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提升作业二十八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提升作业二十八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十八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12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2020泰州模拟)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D.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解析】选D。 抗生素是要消灭超级病毒的,二者是对立的关系,但抗生素的滥用会使超级病毒更加强壮,体现了二者具有同一性,故D项入选;A、C与漫画寓意无关;B表述错误。2.(2020徐州模拟)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居于全球第一梯队,有望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弯道超车。然而,发展短板也不容忽视。要想抵达“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就必须
2、正视这些不足。这给我们的哲学方法论启示是() 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A.B.C.D.【解析】选C。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方面虽取得一些成绩,但发展短板也不容忽视,启示我们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可盲目乐观,符合题意。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说法错误。不属于方法论启示,排除。3.尽管事业大变局充满着风险与挑战,但也必须要看到,世界变局中危和机同时并存,克服了危就是机,失去了机就是危。这一观点表明()要求同存异,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事物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同一性是
3、主要的,斗争性是次要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B.C.D.【解析】选D。尽管事业大变局充满着风险与挑战,但也必须要看到,世界变局中危和机同时并存,克服了危就是机,失去了机就是危。这一观点表明事物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不体现求同存异也不强调解决矛盾,与题意不符;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双方存在主次之分,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存在主次之分,说法错误。4.(2020宿迁模拟)黑为墨,白为纸,三笔两画,神韵皆出,这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留白。水墨留白,虚实相生,惜墨如金,计白当黑,寥寥数笔丹青,
4、于方寸之地勾勒天地,于无画处凝眸成妙境,留有让人想象的空间。留白的绘画技法体现的哲理是()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A.B.C.D.【解析】选C。水墨留白,虚实相生,惜墨如金,计白当黑,寥寥数笔丹青,于方寸之地勾勒天地,于无画处凝眸成妙境,留有让人想象的空间。这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适合题意;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5.(2020扬州模拟)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照片诞生于19世纪20年代。此前,记录形象的任务主要由绘画来承担。随
5、着照相术的产生和普及,许多画家不得不放弃拍照式的古典画法,另外选择道路,从侧重描绘客观对象形态转向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有人形容说,是照相术叩开了现代绘画的大门。这表明()A.现代绘画的追求在于使主观映象符合客观对象B.内在矛盾的发现和解决是传统绘画实现变革的根据C.照相术作为新事物产生,则绘画作为旧事物消亡D.技术是从事摄影和绘画的艺术家们推崇的信条【解析】选B。 “随着照相术的产生和普及,许多画家不得不放弃拍照式的古典画法,另外选择道路,从侧重描绘客观对象形态转向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表明现代绘画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A与题意不符,排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
6、根据,B正确且符合题意;判断新旧事物不能以出现时间的先后为标准,“照相术作为新事物产生,则绘画作为旧事物消亡”表述错误,C错误,排除;“从侧重描绘客观对象形态转向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表明描绘或表现的内容是艺术家们推崇的信条,D错误,排除。6.(2020南通模拟)生物识别技术在社会很多领域逐步流行。教育部表示,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我们要加以限制和管理,教育不是依靠一两项高效“管”住学生的高科技,教育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它该承载的内容是信任、尊重、诚实等人文精神,用镜头拴住学生,究竟课堂质量提高体现在哪?这体现了()A.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B.矛盾有其特殊性,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承认
7、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D.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解析】选B。教育部表示虽然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社会很多领域流行起来,但教育部门要加以限制和管理,因为教育承载的内容是信任、尊重、诚实等人文精神,体现了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B项入选;A、C错误;D与材料无关。7.(2020泰州模拟)分级阅读起源于发达国家,其产生于对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的科学分析。少年儿童在不同的成长时期,阅读性质和阅读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分级阅读就是要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读物,提供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阅读图书。分级阅读的哲学
8、依据是() 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矛盾矛盾着的事物每个侧面各有不同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殊本质A.B.C.D.【解析】选B。分级阅读就是要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读物,这是基于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矛盾,故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排除。8.(2021年广东适应性测试)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多年来,北斗系统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历经波折,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弱到强,凝结着无数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接续奋斗的汗水,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这
9、启示我们()A.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B.事物的发展源于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C.成功的实践体现了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D.在事物发展中主要矛盾通过次要矛盾起作用【解析】选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A排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排除。真理性强调科学性,遵循规律,价值性强调为人民服务,也可以拓展到为人类服务。材料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成功建设,凝结着无数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接续奋斗的汗水,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这启示我们成功的实践体现了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C正确。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
10、作用,主要矛盾通过次要矛盾起作用的表述错误,排除D。9.(2020徐州模拟)漫画除患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实践活动的成效起决定作用在实践中,揭露矛盾比解决矛盾更重要解决矛盾要抓住重点,扭住关键工作作风是安全生产实践中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A.B.C.D.【解析】选D。漫画中该工人将绳子要断处贴上警示牌,没有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故选;漫画讽刺了人们的工作作风不实,存在弄虚作假的问题,启示我们必须转变工作作风才能促进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故选;“决定作用”、“更重要”错误。10. (2020南通模拟)送别是古代诗歌中最多的内容题材之一,但殷殷深情调不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充
11、满了慷慨旷达的气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依恋和牵挂。由此可见() 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C.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解析】选A。送别是古代诗歌中最多的内容题材之一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不同诗词所表达出的殷殷深情调不同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A项符合题意;B、D与材料无关;C错误,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11.(2020江苏七市模拟)“上班能拼车、在家能看病、一条微信登门洗衣”近年来,与互联网有关的新业态高速发展,优化了经济结构,提升了人民生活质量,但“无序竞争,网络欺诈,隐私侵权”
