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资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川省资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1. 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2. “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C“细胞学说”的内容提出: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D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了各种细胞,他既是细胞的发现者,
2、也是命名者3. 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错误的是()A用低倍镜观察时,只能使用粗准焦螺旋进行调节B视野中,一只草履虫向着左上方运动,其实际是向着右下方运动C如果视野中发现物像一部分清晰,一部分模糊,可能是切片切的厚度不匀所致D视野的亮度可以通过反光镜和光圈来调节,但并非视野越亮物像越清晰4. 袁隆平院士是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是重要的农作物。关于水稻细胞中元素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细胞中的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NB水稻细胞的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O、N、HCMg、Zn是水稻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D稻米中的元素,被人体吸收后在细胞中大多以化合物
3、形式存在5.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单体B原核生物有细胞壁,真核细胞无细胞壁C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真核细胞有线粒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6.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与细胞起源的关系是: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B蓝细菌、酵母菌、新型冠状病毒具有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C消毒用的酒精可破坏新型冠状病毒蛋白质外壳的空间结构D在快递外包装上检测到了新冠病毒,说明该病毒可在包装盒上繁殖7.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蛋
4、白质的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两个羧基B遇双缩脲试剂显紫色C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丙氨酸D若R基是C2H3O5,则该氨基酸中氢原子、氧原子数分别是6、78. 如图表示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两者共有的化学组成,下列不属于阴影部分的是()A磷酸、鸟嘌呤B腺嘌呤、磷酸C核糖、胸腺嘧啶D胞嘧啶、腺嘌呤9. 下列糖类物质完全水解后,产物种类相同的是()A蔗糖和纤维素B淀粉和蔗糖C乳糖和糖原D糖原和麦芽糖10. 染色和显色反应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染色和显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2mL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1mL的斐林试剂,混匀后溶液呈现蓝色B向2
5、mL鸡蛋清中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混匀后出现紫色C将花生子叶制成临时切片,直接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D麦芽糖能否被麦芽糖酶水解可用斐林试剂检测11. “珍惜水,爱护水”是2021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水是生命之源,以下关于细胞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既是细胞代谢的原料也是代谢的产物B干种子不含自由水,代谢速率很低C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D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不是固定不变的12. 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步骤是: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B利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时可以观察到红色
6、区域较大,主要位于细胞质中C实验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选择染色均匀且色泽深的区域,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央D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13. 在豌豆根细胞中,含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内质网叶绿体ABCD14. 新宰的畜、禽肉过一段时间后再烹煮,其味更鲜,口感更嫩,原因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器的作用结果()A核糖体B线粒体C溶酶体D滑面内质网15. 将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假设a、b、c代表与蛋白质分泌有关的3种膜结构,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某种蛋白质过程中a、b、c膜结构的面积变化如下:a面积变小,b面积变大,c面积基本不变。则c代表的
7、膜结构名称及3H最先出现的膜结构依次是()A细胞膜、aB高尔基体,bC内质网、cD高尔基体、a16. 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是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有关B蛋白质、RNA可通过,且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C图中的与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均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1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的“系统边界”是细胞壁B生物膜的组成成分都有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C内质网膜与核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直接相连D原核生物有生物膜但没有生物膜系统18.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
8、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胞吞、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胞吞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19.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早提出细胞膜存在的依据是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膜B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C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提出了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D人鼠细胞融合研究细胞膜流动性的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20. 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将某植物叶表皮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B
9、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液都不属于原生质层的结构D若将蔗糖溶液换成同浓度KNO3溶液,现象完全一样21. 在高等动物细胞中,具有信息交流作用的结构或物质包括()细胞膜糖蛋白核孔胞间连丝ABCD22. 除作为自变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无关变量)都保持一致,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在验证酶的高效性的实验中,应该使用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C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因变量只有一个D探究酵母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是对比实验,未设置对照
10、组23.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B酶即可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C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也会有催化活性D唾液淀粉酶应在温度为37下保存24. 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半决赛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100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腿部肌肉的能量供应直接来自葡萄糖B运动员在参加短跑比赛时细胞内ATP的含量远高于参加长跑比赛时细胞内ATP的含量C不同运动状态下肌细胞呼吸方式不同,说明同一种酶可以催化不同反应D在100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腿
