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通史跟踪检测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22515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通史跟踪检测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通史跟踪检测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通史跟踪检测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通史跟踪检测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跟踪检测评估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有学者讲述明代内阁制度时说:“内外一应章奏。先由大学士看过,拿一张小签条,写出意见,送进宫里,再由皇帝细阅决定又称票拟待皇帝自己看过。拿这条子撕了,亲用红笔批下,名为批红。批好拿出去,这便是正式的谕旨。”据此可知,明代()A皇帝独裁官员唯命是从B内阁制度利于皇权专制加强C中枢机构职责不断健全D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22021湖南雅礼中学高三质量检测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统治,分封诸子于各地,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朱元璋这一措施()藩国所在区域封王数量藩王权力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

2、京、辽宁10拥有五千到三万的王室卫兵;外敌入侵时可以负责大小一切事务河南、山东3湖北、湖南、四川4A.解决了蒙古贵族的威胁B体现的是分封制的优势C埋下了政局动荡的隐患D拓展了明朝统治的区域32021福建莆田模拟入关前,满族重视主奴差别,强调笃诚事上的传统。入关后的清朝诸帝无不强调满洲贵族要“毋忘根本”,反对“学彼(汉人)伪习”,如“虚伪浮华、沽名钓誉、结党揽权”。清朝诸帝此举旨在()A抵制儒家伦理的渗透B论证满族文化的优越性C保持贵族的特权地位D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42021广东调研考试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

3、度合一的、以都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A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B保障监察权力的高效运作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D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致5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这表明明朝内阁制()A实现了分权与制约平衡B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C缓和了国家的阶级对立D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专权6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A杜绝贪腐现象

4、B提升监察效果C扩大御史权力D促进制度转型72021安徽淮南联考明太祖实录载:“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谓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且纳课于官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这主要反映了()A政府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高C明代通过减税政策发展商业D朝廷保护商人正常商业活动82021江西九校高三联合考试乾隆时期,军机处扩大到“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据材料可知,

5、军机处()A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B成为清朝正式机构C成为全国政事的中枢D全面取代内阁职能9自明嘉靖以后,迎神赛会之风日趋兴盛,到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一些以丝绸为主的市镇,祭祀蚕花娘娘;一些镇、村祭祀“刘皇”,因为他能驱蝗虫,保丰收;还有一些崇奉能治病、出行保平安的神。民间崇拜的功利化倾向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自然灾害影响了价值取向C市民生活习俗发生重大变化D自然经济下的理想与诉求102021辽宁大连双基测试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数据表。这一变化()时期耕地面积人口明初8.5亿亩6600余万清前期10亿亩4.1亿A.导致了“海禁”政策松动B推动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C影响了国家

6、的财政收入D有效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1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实用性读物,如陶朱公致富奇书四民必用沈氏农书耕收农话杵臼经布经等。这主要因为()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B科学研究注重实用性C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122021广州测试汉武帝时期,全国设立了数十处盐官和铁官,任命懂经营、会管理的大盐铁商孔仅和东郭成阳为高官,“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致使“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矣”。这一做法()A造成了局部官商合流B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C抑制了土地兼并发展D推动了民间商业发展13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一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

7、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A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B注重市场营销策略C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D产品主要销往海外142021合肥市检测明初,苏州府的吴江县盛泽镇有“千百家”,到了乾隆年间“居民且三千家”“栋宇鳞次,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由此可见()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农村集镇发展迅速C农耕文明渐趋衰落D城市功能不断完善15明正德年间,官府对外国贡使来华附带的私物抽取十分之二作为税收,剩余部分允许其自行交易。这反映出当时()A“海禁”政策出现松弛B政府放弃商业监管C朝贡

8、贸易已经废止D海外贸易得以恢复16清政府长期实行“怀柔远人”政策。1764年,下令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出海商船,每船准带生丝以两千斤为限,准许外国商船每次可带出生丝一万斤,又严禁闽、皖、浙等省出产的茶叶从海路运销广州或海外。该政策()A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B有利于外国商人垄断中外贸易C导致中国农产品失去国外市场D使中国对外经济联系日益萎缩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多,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

9、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引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材料二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

