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68第三十一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68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68第三十一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68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练案68 第三十一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68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有专掌口传历史的史官瞽史,相传左传中就有不少材料出自瞽史左丘明的口传。这类史料( D )A具有较强的实感性 B属于原始史料范畴C连续性特征较明显 D需要鉴别其科学性解析左传中瞽史左丘明的口传材料属于口传史料,口传史料往往有不见于文字记载的史料,有些很珍贵,但也有一些街谈相传,以讹传讹,存在许多失实的情况,我们在具体运用时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鉴别,D项正确;与口传史料相比,实物史料的实感性更强,排除A项;口传史料属于二手史料,不属于原始史料范畴,排除B项;文字史料是经过概括和总结的记录,有很强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排
2、除C项。2晚清民国时期,由于梅州市松口镇华侨踊跃捐资助学,当地学校不但收费低廉,甚至免费并聘请名师硕儒或留洋归来的学子做老师,出现了“乡村虽偏僻,但无一二里无童声”的盛况。据此可知( D )A当地教育经费问题得以解决B科举制瓦解有利于教育革新C当地传统教育模式即将瓦解D华侨家国情怀助力教育发展解析近代华侨踊跃捐资助学,使学校收费降低,优质师资聚集,偏僻的松口镇初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说明华侨家国情怀助力教育发展,D项正确;当地教育经费问题得以解决只是部分信息,与材料主旨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科举制瓦解有利于教育革新,B项错误;“传统教育模式即将瓦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3晚清时,外
3、国人在北京的教会学校被视为异端,就算校方对贫困学生给予资助,但应者依然寥寥;民国初期,尽管教会学校收费比普通学校高昂多倍,但“前来就学者日盛”。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D )A政府提倡新式教育 B商品经济的发展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D社会环境的变化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人对外国教会学校从抵制到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环境的变化,D项正确;政府提倡新式教育不是国人热切进入外国学校的根本原因,A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是教会学校受欢迎的根本原因,B项错误;传统观念受到冲击是国人接受教会学校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C项错误。41909年全国各类学校统计表如下所示。这表明当时(
4、B )文科理科法科医科艺术工业农业学校(所)183478775招生(人)2 20621112 2823364851336530A.身份等级结构趋向固化B教育呈现专业化趋势C新式学校教育得到普及D法制现代化成效显著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表格数据反映出专门学校的情况,职业分类多,呈明显专业化趋势,B项正确;这种职业化的社会结构打破了传统社会结构中功名身份的限制,促进了社会流动,排除A项;“新式学校教育得到普及”材料依据不足,排除C项;法科招生人数不能等同于法律制度建设,排除D项。5(2022郑州)15世纪中期,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
5、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 D )A毕昇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B科学技术推动政治新变革C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D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结合解析题干说明了德国在15世纪中后期印刷厂数量的变化,联系15世纪前后欧洲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可知,德国印刷厂数量的增多反映出社会需求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现象,D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政治新变革的信息,排除B项;1517年开始宗教改革,排除C项。617世纪中期,英国商人加威在销售中国茶叶的海报中,将这
6、种新式饮料的功能归纳如下:茶叶可使人身体轻快,提神醒脑,消除脾脏障碍,名目清眼,增加食欲和消化能力,减少噩梦,增强记忆力;尤其对经常吃肉和肥胖的人作用明显。这说明( B )A广告成为企业营销的最新手段B大众传媒推动了茶文化的传播C茶叶被当做保健药在英国销售D品茶成为英国市民的最新风尚解析英国商人在销售中国茶叶的海报中归纳了这种新式饮料的功能,这是通过大众传媒(海报)推动茶文化的传播,B项正确;广告在17世纪以前已经成为企业营销的手段,排除A项;根据“新式饮料”可知,海报并非将茶叶当做保健药在英国销售,排除C项;从一则海报的宣传,无法体现品茶成为英国市民的最新风尚,排除D项。7有学者认为,“大资
