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6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解析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20953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6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6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6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6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16: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一、选择题1圣西门(17601825年)认为,每一个社会有机体像人的机体一样,有童年、成年和衰老时期。他还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分成开化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新封建制度时期、未来理想的实业制度等五个发展阶段。这说明圣西门A思想包含着唯物主义因素B将进化论用于解释人类社会C揭示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D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不合理性【答案】A根据材料可知,圣西门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分成五个时期,符合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其思想包含着唯物主义因素,A项正确;圣西门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与进化论无关,排除B项;卢梭揭示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排除C项;资本论论

2、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不合理性,排除D项。故选A项。2列宁评价共产党宣言说:“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由此可见A宣言标志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全面形成B科学社会主义已与国际工人运动紧密结合C宣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了【答案】C根据材料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

3、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C项正确;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科学社会主义已与国际工人运动紧密结合的事例是第一国际成立,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排除D项。故选C项。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人干活,资本家付给他钱,这看起来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实际上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报酬,而它却被资本家无偿地剥削走了。资本论一问世,便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这主要是因为它()A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B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C构建了历史唯物史观D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答案】A根据材

4、料“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报酬,而它却被资本家无偿地剥削走了。”可分析出阐述的是资产阶级剥削工人的秘密,即通过剩余劳动价值,A项正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构建了历史唯物史观不能体现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排除D项。故选A项。4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奴役他们的政治工具不能当成解放他们的政治工具来使用。”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A政权的建设具有革命性B未能充分发动人民群众C践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D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答案】A马克思

5、认为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在于,工人阶级没有使用现成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而是将其打碎,以改变工人受奴役的政治状况,实现自身的解放,说明马克思肯定了巴黎公社政权建设的革命性,A项正确;材料分析的是巴黎公社的斗争经验,没有说明其未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教训,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巴黎公社践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排除C项;最早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是十月革命,不是巴黎公社,排除D项。故选A项。5巴黎公社成立后,立即制定了薪金法令。法令规定:公社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实行普通工人工资制,最高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最高与最低工资的差别为5倍,即每年6000-1200法郎之间。据此可知,巴黎公社的薪金法

6、令旨在A全面实行平均主义工资标准B实行无产阶级政权福利政策C践行公职人员廉洁奉公原则D调动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答案】C据材料信息,薪金法令规定的工资标准是普通工人工资制,规定不允许公职人员超出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这样的规定旨在限制公职人员的特殊化,践行公职人员廉洁奉公原则,C项正确;薪金法令的规定不是实行平均主义工资标准,排除A项;材料所言是工资标准不是福利,排除B项;D项无法从材料信息得出,排除。故选C项。6如表1917年列宁的部分重要文章、信件及会议讲话(节选),如表中列宁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是()4月我不但没有指望我们的革命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还直接提醒不要有这种想法7月做一个真

7、正的革命民主主义者,那就不能害怕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11月任何一个政党真正想要成为人民的政党,就必须明确地、斩钉截铁地说:我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A俄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变化B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渐趋成熟C国外武装势力的不断干涉D布尔什维克的群众基础壮大【答案】A根据表格中4月“我不但没有指望我们的革命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还直接提醒不要有这种想法”到11月“任何一个政党真正想要成为人民的政党,就必须明确地、斩钉截铁地说:我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可知当时俄国革命形势的变化,A项正确;题干涉及的是列宁的部分重要文章、信件及会议讲话,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理论逐渐成熟,排除B项;外国势力干涉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8、C项;群众基础壮大材料不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7“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这段话表明A资本主义生产力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B十月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发达国家D十月革命极大的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答案】B从“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可知,十月革命不是标准的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革命,它不

9、是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是落后的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是在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B项正确;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但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是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A项是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A项;C项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但材料强调十月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排除C项;D项是十月革命的影响,与材料强调十月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1919年7月25日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取消帝俄时代与中国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宣言最后称:“如中国人民,因吾等之提议,愿意为一种自由之民,而逃免于巴黎和约所陷中国之厄运,深望与俄国农民工人及赤