11、部肌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只有线粒体基质25. 如图甲、乙分别是洋葱根尖在不同含氧量及不同底物浓度情况下(其他条件适宜),从含硝酸钾的全营养液中吸收NO3-离子吸收速率曲线图。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a点时影响离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Bc点时影响离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Cb点时离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载体的数量有限D图甲b点和图乙d点之后离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不同26. 科学的发现离不开科学思路和方法的运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几项()德国的魏尔肖修正了细胞学说中关于细胞的来源说法我国科学家完成首例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制
12、作的细胞核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脲酶并证明其化学本质A0项B1项C2项D3项27. 图1表示半透膜对淀粉和葡萄糖的透性不同,图2是依据图1设计的相关实验(图中所示半透膜均为同一种半透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B图甲中水柱a将保持不变C图乙中液面b将持续上升D图乙中液面b将先上升后下降28. 葡萄糖充足且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此时再向培养液中通入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种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酵母菌细胞将丙酮酸转化为酒精的过程中生成ATP比较少B向培养液中通
13、入氧气时,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H的速率先增加后不变C巴斯德效应导致葡萄糖进入酵母菌线粒体的量增多D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29. 下列关于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脂主要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分子,且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B核酸是一切细胞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C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三磷酸腺苷的合成反应相联系D细胞膜的外表面有一种物质是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30. 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物质有“骨架或支架”之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中由纤维素组成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有关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也是生物膜
14、的基本支架C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链为基本骨架D真核细胞内发达的细胞骨架由细胞核控制形成31. 下图曲线I、II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会发生改变D若曲线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32. 如下图是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关系,由此可确定()AA为ADP,B为ATPB能量A和能量B来源相同C酶A和酶B是同一种酶
15、DXA和XB是同一种物质33. 下图为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过程示意图,其中表示相关过程,X、Y表示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经过过程,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物质X丙酮酸中B过程可能没有ATP生成C过程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内膜DY可能是水或酒精或乳酸34. 请仔细观察下面5种化合物的结构式,有关叙述和分析正确的是()A上述结构全部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B上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叫五肽,产生4分子水,水中的氢来自氨基C上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形成环状四肽,且每种仅一个,则应该有4个肽键,2个游离的氨基,1个游离的羧基D若上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每种仅有一个,则形成的四肽种类最多有8
16、1种35. 葡萄糖和脂肪是细胞呼吸常用的物质,葡萄糖中的氧含量远多于脂肪,科学研究中常用RQ(释放的CO2体积/消耗的O2体积)来推测生物的呼吸方式和用于呼吸的能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淹时植物根细胞的RQ1,该植物根细胞呼吸的产物可能有酒精B若测得酵母菌在葡萄糖培养液中的RQ1,说明进行的是有氧呼吸C若测得某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的RQ1,该植物种子可能富含油脂D人体在剧烈运动的时候,若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RQ会大于1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36. 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承担了许多重要的生命功能。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构成生物的大分子物质完成下表,以体现物质结构与功能的
17、关系。37. 溶液培养法是一种在无土壤溶液中培育植物的方法。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利用溶液培养法培育植物时,根毛细胞主要通过 (细胞器)调节细胞内渗透压,以调节对水分的吸收。根细胞从溶液中吸收NH4+的方式为 。(2)利用溶液培养法培育植物时,培养液中Fe2+的浓度有所升高,原因是 ,若对根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Ca2+的吸收没有受到影响,这说明 。(3)溶液培养法培育植物脱离了土壤的限制,与传统的土壤种植相比,溶液培养法培养植物的优点有 。(答出一点即可)38.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假设细胞呼吸产生的热量不会使瓶中气压升高
18、),开始时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基本不变,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由蓝逐渐变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甲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一开始不变,是因为酵母菌一开始只进行 ,瓶内压强不变,进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较少。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由蓝逐渐变黄,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增多、减少、不变)。(2)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NADH的作用是 .(3)向培养液中加入14C标记的葡萄糖跟踪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中的碳原子,14C的转移途径是 (用箭头、文字表示)。(4)该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CO2的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的 (场所);无氧呼吸产物酒精可用 试剂检测,呈现 色。(
19、5)图乙是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时,CO2和O2吸收量的变化。氧浓度为b时,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总共消耗的葡萄糖的比例为 ;最适于储存蔬菜水果的是 点。39. 生物小组为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先将凝乳酶和乳汁分别加入2支试管中,然后将2.支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15min,再将凝乳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多次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装置水浴温度()102030405060凝乳时间(min)很长7.04.01.54.0不凝固(1)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作用原理是 ;凝乳酶只能催化乳汁凝固,体现了酶的 特性。(2)由实验结果可
