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素养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素养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普通高中学科素养调研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00分,检测时长10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如果说尽可能提高食材的利用率是“节流”,那 A就是“开源”;如果说“节流”表现了中华美食背后的地大物博,那“开源”则揭示了B。俗语有
2、云:“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疾。”“五谷”,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代表。“五谷”有两种说法,一是郑玄认为的“麻、黍、稷、麦、豆”,二是赵歧认为的“稻、黍、稷、麦、菽”。无论哪一种说法,麦这里主要指小麦,都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最重要、最普遍的主食之一。然而,小麦并非中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换句话说,支撑起中国几千年文明、给中华美食带来无限荣光的小麦,其实是个货真价实的舶来品。小麦起源于新月沃地,在甘肃民乐东灰山遗址、新疆孔雀河畔的古墓沟等西北地区分别发现了公元前两三千年的小麦遗存,这让后世的考古学家大致能勾勒出小麦传入中国的路线。小麦古称“麳”,在甲骨文中,“麦”为小麦植株形象,“来”的“行来”之义正渊
3、源于小麦的舶来品身份。当然,小麦的本土化大规模种植也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直到北宋时期,中国农人才在土壤耕作、种子处理、栽培管理等技术层面积累到了足够的经验知识,让小麦在北方种植制度中取得了核心地位。“高粱”二字,很东北,也很中国,但不要意外高粱的原产地不是中国,甚至不是东亚,而是遥远的非洲。高粱传入中国的时间与路线更难考证,因其早期有“蜀林”“巴禾”之称,可能是由西南地区渐次传入中原,直到宋元两代成为北方人的主食。除了主食,中国人对蔬菜瓜果更是海纳百川。中国人的菜谱上,有三类食材从名称就能看出其“海外血统”:第一类名称中带“胡”,基本于汉晋时期由西北陆路引入,主要有胡豆(蚕豆)、胡瓜(
4、黄瓜)、胡蒜(大蒜)等。胡萝卜也源于西亚,但传入中国的时间稍晚。第二类名称中带“番”,主要于南宋、元明及清初由番舶引入,如番茄、番薯(红薯)、番椒(辣椒)等。第三类名称中带“洋”,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洋葱、洋芋(马铃薯)、洋白菜(甘蓝)等。如今,这些外来物种早已融入中华美食,甚至成为很多中国菜肴的灵魂所在没有了蒜泥,火锅会黯然失色;没有了辣椒,整个川菜系都会“哑火”;没有了番茄,多少人学会的第一个炒菜恐怕就不是番茄炒蛋了(摘选自江隐龙中华尚食之道里,自有一个民族坚韧的初心,有改动)1. 阅读选文,在文中第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2. 下列语句,与“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所用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除了主食,中国人对蔬菜瓜果更是海纳百川。B. 中国人的菜谱上,有三类食材从名称就能看出其“海外血统”。C. 这些外来物种早已融入中华美食,甚至成为很多中国菜肴的灵魂所在。D. 没有了辣椒,整个川菜系都会“哑火”。3. 第段画线句可以改写成:“高粱二字,很有东北的风格,也很有中国化的感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参考答案】1. A积极引入外来物种为己所用 B中华美食文化的兼容并蓄2. B3. 原句“东北”“中国”两个名词形容词化(省略原有中心词,让修饰语成为谓语),这种新鲜的表达(
6、陌生化表达)给人以眼前一亮(独特)的阅读感受,容易引发读者关注。原句句式短小,结构对称,简洁明快。将“东北”“中国”由地理概念引申为风格化概念,突出了“高粱”二字具有的地域特点、民族风格。【1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处,根据前句“如果说尽可能提高食材利用率是节流”等信息,可知A处是说“开源”就是引入外来物种,故补写内容是“积极引入外来物种为己所用”。B处,根据前句“那积极引入外来物种为己所用就是开源”和“如果说节流表现了中华美食背后的地大物博”可知,此处是说“开源”揭示了中华美食文化的融合中外不同的东西,故补写内容是“中华美食文化的兼容并蓄”。【2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正
