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春秋战国大变革(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春秋战国大变革(原卷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春秋战国大变革一、选择题1如图是我国境内距今约7000一5000年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遗址。这些文化遗址中既有大汶口和仰韶文化为代表的陶器,又有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的玉器。并且还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体现出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是A靠近水源分布广泛B多元一体中原核心C历史悠久世界领先D定居为主农业发达2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000年的长江流域文明。它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有明显的社会分化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古城以宫殿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它把中华文明起源前推到与古埃及等文明约同的时间。良渚文化A形成了南北作物差异的格局B确立了中央集权的社会体系C丰富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内涵D
2、说明了世界文明具有同源性3“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指出:“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时代。良渚遗址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由此可见,良渚遗址A是学会农业走向定居的开始B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证据C是私有制和阶级出现的开始D是中国首个王朝建立的标志4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男女合葬墓。其中1号墓,男性遗体放于墓穴正中,女性则在正穴扩出的一个小长方坑中。1、13、35 号三座墓,随葬品的放置多数偏于男性一侧。 由此反映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处于()A母系氏族社会B奴隶制社会C父系氏族社会D早期国家形成时
3、期5西周以镐京为都城,除此之外在王畿区广设都邑宫馆,在王畿区以外的交通要道沿线及族群关系复杂的边疆地区设置王帐,供周王“巡狩”时驻跸。此举()A实现周王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以监察异姓功臣为首要目的C适应管控地方强化王权之需D建立起沟通全国的交通网络6周初实行分封制度以后,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很大变化,即由过去夏、商之王以诸侯之“兄长”或“盟主”的身份,变而为诸侯之“君。由此可见,西周时期A对地方的控制有所加强B贵族政治被打破C政治隶属关系有所弱化D王权与神权结合7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
4、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B皇权和神权相结合C家国同构D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8西周至春秋时期,史籍中常有“国人皆咎公”“国人谤之”“国人围之”“以说(悦)于国人”“国人不欲,故出(驱逐)其君”“国人逐之”“礼于国人”“盟国人于毫社”“国人助之”等记载。这表明A西周至春秋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B当时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C“国人”是当时重要的政治势力D西周已出现了民主思想萌芽9“德者“得”也。在殷人看来,有所“得”来源于神意,这种赐予是无条件的、当然的。周人则认为这种赐予是有条件的、有选择的坚信文王之所以能够膺受天命,就在于他有两方面的突出表现,一是特
5、别恭敬天命,二是让民有所得。这种变化说明当时A王权与神权相互结合B以德治国观念深入人心C民本理念取代天命观D敬天保民思想逐步形成10分封制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战国,但后世王朝屡有出现。汉高祖刘邦、晋武帝司马炎、明太祖朱元璋都曾分封宗室子弟为王。这说明A分封制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B政治制度的发展依赖历史惯性C血缘关系对政治发展影响深远D朝代更迭推动了政治制度演进11据统计,诗经中总共有27篇反映孝道思想的篇章,有对先祖的祭祀,亦有在外征战之人对父母生活的担忧,有女子出嫁后对父母的思念,也有公务繁多的官吏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的无奈以及子女对已逝父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切怀念与悔恨。这种尚孝思想反
6、映的社会现实是A儒家思想影响巨大B社会结构“家国同构”C纲常伦理秩序确立D宗法伦理道德构建12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口语传播的杰出表现总结为“一是游说之风盛行;二是论辩之士雄起;三是讲演之学开辟”。这些“杰出表现”A源于士阶层的兴起B表明分封制的瓦解C促成百家争鸣盛宴D推动了私学的产生13老子反对以德治国,也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但老子的治国方案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并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治大国若烹小鲜”。这说明老子A思想主张与治国方案背道而驰B有辩证法和方法论的哲学思维C在治理国家上融合了法家思想D反对儒家积极入世的政治主张14如表是摘录自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典籍史料。据此可反映当
