34Aa和14aaD. 若F2中黄色个体比例减少,但A和a的基因频率仍与
28、F1相同【答案】C【分析】若以一群白色雄性和白色雌性蝴蝶作亲代进行杂交,白色雄性的基因型一定是aa,则该过程相当于测交,雄性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白色雌性个体的配子比,若F1中雄性雄性1/4 表现为黄色,即A_占1/4,aa占3/4,说明白色雌性产生的配子为A:a=1:3。【详解】A、伴性遗传是由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蝴蝶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属于伴性遗传,A正确;B、若亲代雌性蝴蝶中AA:Aa:aa =1:3:6,产生的配子为A:a=1:3,若与白色雄性杂交,白色雄性的基因型一定是aa,相当于测交实验,雄性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白色雌性个体
29、的配子比,F1中雄性雄性1/4 表现为黄色,B正确;C、F1 基因型为1/4Aa、3/4aa,随机交配,则F1产生的配子比A:a=1:7,F2中基因型所占比例无论雌雄都是:aa占49/64,AA占1/64,Aa占14/64,因雌性都是白色,雄性aa为白色,故黄色占15/641/2=15/128,C错误;D、题目中没有致死,没有突变等情况,在随机交配的情况下基因频率不变,D正确。故选C。17. 苯丙酮尿症(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使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损害患儿神经系统。如果人体的X染色体上缺少显性基因H,将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患血友病。关于图中患病家系,下列叙述错误
30、的是( )A. 两致病基因的遗传遵守自由组合定律B. 1的基因型为bbXHYC. 2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D. 若U为苯丙酮尿症女孩,则父母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3/8【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1和2不患苯丙酮尿症,生出患苯丙酮尿症的1,说明其为隐性遗传病,4患苯丙酮尿症,儿子不患,因此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隐性遗传病;由题意“人体的X染色体上缺少显性基因H,将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患血友病”可知,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详解】A、根据1和2不患苯丙酮尿症,生出患苯丙酮尿症的1,可判断为隐性遗传病,又根据4患苯丙酮尿症,儿子不患,可知苯丙酮尿症为常染色隐性遗传病,人体的X染色体上缺少显性基因
31、H,将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患血友病。可知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由于两种致病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两致病基因的遗传遵守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结合系谱图可知,1患苯丙酮尿症而不患血友病,说明其基因型为bbXHY,B正确;C、根据1患苯丙酮尿症,可知1和2基因型分别为BbXhY和BbXHXh,生出的2的基因型为B_XHXh,一定携带血友病基因,因此2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00%,C错误;D、若U为苯丙酮尿症女孩,则其父母基因型为BbXHXh、BbXhY,父母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3/4(1/4XHXh+1/4XHY)=3/8,D正确。故选C。18. 下列与DNA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3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双链DNA中相邻碱基都以磷酸二酯键相连B. 烟草花叶病毒浸染烟草实验证明遗传物质并不都是DNAC. 基因多样性指的是一个DNA中有许多个基因D. 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比较不同物种DNA的差异,杂交双链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答案】B【分析】1、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其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T-A、G-C。2、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
33、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3、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详解】A、双链DNA中互补碱基以氢键相连,A错误;B、烟草花叶病毒浸染烟草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RNA,并不都是DNA,B正确;C、构成基因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C错误;D、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比较不同物种D
34、NA的差异,杂交双链越多,亲缘关系越近,D错误。故选B。19. 用未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检测沉淀物和上清液的放射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含32P的核苷酸有4种B.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n次后,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占100%C. 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开D. 仅该实验不能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答案】C【分析】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 (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菌体的DNA,原
35、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T2噬菌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病毒,侵染大肠杆菌时,以自身DNA为模板,以大肠杆菌内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由于大肠杆菌被32P标记,因此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含32P的核苷酸有4种,A正确;B、噬菌体是寄生生物,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其复制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因此子代噬菌体均含有32P,B正确;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
36、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开,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分布到沉淀物中,C错误;D、需要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再去侵染无放射性的大肠杆菌,两组实验相互对照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因此仅32P标记的实验不能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C。20. 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及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过程均有氢键的形成与断裂B. DNA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C. tRNA是由三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三叶草状的结构D. 翻译时,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
37、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答案】C【分析】1、DNA复制过程是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在解旋酶、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DNA。2、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3、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详解】A、DNA的复制、转录过程均需要解旋,解旋有氢键的断裂、以母链为模板形成子链有氢键的形成,翻译过程有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tRNA离开核糖体有氢键断裂,A正确;B、DNA复制过