10、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等为主要粮食。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状况产生的影响。(6分)18(12分)2021玉林、贵港、柳州、百色四地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两千年社会的集权与分权秦至西汉时期皇权集中,对地方不断打压。东汉至魏晋时期皇权衰

11、弱,贵族、豪强、地方割据尾大不掉。隋至唐代前中期权力集中,国家统一。唐安史之乱至五代分权于地方,藩镇割据,四分五裂。宋元时期两宋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元朝大帝国不可避免地分权。明朝前期重新集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皇权更强。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富人阶层分离,朝廷党派林立,权力分散。清朝至民国清初集权统治,登峰造极;清末至民国军阀混战,权力分散。摘编自鞠佳变革之路中国历朝改革得失结合中国历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简表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中提取一个观点并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2分)19(12分)2021枣庄模拟社会保障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疫病救治是其重要组成。阅读材料,回答问

12、题。材料一早在先秦前,我国就有了社会保障思想。商朝建立初期,实施了许多爱民、利民的举措;周武王时期,大力提倡爱民、保民主张,西周王朝还实施了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等六项爱民政策。孔子在礼记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主张为政以德,建议君主爱护臣民,体贴民众。墨子提出“爱人者,必为人爱,恶人者,必为人恶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摘编自郭亚雄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及其行为研究材料二宋元时期,国家曾对瘟疫的救疗采取较为积极的政策,不过到了清代,国家政策逐渐转向消极,江南地区大多数明初建成的惠民药局多废

13、而不用。面对瘟疫,更多的是地方父母官采取设局延医诊治、制送药丸、掩埋尸体、隔离病人、加强卫生管理等疾疫救疗措施。而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绅富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则更为积极主动的进行瘟疫救治,除了临时性的瘟疫救疗,社会还常常举办一些经常性的救疗活动。嘉道以后,江南日常救疗设施数量激增,并由纯粹的慈善机构逐步向经常、普遍的以诊治疫病为主要目的的设施演进。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当时人还丰富与发展了“卫生”一词的含义。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4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瘟疫救疗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8分)

14、20(14分)2021德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是有关明朝朝贡制度的部分史料史料出处凡蕃国遣使朝贡,至驿、遣应天府同知礼待。明日至会同馆,中书省奏闻,命礼部侍郎于馆中礼待如仪。宴毕,习仪三日,择日朝见。陈设仪杖及进表,俱如仪。明史卷56志第三十二礼十古里(永乐)十七年偕满刺加十七国来贡。十九年又偕忽鲁谟斯等国入贡。二十一年,复偕忽鲁谟斯等国,遣使千二百人入贡。时帝方出塞,敕皇太子曰:“天时向寒,贡使即令礼官宴劳,给赐遣还,其以土物来市者,官酬其直。”明史卷326列传第二百十四外国七材料二朝贡体系的优点是投入小、回报大,但它也存在一个缺陷,就是抗冲击的能力不太强。在西方殖民列强进入东

15、方之前,这个朝贡体系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在西方殖民列强发展起来的坚船利地及现代战术面前,这一朝贡体系就难以维持。虽然以当时中国的力量,要制服早期西方殖民者还是绰掉有余的。但是中国当时的政治体制及儒家集团,缺乏维护这个秩序的决心,不愿意在海外投入太多的资源,甚至有些人希望从朝贡体系的瓦解中获得个人利益。彭波中国古代国际贸易由强转衰的原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朝贡制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朝贡体系瓦解的原因。(4分)跟踪检测评估61解析:“章奏”先由内阁大学士审核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即“票拟”,最终通过皇帝的“批红”成为正式的谕旨,体现了内阁作为皇

16、帝的秘书机构行使职权,故选B项;“官员唯命是从”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内阁制度是皇权不断加强的结果,无法体现中枢机构职责的健全,排除C项;“政治体制僵化”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答案:B2解析:藩王权力较大后期日益膨胀,因此,埋下了政局动荡的隐患,最终酿成了“靖难之役”,故选C项;“解决了”明显错误,后期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分封制的隐患,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拓展明朝统治的区域,排除D项。答案:C3解析:据材料“反对学彼(汉人)伪习,如虚伪浮华、沽名钓誉、结党揽权”可知,清朝诸帝为防臣下出现擅权的行为,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故选D项;清朝诸帝反对的是“虚伪浮华、沽名钓誉、结党

