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苏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25992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江苏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江苏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江苏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江苏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南京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城市中的荒野是工业文明桎梏下的野性遗漏,是由金属与玻璃构建的寂寥城市的凄美回眸和慰藉。好奇与探索的天性让人类文明在发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从非洲草原走向亚洲丛林、欧洲冻原、美洲荒漠于是,粗糙的矿石被打磨成光滑的玉器,黏土变作了洁白的瓷具,燧石的火星烧去了原野的荒芜,殖民地中的野花

2、经过培育成为了贵族花园中的奇葩,自由流淌的溪流被改造为光滑的河渠,沼泽被开垦为田园和城镇这是一条逐渐背离荒野的文明之路,城市、农田和园林在化石能源和机械力的推动下,不断取代原生的自然;自然的野性被日益驯化。“光滑”“精致”“高雅”和“温顺”等渐渐成为当代文明的重要特征。现代城市是当前最高层次文明的载体和象征,却已被演绎为用塑料、金属和玻璃搭建的宫殿光鲜亮丽,不着尘埃,野草和昆虫失去容身之所,自然和野性只存在于电子屏幕和声光电的感官刺激之中。失去野性的人类,正如豢养在拉斯维加斯五星级酒店玻璃房中的老虎,寂寥而萎靡。于是,野性和荒野被重新提起。城市荒野之于人类文明和城市化,恰如困兽囚笼中的一棵绿树

3、、一丛野草或一条溪流。从发生学意义上讲,部分城市荒野作为原生自然的遗存斑块或廊道得以在城市中幸存,如残存的湿地(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等);此外更多的是挣脱了文明约束的次生自然,如在荒废的灰色基础设施中恣意繁衍的自然(纽约高线公园的前身等)。城市荒野并不局限于荒野景观,还包含保留了野性的、不受人工干预的自然过程和生物从自由流淌的径流、未被改造的土壤和栖息其中的微生物、自由繁衍的乡土植物,到从水泥地中挣扎而出的野草和排水沟石壁上顽强生长的灌丛、随季节而生长凋落的树叶、能够感知天时的鸡鸣和蛙声从生态学意义上讲,城市荒野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依照自然规律做功,并以其自身逻辑建立起深邃的秩序,是保障城市生态系

4、统健康和可持续性的要素。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态系统服务,诸如净化空气和水、调节城市微气候、维持乡土生物多样性等。从文化和心理学意义上讲,城市荒野的审美启智功能让人类探索未知的天性得以释放这正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原动力。于我看来,东西方哲人的深邃思考和智慧大多来源于荒野:如释迦摩尼的菩提树、穆罕默德的希拉山洞、王阳明的龙场山洞,以及梭罗的瓦尔登湖等。生态心理学认为,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将有损人类健康,而人类的健康源于地球的健康,疗愈人类身心疾病有赖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修复,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景观感知的相关研究表明,景观的复杂性和可探索性决定了自然环境的美感。相较而言,园艺化的景观(如修剪整

5、齐的草坪)显得索然无味它们纵然代表着文明进步、能令人获得须臾的喜悦和激动,却唤不起人类的探索欲望和冲动,也难以传达诗情画意的美感。(摘编自俞孔坚城市荒野:另一种文明)材料二:把灾害转嫁给异地,是现代水利工程的起点和终点:诸如防洪大堤和异地排水,都是把洪水排到下游或对岸,或把干旱和水短缺的祸害转嫁给无辜的弱势地区和群体。海绵的哲学是就地调节水旱,而不转嫁异地。它启示我们用适应的智慧,就地化解矛盾。中国古代的生存智慧是将水作为财,就地蓄留、消化旱涝问题,遍布中国大地上的陂塘系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都是典型的大地海绵系统。这种“海绵”景观既是古代先民适应旱涝的智慧,更是地缘社会和邻里关系和谐共生关系的

6、体现,是几千年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经验和智慧在大地上的烙印。哈尔滨国家湿地公园(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吸取了中国农业文明中的基塘技术,用简单的填挖土方工程,营造了一处城市中心的绿色海绵,用10%的城市用地,来解决城市的雨涝问题。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占地34公顷,位于哈尔滨群力新区,新区占地27平方公里,公园处于低洼平原地带,而当地的年降雨量近600毫米,集中在夏季,所以雨涝是一大问题。设计的核心策略是借鉴三角洲地带悠久的传统农业中的基塘技术:即通过简单的挖方和填方,来解决低洼地的积水问题,形成了洼地与高岗地相结合的“海绵”系统。高地种植旱生果木,而洼地养鱼和种植湿生植被,从而形成丰产的三角洲农业景观

