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型电源工作原理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型电源工作原理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微专题新 型电源工作原理【知识基础】1知识迁移破解陌生电池装置由陌生装置图迁移到课本熟悉的装置图知识迁移燃料电池燃料“CO、H2”课本上“H2”负极氧化剂“O2、CO2”课本上“O2”正极“熔融碳酸盐”课本上“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负极材料“AlLi”(Li的化合价由0 升高 1) 迁移 课本上Pb(负极)(Pb的化合价由0 升高 2)正极材料“Cx(PF6)”(碳元素的化合价由+1Cx 降低 0xC 迁移 课本上PbO2(正极)(Pb的化合价由4 降低 2)电解质“PF6-、Li” 迁移 课本中H2SO4(aq)电解池“A”与电源负极相连课本上“X”与电源负极相连推出“A”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2、“B”与电源正极相连课本上“Y”与电源正极相连推出“B”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可充电电池(二次电池)(1)可充电电池的分析流程可充电电池有充电和放电两个过程,放电时是原电池反应,充电时是电解池反应。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和充电时的阴极反应互为逆反应,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和充电时的阳极反应互为逆反应。将负(正)极反应式变换方向并将电子移项即可得出阴(阳)极反应式。充、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的判断分析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变化时,要结合电池总反应进行分析。a.首先应分清电池是放电还是充电。b.再判断出正、负极或阴、阳极。放电阳离子 移向 正极,阴离子 移向 负极充电阳离子 移向 阴极,阴离子 移
3、向 阳极总之:阳离子 移向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阴离子 移向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2)可充电电池的思维模型因此,充电时电极的连接可简记为“负接负后作阴极,正接正后作阳极”。3锂电池与锂离子电池(1)锂电池锂电池是一类由金属锂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或锂合金,工作时金属锂失去电子被氧化为Li,负极反应均为Lie=Li,负极生成的Li经过电解质定向移动到正极。(2)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基于电化学“嵌入/脱嵌”反应原理,替代了传统的“氧化还原”理念;在两极形成的电压降的驱动下,Li可以从电极材料提供的“空间”中“嵌入”或者“脱嵌”。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
4、反应式一般为C6xLixe=LixC6;放电时负极反应是充电时阴极反应的逆过程:LixC6xe=C6xLi。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一般为含Li的化合物,目前已商业化的正极材料有LiFePO4、LiCoO2、LiMn2O4等。充电、放电时正极材料上的电极反应、电池总反应如下表:正极材料充电时阳极反应式放电时正极反应式电池总反应式LiFePO4LiFePO4xe=xLiLi1xFePO4Li1xFePO4xLixe=LiFePO4Li1xFePO4LixC6 LiFePO4C6LiCoO2LiCoO2xe=xLiLi1xCoO2Li1xCoO2xLixe=LiCoO2Li1xCoO2LixC6 Li
5、CoO2C6LiMn2O4LiMn2O4xe=xLiLi1xMn2O4Li1xMn2O4xLixe=LiMn2O4Li1xMn2O4LixC6LiMn2O4C6微点拨几种特殊的原电池一般情况下,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1)沉淀反应、中和反应等非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设计为原电池。如类型原理图及信息反应式利用沉淀反应设计的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增重负极:AgeCl=AgCl;正极:Age=Ag;总反应:AgCl=AgCl利用中和反应设计的原电池负极:H22e2OH=2H2O;正极:2H2e=H2;总反应:HOH=H2O(2)利用离子浓度差也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6、,即“浓差电池”,其总反应是一个体系的物理状态的变化。如类型原理图及信息电极反应式浓差电池闭合开关K后,电子由溶液浓度小的一极流出负极:Age=Ag;正极:Age=Ag;(3)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设计成原电池,改变物质的浓度,电极反应式会发生变化。如类型原理图及信息电极反应式利用可逆氧化还原反应设计的原电池总反应:2Fe32I2Fe2I2反应开始时,负极为乙中的石墨,电极反应式为2I2e=I2。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向甲中加入FeCl2固体,此时负极为甲中的石墨,电极反应式为Fe2e=Fe3【专题精练】1随着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便携式柔性电池成为了电化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某种柔性准固
7、态LiCO2二次电池采用了锂丝作负极,锚定在碳纳米管上的超细Mo2C纳米颗粒作正极,电解质则使用了吸附在高导电性布表面的耐热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可传递Li),电池总反应为4Li3CO22Li2CO3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便携式柔性电池具有可任意弯折不影响工作性能的优点B.该电池充电时Li从锂丝通过GPE向碳纳米管移动C.该电池可随时补充正极的活性物质CO2D.该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是3CO24e4Li=2Li2CO3C2某污水处理厂利用微生物电池将镀铬废水中的Cr2O72-催化还原,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过程中电子由a极流向b极B.b极反应式:Cr2O
