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历史核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城历史核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ppt(1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XX-XXXX 老城西片区老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评审稿】一、规划基础二、发展定位三、用地布局汇报内容 四、规划控制五、实施建议老城轨迹老城轨迹文化发展文化发展活力延续活力延续环境改善环境改善功能疏解功能疏解规划基础现状分析现状分析相关规划相关规划 规划重点规划重点 功能定位功能定位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交通疏导交通疏导重点问题老城控规特色老城控规特色土地使用控制土地使用控制街坊控制街坊控制地块控制地块控制规划控制发展定位 规划结构规划结构 用地布局用地布局汇报框架 市政设施市政设施六线控制六线控制 保护文化保护文化彰显特色彰显特色城市设计城市设计规划实施土地开发土地开发一、规
2、划基础1 规划范围2 老城轨迹3 现状分析4 相关规划5 工作思路6 规划重点规划范围1 老城西片区是XX老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范围北起洸河路、南到铁路,东起建设路、西至济安桥路,西南至越河、王母阁路。用地面积7.84平方公里。p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 p各种现代城市功能的集中地pXX乃至更大区域的中心洸河路建设路济安桥路王母阁路越河铁路 规划基础 城市的发展演变是动态的,是持续更新的有机体,立足于时间轴分析老城西片区的特色和问题,扬长避短,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p 城市基底由历史上的“坊里制城池+运河商业街区”古城格局演变而来 水网密布,环绕城区街巷密集,顺河布局老运河越河洸河府河王母阁
3、湖坊里制城池老城轨迹2规划基础 自古以来“政治+商业”为主要功能的城市核心,发展到今天的行政、商贸、教育、医疗、旅游、居住等复合中心。p 主要功能多元复合中心“政治+商业”中心行 政商 贸居 住医 疗旅 游老城轨迹2规划基础“封建传统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模式”新旧叠加的结果。在路网格局、产权地块、建筑肌理等方面叠加更替。p 空间模式封建传统模式:坊里小巷+沿街商业计划经济模式:大街区、宽马路+单位大院市场经济模式:边角商业开发+大规模旧城改造规划基础老城轨迹2p 建筑风貌多元文化汇聚、多种风格并存。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记录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过程。规划基础老城轨迹2运河文化、商业文化
4、、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多元文化汇聚 既有北方建筑的稳重大气,又兼具灵动的南方建筑气质,多种建筑风格并存 现状分析3(1)用地概况规划基础序号用地代码类别名称面积(hm2)用地比例(%)1R居住用地332.5745.69 2A公用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16.7016.03 3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31.7918.114M工业用地16.252.235W仓储物流用地1.130.16 6S交通设施用地75.9710.44 7U公用设施用地1.720.248G绿地51.697.10城市建设用地727.82100.00 9H2铁路用地6.1310H4特殊用地3.4911E1水系18.6912E3空
5、闲地27.56总用地783.69现状分析3(2)现状特点规划基础特点一:历史名城核心,文物古迹众多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市级以上文物古迹36处,有19处在本片区。铁塔寺、竹竿巷等历史街巷格局尚存,老运河、环城水系格局犹在。现状分析3规划基础+行 政商 业教 育医 疗居 住文 化特点二:公共设施集中,商业气氛浓郁市级商业中心所在地、大型商场和商业街充满活力和魅力。占城区不到10%的用地,集中了60%的医疗卫生、40%的教育资源、30%的商业服务。老城西片区各类设施占城市用地的比例老城西片区(公顷)XX市(公顷)比例(%)总用地7.2888.018.27行政办公30.24110.7227.31