7、。这一技术在群力雨洪公园中经过提炼,得到了应用。设计者沿场地四周,通过挖填方的平衡技术,创造出一系列深浅不一的水坑和高低不一的土丘,成为一条蓝绿相间的“海绵”带,收集城市雨水,使其经过滤、沉淀和净化后进入核心区的低洼湿地。水泡中为乡土水生和湿生植物群落,山丘上密植具有东北特色的白桦林,再通过高架栈桥连接山丘。在此整体格局基础上,建立步道网络,穿越于丘陵和泡状湿地之间,水泡中设临水平台,丘陵上有观光亭塔之类,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体验空间。建成后的雨洪公园,不但为防止城市涝灾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新区居民提供优美的游憩场所和多种生态体验。能够吸收雨洪的城市绿色海绵目前已被列为国家城市湿地,成为一个国际海

8、绵城市的典范。(摘编自俞孔坚等海绵城市的三大关键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野性遗漏”是在指现代工业文明束缚和限制下残存的原生自然,以及挣脱了文明约束而形成的次生自然。B. “宫殿”是现代人运用塑料、玻璃、钢铁等材料搭建的高楼大厦,它已经成为现代最高层次文明的载体和象征。C. “烙印”是劳动人民为了化解旱涝问题,运用经验和智慧在大地上改造的如陂塘系统、桑基鱼塘等“海绵”景观。D. “绿色海绵”在文中指的是位于哈尔滨群力新区,通过挖填方等技术形成的洼地与高岗相结合的解决涝灾的雨洪公园。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9、A. 材料一列举释迦摩尼的菩提树、穆罕默德的希拉山洞等,是为了说明东西方哲人的智慧、人类的进步均来源于荒野。B. 材料二第一段先指出现代水利工程的缺点,再明确海绵哲学的特点和启示,最后以古代海绵景观印证并对其评价。C. 两则材料都运用比较手法,将城市荒野、“海绵”景观与现代工业文明下的工程进行比较,肯定了前者的重要意义。D. 两则材料语言风格各异,材料一运用比喻等修辞,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文采;材料二列举数字加以说明,语言准确而严谨。3. 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建设理念的一项是( )A. 哈尼族人在大山里开挖干渠水沟,收集雨水,解决了梯田稻作的用水问题。B. 黄河下游泥沙沉积,河床抬升,人们加固大

10、堤来治理水患,形成了地上河。C. 湖州先民通过堤围改造,蓄水成塘,水塘养鱼,塘边植桑,形成农业景观。D. 沈阳采用雨污分流解决雨涝,处理水中污物,雨水峰值削减后再补给河流。4. 两则材料都提到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请分析其不同的作用。5. 某城市有一个大型废弃工厂,这里杂草丛生,蛙鸣鸟叫,阴天雨水横流,晴天尘土飞扬。城市规划部门想将其改造成为一处城市景观,请结合两则材料提供几点建议。【答案】1. B 2. A 3. B 4. 材料一以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为例,说明作为原生自然的城市荒野在现代文明中已经非常稀少;材料二以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为例,详细地介绍海绵系统设计策略及其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5.

11、(1)可以改造为优美的游憩场所,提供多种生态体验;(2)改造时要依照自然规律,注重其审美启智功能。【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宫殿它已经成为现代最高层次文明的载体和象征”偷换概念,材料一“现代城市是当前最高层次文明的载体和象征,却已被演绎为用塑料、金属和玻璃搭建的宫殿”说的是“现代城市”,“宫殿”并不是当前最高层次文明的载体和象征。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是为了说明东西方哲人的智慧、人类的进步均来源于荒野”错误,材料一原文“东西方哲人的深邃思考和智慧大多来源于荒野”说的是“大多来源于荒野”。故选

12、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材料二建设理念:用适应的智慧,就地化解矛盾;将水作为财,就地蓄留、消化旱涝问题。B.“加固大堤来治理水患,形成了地上河”不能就地彻底解决水患,存在转嫁异地的风险,不符合材料二建设理念。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材料一“城市荒野之于人类文明和城市化,恰如困兽囚笼中的一棵绿树、一丛野草或一条溪流。从发生学意义上讲,部分城市荒野作为原生自然的遗存斑块或廊道得以在城市中幸存,如残存的湿地(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等)”以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为例,说明作为原生自然的城市荒野在现代文明中已经非常稀少;材料二“哈尔滨国家