7、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采用了拟人修辞,“拣”“寂寞”赋予“孤鸿”以人的动作和心绪,写出了它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的心情。A比喻。把“蔬菜瓜果”比喻成“川”,把“中国人”比喻成“海”,把中国人对蔬菜瓜果的接受程度比喻成“海纳百川”; B拟人。“海外血统”把这些外来物种人格化;C比喻。把“这些外来物种”比喻成“中国菜肴的灵魂”;D比喻,把辣椒比喻成“火”。故选B。【3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原句中两个名词“东北”“中国”,省略原有中心词,让修饰语成为谓语,形容词化了,这种表达给人以独特的阅读感受,引发
8、读者关注。(2)从句式角度分析原句“高粱”二字,很东北,也很中国,句式短小,结构对称,简洁明快。而改句“高粱二字,很有东北的风格,也很有中国化的感觉”与原句相比,显得拖沓冗长。(3)从风格方面分析原句将“东北”“中国”由地理概念引申为高粱的风格,突出了“高粱”二字具有的地域特点、民族风格。而改句中“很有东北的风格,也很有中国化的感觉”直接采用风格化概念。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左忠毅公逸事(节选)方苞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
9、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
10、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注释】左忠毅公:左光斗,因弹劾宦官魏忠贤被陷下狱,受酷刑而死。后迫谥忠毅。先君子:对已过世父亲的称呼。庑:廊下小屋。史公可法:史可法,崇祯进士,南明时任兵部尚书大学士,清军入关时镇守扬州,后城破殉难。瞿然:惊视的样子。厂狱:明代特务机关东厂所设的监狱。逆阉:这里指魏忠贤。炮烙:用烧红的铁来炙烧犯人的一种酷刑。长镵:一
11、种长柄的掘土工具。更休:轮流休息。漏鼓移:过了一段时间。4. 给第段画线句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B. 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C. 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D. 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6. 史可法被左公“面署第一”,学者周振甫认为这样写不符合实际,因为按明朝考试制度,考卷需专人誊写,封上考生姓名后呈送考官。既然如此,作
12、者为何要这样写?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7. 本文塑造人物极为传神。请结合第段和链接材料,分析本文是如何塑造左光斗这一光辉的历史形象的。材料一:光斗呼可法而字之曰:“道邻(史可法的字),宜厚自爱,异日天下有事,吾望子为国柱。自我被祸,门生故吏,逆党罗而捕之,今子出身犯难,殉硁硁(kng,固执)之小节,而撄(yng,触犯)奸人之锋。我死,子必随之,是再戮我也!”(节选自戴名世左忠毅公传)材料二:盖望溪(方苞)、南山(戴名世)均如得死象之骨,各以己意揣想生象,而望溪(方苞)更妙于添毫点睛,一篇跳出。(节选自钱锺书谈艺录)【参考答案】4. D5. 史可法闭口不敢出声,快步走了出来。后来他常常流着眼泪
13、对别人讲述这件事,说:“我老师的肺肝,都是铁石铸造的啊!”6. 作者并非不知明代应试规程,而是借此突出左光斗对史可法的欣赏、器重之情,为国选才、爱才惜才的特点。从写法看,这样写呼应了“解貂覆生”“召入,使拜夫人”的言行,也为下文写史可法冒死进监狱看望左光斗,并继承其遗志、将其作为人生榜样的表现做铺垫。7. 抓住了左光斗的精神风骨,塑造了他不畏阉党、不惧刑讯、不计个人得失、惜才忧国、轻身爱国的光辉形象。合理运用想象进行艺术创作,再现左光斗与史可法狱中见面的具体场景、人物的音容形貌,突显人物精神。添加了动作、外貌、神态等传神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栩栩如生。如“筋骨尽脱”却依然不让其倒下,“席地
14、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还“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再如,语言描写中多用反问句、感叹句,情感表达特别浓烈。【4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狱卒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了个竹筐,手拿着长镵,装作打扫粪便的人,把他领进监狱。(狱卒)悄悄地指着左公所在的地方。“使史更敝衣”是兼语句,“史”是“更敝衣”的主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BC。故选D。【5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噤”,闭口;“趋”,快步走;“涕”,眼泪;“语”,告诉,对别人讲述。【6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作者方苞为清初著名学者,桐城派大师,在科举取士的年代,作者
