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万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26062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万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万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万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万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该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中国人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离开“天命”,也就无从来讲“人生”。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人生”与“天命”最高贵最伟大处,便在能把他们两者和合为一。离开了人,又从何处来证明有天。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一切人文演进都顺从天道来。违背了天命,即无人文可言。“天命”“人生”和合为一,这一观念,中国古人早有认识。我以为“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西方人常把“天命

2、”与“人生”划分为二,他们认为人生之外别有天命,显然是把“天命”与“人生”分作两个层次、两个场面来讲,“天命”与“人生”分别各有所归,此一观念影响所及,则天命不知其所命,人生亦不知其所生,两截分开,便各失却其本义。决不如古代中国人之“天人合一论”,能得宇宙人生会通合一之真相。所以西方文化显然需要另有天命的宗教信仰,来作他们讨论人生的前提。而中国文化,既认为“天命”与“人生”同归一贯,并不再有分别,所以中国古代文化起源,亦不再需有像西方古代人的宗教信仰。在中国思想,“天”“人”两者间,并无“隐”“现”分别。除却“人生”,你又何处来讲“天命”。这种观念,除中国古人外,亦为全世界其他人类所少有。读庄

3、子齐物论,便知天之所生谓之物。人生亦为万物之一,人生之所以异于万物者,即在其能独近于天命,能与天命最相合一,所以说“天人合一”。此义宏深,又岂是人生于天命相离远者所能知。果使人生离于天命远,则人生亦同于万物与万物无大相异,亦无足贵矣。故就人生论之,人生最大目标、最高宗旨,即在能发明天命。孔子为儒家所奉称最知天命者,其他自颜渊以下,其人品德性之高下,即各以其离于天命远近为分别。这是中国古代论人生之最高宗旨,后代人亦与此不远。这可以说是我中华民族论学分别之大体所在。以过去世界文化之兴衰大略言之,西方文化一衰则不易兴,而中国文化则屡仆屡起,故能绵延数千年不断。这可说,因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自古以来即

4、能注意到不违背天,不违背自然,且又能与天命自然融合一体。我以为此下世界文化之归结,恐必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宗主。(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材料二:我理解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人,同其他动物一样,本来也是包括在大自然之内的。但是,自从人变成了“万物之灵”以后,顿觉自己的身价高了起来,要闹一点“独立性”,想同自然对立,要平起平坐了。这样才产生出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迥乎不同的,西方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东方的主导思想,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西方向大自然穷追猛打,暴烈索取。东方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同自然交朋友

5、,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在这个基础上再向自然有所索取。“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就是这种态度在哲学上的凝练的表述。东方文化基础的综合的思维模式,承认整体概念和普遍联系,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人与自然为一整体,人与其他动物都包括在这个整体之中,人不能把其他动物都视为敌人,要征服它们。人吃一些动物的肉,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从古至今,东方的一些宗教,比如佛教,就反对杀生,反对肉食。中国固有的思想中,对鸟兽表示同情的表现,在在皆有。最著名的两句诗“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是众所周知的,这种对鸟兽表示出来的怜悯与同情,十分感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西方文化主宰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酸雨到处横行,淡

6、水资源匮乏,大气受到污染,臭氧层遭到破坏,海、洋、湖、河、江遭到污染,一些生物灭种,新的疾病冒出,等等,威胁着人类的未来发展,甚至人类的生存。这些灾害如果不能克制,则用不到一百年,人类势将无法生存下去。现在全世界的明智之士都已痛感问题之严重,但是却不一定有很多人把这些弊害同文化挂上钩。然而,照我的看法,这些东西非同文化挂上钩不行。西方的有识之士,从上世纪20年代起直到最近,已经感到西方文化行将衰落,钱穆先生说:“最近五十年,欧洲文化近于衰落。”他的忧虑同西方眼光远大的人如出一辙,有没有挽救的办法呢?当然有的。依我看,办法就是回归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模式济西方的分析思维模式之穷,人们首先要按照中