13、湿地公园(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吸取了中国农业文明中的基塘技术,用简单的填挖土方工程,营造了一处城市中心的绿色海绵,用10%的城市用地,来解决城市的雨涝问题”“设计的核心策略是借鉴三角洲地带悠久的传统农业中的基塘技术”“建成后的雨洪公园,不但为防止城市涝灾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新区居民提供优美的游憩场所和多种生态体验”以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为例,详细地介绍海绵系统设计策略及其对城市发展的贡献。【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参考材料二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的建设,“建成后的雨洪公园,不但为防止城市涝灾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新区居民提供优美的游憩场所和多种生态体验”,可以改造为优美的

14、游憩场所,提供多种生态体验;结合材料一“从生态学意义上讲,城市荒野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依照自然规律做功,并以其自身逻辑建立起深邃的秩序,是保障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性的要素”“从文化和心理学意义上讲,城市荒野的审美启智功能让人类探索未知的天性得以释放这正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原动力”可知,改造时要依照自然规律,注重其审美启智功能。(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四世同堂(节选)老舍瑞宣立了一会儿,刚要转身回去,一位和尚轻轻地走过来。和尚看左右无人,从袖口中掏出一张小纸,递给了瑞宣,然后打了个问讯,转身走去。瑞宣赶紧走进院内,转过了影壁才敢看手中的纸条。一眼,他看

15、明白纸条上的字是老三瑞全的笔迹。他看了三遍,才认明白那些字:“下午二时,中山公园后门见面,千万!”他跑进屋中,一下子躺在了床上。第一个来到心中的念头是:“我叫老三逃出去的!”他想:老三必定在外面做过了惊天动地的事,所以才被派来做最危险的工作。哈,他教老三逃出去的,老三的成功也间接地应当是他自己的成功!好,无论怎么说吧,有这么一个弟弟就够给自己赎罪的了。过了一会儿,他不那么高兴了。假若老三问他:“父亲呢?”他怎么回答?他自己留在家里是为尽孝。可是,他既没保住父亲的命,也没能给父亲报仇!他出了汗,他没脸去见老三!不,老三是明白人。对的,老三必定会原谅大哥的。瑞宣惨笑了一下。他想去告诉母亲,祖父,和

16、邻居们:“我们祁家的英雄回来了!”可是,他没有动。他必须替自家的英雄严守秘密。这个,使他难过,又使他高兴。他开开屋门,看看日影。影子告诉他,还没到正午。他不知道怎么迷迷糊糊地走出街门。走了半天,他才明白过来,时间还太早。他依然走得很快,好像已管束不住自己的脚。天气相当的冷,冷得干松痛快。穷破的北平借着阳光,至少是在瑞宣心里,显出一种穷而骄傲的神色。远远的,他看见了禁城的红墙,与七十二条脊的黄瓦角楼。他看了看表,才一点钟。他决定先进到公园里去。公园里没有什么游人。他找了一条长凳,坐下。好容易到了两点钟,他向公园后门走去。还没走到,迎面来了个青年,穿着件扯天扯地的长棉袍。他没想到那能是老三。老三扑

17、过来。“哈,不期而遇!瑞大哥!”老三的声音很高,似乎是为教全公园的人都能听到。瑞宣这才看明白了老三,他的眼泪要夺眶而出。可是瑞全没给大哥留落泪的机会。一手扯着大哥的臂,他大声地说:“来,再溜一趟吧!老哥儿俩老没见了,大嫂倒好?”瑞宣晓得老三是在作戏,可是,他几乎有点要恨老三能这么控制住感情去作戏。瑞宣试着找老三的脸,可是老三的脸故意地向一旁扭着点。这,教瑞宣明白过来:老三是故意把脸躲开,因为弟兄若面对了面,连老三也恐怕要落泪的。老三不但有胆子,也知道怎么小心。老三学会了本事,老三已不是祁家四世同堂的一环,而是独当一面的一个新中国人。“我们坐一坐吧?”瑞宣好容易想起这么句话来。兄弟坐在了一棵老柏