7、本、高科技、研究与发展,最终的目的不是飘向无限,而是回到根本回到自己的语言、文化,自己的历史、信仰,自己的泥土。”学者旨在强调( A )A现代与传统的平衡 B科学技术的重要性C传统文化进退失据 D现代化的弊端凸显解析根据材料“最终目的不是飘向无限,而是回到根本”可知,作者强调现代的大资本、高科技要回归到传统的文化、历史、信仰中去,即强调了现代和传统的平衡,A项正确;材料提到“回到根本”,强调的是回归传统的重要性,并非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排除B项;材料强调大资本、高科技要“回到根本”,无法反映出传统文化进退失据,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现代化弊端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8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8、“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发生变化。”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C )A可不具备真实性完整性B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C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解析从材料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等信息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保持真实性和整体性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两个基本要素,排除A项。“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不符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B项错误。“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不符
9、合材料主旨,D项错误。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说明二战后( B )A区域一体化不断加强B全球化和多样性的统一C全球化推动文化交流D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解析二战后,埃及等新兴国家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同时使用英语或法语,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重视发扬儒家文化,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说明二战后全球化和多样性的统一,B项正确;“区域一体化不断加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全球化推动文化交流”,C项错误;“和
10、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错误。10下表所示为世界遗产公约的部分规定。由此可见,世界遗产公约( B )条目规定第六条本公约缔约国,在充分尊重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所在国的主权,并不使国家立法规定的财产权受到损害的同时,承认这类遗产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第七条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际保护应被理解为建立一个旨在支持本公约缔约国保存和确定这类遗产的努力的国际合作的援助系统第十八条本公约缔约国应对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赞助下为世界遗产基金所组织的国际募款活动给予援助A.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真实价值”B旨在集各国之力加强对世界遗产的保护C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D制定了以国际援助为主
11、的遗产保护体系解析根据表中信息“国际合作的援助系统”“世界遗产基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故选B项;世界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排除A项;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排除C项;世界遗产保护体系以本国保护为主、国际援助为辅,排除D项。11(2023济宁)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卫城的建筑在布局上克服了早期追求对称而造成的呆板风格,由以神庙建筑为主转为以公共建筑为主,如人民议事厅、图书馆、露天剧场、竞技场、城市园林等。这一布局( D )A重视建筑的实用性B实现民主政治的稳定C体现民主政治成
12、熟 D有助于培养公民意识解析根据材料“由以神庙建筑为主转为以公共建筑为主”可知,此时这些公共空间的增强,可以促进公民之间的平等,这些公共空间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有助于增强公民城邦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公民意识,D项正确;“重视建筑的实用性”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排除A项;这种布局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一定能实现民主政治的稳定,排除B项;这些公共建筑的出现,并不能反映民主政治成熟,排除C项。12古代图书馆的建筑形式就是一间大房子,主要用于藏书。近代图书馆采用“工”“山”“回”“土”字等形状,书库在后,阅览室在前,二者之间分区明确,便于管理。这一变化说明,近代图书馆( D )A保存了大量历
13、史遗产B由私立变为政府公立C对社会上层免费开放D具有服务公众的职能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书库在后,阅览室在前,二者之间分区明确,便于管理,说明近代图书馆具有服务公众的职能,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保存了大量历史遗产、由私立变为政府公立、对社会上层免费开放,排除A、B、C三项。13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B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故宫、颐和园、雍和宫都在北平,说明该战役的地点跟北平有关,平津战役主要发生在北平和天津,B
14、项正确;辽沈战役是在东北地区,淮海战役围绕徐州地区,渡江战役是横渡长江攻占南京,都与题意不符,排除A、C、D三项。141905年,考古专家兰德尔麦克维尔评论大津巴布韦遗址时指出:“许多人都会哀叹一段罗曼史的破碎,但可以肯定,一个冷静清醒的头脑看到的并不是什么罗曼史,而是一个失落已久的历史文化遗产。”麦克维尔的观点( A )A肯定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属非洲古文化B指出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具有“罗曼史”C评价了大津巴布韦遗址重要历史价值D鼓励人类探索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解析据材料“一个冷静清醒的头脑看到的并不是什么罗曼史,而是一个失落已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可知,作者肯定了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A项符