7、国人、东方人的哲学思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同大自然交朋友,彻底改恶向善,彻底改弦更张。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继续幸福地生存下去。(摘编自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为一的,“天命”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天命”,同归一贯,并无分别。B. 中国古代文化起源时没有产生宗教信仰,是因为中国人持“天人合一论”,不需要用天命来作讨论人生的前提。C. 只有在“人生”的基础上才能讨论“天命”,这种观念不仅中国古人少有,全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也少有。D. 按照“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只是万物之一,人类的生存

8、离不开向大自然索取,但这种索取必须是友好有度的。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人人生的最大目标和最高宗旨,是知晓天命并努力与其合一,因此,一个人的人品德性的高低决定了他离天命的远近。B. “天人合一”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哲学主张,使中国文化具有了绵延不断的生命力,必将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C. 佛教出于对鸟兽的怜悯与同情,反对杀生,反对肉食,这是东方文化基础的综合的思维模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表现。D. 人类要克制灾害,让自己继续幸福地生存下去,只有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模式取代西方的分析思维模式这一条道路可走。3. 下列关于材料一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9、是( )A. 两则材料都以“天人合一”为话题展开议论,都采用对比论证的方式来辨明概念并讨论其价值。B. 材料一转述庄子齐物论、材料二引用“劝君”两句诗,均采用引证法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C. 材料二通过列举大自然遭遇破坏、人类生存堪忧的事实,证明了西方文化中征服自然思想是错误的。D. 季羡林引述钱穆等人关于西方文化衰落的论述,为自己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4. 和钱穆相比,季羡林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新在哪里?5. 钱穆和季羡林都论及了西方文化的衰落,但对衰落的原因观点不同,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参考答案】1. D2. C3. B4. 钱穆把“天”理解为“天道”“天命”,把“人”

10、理解为“人生”,“天人合一”就是天道与人生合一;季羡林则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天人合一”指人与大自然合一。钱穆出发点是个人的德性修养,强调人生顺从于天道;季羡林出发点是人类生存,强调人类同自然交朋友。5. 钱穆:西方人常把“天命”与“人生”划分为二,分别各有所归,因此天命不能体现于人生,人生不能顺应天命,便不能得到宇宙人生会通合一之真相。季羡林:西方文化的基础是分析的思维模式,不承认整体概念和普遍联系,让人类陷入生存困境。【1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天命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天命”错,二者是“天命”表露在“人生”上、“人生”顺应“天命”的关系。B.“不需要用

11、天命来作讨论人生的前提”错,是“不需要另有天命的宗教信仰来作讨论人生的前提”。C.“这种观念不仅中国古人少有,全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也少有”曲解文意,原文中“除中国古人外”的意思是中国古人具有而全世界其他人类少有。故选D。【2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一个人的人品德性的高低决定了他离天命的远近”因果倒置,原文是“其人品德性之高下,即各以其离于天命远近为分别”。B.“天人合一必将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错,原文预测“中国传统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不是“天人合一”观;且材料中有“恐必将”“可有”等模态词,比较委婉,留有余地。D.“取代”错,原文“办法就是回归

12、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模式济西方的分析思维模式之穷”,是“济穷”而不是“取代”,且“只有”错,原文是必要条件而未必是唯一条件。故选C。3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均采用引证法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错。材料二所引诗句不是论证人与自然关系,是证明“中国固有的思想中,对鸟兽表示同情的表现,在在皆有”,且不是引证而是例证。故选B。【4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一“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中国人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离开天命,也就无从来讲人生”“天命人生和合为一,这一观念,中国古人早有认识。我以为天人

13、合一观,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可见“钱穆把“天”理解为“天道”“天命”,把“人”理解为“人生”,“天人合一”就是天道与人生合一;由材料二“我理解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可见季羡林则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天人合一”指人与大自然合一。由材料一“孔子为儒家所奉称最知天命者,其他自颜渊以下,其人品德性之高下,即各以其离于天命远近为分别”“因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自古以来即能注意到不违背天,不违背自然,且又能与天命自然融合一体”可知,钱穆出发点是个人的德性修养,强调人生顺从于天道;由材料二“东方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同自然交朋友,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在这个基础上再向