15、并非不知明代应试规程,且本文是“逸事”,并非史传文,为了突出左光斗的形象,故意为之,借此突出左光斗对史可法的欣赏、器重之情,为国选才、爱才惜才的特点。由原文“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召入,使拜夫人,曰”“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等情节可知,从写法看,这样写呼应了“解貂覆生”“召入,使拜夫人”的言行,也为下文写史可法冒死进监狱看望左光斗,并继承其遗志、将其作为人生榜样的表现做铺垫。【7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由原文“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
16、,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可知,抓住了左光斗的精神风骨,塑造了他不畏阉党、不惧刑讯、不计个人得失、惜才忧国、轻身爱国的光辉形象。由原文“先君子尝言”可知,作者方苞对于史可法和左光斗的事迹并未亲身经历,都是作者合理运用想象进行艺术创作,再现左光斗与史可法狱中见面的具体场景、人物的音容形貌,突显人物精神。由原文“席地倚墙而坐,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面额焦烂不可辨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可知,添加了动作、外貌、神态等传神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栩栩如生。如“筋骨尽脱”却依然不让其倒下,“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还“奋臂以指拨眦”“目
17、光如炬”。再如,“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天下事谁可支拄者!”等,语言描写中多用反问句、感叹句,情感表达特别浓烈。参考译文:左忠毅公逸事(节选)方苞先父曾经说过,同乡前辈左忠毅公任京城地区学政时,有一天,刮风下雪,天气特别冷,他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出来,微服出行,走进一座古寺。厢房里有个书生伏在桌上睡着了,(桌上的一篇)文章刚写好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外衣给他盖上,并替他关上门。左公向寺里的和尚询问,原来是史可法。等到考试时,官吏喊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吃惊地注视着他,等到他呈上考卷,左公就当面定为第一名。召他进入内室,让他拜见夫人,说:“我的几个儿子平庸无能,将来能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
18、有这个学生啊。”到左公被关进东厂监狱时,史可法整天早晚守候在狱门外。逆阉魏忠贤对监狱防备监视很严,即使左家的仆人也不能靠近。过了很久,史可法听说左公遭受了炮烙酷刑,早晚间将要死去,便拿了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狱卒商量探监的办法,狱卒被他感动了。有一天,狱卒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了个竹筐,手拿着长镵,装作打扫粪便的人,把他领进监狱。(狱卒)悄悄地指着左公所在的地方。只见左公在地上身子靠着墙坐着,脸庞、额头都烧得焦烂,不能辨认(原来的面貌),从左膝盖以下,筋骨全都脱落了。史可法上前跪下,抱着左公的膝盖哭泣。左公辨出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就使劲地举起手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
19、一样明亮,愤怒地说:“不识大体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你却到这里来!国家的事情败坏到这个地步,老夫是完了,你再轻视生命而不明救国大义,国家大事谁来支撑呢?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奸贼们编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说着就摸起地上的刑具作出投击的样子。史可法闭口不敢出声,快步走了出来。后来他常常流着眼泪对别人讲述这件事,说:“我老师的肺肝,都是铁石铸造的啊!”崇祯末年,流贼张献忠在蕲州、黄州、潜山、桐城一带出没,史公以凤庐道的身份奉命守御凤阳、庐州一带。每逢有警报,他总是一连几个月不进寝室睡觉,让将士们轮换休息,自己却坐在帐幕外。他挑选十个身强力壮的兵士,叫两个蹲坐着,背靠着他们,每过一更,就(
20、让他们)轮换一次。每当严寒的夜晚,他一站起来,抖抖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响声。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史公说:“我对上怕辜负了朝廷,对下怕对不起我的老师啊。”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该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唐代思想家柳宗元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柳宗元这段话提出了一个思想,这就是,自然景物(“清湍修竹”)要成为审美对象,要成为“美”,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去“唤醒”它,去“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
