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新教材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七章第3讲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新教材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七章第3讲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作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七章 第3讲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反应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改变反应限度B依据焓判据:NH4HCO3受热分解可自发进行C大多数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有一定的限度DFeCl3与KSCN反应达到平衡时,向其中滴加少量KCl溶液,则溶液颜色变深解析:CA项,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途径,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故A错误;B项,反应向焓变减少的方向进行,NH4HCO3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C项,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存在一定的可逆性,只是可逆性的程度不
2、同,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有一定的限度,故C正确;D项,FeCl3与KSCN反应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SCNFe(SCN)3,滴入少量KCl溶液,溶液体积增大,平衡体系中各离子的浓度都降低,平衡向左移动,溶液颜色变浅,故D错误。2钨(W)在高温下可缓慢升华。碘钨灯中封存的碘蒸气能发生反应W(s)I2(g)WI2(g),利用工作时灯泡壁与灯丝的温度差,将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搬运”回灯丝上。对于该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B工作时,在灯泡壁和灯丝上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CW(s)I2(g)WI2(g)为放热反应D碘蒸气的作用是延长灯丝的使用寿命解析:BA碘钨
3、灯工作时,发光、发热,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A正确;B.工作时,利用灯泡壁与灯丝的温度差,将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搬运”回灯丝上,灯丝的温度高于灯泡壁的温度,W在高温下缓慢升华,在灯泡壁上发生反应W(s)I2(g)WI2(g),平衡常数K1和灯丝上发生反应WI2(g)W(g)I2(g)的平衡常数K2,K1,K2不是互为倒数,故B错误;C.利用工作时灯泡壁与灯丝的温度差,将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搬运”回灯丝上,灯丝的温度高于灯泡壁的温度,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WI2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D.扩散到灯泡壁(低温
4、区)的钨与I2(g)发生反应生成WI2(g),WI2(g)扩散到灯丝(高温区)重新分解出钨沉积到灯丝表面,从而延长钨丝使用寿命,故D正确。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如下可逆反应:S2Cl2(橙黄色液体)Cl2(气)2SCl2(鲜红色液体)H61.16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单位时间里消耗n mol S2Cl2的同时也生成n mol Cl2B增大压强,平衡常数将增大C达到平衡时,若升高温度,氯气的百分含量减小D加入氯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氯气的转化率一定升高解析:AA根据方程式可知单位时间里消耗n mol S2Cl2的需要消耗n mol Cl2,同时生成n mo
5、l Cl2,Cl2的生成与消耗的物质的量相同,反应处于平衡状态,选项A正确;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选项B错误;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氯气的含量增大,选项C错误;D.加入氯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2Cl2的转化率增大,氯气的转化率降低,选项D错误。4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也一定增大B反应2NO2(g)N2O4(g)HK(),B错误;C.容器从正反应方向开始,容器从逆反应方向开始,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的温度高于容器,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
6、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中的多,C错误;D.根据选项C可知容器、的温度不相同,容器的温度高于700 ,容器温度低于700 。若容器的温度也是700 ,一个从正反应方向开始,一个从逆反应方向开始,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中CO2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但容器温度低于700 ,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使CO2的转化率降低,因此容器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D正确。6人体内的血红蛋白(Hb)可与O2结合,Hb也可以与CO结合,涉及原理如下:反应:Hb(aq)O2(g)HbO2(aq)H10反应:Hb(aq)CO(g)HbCO(aq)H20反应:HbO2(aq)CO(g)HbCO(aq)O
7、2(g)H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1H2B反应与反应在较低温度能自发进行C从平原初到高原,人体血液中c(HbO2)将降低D将CO中毒的人转到高压氧仓中,反应平衡正移,c(HbO2)增大,反应正移解析:DA根据反应原理和盖斯定律可知,H3H2H1,由于H3H2,A正确;B.反应与反应中,正反应气体体积减小,故为熵减,S0,H1和H2均小于0为放热反应,根据GHTS0反应才能自发进行,要使Ga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小于T2B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mol2L2CT1时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H4和1 mol CO2进行催化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为DT1时向2
8、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CH4、CO2、CO、H2进行催化重整反应,此时反应一定正向移动解析:ABA项,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a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条件是温度升高,T2大于T1,故A正确;B项,假设CH4转化了x mol,由题意建立如下三段式: CH4(g)CO2(g)=2CO(g)2H2(g)起始: 2 mol 2 mol 0 0变化: x mol x mol 2x mol 2xmol平衡: (2x) mol (2x) mol 2x mol 2xmol根据题意得:(2x)mol2x mol,解得x2/3 mol,则平衡常数K mol2L2,故B正确;C项,T1时向1 L密闭容器中