17、揽权”等政治“伪习”,而非反对儒家思想,事实上,清朝入关后,为笼络人心,缓和民族矛盾,对儒学是尊崇的,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要保持满族的政治传统,而非论证满族文化的优越性,排除B项;清朝诸帝的行为保持的是皇权的特权地位,而非贵族,排除C项。答案:D4解析:材料“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都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表明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主要体现在由复合性体系到单一性体系的演变,由监察政府、皇帝到只监察政府,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致,故选D项。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致,与缓和官员内部的矛盾无关,排除A项;由监察政府、皇帝到

18、只监察政府与保障监察权力的高效运作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央行政机构分工明确,简化体系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无关,排除C项。答案:D5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内阁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这有利于国家机器的合理运作,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的内阁是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所以它既不能实现分权与制衡,也不能限制君主专权,排除A、D两项。材料所述为内阁“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而非缓和国家的阶级对立,故排除C项。答案:B6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钦定台规是清代最为系统完整的一部监察法规,在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上具有重要

19、意义,材料中的规定是为了严格监察纪律,提升监察效果,监察官职务内外的行为都受到严格控制,故选B项;钦定台规是为了惩治腐败现象,但是材料中的规定是为了提升监察效果,对监察人员的严格约束,排除A项;材料只是体现对巡视御史的一些规定,没有扩大御史的权力,排除C项;材料中的规定没有体现促进制度转型,排除D项。答案:B7解析:材料“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反映了当时朝廷保护商人正常商业活动,故选D项;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采用的基本经济政策,政府对商业课以重税,商人社会地位低下,排除A、B、C三项。答案:D8解析:材料表明乾隆时期的军机处,职责几乎无所不包,承担的职权超过了内阁而成为全国政事的

20、中枢,故选C项;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排除A项;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体现军机处承担的职权超过了内阁,没有体现全面取代内阁职能,排除D项。答案:C9解析:民间崇拜对农业的重视,是自然经济下对增加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产量的理想与诉求的体现,故D项正确;材料中民间崇拜的功利化倾向反映出对农业的重视,传统重农观念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虽然发生自然灾害,但民间传统重农观念没有改变,没有影响价值取向,故B项错误;民间崇拜与市民生活习俗无关,故C项错误。答案:D10解析:根据材料,清朝相比明朝

21、,人地矛盾激化,无地农民较多,从而推动土地租佃关系的发展,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均推行“海禁”政策,且“海禁”政策与材料所给人地矛盾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财政收入的数据,人地矛盾并不会导致财政收入的波动,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只能抑制或缓解,并不能有效解决,故D项错误。答案:B11解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等推动关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实用性读物的出现,故A项正确;古代中国科研一直都注重实用性,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考查内容为程朱理学,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经世致用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A12解析:据材料“吏道益杂,不选,而多

22、贾人矣”可知,任用大盐铁商为高官的做法促使很多商人成为官吏,造成了局部官商合流,故选A项;材料中的做法是盐铁官营政策的体现,是抑商政策的表现而非改变,排除B项;“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说明富者为官,这会促进土地兼并的发展,而非抑制,排除C项;盐铁官营,抑制了民间商业的发展而不是推动,排除D项。答案:A13解析:根据材料“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都表明铜官窑经营者注重营销,产品远销世界多地,故B项正确。答案:B14解析:根据材料中明代到清代苏州府的吴江县盛泽镇的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繁荣,说明我

23、国古代的农村集镇经济发展迅速,故B项正确;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中后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集镇经济的发展,并未涉及农耕文明的衰落,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农村集镇的发展,不是城市功能,故D项错误。答案:B15解析:材料“官府对外国贡使来华附带的私物抽取十分之二作为税收,剩余部分允许其自行交易”表明正德年间“海禁”政策出现松弛,故A项正确;B项“放弃”说法错误;明朝时期朝贡贸易并未废止,C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错误。答案:A16解析:据材料“怀柔远人政策,每船准带生丝以两千斤为限,外国商船每次可带出生丝一万斤”可知在贸易中外国商船优势大,容易垄断中外贸易,故B项正确;据材料“带生