10、军相提携,为自由而力战!”中国各界联合会等社会团体纷纷复函苏俄,表示欢迎。该宣言A利于公理彻底占胜强权B推动北洋政府承认苏维埃政权C使协约国开始敌视苏俄D使苏俄式共产主义形象正面化【答案】D根据材料可知,苏俄宣布取消帝俄时代与中国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有利于改善苏俄式共产主义形象,D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中的宣言使苏俄式共产主义形象正面化,未体现推动北洋政府承认苏维埃政权,排除B项;此时一战已经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9著名学者亨廷顿评价到:“共产主义运动对现代政治的突出贡献,不是革除和摧毁现存制度,而是组建和创造新型的政治制度,共产主义的政治功能不是推翻权威而

11、是弥补权威的真空。”下列历史事件中,最能论证这个观点的是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B四月提纲解决俄国革命问题C颁布和平法令等赢得人民支持D实行有秩序的倒退“新经济政策”【答案】C根据材料“共产主义运动对现代政治的突出贡献,不是革除和摧毁现存制度,而是组建和创造新型的政治制度,共产主义的政治功能不是推翻权威而是弥补权威的真空”可知,和平法令项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议,就公正的合约进行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这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C项正确;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

12、展的前途,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但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10如表反映了俄国各工业部门工人平均工作时长(小时)的变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俄国纺织部造纸和印刷木材加工机器制造化学部门1913年9.49.2109.59.71926年7.47.47.37.37.4A调整了国家的经济政策B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工业建设取得较大成就D国民经济比例逐步失调【答案】B由材料表格可知,1926年工人的平均工

13、作时长与1913年相比有所减少,结合所学知识知时间信息可知,1913年仍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之下,1926年是在十月革命之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工业建设取得较大成就,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国民经济比例逐步失调,排除D项。故选B项。11十月革命后,针对土地法令中包含的“平分土地”的方针,列宁解释说:“土地平均使用不过是达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的一种过渡办法。为了社会主义的胜利,无产阶级在选择过渡办法的时候,必须向被剥削劳动农民小农让步,只要这些办法不危害社会主义事业。”据此可知,列宁A意在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B欲瓦解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C试图推行“

1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理论【答案】D根据材料可知,列宁认为“平分土地”的方针是为了社会主义胜利而向农民让步的过渡办法,不会危害社会主义胜利,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理论,D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造成的政治经济危机是1921年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的原因,排除A项;当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排除B项;为了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打败国内外敌人,苏俄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21921年苏俄发生大规模灾荒,出现了3000余万饥民。作家高尔基以个人名义向各国发出求助,并得到了美国救济总署的回应。美国同意向苏俄提供粮食救助,并提出了包括苏俄必须释放美国

15、在押人员等一系列条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西方国家不再敌视苏俄B灾荒源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冷战双方既对抗又合作D美国援助带有一定政治目的【答案】D根据“美国同意向苏俄提供粮食救助,并提出了包括苏俄必须释放美国在押人员等一系列条件”可知美国虽然同意对苏俄进行粮食救助,但要求苏俄释放美国在苏俄的在押人员,说明美国的援助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D项正确;“不再敌视苏俄”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交代苏俄出现灾荒的原因,排除B项;冷战是在二战后才出现的,排除C项。故选D项。131919年3月,列宁指出:“苏维埃政权现时任务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在全国范围内以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必须使个

16、个生产部门的一切生产计划严密地协调一致,相互联系,共同形成一个我们迫切需要的统一的经济计划。”列宁提出这一要求是为了A应对严峻的内外形势B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C掌握国家经济命脉D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答案】A根据“苏维埃政权现时任务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在全国范围内以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及时间信息可得出这是列宁推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严峻的内外形势,A项正确;B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C项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排除C项;D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141922年12月7日,针对即将召开的热那亚国际会议,列宁表示:“决不接受任何对我们不利的东西。我们决不屈