21、彰”,就是发现,就是唤醒,就是照亮。外物是不依赖于欣赏者而存在的。但美并不在外物(自在之物)。或者说,外物并不能单靠了它们自己就成为美的(“美不自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一个客体的价值正在于它以它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呼唤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主体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沟通,就是后来王阳明说的“我的心灵”与“天地万物”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也就是后来王夫之说的“吾心”与“大化”的“相值而相取”。对于柳宗元的这个命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一,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一般人之所以容易接受美是客观的观点,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看到物是客观的,因
22、此他们觉得物的美当然也是客观的。这座山是客观的,那么这座山的美当然也是客观的。这里的错误是在于把“象”与“物”混淆起来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象”与“物”加以区别。在审美活动中,我们所面对的不是“物”,而是“象”。“象”,西方艺术家喜欢称之为“形式”,中国古代艺术家则常常称之为“物色”或“景色”。在审美活动中,“物”的有用性以及它的自然科学属性是不被注意的。审美观赏者注意的是“象”。“象”不等于“物”。一座山,它作为“物”(物质实在),相对来说是不变的,但是在不同的时候和不同的人面前,它的“象”却在变化。“象”不能离开观赏者。“物”是实在的世界,“象”是知觉的世界。竹子是“物”,眼中之竹则是“象
23、”。“象”是“物”向人的知觉的显现,也是人对“物”的形式和意蕴的揭示。当人把自己的生命存在灌注到实在中去时,实在就有可能升华为非实在的形式象。这种非实在的形式是不能离开人的意识的。所以席勒说: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显现是人的作品。一个以显现为快乐的人,不再以他感觉的事物为快乐,而是以他所产生的事物为快乐。这正是朱光潜一贯强调的观点。朱光潜谈美,总是一再强调指出,把美看作天生自在的物,乃是一种常识的错误。他指出,“象”不能离开“见”的活动,有“见”的活动,“象”才呈现出来,所以美的观赏都带有几分创造性。美不能离开观赏者,美是发现,是照亮,是创造,是生成。“彰”就是生成。这是“美不自美,因
24、人而彰”的第一层意思。二,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的意蕴。一般人之所以容易接受美是客观的观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按照他们的常识,美(例如风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是不会变化的。其实这种常识也是片面的。泰山的日出,它作为“物”(物理实在),对每个观赏者都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观赏者,老人与小孩,诗人与音乐家,油画家与中国画画家,他们所看到的泰山日出的景象,往往很不相同。例如,像山、水、花、鸟这些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常常遇到的审美对象,从表面看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是一成不变的,其实并不是如此。所以朱光潜说:景是各人性格和情趣的反照。情趣不同则景象虽似同
25、而实不同。比如陶潜在“悠然见南山”时,杜甫在见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时,李白在觉得“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时,都见到山的美。在表面上意象(景)虽似都是山,在实际上却因所灌注的情趣不同,各是一种境界。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格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诗人与常人的分别就在此。同是一个世界,对于诗人常呈现新鲜有趣的境界,对于常人则永远是那么一个平凡乏味的混乱体。朱光潜所说的“性格情趣”,其实包含了时代、民族、阶级、文化教养、胸襟、趣味、格调、心境等多种因素。在审美活动中,这种种因素都会影响观赏者(审美主体)所看到(听到)的美的景象。人们欣赏艺术作品,这种情况也很