6、文化设施4.7151.759.10教育科研55.23140.139.42医疗卫生20.3634.4159.17文物古迹4.756.671.97商业服务业131.79427.8630.80居住用地332.573591.279.26规划基础特点三:公园绿化较好,沿路景观整洁人民公园、街头绿地、老运河、洸河部分河段,绿化面貌较好。红星路、古槐路、共青团路等道路绿化成荫、沿路环境整洁。现状分析3现状分析规划基础特点四:多元文化交织、日常生活充满活力运河文化、宗教文化影响人们日常的生活习俗、饮食习惯、居住、教育等各方面,街巷充满活力,具有独特的魅力。3规划基础p市政设施有待完善 供水管道老化严重,导致供
7、水安全性降低。排水管道大部分为雨污合流制,管道淤积严重。市政管线在沿河流、巷道架空布置,对环境带来影响。p街区内部环境有待改善:人口密度在持续增加,而交通和环境建设并未以相应的速度进行改善。XX老城区的用地布局,既有传统封建社会的商业街区模式,又有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大院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两种模式同时受市场规律的影响,产生了形态各异的环境问题。p部分地段交通堵塞:缺乏停车设施和交通管制,受大型商场、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影响,太白楼路、古槐路等多处路段堵塞严重。随着老城区车辆的增多,问题日益突出。p传统文化风貌衰落:老运河失去原有的漕运功能之后,成为老城区的河沟,缺乏活力和魅力。老
8、城区经过几轮的改造,基本上已成为多层建筑为主,高层建筑穿插的局面。历史文物古迹呈点状散布在建筑群之间。历史文化保护空间严重压缩,老城风貌日渐衰落。(3)主要问题现状分析3p建筑面貌较好p建筑面貌一般p建筑面貌较差规划基础建筑基底面积79.8万平米,占35.1%建筑基底面积53.9万平米,占23.7%建筑基底面积93.8万平米,占41.2%(4)用地评价现状分析3建筑面貌评价p现状建筑1-3层建筑基底面积129.9万平米,占50.3%p 现状建筑4-6层建筑基底面积120.2万平米,占46.6%p现状建筑7-11层建筑基底面积2.6万平米,占1.0%p现状建筑12-18层建筑基底面积4.5万平米
9、,占1.7%p现状建筑19-30层建筑基底面积1.0万平米,占0.4%规划基础建筑高度评价(4)用地评价现状分析3规划基础用地综合评价(4)用地评价现状分析3p328.06公顷p360.85公顷 p18.07公顷p73.37公顷相关规划4p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2009年5月20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规划提出“跳出老城建新城、在滨湖新区建设城市中心”的发展战略。对老城区功能定位为:疏解老城人口和部分职能,控制开发强度。重点发展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提升老城区文化氛围和环境品质。规划基础落实:以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指标为依据,深化落实片区功能定位,进行土地使用细分
10、与微调。p 专项规划16项 XX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规划、XX市城区文化旅游规划、XX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XX市综合交通规划、XX市住房十二五规划、XX市城市景观风貌设计、XX河湖水系综合规划、教育专项规划、商业网点专项规划等。XX河湖水系综合规划 XX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XX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老运河、越河、洸河、府河蓝线及功能要求主要道路等级、断面轨道交通廊道主要交通枢纽历史风貌保护格局文物单位保护要求相关规划4规划基础衔接:与专项规划进行有效衔接,以保证规划编制的一致性与延续性。p详细规划相关规划4规划基础p已批规划条件(52项)相关规划4规划基础工作思路
11、5协调“两个矛盾”,做好“三个整合、三个落实”:p 整合成果:近年来编制的规划成果p 整合项目:在建、已批未建、已有意向项目p 整合用地:按照保护、保留、改善、转换性质四种方式进行有机更新的用地整合。p 落实“六线”p 落实市、区“十二五”规划项目;p 落实配套设施(为居民日常服务的社区配套设施、基层绿地和交通市政等)规划基础p 保护更新地处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在积极保护条件下如何有效进行功能及空间的有机更新,使其既能延续老城文脉格局又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p疏解活力市级行政中心的转移以及部分教育职能的外迁,对现状用地提出了功能置换的新命题。老城区拥挤的生活现状需要对人口及部分功能予以疏导。作
