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学生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26037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学生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该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魔幻本是创作的手法,反映现实是其目的。但是,魔幻的手法常常渗透到故事情节之中与现实搅在一起,使作品带有浓厚的虚幻色彩。所以,“魔幻现实主义”不能完全归入现实主义的范畴,而应看作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形成来自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印第安人古老的神话传说和东方阿拉伯的神话故事,另一方面则来自西方卡夫卡和福克纳的现代派文学。简而言之,它在继承印第安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兼

2、收并蓄东西方的古典神话、某些创作方法,以及西方现代派的异化、荒诞、梦魇等手法,借以反映或影射拉丁美洲的现实,以达到对社会事态的揶揄、谴责、揭露、讽刺和抨击的目的。(摘编自陈光孚魔幻现实主义评介)材料二:加西亚马尔克斯对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的强烈刺激与深刻影响,已成为文学史上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自问世以来,引起了世界文坛的震动,其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也席卷全球;另一方面,中国文学与兴起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极为相似的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文化境遇。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丰厚精神资源的拉丁美洲神奇的自然景观、神秘的神话传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同样存在于中国大地。扎西达娃

3、、阿来等作家笔下的西藏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这块神秘的雪域高原不仅有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而且还蕴藏着丰厚且鲜为人知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因此,扎西达娃们一接触到马尔克斯,就天然地产生了顿悟与共鸣,并找到了表现这种自然和文化的手段。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功经验,催生了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思潮,启悟了一大批作家。于是韩少功力图重新拾起散落于边荒的远古楚文化的断瓦残壁,贾平凹通过商州表现厚重秦汉文明孕育下的关中人民的生命张力,莫言在高密东北乡上构筑他的家族史和他心中的民间英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高潮的消退,马尔克斯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也逐渐由热烈归于平静。中国学者和作家开

4、始冷静地回顾与反思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的过往,反省自身简单言从和机械模仿的失误,由此,中国作家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接受步入了一个更为深刻、更为丰富的层面。(摘编自富胜利、杨建丽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材料三:新时期作家对马尔克斯大规模的学习借鉴带来文学魔幻写作的繁盛,也必然带来“影响的焦虑”和“同质化”的隐忧,这使作家们对亦步亦趋的“魔幻”写作心怀警惕,并极力追求魔幻创作的独创性与个人化特征,获得文学创作的超越与突破。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分析了诗人与先驱诗人的关系,认为诗人对其先驱者的态度,是一种爱与恨相交织的焦虑,感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已经被前人表达过,“每

5、个诗人都害怕已经没有合适的工作给他干了”。中国作家的魔幻写作也始终伴随着这种“影响的焦虑”:面对悠久而深厚的中国魔幻文学写作的历史与传统,面对成就巨大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大师,中国作家的魔幻写作还有创新的可能吗?作家又如何才能超越双重的“影响的焦虑”,实现创新与突破?莫言早在80年代就曾表示要逃离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这“两座灼热的高炉”,去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贾平凹说:“不管你受到老庄的,还是马尔克斯的,还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最终都要化为自己的东西,构筑自己的意象。”他们用强大的现代意识去覆盖传统,用外来的技法去书写中国经验。他们并不因为“影响的焦虑”而排斥中外经典的影响,而是在接受中外影响之

6、后通过纳入现代意识与中国经验而获得超越、实现独创。莫言的生死疲劳中“六道轮回”的故事营构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子,又有现代生活的底蕴;既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技法的演绎,又有东方文化色彩和民族生活的气息。最终,莫言通过拉美文学经典的技法与中国经验、现代意识的融汇整合,创造出融鬼怪故事与超验感觉为一体的“东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魔幻写作不仅一直处在“影响的焦虑”中,也日益面临着同质化危机。莫言认为,当今汉语写作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种不谋而合的趋同化”。一些批评家也认为,“中国文学过度马尔克斯化”。这些说法表露了人们对于同质化创作的警惕和担忧,也表达了人们对中国文坛的“马尔克斯模仿秀”的不

7、满。那么,中国文学的魔幻写作如何才能保持自我个性而不被同化?中国文学的魔幻写作该如何应对同质化危机?中国作家在魔幻写作中要保有自我,创作要自成一格,就必须与马尔克斯等魔幻现实主义大师保持一定距离,特别要警惕跟风式的写作。只有当作家怀着高度的创作自觉性,规避以马尔克斯作品为“临摹”对象的“临帖式”写作,才有避免魔幻写作同质化的可能。我们也要警惕那种思想匮乏、为“魔幻”而魔幻的文学写作,当代文学的魔幻叙事应该注重文学的精神内涵与形式技法的统一,如果魔幻书写缺乏历史、现实、文化的有力支撑,让形式技法喧宾夺主,必然“跑偏”走入创作困境。当代文学的发展经验也告诉我们,文学不可能在封闭孤立的状态下获得良好

