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通关训练五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通关训练五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规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通关训练五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规律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2四川内江二模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其土地覆被分布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显著,类型多样,林地面积约占41%,耕地面积约占25%(水田和旱地的面积比约为23)。据此完成12题。1尼泊尔土地覆被类型多样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较低 B深居大陆内部C气候类型多样 D年降水量丰富2尼泊尔土地覆被类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下列土地覆被类型主要分布在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之间的是()A稀疏植被 B草原C落叶阔叶林 D灌木2022福建模拟水分条件是影响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生长的决定性因素,在水土流失
2、严重的沟道中,淤地坝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图示意甘肃东南部黄土沟壑区某地有坝沟道和无坝沟道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差异。经实地调查发现,有坝沟道林地覆盖度较高,无坝沟道以草地为主。调查范围内部分地区桦树根系腐烂甚至整株死亡(注:1020 cm为表层土壤,20100 cm为中层土壤,100 cm以上为深层土壤)。读图,完成35题。3有坝沟道和无坝沟道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差异主要取决于()A蒸发 B根系吸水C降水量 D地下径流4无坝沟道中层土壤含水量基本稳定,主要原因有()草地持水能力较弱上层水分缓慢入渗下层土壤水分补给土壤温度变化较小A BC D5部分桦树根系腐烂,其所在位置及根系深度分别可能为(
3、)A无坝沟道6080 cmB有坝沟道6080 cmC无坝沟道180200 cmD有坝沟道180200 cm2022广西柳州二模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图。据此完成68题。6该山地最有可能是()A太行山 B贺兰山C祁连山 D喜马拉雅山7从山麓到山顶该山地植物物种数量()A持续增多 B先减少,后增多C持续减少 D先增多,后减少8图中甲乙两处的主要景观是()A甲草甸乙草甸B甲冰川乙冰川C甲冰川乙草甸D甲草甸乙冰川下图为某地自然带分布图,基带为温带阔叶林带。读图,回答911题。9图中自然带分布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10我国平原地区缺失苔原带的原因是()A纬度
4、 B洋流C地形 D海陆分布11图示地区可能位于()A美国东南部 B中国东北地区C巴西高原 D俄罗斯北部二、综合题122022广东韶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拉昂错与玛旁雍错(如下图)位于喜马拉雅山的深陷断裂河谷地带,是封闭的内陆湖泊。两湖曾经连在一起,谷地水源丰沛、河湖发育,自第四纪以来因全球气候变迁,湖泊水位下降,逐渐分化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湖泊,仅北侧有一条季节性河道相通。分化开以后,两湖出现巨大差异,拉昂错为微咸水湖,而玛旁雍错为淡水湖。玛旁雍错鱼类、鸟类等生物资源丰富,是周边野生动物和当地人重要的水源地。近几十年来,流域内冰川面积萎缩,降水减少,气温升高,玛旁雍错面积呈减
5、少趋势,盐度略有升高。(1)说明拉昂错与玛旁雍错的形成过程。(6分)(2)判断两湖北侧连通河道的流向,并说明理由。(6分)(3)分析近几十年来玛旁雍错盐度升高的原因。(6分)(4)说明近几十年玛旁雍错的变化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132022河南许昌市二模秦岭是中国地理上的“中央之山”,有“中央水塔”之美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巍巍秦岭,是我国中部东西向延伸的巨大山系。山体岭脊海拔2 0002 500米,地形起伏大,是嘉陵江等水系的分水岭。主峰太白山海拔达到3 700米以上,南北坡气候迥然不同,气温差异大。材料二秦岭是我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东西、南北的地
6、理环境呈现差异性变化。这里有世界规模最大的植物园,珍贵稀有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被世界公认为“世界生物多样性基因宝库”。(1)分析秦岭称为“中央水塔”的原因。(6分)(2)秦岭南北山麓的自然带有着明显的差异。说明这种差异主要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并简述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3)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秦岭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基因宝库”的有利条件。(12分)专题通关训练五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规律12.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其土地覆被分布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显著”可知,该地的土壤覆被类型受地形和气候影响较大,该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形起伏较大,水热组合状况多,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显
7、著,气候类型多样,土地覆被类型多样,C正确;纬度位置、年降水量都不是影响土地覆被类型多样的主要因素,A、D错误;该地距离海洋较近,B错误。所以选C。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由赤道到两极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中,在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之间是落叶阔叶林,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相似,所以尼泊尔土地覆被类型分布在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之间的是落叶阔叶林,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答案:1.C2.C35.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表层土壤的含水量有坝沟道和无坝沟道差别不大,但中层土壤无坝沟道含水量大,而深层土壤有坝沟道含水量高,由植被类型可知有坝沟道为林地覆盖,无坝沟道为草地,
8、因根系和植被差异导致含水量差异的可能性最大,故两种沟道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差异主要取决于根系吸水,B正确,排除A、C、D。故选B。第4题,由植被类型可知,有坝沟道为林地覆盖,无坝沟道为草地,因根系和植被差异,中层土壤草地持水能力强,而深层土壤林地持水能力强,错误;水分含量稳定在供求平衡上取决于蒸发和补给,上下层水源补给多,而蒸发偏弱才可能。结合选项可知,上层水分缓慢入渗与下层土壤水分补给会导致上下层水源补给多,符合逻辑;土壤温度变化较小会导致蒸发偏弱,符合逻辑,正确。故选C。第5题,由上题可知,深层土壤有坝沟道含水量大,而桦树林根系深,根系的腐烂主要和深层土壤含水量大有关,而图中含水量最大的位
9、置为有坝沟道的180200 cm处,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答案:3.B4.C5.D68.解析:第6题,根据山地的东坡与西坡基带推定该山地位于草原与荒漠交界处,为贺兰山,B正确;太行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都不是位于草原与荒漠交界处,A、C、D错误。所以选B。第7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由荒漠或荒漠草原至森林草原,再至高山草甸,森林生态系统物种较多,故植物物种数量先增多,后减少,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第8题,针叶林以上植被为草甸或亚草甸,甲乙两处的主要景观应为草甸或亚草甸,该山地海拔较低,没有冰川分布,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答案:6.B7.D8.
