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14812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赣县三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十二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6小题,共48分)1学者王家范研究指出:“宗法制远不是在西周王朝各地统一施行的制度,现在知道至少楚国、吴国都没有实行。”这表明()A宗法制度已经走向瓦解 B当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C楚吴两国脱离王室控制 D各封国有较大的独立性2春秋时期,楚国曾明确宣称:“我蛮夷也。”战国时期,“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这一变化表明()A楚国实力的强大 B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C楚国文化的进步 D分封制度的日趋衰落3有学者指出,秦朝以武力统一天下,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这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基

2、因缺陷”。秦朝的“基因缺陷”指的是()A强力推行重农抑商 B实行皇位世袭制度C以郡县制控制地方 D暴政统治4有学者说:“起兵反对王莽统治的武装集团,其名义上的首领人物往往是刘氏宗室成员;非刘氏宗室者,要么诈称是刘氏子弟,要么以辅汉为口号,就连赤眉军这样的农民武装,也找了一个刘姓放牛娃当天子。”这反映出汉代()A休养生息政策深得人心 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C政权更替源于外戚干政 D社会等级观念淡化5汉代以前中原人民习惯于席地而坐,即跪坐。魏晋以来,随着胡汉杂居,胡床自北而南广为流行,促使高足家具出现,改变了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这说明()A民族交融推动汉人生活习惯改变 B胡汉交融以汉族吸收胡人文化为主

3、C胡人汉化与汉人的胡化同步进行 D胡族文化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传播6唐朝与周边民族交往表(部分)时期民族/地区方式具体情况唐太宗东突厥战争东突厥汗国灭亡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西域设置机构设安西都护府唐玄宗回纥册封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粟末靺鞨册封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由上表可知唐朝()A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 B与周边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C发展民族关系具有灵活性 D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7780年,唐朝开始实行两税法,规定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的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税额“先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两税法的实施反映出()A唐代地租出现货币化的倾向 B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日趋减弱C人民

4、的赋税负担大幅度减轻 D商业税已称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8史学界学者普遍认为,宋朝皇权膨胀以太祖、太宗两朝表现最为明显,真宗以下,皇帝不再拥有开国创业之君的特殊权威,士大夫集团反而往往以“祖宗之法”为武器,尽量将皇权的行使约束在制度范围之内。这一变化反映了()A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 B官员选拔方式发生变化C士大夫阶层政治主体意识增强 D皇帝权力日趋走向衰落9辽史百官志一:“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契丹采取“一国两制”主要是因为()A契丹与汉族风俗习惯不同 B契丹与汉族民族矛盾尖锐C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皇帝与汉族

5、官僚谋求妥协10下表为唐宋时期主要省份的公共工程项目数量统计表。陕西河南山西直隶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唐朝3211322418442029北宋时期127252043861845南宋时期42144731853663(注:此表根据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整理。)据表中信息分析,工程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格局变迁的影响 B国家政局的变动C基本经济政策的调整 D程朱理学的推动11孟子在宋代以前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他的地位甚至不及周公、颜回,至多与荀子比肩齐名;然而到了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确定了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的稳固地位。这主要是因为()A儒家思想升格为封建正统思想 B儒学已实现与佛学

6、的合流C孟子思想有利于儒学摆脱困境 D孟子思想优于孔子的思想12有明一代,皇帝经常怠政,甚者如嘉靖二十年幽居深宫不问朝事。但即使如此,国家机关也能正常运转,维持帝国统治。这是因为()A皇帝暗中监视朝局 B官僚结构完整系统C宰相代为监理朝政 D儒家教化民众自觉13清代滇南地区改流前,民族地区盐井几乎都由土官土司把持控制,为其经济源泉。雍正时将“夷人自煎”的盐井官营,委官管理和征收盐课,所委之官是流官,“盐政先行,改流跟进”。这一变化()A强化了国家对该地的控制 B取消了土司世袭制度C解决了边疆少数民族矛盾 D开创了改土归流模式14清政府规定白银是清朝的法定货币,与铜钱兼用,完粮纳税须用白银支付。