14、自然有所索取”“东方文化基础的综合的思维模式,承认整体概念和普遍联系,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人与自然为一整体,人与其他动物都包括在这个整体之中,人不能把其他动物都视为敌人,要征服它们”“人们首先要按照中国人、东方人的哲学思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同大自然交朋友,彻底改恶向善,彻底改弦更张。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继续幸福地生存下去”,可见季羡林出发点是人类生存,强调人类同自然交朋友。【5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评价文中的思想观点的能力。钱穆:由材料一“西方人常把天命与人生划分为二,他们认为人生之外别有天命,显然是把天命与人生分作两个层次、两个场面来讲,天命与人生分别各有所归,此一观念影响

15、所及,则天命不知其所命,人生亦不知其所生,两截分开,便各失却其本义。决不如古代中国人之天人合一论,能得宇宙人生会通合一之真相”可知,西方人常把“天命”与“人生”划分为二,分别各有所归,因此天命不能体现于人生,人生不能顺应天命,便不能得到宇宙人生会通合一之真相。季羡林:由材料二“东方文化基础的综合的思维模式,承认整体概念和普遍联系,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人与自然为一整体,人与其他动物都包括在这个整体之中,人不能把其他动物都视为敌人,要征服它们”“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西方文化主宰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办法就是回归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模式济西方的分析思维模式之穷”可知,西方文化的基础是分析的思

16、维模式,不承认整体概念和普遍联系,让人类陷入生存困境。(二)现代文阅读(该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端米刘黎莹泥结婚的头三天,还能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守着水葱一般的新媳妇。三天后,泥就想找人闹一阵。泥结婚前喜欢钻窝子。柳村的人都把赌钱说成钻窝子。泥听赌友说过,一开始就降伏不住老婆,这辈子就算完了。老婆就像一棵草,就是压在石头缝里,也照样黄了绿,绿了黄,是见风就长的东西。新媳妇端米总是笑眯眯地做这做那,像捡了宝一样一天到晚就知个笑。小米饭熬好了,笑吟吟地问泥:“稀哩?稠哩?”菜盛到盘子里,又总是先让泥动第一筷子,然后笑眉笑眼地问:“咸哩?淡哩?”泥说:“嗦个!做点子饭还要给你

17、三叩六拜当娘娘一样敬?”端米就拿筷子闷头吃饭,泥吃着吃着,又觉心里挺对不住端米。泥说:“小米饭,黏哩。”端米不吭声。泥又说:“菜,香哩。”端米还是不吭声。泥就掉了碗,用手抱住头,伏在饭桌子上,说:“端米,我难受呀端米。”端米抚一下男人的头,扫干净地上的碎碗片。泥说:“端米,你不是一棵草,你就像个圆溜溜的皮球,让人想咬都没处下口哩。”端米说:“泥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泥就又去钻窝子。输了牌就回家往外偷粮食卖。一次偷一布袋,瞅个空子扛出来。有一回脚底下走得急,绊在门槛上,摔青了半边脸。端米给他抹了红药水,说:“你想往外扛就尽管扛,我不拦你就是。”泥就大了胆。泥后来干脆用盛过化肥的编织袋往外扛。有时

18、候泥一个人往袋子里装粮食挺费劲,端米就过来撑起袋子口。泥就一瓢一瓢往里装。嚓,一瓢,嚓,又一瓢,快露缸底了。早先泥的娘活着时是从不让大缸底露出来的。娘对泥说过,这口大缸用了好几辈子了,还从没露过缸底。有时遇上灾年,就是吃糠咽菜啃树皮也不敢空缸底。泥拿瓢的手抖抖索索地像是抽了筋。端米提了一下袋子,说:“还能装十来瓢哩。”泥真想一瓢头子砸在端米脸上。泥心里开始发毛。泥的手在媳妇脸前像秋风中的枯叶一样抖个不停。端米又提了一下袋子,说:“还能装两瓢哩。”泥就把瓢掉在了地上,用脚踩了个稀巴烂。泥说:“端米你干吗非要这样?我连村主任都没怕过呀端米。”端米说:“你看见别人打老婆手痒哩。”泥说:“我往后再去钻