9、充入1 mol CH4和1 mol CO2进行催化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为a,现在体积扩大为2 L,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大于,故C错误;D项,假设此时等物质的量为y mol,浓度商Q,当起始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都为 mol时,恰好达到平衡状态;当起始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都大于 mol时,Q大于平衡常数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当起始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都小于 mol时,Q小于平衡常数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D错误。9已知反应X(g)Y(g)R(g)Q(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830 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X和0.8
10、mol Y,反应初始4 s内v(X)0.005 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70080083010001200平衡常数1.71.11.00.60.4A.4 s时容器内c(Y)0.76 molL1B830 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C反应达平衡时,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D1200 时反应R(g)Q(g)X(g)Y(g)的平衡常数K0.4解析:B反应初始4 s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v(X)0.005 mol/(Ls),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Y)v(X)0.005 mol/(Ls),则4 s内c(Y)0.005 molL1s14 s0.02 mol/L,Y的起始浓度为
11、0.4 mol/L,故4 s时c(Y)0.4 mol/L0.02 mol/L0.38 mol/L,A项错误;设平衡时A的浓度变化量为x,则: X(g) Y(g) R(g) Q(g)开始(mol/L) 0.1 0.4 0 0变化(mol/L) x x x x平衡(mol/L) 0.1x 0.4x x x故1.0,解得x0.08,所以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100%80%,B项正确;由表格可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C项错误;1200 时反应X(g)Y(g)R(g)Q(g)的平衡常数值为0.4,所以1200 时反应R(g)Q(g)X(g)Y(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2.5,D项错误。10
12、科研工作者利用生物无水乙醇催化脱水制备乙烯,有关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K)化学平衡常数.C2H5OH(g)C2H4(g)H2O(g).2C2H5OH(g)C2H5OC2H5(g)H2O(g)5003.20.807007.70.1490012.30.12A升高温度,反应的速率加快,反应的速率减慢B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强均能促进反应而抑制反应C降低温度使C2H5OC2H5(g)2C2H4(g)H2O(g)平衡逆向移动D500 K,C2H5OC2H5(g)2C2H4(g)H2O(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12.8解析:CDA项,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反应、的速
13、率均加快,故A错误;B项,由温度升高,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可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改变温度促进反应即为升高温度,可使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抑制反应;但由于反应的左侧化学计量数等于右侧化学计量数之和,故改变压强不能使反应平衡移动,即不能促进反应也不能抑制反应,故B错误;C项,由反应2反应可得C中反应C2H5OC2H5(g)2C2H4(g)H2O(g),若反应平衡常数为K1,反应平衡常数为K2,则C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计算得C中反应在温度为500 K、700 K、900 K时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12.8、423.5、1260.75,随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
14、数增大,故C中反应为吸热反应,故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C正确;D项,由C中分析知,500 K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12.8,故D正确。三、非选择题11不同温度、压强下,在合成氨平衡体系中N2(g)3H2(g)2NH3(g),NH3的物质的量分数见表(N2和H2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氨的平衡含量(%)/温度/压强(MPa)20306010020086.489.995.498.830064.271.084.292.640038.247.065.279.850019.126.442.257.5(1)已知该反应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5 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 g,则此段时间内H2的平
15、均反应速率为_ mol/(Lmin)。(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升高温度,K值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T (K3.6)的某一时刻下,c(N2)1 mol/L,c(H2)3 mol/L,c(NH3)9 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填“是”或“否”),此时反应速率是v正_v逆(填“”“”或“”)。(3)合成氨是生产条件一般为压强在20 MPa50 MPa,温度为500 左右,选用该条件的主要原因是_。(4)从表中数据可知,在该条件下氨的平衡含量并不高,为提高原料利用率,工业生产中采取的措施是_。解析:(1)1.7 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1 mol,v(NH
16、3)0.01 mol/(Lmin),v(H2)0.01 mol/(Lmin)0.015 mol/(Lmin);(2)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K,根据表中数据,压强相同时,温度越高氨气的体积分数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后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导致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则升高温度后平衡常数K减小;T (K3.6)的某一时刻下,c(N2)1 mol/L,c(H2)3 mol/L,c(NH3)9 mol/L,此时的浓度商Q3v逆;(3)由于压强太高,对生产设备要求也高,难以实现,且温度降低时反应速率过低,500 左右催化剂的活性最大,所以合成氨生产条件一般为压强在20 MPa50