12、为城市副中心,需要集中复合的功能延续既有活力。1、文化保护:严格保护文物古迹,优先安排文化用地,提升文化品质。2、活力延续:完善教育、旅游、大型商业等服务设施,延续片区活力。3、功能疏解:减少行政办公用地和居住用地,疏解老城核心区人口。4、环境提升:联通水系,增加绿地等开敞空间,提升环境质量和宜居程度。5、交通优化:疏导机动车交通,关注慢行交通和步行系统,优化出行环境。6、设施完善:完善市政设施,改造市政管线。规划重点6规划基础 二、发展定位1 总体规划要求2 功能定位3 发展目标4 发展规模5 规划结构对老城区功能定位为:疏解老城人口和部分职能,控制开发强度。重点发展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
13、提升老城区文化氛围和环境品质。总体规划要求1p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的要求规划结构:中心城区形成“双城六片 三心三轴”构成的“H型”城市空间结构。老城副中心:主要承担大型商业零售、文化娱乐、医疗、旅游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东西城市发展主轴和南北城市发展次轴由片区中部穿过,确定的老城副中心也位于片区内部。XX城市性质为“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鲁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以运河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定位功能定位2p 承担城市职能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市级商业金融中心;文化娱乐、旅游服务中心。p 片区发展需求控制开发强度,增加开敞空间,疏导交通,完善
14、市政设施,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XX市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市级商业、文化、旅游中心,生态宜居片区。发展定位老城西片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也是老运河文化产业的聚集区,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多元文化在此汇聚、沉淀,并体现在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上。老城西片区正是在这些文化的共同推动下形成的多元文化之心行政中心职能搬离老城区以后,老城区发展的重点转向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提升老城区文化氛围和环境品质。形成商贸繁荣、旅游发达、文化创意的活力之地通过城市设计将历史资源的保护、文化的传承、公共空间的塑造有机结合,通过渐进改善、有机更新,传承历史文化、塑造时代空间,建设文化内涵深厚、空间丰富多元的宜居之区发展
15、目标3发展定位发展定位4用地调整行政办公、居住、教育市级商业、文化、体育、道路、绿地、市政发展规模人口规模疏解居住功能,控制人口容量。从现状的17.8万人疏解到16万人以内。用地规模规划范围总用地为7.84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7.74平方公里。规划结构“一心、两轴、三片、四河”的总体空间结构p 一心:即老城城市副中心。p 两轴:太白楼路城市发展主轴线,共青团路城市发展次轴线。p 三片:北部洸河片区、中部老运河越河片区、南部火车站片区。p 四河:洸河、府河、老运河、越河四条承载着历史文化传统内涵的特色水系,同时构成片区两大绿化环。发展定位5 第二章 重点问题研究1 文化发展2 活力延续3
16、环境改善4 功能疏解5 交通疏导6 市政设施文化发展专题(1)现状文化解读多元文化汇集 魅力独具1中国东西文化轴线中国南北文化轴线XXp始祖文化p儒家文化p邹鲁文化p运河文化p宗教文化运河为魂,多元融合p 元明清三代漕运主管机构所在地,永乐时期的“运河之都”,是因水而起,因运河而发展繁荣城市的代表p 老城区基本保留明清时期“坊里制城池+运河商业街区”“水穿城”古城格局p 多元文化交融(南北交融、汉阿交融)也成为独特的风景线重点问题研究XX市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内文物密集,区级以上文物点22处:p 国家级文物点2处p 省级文物点4处p 市级文物点13处文化发展专题丰富的文物古迹遗存p民间艺
17、术 曲乡艺海p风俗民情 运河民俗最集中的地方p民间饮食 p文化生活p民间节日 太子灵踪文化节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XX“土山”(今人民公园)、北京天桥、南京夫子庙并驾齐驱,号称运河沿线的三大游艺场所。1p 区级文物点3处p 重要文保单位3处p 历史建筑1处。重点问题研究历史文化风貌特征湮没 p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封号下有市无城p传统风貌特征湮没于现代城市建设p历史地段与传统街巷缺乏保护文化发展专题(2)现状存在问题翰林街冯家大街大闸口街小闸口街清平巷纸坊街东西晁家街财神阁街越河北路有市无城传统风貌特征湮没传统街巷缺乏保护1重点问题研究 文化发展专题1多元文化风貌特色挖掘不足p漕运衰落后,运河功能未