26、明显。同样是读陶渊明的诗,同样是读红楼梦,同样是看凡高的画,同样是听贝多芬的交响乐,不同文化教养的人,不同格调和趣味的人,以及在欣赏作品时心境不同的人,他们从作品中体验到的美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在同样的事物面前,他们会看到不同的景象,感受到不同的意蕴,这是“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第二层含义。(摘选自叶朗美学原理,有改动)8.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没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唤醒、照亮自然景物,自然景物不能从物理的存在变成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B. 席勒的话是说,能给予人快乐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的显现”,是人们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C. 不同观赏者所看
27、到的泰山日出的景象很不相同,而作为“物理实在”的泰山日出,对每个观赏者而言都是相同的。D. 影响人们欣赏自然之美的文化教养、格调、趣味等诸多因素,也同样影响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的体验。9. 根据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宗白华说:“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按本文观点推断,宗白华的认识是错误的。B. 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然而白杨礼赞中傲然挺立、力争上游的白杨却是一个灌注了茅盾情感的主观存在。C. 依朱光潜的观点来看,同一世界,诗人眼中、笔下呈现的境界比常人眼中的风景更新鲜有趣。D. 我们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胸襟,养成纯正的趣味,提升我们的境界。惟其如
28、此,才能领略更丰富、更深挚的美的意蕴。10. 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两项,并简要阐述理由。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同一日暮,一为忧愁,一为欢憨,其境绝异。B“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同一明月,一为喜悦,一为愁思,其境绝异。C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D相传赵飞燕能于宫人所举盘中起舞,可见汉之风尚以瘦为美;而杨贵妃“肌态丰艳,盛宠不衰”,“便知唐人所尚以丰肥为美”。我选_。理由:_。11. “美学原理具有高度的普遍性与抽象性”,本文是如何将具
29、有普遍意义的抽象理论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请结合选文,从材料选择和论证层次的角度加以分析。【参考答案】8. B9. A10. 正确选项:AC。理由:A项,同样面对日暮,崔颢萌生思乡之愁,李清照却沉浸在欢快美好的回忆中,这正好与文中“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的意蕴”(或“不同的人,在同样的事物面前,他们会看到不同的景象,感受到不同的意蕴”)观点吻合。C项,这句话的意思是花的美(“颜色”)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这正好与文中“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或“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观点吻合。11. 材料选择:所选材料包含古今中外,具有普遍性。所选
30、材料分别从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角度证明了观点,具有代表性。所选材料丰富多样,既有生活实例,也有诗文名句和名人言论。论证层次:先提出命题(观点)“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再简要阐释,用王阳明、王夫之的话加以佐证;然后分层(分两个观点)论述,两层(两个观点)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或第一层是第二层的前提,第二层是第一层的深入论证)。【8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能力。B.“能给予人快乐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的显现”错,原文“席勒说: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显现是人的作品。一个以显现为快乐的人,不再以他感觉的事物为快乐,而是以他所产生的事物为快乐”,席勒的意思是人的意识会参与到事物中去,选项曲