18、的下面。瑞宣想把四年来的积郁一下子倾吐出来。可是,他说不出话来。身旁的老三,已不是他的弟弟,而是一种象征着什么的力量。那个力量,像光似的,今天发射,而也许在明天,明年,或下一世纪,方能教什么地方得到光明。他没法对这样的一种力,一种光,诉说他自己心中的委屈,正像萤火不敢在阳光下飞动那样。老三说了话:“大哥,你怎么办呢?”“嗯?”瑞宣似乎没听明白。“我说,你怎么办呢?你失了业,不是吗?”“啊!对!”瑞宣连连地点头。在他心里,他以为老三一开口必定首先问到祖父与家人,他没想到老三却张口就问他的失业。“大哥!”瑞全放低了声音:“我不能在这里久坐!快告诉我,你教书去好不好?”“上哪儿去教书?”瑞宣以为老三

19、是教他到北平外边去教书。他愿意去。一旦他离开北平,他想,他自己便离老三的世界更近了一点。“在这里!”“在这里?”瑞宣想起来一片话:“这四年里,我完全不食周粟!我可是保持住了个人的清白!现在,我去教书,不论我的心地多么清白,别人也不会原谅我,教我一辈子也洗刷不清自己。”“教我去教书也行,除非”“除非怎样?”“除非你给我证明文件,证明我的工作是工作,不是附逆投降!”老三楞了一会儿才说:“我没有给任何人证明文件的权,大哥!”没等大哥回话,他赶紧往下说:“我得告诉你,当教员,当我所要的教员,有危险!我需要明知冒险而还敢给学生们打气的教员。我看哪,大哥,我明白你,你自己明白你,就够了,用不着多考虑别的。

20、”瑞宣没敢说什么。“还有,大哥,太平洋上的战争开始,我也许得多往乡下跑,去探听军事消息。我不能把我所担任的宣传工作交给你,因为太危险;可是你至少可以写点文章。假若你到学校里去,跟青年们接近,你自然可以得到写作的资料。你看怎样?”瑞宣的脑子里像舞台上开了幕,有了灯光,鲜明的布景,与演员。他自己也是演员之一。他找到了自己在战争中的地位。啊,老三教他去冒险,去保护学生,去写文章!好吧,既是老三要求他去这么做,他便和老三成为一体!他心中一亮,脸上浮出笑容:“老三,我都听你的就是了!你说怎办就怎办!”他以为老三必定会夸赞他。可是,老三没有任何表示,而只匆匆地立起来:“好,听我的信儿吧!我不敢在这儿坐久了

21、。再见,大哥!”老三向公园前面走去。瑞宣眼看着老三的背影,他心中感到空虚。哼,老三没有任何表示!过了一会儿,他惨笑了一下,立起来。“老三变了,变得大了!哼,瑞宣,你又不是个小孩子,还需要老三说几句好听的话鼓励你?”他又向公园前门儿打了一眼。老三已经不见了。“就这样吧!”他告诉自己:“说不定,我会跟老三一样有用的!”(有删改)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接到老三派人送来的纸条,瑞宣“看了三遍”才认明白那些字的内容,这个细节表现了瑞宣紧张、激动的心情。B. “天气相当冷,冷得干松痛快”这句话突显了北平的天气特征,也表现出瑞宣即将见到老三时的舒畅、骄傲的感

22、受。C. 瑞宣正直有气节,在老三的开导下,最终克服了优柔寡断的性格弱点,爽快地接受建议去保护学生,去写文章。D. 作者综合运用全知视角和限制视角叙事,既展现了瑞宣内心世界,又通过瑞宣的视角表现老三的革命者形象。7. 关于文中瑞宣跑进屋中到出门前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瑞宣感到自豪,他觉得老三能成为英雄与当初自己让他出逃的决定有很大关联。B. 瑞宣因没保住父亲的命和没能报仇而深深自责,这为后文去冒险抗争做了铺垫。C. “惨笑了一下”,这表明瑞宣意识到指望老三能原谅自己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D. 瑞宣为不能向亲人与邻居宣扬自家英雄而感到难过,为自己能严守秘密而高兴。8. 本文中的对

23、话描写具有鲜明的话剧特征,请具体分析。9. 在瑞宣身上体现了老舍对传统家族伦理思想的理解与反思,请结合本文和乡土中国相关内容加以分析。【答案】6. C 7. C 8. 示例:(1)对话语言的性格化,对话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如瑞宣软弱多虑,瑞全敢作敢为;(2)语言的暗示性,对话具有丰富的潜台词,如“大哥,你怎么办呢”这句,瑞全暗示大哥勇敢地投身于反抗;(3)对话具有冲突性,兄弟俩的对话集中反映了两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矛盾冲突;(4)语言的动作性,语言反映内心的动作,如“教我去教书也行,除非”反映瑞宣内心的纠结。 9. (1)在乡土社会,家族要遵循“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孝悌)的家族之礼;(2)老舍