7、据统计,18世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一千文左右,而到19世纪30年代后期,一两白银可换铜钱上涨到一千六七百文。这一状况的出现()A导致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 B根源于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C加重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负担 D将改善中国外贸的不利局面151841年,丁拱辰演炮图说、郑复光火轮船图说、汪仲洋铸炮说各书相继刊行,是近代中国最早参酌西方技术的船炮专著;嘉兴县丞龚振麟甚至仿英国火轮战船并参酌西洋车轮船图,制成人力推动齿轮激水的战船。这些事件表明()A时势变化促使学者转向实学 B洋务企业开始发挥实际效益C西方军事技术已经广泛输入 D当时中国炮船技术进步迅速16江苏巡抚李鸿章对苏州阊门外所建题为“民不能忘”

8、的汉白玉牌坊耿耿于怀,责问:“阊门外白石牌坊何以建于伪忠王耶?”他得到的答复是:牌坊为担任乡官者所捐建,建牌坊乃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减粮”政策。这使他深受刺激。李鸿章主政期间,苏州等地终于成功减赋。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A确实推行了天朝田亩制度 B推行的政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C对清末地方治理起到助推作用 D重视摧毁过时的地方经济制度二、非选择题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董仲舒):“(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

9、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班固汉书食货志材料二纯粹法家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他们所采取的是国家本位,而不必是王家本位。他们抑制私门是想把分散的力量集中为一体以谋全国的富强,人民虽然受着严刑的压迫以为国家服役,但不必一定为一人一姓服役,因而人民的利益也并未全被抹杀,人民的大部分确实是从旧时代的奴隶地位解放了。商君正是这种法家的成功的代表。郭沫若十批判书前期法家的批判(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相关措施,并说明董仲舒的基本态度及意图。(7分)(2)据材料二,简析商鞅的历史贡献。综合材料,指出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5分)1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材料一汉初,汉高祖败于匈奴,开始采取“和亲”政策,并赠送黄金、丝绸、粮食给匈奴,谋求和平。当汉朝公主的后代成为匈奴首领“单于”时,双方会成为更亲密的亲属;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又设置田官,督率士卒屯田。材料二唐代“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得到丝绸的渴望,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唐太宗被西域各部称为“天可汗”,这一头衔不仅具有象征意义,也证明在唐太宗的帝国理想里包含“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意识。唐太宗大量任命非汉族官员进入中央,包括西域少数民族首领,甚至赐给他们皇室“李”姓。唐先后在西北设安西、北庭大都护府,统一于中

11、央政府。材料三清代前期,通过平定西域噶尔丹叛乱,中央政府巩固了其在西域的统治。晚清时期,受英国怂恿的阿古柏政权企图分裂中国,洋务派主要代表之一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摘编自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中央经略西域的措施,并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中央与西域关系的发展。(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新疆设省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央政府治理西域的意义。(10分)19(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且东西南朔,“四夷咸服”;论财力,“内外度支,有盈无细,府库所贮,月美岁增”,经济总量占居世界首位;论人口,从1

12、700年到1794年的不足百年时间里已不止翻了一番,达3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3;论文化,完成了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在内的“御纂诸书”;论城市,当时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上海社科院周武论康乾盛世材料二乾隆时代 ,或者说十八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均有许多成绩,为前代所不能企及,这是就历史的纵向比较而言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清朝统治使中国丧失了250年,而关键与西方的时间落差恰恰是康雍乾三代的134年。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发生后的许久,人们才会感

13、觉到切肤之痛。戴逸论乾隆根据材料并结合清朝前期的史实,围绕你眼中的康乾盛世,自拟题目进行论述。(12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2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货输入总值,1842年为426万元,1845年,达到1053万元。由于运到中国的棉毛织品销路不广从1846年起,英国输华商品量开始减少。1846年到1855年的十年间,除了1851年、1852年两年外,始终没有达到1845年的水平。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材料二伦敦和利物浦的商界希望:自1842一1844年签订的条约应予修订中国关税应予重订;另外,所有的外