20、以判断出凝乳酶的最适温度在 之间,若要进一步探究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实验思路是 。(3)将装置中的混合物冷却至40,乳汁凝固时间如何变化?_ ,原因是 。(4)一般不用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溶液为材料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 。参考答案1. 【答案】B【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详解】人体属于个体,最基本的层次是细胞,人体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 【答案】A【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
21、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详解】A、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主要是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A正确;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错误;C、细胞学说提出了“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但是未说明“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错误;D、罗伯特虎
22、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D错误。故选A。3. 【答案】A【分析】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实象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详解】A、用低倍镜观察时,既能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也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A错误;B、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立的虚像,所以在视野中,观察到一只草履虫朝视野的左上方运动,其实际朝右下方运动,B正确;C、如果切片切的厚度不匀,则视野中可能表现物
23、像一部分清晰,一部分模糊,C正确;D、视野的亮度可以通过反光镜和光圈来调节,视野的清晰度可以通过细准焦螺旋来调节,因此并非视野越亮物像越清晰,D正确。故选A。4. 【答案】D【分析】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C、O、H、N、P、S等,其中C、H、O、N是基本元素,C是最基本的元素;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界特有的,因此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详解】A、蛋白质含有C、N、O、N,脂质含有C、H、O,有的含有N、P,A错误;B、水稻细胞的干重中,含量最多
24、的四种元素是C、O、N、H,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O、C、H、N,B错误;C、Mg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D、细胞中的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正确。故选D。5. 【答案】D【分析】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2.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25、)、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等;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遗传物质都是DNA。4.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详解】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显然不是组成DNA的单体,A错误;B、原核生物不都有细胞壁,如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真核细胞中动物没有细胞壁,但植物细胞有细胞壁,B错误;C、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但有些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真核细胞一般均有线粒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C错
26、误;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因此真核细胞核原核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D正确。故选D。6. 【答案】C【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因此先出现细胞,再有病毒,A错误;B、蓝细菌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错误;C、较高浓度的酒精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变性而与宿主细胞的受体不能识别,C正确;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D错误。故选C。7. 【答案】A【分析】1、构
27、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3、蛋白质中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详解】A、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即可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两个羧基,A正确;B、
28、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不含肽键,不能遇双缩脲试剂显紫色,B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甘氨酸,C错误;D、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氨基酸分子式的通式为C2H4O2N+R基,若某氨基酸的R基为-C2H3O5,则该氨基酸的分子式为C4H7O7N,即在此氨基酸分子中氢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7、7,D错误。故选A。8. 【答案】C【分析】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和RNA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
29、、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详解】A、磷酸、鸟嘌呤是DNA和RNA中都有的,与题意不符,A错误;B、腺嘌呤、磷酸是DNA和RNA中都有的,与题意不符,B错误;C、核糖是RNA中含有,DNA中没有的,而胸腺嘧啶是DNA中含有,而RNA中没有的,C正确;D、胞嘧啶、腺嘌呤是DNA和RNA中都有的,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C。9. 【答案】D【分析】1、细胞中常见糖类:(1)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等。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等。(2)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乳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葡萄糖。淀粉、糖原和纤维
30、素的完全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详解】A、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纤维素的完全水解产物是葡萄糖,二者水解产物种类不相同,A错误;B、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淀粉的完全水解产物是葡萄糖,二者水解产物种类不相同,B错误;C、乳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糖原的完全水解产物是葡萄糖,二者水解产物种类不相同,C错误;D、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糖原的完全水解产物也是葡萄糖,二者水解产物种类相同,D正确。故选D。10. 【答案】A【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
31、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A、向2mL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1mL的斐林试剂,混匀后溶液呈现蓝色,水浴加热后溶液呈现砖红色,A正确;B、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该先加NaOH创造碱性环境,再向2mL豆浆中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混匀后才出现紫色,B错误;C、将花生子叶制成临时切片,需要使用苏丹染色液染色后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橘黄色的颗粒,C错误;D、麦芽糖及其麦芽糖水解产物都属于还原糖,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
32、因此麦芽糖能否被麦芽糖酶水解不可用斐林试剂检测,D错误。故选A。11. 【答案】B【分析】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2、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温、干旱、寒冷等)。4、种子在晒干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自由水(有活性,能进行呼吸作用等),干种子在烘烤