19、窝子就把两只手剁给你看。”泥跟着端米上地里拔草。柳村的人看奇景一般,说:“我老天,泥也下地干活了,泥的媳妇竟有这等能耐!”泥干了一星期的农活,就又开始手痒,趁端米回家扛化肥的时候,泥就从地里跑了。泥赌输了就回到家里找菜刀。泥说:“端米我要剁手给你看。”端米正在剥花生,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泥扔了刀,从门后头拾起绳子,就把自家喂的狗给捆上了。眨眼工夫就把狗的两条前腿的脚指头给砍了下来。泥说:“端米我要再去赌,就把我的两条腿砍给你看。”泥还是管不住自己,泥再次赌输后,从菜板上拿起菜刀。泥说:“端米我可砍腿了,我可真砍了。”端米正蹲在鸡食盆前拌鸡食。泥伸手捉住一只芦花鸡,削去了一条鸡腿。泥也有赢钱的时候

20、,这时候泥就会老老实实地把钱递到端米脸前,说:“端米,你看,是不?树叶还有相逢时,岂可人无得运时?”端米远远地退到天井里,说:“怕脏手哩。”柳村的人常说,好人不踩泥,好鞋不踩屎,就有好事的人问:“端米,你好好的,干吗 不跟泥散伙?”端米说:“人是会变的呀。”“那干吗不拦住泥?由着泥的性子去钻窝子?”端米说:“铁锁媳妇不就是因为拦男人 被打残了胳膊?”“你就不怕把家赌垮了?”端米说:“家垮了,我还有条命。泥就是铁人钢人我也要把他暖化。”大伙儿就叹气,说:“自古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一个下着麻秆子雨的黄昏,泥正守着空了的大缸发愣,端米摇摇晃晃地像只落汤鸡一样跑回家。端米从怀里掏出200

21、块钱递给泥说:“你现在只能用我的命去赌了,直到赌干我身上最后一滴血。”泥接过钱,票子里夹着一张抽血单,泥的头皮“轰”地响了一下,泥像个疯子,用小蒲扇一样的大手猛扇自己的脸,直到把脸扇成个紫茄子。春天的时候,花草到处抽芽、开花。转眼之间,山上、树林、屋角,全都变了样。泥在镇上开了个钟表修理店,端米开了个服装加工店。钟表修理店的生意挺红火,十里八乡的人都想来看看出了名的泥怎么说变就变了。端米的服装加工店更是热闹,好多女人都想来看看端米是否有三头六臂。就有人问端米有没有绝招,端米甜甜地笑笑,说:“人这辈子要遇到好多难事,总不能事事都绕开走。只要豁上命,准行,说到底也就是一句话,水滴石穿罢了。”选自2

22、020年微型小说选刊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以泥结婚三天前后做对比,塑造了泥嗜好赌博的形象,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B. 泥吃饭时自言自语地回答了媳妇的问话,看出他对老婆的愧疚和惧怕。C. 小说的人物语言多用口语,既具有地域特色,又表现了人物形象特点,但是也造成了阅读的障碍。D. 小说讲述了年轻女性端米不动声色地让丈夫戒赌的波折故事,她的温柔善良、勤劳能干、聪慧坚韧,与孙犁荷花淀中的妇女们颇为相似,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7. 关于文中柳村人们与端米谈话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柳村的人常说,“好人不踩泥,好鞋不踩屎”,可

23、以从侧面看出大家开始时对泥的不认可和对端米的不理解。B. “泥就是铁人钢人我也要把他暖化。”体现端米把嗜赌成性的丈夫泥拉回人间正道的决心,表现了端米宽厚大度和善良仁爱,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C. 小说中“自古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一句,语言优美又富有生活哲理表现了大伙儿对泥的羡慕。D. 从与村民的谈话中可以看出,端米采取的是一种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策略,显现了她的大智若愚。8. 面对赌博,泥的内心随着与端米的相处而发生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情节简要分析。9. “斜升式重复”指人物的某种行为方式或者某一句话在作品中重复多次,由此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反转是一种情节由一种情境转换为