24、理解瑞宣的选择,瑞宣是祁家的长孙,在“尽孝”与“尽忠”两难之间,他选择“尽孝”,承担家庭责任;(3)在现实困境中,传统家庭思维被消解,瑞宣开始向弟弟学习,走出家族伦理的束缚,去承担国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体现了作家对传统家庭伦理关系的反思。【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最终克服了优柔寡断的性格弱点,爽快地接受建议去保护学生,去写文章”错,“老三教他去冒险,去保护学生,去写文章!好吧,既是老三要求他去这么做,他便和老三成为一体!”可知,瑞宣此时是听了老三的话,还没有真正克服性格弱点。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C.“

25、表明瑞宣意识到指望老三能原谅自己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错误,“对的,老三必定会原谅大哥的。瑞宣惨笑了一下”,“惨笑了一下”,表明瑞宣意识到先前担心老三对自己的责问是多余的,老三是明白人,也会原谅自己的。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文章语言艺术的能力。(1)对话语言的性格化,对话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如“过了一会儿,他不那么高兴了。假若老三问他:父亲呢?他怎么回答?”“除非你给我证明文件,证明我的工作是工作,不是附逆投降!”体现瑞宣软弱多虑,“太平洋上的战争开始,我也许得多往乡下跑,去探听军事消息。我不能把我所担任的宣传工作交给你,因为太危险”体现瑞全敢作敢为。(2)语言的暗示性,对话具

26、有丰富的潜台词。如“大哥,你怎么办呢”这句,瑞全暗示大哥勇敢地投身于反抗;“他心中一亮,脸上浮出笑容”暗示老三的话对瑞宣有所触动。(3)对话具有冲突性。“大哥,你怎么办呢?”“上哪儿去教书?”“在这里!”“教我去教书也行,除非”兄弟俩的对话集中在老三让瑞宣去教书的事情,反映了两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矛盾冲突。(4)语言的动作性,语言反映内心的动作。如“教我去教书也行,除非”反映瑞宣内心的纠结;“老三,我都听你的就是了!你说怎办就怎办!”体现瑞宣思想上对老三的依赖;“在这里!”反映老三想法与态度的果断和坚决。【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长幼之间

27、有了社会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有强制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说明在乡土社会,家族要遵循“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孝悌)的家族之礼。“他自己留在家里是为尽孝”,瑞宣是祁家的长孙,在“尽孝”与“尽忠”两难之间,他选择“尽孝”,承担家庭责任。“身旁的老三,已不是他的弟弟,而是一种象征着什么的力量”“我看哪,大哥,我明白你,你自己明白你,就够了,用不着多考虑别的”“老三教他去冒险,去保护学生,去写文章”“老三,我都听你的就是了!你说怎办就怎办!”作为哥哥的瑞宣特别在意弟弟老三的看法,开始向弟弟学习,走出家族伦理的束缚,说明在现实困境中,传统家庭思维被消解,“长幼有序”的家族之礼不复存在,体现了作家对传

28、统家庭伦理关系的反思。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泰博学,善谈论。初游洛阳时人莫识陈留符融一见嗟异因以介于河南尹李膺膺与相见,曰:“吾见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也。其聪识通朗,高雅密博,今之华夏,鲜见其俦。”遂与为友,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膺唯与泰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泰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陈国童子魏昭请于泰曰:“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泰许之。泰尝不佳,命昭作粥,粥成,进泰,泰呵之曰:“为长者作粥,不加意敬,使不可食!”以杯掷地。昭更为粥重进,泰复呵之。如此者三,昭

29、姿容无变。泰乃曰:“吾始见子之面,而今而后,知卿心耳!”遂友而善之。或问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他。”泰尝举有道,不就,同郡宋冲素服其德,以为自汉元以来,未见其匹,尝劝之仕。泰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吾将优游卒岁而已。”然犹周旋京师,诲诱不息。陈留仇香,至行纯嘿,乡党无知者。年四十,为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且母养人遗孤,不能成济,若死者有知,百岁之后,当何以见亡者!”