15、合题意;据材料“一个冷静清醒的头脑看到的并不是什么罗曼史,而是一个失落已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大津巴布韦遗址的重要历史价值,而不是“罗曼史”,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大津巴布韦遗址的重要历史价值,而不是评价,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15(2023五莲)泰山其文化价值体现在佛教、道教、封禅以及世代歌咏、吟诵文化的同为一体。结合登山线路格局的变换,对泰山的封禅祭祀包括酝酿、登天和抵达仙境三个阶段。这突出了文化遗产( A )A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 B范围上的完整性C内容上的丰富性 D影响上的广泛性解析依据材料“泰山其文化价值体现在佛教、道教、封禅以及世代歌咏、吟诵文化的同为一体封禅祭祀包
16、括酝酿、登天和抵达仙境三个阶段”可知,这体现了泰山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文化遗产概念上的完整性,而不是范围上的完整性;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文化遗产内容上的丰富性;D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文化遗产的影响。161933年8月,国际建筑协会在雅典召开会议,制定了国际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又称“雅典宪章”)。该文件明确提出的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和名胜古迹的提议,后来成为诸多专门领域国际性“宪章”的立法依据。“雅典宪章”的出台( B )A加快了全球各地的城市化进程B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C旨在传播保护文化遗产的理念D提高了古希腊文化的国际地位解析根据材料“
17、该文件明确提出的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和名胜古迹的提议”可知,“雅典宪章”是关于保护古建筑的,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B项正确;“雅典宪章”是关于古建筑保护的,与城市化无关,排除A项;传播保护文化遗产的理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7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形势图材料二敦煌,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商贸云集,熙来攘往,华戎所交一大都会。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符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
18、735个,壁画 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 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材料三是与非?面对惨遭列强劫掠后的莫高窟,1941年,张大千对莫高窟以临摹的方式对壁画进行编号考察,但其做法在当时便产生了争议。1942年12月5日,傅斯年、李济在给于右任信函中谈到:“欲遍摹各朝代人之手迹,故先绘最上一层,绘后将其剥去,然后又绘再下一层,渐绘渐剥,冀得各代之画法。对于古物之保存方法,未能计及。”(1)对材料一中缺失部分进行判断补充,并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敦煌莫高窟艺术成就享誉世界的历史因素。(3)面对张大千的这一做法,请你对文物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
19、(1)补充:北魏。理由:北方结束分裂局面,完成统一,且都城是平城。南方都城为建康,故为南朝刘宋政权。因此,地图反映的是南北朝时期,故缺失部分为北魏。(2)历史因素:地理位置优越,丝绸之路是中外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汉武帝时期设置敦煌郡,加强了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民族交融,佛教兴盛,推动了文化的多元;众多画工历代营建;政府政策的支持。(3)建议:保护为先,兼顾传承;建立文物保护单位;完善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完善立法;综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解析(1)补充和理由:通过观察材料一中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统治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的政权以平城为都城,加之图中提到的另一政权宋的都城在建
20、康,该形势图反映的是南北朝时期,平城为北魏的都城,故缺失部分为北魏,确定空白处政权名字后,将分析过程当作理由表述即可。(2)历史因素:根据材料二中“敦煌,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商贸云集,熙来攘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位置优越,丝绸之路是中外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汉武帝时期设置敦煌郡,加强了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根据“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符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工匠等方面分析可知,敦煌莫高窟艺术成就能享誉世界的历史因素还包括民族交融,佛教兴盛,推动了文化的多元,众多画工历代营建及政府政策的支持等。(3)建议:根据材料三中“惨遭列强劫掠”“以临摹的方式对壁画进行编号”“对于古物之保存方法,未能计及”,综合三则材料中的相关信息、问题和所学知识,从政府、社会和技术等方面分析可知,须建立文物保护单位,完善相关立法和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综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保护为先,兼顾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