24、相反的另一种情境、人物身份或命运向相反方向转变的故事结构方式。小说端米在创作时采用了斜升式重复和反转的结构方法,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参考答案】6. D7. C8. 文章开篇写出泥结婚三天便想压制端米,又觉得对不住端米,这种难受状态表现出泥想要赌博又不想伤害妻子的矛盾心理。端米说“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后,泥便无所顾忌去赌博,没钱便从家偷粮食,端米帮他装袋子,引发泥的负罪感。泥想要收心回归家庭,干了一星期的农活,又开始赌博,赌输回家看到端米的状态,又感觉痛恨自己,矛盾的心情始终交织在一起。直到端米以极端的方式把卖血的钱交给泥时,“泥的头皮轰地响一下”,像个疯子,猛扇自己的脸,直到把脸扇成个紫茄子

25、。泥终于幡然悔悟,一家人开始走上勤劳致富之路。9. 泥摔碗后,端米让泥去赌;泥不断在家里偷粮食,端米让泥去赌;泥发了毒誓剁手,端米仍让泥去赌;泥发了毒誓砍腿,端米仍让泥去赌;最后端米献血仍让泥去赌。这五个情节在泥戒赌过程中一次次反复,并不断升级,是典型的斜升式重复;反转,泥陷入赌博无法自拔,直到端米用卖血的钱、用自己的命让泥去赌,泥才彻底醒悟,并真正戒赌,这就是反转。【6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错误,由原文“泥结婚的头三天,还能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守着水葱一般的新媳妇。三天后,泥就想找人闹一阵。泥结婚前喜欢钻窝子。柳村的人都把赌钱说成钻窝

26、子”可知,此处主要交代泥的嗜好,没有推动情节的发展。B.“惧怕”错误,无中生有,全文端米一直温柔对他,也没有泥惧怕她描写。C.“但是也造成了阅读的障碍”错误,由原文“嗦个!做点子饭还要给你三叩六拜当娘娘一样敬?”可知,“嗦个”的意思是“快吃饭,别啰嗦”,根据上下文可以理解。故选D。【7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C.“表现了大伙儿对泥的羡慕”错误,由“驮痴汉走”和“伴拙夫眠”,以及“你就不怕把家赌垮了?”等信息,可知大伙儿为端米感到可惜。故选C。【8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原文“泥听赌友说过,一开始就降伏不住老婆,这辈子就算完了。小米饭熬好了,笑

27、吟吟地问泥:“稀哩?稠哩?”菜盛到盘子里,又总是先让泥动第一筷子,然后笑眉笑眼地问:“咸哩?淡哩?”泥说:“嗦个!做点子饭还要给你三叩六拜当娘娘一样敬?”可知,文章开篇写出泥结婚三天便想压制端米,又觉得对不住端米,这种难受状态表现出泥想要赌博又不想伤害妻子的矛盾心理。由原文“端米又提了一下袋子,说:还能装两瓢哩。泥就把瓢掉在了地上,用脚踩了个稀巴烂。泥说:端米你干吗非要这样?我连村主任都没怕过呀端米。端米说:你看见别人打老婆手痒哩。泥说:我往后再去钻窝子就把两只手剁给你看。“等信息可知,端米说“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后,泥便无所顾忌去赌博,没钱便从家偷粮食,端米帮他装袋子,引发泥的负罪感。由原文

28、“泥赌输了就回到家里找菜刀。泥说:端米我要剁手给你看。端米正在剥花生,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泥扔了刀,从门后头拾起绳子,就把自家喂的狗给捆上了。眨眼工夫就把狗的两条前腿的脚指头给砍了下来。”等信息可知,泥想要收心回归家庭,干了一星期的农活,又开始赌博,赌输回家看到端米的状态,又感觉痛恨自己,矛盾的心情始终交织在一起。由原文“端米从怀里掏出200块钱递给泥说:你现在只能用我的命去赌了,直到赌干我身上最后一滴血。泥接过钱,票子里夹着一张抽血单,泥的头皮轰地响了一下,泥像个疯子,”可知,直到端米以极端的方式把卖血的钱交给泥时,“泥的头皮轰地响一下”,像个疯子,猛扇自己的脸,直到把脸扇成个紫茄子。泥终于幡