17、服于最后通牒。如果你们只愿意做生意,那就来吧。但是,没有看到货色,我们是不买的,而且不把要价一分一厘都算清楚,我们也绝不成交。”这表明列宁着眼于A营造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B抵制西方列强经济盘剥C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D粉碎协约国的武装干涉【答案】C依据材料“决不接受任何对我们不利的东西。我们决不屈服于最后通牒。如果你们只愿意做生意,那就来吧。但是,没有看到货色,我们是不买的,而且不把要价一分一厘都算清楚,我们也绝不成交”可知,列宁阐述了对外平等、和平贸易的原则,依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其目的是苏俄的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C项正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列宁谈论的是一战后的对外经济贸易问题

18、,并不是着眼于营造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排除A项;材料中列宁阐述了对外平等、和平贸易的原则,由此可知,列宁不是要抵制西方列强经济盘剥,排除B项;粉碎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发生在1919192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51922年11月,列宁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一年来农民战胜了饥荒,现在我们已经得到几亿普特(重量单位)的粮食,而且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强制手段。在1921年以前,农民暴动可以说是俄国的普遍现象,而今天差不多完全没有了。”这说明当时苏俄A成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心B打破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C运用市场机制巩固工农联盟D注重探索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答案】C根据材料“战胜了

19、饥荒”“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强制手段”可知,这种变化是新经济政策实行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决了农民因饥饿发生暴动等问题,运用市场机制巩固了工农联盟,C项正确;社会主义阵营在二战后成立,排除A项;当时,苏联尚未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排除B项;社会主义革命是指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十月革命,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6苏联的托洛茨基指出,由于商品买卖的恢复,“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增长和发展的时代开始了,而且这只野兽正在大步跃进,因此谁能知道我们是否会被迫用一切力量去反对私人资本主义势力的离心倾向,捍卫我们脚下每一寸土地呢?”这说

20、明托洛茨基A对社会主义理论存在教条化认识B主张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C强调恢复经济以稳定苏维埃政权D意在加速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答案】A根据材料“由于商品买卖的恢复”可知,这一时期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托洛茨基担心利用商品和市场关系,资本主义会破坏国家政权,这说明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在党内尤其在中上层干部中仍然存在,这种观念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A项正确;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反映了托洛茨基担心新经济政策会破坏苏维埃政权,认为这种经济体制改革存在风险,不是加速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排除D项。故选A项。171926-1931年,苏联的进口

21、额中90%左右是机器设备的进口。至1937年,除了一些起样品作用的设备外,苏联儿乎不再进口一般的机器设备。这一变化表明苏联()A独立的工业体系基本建立B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较小C农产品进口贸易不断扩大D已跃升为世界工业的头号强国【答案】A根据“至1937年,除了一些起样品作用的设备外,苏联儿乎不再进口一般的机器设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基本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A项正确;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影响大,题干不涉及,排除B项;题干不涉及农产品进口贸易扩大,排除C项;苏联工业化后成为欧洲头号强国,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8“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总共有4500

22、个大企业建成并投入生产;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0%,其中轻工业增长了100%;农业总产值增长了54%,集体农庄农民收入增长了2倍多;乌拉尔地区及西伯利亚出现了一批工业城市,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达到99.8%。这说明苏联的“二五”计划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B有力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C以牺牲农民利益为发展手段D克服了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答案】B通过“二五”计划,苏联的工农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都有显著提高,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有所改善,公有制经济取得压倒性优势,这些现象都是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的体现,B项正确;苏俄新经济政策采取租让制时,已打破了西方的经济封锁,排除A项;C项明显与

23、材料信息不符,排除;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未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牵连,排除D项。故选B项。191927年7月,斯大林提出农民要偿付一种类似贡税的间接税,即农民购买工业品时要多付一些钱,而出售农产品时要少得一些钱。国家有时竟以低至农产品成本10%的牌价强制收购农产品。此外,集体农庄必须接受国营机器拖拉机站的耕作服务,缴付巨额实物报酬。这些做法A基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B有利于强化工农联盟的统治基础C借鉴了宏观经济学说基本原理D立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长远规划【答案】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做法立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长远规划,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提供必要生产资金和生产原料,D项正确;1936年,苏联

