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政治统编版一轮教学案-必修2第2单元第4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23607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3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高考政治统编版一轮教学案-必修2第2单元第4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政治统编版一轮教学案-必修2第2单元第4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新高考政治统编版一轮教学案-必修2第2单元第4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高考政治统编版一轮教学案-必修2第2单元第4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课标标准内容要求网络导航体系构建核心价值核心素养2.4.1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了解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2.4.2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1.理想信念政治认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社会保障体系及其要求和措施。一、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2、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知识拓展生产关系包括三个要素: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分配方式、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二、分配方式1按劳分配(1)性质: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2)原因: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历史回眸原始社会实

3、行平均分配,私有制社会广泛存在剥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4)作用提高效率: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公平: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2按生产要素分配内容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易错清零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动要素分配只存在于非公

4、有制经济中,其他分配方式则广泛存在于各种经济成分中。有些人的收入属于综合收入,如个体户的收入,既有资本收入,也有管理和经营收入,还可能有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等。三、我国居民收入来源1原因: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2途径: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经营性收入是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

5、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3.弘扬劳动精神(1)原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2)做法: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四、完善个人收入分配1原因: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2要求(1)三者关系: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2)一个制度: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3)两个同步: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

6、劳动报酬同步提高。(4)完善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五类收入: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一个消除:必须坚持消除贫困。图解术语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五、多种多样的社会

7、保障1全部内容(1)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2)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基本保障外,还存在大量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形式,如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2主要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画里话外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本质是追求公平,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目标是满足公民基本生活水平的需要,同时必须以立法或法律为依据。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

8、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内容。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角度原则全覆盖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两力行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权责清要做到权责清晰多层次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度学习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

9、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考点一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1我国的分配制度(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要求: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提高效率,促进公平。链接生产力是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因素(1)生产力包含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其中劳动者

10、是主导因素,劳动工具是重要标志。(2)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中,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映、反作用于前者。(3)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决定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2按劳分配存在条件社会主义制度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分配尺度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地位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方法点拨判定按劳分配的条件(1)范围: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所得是按劳动或管理要素分配所得。(2)依据:按劳分配根据付出劳动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来确定收入的多少,包括工资、奖金和津贴,以及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所得。(3)区分:公有制经济中的按

11、管理、技术、资本要素分配所得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体现;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农民转让土地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3比较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类别范围对应形式按劳分配: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所得公有制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非公有制按管理要素分配: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活动参与分配的方式各种经济成分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具体分析非劳动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利息、股息、分红,私营企业主税后利润财产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易混提醒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个体劳动

12、所得(1)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也会存在非劳动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除劳动要素外)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而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2)个体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所以,个体劳动收入不包含按劳分配成分。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来自于自身的管理和劳动、经营和投资,是综合分配所得。4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角度内容三者关系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一个制度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两个同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三个阶段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

13、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五类收入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一个消除坚持消除贫困方法点拨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1)看分配的领域: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2)看分配的主体:初次分配主要

14、是企业(企业上交和国家收取税费、企业进行各项经营支出等),再分配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收取个人所得税、进行财政支出等)。(2020全国卷)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并列,将其列为生产要素。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是因为()数据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具有独特创造力数据是最具流动性的基础性资源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A B C D【思维建模】学科素养关键能力材料信息获取:将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并列,将其列为生产要素设问信息获取:事件限定为“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

15、”,角度限定为“因为”核心素养通过分析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的原因,提升对国家政策的高度认同,坚定理想信念自主解答B解析: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是因为数据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具有独特创造力,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符合题意;数据具有流动性以及它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不是其被列为生产要素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我国的分配制度1农民王某承包村里的15亩土地种植花生等农作物,收入不错。后将土地按每亩200元的价格转包给前来投资的客商,并受雇于承包土地的业主,得到双份收入。材料中农民王某所获得的收入分别属于()A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B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C按劳分配、按生产