29、然悔悟,一家人开始走上勤劳致富之路。【9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技巧的能力。由原文“端米说:泥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和“泥端米又提了一下袋子,说:还能装两瓢哩。”以及“泥说:端米我要再去赌,就把我的两条腿砍给你看。”等有效信息可知,五个情节在泥戒赌过程中一次次反复,并不断升级,是典型的斜升式重复。由原文“泥还是管不住自己,泥再次赌输后,从菜板上拿起菜刀。”和“端米从怀里掏出200块钱递给泥说:你现在只能用我的命去赌了,直到赌干我身上最后一滴血。”以及“钟表修理店的生意挺红火,十里八乡的人都想来看看出了名的泥怎么说变就变了”等信息可知,泥陷入赌博无法自拔,直到端米用卖血的钱、用自己的命让

30、泥去赌,泥才彻底醒悟,并真正戒赌,这就是反转。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该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孔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而不可求,从吾所好。”大圣之操也。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言不失己也;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君子之所以越众也。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子路曰:“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人则轼;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孔子曰:“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

31、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左儒友于杜伯,皆臣周宣王,宣王将杀杜伯而非其罪也,左儒争之于王,九复之而王弗许也,王曰:“别君而异友,斯汝也。”左儒对曰:“臣闻之,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率友以违君。”王怒曰:“易而言则生,不易而言则死。”左儒对曰:“臣闻古之士不枉义以从死,不易言以求生,故臣能明君之过,以死杜伯之无罪。”王杀杜伯,左儒死之。莒穆公有臣曰朱厉附事穆公不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藕穆公以

32、难死朱厉附将往死之其友曰:“子事君而不见识焉,今君难吾子死之,意者其不可乎!”朱厉附曰:“始我以为君不吾知也,今君死而我不死,是果不知我也;吾将死之,以激天下不知其臣者。”遂往死之。(节选自说苑立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莒穆公有臣曰朱厉附/事穆公/不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藕/穆公以难死/朱厉附将往死之/B. 莒穆公有臣曰朱厉附/事穆公/不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藕/穆公以难死朱厉附/将往死之/C. 莒穆公有臣曰/朱厉附事穆公/不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藕/穆公以难死/朱厉附将往死之/D. 莒穆公有臣曰/

33、朱厉附事穆公/不见识焉/冬处于山林食杼栗/夏处于洲泽食菱藕/穆公以难死朱厉附/将往死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心匪石”与“所守或匪亲”(蜀道难)两句中的“匪”字含义相同。B. “曾子衣弊衣以耕”与“率疲弊之卒”(过秦论)两句中的“弊”字含义不同。C. “别君而异友”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两句中的“异”字含义相同。D. “是果不知我也”与“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两句中的“是”字含义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过陈西门而“不轼”修城的“降民”,面对学生子路的质疑,孔子以他们“不智”“不

34、忠”“不廉”解释自己“不为轼”的原因。B. 曾参无求于鲁君,鲁君却赐给他土地,曾参最终没有接受,此举得到孔子的肯定,因为在孔子看来,曾子能够坚守气节与人格。C. 面对周宣王发出的“不易而言则死”的死亡威胁,左儒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最后死去,固然是为“明君之过”,更是看重友情。D. 朱厉附的朋友大为不解,认为朱厉附的举动没有必要。对此,朱厉附直言自己的举动是为了唤醒天下那些不了解大臣的国君。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君子之所以越众也。(2)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14. 圣人具备哪些操守,君子为什么够超越普通人?请你

35、结合文本进行探究。【参考答案】10. A11. C12. C13. (1)一个人能够不失却自己的真性,这样以后就能够与他共渡难关,这就是君子能够超越普通人的原因。(2)接受了别人好处的就会畏惧别人,给了别人好处的就会在别人面前骄横跋扈,即使你有赐给我好处而没有在我面前骄横跋扈,我能不畏惧吗?14. 如果富贵合乎道义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乎道义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做事。做人不能失却自己的真性;一个人能够不失却自己的真性,这样以后就能够与他共渡难关,这就是君子能够超越普通人的原因。【10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莒穆公有位

