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秋季初中8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时练《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96397737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秋季初中8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时练《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2024学年秋季初中8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时练《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秋季初中8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时练《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秋季初中8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时练《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如图是小东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正立的实像 B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C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D若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墙上的像仍然完整2把物体放到凸透镜前16cm处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现将物体向凸透镜移近8cm时,得到的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32021 年 12 月 9 日,“太空教师”王亚平为我们展示了神奇的水球光学实验,她在水球里注

2、入一个气泡,产生了双重成像,我们能看到一个正立的像和一个倒立的像,如图所示。其中水球的外圈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水球外部成所的倒立的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B如果向水球继续注水,外部变厚,折光能力变强,焦距变长C当王亚平向靠近“水球”,“倒影”会变小D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4关于放大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大镜的镜片就是一个凸透镜 B放大镜所成的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C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正立的虚像 D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倒立的实像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15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

3、变大 B像先变大后变小,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6王瑞用焦距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当物体从距透镜3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大当物体从距透镜3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远离透镜当物体距透镜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距透镜2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只有正确 B只有正确 C只有正确 D都正确7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焦距为20cm B物距为5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C

4、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D物距为15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8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形成的是蜡烛倒立缩小的实像 B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15cmf30cmC若将蜡烛移动到5cm处,光屏移到80cm处,

5、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的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0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当u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二、填空题11小明是集邮爱好者,他用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为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大于等于小于)10 cm,此时他观察到的应该是正立

6、、放大的_(实虚)像。1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等大的清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当蜡烛被移至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要想观察到像可以从凸透镜的_(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生活中的_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13在图示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先后两次将焦距为10厘米和15厘米的凸透镜放置在“40厘米”刻度处,将蜡烛置于“20厘米”的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两个像,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选用焦距为_厘米的透镜时,所成的像较大

7、;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若要确保在“5070厘米”刻度之间移动光屏得到像,蜡烛应置于光具座上A、B、C、D中的_点处。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由甲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成的像的情形是图丙中的_。若凸透镜的物距u,像距和焦距f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即。请你结合公式,则图乙此时凸透镜的放大率是_。三、实验题15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将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然后在主光轴上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cm。(2)点燃蜡烛后,为了能够使

8、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处,接下来应该如何操作:_。(3)如图乙所示,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此时应将光屏向 _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的 _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4)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 _(选填“上”或“下”)移动。(5)在实验过程中,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用不透光的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此时光屏上的像将 _。A像的大小、形状不变,像的亮度变暗B像的上半部消失 C像的下半部消失 D像缩小一半16小海用图1装置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挑选透镜时,小海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2所示光斑,他应该选择_ (选填“

9、甲”或“乙”)透镜来进行实验;(2)选好透镜后,小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节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3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_ cm;(3)实验前应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_,实验时凸透镜位于50cm刻度线处,使蜡烛位于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的、_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依据此原理制成的。若此时固定透镜位置不变,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4)给凸透镜“戴上”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四、作图题17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请通过作图找到物体AB。参考答案1D2D3D4B5C6B7D8C9C10D11小于 虚 1210.0 左 放大镜 13同一高度 15 A或B1410.0 C 2 1510.0 调至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左 缩小 照相机 上 A 16乙 10.0 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能 远离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