24、丝以两千斤为限带出生丝一万斤”,可知清政府并未阻碍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主要是限制本国商人出海贸易,故A项错误;据材料“外国商船每次可带出生丝一万斤”,可知农产品未失去国外市场,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外商获得贸易优势地位,而不是中国对外经济联系日益萎缩,故D项错误。答案:B17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二,从农作物品种的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美洲农作物的引入等方面说明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第(2)问,应依据明清时期农作物的种植状况,说明农业的发展,人口迁移等方面的影响。答案:(1)特点: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美洲作物引入;经济作物大量种植;经济作物专业区出现;南稻北麦的格

25、局(稻、麦等为主要粮食)。(8分)(2)影响:促进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农业区的出现,造成地方市场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区出现了货币地租。(6分)18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再引用史实围绕论点展开论述。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反映了秦朝至清朝,中国古代政治的集权与分权的内容,因此可得出论点坚持集权、适度分权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或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极力防止重臣擅权。任选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所学内容进行论述。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一:观点:坚持集权、适度分权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2分)

26、论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一组基本矛盾,加强中央集权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如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西汉“汉承秦制”出现封建社会第一个最盛时期。地方权力过于分散极易导致国家分裂,如唐朝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导致藩镇割据;明清的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政治腐败,地方缺乏灵活性,影响社会进步。(8分)结论:集权分权要适度,既要有利于发挥中央的领导力又要保持地方的活力,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分)示例二:观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极力防止重臣擅权。(2分)论述:明代朱元璋鉴于宰相权重,威胁君权,废除了宰相制,并且不允许以后再设丞相

27、一职;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并非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辅政机构。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这些都是明清最高统治者为防范大臣权力膨胀而采取的措施,使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了高度强化,并发展到顶峰。(8分)结论:中国古代自秦朝建立开始,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不断重演此消彼长的状态,到明清时期,最高统治者采取措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2分)19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早在先秦前,我国就有了社会保障思想”来看,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关于民本的思想;依据材料“主张为政以德,建议君主爱护臣民,体贴民众”来看,孔子代表的儒家主张仁政、德治;依据材料“爱人者,必为人爱,恶

28、人者,必为人恶”来看,墨子的“兼爱”思想也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第(2)问,特点:依据材料“到了清代,国家政策逐渐转向消极”来看,清代国家救治政策非常消极,依据材料“面对瘟疫,更多的是地方父母官采取设局延医诊治、社会还常常举办一些经常性的救疗活动”来看,采取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相互配合的方式,而且救治方式多样;影响:乡绅对社会的贡献,扩大了地方乡绅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央权威,多种力量相互配合有助于阻止瘟疫的扩展,稳定了社会秩序,专门的治疗机构的创建为近代医院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答案:(1)思想基础:先秦民本思想;儒家仁德思想(大同思想);墨子“兼爱”思想。(4

29、分)(2)主要特点:国家救治政策消极;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相互配合;救治方式多样;影响:扩大了地方乡绅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央权威;阻止了瘟疫的扩展,稳定了社会秩序;为近代医院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8分)20解析:第(1)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凡蕃国遣使朝贡”“十七国来贡”“遣使千二百人入贡”“遣应天府同知礼待”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在朝贡制度中的地位、朝贡的规模、中国礼等蕃国的目的和形式等方面概括“朝贡制度”的主要特点。成因:根据材料一中“礼待”“如仪”“给赐”“十七国来贡”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明代前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实力及影响、中国与蕃国关系和儒家治国理念等方面分析其成因。第(2)问,原因:根据材料二中“(朝贡体系)抗冲击的能力不太强”“西方殖民列强发展起来的坚船利地及现代战术”等信息从体系本身弱点、西方列强不断发展壮大和中国缺乏维护国际秩序的决心等方面说明朝贡体系瓦解的原因。答案:(1)特点:以中国为中心;朝贡活动规模宏大;不重视经济利益(强调政治交往);商业化与仪式化并存。成因:明代中国商品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和文化向心力,便于主导建立贸易秩序;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10分)(2)原因:朝贡体系抗冲击的能力弱;西方殖民列强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缺乏维护国际秩序的决心。(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