36、大臣叫朱厉附,侍奉莒穆公,并不被穆公赏识,冬天待在山林里吃栗树的果实,夏天待在沼泽里以菱藕为食,莒穆公因祸难而死,朱厉附将前往并为穆公而死。“朱厉附”作“曰”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CD;“朱厉附”作“将往死之”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A。【11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都表示否定,句意:我的心不是圆圆的石头。/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近亲。B.正确。破旧;困乏。句意:曾子穿着破衣裳耕作。/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C.错误。看重;不同。句意:违背我的命令,(轻视君王)而看重朋友。/(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D.正确。代词,这;判断

37、动词,是。句意:这是他真的不了解我。/怎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故选C。【12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固然是为明君之过,更是看重友情”错误,文本中无依据,由“臣闻古之士不枉义以从死,不易言以求生,故臣能明君之过,以死杜伯之无罪”可知,是为了“明君之过”。故选C。【13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失”,失却;“济”,渡过;“所以”,的原因;“众”,普通人。(2)“受”,接受;“骄”,骄横跋扈;“纵”,即使;“不我骄”,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不骄我”。【14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孔子曰:富而可求,虽执

38、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而不可求,从吾所好。大圣之操也”可知,如果富贵合乎道义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乎道义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做事。由原文“言不失己也;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君子之所以越众也”可知,做人不能失却自己的真性;一个人能够不失却自己的真性,这样以后就能够与他共渡难关,这就是君子能够超越普通人的原因。参考译文: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道义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乎道义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做事。”这是至圣之人的操守,诗经上说:“我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我心并非草席软,

39、不能任意来翻卷。”说的是(做人)不能失却自己的真性;一个人能够不失却自己的真性,这样以后就能够与他共渡难关,这就是君子能够超越普通人的原因。楚国讨伐陈国,陈国都城的西城门被战火烧了,(楚人)就让投降百姓修补(烧毁的)城门,孔子经过这里,没有凭轼致敬,子路就说:“礼法说从三个人旁边经过就要下车,经过两个人就要凭轼致敬;现在陈国修城门的人这么多,老师怎么不凭轼致敬?”孔子说:“我听说,国家灭亡却不知道,这是没有智慧的;知道了却没有去争取,这是不忠诚;忠诚了却没有去殉国而死,这是没有节操;现在陈国修门的人没这么做到此种地步,所以我不凭轼致敬。”曾子穿着破衣裳耕作,鲁国君主派人要赏赐给他封地,说:“请

40、用封地收来的赋税来修饰你的衣服。”曾子不接受,使者多次反复去劝说,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先生并不是要有求于人,人家就给你献地,为什么不接受?”曾子说:“臣听说,接受了别人好处的就会畏惧别人,给了别人好处的就会在别人面前骄横跋扈,即使你有赐给我好处而没有在我面前骄横跋扈,我能不畏惧吗?”最终没有接受。孔子听说了这事说:“曾参的话足够成就他的气节啊。”左儒和杜伯是朋友,两人都是周宣王的臣子,周宣王将要把杜伯杀掉但并不是因为他有罪,于是左儒就向周宣王进谏反对杀掉杜伯,多次进谏但周宣王都不同意,周宣王说:“违背我的命令,(轻视君王)而看重朋友,这就是你(的行为啊)。”左儒回答道:“如果君王(的言行

41、)正确而我的朋友是错的,那么我就会反对我的朋友而听从君王你的命令;如果朋友(的言行)正确但是君王错了,那么我就应该不听从君王的命令而顺从朋友的意思。”周宣王恼怒地说:“如果你改变你的看法就不用死,不改的话就处死你。”左儒说:“臣听说古时候的君子不会歪曲正义因而求死来证明,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说法来求生,所以臣子才能知道君王的过错,即使死了我也说杜伯是无罪的。”周宣王把杜伯杀掉后,左儒就为他而死。莒穆公有位大臣叫朱厉附,侍奉莒穆公,并不被穆公赏识,冬天待在山林里吃栗树的果实,夏天待在沼泽里以菱藕为食,莒穆公因祸难而死,朱厉附将前往并为穆公而死。他的朋友说:“你侍奉穆公却不被赏识,如今穆公死了,你却