14、国人均可进入大多数的港口,甚至可以沿河道和运河深入中国的内地。两个世界杂志的年鉴第7期(18561857)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421855年间英国输华商品量变化的趋势并且说明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6分)高一十二月考历史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DBACACCA题号111213141516答案CBACAC1【答案】D【解析】据材料“宗法制远不是在西周王朝各地统一施行的制度,现在知道至少楚国、吴国都没有实行”可知宗法制并非在各个诸侯国推行,说明各封国

15、有较大独立性,故选D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瓦解,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并未在楚国、吴国实行,说明各封国有较大独立性,并不能说明分封制受到挑战,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吴楚两国具有较大独立性,并非脱离王室控制,排除C项。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我蛮夷也”“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与中原地区联系日益密切,进而逐渐认同中原地区的文化模式,体现了华夏认同的观念,故选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楚国文化心理的变化,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文化的进步也是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才会强调楚国先祖也是出自于炎黄部落,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楚国对天子权威的挑战,也无法体现

16、楚国对分封等级秩序的不满,排除D项。3【答案】D【解析】秦亡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基因缺陷”指的应是其暴政,故选D项;A项属于秦朝的经济举措,并非暴政,排除A项;B项属于秦朝的政治制度,并非暴政,排除B项;C项属于秦朝的政治制度,并非暴政,排除C项。4【答案】B【解析】材料中各路起义的首领人物尤其看重刘氏血脉,是受到“非刘氏不得称王”的观念影响,这种重视血缘、姓氏传承的观念是典型的宗法观念,故选B项;材料未提及经济发展情况,且起兵反对王莽统治已经是两汉之间而非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汉初,排除A项;材料中可知起义的首领人物是刘氏宗室成员或诈称刘氏子弟之人,并非外戚,排除C项;材料中仅提及对血缘、

17、姓氏的重视,未提及社会等级观念,且对刘氏的过高重视不是等级观念淡化的表现,相反是社会身份、血缘身份观念强化的表现,排除D项。5【答案】A【解析】少数民族家具的传入使汉族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这是民族交融的表现,说明民族交融推动汉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故选A项;胡汉交融是相互的,并不是以汉族吸收胡人文化为主,排除B项;“同步进行”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反映汉族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并不能体现胡族文化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传播,排除D项。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与周边民族交往有“战争”“和亲”“设置机构”“册封”等方式,体现了唐朝民族关系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故选C项;

18、表格中的交往方式没有涉及到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排除A项;表格中只有与东突厥交往是战争方式,不能说明战争不断,排除B项;材料中除了对东突厥采用军事手段之外,更多的是和平管理方式,排除D项。7【答案】A【解析】“先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可见先要将实物换成货币还后上缴,其实质是地租的货币化,故选A项;“现有男丁与田地的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说明现有劳动力和生产的要求客观吻合,不是减弱,排除B项;“先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这里只能看到缴费方式,无法看到缴费多少,无法判断轻重,排除C项;“现有男丁与田地的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可见强调的依然是土地税,排除D项。8【答案】C【

19、解析】据材料“士大夫集团反而往往以祖宗之法为武器,尽量将皇权的行使约束在制度范围之内”可知,宋代士大夫用“祖宗之法”约束皇权,说明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增强,故选C项;据所学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儒生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排除A项;据所学宋代官员的选拔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据所学中国古代皇权日益集中,到清朝时达到顶峰,排除D项。9【答案】C【解析】据唯物史观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契丹的“一国两制”是政治制度,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平衡,故选C项;风俗习惯的不同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矛盾尖锐,排除B项;辽政权中契丹是统治阶层,无需与汉族官僚妥协,排除D

20、项。10【答案】A【解析】由唐宋时期主要省份的公共工程项目数量统计表可知,从唐朝到南宋期间,南方的几个省份公共工程的项目数量基本呈现递增的态势,而北方几省则基本呈现下降趋势,结合唐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可知,这是由于受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故选A项;国家政局变动会影响公共工程的建设,但只会影响一段时间,而不是影响整个朝代某一地区的工程建设,所以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基本经济政策在唐宋时期都是重农抑商,其调整对公共工程的建设影响不大,排除C项;程朱理学真正被统治者认可并利用,是在南宋时期,而且思想对公共工程建设的影响不如经济大,排除D项。11【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到了宋代,孟