8、72-6e14H=2Cr37H2OC.电池工作过程中a极区附近溶液的pH增大D.每处理1 mol Cr2O72-,可生成33.6 L(标况下)CO23中科院董绍俊课题组将二氧化锰和生物质置于一个由滤纸制成的折纸通道内形成电池,如图所示,该电池可将可乐(pH2.5)中的葡萄糖作为燃料获得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极为正极B.随着反应不断进行,负极区的pH不断增大C.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O22H2O2e=Mn24OHD.若消耗0.01 mol葡萄糖,电路中转移0.02 mol电子4(1)直接硼氢燃料电池(DBFC)是以NaBH4溶液为负极燃料的一种高比能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通入空气
9、的一极是_(填“正极”或“负极”),此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2)科学家研发的“全氢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右池溶液的导电能力几乎不变。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电池的总反应是2H2O2=2H2Ob.左边电极上的电势高于右边电极上的电势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22e2OH=2H2Od.装置中所用的是阴离子交换膜e.产生能源的源泉是酸和碱的中和能(3)LiFePO4电池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该电池的总反应式是Li1xFePO4LixC6LiFePO4C6,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充电时,电极a的电极名称为_;放电时,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
10、_。微专题15新型电源工作原理专题精练1解析:柔性电池可适当弯折,但过分弯折可能会破坏电池内部结构,使电解质从高导电性布表面脱落,影响电池性能,A错误;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即Li从碳纳米管通过GPE向锂丝移动,B错误;便携式电池活性物质应储存在电池内部,不能随时补充,C错误。答案:D2解析:由图分析知a极CH3COOH转化为CO2和H,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b极Cr2O72-和H转化为Cr3,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A项,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正确;B项,b极反应式为Cr2O72-6e14H=2Cr3+7H2O,正确;C项,由a极反应式知生成H,故c(H)增大,pH减小,错误;D项,1 mol
11、 Cr2O72-转化为Cr3得6 mol e,CH3COOH转化为CO2每生成1 mol CO2失4 mol e,故每处理1 mol Cr2O72-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64 mol(标况下33.6 L),正确。答案:C3解析:由图示知,a极上C6H12O6转化成C6H10O6,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b极上二氧化锰发生还原反应生成2价锰,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A项错误;依题意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2e=C6H10O62H,负极区的pH不断减小,B项错误;由于该电池为酸性环境,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C项错误;由负极反应式知,每消耗0.01
12、mol葡萄糖,电路中转移0.02 mol电子,D项正确。答案:D4解析:(1)由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阳离子移向正极可知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由总反应可知BH4-变为BO2-,再结合负极失电子被氧化可得电极反应式为BH4- -8e-8OH-=BO2-6H2O。(2)由图中的电子流向可知,电子由左边电极流出,说明左边电极为负极,右边电极为正极。电池的正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电池的反应中没有氧气参与反应,所以总反应方程式不存在氧气,故a错误;由于电子由左边电极流向右边电极,则右边电极上的电势高于左边电极上的电势,故b错误;氢气为负极反应物,发生氧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则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22e2OH=2H2O,故c正确;由图可知,左电极的氢气失电子后生成H,H通过交换膜后移向正极再得到电子生成氢气,说明H能穿过交换膜,则该离子交换膜应为阳离子交换膜,故d错误;由于反应前后氢气不发生改变,产生能源的源泉是酸和碱的中和能,故e正确。(3)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锂离子向电极b移动,则电极b为正极,充电时电极b为阳极,则电极a为阴极;放电时电极b上Li1xFePO4得到电子生成LiFePO4,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答案:(1)正极BH4-8e8OH=BO2-6H2O(2)ce(3)阴极Li1xFePO4xLixe=LiFeP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