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历史期中考试复习考点03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三国至隋唐)(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历史期中考试复习考点03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三国至隋唐)(学生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考点03 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三国至隋唐)1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什么没了?五胡。什么有了?南北。”这说明A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的消失B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C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D民族融合是导致民族消失的根源2南北朝时期,实行租调制,其中调用丝、绢、棉、麻上缴;当时生产丝帛的地区遍及全国,丝帛还具有实物货币的功能。这反映了A均田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B南北方丝织业水平趋向平衡C社会环境影响到了经济形态D农民赋役负担依然十分沉重3秦
2、汉时期,平民百姓大都以素食为主,只有贵族,老者可以食肉,且对饮食礼仪有很多繁文缛节的规定。到了唐朝,食肉者不断增多,狂饮大嚼、粗放饮食代替了以往的精细餐饮。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商品经济的繁荣B食品结构的改变C儒家思想的影响D民族交融的推动4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A大大削弱了豪族势力,推动了社会发展B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C结束了北方门阀制度,社会趋于安定D豪族趁机扩充实力,形成军阀混战5从隋至元“大运河线路的延长以及从人字形到南北贯通的一字型的改变,不仅从空间上
3、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发展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B带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C影响了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D连接南北区域促进文化趋同6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加强北部边防C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D巩固隋朝的统治7隋初沿袭了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存在“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情形。开皇三年(583年),废除郡级机构,并省州县,裁减冗官,对于地方各级官吏统由尚书省的吏部负责选任
4、,所谓“大小之官,悉由吏部”。这些政策调整A强化了国家治理能力B加重了民众经济负担C导致了君主专制强化D阻碍了阶层之间流动8南北朝陷入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A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B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D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9唐初凡“食实封”的贵族由国家按照实封户数把客户拨给封主,租调由封主自行征收。但开元年间规定,封主应得的租调由政府统一收齐后送往京师,封主再行到京领取,不准自己到封地催征,凡子孙承袭者,封户递减十分之二。这种变化表明
5、A均田制已经无法维持B打击了地方贵族的势力C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剧D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10唐太宗“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秦王府旧人,也用东宫旧仇;既用高祖遗臣,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B统治者的革新魄力C统治集团的开放性D科举制的发展完善11据唐六典载,在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东西市共4坊中,亦有城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A中央和地方分片管理首都治安B政府对商
6、人和市场的严格管制C长安是当时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D中央机构“南面而王”遵循传统礼制12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出现这种变化表明A民族融合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B唐代旧的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C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D唐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13唐代安史之乱前,君主或宰相直接任命许多临时派遣官执行各种使命,如节度使、盐铁使等。安史之乱以后,这种使职差遣迅速发展,而原来的主管官员和机构的职权反而被逐渐剥夺。这一做法A破坏了中央集权的原则B标志着官僚制度的成熟C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D调整
7、了中枢的运行机制14张国刚在唐代藩镇研究书中写道,唐代的藩镇,并不都是割据的。所谓“藩镇割据”只是藩镇中的一部分,即使是河朔型藩镇,也具有游离性和依附性并存的双重特点。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地方财政收入B共同抗衡了中央政权C延续了唐王朝的统治D实现了对中央的控制15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A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B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C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D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16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由此可知。九品
8、中正制的实行A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彻底解决了察举制弊端D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17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科举制A打破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B有利于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C促进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D影响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18东汉士族多以经学世家面目出现,唐朝高门士族对文学日趋重视,士族家族遂由经学世家一变而为文学世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儒家经学已丧失了正统的地位B皇权对门阀士族的打击C科举考试使选官标准发生变化D庶族地主影响力的提升19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
9、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20唐代宰相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也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这反映出当时A行政效率有所提高B中央政府决策实现民主化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相权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21欧阳修认为,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但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
10、反映了A赋税征收更公平合理B赋税制度因时因势调整C土地兼并已不受限制D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22唐朝中后期,宰相杨炎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的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以土地和财产的数量作为征税的主要依据。两税法的实施A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B使赋税负担相对比较公平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使政府财政收入明显下降23唐朝规定受田的农民要向国家缴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调”;为国家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徭役,每天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庸”。这一规定A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C说明国家的赋役极其沉重D表明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驰24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A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D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25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主导地位动摇B玄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C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D思想文化领域碰撞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