31、解文意。故选B。【9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按本文观点推断,宗白华的认识是错误的”错,原文“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一个客体的价值正在于它以它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呼唤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主体的审美体验”,“美”首先要有客体存在,然后才有人的发现和审美体验;宗白华的意思是“美”对于你是客观的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你要发现它,可以分析它的构造等,进而体会到“美”,也是强调“人”在审美中的主体作用。二者并不矛盾。故选A。10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C。理由:A项。原文“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
32、有不同的意蕴”。第一句诗意思是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第二句诗意思是还记得那次在溪边亭中游玩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同样面对日暮,崔颢萌生思乡之愁,李清照却沉浸在欢快美好的回忆中,这正好与文中“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的意蕴”(或“不同的人,在同样的事物面前,他们会看到不同的景象,感受到不同的意蕴”)观点吻合。C项。原文“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你没有看到这朵花时,这朵花和你都处于寂静无人知的状态;当你来看这朵花时,此刻这朵花的明媚就生动地展现在你的眼前。这句话的
33、意思是花的美(“颜色”)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这正好与文中“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或“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观点吻合。【11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论证思路的能力。材料选择:所选材料包含古今中外,具有普遍性。如“唐代思想家柳宗元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所以席勒说: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显现是人的作品。一个以显现为快乐的人,不再以他感觉的事物为快乐,而是以他所产生的事物为快乐”“朱光潜谈美,总是一再强调指出,把美看作天生自在的物,乃是一种常识的错误”。所选材料分别从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角度证明了观点,具有代表性。如“自然景物(
34、清湍修竹)要成为审美对象,要成为美,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去唤醒它,去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同样是读陶渊明的诗,同样是读红楼梦,同样是看凡高的画,同样是听贝多芬的交响乐,不同文化教养的人,不同格调和趣味的人,以及在欣赏作品时心境不同的人,他们从作品中体验到的美是不一样的”。所选材料丰富多样,既有生活实例,也有诗文名句和名人言论。如“泰山的日出,它作为物(物理实在),对每个观赏者都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观赏者,老人与小孩,诗人与音乐家,油画家与中国画画家,他们所看到的泰山日出的景象,往往很不相同”“席勒说: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显现是人的作品。一个以显
35、现为快乐的人,不再以他感觉的事物为快乐,而是以他所产生的事物为快乐”“比如陶潜在悠然见南山时,杜甫在见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时,李白在觉得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时,都见到山的美”。论证层次:开头“唐代思想家柳宗元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先提出命题(观点)“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再简要阐释,用王阳明、王夫之的话加以佐证,“这种体验,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沟通,就是后来王阳明说的我的心灵与天地万物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也就是后来王夫之说的吾心与大化的相值而相取”;然后分层(分两个观点)论述,“对于柳宗元的这个命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一,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