18、得到充分利用p多元文化特色在文化旅游层面尚不能满足期望p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承载地p文化支撑体系构建有待提升开敞空间现状老运河利用现状文化设施现状旅游资源现状重点问题研究p保护利用 保护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文化名片推动城市文化产业、文化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p文旅结合 塑造新的地域文化空间格局,突出文化和景观特色,促进区域旅游发展。p提升设施 补充并提升文化设施。城市新区应反映时代气息,大学园区、市民文化广场、大型文化设施等的建设应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p提倡民俗 倡导民俗特色活动,举办市民节庆活动,提升城市文化亲和力 文化发展专题1(3)相关规划要求XX市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在已有各种历史文化资源
19、和现代文明的基础上促进文化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继承和彰显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的城市特色,整合多种文化资源扩大文化融合力。重点问题研究 文化发展专题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XX市文旅规划城市历史格局保护结构可概括为“一城两带、两区、多点”。p 一城:指历史城区。p 两带:古运河文化带、梁济运河文化带。p 两区:两个历史文化街区。p 多点:规划区内各文保单位、优秀历史建筑、待挖掘遗址及建筑。核心区三大板块之一水乡故都文化旅游版块 p 版块规划核心资源两运交济,古都陈迹,水城风韵,传统工艺。版块形象运河之都,水岸园林,特色RBD,亲切尺度。版块精神传统,多元,亲民。p 版块分区运河故都景区:历史遗存和复建
20、、传统商贸、河网、民俗。重点问题研究 文化发展专题1(4)文化发展策略p 历史文化名城格局保护老城区名城格局概括为“一轴、一带、两环、两区、多点”。一轴:古槐路城市文化展示轴。一带:古运河文化带。两环:环城水系、环城绿带两区:两个历史文化街区。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铁塔寺太白楼历史文化街区多点:规划区内各文保单位、优秀历史建筑、待挖掘遗址及建筑p 传统街巷格局保护p 文物古迹点保护老城区内分布的22处区级以上文物点。其中国家级文物点2处、省级文物点4处、市级文物点13处、区级文物点3处。重要文保单位3处,优秀历史建筑1处。保 护综合上位及相关规划的发展策略,本次规划提出“保护、利用、融入”的文化
21、发展策略重点问题研究 文化发展专题1p展示历史文化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结合起来。通过植入与更替等方法,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将运河文化、商贸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流传并发扬光大。运河风光带整治“1处整治、2处复建,4条特色街,6处载体”运河风光带整治崇觉寺复建河道总督衙门复建利 用河道总督衙门复建崇觉寺复建浣笔泉休闲文化街竹竿巷传统手工艺文化街伊斯兰特色风情街老运河主题传统商贸街玉堂博物馆潘家大院演艺中心吕家宅院民俗博物馆庙会活动场地书画艺术展示场地伊斯兰宗教活动场地浣笔泉休闲文化街老运河主题传统商贸街竹竿巷传统手工艺文化街伊斯兰特色风情街潘家大楼演艺中心吕家宅院文俗博
22、物馆玉堂酱菜博物馆书画展示场地庙会活动场地伊斯兰宗教活动场地重点问题研究 文化发展专题4p创造开敞空间现状多数文保单位、文化设施都湮没于现代城市建设中。在部分有条件设施周边增加开敞空间,以利于保护和利用。(共涉及9处)牌坊街教堂改造拆除紧贴教堂的商业建筑,将教堂开敞利 用塑造景观视廊王母阁铁塔王母阁太白楼王母阁电信大楼王母阁东大寺铁塔智照禅师塔太白楼东大寺大悲庵牌坊街教堂东大寺浣笔泉天主教堂潘家大楼黄家街教堂崇觉寺铁塔太白楼重点问题研究 文化发展专题1串联节点 沿路打造连续性文化景观节点利 用 沿河串联网络状社区级文化设施重点问题研究 文化发展专题1融入融入开敞空间系统p 融入网络型开敞空间p
23、 融入老城慢行系统重点问题研究 文化发展专题4融入旅游开发系统p 运河水上游线p 故城风貌游线p 宗教旅游线路 运河水上游线古城风貌游线宗教旅游游线沿河文化设施传统文化设施宗教设施重点问题研究融入活力延续专题2运河+商业道路+商业p 市级商业以主干路为依托p 日常生活服务保留了一部分沿河传统p“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巷-社区服务”三个层次p 现状用地131.79公顷,占18.11%p 市级行政办公集中于红星中路p 市中区、任城区政府集中于太白楼中路p 用地30.24.37公顷,约占4.15%重点问题研究现状概况p XX体校、市委党校等高等院校5所p XX一中、八中等中小学15所p 用地55.23公