38、程是DNA链与DNA链配对,转录过程是DNA链与RNA链配对,翻译过程是RNA链与RNA链配对,由于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因此三个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B正确;C、tRNA是由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三叶草状的结构,C错误;D、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有6个碱基,2个tRNA的结合位点,D正确。故选C。21. 研究发现,由于缺失SCD-1基因,小鼠无法表达出SCD-1酶,因此对高卡路里、高脂肪饮食产生抵抗力,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的免疫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SCD-1基因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B. SCD-1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
39、的性状C. 若SCD-1基因被甲基化可能性较高,则其基因突变的可能性也较高D. SCD-1酶缺失是导致小鼠性状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答案】A【分析】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详解】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SCD-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A正确;B、缺失SCD-1基因的小鼠无法表达出SCD-1酶,进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错误;C、DNA甲基化属于表观遗传,表观遗传不改变基因的结构,甲
40、基化的基因不会导致基因突变的可能性提高,C错误;D、基因决定性状,小鼠性状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错误。故选A。22. 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普遍栽培的粮食作物,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拟二粒小麦的体细胞中一般有14条染色体B. 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杂种一产生的种子,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加倍C. 普通小麦属于多倍体,茎秆粗壮、营养物质含量丰富D. 杂种二有3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属于单倍体【答案】C【分析】1、一粒小麦与斯氏麦草属于不同物种,杂交子代获得杂种一,经过人工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后获得拟二粒小麦。2、拟二粒小麦与滔氏麦草杂交,获得杂种二,再经过人工诱导
41、处理,获得普通小麦,属于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详解】A、A、B、D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7条染色体,杂种一含有A和B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条数为14条,经过染色体加倍后形成的拟二粒小麦的体细胞中一般有28条染色体,A错误;B、杂种一的两个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因此杂种一不育,不能产生种子,B错误;C、普通小麦中含有6个染色体组,属于多倍体,具有茎秆粗壮、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的特点,C正确;D、杂种二有3个染色体组(A、B、D),由于三个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因此不含同源染色体,杂种二是拟二粒小麦与滔氏麦草杂交的后代,属于异源三倍体,D错误。故选C。23. 关于人类疾病,下列叙
42、述正确的是( )A. 遗传咨询可确定胎儿是否患21三体综合征B. 原发性高血压常表现出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易受环境影响C. 镰状细胞贫血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D. 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足够多【答案】B【分析】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详解】A、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其遗传不遵循遗传定律,因此通过遗传咨询不可以
43、确定胎儿是否患21三体综合征,A错误;B、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具有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易受环境影响等特点,B正确;C、镰状细胞贫血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等于女性患者,C错误;D、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多,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D错误。故选B。24. 下列遗传变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就是DNA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B.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C. 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也可能传递给后代D. 染色体变异会使基因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性状变异【
44、答案】C【分析】基因突变是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发生在DNA复制时;基因重组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在生物体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这样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就进行了重组;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详解】A、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在DNA中不是连续分布的,DNA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不一定导致基因结构改变,因此不一定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片段会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C、发生
45、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给后代,C正确;D、染色体变异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性状的变异,一般不会导致基因种类改变,D错误。故选C。25.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种病原体。其结构组成包括一条RNA单链、多种结构蛋白质和脂类膜(如图)。与基因组RNA互补的RNA才能作为mRNA。近日发现该病毒的一种非结构蛋白(NS1蛋白),在宿主细胞质合成后能进入宿主细胞核,改变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破坏细胞的抗病毒作用,但不参与子代病毒的构建。下列关于病毒演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病毒NS1蛋白功能的进化是人体免疫系统对RSV病毒长期选择的
46、结果B. RSV病毒通过变异来主动适应它的生存环境C. 若RSV病毒种群锐减,则可能导致病毒遗传多样性下降D. 该病毒致病性增强和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体现了生物与环境间的协同进化【答案】B【分析】1、在生存斗争中,适应环境的个体保留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从而使生物发生进化。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详解】A、病毒NS1蛋白功能的进化,使拥有该蛋白质的病毒生存能力更强,没有该蛋白质的病毒更容易被免疫系统清除,这是免疫系统对RSV病毒长期选择的结果,A正确;B、变异是不定向的,RSV病毒变异后通过生存的环境进行选择,而不是RSV病毒通过变异来主动适应它的生存环
47、境,B错误;C、RSV病毒种群数目下降,某些基因可能因此而消失,导致遗传多样性下降,C正确;D、协同进化的过程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该病毒致病性增强和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体现了生物与环境间的协同进化,D正确。故选B。26.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B. 人体血浆pH的维持与其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C. 激素抗体、乙酰胆碱、血浆蛋白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D. 如果运动员在比赛中手臂擦伤,会造成血浆渗透压升高,导致手臂组织水肿【答案】D【分析】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