36、,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二,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的意蕴”,两层(两个观点)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或第一层是第二层的前提,第二层是第一层的深入论证)。(二)现代文阅读(该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指路阎秀丽“那就是一道铜墙铁壁,一道无法突破的铜墙铁壁”老人喃喃地说。这是一个瘦削而又矮小的老人,满脸沟壑纵横,坐在院子里那把大大的圈椅上,身板挺得笔直,这应该是一位军人标准的坐姿。我尝试着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一些什么,可那双眼睛是沉静的,我什么也看不到。我忽然觉得,那下沉的夕阳不是落向西山,而是落在老人的眼睛里。作为报社的记者,
37、领导让我去挖掘一些革命老战士的英雄事迹。经多方打听才找到他,听说他曾经参加过一场著名的阻击战,不过他不愿和任何人提起那段岁月。谁也没想到,他会住在极普通的筒子楼里。因为我们的到来,特意换上了一身干净的军装,一顶军帽放在旁边的石桌上,那上面似乎沉淀着老人的峥嵘岁月。这让我不禁肃然起敬,更想从老人的身上挖掘出一些东西。我提起了那场阻击战,老人沉默了很久,阳光从侧面照着他,让他的脸有一半笼罩在暗影里。“您能亲历那场阻击战,一定有很多记忆深刻的人和事。”我说。老人的身子瑟瑟地抖动一下,腰板瞬间佝偻起来,那宽大的木椅,竟然让他显得有些羸弱不堪。“那是一道无法突破的铜墙铁壁”老人喃喃地说着,“我的耳边都是
38、爆炸的声音,鼻子里全是烧焦的味道”这是真正经过战火考验的老英雄!我身体正了正,虽然他什么也看不到。“当我醒来的时候,周围很静,眼前一片漆黑,我以为我死了还好我的腿还能动”“我很害怕,怎么只剩下我自己?都死了吗?我不敢喊,但是我能感觉到风刮过我的脸一股血腥味,是我的血,从我的脸上一直流,流到我的嘴里。”老人的身体在抖,声音也跟着抖起来,“我趴在地上,能闻到土里也有血腥的味道,我不知道是谁的血。但是我知道,我还没死,只是我的眼睛看不到了”“我想活着,我不想死,香兰还等我回去娶她”老人在我的安抚下平静下来,喃喃地说着,“她很漂亮,两条大辫子在身后甩来甩去”老人的脸上似乎闪过一抹红晕。“我又听到了枪炮
39、声,整个大地都在震动,我甚至听到很多人的呐喊声。”老人挪动一下身子,靠在椅背上,好像很疲惫,“我听到有人喊给我上,我很高兴,我得救了,因为我知道这是谁喊的话。”“我大声地喊着,嗓子都哑了,除了爆炸声和喊杀声,还有那越来越浓烈的烧焦的味道”老人想睁大双眼,那里似乎藏着深深的恐惧,“那天是阴天,我能感觉到空气是湿漉漉的,就连喊杀声也是湿漉漉的、黏黏的我又听到有人喊跟我上,随即一发炮弹在我的身旁爆炸”“当我醒来的时候,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那种难闻的味道。”老人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飘过来,“像是地狱的味道”“没有人救您回去?”我惊愕地看着老人。“我以为我会死在战场上我却碰到了他他向我爬来,他的声音很虚
40、弱,问我的眼睛是不是看不到了我忍不住哭了,我再也看不到我的香兰了”老人的声音有些哽咽地说道,“我问他是谁,他告诉了我他的两条腿都负了重伤,不能走路了他说他想活着,要不然他的狗剩子就没爹了。”我的鼻头一酸,看着老人的眼睛,我以为那里也会有泪水流出来,可是什么也没有。“我不得不跟他走,因为我也想活着。我背着他,他给我指路他的两条腿晃荡着,一下一下地敲打着我的大腿。”老人的脸上闪现出一丝琢磨不透的神情,继续说道,“他没有叫,甚至连呻吟的声音都没有,我隐隐感觉到他竟然有些兴奋。他说这里就是一道铜墙铁壁,没有谁能够突破后来,他哭了,我没想到他也会哭,他的哭声太难听了,说他整整一个连的战友就剩下他,连长是
41、第一个牺牲的”我不由得站了起来,我无法想象老人当时的那种情况,背着一个负了重伤的战士走下战场的壮烈。我无法想象一个眼睛受伤看不见的人,背着“我让他闭嘴,他身上的血一直在流我真想扔下他他说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胜利吗?因为我们共产党人的口号是跟我上!而他们,只会喊给我上”老人的身体抖得更加厉害,声音也跟着抖得变了形,“他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但他还是不停地说”“那你扔下他了?”我问。“我没有,虽然我很想扔下他我知道他说的都是对的,我的眼睛受伤了,但是我的心明白着嘞”老人忽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说道。“我的眼睛受伤看不见了,但是我的心能看得见”我看到他的眼睛,真的有眼泪流出来。“我想让他活下去,可是他死了我
42、顺着他指给我的路往前走,因为他说过,只有走这条路才是正确的后来,军医治好了我的眼睛,我按照他说的,和他们的战友一起,重新奔赴了战场。”“啊?那您是?”“那时我是国军”老人低下头,声音轻得像风。空气中揉搓出干燥的摩擦声,是老人拿起桌上的军帽,端端正正地戴在头上,那鲜红的五角星,在阳光下变得更加鲜红。老人的眼睛里,被西落的阳光映满了温暖:“不过他给我指了一条最光明的路。”(选自2022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人“不愿和任何人提起那段岁月”,与战役的惨烈程度有关,也和老人曾经的身份有关。B. “身板挺得笔直”“腰板瞬间佝偻起来”,身板的变化