8、的发展,文学需要“不设防”,作家的视野需要“全打开”。我们要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要尽力保持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相区别的异质性因素,从而保有中国文学的独特个性。我们深信,只有在中国作家与中国作家之间、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保持一种“和而不同”的态势,中国当代文学的魔幻写作才能摆脱“影响的焦虑”与同质化的危机。(摘编自曾利君马尔克斯与中国文学)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魔幻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产物,运用魔幻的手法,使作品带有浓厚的虚幻色彩,借以反映社会现实。B. 随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高潮的消退,中国作家回归冷静并反省自身,逐渐摆脱了魔

9、幻现实主义的影响。C. 哈罗德布鲁姆认为诗人在学习和借鉴先驱诗人的同时,常会产生一种爱与恨相交织的焦虑,担心无法实现创新和突破。D. 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应做到“和而不同”,既要重视文化交流与融合,也要保持中国文学的独特个性。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 )A. 如果没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传入,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思潮就不会产生。B. 莫言在借鉴魔幻现实主义的基础上,纳入现代意识和中国经验,从而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C. 批评家认为“中国文学过度马尔克斯化”,这表明中国文坛的同质化问题已非常严重。D. 一度风行网络的魔幻仙侠小说因过度追求奇幻手法,忽视历史、现

10、实与文化的支撑而陷入创作困境。3. 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魔幻现实主义”特征的一项是( )A. 百年孤独中,丽贝卡让整个镇子的人都染上了失眠症。B. 窦娥冤中,窦娥死时血溅白练,无半点血滴落地。C. 祝福中,祥林嫂问“我”人死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D. 促织中,成名之子化作蟋蟀,为全家带来荣华富贵。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结构。5. 美国比较文学家约瑟夫T肖认为:“各种影响的种子都可能降落,然而只有那些落在条件具备的土地上的种子才能够发芽,每一粒种子又将受到它扎根在那里的土壤和气候的影响。”根据约瑟夫的观点,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马尔克斯在现代中国传播与接受的主要原因。(二)现代文阅读II(该题共4

11、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美)海明威时间很晚了,大家都离开了这咖啡馆,只有一个老人还坐在树叶挡住灯光的阴影里。白天里,街上尽是尘埃,到得晚上,露水压住了尘埃,这老人就喜欢坐得很晚,因为他是个聋子,现在是夜里,十分寂静,他感觉得到跟白天有所不同。咖啡馆内的两个侍者知道老人有点儿醉了,虽然他是个好主顾,他们可知道如果他喝得太醉了,会不付账就走,所以他们一直在留神他。“上星期他想自杀来着,”一个侍者说。“为什么?”“他绝望啦。”“干吗绝望?”“没来由。”“你怎么知道没来由?”“他有很多钱。”他们一起坐在咖啡馆大门边墙根里的一张桌子旁,眼睛望着露台,那儿的桌子全都空无

12、一人,只有那老人坐在随风轻轻飘拂的树叶的阴影里。老人坐在阴影里,用杯子敲敲茶托。那个年纪较轻的侍者走到他身边。“你要什么?”老人朝他看看。“再来杯白兰地,”他说。“你会喝醉的,”侍者说。老人朝他看了一眼。侍者走开了。“他会通宵待在这里,”他对他的同事说。“我现在很困。我从没在三点前上床过。他该在上星期就自杀算了。”侍者从咖啡馆内的柜台上拿了一瓶白兰地和一个茶托,大步走出咖啡馆,来到老人桌边。他放下茶托,把杯子倒满了白兰地。“你该在上星期就自杀算了,”他对这聋子说。老人抬起一指示意。“加一点儿,”他说。侍者又往杯子里倒白兰地,弄得溢出来,顺着酒杯的高脚淌进下面一叠茶托的第一只。“谢谢你,”老人说

13、。侍者拿着酒瓶回进咖啡馆。他又同他的同事在桌旁坐下。“他这会儿喝醉了,”他说。“他每天晚上都喝醉。”“他干吗要自杀呀?”“我怎么知道。”“他上次是怎么自杀的?”“他用绳子上吊。”“谁把他放下来的?”“他侄女。”“干吗要把他放下来?”“为他的灵魂安宁担忧。”“他有多少钱?”“他有很多钱。”“他该有八十岁了吧。”“不管怎样,我算准他有八十岁了。”“但愿他回家去。我从没在三点钟前上床过。那是个什么样的上床时间呀?”“他迟迟不回去是因为他喜欢这样。”“他孤孤单单。我可不孤单。我有个老婆。”“他从前也有过老婆。”“我才不要活得这么老。老人可邋遢呢。”“不一定都这样。这个老人干干净净。他喝起酒来不会往外洒