17、 MPa,温度为500 左右;(4)及时分离出NH3,平衡N2(g)3H2(g)2NH3(g)正向移动,原料利用率提高。答案:(1)0.015(2)减小否(3)压强太高,对生产设备要求也高,难以实现,且温度降低时反应速率过低,500 左右催化剂的活性最大(4)及时分离出NH312五氯化磷( PCl5)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氯化剂,可以由三氯化磷(PCl3)氯化得到:PCl3(g)Cl2(g)PCl5(g)H93.0 kJ/mol。某温度下,在容积恒定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和1.0 mol Cl2,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平衡状态,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t/s0501502503
18、50n(PCl5)/mol00.240.360.400.40(1)0150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PCl3)_ molL1s1。(2)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可用分数表示)_。(3)反应至250 s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 kJ,Cl2转化率为_。(4)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_。a无论是否达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b300 s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c350 s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充入氮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5)温度为T1时,混合气体中PCl5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图。其他条件相同,请在图中画出温度为T2(T2T1)时,
19、PCl5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解析:(1)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0.36 mol PCl5需要0.36 mol PCl3,所以v1.2103 molL1s1;(2)平衡时,c(PCl3)mol/L0.8 mol/L,c(Cl2) mol/L0.3 mol/L,c(PCl5)mol/L0.2 mol/L,K;(3)反应至250 s时,n(PCl5)0.40 mol,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4093.0 kJ37.2 kJ;此时氯气反应了0.40 mol,则氯气的转化率为100%40%;(4)a.混合气体密度混合气体总质量/容器体积,两者都恒定,所以混合气体密度恒定,a正确;b.只要升高温度,不
20、论正逆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都会提高,b正确;c.恒温恒容下充入与反应无关的其他气体,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物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错误;(5)温度为T1时,混合气体中PCl5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图。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即温度为T2时,反应速率加快,同时平衡逆向进行,PCl5的体积分数减小。答案:(1)1.2103(2)(3)37.240%(4)ab(5)13合成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气,可以合成甲醇、甲酸甲酯、二甲醚等化工产品。甲烷、二氧化碳自热重整制合成气的主要反应有:.CH4(g)2O2(g)CO2(g)2H2O(g) H1820.6 kJmol1.CH4(g)CO2(g)2
21、CO(g)2H2(g) H2247.3 kJmol1.CH4(g)H2O(g)CO(g)3H2(g) H3206.1 kJmol1.CO2(g)H2(g)CO(g)H2O(g) H4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4_kJmol1。(2)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H4(g)、1 mol CO2(g)、1 mol H2O(g)和适量O2(g)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4(g)为a mol,CO2(g)为b mol,H2O(g)为c mol,此时CO(g)的浓度为_molL1(用含a、b、c、V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3)不同温度下,向体
22、积为V L的含少量O2的密闭容器按照n(CO2)n(CH4)1投料,实验测得平衡时n(H2)n(CO)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判断的依据是_。压强为p2时,随着温度升高,n(H2)n(CO)先增大后减小。温度Tm前后,随着温度升高n(H2)n(CO)变化的原因分别是_。根据图1、图2,为提高CO的选择性可采取的措施为_。A提高n(O2)n(CH4)比例B降低n(CO2)n(CH4)比例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则H4H2H3247.3 kJmol1206.1 kJmol141.2 kJmol1;(2)通入2 mol CH
23、4(g)、1 mol CO2(g)、1 mol H2O(g)和适量O2(g),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4(g)为a mol,CO2(g)为b mol,H2O(g)为c mol,设H2(g)的物质的量为x,CO(g)的物质的量为y,由C、H原子守恒有:,解得x52ac,y3ab,即n(H2)(52ac)mol,n(CO)(3ab)mol,此时c(CO)molL1;反应 CO2(g)H2(g)CO(g)H2O(g)平衡时/mol b 52ac 3ab c则K;(3)由反应可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目增大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H2)增加的程度大于n(CO),则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
24、序为p3p2p1;由图1可知,压强为p2时,随着温度升高,n(H2)n(CO)先增大后减小,原因是反应、均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均正向移动,TTm后,对反应的促进作用更大,n(CO)增加的更多;A项,根据图2,提高n(O2)n(CH4)比例,可提高CO的选择性,故A符合题意;B项,根据图2,降低n(CO2)n(CH4)比例,不能提高CO的选择性,故B不符合题意;C项,根据图1,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时n(H2)n(CO)比例减小,即CO的选择性提高,故C符合题意;D项,根据C项分析,低温、低压时CO的选择性降低,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1)41.2(2)(3)p3p2p1反应、是气体分子数目增大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H2)增加的程度大于n(CO)升高温度平衡、均正向移动,TTm后,对反应的促进作用更大,n(CO)增加的更多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