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3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14900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3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3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3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3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时作业33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1天津市高三模拟“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郭沫若的这一说法()A指出了百家争鸣的消极后果B批判了“焚书坑儒”的恶劣影响C揭示了“独尊儒术”的消极影响D否定了汉武帝的文化专制政策22021萍乡市高三联考西汉初统治者认为“刑法不能治人心,法度过密,君主用刑虽重,而民亦无畏刑之心”,汉武帝以儒家经典著作春秋义理解释法律,东汉光武帝刘秀以行德政作为治平天下的主要政策而曾先后七次颁布轻刑和赦罪诏令。这反映出()A

2、儒道思想逐渐融合B德治、慎刑思想开始形成C儒家思想成为正统D礼法并举的治国模式形成32021聊城市高三模拟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共82篇(包括3篇阙文),其中约22篇引用诗经部分字词或句序,为释文所用,或引用诗经中的一些诗句,对阴阳灾异观点进行阐释。董仲舒的这一做法意在()A宣扬诗经的思想文化价值B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C使儒学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D论证其儒学思想的合理性42021荆门市高三模拟董仲舒说“性者,天质之朴也”,性乃天生“自然之资”,有善质,却不可谓善;“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由此可知,董仲舒特别强调()A王者承担教化百姓的责任B人类的本性是恶的C事物的对立面可相互转换D善是人类

3、共有的天性52021烟台市高三联考董仲舒认为,君主要按天意行事,否则“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该思想()A有利于规范君主的行为B是三教融合的具体表现C杜绝了暴政现象的出现D背离了传统的儒学思想62021淄博市高三模拟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主张尖锐对立。秦统一后,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猛烈批评。但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却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又淡出政治舞台,儒家最终取而代之,成为正统统治学说。这表明秦汉时期统治者()A对待各思想

4、流派态度变幻莫测B继续尊崇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C根据时代特征需要确定治国思想D逐渐认识到了法家、道家思想的弊端72021新乡市高三模拟魏晋时期,人们常用因果轮回、三世(前世、今世、来世)等观念解释人世间的现象,遂产生了幽明录冥祥记冤魂志等论因果报应的志怪小说。这说明了当时()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B战乱的环境导致人们悲观失望C佛教左右了民众的思想D佛教丰富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82021济宁市高三统考唐玄宗曾分别为儒家的孝经、佛教的金刚经、道教的道德经亲自作注,并特别说明自己注金刚经的目的是使“三教无(缺)”,他对佛道两教的教义都有同样高的评价。唐玄宗这些做法()A表明儒学的正统地位丧失B体现了三教

5、并行的政策C旨在提高佛道两教的地位D打击了文人士大夫阶层92021抚州市高三模拟南宋皇帝赵昀运用皇权,打击理学其他学派,正式确立了程颢、程颐、朱熹是孔孟以来儒学道统的真正继承人。这反映出南宋()A皇权直接决定理学的兴亡B其他理学学派均销声匿迹C程朱理学得到了官方尊崇D理学背离了先秦儒学思想102021德州市高三模拟宋代理学家指出,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但他们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这反映出宋代理学家()A强调对物理的探究 B忽视道德教化的作用C重视人的内在完美 D反对人对物欲的追求112021日照市高三质检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

6、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超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A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B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C根本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D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122021厦门市高三模拟李二曲说:“至先生(指王阳明)始拮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载不传之秘;一言之下,令人洞彻本面,愚夫愚妇,咸可循之以入道,此万世功也。”这表明陆王心学()A在社会教化上有重要作用B压抑人们的自然欲求C本质上维护封建统治秩序D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132021泉州市高三模拟王守仁认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

7、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据此可知,王守仁()A认为知与行都源自天理B主张知行一体与内心反省C倡导用良知指导社会实践D秉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142021邯郸市高三联考冯友兰先生说:“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并不是一般的讲认知和行为的关系,也不是一般的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他所讲的知行合一其实就是致良知”。由此可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A强调向外求真知 B重视道德的实践C肯定求知的意义 D主张先知而后行152021秦皇岛市高三模拟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

