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和社会主义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和社会主义改革.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13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第二节 斯大林模式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1953-199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追寻“理想”,直接过渡(19181921年)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外: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内:a、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武装叛乱 b、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十月革命后,苏俄建立,签订布列斯特和约-19183,退出一战2目的(1)直接目的 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取得战争的胜利,巩固新生政权(2) 根本目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3、
2、措施(内容): 农业(最重要)-余粮收集制;工业-大中小企业国有化_;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和商品买卖;产品分配-实物配给制4、实质特点?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在生产、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 ,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5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它是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2)积极作用:适应了战时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消极影响: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体制、理论上造成消极影响,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二 新经济政策-面对现实,
3、间接过渡(19211928年)1背景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落后的经济水平2目的:1)解决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巩固苏维埃政权(直接目的)2) 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根本目的)。3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的决议。4内容:5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特点?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6影响作用(1)经济:受到欢迎,调动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为工业化打下基础。(2)政治:巩固和改善了工农联盟,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3)理论意义:表明
4、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苏联成立-1922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旗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徽 知识拓展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结合史实,思考:三次“改革调整”分别是什么?实质是什么?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生产关系的调整。斯
5、大林模式概念阐释:“斯大林模式”也称“苏联模式”。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以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它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后来巩固与发展成一个统一的完整体系。主要表现为:政治上:高度集权。以党代政,以人治代替法治;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清洗异己;缺少监督。思想文化上:高度集中。个人崇拜,思想控制,学术问题政治化,否定思想、文艺创作的多元性。经济上: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模式。 一、 形成标志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二、经济体制特点1重工业为先导(优先发展重工业)2高速度为灵魂(追求建设高速度)3国家计划为指令(实行高度
6、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4 实行单一公有制三、形成原因(内外因素、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1帝国主义包围威胁(迫于国际压力);2俄国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小农经济仍占优势);3斯大林个人因素对马克思未来社会设想的理解;领导战争的经验习惯;个人作风强硬;4俄国悠久的集权制的文化传统。四-主要形成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一)工业-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1)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 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2)方针的提出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3)特点A优先发展重工业(布哈林主张
7、均衡发展战略B 强调高速度(必须10-15年完成)C 依靠本国力量(榨取农民)积累资金D 以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为主导E 引进西方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4)工业化成就?5)苏联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1)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 (2)国家实行高积累政策。 (3)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粮食、资金等便利条件。 (4)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6)存在问题牺牲农业,轻视轻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1)背景a苏联农业仍停留于个体小农生产水平b落后的小农经济不能
8、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甚至出现粮食收购危机2)目的 克服粮食收购危机,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直接)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根本)3)方针的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4)农业集体化的影响1为工业化创造条件-资金、原料、商品粮等2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3牺牲农业,长期滞后,制约经济发展4强制集体化、收购粮食、剪刀差,粗暴式的管理方式后患无穷,长远看阻碍苏联经济发展。五、评价斯大林模式(一)积极方面:1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2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3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他国提供了借鉴和经验。4政治上:保证党的领导,
9、发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维系了政治的稳定。5文化上:国民素质得到提高;有利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二)消极方面:1经济上:经济结构失衡:农轻滞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管理体制,缺乏活力,僵化而败2政治上:权力的高度集中,导致个人专断作风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3文化上:过于单一的文化模式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19531991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964年)1、改革原因(背景)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斯大林的逝世(1953年),为改革提供契机。2措施:重点放在农业方面(特点)3、结果:取得一些成果
10、,后期矛盾日益突出,被迫下台1964(收效甚微)4. 影响-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掘墓人,也是守墓人积极掘墓 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打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斯模的迷信。局限(守墓失败原因) 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缺乏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 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脱离苏联国情,急于求成。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1内容?(1)前期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但仍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效果 a对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产生一定冲击。 b苏联军事和综合国力大力增强 (2)后期状况: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步伐逐渐放慢。结果:经济发展停滞和下降,苏联陷入困境。2. 失败原因:改革仍未突破原有斯大林模式框架,只是修补性改革;执政后期趋于保守;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1985-1991)1、背景:1)苏联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2)国际面临挑战,军备竞赛加剧经济困难。3苏联解体1) 苏联解体的过程(1991年)2) 解体的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