33、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结合水(失去生命活性)。【详解】A、水既是细胞代谢的原料也是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水的参与,第三阶段产生水,A正确;B、晒干的种子自由水含量降低,并非不含自由水,B错误;C、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C正确;D、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D正确。故选B。12. 【答案】D【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原理:(1)染色: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与DNA的亲和力强,吡罗红与RNA的亲和力强,即甲基绿+DNA一呈现绿色,吡罗红+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
34、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水解: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详解】A、本实验的步骤是: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A错误;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宜做该实验的实验材料,因为紫色的液泡会干扰对红色细胞质的观察,B错误;C、实验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选择染色均匀且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用高倍镜观察,C错误;D、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D正确。故选D。13. 【答案】B【分析】1、含有单层
35、膜的细胞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2、含有双层膜细胞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3、不含有膜结构的包括:核糖体、中心体。【详解】豌豆根细胞中不含有叶绿体,只含有线粒体这种双层膜的细胞器,除此以外还有细胞核这种细胞结构也是双层膜,因而细胞核线粒体为双层膜,核糖体中心体不具有膜结构,内质网为单层膜。故选B。14. 【答案】C【分析】1、核糖体:能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3、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4、中心体:与细胞有
36、丝分裂有关。【详解】溶酶体中储存有大量的酶用于抵抗外界微生物和消化衰老的细胞器。动物体刚死时溶酶体不破裂,一段时间后其中的酶会随其破裂而溢出,起到消化作用。溶酶体内含有蛋白酶酶原,能在细胞死亡后激活成为蛋白酶,催化肌细胞间的胶原蛋白水解,使肌肉变得松软,烹调后更加鲜嫩。故选C。15. 【答案】D【分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1)参与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提供能量)。(2)运输方向: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3)膜面积变化:在短时间内,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先增加后减少、细胞膜膜面积增加。【详解】A、a、b、c代表的膜结构依次为内质网,细胞膜和高尔基体,根
37、据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与运输过程判断,3H最先出现的膜结构是内质网。并且膜面积变化,在短时间内,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先增加后减少(保持不变)、细胞膜膜面积增加,A错误;B、a内质网、b细胞膜、c高尔基体,其中3H最先出现的膜结构是a内质网,B错误;C、a内质网、b细胞膜、c高尔基体,其中3H最先出现的膜结构是a内质网,C错误;D、a内质网、b细胞膜、c高尔基体,其中3H最先出现的膜结构是a内质网,D正确。故选D。16. 【答案】B【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
38、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题图分析,1表示内质网膜,2表示核孔,3表示染色质,4表示核仁,5表示核膜。【详解】A、图中是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场所,内质网还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A正确;B、蛋白质、RNA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图中是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于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C正确;D、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D正确。故选B。17. 【答案】D【分析】生物膜系统:(1)组成:细胞膜、核膜以及各
39、种细胞器膜;(2)功能: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生物膜内或者膜表面进行,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详解】A、植物细胞的“系统边界”是细胞膜,尽管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但细胞壁无生物活性,A错误;B、植物细胞的生物膜往往不含胆固醇,因此,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B错误;C、内质网膜内
40、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即内质网膜可直接与核膜、细胞膜相连,但不能与高尔基体直接相连,两者通过囊泡间接联系,C错误;D、原核生物有生物膜,即只有细胞膜,因此,没有生物膜系统,D正确。故选D。18. 【答案】B【分析】小分子的物质运输方式一般是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大分子物质运输方式是胞吐(内吞)和胞吐(外排),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详解】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进入细胞消耗能量(ATP),是主动运输,B正确,ACD错误。故选B。19. 【答案】C【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
41、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
42、为静态的统一结构。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详解】A、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错误;B、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这过程中并没有对膜成分进行提取和鉴定,B错误;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C正确;D、人鼠细胞融合研究细胞膜流动性的实验运用了荧光标记法,D错误。故选C。20. 【
43、答案】C【分析】1.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2.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依然会发生质壁分离,因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活细胞,且有中央大
44、液泡,A错误;B、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因不断失水导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升高,吸水能力增加,B错误;C、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据此可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液都不属于原生质层的结构,C正确;D、若把蔗糖溶液换成同浓度的KNO3溶液,由于K+和NO3-被吸收进细胞,使细胞液的浓度在发生质壁分离后不断地增加,从而使细胞吸水,会自动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显然与在蔗糖溶液中发生的现象不同,D错误。故选C。21. 【答案】B【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通过体液的运输来完成间接交流;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进行信息交流;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
45、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详解】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正确;糖蛋白具有保护润滑、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的作用,正确;核孔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正确;高等植物细胞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而高等动物细胞没有胞间连丝,错误。综上所述,正确。B正确。故选B。22. 【答案】C【分析】1、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中,有氧和无氧均是自变量,形成对照。2、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3、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4、“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不同的实验条件是自变量,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是因变量。【详解】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