8、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明理学()A强调“存天理,灭人欲”B主张先有理后有物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8分,第17题12分,共40分)162021焦作市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儒家在先秦以“子学”形式存在,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个学派。汉代儒学在继承孔子、孟子等人思想的同时,转而以“经学”为主要存在形式。儒生将孔子整理的典籍封为经典,即“五经”。武帝时,设五经博士,汉代儒家经学成为朝廷认可的官方学术。春秋被用作审判罪犯的标准,诗经则被当做谏书以规劝执政者。孔子则被描述为天庭的圣人,为汉立法制宪,祭孔成为重要的政治活

9、动。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材料二晚明清初,随着对王学末流的批判,王学营垒发生分化并走向衰落。程朱理学则被认为视为救治王学弊病的重要选择,并为清朝统治者所重视。康熙帝则升享朱熹于十哲之列。一些不愿固守理学的学者,弃宋儒而对汉代经学情有独钟,顾炎武、黄宗羲等为提倡经学之代表。在反思理学、探索学术出路的同时,部分学者将目光投向诸子学,诸子学研究开始活跃起来,顾炎武就称赞先秦诸子“皆自成一家言”。以颜元为代表的学派同顾炎武等人一样,对空谈心性深恶痛绝,其讲学时礼、乐、书、数、射御、技击等无所不包。明清之际的社会大变动中,一部分学者接受了西方的科学知识,成为中国最早的西学信奉者,如徐光启等人,中国的学

10、术视野得以开阔。摘编自史革新清初学术思潮转换刍议(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代思想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明清初中国思想界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72021开封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宋明理学在给民族文化、民族进步带来严重伤害的同时,也在民族传统中留下了积极成分,这就是道德自觉的理想人格的建树。宋明理学是一种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它孜孜讲求“立志”、“修身”、“涵养德,变化气质”以完成“内圣”人格。宋明理学建树理想人格的理论与观念,对于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无疑产生了深远影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

11、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由顾炎武、文天祥所传递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以及道义责任感,闪烁着理想人格的灿烂光辉,浸润了宋明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脊梁”。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宋明理学评价提出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课时作业331解析:根据“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可得出其强调焚书坑儒对文化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与百家争鸣无关,排除A;C、D项都没有涉及,排除。答案:B2解析:据材料可知,汉初统治者认为“法度不能过密”,而“汉武帝以儒家经典著作春

12、秋义理解释法律,东汉光武帝刘秀以行德政作为治平天下的主要政策而曾先后七次颁布轻刑和赦罪诏令”,这些都是“礼法并举的治国模式”,D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道家思想,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礼法并举而不是“慎刑”,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统治者对儒法的结合,而未涉及儒家成为正统,C错误。答案:D3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多次引用诗经内容,用来释文或对阴阳灾异观点进行阐释,意在论证其儒学思想的合理性,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董仲舒意在宣扬诗经的思想文化价值,A项错误;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董仲舒并未使儒学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C项错误。答案:D4解析:根据“王承天意,

13、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的意思是王者顺应天意,承担教化百姓的责任,这是君权神授的主张,A正确;B、C、D项都与主旨无关。答案:A5解析:依据材料可以得出,这种思想是“天人感应”思想,这一思想有利于规范君主的行为,故A项正确;西汉没有佛教,排除B;C项太绝对,排除;新儒学还是儒学,排除D。答案:A6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秦朝以法家思想立国,西汉初年黄老之学为治国指导思想,汉武帝后儒学独尊,这体现了统治者根据统治的需要选择统治思想,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信息,统治者选取不同的思想作为治国思想,是出于统治地位需要,不是态度变幻不定,故A项错误;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实行独尊儒学,这都是思想文化

14、专制的体现,秦朝以后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没有得到延续,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秦汉治国思想的演变,不是统治者认识到法家、道家思想的弊端,故D项错误。答案:C7解析:魏晋时期佛教盛行,出现了受佛教影响的文学作品,故D正确;题意没体现儒学的问题,故A排除;题意没体现战乱,故B排除;C说法太绝对,排除。答案:D8解析:唐玄宗对三教的典籍都进行了注解,并且对佛道两教都给了同样高的评价,这体现了当时三教并行的政策,故选B;儒学始终没有丧失正统地位,排除A;唐玄宗的做法体现了三教并行的政策,但并不是为了提高佛道的地位,更不是为了打击文人士大夫阶层,排除C、D。答案:B9解析:南宋皇帝将二程和朱熹列为孔孟以来