42、去为他而死,料想这件事的人大概认为不合适吧!”朱厉附说:“当初我认为国君不了解我,现在国君去世了,而我却不去殉死,这是他真的不了解我;我将为他去殉死,来激发天下不了解其臣子的国君。”最终,前往莒穆公遇难处为他殉死。(二)古代诗歌阅读(该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边塞诗。全诗紧扣一个“望”字,写望中之所见,抒望中之所感,格调高昂,感奋人心。B. 颔联写诗人望见积雪映着寒光,

43、旌旗猎猎飘扬的景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C. 颈联前句写险要的地形,后句写战争的态势,把北国严冬战地的形势,宏观地勾勒出来,富有气魄。D. 尾联中借用班超投笔从戎和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的两个典故,抒发了诗人投身疆场为国立功的壮志。16. 有人评价此诗“惊”字最富神韵,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5. C16. 惊是震惊、震撼之意;首联写出了诗人初到边塞的特有感受,用“心惊”二字,表示诗人对国事的担忧;“惊”引出颔联的景物描写,积雪映着寒光,旌旗猎猎飘扬的景象;边塞景象和稳固的军营是诗人产生惊的缘由;结尾两句是诗人惊后的感慨,面对三边烽火,蓟门战云,也使他雄心振奋,

44、壮志凌云,于是也产生了投笔从戎之愿。首联的“客心惊”与尾联遥相呼应,全诗浑圆无痕而又遒劲有力。【15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能力。C.“颈联前句写险要的地形,后句写战争的态势”错误。颈联中“沙场烽火连胡月”是进攻的态势,“海畔云山拥蓟城”是说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就像天生是来拱卫大唐的边疆重镇的。这是说防守的形势。这两句,一句写攻,一句说守;一句人事,一句地形。故选C。【16题点津】该题考查学生炼字和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燕台一望客心惊”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接着用“笳鼓喧喧汉将营”来描述听到军中不断传来鼓角声,使人感到浓重的战

45、争气氛,点明诗人是因为国家处于战乱之中而惊惧忧思。中间四句进一步具体描述了登台所见的紧张情况,“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写这笳鼓之声,是在严冬初晓之时发出的。冬季本已甚寒,何况又下雪,何况又是多少天来的积雪,何况又不止一处两处的雪,而是连绵千万里的雪;这些雪下得如此之广,又积得如此之厚,不说它是怎样的冷了,就是雪上反映出的寒光,也足以令人两眼生花。“万里寒光生积雪”这一句就这样分作四层,来托出一个“惊”字。这是往远处望。至于向高处望,则见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

46、诗人心灵震撼了。“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处在条件如此艰苦。责任如此重大的情况下,边防军队却是意气昂扬。笳鼓喧喧已显出军威赫然,而况烽火燃处,紧与胡地月光相连,雪光、月光、火光三者交织成一片,不仅没有塞上苦寒的悲凉景象,而且壮伟异常。这两句,一句写攻,一句说守;一句人事,一句地形。在这样有利气势的感染下,便从惊转入不惊,于是领出下面两句,写“望”后之感。诗人虽则早年并不如东汉时定远侯班超初为佣书吏(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定西域三十六国,可是见此三边壮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一下奇功了。(三)名篇名句默写(该题共1小题,6分)1

47、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一文中屈原以博大的胸襟,对广大劳动人民给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_,_”。(2)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的诗句是“_,_”。(3)在望海潮一文中,“_”描写杭州街巷河桥的美丽;“_”描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考答案】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点津】该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掩、艰、顾、臣、柳、幕。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该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 )。过去五年,中国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从2013年的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全球排名从第20位升至第17位。蓝鲸一号、天眼、大飞机、国产航母,让国人自豪,让世界赞叹。而这些( )的成就背后,无一不体现着中国力量的独有优势。中国的创新机制,如同细密如织的神经网络和血管,正不断滋养着中国的经济之躯。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