21、子升格运动奠定了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的稳固地位,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理学产生并不断形成体系,孟子升格运动有利于传承儒家道统,有利于儒学摆脱困境而实现复兴,故选C项;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正统思想,与题干时间“宋代”不符,排除A项;儒学实现与佛学的合流指的是理学产生,但是没有体现孟子的作用,排除B项;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二者不是同一个时间没法比较优劣,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明朝在废相后建立的内阁成为事实上的政府,机构设置较为完整,皇帝的怠政不影响国家机关的运转,故选B项;“幽居深宫不问朝事”不符合暗中监视朝局,排除A项;明太祖废相后,有明一代没有宰相,排除C项;国家机关的运转和民

22、众的自觉无关,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题干提到的滇南地区盐政方面先取消土司把持的权力,而改为官营,之后实行改土归流,这一变化等于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滇南地区的控制,故选A项;题干并不是说取消了土司世袭的制度,而是先实行盐井官营,而后改派流官取代土司来管理当地事务,等于取消了土司管理当地事务的权力,排除B项;题干提到的变化使得中央对滇南地区的控制力增强,而不是解决边疆少数民族的矛盾,排除C项;改土归流的模式是明朝就开创的,不是清代才有,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由于完粮纳税须用白银支付,当一两白银可换铜钱上涨到一千六七百文时,纳税者将要付出更多的铜钱,所以等于加重了劳动人民的经济负担,

23、故选C项;一两白银可换铜钱上涨到一千六七百文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白银外流导致的,而不是导致白银外流,排除A项;银钱兑换比例上升是市场上白银供应量下降的产物,而不是民间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排除B项;银钱兑换比例的上升是由于白银外流导致的,白银外流容易导致外贸领域的入超,这本身对外贸是不利的,而不是改善外贸局面,排除D项。15【答案】A【解析】由材料“1841年,丁拱辰演炮图说、郑复光火轮船图说、汪仲洋铸炮说各书相继刊行”、“甚至仿英国火轮战船并参酌西洋车轮船图,制成人力推动齿轮激水的战船”可知鸦片战争时期,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部分中国学者转向实用技术的研究,故选A项;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

24、代,排除B项;在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下,国人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排除C项;材料强调著述立说学习西方技术,结合史实,当时并未付诸实践,排除D项。16【答案】C【解析】李鸿章听说白石牌坊捐建是由于太平天国的减粮政策后深受刺激,并且在主政时促使苏州等地成功减负,说明太平天国的惠民政策促使清末地方治理中也有了相应举措,故选C项;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题干中的信息没法看出是否推行过,排除A项;太平天国推行的政策是相对落后的,没法说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排除B项;太平天国想要推行的依然是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制度,题干并没有体现重视摧毁过时的经济制度,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7【答案】(1)

25、措施:废井田,开阡陌;严刑峻法。(2分)态度:全盘否定(。)(1分)意图:批判法家,提升儒学地位;维护统治。(2分)(2)贡献:实现富国强兵,(1分)打击奴隶主贵族,(1分)解放奴隶,(1分)推动社会转型。(2分)因素:立场,时代,视角。(2分,任意2点2分)【解析】(1)第一小问措施,由材料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可得,废井田,开阡陌;由材料一“力役三十倍于古”、“刑戮妄加”、“断狱岁以千万数”等可得,严刑峻法。第二小问态度,由材料一“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力役三十倍于古”、“刑戮妄加”、“断狱岁以千万数”等可得,董仲舒的基本态度是全盘否定。第三小问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当时的意

26、图和根本意图来思考,结合汉代儒学的相关知识可知,董仲舒提倡的是儒家思想,而材料中的董仲舒对商鞅变法持否定态度,就是批判法家,提升儒学地位;根本上来说就是维护统治。(2)第一小问贡献,由材料二“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可推论出实现富国强兵;由材料二“抑制私门”、“从旧时代的奴隶地位解放了”等可得,打击奴隶主贵族,解放奴隶,推动社会转型。第二小问因素,由材料一中的董仲舒全盘否定法家思想和材料二中的郭沫若肯定法家思想,出现不同的态度主要是由于二者所处的立场、时代不同,而且二者从不同视角看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18【答案】(1)措施:采取“和亲”政策;经济上笼络匈奴(赠送礼物给匈奴);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屯田垦