24、顷,约占7.59%p 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医院用地17处p 用地20.36公顷,约占2.8%活力延续专题2重点问题研究现状概况公共设施资源高度集中,但不均衡。p文化旅游设施有待加强p市级商业需要聚集提升p社区服务不完善活力延续专题2重点问题研究存在问题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16.7公顷,占16.03%商业服务业用地131.79公顷,占18.11%活力延续专题2p老城副中心主要承担大型商业零售、文化娱乐、医疗、旅游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p市级行政办公功能在适当时机逐步退出老城,在滨湖新区中心集中建设 p完善以太白楼路、共青团路、建设路两侧为骨架的现有的老城商业中心,并沿太白楼路向运河口
25、延伸,作为市级商业金融中心p限制老城片区内现有医院就地扩建 总体规划指导商业网点布局专项规划教育专项规划加油加气站规划重点问题研究策略1 核心区优化塑造p 落实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p 核心区范围面积83.41公顷p 保护利用、风貌塑造、交通管制活力延续专题2重点问题研究活力延续策略:核心区优化塑造、市级服务集聚提升、片区服务更新改造文化艺术创意区活力延续专题2p 以文物单位保护更新提升环境品质p 维持近人街巷尺度发展特色商街p 主题创意产业p 特色酒吧区p 新中式风貌重点问题研究富有人文精神的后现代时尚风貌区策略1 核心区优化塑造活力延续专题2结合文物单位的保护更新保持片区生活活力有限度的进行
26、优化提升重点问题研究文化艺术创意区活力延续专题2p 以文物单位保护更新提升环境品质p 维持近人街巷尺度发展特色商街p 主题创意产业p 特色酒吧区p 新中式风貌主题创意特色餐饮主题酒吧上海新天地南京1912区重点问题研究传统文化风情区活力延续专题2p 传统滨河商业尺度恢复p 东大寺伊斯兰文化展示区p 餐饮文化区 p 夜市美食街p 滨水酒吧区p 曲乡艺海区p 高端居住重点问题研究恢复传统的繁华滨水商业生活风貌策略1 核心区优化塑造活力延续专题2重点问题研究传统文化风情区活力延续专题2p 传统滨河商业尺度恢复p 东大寺伊斯兰文化展示区p 餐饮文化区 p 夜市美食街p 滨水酒吧区p 曲乡艺海区p 高端
27、居住滨水餐饮文化区伊斯兰文化体验滨水酒吧传统手工艺夜市美食街曲乡艺海重点问题研究交通管制活力延续专题2重点问题研究p 太白楼路下穿p 贯穿核心区的步行空间p 外围交通及停车设施 p 纯步行道路p 机非混行管制路段策略1 核心区优化塑造PPPPPPPP策略2 集聚提升活力延续专题2p 现代商业服务第四代商业综合体 p 功能复合集聚立体城市p 地下空间开发地下城市市级零售业中心XX从历史走向未来的窗口形象区重点问题研究活力延续专题2重点问题研究活力延续专题2垂直花园城市绿地中有高层的街道新都市生活功能复合带来的新型工作生活方式立体城市人活动方式由水平转向垂直,交通的立体复合艺术文化城市城市持久吸引
28、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p 现代商业服务第四代商业综合体 p 功能复合集聚立体城市p 地下空间开发地下城市市级零售业中心重点问题研究以休闲业提升商业的多元复合型业态时间消费型的综合城市开发打破室内室外,强调开放、休闲和自然活力延续专题2p 现代商业服务第四代商业综合体 p 功能复合集聚立体城市p 地下空间开发地下城市结合轨道交通开发,大力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创造XX老城商业中心区富有活力的“地下城市”空间,组织完善的地下交通、公共服务系统、市政系统、人防工程地下空间市级零售业中心重点问题研究活力延续专题2南部交通门户区p 商务商贸p 第三方物流p 门户形象塑造XX交通枢纽的现代化门户形象区重点问
29、题研究策略2 集聚提升活力延续专题2重点问题研究活力延续专题2南部交通门户区p 商务商贸p 第三方物流p 门户形象塑造物流服务发展强调的是由传统的供应型、销售型、储存型物流转向商流和信息流为主,实现商流、信息流的中心集聚,由原有的传统物流产业转型成为物流信息中心和交易调配中心,金融创投服务中心产业与技术服务中心现代物流服务中心企业总部基地重点问题研究活力延续专题2行政文化艺术区p 市级办公功能置换p 利用优良环境及现状基础充实文化、艺术功能p 时代雕塑策略1 集 聚记录XX变迁发展的时代印迹重点问题研究活力延续专题2重点问题研究活力延续专题2行政文化艺术区p 市级办公功能置换p 利用优良环境及
30、现状基础充实文化、艺术功能p 时代雕塑建议区级行政办公进入充实文化、艺术功能用地弹性控制 分到大类重点问题研究策略3 更新改造p 专业商业区提升改造p 王母阁服务区p 老运河提升区p 社区服务提升家居装修家具服装生态旅游服务秦庄路活力延续专题2重点问题研究活力延续策略2公共设施现状图公共设施规划图p 行政办公用地p 教育用地p 商业服务业用地p 文化、体育、文物31.37公顷 55.23公顷148.37公顷9.46公顷10.80公顷 38.70公顷176.19公顷25.61公顷现 状规 划用地类别重点问题研究环境改善策略3 现状绿地51.69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6.5%,比例偏低。其中公园绿