30、母涕泣而起。香乃亲到元家,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感悟,卒为孝子。考城令河内王奂署香主簿,谓之曰:“闻在蒲亭,陈元不罚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香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故不为也。”奂曰:“枳棘之林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郭泰、符融赍刺谒之,因留宿;明旦,泰起,下床拜之曰:“君,泰之师,非泰之友也。”香学毕归乡里,不应征辟,卒于家。(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七)10.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填涂正确的答案。初A游洛阳B时C人D莫识E陈留F符融G一见H嗟异I因以介J于河南尹李膺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

31、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师,指精通专业知识、讲授经书的讲师。文中“经师”跟师说中“传道授业解惑”之师是同一类老师。B. 有道,汉代举士科目,有道德、才艺的人可由此科被举荐为官。文中“有道”与论语中“就有道而正焉”中的“有道”意思不同。C. 教化,教育感化,指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风化。陈情表中“沐浴清化”的“化”与文中的“教化”意思一致。D. 太学,中国古代中央官学。文中的“太学”与送东阳马生序“在太学已二年”中“太学”都是古代最高学府。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膺欣赏郭泰而与之结交,儒生们送郭泰归乡至河边时,李膺和郭泰同舟渡河,被众人看成神仙般的人物。

32、B. 魏昭认为郭泰是难得的“人师”,甘愿侍奉左右;他为郭泰做粥,虽被多次为难,仍脸色不变,终获郭泰认可。C. 陈元被母亲控告不孝顺,仇香认为陈元并非恶人,用伦理孝道、祸福之理教导他,最终陈元成为孝子。D. 仇香品行卓绝,像鹰鹯般忠勇,被任命为主簿,但他认为鸾凤不应栖在枳棘林中,不愿应征,故被郭泰奉为老师。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同郡宋冲素服其德,以为自汉元以来,未见其匹,尝劝之仕。(2)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14. 郭泰为什么被誉为“鲜见其俦”?请简要说明。【答案】10. BEI 11. A 12. D 13. (1)同郡人宋冲一向佩服郭泰

33、的德行,认为从汉初以来,没有见过和他匹敌之人,曾经劝他出来做官。(2)你守寡而抚养孤儿,劳苦一生而年纪已老,怎能为了一时的恼怒,而抛弃多年的勤劳和辛苦! 14. 聪明博学,高雅通达;明达知人,奖训士人;谦逊自知。【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起初游学到洛阳,当时的人没有人知道他,陈留符融一见到他就感叹与众不同,于是把他介绍给河南尹李膺。“初游洛阳”中,“初”为“游”的时间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游洛阳”为“游于洛阳”的省略,语意完整,故B处断。“时人”为“莫识”的主语,后省略宾语”郭泰”,故E处断;“陈留符融一见嗟异”为连动句,中间不断开,其后断开,故I处断。综上,B

34、EI处断。【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A.“是同一类老师”错误。文中“经师”指的是精通专业知识、讲授经书的讲师/“传道授业解惑”之师是指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老师,二者不同。句意:教授经书的老师容易遇到。/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B.正确。“有道”,有道德、才艺。/有道德的人。句意:郭泰曾因颇有道德和才艺被推举。/接近有道德的人,向他学习,以改正自己的错误。C.正确。句意:应当是教育感化没有达到(要求)罢了。/蒙受清平的教育感化。D.正确。句意:让他进入太学学习。/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

35、能力。D.“像鹰鹯般忠勇,被任命为主簿”错,仇香被任命为主簿是因为品行卓绝,“像鹰鹯般忠勇”是王奂对他的期许。“但他认为鸾凤不应栖在枳棘林中”错。这是王奂的观点,而非仇香。“故被郭泰奉为老师”强加因果,被郭泰奉为老师是之后的事,如文中写道“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郭泰、符融赍刺谒之”。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素”,一向;“匹”,匹敌,此处活用为名词,匹敌之人;“尝”,曾经;“仕”,做官。(2)“奈何”,怎能;“忿”,恼怒;“历”,多。【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其聪识通朗,高雅密博”可得出:聪明博学,高雅通达;由“泰性