14、。哪怕这会儿喝醉了。你瞧他。”老人从酒杯上抬起头来眺望广场,然后望望这两个侍者。“再来杯白兰地,”他指指杯子说。那个在着急的侍者跑了过去。“结了,”他不顾什么句法,简短地说,这是蠢汉在对醉汉或外国人说话时会用的说法。“今晚上没啦。打烊啦。”“再来一杯,”老人说。“不。结了。”侍者拿块毛巾擦擦桌沿,一边摇摇头。老人站起来,慢慢地数着茶托,打口袋里摸出一只装硬币的小皮袋,付了酒账,还放下半个比塞塔作小费。那侍者瞅着他顺着大街走去,只见这老迈年高的人脚步不稳地走着,却是神气十足。“你干吗不让他待下来喝酒呢?”那个不着急的侍者问。他们这会儿正在上铺板。“还不到两点半呢。”“我要回家上床了。”“晚一个钟

15、头算啥?”“得啦。别讲废话了,把门锁上吧。”“我是属于那种喜欢在咖啡馆待得很晚的人,”那个年纪大些的侍者说。“我同情所有不想上床睡觉的人。同情所有夜里要有亮光的人。”“我要回家上床睡觉去了。”“我们是不一样的,”那个年纪大些的侍者说。这会儿,他穿好衣服要回家了。“这不光是个青春和信心的问题,虽然这些都是十分美妙的。我每天晚上很不愿意打烊,因为可能有人需要咖啡馆。”“老兄,通宵营业的酒店有的是。”“你不懂。这是家干净愉快的咖啡馆。十分明亮。灯光很美妙,这会儿还有树叶的阴影。”“再见啦。”那个年轻的侍者说。“再见,”另一个侍者说。他关了电灯,继续自言自语。灯光固然重要,但这地方必须干净愉快。你不需

16、要音乐。你当然不需要音乐。你也没法怀着尊严站在酒吧台前,尽管时间这么晚了,这里能提供的也只有这份尊严了。他害怕什么?那不是害怕,也不是着慌。那是他深深体会到的一场空的感觉。全都是一场空,一个男人也只落得一场空。只是这一场空,而少不了的只是灯光,还得有一点干净和有序。有些人生活于其中,却从来感觉不到,但他知道一切都是nada。nada,因而是nada。我们在nada的nada,愿人都尊你的名为nada,愿你的国nada,愿你的旨意nada在nada,如同行在nada。我们日用的nada,今nada赐给我们。nada我们的nada,如同我们nada人的nada,不nada我们遇见nada,拯救我们

17、脱离nada;因而是nada。欢呼一场空,满是一场空,一场空与你同在。他含笑站在一个吧台前,台上有架亮光光的气压煮咖啡机。“你要什么?”酒吧招待问。“Nada。”“又是个神经病,”酒吧招待说,便转过头去。“来一小杯,”那个侍者说。酒吧招待倒了一杯给他。“灯光十分明亮,也很愉快,可惜这只吧台没有擦得很光洁,”侍者说。酒吧招待看看他,但是没有答腔。夜深了,不谈。“要再来一小杯吗?”酒吧招待问。“不,谢谢你,”侍者说罢,便走出去。他不喜欢酒吧和酒店。一个干净明亮的咖啡馆可是个天差地远的去处。现在他不再去想什么了,他要回家,到自己屋里去。他要去躺在床上,等天亮了,他终于会入睡的。到头来,他对自己说,也

18、许只是失眠吧。好多人都免不了害这个毛病呢。(有删改)Nada是西班牙语中 nothing(乌有、虚无)的对应词。从“我们在nada的nada”起,海明威把基督教的主祷文(天主教名为天主经)中的一些实词都用nada来代替。主祷文出自圣经路加福音第11章第2到第4节:“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赦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赦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施探,拯救我们脱离凶恶。”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部分,两位侍者围绕老人自杀的事情一问一答,用非常随意的方式交谈,旨在说明他们两人关系密

19、切、心情轻松惬意。B. 年轻的侍者不能理解老人的处境及心灵的需求,面对老人的请求,他直截了当地拒绝了,表现了他自私冷漠的态度。C. 小说几次出现“树叶的阴影”,阴影遮挡了刺眼的光线,提供了一个暂时的庇护所,使人暂离孤寂,寻得一份淡泊与宁静。D.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亮着灯的咖啡馆,是人们渴求的精神慰藉处,但正如咖啡馆终要打烊,这宁静而温暖的地方难以拥有。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中两位侍者对话内容紧凑但余韵悠长,作为旁观者讲述了老人的经历,还把他们各自对生活的感受表现了出来,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B. 小说中的年长侍者在黑夜追寻“干净明亮的地方