31、地42.48公顷,广场用地9.21公顷p 现状主要大型绿地主要包括人民公园、沿老运河、洸河北段及越河两侧的滨水绿地4处p 近年来沿共青团及健康路新建多处街头绿地,起到了良好的环境效果p 街坊及社区内部绿地较少,总体分布不均匀p 洸河、府河两侧绿地匮乏,达不到相关要求现状概况及主要问题重点问题研究环境改善策略3XX河湖水系综合规划 老运河、越河、洸河、府河蓝线及功能要求总体规划指导 p 六廊古运河带形绿地、洸府河带形绿地 p 双环内环为“小洸河-府河-越河”p 十二园人民公园为市级公园重点问题研究环境改善策略3老运河洸河府河古韵风情展示生活休闲运动水系贯通重点问题研究环境改善策略3越河越河洸河洸
32、河府河府河老运河老运河王母阁湖王母阁湖名称蓝线(米)越河20洸河9-20老运河25-40府河10-20每侧绿线控制数量(米)10101010重点问题研究环境改善策略3绿地完善越河越河洸河洸河府河府河老运河老运河王母阁湖王母阁湖沿河绿地社区绿地重点问题研究现状绿地面积51.69公顷现状水系18.69公顷现状绿地规划绿地规划绿地面积89.92公顷规划水系面积23.71公顷重点问题研究绿地系统布局p 两处市级公园p 三条环状水系p 多处街头绿地两心、三环、多点重点问题研究功能疏解4p 现状居住用地332.57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45.69%p 人均居住用地18.68平方米p 现状居住人口约17.8
33、万人重点问题研究策略2:鼓励小地块开发大社区开放,小组团封闭,保持片区活力策略1:以水为脉组织社区结合水系绿地改造,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向水系靠拢结合洸河 府河运动休闲之河定位,滨河设置社区服务用地p 体育休闲p 社区养老p 文化活动p 医疗卫生功能疏解专题3重点问题研究17个社区服务中心居住用地311.48公顷,按照“居住区-居住社区”两级组织模式,以主要道路河流为界分为20个小型居住社区,居住人口15.8万人。功能疏解专题4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停车、文化、医疗、养老等资源调配重点问题研究功能疏解专题4p 居住用地减少p 人口减少p 人均居住面积增加p 人均道路、绿地、公共服务指标
34、增加重点问题研究现状居住用地面积332.57公顷规划二类居住用地面积307.57公顷交通疏导5p 现状道路格局p 交通枢纽 p 公共停车设施匮乏 p 街道活力 承载历史 火车站汽车站(1)现状交通概况历史演化 干路+巷路格局巷路5-7米,曲折复杂,通达性差干路稀疏 间距普遍在600-700米重点问题研究p 交通枢纽p 主要道路等级、断面p 轨道交通廊道 公交枢纽公交枢纽(2)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指导交通疏导专题5重点问题研究保护现状街区肌理,尊重快速、主干路分级关系,引导片区次干路、支路向密集均等的网络型结构转化p 支路网络系统建设 p 核心区路网间距75-150米p 道路网密度7.4km/
35、km 道路用地占比21.1%(3)交通疏导策略交通疏导专题5无锡江阴中心区路网间距50-120米2重点问题研究交通疏导专题5p 在现状路网基础上新贯通支路25条p 提升4条道路等级为次干路 断面调整为20-30米p 对原支路断面进行合理调整重点问题研究东门大街-粉莲街西门大街马驿桥街解放路规划主要道路一览表(4)道路系统构建p主干路:主干路:“四横三纵”四横为健康路、洸河路、太白楼中路、车站西路;两纵为建设路和济安桥路。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4054m,断面形式为三块板。p次干路:次干路:五横两纵,东西向有红星中路、西门大街、东门大街、半截阁路、解放路,南北向有共青团路、环城西路。次干路道路红线
36、宽度为2045m,断面形式为一块板和三块板形式。p支路:支路:网络型,红线7-20米交通疏导专题5重点问题研究p 新建灯控路口13处,主要分布在干路与交通交通性支路交叉交叉口控制及交通渠化交通疏导专题5重点问题研究右转渠化岛式右进右出式(支路与主路相交)p 新增交叉口渠化14处,主要分布在干路与干路、干路与交通性支路路口快速公交及港湾式停车交通疏导专题5重点问题研究p 预留洸河路、太白楼路、古槐路、共青团路快速公交走廊p 港湾站结合出口道展宽设置为主、路段为补充结合出口道展宽设置港湾站利用路段护栏设置港湾站结合路段隔离带设置p 新建公共建筑及居住小区严格调控停车位配比停车设施新建住宅小区配比1
37、个/户控制,鼓励1.2个/户主干路核心商业区、景观区 红线宽度13米以下支路(单行路7米)其他交通流量大的道路交通疏导专题5p 集中设置18处社会公共停车场p 严格划定路边停车道路 新建大型商业建筑必须严格执行交通影响评估结果重点问题研究规划布局给水工程规划p水量预测 总需水量为4.392万立方米/日,净水量为3.681万立方米/日,中水量为0.711万立方米/日。p供水水源规划 西水厂(日供水能力4万立方米)和南水厂(日供水能力3万立方米)供水,并与其他水厂形成环状管网联合供水。中水水源主要为南郊污水处理厂内的中水厂。p水质与水压 水厂供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