36、明知人,好奖训士类”可得出:明达知人,奖训士人;由“君,泰之师,非泰之友也”可得出:谦逊自知。参考译文:郭泰学识广博,善于讲论。起初游学到洛阳,当时的人没有人知道他,陈留符融一见到他就感叹与众不同,于是把他介绍给河南尹李膺。李膺与他相见,说:“我见过的士人多了,没有赶上郭林宗的。他灵敏卓识通达朗悟,高尚雅致精到渊博,当今华夏,很少看到能与他相比的。”就同他结为好友。于是,他的名声震动京师。后来回归乡里,士绅儒生一直送到河边,送行的车辆有数千辆,李鹰同郭泰同船而渡,各位宾客远望着他,以为他是神仙。郭泰善于识别人,喜好称赞开道读书人。陈国少年魏昭向郭泰请求说:“教授经书的老师容易遇到,但传授做人道

37、理的老师却难遇到。我愿意跟随在您的身边,给您洒扫房屋和庭院。”郭泰答应了他。后来,郭泰曾因身体不适,命魏昭给他煮稀饭。稀饭煮好以后,魏昭端给郭泰,郭泰大声喝斥魏昭说:“你给长辈煮稀饭,不存敬意,使我不能进食。”将杯子扔到地上。魏昭又重新煮好稀饭,再次端给郭泰,郭泰又喝斥他。这样一连三次,魏昭的态度和脸色始终没有改变。于是郭泰说:“我开始只看到你的表面,从今以后,我知道你的内心了!”就把魏昭当作好友,善意对待。有人问汝南范滂说“郭林宗是怎样一个人呢?”范滂说“隐居像介子推一样不违反母亲的意旨,出仕像柳下惠一样,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天子不能把他看做臣仆,诸侯把他看做朋友。我就不知道他的其它情况了。”

38、郭泰曾因颇有道德和才艺被推举,但他没有赴任,同郡人宋冲一向佩服郭泰的德行,认为从汉初以来,没有见过和他匹敌之人,曾经劝他出来做官。郭泰回答说:“我晚上观看天象,白天考察世态人事,天命要废弃的事物,是不能支配的,我就悠闲度日罢了。”但他仍然周游于京城,教诲他人不止。仇香,是陈留人,有高尚的德行,但沉默寡言,乡里无人知道他。四十岁时,担任蒲亭亭长。有个叫陈元的老百姓,一个人和母亲同住,他的母亲向仇香控告陈元忤逆不孝。仇香吃惊地说:“我最近经过陈元的房舍,院落整理得干干净净,耕作也很及时,说明他不是一个恶人,应当是教育感化没有达到(要求)罢了。你年轻时守寡,抚养孤儿,劳苦一生,而今年纪已老,怎能因为

39、一时的恼怒,抛弃多年的勤劳和辛苦?况且你辛苦养大孤儿,却不能成全补益他,倘若已故的人有灵知,你百年之后亡故,怎么去面对先人!”陈元的母亲哭泣着起身告辞。于是仇香亲自来到陈元家里,趁机向他陈述人伦孝行,用不孝生祸、行孝得福的话做喻感化他,陈元感动省悟,终于成为孝子。当时考城县令河内人王奂想委任仇香当主簿,他对仇香说:“听说在蒲亭,陈元有了过错,不治罪而去感化他,莫非缺少鹰鹤一样威猛的心志吧?”仇香说:“我以为鹰鹑虽威猛但不如鸾凤美好,因此不想为官。”王涣说:“枳树荆棘不是鸾凤栖息之处,百里之路哪里是你这样的大贤人走的路呢。”于是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郭泰、符融携带名帖来拜访仇

40、香,仇香于是留下他们住宿;第二天早上,郭泰起身,下床拜叩仇香说:“您是我的老师,而不是我的朋友。”仇香在太学学成,回归乡里,不接受官府的征召,后来在家里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读易象周敦颐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谁道二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前头。暮春即事叶采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注易象,周易的卦象。周易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诗前两句描写了风和日暖、草色清幽的欣欣向荣之景,表现了诗人读易象的闲适、愉悦。B. 叶诗中“点

41、点杨花”运用白描手法写出杨花落入砚池的情状,以细微动作衬托书房的宁静。C. “书房兀坐”“瓦雀行书案”与项脊轩志中“冥然兀坐小鸟时来啄食”的场景相似。D. 两诗都描绘潜心读书的情景,正面突出了诗人身心交融,专注于周易而忘却世事的情形。16. 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有情理兼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15. D 16. 周诗中诗人研读易象而悟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仿佛近在眼前,世间万物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后两句通过“谁道”“而今”,表达出看透历史循环的通达之感。叶诗中诗人暮春读周易而不知春去几多时,感悟美好事物易逝、世事多变之理;诗人看到眼前的景物而抒发一种悠闲恬淡的读书情趣。【解析】【15题详解】