20、”,此处对比显示了人们渴望精神被抚慰却仍生活在无边的黑暗里的主题。C. 小说开头反复使用“晚”字不仅在时间层面有指示性,而且以夜晚这一特殊时间为背景,烘托出人在现代生活的失落感。D. “你不需要音乐。他害怕什么?一场空与你同在。”年长侍者的独白中第二、第三人称的转换使用,充分表达他对年轻侍者精神空虚的批判。8. 年长侍者下班到酒吧时和酒吧招待有一段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9. 读书小组要以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为题写一则文学短评。请以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老人与海为选文素材,写出你的短评思路。二、古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I(该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子墨子言

21、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

22、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意若闻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非,上有过弗规谏,下有善弗傍荐,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罚,而百姓所毁也。”上以此为赏罚,甚明察以审信。国君者,国之仁人也。国君发政国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则天下何说以乱哉?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

23、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所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选自墨子尚同上,有删节)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古者圣王A为五刑B请以C治其民D譬若丝缕E之有纪F网罟G之有纲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姓,是普通民众的通称,“黔首”“众庶”“人民”等词亦有此义。B. 三公,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一说为太师、太傅、太保。C. 比,指同列并行,与“周而不比”的“比”词义相同。D. 毁,这里指对错误行为的批判,

24、在文中与“誉”相对。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上古时期,虽然人们所持意见不同,无法统一,但家庭内的父子兄弟能避免离散,和谐相处,联合一致对外施加暴行。B. 天下大乱原因在于没有行政长官,因此只要选择有才能、品德好的人作为天子,天下即可达到清平大治的境界。C. 墨子认为,要奖赏服从上级不私自勾结民众,惩罚勾结下级不服从上级的人,赏罚时应审慎考察民众行为。D. 墨子认为,百姓既要服从于天子,还要服从于上天,不服从天子则需刑罚来惩治,不服从上天或有天灾降临。(二)文言文阅读II(该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

25、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二)公孙丑:“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敢问何

26、谓浩然之气?”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孟子公孙丑

27、上第二章)13.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凡有四端A于我者B知C皆扩D而充之矣E若火之始F然G泉之始达。1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孟子以人性为前提,以政治为中心,由仁心推出仁政。不忍人之心是人固有的仁心,因而仁政也应是天经地义的。B. 材料一中,孟子以“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一事为例,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C. 材料二中,孟子认为“浩然正气”指的是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和人格力量。D. 材料二公孙丑与孟子的问答,是围绕

28、着“什么是浩然之气”展开的讨论。这种问答体的形式,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常常出现。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2)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16. 在材料二中,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养吾浩然之气”?请逐条陈述。(三)古代诗歌阅读(该题共1小题,3分)17. 下列对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这首悼亡之作中,词人苏轼把梦境的记述、对亡妻的思念和落拓的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情感表达深婉而真挚。B. “十年生死两茫茫”指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茫然无知,而活人对逝者也是一样

29、。永诀十年之久,极写死别之悲。C.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诗人完全进入了梦幻的世界。“纵使相逢”是一种绝望的、不可能的假设。D. 这首词有四重“隔”:生死之“隔”、空间之“隔”、相逢不识之“隔”、情感难言之“隔”。(四)名篇名句默写(该题共1小题,10分)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无衣中“_” “_”“_”三句反复咏叹愿意将衣服和战友共享,表现了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2)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从多个角度来描写游子的愁绪,其中“_”是借分别的地点来抒发对故人的怀念,“_”则是借梦境来抒发对故乡的怀念。(3)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思考宇宙和人生,礼赞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

30、的两句诗是:“_,_ 。” (4)将进酒中“_”一句可以看出诗人酒量之大,酒气之豪。(5)将进酒中,李白由自己的不得志联想到古圣先贤不被理解的普遍现象,愤激地表示:“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该题共2小题,6分)19. 下列说法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够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著作,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够读完的。A. 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B. “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C. 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

31、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D. “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20. 下面不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逻辑推论的一项是( )A. 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B. 若经历风雨,则能看见彩虹。C. 除非经历风雨,否则不能看见彩虹。D. 凡看见彩虹的都应该是经历过风雨的。(二)语言文字运用II(该题共2小题,10分)21.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爆竹声中旧岁除”,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污染、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

32、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火灾不一定造成人身伤亡。2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无论生产、生活还是娱乐,当人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时,健康就会受到威胁。暴露时间短,会产生焦虑与精神压力;暴露时间长,_,甚至失聪。 听力损失程度与音量和暴露时长相关。然而,当噪声级达到一定高度时,_, 均会产生永久性听力损害。而单从听力保护角度来说,即使是乐音,_,时间过久,也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进”者向前,“退”者向后,“达”者通达、豁达。“进”“退”“达”这三字包含着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深蕴为人处世之道,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