10、A911.解析:第9题,从图中信息判断:温带阔叶林带、寒温带针阔混交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高山岳桦矮曲林带、山地苔原带的分布是由西向东变化,既不符合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也不体现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而且材料中还出现了山地自然带,故选C。第10题,苔原带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而我国主要位于中低纬度地区,纬度低是我国缺失苔原带的原因,所以选A。第11题,图示地区基带为温带阔叶林带。美国东南部为常绿阔叶林带,A错;中国东北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符合题意,选B;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带,C错;俄罗斯北部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带,D错。答案:9.C10.A11.B12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这两个湖泊位于喜
11、马拉雅山的深陷断裂河谷地带,说明该湖泊由于板块的挤压,青藏高原不断抬升,然后板块北部断裂下陷,形成谷地。由于谷地周边水源丰沛,地表水大量汇集,形成封闭的内陆湖泊。根据材料“自第四纪以来因全球气候变迁,湖泊水位下降”并结合相关知识可知,第四纪时地球气候变暖,由于冰川携带的碎屑在冰川融化后大量堆积在大湖的中部,使湖床抬升;再加上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冰川萎缩,补给水量大大减少,大湖面积萎缩,造成湖泊水位下降。下降过程中,由于中部地势高,逐渐形成山丘,导致原本的大湖一分为二。第(2)题,只有河流流入,没有河流流出的湖泊是咸水湖;有河流流出的湖泊是淡水湖。“拉昂错为微咸水湖,而玛旁雍错为淡水湖”,说明两
12、湖北侧连通河道由玛旁雍错流向拉昂错,玛旁雍错通过该河流可以把矿物盐分带入拉昂错,而拉昂错无河流流出,矿物质盐分含量由于湖水的不断蒸发,盐分逐渐积累,演变成微咸水湖。所以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第(3)题,依据材料分析可知,近几十年来,流域内冰川面积萎缩,降水减少,玛旁雍错湖淡水补给减少,玛旁雍错面积减小;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由于湖泊水位下降,北部流向拉昂错湖的水量减少,盐分排出受阻,盐分积累增加。第(4)题,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一个要素改变引起其他要素随之变化。玛旁雍错湖水域面积减小导致调节气候功能下降,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大,降水减少;湖泊面积减小,湖
13、泊水位下降,裸露湖床增多,风沙活动增强;玛旁雍错湖面积减小,湖水盐度升高,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水位下降会导致周边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层的含水量减少。答案:(1)板块挤压断裂下陷形成谷地,地表水汇集形成湖泊;第四纪前山地冰川消融带来的大量洪积物和冰碛物在湖泊中部堆积;后因湖泊水位下降,堆积物出露,湖泊分化开形成拉昂错与玛旁雍错。(2)流向:自东南流向西北(自玛旁雍错流向拉昂错)。理由:玛旁雍错通过河流把矿物质(盐分)带入拉昂错,而拉昂错无河流流出,矿物质(盐分)含量增加演变成微咸水湖。(3)流域冰川萎缩、降水减少,注入湖泊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剧;湖泊水位下降,北部河流阻塞,盐分排出受阻,
14、盐度升高。(4)湖泊水位下降,水域面积较小,调节气候功能下降;裸露湖床增多,风沙活动增加;湖泊水位下降,盐度升高,生物多样性减少。13解析:第(1)题,解答本题应从“中央”和“水塔”两个方面考虑。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央”意味着“位置居中”,在我国的主要山脉中,秦岭的位置差不多是位于我国的中部,是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秦岭山脉的西部地区地处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界处,因此秦岭确实称得上“中央”一词。“水塔”是用于储水和配水的高耸结构;秦岭海拔2 0002 5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达到3 700米以上,海拔较高;以秦岭为界,形成了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渭河、汉江、嘉陵江等大河的发
15、源地;秦岭以南为湿润地区、以北为半湿润地区,丰沛的降水是众多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因此秦岭被称为“中央水塔”。第(2)题,秦岭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麓地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以北属温带季风气候,山麓地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从南向北,随纬度递增,热量发生变化,自然带随之发生变化,被称为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第(3)题,秦岭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基因宝库”,说明秦岭物种丰富。物种丰富的地区一般位于水热条件好、垂直差异显著的山区。一个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应表现为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形等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秦岭是我国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兼备南北方气候特征;“主
16、峰太白山海拔达到3 700米以上,南北坡气候迥然不同,气温差异大”,因此秦岭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巍巍秦岭,是我国中部东西向延伸的巨大山系”,东西跨度大,气候东西差异显著;秦岭以南属于湿润地区,夏季风为南坡带来了丰富降水,水热条件好;水系发达,土壤肥沃,为多种动植物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答案:(1)地处我国南北方分界线上,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央位置;海拔较高,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年降水量较多,水资源丰富,是众多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2)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从南向北,随纬度递增,热量发生变化,自然带随着变化。(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整体特征和整体变化规律。)秦岭地处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交界处,兼备南北方气候特征;纬度较低,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东西跨度大,气候东西差异显著;夏季风为南坡带来了丰富降水,水热条件好;水系发达;土壤肥沃,为多种动植物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