15、的儒学道统真正继承人,说明从官方的角度承认了程朱理学的地位,由此可知程朱理学得到了官方的尊崇,故选C;A、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程朱理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而非背离,排除D。答案:C10解析:“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是两个人外在的困顿,但是两个人“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这是对其内心能在困境中“自得其乐”的一种肯定,故宋代理学家是重视人的内在美,故选C;A、D在题干中没有体现,B不符合理学家的思想主张,故排除。答案:C11解析:朱熹认为“人欲”是超背礼仪规范的行为,用“天理”来束缚人的欲望,显然有一定的合理性,故B正确;材料

16、没有说明个人修养的提升,故A错误;根本否定不符合材料内涵,故C错误;理学是伦理纲常维护专制统治,故D错误。答案:B12解析:根据“一言之下,令人洞彻本面,愚夫愚妇,咸可循之以入道,此万世功也”可得出陆王心学通过“致良知”对“愚夫愚妇”进行教化,故A项正确;压制欲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其本质,排除C;材料并没有体现其对后世的影响,排除D。答案:A13解析:根据“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可得出强调的是知行合一,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来源,排除A;材料与社会实践无关,排除C;心学是唯心的,排除D。答案:B14解析:

17、“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并不是一般的讲认知和行为的关系,也不是一般的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他所讲的知行合一其实就是致良知”表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重视道德的实践,故B正确;A是程朱理学的特点,排除;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材料未体现知和行的先后关系,排除。答案:B15解析:材料反映了理学思想一步步转化为民众日常生活“常识”,说明宋明理学逐渐实现了世俗化、生活化,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存天理,灭人欲”,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先有理后有物的主张,故排除B;“三纲五常”讲的是伦理关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答案:C16解析:(1)特点:根据“以经学为主要存在形式”“汉代儒家经学成为朝廷认可的官

18、方学术”得出儒学在形式上由子学变为经学,地位变为官方正统;根据“儒生将孔子整理的典籍封为经典”“五经”得出儒家典籍经学化,经学与官办教育相结合;根据“诗经则被当做谏书以规劝执政者”得出服务于现实政治需要,对孔孟思想加以改造;根据“孔子则被描述为天庭的圣人祭孔成为重要的政治活动”得出抬高孔子的地位等。影响:根据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可从丰富了儒家思想的内涵、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等分析总结。(2)变化:根据“王学营垒发生分化并走向衰落。程朱理学则被认为视为救治王学弊病的重要选择,并为清朝统治者所重视”得出陆王心学走向没落,程朱理学的地位得以强化;根据“弃宋儒而对汉代经学

19、情有独钟”得出弃宋向汉现象出现,汉代经学受到重视;根据“对空谈心性深恶痛绝,其讲学时礼、乐、书、数、射御、技击等无所不包”得出学术风气由空谈到注重实学,经世致用之风兴起;根据“一部分学者接受了西方的科学知识”得出西学得以传播。原因:根据“反思理学、探索学术出路”“对空谈心性深恶痛绝”得出心学空谈心性,明清易代,引发学者反思;根据“一部分学者接受了西方的科学知识”得出西学东渐,西方科学知识在华传播;根据“程朱理学则被认为视为救治王学弊病的重要选择,并为清朝统治者所重视”得出清代强化思想控制,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等。答案:(1)特点:儒学在形式上由子学变为经学,地位变为官方正统;儒家典籍经学化,经学与

20、官办教育相结合;服务于现实政治需要,对孔孟思想加以改造;抬高孔子的地位等。影响:丰富了儒家思想的内涵;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等。(2)变化:陆王心学走向没落,程朱理学的地位得以强化;弃宋向汉现象出现,汉代经学受到重视;学术风气由空谈到注重实学,经世致用之风兴起;西学得以传播。原因:心学空谈心性,明清易代,引发学者反思;西学东渐,西方科学知识在华传播;清代强化思想控制,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等。17解析:根据“宋明理学在给民族文化、民族进步带来严重伤害的同时,也在民族传统中留下了积极成分,这就是道德自觉的理想人格的建树”可得出主题为“理学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的思想”

21、。论述时,可结合理学的具体内容,如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意识,鼓舞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最后得出我们对待理学要扬长避短,吸收借鉴其优秀成果,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答案:示例:理学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的思想。儒学复兴后建立的理学有利于专制统治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理学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意识;鼓舞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人们通过学习,提高修养,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在理学的影响下,人们自主自强,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塑造。总之,理学兴起后,对个人、社会、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扬长避短,吸收借鉴其优秀成果,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