16、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C解析:王某承包村里的集体土地自己耕种,是在集体土地上获得收入,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获得的收入是按劳分配所得;将土地以每亩200元的价格转包给投资的客商,是按土地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他受雇于承包土地的业主的收入,是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C正确,排除A、B、D。【易错规避】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误点纠正】准确区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二者只有一点不同,即经济基础不同: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二者都属于劳动收入,分配标准都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20

17、21唐山一模)陆先生拥有一家业务状况良好的贸易公司,今年将继续增加投入。此外,他在银行存款230万,其中定期150万元,活期80万元。购买黄金产品和股票分别为30万元和50万元,并预留家庭生活消费资金16万元。陆先生的上述安排()拓宽了家庭收入来源,努力使家庭资产收益最大化把资产分为消费、保障、投资等不同账户进行管理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能获得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实现了家庭资产保值增值,兼顾短期收益与长期回报A B C DB解析:陆先生通过储蓄、投资黄金和股票等,拓宽了家庭收入来源,有利于家庭资产收益最大化,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有利于获得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保障,排除;投

18、资有风险,未必一定能够保值增值,排除。完善个人收入分配3(2020天津卷)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某市发放了普惠型和红利型两种消费券。普惠型消费券人人有份;红利型消费券只对低保、特困等四类救助对象发放。发放红利型消费券()A是完善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举措B是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刺激消费的手段C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稳定人民生活D有利于实现消费升级,刺激经济增长C解析:红利型消费券只对低保、特困等四类救助对象发放。由此可见,发放红利型消费券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稳定人民生活,C正确;材料未涉及分配制度,排除A;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从红利型消费券的发放对象来看,发放

19、红利型消费券并不是为了实现消费升级,而是为了保障贫困对象的基本生活,排除D。考点二我国的社会保障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地位或特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资金来源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实现政府和社会国家和社会保障对象因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因素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劳动收入来源的劳动者因自然灾害或

20、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保障方式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提供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2.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角度原则要求全覆盖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量力为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

21、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生活安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同时,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社会保障即使建立起来也无法维持下去。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权责清要做到权责清晰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多层次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

22、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视野拓展全球的社会保障模式大致可分为国家福利、国家保险、社会共济和积累储蓄四种,分别以英国、前苏联、德国、新加坡为代表。目前我国在建的社会保障体系,属于社会共济模式,即由国家、单位(企业)、个人三方共同为社会保障计划融资,而且这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改革趋势。社会保障体系1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落实退役军人优抚政策,做好因公殉职人员抚恤,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因灾因

23、病遭遇暂时困难的人员,都要实施救助,要切实保障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对此,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认识正确的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属于社会救助的内容失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A B C DB解析:正确说明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与要求;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属于社会保险的内容,排除;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失业保险只是社会保险的组成部分之一,排除。【备选题】1国外某经济学家指出:“社会保障政策可以扩大一国的经济福利,因为穷人得到效用的增加要大于富人效用的损失,使社会总效用增加。”这启示我们()要权责统一,使

24、高收人者享受更多社会保障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消除贫富差距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知识。“穷人得到效用的增加要大于富人效用的损失,使社会总效用增加”,这体现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符合题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错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消除贫困,缩小收入差距,错误。本题选D。2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造成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社会生产发展;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则会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建立在

25、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建立在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上A B C DC解析:过高或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都不利于社会生产发展。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正确;与设问要求不符;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排除。【易错规避】准确理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误点纠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议题: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到2020年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要缩小收入差距,提低、扩中、控高。下一步,要

26、提高扶贫标准。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的同时又降低其税收负担,包括连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个税起征点提至月收入5 000元“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的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增加就业机会、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等,都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关键能力提升】(1)解释与论证:为什么要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答案: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2)预测与选择: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答案: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

27、提高;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五类收入: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消除贫困。【核心素养培育】1政治认同:通过分析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提升政策认同。2公共参与:通过探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提升公共参与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