43、体现了老人心态的变化。C. “老人的身体抖得更加厉害,声音也跟着抖得变了形”,这里的“抖”不是害怕、恐惧,而是激动、兴奋,是心灵受到震动的体现。D. “标准的军姿”“干净的军装”和“端端正正”戴军帽的细节,说明老人非常珍视自己的“新”身份,这也是对“他”的致敬。13.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阳光从侧面照着他,让他的脸有一半笼罩在暗影里”“老人的眼睛里,被西落的阳光映满了温暖”既有自然环境描写,又含有丰富的隐喻。B. 与故乡中的小伙计、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一样,文中的“我”既是故事的见证者,也是小说的线索人物。C. 小说用“我”的种种反应配合老人的讲述,“我
44、不禁肃然起敬”“鼻头一酸”“我不由得站了起来”和情不自禁地追问,读来令人如临其境,也都推动了情节的发展。D. “我能感觉到空气是湿漉漉的,就连喊杀声也是湿漉漉的、黏黏的”,把听觉印象转化为触觉感受,写出了老人的恐惧,渲染了战役的惨烈。E. “我”的报社记者身份,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同时“我”的采访预期也为小说制造了波澜。14. “这是真正经过战火考验的老英雄!”老人是这样的老英雄吗?请从小说构思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与看法。15. 小说中的老人和“他”都没有出现姓名,请分析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参考答案】12. C13. BC14. 答案示例:我认为老人是一个“真正经过战火考验的老英雄”,不过并非
45、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而是一个特殊的英雄形象。他在阻击战中经过了战火的考验,更切身体会了“给我上”“跟我上”所代表的不同内涵,重新选择了正确的道路、重建信仰。这一特殊性正是通过小说的巧妙构思实现的:“我”在采访前,将老人定位为“英雄”;采访过程中,这一定位经过了否定再否定的过程,形成了“我认为他是其实他不是其实他就是”的回环结构,一步步凸显了老人特殊的英雄形象。15. 这样处理,是因为:作者要歌颂的不是“他”和老人这两个个体,而是他们所代表的两类英雄群体,始终坚定地走在革命道路上的那类英雄和转变到革命道路上来的那类英雄。同时,作者通过“他”的话语、事迹来揭示了革命信仰的正确性,以及这种信仰的巨大影
46、响力;借老人被“他”转变的经历,揭示了道路选择的重要性(启示我们应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12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这里的抖不是害怕、恐惧,而是激动、兴奋,是心灵受到震动的体现”错,当时老人听到“敌人”这番话,感到两个军队的差别,“抖”有害怕、恐惧的原因;“激动、兴奋”错,原文“我让他闭嘴,他身上的血一直在流我真想扔下他他说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胜利吗?因为我们共产党人的口号是跟我上!而他们,只会喊给我上”。可见老人的“抖”是心灵受到震动,而不是“激动、兴奋”。故选C。【13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错,小说并
47、非围绕“我”来写,是围绕老人的讲述来写的,“我”只是旁观者。C.“也都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错,“我”的种种反应能够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但不是都推动了情节发展。如“这是真正经过战火考验的老英雄!我身体正了正,虽然他什么也看不到”“我的鼻头一酸,看着老人的眼睛,我以为那里也会有泪水流出来,可是什么也没有”等都没有推动情节发展。故选BC。【14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写作手法的鉴赏能力。首先肯定,我认为老人是一个“真正经过战火考验的老英雄”。文中的老人亲历过战火考验,“我的耳边都是爆炸的声音,鼻子里全是烧焦的味道”“当我醒来的时候,周围很静,眼前一片漆黑,我以为我死了还好我的腿还能动”;但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而是一个特殊的英雄形象。小说最后揭示了他过去的身份,他是“国军”,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英雄,小说写他背着受伤的八路军战士走出战场,其间那个战士告诉他“他说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胜利吗?因为我们共产党人的口号是跟我上!而他们,只会喊给我上”,老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我知道他说的都是对的,我的眼睛受伤了,但是我的心明白着嘞”,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