27、荒。(3分,任答3点即可)发展:“绢马贸易”繁荣;西域各族遵从唐中央领导;唐太宗改变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首领进入中央为官;设置都护府管理西北。(3分,任答3点即可)(2)背景:俄英对新疆的侵略;新疆原先较为松散的管理体制;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4分,任答2点即可。若答洋务运动开展,清政府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可酌情给分。)意义: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推动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交融;巩固边防;奠定今天中国西北疆域的基础。(6分,任答3点即可)【解析】(1)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一“开始采取和亲政策”可知采取“和亲”政策;从材料一“并赠送黄金、丝绸、粮食给匈奴”可知经济上笼络匈奴(赠送礼物给匈奴);由材料

28、一“汉朝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可知设置专门管理机构;从材料一“设置田官,督率士卒屯田”可知屯田垦荒。第二小问发展,据材料二“唐代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得到丝绸的渴望”可知“绢马贸易”繁荣;从材料二“唐太宗被西域各部称为天可汗”可知西域各族遵从唐中央领导;由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唐太宗改变民族歧视政策;从材料二“唐太宗大量任命非汉族官员进入中央”可知少数民族首领进入中央为官;由材料二“唐先后在西北设安西、北庭大都护府”可知设置都护府管理西北。(2)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三“受英国怂恿的阿古柏政权企图分裂中国”可知俄英对新疆的侵略;据所学可知新疆原先较为松散的管理体制;从

29、材料三“洋务派主要代表之一左宗棠收复新疆”可知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第二小问意义,意义可从政治、经济、民族方面分析,据所学政治方面,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边防;经济和民族方面,推动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交融;总体来看,奠定今天中国西北疆域的基础。19【答案】( 12分)答案提示题目:盛世与危机(2分)表述:从纵向发展看,清朝前期达到了农耕文明的顶峰,出现了盛世局面,从政治、疆域、经济、文化、中外交流等方面叙述。从横向看,清政府固守传统,未能及时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向工业文明迈进,实现社会转型,因而面临危机。(盛世6分,危机4分)【解析】材料一主要涉及康乾盛世时期的疆域、经济总量、人口、文化和城

30、市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据材料二“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清朝统治使中国丧失了250年,而关键与西方的时间落差恰恰是康雍乾三代的134年。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发生后的许久,人们才会感觉到切肤之痛”可知,其主要涉及康乾盛世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危机。结合清朝前期的史实,“眼中的康乾盛世”需要从纵向上的繁荣和横向上的危机两方面进行阐述。繁荣可从统一多民族的巩固、传统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及传统文化如明清小说、京剧等方面进行阐述;危机则可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对外闭关锁国、未能产生新的经济因素等方面展开论述。20【答案】(1)趋势:1846年前呈上

31、升趋势,1846年后星下降趋势。(2分)原因:鸦片战争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的“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4分)(2)影响: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内地,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推动了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每点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共6分)【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的趋势,据材料一“英货输入总值,1842年为426万元,1845年,达到1053万元”说明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不断增加,但是“1846年到1855年的十年间,除了1851年、1852年两年外,始终没有达到1845年

32、的水平”,从1846年开始不断下降,经历了先增后减的趋势。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主要在于,当时英国商品在中依然不能畅销,说明中国市场依然没有完全打开,英国需要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英国提出的修订南京条约要求遭到拒绝,成为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2)材料二“中国关税应予重订”,说明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进一步失去,列强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商品倾销,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而“所有的外国人均可进入大多数的港口,甚至可以沿河道和运河深入中国的内地”导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逐渐深入中国的内陆地区,加剧中国“耕织分离”的现象,使农产品逐渐商品化,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面对列强的侵略加剧,清政府也展开了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开始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发展军工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始了中国在其现代的尝试,在洋务运动诱导和外商刺激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60、70年代也随之产生,中国逐渐向近代化转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