38、9-2006)的规定。对水质有特殊要求的企业可自行解决。公用设施规划5规划布局给水工程规划p管网布置 保留现状主管网,完善主干管网系统,形成环网供水格局。规划给水管网的铺设以规划用水量为依据,并适当留有余地。随道路的建设和土地的开发建设同步进行旧管网改造和新管网的建设。中水管道沿城市主要街道环状网布置,边缘地区采用枝状布置,中水主要供给华能XX电厂、河道、景观用水等。规划布局污水工程规划p排水体制 采用雨、污分流制。p污水预测 总污水量为3.514万立方米/日。p污水设施规划 收集后排入南郊污水处理厂。p管网布置 规划中宜充分利用现有污水管道、截污管道及现有排水泵站,不能利用的重新敷设污水管道
39、。规划布局雨水工程规划p排水体制 采用雨、污分流制。p雨水规划原则 采用短距离、多出口、分散就近的排放 原则,就近排入水体。利用河道水网接纳雨水。结合道路、街道布局雨水管道,近可能地利用现状雨水管道、合流管道。p雨水设计流量 采用小面积暴雨径流计算公式Q=q.F(l/s)p管网布置 逐步将现有雨污合流制管道改为雨水排水管道,另外敷设污水管道;远期依据使用年限重新敷设雨水管道。规划布局电力工程规划p电力负荷预测 2030年预测用电负荷为9.5万KW。p电源规划 保留并扩容规划区110KV市中变站,规划区所需变压器容量为14万KVA。另外规划设置30个公用10KV变配电站,10KV开关站宜与10K
40、V变配电站合建。p线路规划 110KV高压线沿道路高压走廊敷设;10KV线路采用电缆沟的方式敷设。规划布局通信工程规划p邮政工程规划 保留原有的邮政局所,另外规划设置2处邮政所,邮政所的服务半径为1.0公里,沿主要道路可单独建设,亦可结合公建建设。p电信工程规划 规划电话机数6.21万部,交换机总容量7.76万门。保留原有的电信局所,另外规划设置3处电信支局,在居民聚集区和商业集中区内服务半径为1.0公里,其余区域服务半径为1.2公里。p电信线路规划 规划区内通信线路采用预埋管的方式敷设。规划布局燃气工程规划p气源规划 一是沿济曲快速干道接自曲阜方向的中石油天然气,一是沿日东高速公路接自菏泽方
41、向的中石化天然气。p气化率 城市集中气化率为97%。p燃气用气量预测总用气量3773.896(万立方米/年)。p调压站规划中低压调压站20座。p管网输配系统规划燃气输配管网采用次高压、中压二级系统,区域调压方式为主。中压管网成环联网供气。规划布局热力工程规划p热力现状 热力管线由运河公司、四合公司、东郊公司三个公司敷设的供热管线组成。p热负荷预测热负荷为203.056兆瓦。p热源规划 以华能嘉祥发电厂、华能运河发电厂、华能XX电厂、XX市东郊热电厂、运河热力区域供热锅炉房。作为城市主力热源。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供热。p热力站规划 规划换热站36座。p管网系统规划 布置在东西道路的南侧、南北道路的东
42、侧人行道下,老城区在热力管道建设时根据地下管网情况可适当调整。直埋或地沟内敷设。规划布局竖向工程规划p规划原则 规划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减少土(石)方工程量。p道路竖向布置规划 对于现状已建的道路,在满足排涝及工程管线敷设要求的前提下,原则上道路标高不作调整,规划道路与现状道路衔接。规划布局管网综合规划p水平布置 (1)南北向道路,自道路中心线向外西侧依次埋设路灯电缆、给水管道、燃气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电缆;东侧依次埋设路灯电缆、热力管道、中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通信电缆。(2)东西向道路,北侧同南北路的西侧,南侧同南
43、北路的东侧。p垂直布置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自路面向下的排列顺序为:电力管、电信管、热力管、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p管道覆土厚度管道覆土厚度 电力、通信电缆的覆土厚度为1.0米,给水管道、中水管道的覆土厚度为1.2米,热力管道的覆土厚度为1.3米,燃气管道的覆土厚度为1.5米。排水管道的覆土厚度随排水坡度而定,雨水管道起点覆土厚度为1.0米。污水管道起点覆土厚度为1.5米,管道交叉时,非重力流管道避让重力流管道。规划布局p垃圾量预测垃圾量预测生活垃圾量为189.6t/d。p环卫规划内容环卫规划内容1、道路清扫保洁道路清扫分为一、二、三共三级。2、公共厕所(1)旧城区内每2000-500
44、0人设1座。(2)城市中心区或流动人口密度较高的街道,公共厕所间距为400m左右,一般街道公厕间距为800m左右。(3)新建或改建公厕不低于三类标准。(4)公厕建筑面积,根据服务人口情况,居住区内按6-10平方米/千人,车站、体育场馆、商业街按20平方米/千人配置。p垃圾转运站垃圾转运站规划区设置小型垃圾转运站5处,其服务半径约为1000米。环卫工程规划规划布局p防洪排涝规划防洪排涝规划 防洪排涝标准:规划区防洪按200年一遇标准设防,排涝按20年一遇标准设防。对城市内河提出的规划策略是:从市域范围综合解决内河水系防洪问题;以老运河为主干,沟通其他内河河道,建立网络状的自然生态系统;严禁两岸排