7、时文字材料出处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滥乎中国,施及蛮貊礼记南夷与北夷交,中国不绝若线公羊传(中原诸国)杂用夷礼”“用夷变夏”左传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A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B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地区C民族之间文化认同加强D传统礼乐制度遭到冲击15“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有“老秦”之誉的秦国崛起奋进并走向强大,无疑为秦王嬴政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列关于战国时期“秦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施按军功大小封赐的军功爵制B将秦、赵、燕北部长城连接起来C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D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16商周时期,“华”族主要指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夷
8、”族主要指居住于靠近“华”族东部的民族群体。春秋时期,“华”与“夷”互相依存,共同构成了“天子”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紧密联系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变化反映了A华夏族的初步形成B华夷认同观念有所发展C中央集权逐步确立D周天子的权力不断增强17下表说明当时春秋时期的战争(部分)时间事件前714年宋殇公不按时朝见周王,郑庄公率兵伐宋。前713年鄙国公然违抗王命,齐、郑二国联合发动了讨伐鄙国的战争前709年芮伯姬万因与其母矛盾而被逐居于魏国后,芮更立君,周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A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发生B周天子仍有一定政治权威C中央集权制度遭到破坏D传统宗法体系进一步强化18根据近年出土的竹简孙子兵法
9、吴问篇中记载,春秋晋国赵氏采用最大亩制,以二百四十步为亩。同时,赵氏“公无税焉”,不按亩征税,其余五卿都“伍税之”,即五分抽一的税制。在齐国,田成子对外借粮继续用先辈的小斗进、大斗出的办法。这些举措A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兴起B推动宗法关系逐步瓦解C利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确立了私田的法律地位19史记特设了匈奴、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传,指出黄帝是中原各国和周边地区各族的共同祖先,追述了它们的先祖与中原国家彼此之间的早期联系。这反映了()A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B统治阶级宣扬华夷有别的观念C中国古代各民族习俗礼仪各异D司马迁具有华夏同源共祖观念20如图所示为战国时期部分人物的活动事迹,据表可知人
10、物国别活动事迹子夏晋国人孔子弟子,做过崇尚儒学的魏文侯的老师李悝魏国人子夏弟子,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乐羊宋国人魏国国相的门客,后成为魏国名将吴起卫国人弃儒学兵,指挥魏军屡次败秦,被视为兵家代表人物A社会主流思想变化迅速B儒学成为各家思想来源C百家争鸣中有共通之处D魏国注重招揽各方人才二、非选择题21武王伐纣材料一出处内容史记周本纪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於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武王)陈师牧野纣师皆倒兵以战甲子日,纣兵败尚书武成甲子日昧爽(黎明)会于牧野,(敌)前徒倒戈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白虎通礼乐纣为恶日久,残贼天下,武王起兵,前歌后舞。克
11、殷之后,民人大喜材料二图是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的青铜器利簋,簋腹内底铸铭文如下:“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官职)利(人名)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译文大意是:周武王征伐商纣,在甲子那天岁星(木星)正当其位的早晨灭亡了商。辛未那天,武王在军队驻地赏赐青铜给随从武王参加战争的利。利觉得很荣耀,为此铸造了这个青铜簋以作纪念。材料三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专家采取碳14测年法,用西周初年遗存中出土的炭样作了测年,框定武王伐纣之役发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范围。天文学家依据铭文中所记“甲子”日“岁星”(木星)在中天的天象,用张培瑜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表,参照国语周
12、语下等文献记载的日月星辰位置的天象记录,结合文献、考古信息和天文条件的密合程度,在推算出的几个时间中,最终选定武王伐纣的最优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甲子日)。(1)依据上述材料中的信息,简要介绍“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要求:表述成文,内容全面,逻辑清晰。(2)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武王伐纣”时间界定研究过程的认识。22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德教育主张儒家追求社会的完善,要求人们超越自我,把他人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把社会完善作为人生责任。在道德教育上,儒家注重培养为官者“以民为本”、对百姓负责的责任意识,“操心也危,虑患也深”“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忧患意识,主张为官行政,必须有公正无私、勤政有为、清廉自守的道德规范。儒家也重视“教化”“化民成俗”,重视“礼”的道德规范的作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道德教育上,道家认为道德是自然存在,呼吁为官者应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百姓,要顺人之心,顺物之性,无为施政,不扰民生,不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道家以政不扰民作为行政者最重要的道德要求。道家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是慈、俭、不争,这里包含着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等一系列社会道德规范。摘编自邹强、王松中国古代儒家与道家道德教育思想之比较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儒家和道家有关道德教育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