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老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教学案-必修3第12单元微课堂19主观题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老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教学案-必修3第12单元微课堂19主观题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微课堂19 主观题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知识模板知识这样记忆和运用类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积极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记公式精神力量思想保障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承创新思想道德建设脚踏实地背术语(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
2、值追求,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4)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2)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3)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4)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5)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脚踏实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真题印证真题这样考查与解答(2020山东卷,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读懂中国,从根本上说,必须读懂中国人的价值观。有人来不及道别,留给孩子一个背影;有人顾不得疲惫,收拾包裹奔赴一线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无数人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顾大局,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安危融为一体。一个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的大国,为什么能够迅速形成这种一呼百应的协同力,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信息在于中国人骨子里强烈
4、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信息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和建设祖国大好河山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孕育了集体主义价值观。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贯穿东西,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中国人同风共雨、守望相助,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驯服江河,耕耘收获,生生不息。一部中国历史,印刻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付出与收获,而信息每一次前进都是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凝练和升华。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人骨子里有强烈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即时应用高考这样训练与巩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家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要把家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
5、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信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诗礼传家、艰苦奋斗、敬业奉献、勤俭持家、敬老爱幼、明事知礼、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如果家庭没有正气,没有原则,就很容易变成滋生腐败的温床。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往往是作风的一种反映。当前一些青少年行为失范的背后,也往往有家风、家教的因素。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文明建设都是不可替代的。信息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遵守职业
6、道德、弘扬社会公德。(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性。(2)结合当前实际,为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加强家庭文明建设提两条建议。真题验收| 感悟高考淬炼考能1(科学文化修养)(2018江苏卷,23)近年来,基于信任的移动互联社交方式迅速崛起,人们很容易因传播者的亲友身份而轻信其转发的内容,以致于有些似是而非的“科学流言”广泛传播。材料启示我们,必须()A坚决抵制腐朽文化B提高思想道德修养C加强科学文化修养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C材料强调的是要学会辨别转发内容的真伪,所以个人应加强科学文化修养,而非思想道德修养,C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中传播的信息不一定是腐朽文化,A
7、排除。文化体制改革的主体是国家,而题干指向的是公民,故D不符合题意。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017海南卷,17)某省文明办联合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全省推广实施“道德信贷”,所有被评为“中国好人”的该省公民和市以上政府授予的道德模范都可成为授信对象,获得无担保优惠贷款。推广实施“道德信贷”()创新了道德教育的形式可以激励人们不断向上向善表明道德教育的成效取决于物质条件说明人民群众是道德教育的对象而非主体ABCDA物质条件影响道德教育,但不是决定性影响,故错误。人民群众是道德教育的对象,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故错误。题干中的“道德信贷”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新形式,可以发挥对人们向上向善的激励作用,故正
8、确。3(道德修养)(2017江苏卷,2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下列说法能反映这一人才培养要求的是()A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B功以才成,业由才广C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D用人以德,唯德是举A材料强调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此观点的意思是德是水的源头,是根本,才是水的波纹,是外在,强调了要德才兼备,A符合题意。B强调才的重要性,C强调实践的重要性,D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均不符合题意。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016浙江卷,35)慈善涉及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捐赠、慈善财产、慈善服务等。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规范慈善活动,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表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弘扬传统美德需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弘扬传统美德需要从小事做起依靠法律才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ABCDA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表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符合题意。规范慈善活动,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表明弘扬传统美德需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从小事做起,不符合题意。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可以依靠法律,也可以通过道德教育,表述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