4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正面突出了”错。周诗中“日暖风和草色幽”一句描写了风和日暖、草色清幽的欣欣向荣之景,侧面表现了诗人读易象的闲适、愉悦。同样,叶诗中“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两句,写垂柳飞絮的季节,几只麻雀悠闲自在地漫步在书桌上。柳絮轻盈地随风飘落在砚台上,也无人拂拭。也是侧面烘托了诗人身心交融,专注于周易而忘却世事的情形。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周诗中“谁道二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前头”两句的意思是:有谁能说出古往今来两千多年的事呢?而道如今却好像就发生在眼前。此处诗人研读易象而悟理,感悟到世间万物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43、。诗人通过“谁道”“而今”,表达出看透历史循环的通达之感。叶诗中“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两句的意思是:诗人闲坐在窗前读周易,而不知春日已经逝去多久。此处诗人感悟美好事物易逝、世事多变之理,看到眼前的景物而抒发一种悠闲恬淡的读书情趣。(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表达出诗人“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后谏往追来的感悟。(2)石钟山记中苏轼夜探石钟山,质疑“_,_”的现象,体现出了可贵的怀疑和实证的精神。(3)诗词中诗人自问自答,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引发读者思考。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4、“_?_”等。【答案】 . 悟已往之不谏 . 知来者之可追 . 事不目见耳闻 . 而臆断其有无 . 采之欲遗谁 . 所思在远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的书写:悟、谏、臆、遗、猿。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酷爱大地,脚下孕育着崇高、壮丽的大地。大地的胸脯全是我的田野,我的果园与菜畦,时时都可以让我耕耘,让我采集和收割。我在溢满泥香的沃土里收割着稻谷与小麦金黄色的成熟。在花团锦簇的梅树、

45、杏树与苹果树下收割着飘动的清芬。在书本的深海里收割着躲藏的真理,像红珊瑚一样美丽的远古与今天的文明。在风风雨雨的战斗路上,( );在和朋友互相磋磨的朝朝夕夕中,( )。在绿柳轻扬的大路与小路上,( );而在那艰难困苦的关山危崖里,( )。有时,我还从一个初次见面的孩子那里,收割着对于未来的信念;从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那里,收割着火热的善良;从一个萍水相逢的旅伴那里,收割着山高海深的情谊和永远也难以忘却的智慧与勇敢。18. 把下面语句填入文中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收割着哲学和诗我收割着不屈的理性和韧性我收割着生活的美满我收割着人生的严肃A. B. C. D. 19.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

46、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 D 19. 比喻、比拟。比喻,把书本比喻深海,表现了书本知识与真理的博大与深邃;把远古和今天的文明比喻为红珊瑚,表现了文明的美丽、历史的悠久。比拟,把真理拟作收割的稻谷,表现了真理的芬芳;把真理拟作人,表现真理的不易被发现;“美丽”表现了历史与文明的灿烂辉煌。【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所谓“收割”就是收获。“风风雨雨的战斗路”对应“人生的严肃”,“和朋友互相磋磨的朝朝夕夕”对应“生活的美满”,“绿柳轻扬的大路与小路”对应“哲学和诗”,“艰难困苦的关山危崖”对应“不屈的理性和韧性”。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

47、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在书本的深海里收割着躲藏的真理,像红珊瑚一样美丽的远古与今天的文明”“书本的深海”运用比喻,本体是“书本”,喻体是“深海”,深海广博又深邃,表现了书本知识与真理的博大与深邃;“像红珊瑚一样美丽的远古与今天的文明”,本体是“远古和今天的文明”,喻体是“红珊瑚”,红珊瑚具有美丽的颜色,又经历漫长的时间的繁衍,表现了文明的美丽、历史的悠久。“收割着躲藏的真理”运用比拟,“收割”把真理当作稻谷来写,收割稻谷就是在收获真理,表现了真理的芬芳;“躲藏”把真理当作人来写,“躲藏的真理”体现出真理不易被发现的特点;“美丽的远古与今天的文明”,运用比拟,“美丽”把历史与文明人格化,表现了历史与文明的灿烂辉煌。(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主持人:我们能不能专注于思想,少在那些技术性工作中浪费时间呢?哲学家:你做技术性工作时要是觉得纯粹是在浪费时间,那你无法从事学术工作,就像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