12、等问题制约了新业态的健康发展,应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这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B.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解析】选A。根据题目的表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新业态优化了经济结构,提升了人民生活质量,但在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制约了新业态的健康发展,从哲学生活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不是主要方面,故要坚持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A选项入选。B、C、D均没有体现。12.(2020泰州模拟)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全国第三经济大省的山东,在面对与沿海地区在法治意识、政
13、府效能、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差距时,意识到山东要想有新发展,和其他地区不仅有竞争,更要有多方面合作契机、巨大的共同发展空间。山东省各地集中性到南方考察学习,对标先进找差距。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有()既要把握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又要认清事物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发展是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承认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所以要包容各种错误A.B.C. D.【解析】选A。山东与沿海地区在法治意识、政府效能、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差距,使山东省各地集中性到南方考察学习,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故选;山东省既意识到自己在法治意识、政府效能、营
14、商环境等方面的差距,又加强与南方地区的学习和交流,体现了;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6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与我们一直强调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也是一脉相承的。开放合作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应有之义,自立自强是能够相互平等、相互尊重,进行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中国的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封闭式的创新,今后也不会关起门来自己搞创新。改革开放40多年来,开放合作、交流互鉴,对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始终强调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
15、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当前,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也越来越需要中国。(1)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的关系。(14分)(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怎样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12分)【解析】(1)矛盾的基本属性即斗争性和同一性,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斗争性表现在此消彼长;二者的同一性表现在自立自强是我国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开放合作有利于增强我国自立自强的能力。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我国要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我国要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必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
16、,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完善我国收入分配方式,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答案:(1)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是对立统一的。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之间具有斗争性,自立自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开放合作;开放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自立自强。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之间具有同一性,自立自强是我国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开放合作有利于增强我国自立自强的能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国科技创新只有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的关系,才能实现健康发展。(2)贯彻创
17、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引资、引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坚持和完善要素参与分配制度,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以促进各种资源向科技创新聚集。14.(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上东北这片热土,万亩田里看秋收,查干湖上问生态,深入厂矿车间,走进百姓家庭4天时间,行程两千千米,跨越东北三省,围绕深入推进东北振兴这一重大课题,实地考察
18、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沿途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9月28日上午,习近平来到辽宁抚顺,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参观了雷锋纪念馆。他说,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楷模。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要不断闯关夺隘,需要不断涌现新的时代楷模。干事创业离不开精气神,这里曾涌现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这样的民族脊梁,这里曾矗立起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这样的精神高地,其中所蕴含的信念力量、大爱胸怀、忘我精神、进取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也一定能为振兴东北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在沈阳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不回避问题,明确指出东北在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对外开放、思想观念方
19、面存在的“四大短板”;同时又给东北干部群众打气:“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撸起袖子加油干,重塑环境、重振雄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东北地区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争取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请你谈谈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措施。(14分)(2)围绕深入推进东北振兴这一重大课题,实地考察调研,请你就如何振兴东北地区提出三点建议。(12分)【解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是
20、唯物辩证法,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措施。当知识范围限定较大,包含的知识点较多的时候,需要通过解读材料,抓关键词、关键句的方法,精准定位知识点。具体来讲,本题材料内容较长,与本题设问紧密相关的只有第三自然段。其中,第一层中的“四大短板”与东北振兴的关系,明显是辩证法中的联系观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其次,第二层中的“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则是指向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再次,第二层中的“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则是强调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中注重量的积累;最后,第三层中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则是明确指向主要矛盾。(2)本题属于开放型题目,此类试题看似简单,但很容易失分。具体来讲,首
21、先,本题设问要求围绕东北振兴,如果脱离主题,仅仅表述一些一般意义上的措施做法,显然不会得分。其次,注意对第(1)问的回避,因为两问都是为振兴东北筹谋划策,第(1)问已经从辩证法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就不要再考虑辩证法角度。再次,注意设问的另外一个小要求提出三点建议,如果不注意小细节,习惯于平时做题的两点,很容易因此丢分。最后,注意设问中的一些潜在引领,“实地考察调研”,从唯物论角度可以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角度分析,认识论角度可以从实践第一、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振兴东北要补齐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对外开放、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四大短板”。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一以贯之、久久为功,重振东北地区的经济。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解决主要矛盾。要集中力量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2)坚持从东北地区的实际出发、按照东北地区的发展规律办事;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制定振兴东北的措施;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