24、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排除A项;材料所述做法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不利于强化工农联盟的统治基础,排除B项;材料信息表明苏联实行高度计划的经济体制,不同于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宏观经济学说,排除C项。故选D项。20苏联政府于1930年提出了整顿、巩固和发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明文规定,反对歪曲党的路线的行为,禁止采用强迫手段实行集体化,禁止将农民住宅、奶牛、猪、羊家禽等收归国有,恢复农贸市场等。苏联政府的这一做法A是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继续B利于巩固工农苏维埃政权C实现了苏联经济均衡发展D建立了社会主义农业制度【答案】B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使得苏联社会矛盾一

25、度急速激化;故苏联政府提出了整顿、巩固和发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以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工农苏维埃政权,B项正确;1928年,斯大林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逐步形成了代替新经济政策的斯大林模式,排除A项;“苏联经济均衡发展”和“社会主义农业制度建立”在材料中未体现,也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C、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恩格斯当年就指出:“要是巴黎公社不依靠对付资产阶级的武装人民这个权威,它能支持一天以上吗?反过来说,难道我们没有理由责备公社把这个权威用得太少了吗?”列宁后来在谈到巴黎公社经验时也说:“没有千

26、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翻天覆地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人民群众”与巴黎公社运动成败之间的关系。【答案】1871年,在法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复杂形势下,法国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巴黎公社;工人阶级创建了自己的政府,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国家的管理;建立国民自卫军;成立公社委员会,对选民负责;采取了“带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变革措施,维护工人阶级和劳动大众的利益。人民群众推动了巴黎公社运动的发展。没有与外省的无产阶级取得联系,没有发动广

27、大农民,对人民群众作用调动不够充分,是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当时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期,社会经济没有达到可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程度没有形成权威的领导核心,没有先进理论指导和可供借鉴得经验,是造成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关于评述“人民群众”与巴黎公社运动成败之间的关系,评述过程中务必紧扣两者关系进行展开。根据材料“要是巴黎公社不依靠对付资产阶级的武装人民这个权威,它能支持一天以上吗?反过来说,难道我们没有理由责备公社把这个权威用得太少了吗?”可知恩格斯认为巴黎公社依靠了人民群众,但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对人民群众作用调动不够充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起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并颁布了

28、具有工人政权性质的相关措施;但巴黎公社最终失败,主要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期,工人阶级的力量没有强大到可以推翻资产阶级,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缺乏广泛发动群众等。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71年3月18日,被马克思热情赞誉为“英勇斗争的范例”的巴黎公社起义爆发。1917年10月25日(俄历),俄国十月革命庄严宣告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诞生。从1871年到1917年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越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疆域,在东方落后国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巴黎公社起义对俄国十月革命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指引列宁确立俄国革命和建设任务,并为十月革命提供重要方法论。列宁也深刻认识

29、到巴黎公社起义的重要地位,提出俄国革命要沿着巴黎公社开辟的道路前进,并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巴黎公社起义的论述中得到重要启示,为俄国革命道路的选择指明了方向。历史实践表明,十月革命是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俄国问题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摘编自吴日明巴黎公社起义与十月革命道路的选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示例】论题:十月革命的成功得益于对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吸取。阐述:巴黎公社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它的一些成

30、功的做法为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所继承,如改造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人民掌权的政府等。在此基础上,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人民掌权的苏维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法令与措施,并且引领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当然,对于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列宁也有吸取,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如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等,这些为十月革命在俄国的胜利莫定了基础。总之,十月革命对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吸取,沿着巴黎公社的道路前进,在此基础上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为十月革命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示例仅供参

31、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有理也可)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围绕主题“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材料“巴黎公社起义对俄国十月革命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指引列宁确立俄国革命和建设任务,并为十月革命提供重要方法论。列宁也深刻认识到巴黎公社起义的重要地位,提出俄国革命要沿着巴黎公社开辟的道路前进,并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巴黎公社起义的论述中得到重要启示,为俄国革命道路的选择指明了方向”可以得出论题是十月革命的成功得益于对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吸取。然后结合巴黎公社的意义、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和意义等角度进行阐述,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是十月革命对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吸取,沿着巴黎公社的道路前进,在此基础上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为十月革命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也可从其他角度提取论题,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