45、污,治理水体,保证水质;依托河道系统,在两岸建设网络状的绿化系统。p消防规划消防规划 规划区内布置普通消防站1处,位于环城北路北,共青团路西,占地面积3000 平方米左右。老城区西侧和东侧的消防任务主要由靠近老城区的第一、第二消防站负责,南侧由规划的另一处消防站负责,位于车站西路南,运河路西。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规划布局p人防规划人防规划 规划区按留城人口40%计为6.32万人。按留城人口人均人防使用面积1.0计,人防工程建设量为6.32万。规划设立市级指挥中心和区级指挥所两级指挥系统。市级指挥中心统一指挥1座,区级指挥所1座。p抗震减灾规划抗震减灾规划 城区设防基本烈度为度,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
46、提高抗震设防等级。1、避震疏散规划避震疏散场地:公园、广场、体育运动场、学校操场和其他空地作为避震疏散场地。避震疏散通道:城市主干道、快速路和城市高速公路为主要避震疏散通道。2、生命线系统防灾规划包括交通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医疗救护系统。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总体规划土地使用规划总图土地使用现状图土地使用规划总图类别名称现状用地面(hm2)规划用地面(hm2)调整面积(hm2)居住用地332.57307.57-25.0减法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30.248.35-21.89教育科研用地55.2340.00-15.23医疗卫生用地20.3617.26-3.1文化设施用地
47、与弹性用地4.7114.12+9.41加法体育用地0.003.05+3.05文物古迹用地4.759.82+5.07市级商业中心30.3051.20+20.90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75.97155.92+79.95绿地与广场用地51.6989.92+38.23规划总图5第三章 规划控制1 老城控规特色2 土地使用控制3 六线控制4 街坊控制5 地块控制规划控制老城控制特色11、预留规划弹性2、风貌控制引导3、延续规划管理结合老城区控规在未来实施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本次规划拟在控制性指标和方式的制定上提出一些变化,以便于老城区控规未来的实施与完善。提出以下几种特点:土地使用控制2规划控制本规划区内
48、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代码均采用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规定的城市用地分类和代码,大部分划分至中类或小类。依据本规划区的功能定位,确定主要土地使用性质为:居住用地(R)、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物流仓储用地(W)、绿地(G)、道路广场用地(S)、公用设施用地(U)、及水域和其他用地(E)。结合老城区商贸特性,并考虑为老城区改造升级预留弹性:1、新增商住混合用地(),2、部分用地规划为大类。预留规划弹性土地使用控制2规划控制考虑老城区的复杂性,并预留未来改造的弹性,规定以下通则:1、建筑高度设最大值,开发强度、建筑密度设定区间,绿
49、地率设最小值。2、改造更新项目,原住民就地还建的,开发强度可取最高值。3、多个小地块合并开发,可在原建筑面积合并基础上奖励10%开发面积。3、提倡容积率奖励制度。为公众提供公共开放空间的,允许增加不高于所提供公共空间与原容积率乘积一半的建筑面积。增加弹性鼓励更新鼓励开放空间建设鼓励合并开发预留规划弹性土地使用控制2风貌控制引导规划控制老城区内部现状建设混杂,保护与更新并存。针对老城区开发的特殊性,建议采用风貌分区的方式控制土地使用强度,并将风貌分区写入控制图则的引导性控制指标,以指导未来地块建筑风貌的控制。p开敞空间p传统风貌保护区(低层、传统风貌)p传统风貌协调区(低、多层,传统风貌)p高层
50、建设控制区(控制高层比例、现代风貌)p高层允许建设区(现代风貌)p高层建议建设区(控制多层比例、现代风貌)p现代都市风貌集中展示区(现代风貌核心区)土地使用控制2依据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结合风貌分区,分区域研究现状已批用地的用地性质、地块大小、建筑高度及开发强度等,拟将规划设想与现状规划管理相结合,以确定具体控制指标。其中研究老城区内已批用地或出具规划条件地块共52处,总用地137.7公顷。用地平均面积为2.65公顷。区域已批用地数量公共设施地块数量公共设施平均面积(公顷)居住地块数量住宅平均面积(公顷)3公顷以上用地数量传统风貌保护区440.6000传统风貌协调区841.2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